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人的培养过程中,教育是关键。人的教育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部分构成。家庭教育为教育之源,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指导人生的终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6篇,供大家参考。
在人的培养过程中,教育是关键。人的教育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部分构成。家庭教育为教育之源,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指导人生的终身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亦是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家庭的结构、家庭的氛围三个方面来探讨了家庭教育对
家庭教育 身心健康 影响
教育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和谐,甚至关乎国家及民族的命运。在大力提倡优化国民教育体系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家庭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因为长期以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更加强调了学校教育,而忽视了家庭教育。随着人们对家庭教育关注度的提高,我们发现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孩子的身心得以更健康的发展,能够使孩子更好地接受学校教育。在我们生活中,一个人的成长,首先受到的影响就是来自家庭、来自父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而父母则扮演了孩子第一老师的角色。家庭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以身作则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父母应从细节处做到以身作则,如信守对孩子的承诺,欣赏别人的优点,敢于承认错误并勇于担当,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等等。如果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定要注意和睦相处,做到长幼有序,给孩子留下文明、礼貌的做人之道。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性格、品行以及待人处事的态度等都是有影响的。子曰:“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对自己严格要求,事事处处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才能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才会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也不要对孩子不分青红皂白地肯定或否定。在批评孩子之前,先表扬他好的一面,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自尊心的维护和自信心的培养。做家长的应当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别人,这样孩子才会正确看待自己,才能与别人合作。适时实施施挫折教育,同时注意孩子对遭受挫折的承受能力,避免孩子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引起负面影响。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收获一生的幸福和成功,家长要有意培养孩子超越自我,勇于竞争的意识。
二、家庭的结构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人员的构成及其排列顺序。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家庭结构面临着由大家庭向小家庭、小家庭向多元家庭发展的趋势。如果正常的家庭结构被打破,则会给孩子心理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如:父亲或母亲早亡,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灵创伤,使其失去了精神的依托,出现行为不正常、情绪不稳定等现象。随着离婚现象的增多,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些离异家庭的子女大多具有自卑、少言寡语、性情孤僻、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较强等心理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家庭、学校的极大关注。目前,学校里有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就是由于残缺的家庭结构造成的。所以,要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地发展,首先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完整和睦的家庭。
三、家庭的氛围
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之一就是家庭的和谐美满。家庭的氛围在无形之中对人起着一种感染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关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也能让孩子体会到亲情的可贵,并在其熏陶引导下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所以在和谐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诚实、谦逊、爱劳动、爱清洁、守时守信。而不良的家庭氛围,会给孩子造成极坏的影响,可使孩子胆怯、嫉妒、孤僻、懒惰、放任、不懂礼貌、言语粗俗。由此可见,家庭氛围的好坏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学业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一个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关爱、地位平等、温馨和睦,无论孩子还是家长,都努力为和谐的家庭氛围添砖加瓦,这是我们最理想的家庭。我们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才能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家庭是社会存在的细胞,对社会稳定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在日益增加。我们应当认识清楚其中的利弊,做到趋利抑弊,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以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得以保证。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清醒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基本的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不论是出生前(胎儿阶段),还是出生后(婴幼儿时期、学生阶段到长大成人),都要接受来自家庭成员、成长环境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情感、养成习惯,这就是家庭教育。通常来讲,家庭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胎教。胎教可以说是人一生中受到的最早、最初的家庭教育。日本胎教、学前教育专家七田真说:“每个胎儿都是天才,胎教影响人的一生,孩子的教育应从胎儿期开始。”资料记载,我国古代时期就出现过胎教,现代社会,胎教更是成了孕产期妇女的必修课。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产科医生提倡胎教,80%以上的孕妇接受这一早教方式并身体力行。现代科学认为,胎儿的素质是可以随胎教的进行而发生变化的。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从事临床的产科医生,通过使用B超、胎儿镜、脑电图等仪器,对胎儿医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证实:怀孕24周后的胎儿具有一定的听觉功能,大部分出生后的婴儿,对在母体子宫内曾经听惯的音乐有记忆表现。实验证明:经过胎教的婴儿比一般婴儿学话、走路均早,并且反应灵敏,记忆力强。
