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2023年七次全会工作报告12篇

2023年七次全会工作报告12篇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6-16 17:00:03

七次全会工作报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于xx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次全会工作报告12篇,供大家参考。

七次全会工作报告12篇

七次全会工作报告篇1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于xx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六”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十三六”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推动“十三六”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三六”时期,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六”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通过网络和新闻的学习,我明白了大会的宗旨,旨在为我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围绕“人本、绿色、创新、协调”的主线,推进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生态文明化,以及价值观的先进化和多元化,这也是来几年我国发展转型的基本方略。

“十三六”规划建议,展现出了我国未来六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十三六”规划的主基调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

我觉得,六中全会对我国未来几年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自从“一六”计划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一场拼体力、拼智力、拼耐力的接力赛,而此时的“十三六”更是关键的一程。只有把握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

然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成为“十三六”规划的重要内容,更是完成“十三六”规划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面临的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在“十三六”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核心任务,要推进我国工业化的关节点,拆除农民工市民化障碍的根本出路,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十三六”体现了以人为本,深切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在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优化升级、节约能源资源、保护改善环境、分配合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历史转型。也将很好地解决两代农民工的生存生活问题。

七次全会工作报告篇2

十八届六中全会于xx年10月在北京顺利召开。全会研究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六年规划的建议。会议最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六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建议”提到将“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伴随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反应收入分配差异的基尼系数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早在1993年就已经达到0.4的国际警戒线,在2004 年上升到0.47,2007年达到0.48,甚至有些香港学者认为我国的基尼系数在2008 年就已经达到0.53。

今年春节,“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话题刷爆朋友圈。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至今热情不减,网络上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党报最后也加入了话题大军“农村,说一声爱你太沉重”。在这里,我想让大家关注一下这个事情的背后,背后隐含的其实是城乡越来越大的差距。

作为社会底层的农民,面临生活物料价格上涨,而农产品卖不起价格的趋势,不可避免就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十三六规划指出要使7000万贫困人口脱贫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和政府对于“三农”问题一直非常关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1982-1986、2004-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问题。党和政府的政策整体上使得农民全面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部分的农村有了快速的发展,一幅幅新农村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然而,这毕竟是个例。

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村的发展明显滞后,有些地方的农村在这些年中并没有很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有些农村健康饮用水问题仍未解决,因饮水而遭受的疾病一直困扰一些人;医疗体系有待进一步改善,有些农民甚至从未进行过一次体检,然而发现问题时一般都为时已晚;有些农村道路、通讯,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或者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些农村面临的现状主要在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农民科学文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含量较低,对于农产品等一般只能进行一次加工,无二次加工的软件和硬件,在无外来资金开发无外来科学技术支撑的前提下很难通过内部自身的改造而改善目前的状况。

其次,生活资料物价上涨,而农产品价格不涨,一定程度上反而降低的趋势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工进城务工(一般因为文化程度低也只能进行社会底层的强体力劳动),致使田地荒芜,这也不利于农村问题解决。

再次,中央政策在一些农村地区难以得到较好推广。虽然十八大以来官员的作风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在中国的一些农村,由于农民的“无知”政府人员少作为或者不作为的事情还有很多。一些农村缺乏较好的监督监管机制,处于媒体的死角范围,农民的诉求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得到反映。

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三农问题”仍然是重中之中。“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话题提供了一个契机,让大家去了解我国农村的发展,去关注农民的生活。春节长假已过,年轻人纷纷背起行囊再次离乡,一些农村又只剩下了老人和孩子,农村再次回归了平静,农村的很多问题依然存在。所以希望对农村的关注之声不要停,让我们一起助力为农村的发展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七次全会工作报告篇3

获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即将召开的消息,我校即给予了高度重视,思考和期盼着;并开始思考如何用全会精神指导、引领、规划学校的教学和学校的发展,如何认识和解读全会精神,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的精神。11月24日下午5时,xx中心学校借周工作会议时间对在全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作出了安排部署。并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部分。会议由校工会主席zz主持。

