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传媒行业的普遍共识。新闻媒体在加大媒体融合力度的同时,纷纷向移动端、智能化和微传播方向发展。新闻编辑作为新闻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员,起着“调度人”“把关者”和“审核者”的重要作用。面对深刻变革中的传媒环境,新闻编辑应该积极主动顺应媒体发展潮流,主动求变,做好融媒环境下新闻信息的“微传播”。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从微议程设置、传播内容以及平台建设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新闻编辑如何做好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微传播”的方法,提出了通过加强与传统媒体议程的互动、强化把关人意识和提高公众媒介素养来做好微议程设置;
从制作时间、人员、团队和强化导向作用方面入手来做优传播内容;
通过技术、服务来做好媒体平台建设的具体举措。文章认为,新闻编辑要主动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坚持做好议程设置,做好新闻信息的舆论引导;
做优全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内容,通过优秀的新闻作品来发挥新闻媒体的功能,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
新闻编辑也要及时掌握新媒体技术,通过大数据技术、算法技术分析受众群体和受众喜好,借助社交媒体等拓宽新闻信息的“微传播”渠道,做好媒体服务,加强人文关怀,从而实现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的“微传播”。
关键词:新闻编辑;
微议程设置;
内容;
平台建设;
微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7-0141-03
課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安顺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融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的创新发展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2435410106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媒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新的媒体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不断出现,媒体的传播环境和传播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数字化、移动化、多媒体化为特点的新媒体发展越来越快,在推动传媒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闻编辑作为新闻产品的“加工者”,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对新闻传播效果起着把控的作用。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编辑通过策划新闻选题,设置新闻议程,从而引导舆论,实现传播效果[1]。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进入了微传播时代,在微传播环境下,新闻编辑借助移动网络技术、大数据算法、智能影像以及网络直播技术,使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受众的互动性更强,新闻信息呈现的形式更加直观[2]。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微传播时代,新闻编辑应主动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开展媒体融合,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做好全媒体环境下的微议程设置,做优全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内容,做强全媒体环境下的平台建设,从而实现新闻信息的微传播。
(一)微议程设置的兴起与发展
1972年,美国的两位研究人员马尔科姆·麦肯姆斯和唐纳德·肖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大众媒介注意某些问题而忽略另一些问题的做法本身就可以影响公众舆论,而人们一般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采用大众媒介为这些问题所确定的优先次序来确定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3]。议程设置理论虽然是在当时的媒介环境下提出的,但在如今仍具有现实指导作用。时移世易,随着互联网媒体与移动互联媒体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经开始影响人们日常的议题与观点,同时更影响着媒体的关注热点[4]。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高宪春在其论文《微议程:在公众议程与媒体议程之间》中提出了“微议程”理论,他将“微议程”定义为,“特定个体和社群通过新媒介技术平台传播、扩散形成的对特定事件、人物等较为一致的意见倾向。”
(二)微传播环境下“微议程”设置的特点
从传播内容来看,能够引发微议程的话题多是不被传统大众媒介所关注和重视的事件,而且这些内容多以观点、态度、情感表达等形式为主。这也是微议程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一种良性补充,一改大众媒介议程设置公众议程的传统形式,体现了普通受众在议程设置过程中的反向作用[5]。
从传播主体来看,发表对某一事件的观点的主体多为个体或者经过信息筛选、整合而形成统一性意见的社群。这些内容或是网友自发的或是某些组织策划的,但都是通过社交平台传播,传播主体并非大众媒介。
从传播范围和影响广度来看,微议程也只在较小的团体或社区里发挥作用。这些团体或社区要么兴趣相同,要么利益相近,总之影响范围有限[6]。但是,这种影响一旦通过圈子与圈子的溢出发酵,便会形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影响公众议程。