二是婴幼儿教育。孩子呱呱坠地,开始去接触一个大环境,并且通过反复不断的模仿练习,来构建自己的世界。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婴幼儿接触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在这一时期,父母成为他们模仿的主要目标,父母的待人处事态度、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动作技能以及日常行为习惯,由于婴幼儿判断能力还未真正形成,他们在模仿他人时,不会考虑某种行为是否正确、适当,因此,父母在对婴幼儿教育时,更应小心谨慎,重视细节把握,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三是学生教育。这个阶段应该说是人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人接受新知识和技巧的能力在学生时期到达巅峰,这个时候积累知识和能力,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尽管孩子步入校园,开始从学校获得知识,但家庭教育不可或缺。我国古代就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不允许父母推卸教育责任,可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但社会上也有一些人认为,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并不重要,孩子能否成才主要在学校和老师。这种观点在中国教育领域里也占有一席之地,致使有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学校老师占主要责任,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老师教给孩子的是基础文化知识,而孩子的人际关系、思维模式和生存能力都要靠家庭教育去养成。事实告诉我们,因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的孩子虽然学习好,但在其他方面却有着让人遗憾的缺陷。考上了名牌大学,生活却不能自理,导致辍学、跳楼的悲剧。有着渊博的知识却找不到好工作,只因没有好的职业操守,只会纸上谈兵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不断提醒我们,家庭教育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地位特殊,十分重要,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是人生中接受的最初、最基本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起点和基石,如果没有家庭教育,人就很难再继续进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是人成长、成才的奠基工程。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有力保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剂良方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孩子接受的第一次教育来自于父母,源自于家庭,良好的家庭熏陶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使孩子保持一个快乐、向上的心态,而快乐是成功之道。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功,成为社会栋梁之材,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这是基础和前提。家庭环境,主要分为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两个方面,外在重点指物质层面的富足,内在则是指家庭氛围的影响,在整个家庭教育中,后者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项统计表明,在全世界5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13名诞生在5个家庭中。通过对这几个家庭跟踪研究发现,这些人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接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时也发现有些获奖者虽然家庭清贫,父母文化水平也不高,有的甚至是孤儿,但他们从家庭中养成了良好的品行习惯,学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在精神层面,他们足够富有。可见,良好的家庭环境传导给孩子的更多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我们客观分析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就不能忽视家庭环境的影响。另外,家庭教育环境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反之,孩子就容易步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离异家庭超过百万,这些家庭中,有近三成的孩子由于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心理与行为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环境,从而出现品行障碍,产生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笔者在对吉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调研中发现,吸毒犯罪人员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低龄化,戒毒人员中40岁以下占84.6%,20岁以下占6%,这些人员绝大多数缺少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著名心理专家郝滨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事实证明,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关系个人的成长进步,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应引起足够重视。