会上,校长、党支部书记谭xx传达了xx乡党委政府在11月19日关于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会议要求。由于时间关系,他组织大家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部分。谭书记并就学习方法对全体教职工提出了具体要求。即:一是在每周例会时间,由工会牵头,组织分片段学习;二是在校园qq群中共享中发学习资料,供教职工自学,要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三是在年底结束时组织专班检查每位教师的政治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计入教师绩效考核和个人成长档案。

会上,所有教师畅所欲言,多角度阐述对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理解与感悟。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科学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开启了新的改革窗口,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五位一体“的改革设计,是众多亮点中最大的亮点。这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形成了相互支撑的关系,释放了强烈的改革信号。

通过学习,看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把教育工作提到了更高一个高度,让我把教育工作做好的信心百倍增加。为了贯彻学习好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我作以下表态:

1、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要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饱满的热情将学习精神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次教研活动和每一次主题教育活动中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于地方百姓。

2、本学期后期的政治学习内容重点是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好,落实好。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与职业道德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以实际行动提高教学质量。

3、进一步以“比教学”工作和创建高效课堂为抓手,要提高学校整体质量和效益,用课题研究、校本研修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提高工作效益,促进学校发展。

全会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明确了党的政策方针和具体措施,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我们更加强化了跟着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使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我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教师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三)

七次全会工作报告篇4

历经xx年改革开放,中国又到了抉择的时刻。深水区的改革,注定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艰难的博弈。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攻坚克难的决心、统筹兼顾的智慧,越需要心往一处想的共识、劲往一处想的行动。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李克强总理用“壮士断腕”形容改革的决心、媒体热议的“383”改革方案,诸多举措,汇集成一个清晰的信号: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当前,无论是国内外学者政要,还是普通黎民百姓,对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寄予厚望,表现在对中国即将挺进的深度改革讨论热情空前。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会后的中国将以怎样的智慧和勇气去“啃硬骨头”“涉险滩”,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持续喷涌,“深化改革”的“红利”将长期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科学发展,世界和国人充满同样的期待。

改革,就是利益的调整。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普惠式的改革让所有人受益,如今的改革则需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十八大以来,不论是中央领导同志的公开表态,还是陆续推出的改革措施,都让人们看到了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打破固有利益格局的决心。“老虎和苍蝇一起打”的雷霆出击、“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铿锵有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求真务实,正是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之举。

xx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一路走来成就“富裕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35年后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承担着改革攻坚的重要使命,一路前行建设“富强中国”,共圆伟大复兴之梦。

上世纪90年代初,当苏联、东欧发生巨变之后,邓小平不是让改革停下脚步,相反却加快推进改革,“南巡讲话”把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高潮,中国经济出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

如今,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进入了攻坚阶段,改革模式本身也需要加以变革。十八届六中全会,激发中国变革新活力,再启中国增长强动力,升级中国经济硬实力,同心共筑中国梦,我们充满期待。

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未来。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号角已经吹起,让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去继续探索深化改革的道路与模式,以更坚定的信心去践行改革开放的理念,用新的姿态迎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七次全会工作报告篇5

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这一恢弘重大的历史性主题令全社会倍感振奋与期待。肩负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中国改革再次出发远行,心有梦想的改革者将与之同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这,就是新一代改革者的光荣使命。

改革的实践在基层,基层改革者任重道远。人们不会忘记,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之初,是安徽小岗村农民对包干到户的大胆探索,掀起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中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正是建立在这样许许多多基层改革者的探索之上。

如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仍然需要千千万万的基层改革者去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不断细化、完善、落实。能否让更多的基层改革者站出来,点燃他们心中投身改革的激情,从而凝聚起一切推动改革全面深化的力量,将成为本轮改革迈向成功的关键。

要让一切心有梦想的基层改革者脱颖而出。中国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新时期,要突破的不仅有思想领域的条条框框,更有现实利益的盘 根错节。今天的改革者往往也是被改革者,需要面对在各种利益表达中调整利益格局、取舍利益分配的巨大压力。

人们有理由期待,顶层设计能够为基层改革者创造相对宽容、宽松的体制机制,允许犯错,允许摸着石头过河,让更多的改革者打消顾虑、轻装上阵,为全面深化改革汇聚一切正面力量。