从议题特点来看,微议程议题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吸附性以及娱乐化倾向。所谓社会性,即并不是任何个人观点的表达都足够形成一定规模的讨论与关注,只有符合社群中多数人的利益诉求与公众立场的“事件”才足以成为议题。所谓开放性,即各类新媒体平台都是向全体用户开放的,任何人只要经过注册都可以轻松地获得这种媒介渠道,而且所有言论也同步面向所有用户。所谓吸附性,即在议程设置过程中的任何节点,任何用户都可能提出自己对议题的补充、修正和干预,面对各类社交媒体的裂变式传播,议题轻而易举地形成扩散趋势,甚至与原议题本身并无相关性的其他议题也会被牵涉其中。娱乐化倾向则更容易理解,在工作、生活的高压力下,用户对于新媒体的主要诉求就是放松身心、娱乐自己,同时受到一些好奇心理等受众心理因素的影响,娱乐化成为新媒体议题的主要内容[7]。
(三)“微议程”的有效建构
第一,趋利避害,加强与传统媒体议程的互动,增强权威性与真实性,杜绝谣言与网络暴力。微议程的形成具有先天的不足[8]。由于新媒体的使用者多为“草根”,人们传播的信息很多时候是未经核实的片面信息,甚至是恶意造谣者散布的虚假信息。这就使得微议程在经过了一系列发酵、影响之后,却发现议题本身根本就是假的,这就意味着整个微议程设置的过程不具有任何意义。当然,新媒体的优势也有很多:传播速度快,渠道获取便捷,互动性强等等。为了构建有效的微议程,新媒体应该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与交流,借助传统媒体的专业优势与资源做好信息的真伪辨别工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才能更加有效地设置公众议程[9]。
第二,强化把关人意识,建立健全相关信息传播制度。把关人理论是新闻传播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更是新闻实务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个原则。把关人肩负着“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的重任。这将直接影响到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新闻伦理道德[10]。一直以来,传统媒体都在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新媒体时代,各样的新媒体平台仍然肩负着这样的重担。当然,新媒体的一些特性意味着“把关人”功能实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庞大的互联网用户随时随地都在发布信息。这就要求运营商建立起相应的监管制度,及时过滤掉信息中的敏感词汇、网络暴力信息等[11]。
第三,提高媒介素养,加强自身责任感。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能是新闻的发布者和传播者,所以,一切对新闻人的要求也是对每一个自媒体用户的要求。严守把关人制度,过滤一切虚假、片面、暴力及敏感信息;
不造谣、不传谣,尽可能客观叙述事件内容;
尊重报道对象的隐私,不制造网络暴力事件;
对个人言论负责,以一名新闻人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加强责任感[12]。
全媒体环境下,传媒行业获得了极大发展,新的媒体平台不断出现,受众的可选择性越来越多,新闻编辑作为新闻内容的“加工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认真制作传播内容,将新闻事件的细节淋漓尽致地展現出来,使新闻的受众群体基础更加牢固[13]。
(一)要有充足的制作时间
全媒体环境下,编辑面对的新闻作品不局限于文字、图片和版面,编辑在处理版面、文字、图片之外,还要编辑视频、图文等在视频号、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新媒体平台上发布,有时甚至还要进行新闻直播[14]。和传统媒体相比,工作量巨大。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可以说几乎人人都是新媒体“小编”,很多编辑有独特的排版方式和新奇的创意,所以,要想制作出一期获得受众高度认可的新闻作品,新闻编辑就必须要投入充足的制作时间,搜集相应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尽量丰富新闻作品的层次,提高新闻作品的深度。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受众爱看,群众欣赏,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二)要有强大的团队阵容
和传统的新闻报刊相比,现在的新闻作品不再是单纯的文字和图片的简单组合或单独的视频新闻形式。近几年新媒体突飞猛进式地发展,传统的新闻作品在新媒体技术的赋能下,逐渐呈现数字化和多媒体化的特征,有些新闻作品,甚至还需要主持人、策划和后勤人员。所以,单独依靠编辑自己是很难实现的,这就需要有强大的团队阵容,要有专业的文案策划人员、导演、摄像师、后期和采编团队,才能做出受众喜闻乐见的、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才能在融媒体环境下实现微传播。
(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重视人文关怀
不同于自媒体,新闻编辑作为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社会正气、传递社会信息的责任。因此,新闻编辑在信息传播时,不能仅仅着眼于流量,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媒体职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重视人文关怀[15]。在编辑新闻信息时,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充分发挥新闻情怀,坚持尊重生命,歌颂美好,鞭笞邪恶,弘扬正气。要充分挖掘人民群众中的真善美事件。通过自身的媒体影响力去关心群众,例如帮扶条件落后的农村地区、直播带货等,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媒体在生活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单位纷纷加大了与其他类别的媒体及媒体单位的融合力度,在巩固传统媒体平台的基础上,加大了新媒体平台建设。例如在“两微一端”平台建设上面,又建立了自己的头条号、快手号、抖音号等,有的还开发了自己的APP,其平台建设逐步向专业化、移动化、矩阵化方向发展,在微传播环境下实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强化技术赋能,坚持融合发展