三、抓好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重视并强化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必要保障。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抓好家庭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因人施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为实现这一目标,一些父母忽视客观事实,经常一厢情愿地“帮助”和“促进”孩子成长,采取了一些拔苗助长、措施过当的教育方式,导致事与愿违,严重的还造成了一些悲剧。其实,每个人一出生,就意味着开始脱离母体,成为独立的人,但其后天发展与父母的教育密切相关。“教子如种树”,教育孩子,父母应在“根”上下功夫,充分考虑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重视孩子心理与行为发展的顺序渐进或个性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方法,因材施教。要区别对待,根据每个孩子的自身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教育计划,科学合理设定培养目标,既要符合实际,也要贴近生活,同时满足孩子的个性化需要,要让孩子沿着自己喜爱的、正确的发展道路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要注重方法。家庭教育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不同家庭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孩子成长的路径也会千差万别,最终成长轨迹就会各不相同。在长时间的相处中,父母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教育培养孩子,决定着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的竞争与其说是孩子的竞争,不如说是家长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方法的竞争。好的教育方法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反之,不仅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孩子犹如一台复印机,反映了父母的思想、言行、作风、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反映出的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言行、表情、神态以及行为方式、情感态度、生活习惯等都直接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孩子,一定要注重方法,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方法科学、方式得当,唯此,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培养效果。
三是要互相尊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哪怕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众所周知,当今的家庭教育不再是单向,而是双向互动的;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相互尊重的;不是显性,而是隐性的。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教育者,更是一个终生学习者。孩子也并不仅仅满足父母物质上的给与,更需要的是和父母的真诚交流。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与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要将心比心,想孩子所想,懂孩子所需,能够就孩子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沟通,在沟通中增进了解,解决分歧。做好家庭教育,父母要善于做倾听者,能够理解孩子的观点立场和情感诉求,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做决定。唯此,家庭关系才会和谐融洽,家庭教育才会取得预期效果。
四是要强化德育。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人们常讲,智力教育没跟上,孩子就会成为次品;体育培养没搞好,孩子就容易成为废品;品德教育抓不好,孩子就会变成危险品。而德育的根在哪里?在家庭。父母平时在家的一言一行无不是德育的行为,每个孩子的行为举止,无不可以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当下,一些父母总是抱怨孩子不好管,不听话,感到最大的困惑就是“知行脱节”,殊不知,正是因为父母自身的一些行为观念不到位,误导了孩子,使其养成不良习惯,尤其是在品德教育方面,作为父母更应格外注意。与其总是用语言灌输,不如拿行动引领,如应在孝敬老人、乐于助人、文明礼让等方面作出表率,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要教会孩子“节制欲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老大爷倒地扶不扶等关系道德素养问题上立场坚定,敢于伸手。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就好像是一块大理石,要把它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和偶然出现的因素等6位“雕塑家”的共同努力。家庭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人才从培养到竞争正逐步走向国际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承担培养社会人才责任和义务的每一位家长,都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转变观念,改变教育行为,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不断将其功效发挥到极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那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以下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小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江同志说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和影响是终身难忘的。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大,往往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作为一名孩子的家长,我深切的感受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一言一行,家庭环境的各种因素,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之初,性本善” 道出了世上天生就没有坏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但他们既生活在家庭这个小环境里,同时又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大环境里,他们那天真无邪而单纯的心灵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
一是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
二是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养成的影响。
那么,如何搞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呢?在这个问题上,我有这样一些见解。
第一,提高家长自身教育修养和促进家庭和谐氛围的培养。
第二,以孩子为主角,重视孩子的全面培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达到家庭教育的理想目的。
1.保证孩子有健康的身体