要让基层改革探索的活力充分迸发涌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基层干部群众对改革发展的必要性已经有了充分认识,对于改革的诉求也都有各自利益立场上的深度表达,甚至可以说“人人都是改革者”,改革的内在驱动力并不缺乏。

但是,面对相对固化的利益格局和不断增强的改革阻力,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对于改革的信心不足,因而缺乏参与改革探索的主动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充分激发基层改革探索的活力创造一个人人参与改革、个个奉献智慧的改革新格局,这就需要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为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改革提供充分的空间,打造广阔的平台,畅通无限的渠道,全面激活基层改革探索的热情,让一切有利于改革探索的创新能量迸发涌流。

我们相信,基层改革者的队伍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改革也将在全面深化中展现奋发有为的崭新风貌。

七次全会工作报告篇6

2016年,我国主要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我国已站在更高的发展水平上。

抓住关键时机,中国经济方能砥砺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类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中国经济这艘大船能否保持正确方向事关全局。党中央深刻洞察国内外大势,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引领经济航船行稳致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和深层次矛盾凸显阶段,面临结构调整压力、资源环境约束压力、支撑增长的需求乏力等因素,潜在增长速度下降。

面对“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党中央始终以战略的平常心,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情况下,坚持不懈地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先后创新实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从经济新常态到供给侧改革,再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中央坚持用新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开创发展新局面。

新常态下,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是中国无法回避、必须进行的一场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东部率先企稳向好到中西部爬坡过坎,结构调整棋局正在华夏大地上展开;从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到服务业走势强劲,结构调整不断激发新动力、打造新引擎;从简政放权到商事制度改革,中国经济土壤正在发生质的变化。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表现为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从要素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

二是从需求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2016年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6.4%,比上年大幅提高15.4个百分点;

三是从供给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2016年服务业对增长的贡献率已占据半壁江山。

在经济承压的情况下,2016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额完成全年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创业带动就业。

当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实现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拉动为主、由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的重大转变后,中国经济将会步入一个更加稳健、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新的发展阶段,将会更好地发挥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

七次全会工作报告篇7

2016年,我国主要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我国已站在更高的发展水平上。

抓住关键时机,中国经济方能砥砺前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类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中国经济这艘大船能否保持正确方向事关全局。党中央深刻洞察国内外大势,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引领经济航船行稳致远。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和深层次矛盾凸*小编 *显阶段,面临结构调整压力、资源环境约束压力、支撑增长的需求乏力等因素,潜在增长速度下降。

面对“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党中央始终以战略的平常心,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情况下,坚持不懈地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先后创新实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从经济新常态到供给侧改革,再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中央坚持用新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开创发展新局面。

新常态下,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是中国无法回避、必须进行的一场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东部率先企稳向好到中西部爬坡过坎,结构调整棋局正在华夏大地上展开;从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到服务业走势强劲,结构调整不断激发新动力、打造新引擎;从简政放权到商事制度改革,中国经济土壤正在发生质的变化。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表现为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从要素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

二是从需求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2016年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6.4%,比上年大幅提高15.4个百分点;

三是从供给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2016年服务业对增长的贡献率已占据半壁江山。

在经济承压的情况下,2016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额完成全年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创业带动就业。

当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实现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拉动为主、由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的重大转变后,中国经济将会步入一个更加稳健、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新的发展阶段,将会更好地发挥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

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打造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努力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把“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开放的总抓手和新引擎,助推我国外向型经济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十三五”期间,我国货物出口年均增长6.5%,占全球份额从2010年的10.4%提升到2015年的约13.2%,明显快于全球主要经济体;

二是“十三”期间,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预计达到6200亿美元,比“十二五”期间增长30%以上,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提高到60%以上;

三是截至2016年底,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额约占进出口总额的1/4,投资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

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经贸大国,正在稳步迈向经贸强国。更为重要的是,在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联合国、金砖国家峰会、中非合作论坛等国际舞台,随着一个个中国方案、中国建议的提出,我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大。十八届六中全会的顺利召开,必将继续推动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更深入的进程,世界看待中国经济的态度发生质变,中国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

七次全会工作报告篇8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要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任期内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可以看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