新媒体是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而出现并得到快速发展的,所以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必然离不开技术的赋能加持。目前,我国的新闻单位在搭建自身的新媒体平台时,充分利用了移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云算法以及大数据技术,通过新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报刊、网站、音视频以及新媒体新闻产品传播的互联互通,满足受众在不同的媒体平台对新闻信息的接收、阅读、转发和评论,打破接收单一媒体平台新闻信息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
(二)做好优质服务,及时消缺改进
新闻信息传播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受众,为受众提供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新闻单位在进行媒体平台建设时,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受众的关注点,针对受众感兴趣的内容开设专门栏目,并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精准推送。另外,新闻单位也可以和政府、社区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在自身的媒体平台上发布重要的政务信息、政府通知、民生服务等。甚至可以与社区进行合作,通过与社区居民建立群组,或者开辟专门板块进行精细化传播,既能实现受众的有序管理,也能打通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将信息传递到社会的“毛细血管”,实现信息传播的全覆盖。另外,也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设置反馈留言功能,认真倾听受众的建议和反馈,及时改进媒体平台的缺点和不足,使媒体平台时刻保持“青春活力”。
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媒体融合。智能化、移动化、多媒体化、多平台化已经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向。新闻编辑作为新闻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承担着“调度人”“审核者”和“把关人”的角色。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要主动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坚持做好议程设置,做好新闻信息的舆论导向;
做优全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内容,通过优秀的新闻作品来发挥新闻媒体的功能,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同时,新闻编辑也要及时掌握新媒体技术,通过大数据技术、算法技术分析受众群体和受众喜好,借助社交媒体等拓宽新闻信息的“微传播”渠道,做好媒体服务,加强人文关怀,这样,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新闻信息的“微传播”。
参考文献:
[1] 匡文波,周倜. 2018年网络舆情的特征研究[J].新闻与写作,2019(2):79-83.
[2] 单文盛,曾美雄.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J].传媒观察,2019(1):26-33.
[3] 唐悦,李傲,杨胜蓝.网络新媒体时代的舆情风险特征分析[J].传媒论坛,2018(22):93-94.
[4] 崔鹏,张巍,何毅,等.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及政府应对能力研究[J].现代情报,2018(2):75-83,95.
[5] 刘芳,王磊.借力“微传播”做强“融媒体”[J].现代视听,2017(5):77-78.
[6] 王旭,孙瑞英.基于SNA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研究[J].情报科学,2017(3):87-92.
[7] 黄楚新,梁跃民.微传播中的新闻景观[J].新闻与写作,2016(6):5-8.
[8] 周小情.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特点及应对策略[J].新闻知识,2015(11):47-48.
[9] 刘国巍,程国辉,姜金贵.时空分异视角下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J].情报杂志,2015(6):126-130,150.
[10] 王宇,童兵.微传播:当代媒体的新集群:2014年微傳播发展扫描[J].新闻爱好者,2015(1):9-14.
[11] 任立肖,张亮,杜子平,等.复杂网络上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研究述评[J].情报科学,2014(8):148-156.
[12] 刘怡君,马宁,李倩倩.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社会舆论的超网络建模与态势预测[J].中国应急管理,2014(7):14-21.
[13] 强韶华,吴鹏.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网民群体行为仿真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4(6):71-78.
[14] 黄卫东,陈凌云,吴美蓉.网络舆情话题情感演化研究[J].情报杂志,2014(1):102-107.
[15] 朱毅华,郭诗云,张超群.网络舆情研究中的仿真方法应用综述[J].情报杂志,2013(10):102-107.
作者简介 杜芹,编辑,研究方向:新闻编辑。
猜你喜欢微传播平台建设新闻编辑“微传播”时代微信平台在医学期刊中的实际应用中国科技纵横(2016年20期)2016-12-28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新闻前哨(2016年11期)2016-12-07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提高途径探析职教论坛(2016年23期)2016-11-19“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方法和技巧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9期)2016-11-07浅谈报纸新闻编辑的新闻策划意识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公共领域视野下的高校微传播研究今传媒(2016年6期)2016-07-02传统媒体微传播的“把关”角色探索新闻世界(2016年3期)2016-03-15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