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时效处理对TB2,钛合金棒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时效处理对TB2,钛合金棒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6-26 18:19:02

文/刘宇舟,段晓辉,杨亚明,欧笑笑,葛金余·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研究了不同时效制度对TB2 钛合金棒材整体热处理后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B2 钛合金棒材在相同的单相区固溶处理后,随着时效时长的增加,β 基体中析出的次生α 相含量及弥散程度不断增加,室温强度不断升高,塑性指标缓慢下降;
继续增加时效时长,α 相含量及弥散程度达到一定峰值,室温强度及塑性均呈下降趋势,出现了“过时效”现象;
经760℃×30min.WC +470℃×30h.AC 固溶时效处理后的棒材,可获得最佳的强塑性匹配,力学性能可完全满足航天特殊连接件的使用要求。

TB2 钛 合 金(Ti-3Al-5Mo-5V-8Cr) 是 一 种 亚稳β 型钛合金,具有冷成形性好、时效强度和断裂韧度高、耐蚀性好、300℃下热稳定性好等特点,常被制成航空航天用铆钉、螺钉、螺栓等紧固件以及超速离心机转头、弹性元件、固体发动机壳体等零部件。

前期,于顺兵对热轧的TB2 方棒进行了热处理制度的研究;
李思兰对热轧的TB2 板材进行了热处理制度研究;
贺金宇对锻造的TB2 棒材进行了热处理制度研究。但以上研究均是采用了小试样坯开展的热处理和性能摸索。我公司在TB2 棒材工业化生产时,发现以上研究内容中的热处理制度,在棒材采用整体热处理时,实际性能水平与文中检测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研究基于以上情况开展棒材整体热处理试验,以解决实际工业化生产中棒材整体热处理后强度偏低、批次稳定性差、合格率低的问题。

试验用合金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三次熔炼得到的φ600mm 铸锭。铸锭的化学成分如表1 所示,测定的相变点为(734±5)℃。铸锭合金成分及杂质含量满足GB/T 3620.1-2016 中成分要求,且头尾成分均匀,一致性较好。

表1 TB2 钛合金铸锭化学成分(wt%)

铸锭在β 相区加热后进行开坯锻造,再经多火次加热和中间锻造后,采用径向锻造机加工为φ60mm 棒材。棒材总锻比大于10,多火次的加热温度逐火次降低。生产完成后切取长度(500±10)mm棒材进行整体热处理,以消除尺寸效应对热处理效果的影响,做到与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一致。热处理完成后按照执行标准要求,用线切割切取纵向样条,试样经过机加工后进行室温拉伸性能及高倍组织检测。采用INSTRON 68FM-100试验机测试试样的室温拉伸性能,采用ZEISS Axiovert 200 MAT 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热处理制度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前期研究表明,TB2 钛合金在β 相区固溶时,得到亚稳定β 淬火组织,同时会存在少量初生α 相,在时效过程中,亚稳定β 相促进次生α 相析出,从而使TB2 钛合金得到较好的时效强化效果。亚稳定β 相的数量会影响时效强化的效果。根据前期试验结果,确定本次固溶制度为760℃×30min.WC,在此基础上开展时效制度对比试验。本试验开展的棒材热处理制度见表2。

表2 TB2 钛合金棒材热处理制度

本试验的TB2 钛合金棒材显微组织照片如图1 所示,室温力学性能数据见表3。

图1 TB2 钛合金棒材显微组织照片

表3 TB2 钛合金棒材热处理制度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由图1(a)可知,锻造后的TB2 钛合金棒材为明显的β 型钛合金加工组织,基体为单一的β 晶粒,经过多向自由锻造后尺寸均匀一致,且晶粒球化效果良好。在晶界位置有α 相析出,但析出量较少,部分晶界未完全显现。在晶界的交叉位置出现了一些小的晶粒,这是由于锻造加热温度均在相变点以上,终锻温度相应较高,在随后的空冷过程中,畸变能较高的晶界交叉位置发生回复和再结晶,这些小的晶粒就是再结晶晶粒。

由图1(b)可知,经过单相区固溶处理后,晶内析出少量点状α 相,对比组织照片图1(a)和图1(b),晶粒尺寸和形貌无明显变化,这是因为在固溶处理只是保留更多的亚稳定β 相,对其相的组成和形貌无明显影响。

