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浅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短跑项目体能训练的影响

浅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短跑项目体能训练的影响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6-14 11:00:03

卢艳梅

关键词: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短跑项目;
体能训练

人体体能的强弱决定着短跑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获胜的概率,因此,研究短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对提升其体能水平与竞技能力颇为重要。传统训练方法一贯注重运动强度与数量等方面的积累,教练员一味地增加训练强度,导致训练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国外先进知识与经验的持续引进,短跑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的相关理念及训练手段也越发变得新颖,点燃了运动员的训练激情,减少了训练过程中的损伤概率。本文通过分析身体运动功能这一训练理念对短跑项目体能训练的相关影响,以提高身体运动能力为核心目标,设计相关的训练内容,力求促进运动员的各项身体功能快速恢复,确保训练效果达到最佳。

1 短跑项目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1.1 增强肌肉力量

体能训练能使运动员的肌肉更加发达,并在短时间内激发自身的潜在爆发力。对于运动员来说,加强腰、背、腹部及四肢等部位的肌肉训练,能有效增强他们的动作灵敏度,使其身体的各项机能得到深层次强化,有效抵御各类运动性损伤。比起常规运动项目,短跑运动员则应在特定时间内爆发出足够的力量使运动速度加快,与此同时,运动员还应充分掌握短跑节奏。如果运动员肌肉不够发达,他们的身体就会在冲刺过程中受到损伤,不利于后续的职业发展。因此,以体能训练的方式强化运动员的肌肉力量,是短跑运动员创造佳绩的重要途径。

1.2 增强心肺功能事实证明,心肺功能

是影响短跑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较差,那么他们在百米比赛中,就会因为自身处于无氧状态,而导致肌肉力量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且血液循环速度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心肺功能的优劣对短跑竞赛质量影响极大。而体能训练不仅能提升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及比赛成绩,还能使其快速适应比赛为自身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促使运动员在后续的职业生涯中越走越远。

1.3 强化心理素质

体能训练能使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在训练过程中逐步强化,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短跑成绩。体能训练的目的是强化短跑运动员的各项身体机能,使他们具备较强的爆发力及身体耐力,在实训中持续优化并完善相应的运动策略,使训练效果达到理想状态。但在此过程中,运动员会承受较大的身体及心理方面的压力。若运动员能克服体能训练中的一切困难,那么他们自身的抗压能力及心理素质也会同步增强,以便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各种比赛。

2 短跑专项体能的内涵和特征

短跑属于速度较快且运动强度较高的运动项目,在战术、心理、体能与技能等竞技能力中,体能无疑是影响短跑运动质量的重要因素。若运动员得不到充足的体能支撑,则短跑速度便无法提高。一般情况下,短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是有局限性的,毕竟运动素质并不是体能的全部。因此,在短跑项目中,短跑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应根据不同运动员的自身优势及短跑特点,合理选择体能训练方法并制订配套的体能训练计划。

短跑运动的成绩常会受到速度耐力与爆发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不同肌肉之间的相互协调能力就是人们常说的爆发力,这是一种速度与力量高度融合的体能素质,也是短跑项目必备的基础素质。在人体供能系统中,短跑项目以无氧方式为运动员提供能量。因此短跑运动项目肌肉收縮方式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跑步步长及频率决定着短跑运动员的成绩,运动员的关节柔韧性、下肢长度以及肌肉力量等都会影响其步长,而速度与各神经中枢之间的协调能力则会影响跑步频率。在技术层面,脚离地与触地时间也会使步频受到一定影响,在跑步过程中应使后蹬角度尽可能地减小。