什么是“全面小康”?如何建成“全面小康”?对此,2012年的十八大,已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蓝图。具体来说,衡量“小康不小康”,主要看六点要求: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即“四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着;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是不是达到这六大要求,就是“全面小康”了呢?还需要注意到,这六大要求是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具体要求。“五位一体”就是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融合在一起,更加注重发展的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强调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在着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中国走上永续发展道路。因此,只有在确保“五位一体”这个前提下,实现六大要求,才是衡量是否实现了“小康”的准绳。

在转变发展方式、完成两个“倍增”、形成创新驱动、实现“四化”、协调区域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六个方面,“十三五”将做出一系列路线图安排,确保2020年第一个“一百年”目标能够如期“撞线”。

“履不必同,斯于适足”。“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发展形势及发展任务会和“十二五”有相当大的不同,例如现在工业用电量上升已明显趋缓,用电甚少的“无烟产业”电影的票房却在“爆炸式”增长,这背后是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主要依靠大规模投资、出口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生产资料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创新生产方式转变。因此,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改革创新、积极作为,正确处理好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通过新一轮的改革、转型,实现从资本积累型到全要素生产型转换,为实现“国民收入倍增”提供充要条件。

十八大报告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实现进度如何呢?截至2014年末,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3.6万亿元,比2010年提高55%,期间gdp平均增长率高达8%。即使考虑2015年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中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发展转变,到2020年gdp倍增计划也会实现。相对于经济总量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计划难度可能大一些。“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由2010年的36539元增加到2014年的56339,涨幅高达54%。

此外,为了切实提高广大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自2005年起退休金标准每年都上浮10%。除了工资收入,居民收入来源也在持续多样化,特别是投资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例如,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为广大居民提供更便利的投资工具,如股票、债券、基金等。习近平主席曾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收入倍增计划的难点、重点在农村。“十二五”期间,发展农产品再加工、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十三五”期间,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土地资源保护,收入倍增计划难度将加大。因此,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土地改革等措施将成为“老乡”实现收入倍增的新途径。

要实现“收入倍增”,根本还是要依靠创新驱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0年的50.9%提升到2014年的54%。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系统、第四代核电技术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新能源汽车、特高压输变电等科技创新支撑重点产业取得加速发展。重要进展。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日均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3万户,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热情不断被激活。“十三五”时期,中国还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驱动增长,将推动四个现代化大步前行。回首“十二五”,“新四化”同步发展发生深刻变化,一是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信息化向各领域加快渗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和扩散以及“互联网+”等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给传统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更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形态;二是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2011年末,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2014年进一步提高到54.77%,带动了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三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集约、高效、安全、持续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新特点。“新四化”同步推进,将有助于经济发展更平衡、更协调、更可持续;也可以促使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过程更透明、更公平,更能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新四化”有助于解决中国长期以来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就在“全面”,是多领域协同发展、不分地域、不让一个人掉队、不断发展的全面小康。“十三五”规划将把区域发展着重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基础上,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融合,实现三大战略对四大板块的融会贯通;二是推动区域性城市群建设和跨省区统一规划,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哈长等一批标杆性城市群;三是推动地区性经济带建设,建成一批覆盖沿边和欠发达地区、引领地方经济的地区性经济中心。最终形成三大战略引领,贯通四大板块,区域性城市群为纲,地区性经济带为目的总体区域发展布局。为此,需要积极探索“多规合一”,打通由中央到省市县的规划体系,推进区域性产业布局、城乡统筹和城乡建设、区域统一市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多项工作统一规划,多地区一体化推进,完成区域内合理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获取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各区域全面、平衡发展的中国,将以全方面、整体性的姿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十三五”期间,中国外开放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未来10年,中国新增对外直接投资将达到1.5万亿美元左右。中国将由资本输入国转变为世界重要的资本输出国。“中国制造”也将实现从制造引领到创新引领、从供应链战略到价值链战略、从全球销售到全球经营的转型升级。随着我国企业加速“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将大大加快,人民币在海外的使用也更加便捷,中国人将可以做到“走遍世界不用换外汇”。中国还会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建设,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即将投入运行,不断完善国际金融体系。中国也将比以往更积极地参与全球生态合作。中国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不断完善生态文明顶层设计,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谋福祉。