家庭教育中,首先就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生命的重要和身体的健康是最基础的意义。我跟许多家长聊天时就说到,我们谁都不能保证孩子长大后,究竟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是成为一个平凡普通的人,或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们不能做肯定的判断。但是,我们现在可以明确的告诉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是强健的身体,你的未来才有保障。所以,引导孩子爱惜身体,从小就加强锻炼,吃饭注意营养全面,不挑食;爱清洁卫生,不生病等。同时,家长以身作则,在家人的带动下,孩子自然就养成这样的习惯了。
2.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可有可无的行为,我不要求必须有,或者不必有;但不能有的行为习惯,绝对不能有。所以,孩子四岁开始,我就让他试着做生活上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可以独立穿的衣服,裤子,就自己试着穿,即使穿错了,家长可以帮他改过来。自己拧毛巾洗脸,自己刷牙,当然有时孩子掌握尺度不够,比如牙膏过多了,我就教他下一次少一点,不浪费就行。暑假里,我就有意让他学习收碗筷洗碗筷,尽管洗不干净,还有摔碎碗的情况,以及弄湿衣服和地板等,都不用担心,毕竟是夏天,处理一下很方便的。至于摔碎碗碟的情况,孩子奶奶会更担心,我就单独对老人讲,没关系的,即使摔碎了,只是几元钱的问题,让他有个好习惯,自己多动手做事,这就不是钱的问题了。
3.健全孩子的人格和个性品质
家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教孩子如何做人,让孩子在德,智,体,劳各个方面得以启迪培养,使他们快乐成长。我更主张教育引导孩子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比如有爱心,有善心,有信心,有耐心,有热情,有精神等。尽管孩子还比较小,别人认为现在注意这些问题还较早,但生活中,我观察孩子,他已经在这些问题上显示出了苗头了。孩子很小时,吃什么都是我们家长去买。有一次,我在一家店铺里办事,孩子想吃旁边的什么东西,我又走不开,就给了他几元钱,让他自己去,那商店就在我办事的隔壁,但孩子从来没单独去买过东西,于是,他叫我去买,我没去,他一直也不去,后来就使性哭了起来,最后还是那家老板主动来给他买了。于是,这以后,他要什么东西,我认为可以买的,估计了价钱,有意把钱给他,然后让他自己去,他就敢去了,信心和胆量就有一点了,不再恐惧和依赖了。
4.培养孩子广泛的学习和生活兴趣
孩子在小的时候,好像对什么都感兴趣,毕竟这个世界对他来说是全新的,不必拘于某一方面要他喜欢和发展。他喜欢画画,就让他去画吧。他不喜欢画了,又喜欢玩皮球了,那让他去玩皮球吧。这也不喜欢了,他喜欢玩泥巴捏东西了,你就让他去捏吧。让他什么都去试试,而后才能发现他究竟喜欢干什么,擅长什么,都喜欢更好,兴趣广泛。只有拥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才会发现世界是多么美,生活才会更丰富多彩,孩子也会更完整或更完美。
5.让孩子在困境中磨砺成长,在坦途中信心充足
人生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当孩子面临困难时,让他自己去面对解决,家长可以适度指导,绝不能一手遮天,要孩子学会不退缩,自己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比如犯了错,该承担相应的惩罚,自己必须去承担,教育孩子失败不可怕,只要失败后能找到原因,再去成功。
第三,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对于种种家教,不只是家长的口头言论而以,更应该事事做好表率。身教重于言教的影响,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家长不能只凭一张嘴想教育说服孩子,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为孩子树立言行规范,从小事做起,发现不良苗头及时解决,才能真正体现家教的价值和重要性。
总之,作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吸取一些成功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经验,不断探索、研究,寻求一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契合点,力求使两种教育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培养孩子做一个正直守信、意志顽强、开拓创新的人。
在人的培养过程中,教育是关键。人的教育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部分构成。家庭教育为教育之源,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指导人生的终身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亦是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家庭的结构、家庭的氛围三个方面来探讨了家庭教育对
家庭教育 身心健康 影响
教育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和谐,甚至关乎国家及民族的命运。在大力提倡优化国民教育体系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家庭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因为长期以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更加强调了学校教育,而忽视了家庭教育。随着人们对家庭教育关注度的提高,我们发现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孩子的身心得以更健康的发展,能够使孩子更好地接受学校教育。在我们生活中,一个人的成长,首先受到的影响就是来自家庭、来自父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而父母则扮演了孩子第一老师的角色。家庭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以身作则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父母应从细节处做到以身作则,如信守对孩子的承诺,欣赏别人的优点,敢于承认错误并勇于担当,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等等。如果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定要注意和睦相处,做到长幼有序,给孩子留下文明、礼貌的做人之道。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性格、品行以及待人处事的态度等都是有影响的。子曰:“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对自己严格要求,事事处处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才能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才会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也不要对孩子不分青红皂白地肯定或否定。在批评孩子之前,先表扬他好的一面,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自尊心的维护和自信心的培养。做家长的应当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别人,这样孩子才会正确看待自己,才能与别人合作。适时实施施挫折教育,同时注意孩子对遭受挫折的承受能力,避免孩子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引起负面影响。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收获一生的幸福和成功,家长要有意培养孩子超越自我,勇于竞争的意识。