3 短跑运动员的运动素质及体能训练方法

3.1 短跑运动员的运动素质就运动素质

而言,人体在参与各种运动期间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如速度、柔韧性及身体灵敏度等)都可以称为运动素质。因此,运动员的短跑成绩通常会受到专项速度与专项力量等方面运动素质的影响。在短跑训练过程中,务必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的体能锻炼,使之成为运动员的优势能力。尤其是短跑项目中的速度训练,是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必备练习内容,通常会以高频率高抬腿训练、快速小步跑等方式进行专项练习。对于专项力量训练来说,蛙跳、变速跑等都比较常见。为了提升短跑运动员的最终成绩,耐力素质训练无疑是促进短跑技能与战术发挥的基础。训练过程中一般会根据项目耐力训练的不同需求,将其分为普通耐力素质练习与专项耐力素质训练。日常训练耐力多以普通耐力素质为主,采用各种方式让运动员依照特定节奏进行长时间跑步,使其能反复克服自身力量及速度等。通过掌握柔韧素质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灵敏性,以原地压腿、弓箭步走等方式,使运动员能够快速适应各类比赛。

3.2 短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

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不能只注重运动员的步长及步频等方面的数值,还应进行与短跑运动相关的技术性分析。由于短跑运动员的步长既与髋关节的灵敏度密切相关,还与运动员的摆臂、后蹬等方面力量有关,所以,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体能特征,针对运动员摆臂、后蹬等方面进行有效训练,除了负重跑、换腿跳、抬腿跳等常规训练方式之外,还应训练运动员闪躲及反应等方面的能力。步入速度训练环节时,教练人员应重点训练动作反应,通过相关的反应游戏、站姿摆臂等方式,提升运动员的反应速度,结合相应的冲刺练习使其耐力、力量及灵敏度等得到同步训练,使运动员的速度能达到最佳状态。

由于短跑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常会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下,出现速度变慢等情况。因此,日常体能训练中,教练人员可采用重力训练、韧性训练以及长跑训练等方式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为了帮助运动员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并提高比赛成绩,首先应提升其自身柔韧性,使运动员能在肌肉放松的状态下参赛。所以教练员可通过拉伸训练促进运动员肌肉柔韧性的提高。为了使运动员的脏器功能与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状态,在训练过程中必须有针对性地训练运动员的力量。教练员可通过力量素质训练增强短跑专项训练的效果,使运动员的速度、耐力等能够在训练环节均衡发展。比如在训练期间,运动员可根据自身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负重级别,并以教练指导的方式进行训练,直到身体能完全适应相关负重级别之后,使肌肉力量得到提升。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水平或垂直跳跃等方式,训练运动员的爆发力,同步提升其速度耐力及力量耐力等。

4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作用

4.1 持续完善训练内容

由于国内的传统训练理念太过注重运动员在力量、速度以及耐力等方面身体素质,尤其是大肌肉群的力量训练以及运动员身体的局部力量训练,以至于运动员在大负荷深蹲类的长期训练中极易损伤后群肌肉,而且相关训练模式形式单一,无法促进多个关节协调动作,严重影响着运动员整体素质的提高。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有效拓展了传统训练理论的相关内容,旨在多维度进行整体性的动作训练,使相关练习动作能调动身体各个部位,使多个关节同时得到训练,达到维护运动员肌肉张力平衡的效果。比如在练习“土耳其上举”时,既能满足相关运动员的不同负荷需求,又能使运动员全身肌肉群协同参与其身体控制,使运动员动作既规范又稳定。该训练理念不仅对专业器材的要求不高,而且练习方式多样,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促进运动员全身肌肉的整体功能及力量传递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在避免运动员损伤及职业规划等方面意义重大。

4.2 神经控制与监测、评价

国内教练员习惯于采用运动量较大、训练强度较高的方式训练短跑运动员,事实上,尽管他们十分刻苦,但短跑成绩仍然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而且各种伤病问题屡见不鲜。随着我国持续引入新型训练理念,我国也培养出较多世界级的运动员,他们的神经过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运动员能快速施展起跑动作,并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比赛。他们有着功能较强的心血管系统且无氧代谢能力极佳,较大的肺活量使其抗缺氧能力越发强大。因此,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念融合国内多年的训练经验,形成一种能为我所用的新型神经控制训练方式,整合神经与肌肉系统的相关运动,以多种训练方式模拟比赛所需的负荷,募集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相关的训练工作,使神经对肌肉的多平面控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使运动员的运动幅度及范围有效拓展,有利于提升运动员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及平衡能力,使其高效维持技术稳定性,并持续提升身体的耐用性能。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更注重于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相关监测与评价,尤其是跨学科的互动整合与训练环节的数据收集。相关的测评设计主要针对专项需要及各个运动员的个体条件,使人本原理在得到充分体现的同时,完美地测试运动员的肌肉情况,有效解决赛场上运动员看起来肌肉发达却存在跑不快、停不住等方面的问题。随着新训练理念的持续渗透,运动员自身条件也受到了高度重视,通过及时监控相关的训练效果,不仅提升了训练质量,还使运动员的伤病情况得到了有效干预,使人力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全面发展运动员的机体功能,使其运动寿命得到有效延长。