由图1(c)可知,经过一段时间时效后,晶界首先析出大量取向一致的晶界α 相,晶界完全显现出来。对比组织照片图1(a)、图1(b)、图1(c)可知,时效开始后由α 相连接成的晶界更为清晰,且晶界尺寸变厚,在晶内出现更弥散分布的横纵交错的针状α 相,局部形成雪花状的聚集,α 相含量在15%,个别分散的晶粒内部已完全转化为高度弥散的α 相。

由图1(d)可知,随着时效时间的继续增长,晶界尺寸继续变厚,晶内出现更多雪花状的α 相聚集,α 相含量达到35%,已完全转变为高度弥散α 相的晶粒数量持续增加,出现局部完全转化晶粒相连状态。

由图1(e)可知,随着时效时间的继续增长,一半晶粒已完全转变为高度弥散α 相的晶粒,出现多个完全转化晶粒相连状态,晶界已无法明确看出,个别未完全转变的晶内,弥散的α 相已将晶内基本完全编织,α 相含量达到85%。

由图1(f)可知,当时效时间到达50 小时时,所有晶粒基本上都完成了高度弥散α 相转化,个别位置出现无析出物区,α 相含量达到97%。

TB2 钛合金的强度、塑性与晶粒尺寸及次生α相尺寸、分布、体积分数等因素密切相关。对6 组热处理制度对应的室温拉伸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图2 所示。

图2 TB2 钛合金棒材不同热处理制度对室温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

对比a 组和b 组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各项数据无明显差异,这是由于锻造生产在单相区温度区间完成,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只发生了回复和再结晶。因此,热锻后进行固溶处理对其性能影响不大。

继续依次分析c ~f 组,随着时效的开始,其强度数据开始上升,塑性指标开始下降,是因为该合金中加入了可与钛形成连续固溶体的Mo、V 等合金元素以及可与钛形成化合物的Al、Cr,因此其时效强化效果十分显著。从时效开始到时效时长达到30 小时,棒材的室温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呈线性上升,断后伸长率呈抛物线下降,断面收缩缓慢降低。当时效时长达到30h 时,材料的强度强化效果达到峰值,稳定满足航天特殊连接件的使用要求。继续随着时效时长的增加,析出相已达到饱和状态,析出的次生α相粗化,导致最终强度和塑性均降低,出现了“过时效”现象。根据理论猜测,是由于该合金含有Cr,在长时间加热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共析转变。由于试验不具备检测条件,所以暂时无法验证。

⑴TB2 钛合金棒材在相同的单相区固溶处理后,随着时效时长的增加,β 基体中析出的次生α 相含量及弥散程度不断增加,室温强度不断升高,塑性指标缓慢下降。

⑵继续增加时效时长,α 相含量及弥散程度达到一定峰值,室温强度及塑性均呈下降趋势,出现了“过时效”现象。

⑶经760℃×30min.WC +470℃×30h.AC 固溶时效处理后的棒材,可获得最佳的强塑性匹配,力学性能可完全满足航天特殊连接件的使用要求。

猜你喜欢棒材晶界室温晶界工程对316L不锈钢晶界形貌影响的三维研究上海金属(2022年4期)2022-08-03基于截断球状模型的Fe扭转晶界的能量计算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2年7期)2022-07-14铁/镍基奥氏体多晶合金晶界弯曲研究进展工程科学学报(2021年10期)2021-10-23棒材车间集中监控系统优化及应用昆钢科技(2021年1期)2021-04-13室温采集装置及供热二级管网智能化改造煤气与热力(2021年2期)2021-03-19提高棒材定尺率生产实践四川冶金(2019年5期)2019-12-23S32760超级双相不锈钢棒材的生产实践上海金属(2016年1期)2016-11-23一种在室温合成具有宽带隙CdS的简单方法物理化学学报(2015年7期)2015-12-30Inconel 600 合金的晶界工程工艺及晶界处碳化物的析出形貌上海金属(2015年6期)2015-11-29一种碳纳米管填充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室温硫化制备方法橡胶工业(2015年7期)2015-08-29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