二、家庭的结构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人员的构成及其排列顺序。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家庭结构面临着由大家庭向小家庭、小家庭向多元家庭发展的趋势。如果正常的家庭结构被打破,则会给孩子心理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如:父亲或母亲早亡,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灵创伤,使其失去了精神的依托,出现行为不正常、情绪不稳定等现象。随着离婚现象的增多,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些离异家庭的子女大多具有自卑、少言寡语、性情孤僻、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较强等心理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家庭、学校的极大关注。目前,学校里有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就是由于残缺的家庭结构造成的。所以,要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地发展,首先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完整和睦的家庭。
三、家庭的氛围
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之一就是家庭的和谐美满。家庭的氛围在无形之中对人起着一种感染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关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也能让孩子体会到亲情的可贵,并在其熏陶引导下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所以在和谐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诚实、谦逊、爱劳动、爱清洁、守时守信。而不良的家庭氛围,会给孩子造成极坏的影响,可使孩子胆怯、嫉妒、孤僻、懒惰、放任、不懂礼貌、言语粗俗。由此可见,家庭氛围的好坏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学业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一个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关爱、地位平等、温馨和睦,无论孩子还是家长,都努力为和谐的家庭氛围添砖加瓦,这是我们最理想的家庭。我们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才能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家庭是社会存在的细胞,对社会稳定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在日益增加。我们应当认识清楚其中的利弊,做到趋利抑弊,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以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得以保证。
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那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以下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小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江同志说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和影响是终身难忘的。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大,往往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作为一名孩子的家长,我深切的感受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一言一行,家庭环境的各种因素,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之初,性本善” 道出了世上天生就没有坏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但他们既生活在家庭这个小环境里,同时又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大环境里,他们那天真无邪而单纯的心灵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
一是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
二是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养成的影响。
那么,如何搞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呢?在这个问题上,我有这样一些见解。
第一,提高家长自身教育修养和促进家庭和谐氛围的培养。
第二,以孩子为主角,重视孩子的全面培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达到家庭教育的理想目的。
1.保证孩子有健康的身体
家庭教育中,首先就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生命的重要和身体的健康是最基础的意义。我跟许多家长聊天时就说到,我们谁都不能保证孩子长大后,究竟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是成为一个平凡普通的人,或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们不能做肯定的判断。但是,我们现在可以明确的告诉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是强健的身体,你的未来才有保障。所以,引导孩子爱惜身体,从小就加强锻炼,吃饭注意营养全面,不挑食;爱清洁卫生,不生病等。同时,家长以身作则,在家人的带动下,孩子自然就养成这样的习惯了。
2.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可有可无的行为,我不要求必须有,或者不必有;但不能有的行为习惯,绝对不能有。所以,孩子四岁开始,我就让他试着做生活上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可以独立穿的衣服,裤子,就自己试着穿,即使穿错了,家长可以帮他改过来。自己拧毛巾洗脸,自己刷牙,当然有时孩子掌握尺度不够,比如牙膏过多了,我就教他下一次少一点,不浪费就行。暑假里,我就有意让他学习收碗筷洗碗筷,尽管洗不干净,还有摔碎碗的情况,以及弄湿衣服和地板等,都不用担心,毕竟是夏天,处理一下很方便的。至于摔碎碗碟的情况,孩子奶奶会更担心,我就单独对老人讲,没关系的,即使摔碎了,只是几元钱的问题,让他有个好习惯,自己多动手做事,这就不是钱的问题了。
3.健全孩子的人格和个性品质
家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教孩子如何做人,让孩子在德,智,体,劳各个方面得以启迪培养,使他们快乐成长。我更主张教育引导孩子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比如有爱心,有善心,有信心,有耐心,有热情,有精神等。尽管孩子还比较小,别人认为现在注意这些问题还较早,但生活中,我观察孩子,他已经在这些问题上显示出了苗头了。孩子很小时,吃什么都是我们家长去买。有一次,我在一家店铺里办事,孩子想吃旁边的什么东西,我又走不开,就给了他几元钱,让他自己去,那商店就在我办事的隔壁,但孩子从来没单独去买过东西,于是,他叫我去买,我没去,他一直也不去,后来就使性哭了起来,最后还是那家老板主动来给他买了。于是,这以后,他要什么东西,我认为可以买的,估计了价钱,有意把钱给他,然后让他自己去,他就敢去了,信心和胆量就有一点了,不再恐惧和依赖了。
4.培养孩子广泛的学习和生活兴趣
孩子在小的时候,好像对什么都感兴趣,毕竟这个世界对他来说是全新的,不必拘于某一方面要他喜欢和发展。他喜欢画画,就让他去画吧。他不喜欢画了,又喜欢玩皮球了,那让他去玩皮球吧。这也不喜欢了,他喜欢玩泥巴捏东西了,你就让他去捏吧。让他什么都去试试,而后才能发现他究竟喜欢干什么,擅长什么,都喜欢更好,兴趣广泛。只有拥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才会发现世界是多么美,生活才会更丰富多彩,孩子也会更完整或更完美。