4.3 恢复、再生与身体姿势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高度重视运动员的机体恢复与再生,在训练中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能切实掌握训练进度及运动员的身体情况,以便于相关教练人员及时调整相關的训练内容,避免运动损伤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通过及时干预能有效改善国内的传统训练计划,使训练时间及训练强度都能符合现代运动员的发展需求。目前,很多短跑训练都会采用肌筋膜梳理、软组织牵拉等方式,减小慢跑及动态准备活动比例,使运动员能构建稳定、灵活的动作模式,将身体看作一个整体,充分发挥核心柱的作用,使运动员保持精准、稳定的动作。确保运动员的动力链能发挥其最大能效,使能量畅通无阻地传递并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泄漏,促进身体肌肉平衡发展,避免代偿动作或变形动作导致运动员的身体损伤。

4.4 以人为本,加强科技保障

传统训练通常根据专项训练的相关结果,总结相应的训练原则及方法,然后指导运动员通过相关训练达到目的。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则强调人本与物本的和谐发展,要求训练过程在保障人本的基础上追求相关物本,主张采取更多新颖的训练方法,充分调动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积极参与相关的训练活动,在提高运动成绩的同时,在相关训练中快速恢复身体机能,确保后续的训练进度不受影响。

现如今,竞技体育不再局限于挑战个体极限的个性行为,而是与社会文化教育密切关联的专业领域,迫切需求团队合作及相关的科技保障体系。除了基层运动员、教练人员,还需要心理专家、营养师以及医生等不同专业的人才极力配合,从而形成一个科学规范的训练流程。

掌握先进理念能颠覆传统认知,使训练活动更具针对性。深层次分析短跑项目的本质规律,使运动员的具体训练会更加符合项目自身对运动员能力的相关要求,以便于更好地挖掘运动员的内在潜力,通过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能使人体在完成技术动作的同时,使身体核心肌肉的力量得到深度强化,使运动效果立竿见影。在短跑项目的体能训练实践中,不仅能够刷新运动员对短跑本质特征的认知,还能使其更加明确身体功能训练与体能训练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效促进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效率及质量提升。

5 结语

总之,应重视运动员的自身发展,使其有规律地参加训练,全面提升他们的整体身体素质,注重多关节动作训练,使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严格监测训练效果并做出合理的评价,根据专项需要合理进行相关的测评设计,做到体能训练因人而异。注重训练过程恢复,避免运动员受到各种损伤。此外,还应持续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各环节参与训练人员的统筹管理,力求精准地指导训练。持续关注运动员的伤病问题并妥善进行预防处理,通过深层次理解短跑整体体能的内涵及短跑项目对体能的关键性要求,持续引入先进理念并创新成为符合运动员发展需求的完善理论,促进国内体育事业的长效发展。

猜你喜欢体能训练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今日消防(2022年2期)2022-04-15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冰雪运动(2019年1期)2019-07-22速度滑冰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冰雪运动(2018年6期)2018-05-23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冰雪运动(2018年5期)2018-05-20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方法冰雪运动(2018年5期)2018-05-20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中国体育教练员(2017年2期)2017-07-31跳远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方法中国体育教练员(2017年2期)2017-07-31中国男子自由跤队体能训练中的问题审视:理论与实践的启示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3期)2016-12-18青少年现代足球体能训练思路构架探索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基于任务需求的军人体能训练周期研究军事体育学报(2014年4期)2014-02-27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