高校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六)

七次全会工作报告篇9

获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的消息,我校即给予了高度重视,思考和期盼着;并开始思考如何用全会精神指导、引领、规划学校的教学和学校的发展,如何认识和解读全会精神,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的精神。全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出了安排部署。并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部分。

会上,校长、党支部书记传达了乡党委政府关于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会议要求。由于时间关系,他组织大家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部分。书记并就学习方法对全体教职工提出了具体要求。

会上,所有教师畅所欲言,多角度阐述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与感悟。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科学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开启了新的改革窗口,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五位一体“的改革设计,是众多亮点中最大的亮点。这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形成了相互支撑的关系,释放了强烈的改革信号。

通过学习,看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把教育工作提到了更高一个高度,让我把教育工作做好的信心百倍增加。为了贯彻学习好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我作以下表态:

1、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要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饱满的热情将学习精神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次教研活动和每一次主题教育活动中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于地方百姓。

2、本学期后期的政治学习内容重点是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好,落实好。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与职业道德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以实际行动提高教学质量。

3、进一步以“比教学”工作和创建高效课堂为抓手,要提高学校整体质量和效益,用课题研究、校本研修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提高工作效益,促进学校发展。

全会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明确了党的政策方针和具体措施,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我们更加强化了跟着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使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我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七次全会工作报告篇10

获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即将召开的消息,我校即给予了高度重视,思考和期盼着;并开始思考如何用全会精神指导、引领、规划学校的教学和学校的发展,如何认识和解读全会精神,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的精神。11月24日下午5时,xx中心学校借周工作会议时间对在全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作出了安排部署。并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部分。会议由校工会主席zz主持。

会上,校长、党支部书记谭xx传达了xx乡党委政府在11月19日关于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会议要求。由于时间关系,他组织大家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部分。谭书记并就学习方法对全体教职工提出了具体要求。即:一是在每周例会时间,由工会牵头,组织分片段学习;二是在校园qq群中共享中发学习资料,供教职工自学,要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三是在年底结束时组织专班检查每位教师的政治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计入教师绩效考核和个人成长档案。

会上,所有教师畅所欲言,多角度阐述对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理解与感悟。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科学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开启了新的改革窗口,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五位一体“的改革设计,是众多亮点中最大的亮点。这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形成了相互支撑的关系,释放了强烈的改革信号。

通过学习,看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把教育工作提到了更高一个高度,让我把教育工作做好的信心百倍增加。为了贯彻学习好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我作以下表态:

1、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要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饱满的热情将学习精神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次教研活动和每一次主题教育活动中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于地方百姓。

2、本学期后期的政治学习内容重点是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好,落实好。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与职业道德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以实际行动提高教学质量。

3、进一步以“比教学”工作和创建高效课堂为抓手,要提高学校整体质量和效益,用课题研究、校本研修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提高工作效益,促进学校发展。

全会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明确了党的政策方针和具体措施,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我们更加强化了跟着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使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我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教师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三)

七次全会工作报告篇11

十八届六中全会于xx年10月在北京顺利召开。全会研究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六年规划的建议。会议最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六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建议”提到将“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伴随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反应收入分配差异的基尼系数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早在1993年就已经达到0.4的国际警戒线,在2004 年上升到0.47,2007年达到0.48,甚至有些香港学者认为我国的基尼系数在2008 年就已经达到0.53。

今年春节,“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话题刷爆朋友圈。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至今热情不减,网络上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党报最后也加入了话题大军“农村,说一声爱你太沉重”。在这里,我想让大家关注一下这个事情的背后,背后隐含的其实是城乡越来越大的差距。

作为社会底层的农民,面临生活物料价格上涨,而农产品卖不起价格的趋势,不可避免就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十三六规划指出要使7000万贫困人口脱贫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和政府对于“三农”问题一直非常关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1982-1986、2004-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问题。党和政府的政策整体上使得农民全面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部分的农村有了快速的发展,一幅幅新农村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然而,这毕竟是个例。