5.让孩子在困境中磨砺成长,在坦途中信心充足
人生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当孩子面临困难时,让他自己去面对解决,家长可以适度指导,绝不能一手遮天,要孩子学会不退缩,自己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比如犯了错,该承担相应的惩罚,自己必须去承担,教育孩子失败不可怕,只要失败后能找到原因,再去成功。
第三,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对于种种家教,不只是家长的口头言论而以,更应该事事做好表率。身教重于言教的影响,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家长不能只凭一张嘴想教育说服孩子,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为孩子树立言行规范,从小事做起,发现不良苗头及时解决,才能真正体现家教的价值和重要性。
总之,作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吸取一些成功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经验,不断探索、研究,寻求一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契合点,力求使两种教育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培养孩子做一个正直守信、意志顽强、开拓创新的人。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清醒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基本的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不论是出生前(胎儿阶段),还是出生后(婴幼儿时期、学生阶段到长大成人),都要接受来自家庭成员、成长环境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情感、养成习惯,这就是家庭教育。通常来讲,家庭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胎教。胎教可以说是人一生中受到的最早、最初的家庭教育。日本胎教、学前教育专家七田真说:“每个胎儿都是天才,胎教影响人的一生,孩子的教育应从胎儿期开始。”资料记载,我国古代时期就出现过胎教,现代社会,胎教更是成了孕产期妇女的必修课。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产科医生提倡胎教,80%以上的孕妇接受这一早教方式并身体力行。现代科学认为,胎儿的素质是可以随胎教的进行而发生变化的。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从事临床的产科医生,通过使用B超、胎儿镜、脑电图等仪器,对胎儿医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证实:怀孕24周后的胎儿具有一定的听觉功能,大部分出生后的婴儿,对在母体子宫内曾经听惯的音乐有记忆表现。实验证明:经过胎教的婴儿比一般婴儿学话、走路均早,并且反应灵敏,记忆力强。
二是婴幼儿教育。孩子呱呱坠地,开始去接触一个大环境,并且通过反复不断的模仿练习,来构建自己的世界。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婴幼儿接触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在这一时期,父母成为他们模仿的主要目标,父母的待人处事态度、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动作技能以及日常行为习惯,由于婴幼儿判断能力还未真正形成,他们在模仿他人时,不会考虑某种行为是否正确、适当,因此,父母在对婴幼儿教育时,更应小心谨慎,重视细节把握,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三是学生教育。这个阶段应该说是人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人接受新知识和技巧的能力在学生时期到达巅峰,这个时候积累知识和能力,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尽管孩子步入校园,开始从学校获得知识,但家庭教育不可或缺。我国古代就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不允许父母推卸教育责任,可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但社会上也有一些人认为,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并不重要,孩子能否成才主要在学校和老师。这种观点在中国教育领域里也占有一席之地,致使有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学校老师占主要责任,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老师教给孩子的是基础文化知识,而孩子的人际关系、思维模式和生存能力都要靠家庭教育去养成。事实告诉我们,因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的孩子虽然学习好,但在其他方面却有着让人遗憾的缺陷。考上了名牌大学,生活却不能自理,导致辍学、跳楼的悲剧。有着渊博的知识却找不到好工作,只因没有好的职业操守,只会纸上谈兵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不断提醒我们,家庭教育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地位特殊,十分重要,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是人生中接受的最初、最基本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起点和基石,如果没有家庭教育,人就很难再继续进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是人成长、成才的奠基工程。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有力保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剂良方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孩子接受的第一次教育来自于父母,源自于家庭,良好的家庭熏陶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使孩子保持一个快乐、向上的心态,而快乐是成功之道。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功,成为社会栋梁之材,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这是基础和前提。家庭环境,主要分为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两个方面,外在重点指物质层面的富足,内在则是指家庭氛围的影响,在整个家庭教育中,后者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项统计表明,在全世界5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13名诞生在5个家庭中。通过对这几个家庭跟踪研究发现,这些人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接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时也发现有些获奖者虽然家庭清贫,父母文化水平也不高,有的甚至是孤儿,但他们从家庭中养成了良好的品行习惯,学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在精神层面,他们足够富有。可见,良好的家庭环境传导给孩子的更多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我们客观分析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就不能忽视家庭环境的影响。另外,家庭教育环境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反之,孩子就容易步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离异家庭超过百万,这些家庭中,有近三成的孩子由于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心理与行为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环境,从而出现品行障碍,产生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笔者在对吉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调研中发现,吸毒犯罪人员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低龄化,戒毒人员中40岁以下占84.6%,20岁以下占6%,这些人员绝大多数缺少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著名心理专家郝滨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事实证明,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关系个人的成长进步,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应引起足够重视。
三、抓好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重视并强化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必要保障。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抓好家庭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因人施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为实现这一目标,一些父母忽视客观事实,经常一厢情愿地“帮助”和“促进”孩子成长,采取了一些拔苗助长、措施过当的教育方式,导致事与愿违,严重的还造成了一些悲剧。其实,每个人一出生,就意味着开始脱离母体,成为独立的人,但其后天发展与父母的教育密切相关。“教子如种树”,教育孩子,父母应在“根”上下功夫,充分考虑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重视孩子心理与行为发展的顺序渐进或个性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方法,因材施教。要区别对待,根据每个孩子的自身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教育计划,科学合理设定培养目标,既要符合实际,也要贴近生活,同时满足孩子的个性化需要,要让孩子沿着自己喜爱的、正确的发展道路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要注重方法。家庭教育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不同家庭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孩子成长的路径也会千差万别,最终成长轨迹就会各不相同。在长时间的相处中,父母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教育培养孩子,决定着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的竞争与其说是孩子的竞争,不如说是家长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方法的竞争。好的教育方法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反之,不仅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孩子犹如一台复印机,反映了父母的思想、言行、作风、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反映出的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言行、表情、神态以及行为方式、情感态度、生活习惯等都直接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孩子,一定要注重方法,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方法科学、方式得当,唯此,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培养效果。
三是要互相尊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哪怕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众所周知,当今的家庭教育不再是单向,而是双向互动的;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相互尊重的;不是显性,而是隐性的。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教育者,更是一个终生学习者。孩子也并不仅仅满足父母物质上的给与,更需要的是和父母的真诚交流。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与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要将心比心,想孩子所想,懂孩子所需,能够就孩子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沟通,在沟通中增进了解,解决分歧。做好家庭教育,父母要善于做倾听者,能够理解孩子的观点立场和情感诉求,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做决定。唯此,家庭关系才会和谐融洽,家庭教育才会取得预期效果。
四是要强化德育。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人们常讲,智力教育没跟上,孩子就会成为次品;体育培养没搞好,孩子就容易成为废品;品德教育抓不好,孩子就会变成危险品。而德育的根在哪里?在家庭。父母平时在家的一言一行无不是德育的行为,每个孩子的行为举止,无不可以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当下,一些父母总是抱怨孩子不好管,不听话,感到最大的困惑就是“知行脱节”,殊不知,正是因为父母自身的一些行为观念不到位,误导了孩子,使其养成不良习惯,尤其是在品德教育方面,作为父母更应格外注意。与其总是用语言灌输,不如拿行动引领,如应在孝敬老人、乐于助人、文明礼让等方面作出表率,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要教会孩子“节制欲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老大爷倒地扶不扶等关系道德素养问题上立场坚定,敢于伸手。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就好像是一块大理石,要把它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和偶然出现的因素等6位“雕塑家”的共同努力。家庭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人才从培养到竞争正逐步走向国际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承担培养社会人才责任和义务的每一位家长,都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转变观念,改变教育行为,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不断将其功效发挥到极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