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村的发展明显滞后,有些地方的农村在这些年中并没有很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有些农村健康饮用水问题仍未解决,因饮水而遭受的疾病一直困扰一些人;医疗体系有待进一步改善,有些农民甚至从未进行过一次体检,然而发现问题时一般都为时已晚;有些农村道路、通讯,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或者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些农村面临的现状主要在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农民科学文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含量较低,对于农产品等一般只能进行一次加工,无二次加工的软件和硬件,在无外来资金开发无外来科学技术支撑的前提下很难通过内部自身的改造而改善目前的状况。

其次,生活资料物价上涨,而农产品价格不涨,一定程度上反而降低的趋势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工进城务工(一般因为文化程度低也只能进行社会底层的强体力劳动),致使田地荒芜,这也不利于农村问题解决。

再次,中央政策在一些农村地区难以得到较好推广。虽然十八大以来官员的作风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在中国的一些农村,由于农民的“无知”政府人员少作为或者不作为的事情还有很多。一些农村缺乏较好的监督监管机制,处于媒体的死角范围,农民的诉求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得到反映。

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三农问题”仍然是重中之中。“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话题提供了一个契机,让大家去了解我国农村的发展,去关注农民的生活。春节长假已过,年轻人纷纷背起行囊再次离乡,一些农村又只剩下了老人和孩子,农村再次回归了平静,农村的很多问题依然存在。所以希望对农村的关注之声不要停,让我们一起助力为农村的发展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七次全会工作报告篇12

近日,中纪委第十八届六次全会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在肯定反腐败工作成绩的同时,对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坚定了我党强力反腐,净化政治生态的信心和决心。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深化标本兼治,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法规制度,强化党内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张高丽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主持会议。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中央纪委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遵循党章规定,聚焦中心任务,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重大成效。我们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夯实管党治党责任,创新体制机制、扎牢制度笼子,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党风民风向善向上,强化党内监督、发挥巡视利剑作用,严惩腐败分子、加强追逃追赃工作。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反腐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人民群众给予高度评价。

习近平强调,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关键在党。“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立下的军令状。3年来,我们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全党同志对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上的决心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带来的正能量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的光明前景要有足够自信。

习近平指出,做好今年工作,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尊崇党章,严格执行准则和条例。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尊崇党章。各级党委和纪委要首先加强对维护党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党的集中统一,保证党中央政令畅通。二是坚持坚持再坚持,把作风建设抓到底。要用铁的纪律整治各种面上的顶风违纪行为,有多少就处理多少。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三是实现不敢腐,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势头。惩治腐败这一手必须紧抓不放、利剑高悬,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要加大国际追逃追赃力度。四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对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要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五是标本兼治,净化政治生态。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从自身做起,廉洁用权,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同时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立“明规矩”、破“潜规则”,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政治生态不断改善。

习近平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健全完善制度,深入开展纪律教育,狠抓执纪监督,养成纪律自觉,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要增强领导干部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站稳立场、把准方向,始终忠诚于党,始终牢记政治责任。要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既要注重规范惩戒、严明纪律底线,更要引导人向善向上,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

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更应该立足本职工作,时刻以高标准、高要求开展本职工作,时刻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定的目标决心持之以恒的反对贪腐。紧紧围绕基层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做好本地区本单位的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本人就如何贯彻和落实好会议精神,谈三点体会:

一、严格遵守新出台的党内两项法规。目前许多发生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或涉及违法犯罪而受到查处的党员干部,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量的变化不重视,导致最后无视组织、无视纪律甚至欺骗组织、对抗组织行为的发生。因此,要把加强廉政教育摆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个重要位置来抓,要常学、常思、常悟,常警醒,让身边的党员干部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常存敬畏之心。

二、监督者必先受人监督。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在监督执纪问责过程中,更应该以身作则,坚持带头做好行为作风表率作用,同时畅通社会各界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渠道,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询问质询,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和纠正,不断改进和强化自身能力素质建设。为进一步开展监督工作,维护党章权威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多部门多方位结合开展常态化的督查。切实开展“三转”,聚焦主业,敢于担当。积极协调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集中精力履行监督责任,配合地方党委政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做清正廉洁的表率,改革创新,敢于担当,做党章的坚定执行者和忠实捍卫者。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