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调查分析与启示

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调查分析与启示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6-13 17:57:02

摘要:采用网络调查法从资源与服务两个方面对珠三角地区10所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情况进行调研,梳理并总结了近年来健康信息服务的特点及创新实践。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可以从整合馆藏资源、利用数字化赋能、提升服务品牌效应、拓展社会合作以及提高馆员素质等来提高健康信息服务能力,以期为其他地区公共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服务提供借鉴。

关键词:珠三角地区;
公共图书馆;
健康信息服务;
健康中国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3.0031[KH-*2]

0 引言

健康作为民众最具普遍意义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人类永恒的追求。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战略主题,把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作为重要战略目标。随着《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颁布实施更是将健康中国战略引向深入,全社会积极参与健康中国建设的氛围日益浓厚。

[JP2]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席卷全球,成为全球性的卫生事件,在过去的三年里,我国一直采取严格的防疫管理政策,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民众的身体健康。如今,随着我国防疫政策的逐步调整,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因而提升民众个人的健康意识素养,科学地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公益性的文化机构,积极参与全民健康促进活动,我国图书馆界也在不断探索适合国情的健康信息服务途径与模式,致力发挥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专业机构的优势,以提高人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助力健康中国的实现。

1 国内外公共图书馆開展健康信息服务的相关研究

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得到较好的发展,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与显著的成效。邓胜利[1]等发现美国图书馆通过组建各类图书馆联盟以扩大话语权,集中优势资源参与到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中。谈大军

[2-4]系统性地对美国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老年健康信息服务、健康信息馆员角色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任闽华[5]认为美国公共图书馆重视健康信息资源建设,所提供的健康信息内容能有效满足公众需求,特别是特殊群体的健康信息需求。任勇旗[6]通过调研日本致道图书馆身体馆癌症信息站项目,分析了日本公共图书馆在馆舍规模不大、拥有资源不丰富的情况下如何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邓天奇[7]阐述了日本公共图书馆从公众的现实健康需求出发,通过多项措施建立起一个良性健康信息传播网络的有关举措。王培林[8]认为英国健康绩效明显是得益于有严格的标准——《英国NHS图书馆质量评估标准》,其标准可对英国境内所有图书馆的健康服务质量进行评估。

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服务起步较晚,近些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颁布与实施,我国图书馆界关于健康服务的实践与研究也在逐步增多。周晓英[9]从国家、社会、用户及图书馆自身等多个维度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健康服务的必要性及合理性,认为健康服务将成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新领域。周向华[10]关注到我国老年群体的健康服务,认为公共图书馆要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劣势开展老年健康信息服务。张晓娜[11]利用扎根理论来探讨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以

促进相关业务建设。本文通过调查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现状,分析和总结近年来健康信息服务的特点及创新之处,以期为其他地区公共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服务提供经验借鉴。

2 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现状

笔者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及珠三角9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肇庆、惠州、珠海、江门、中山)市级公共图书馆为调研对象,利用网络调查法,从资源与服务两方面对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进行系统性调查(结果见表1)。

2.1 资源建设

调查显示,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拥有多元化的健康资源体系,文献类型涵盖了传统载体的纸质资源、CD/VCD等实体资源和多样化的数字资源,如综合性数据库、主题资源库、电子书刊、多媒体资源和其他形式的资源。在实体资源建设上,馆藏文献既有保健养生、健康饮食、疾病预防、家庭护理等面向普通读者以科普及实用性为主的健康类图书、期刊、报纸,也有传统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专业性较强的医学书刊,能够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如广州图书馆在医药、卫生方面的馆藏图书就约有46万册[12],深圳图书馆馆藏医学、卫生类图书则约有11万种、医学类连续出版物约600种以及音像资料约300种,这些图书馆的健康类资源都较为丰富。

10所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种类也较为齐全,都拥有包含健康信息的综合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报刊以及多媒体资源,其中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以及深圳图书馆各种类型的健康数字资源则更为丰富多样。另外,部分图书馆为公众收集了互联网上专业的或是含有健康信息的开放获取资源,方便公众多种途径获取免费的健康信息资源。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开始注重专业医药卫生类的数字资源建设与采购,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购买的“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深圳图书馆采购的“万方医学网——临床诊疗知识库”以及正在试用的“中医数字图书馆”、中山纪念图书馆购买的“万方医学网(含中医药知识库)”,专业的医学主题资源不仅可以为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提供实用的医学信息,权威可信的医学知识也是患者和公众获取健康信息的选择。

此外,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上较为强调“读者参与”,读者可通过官网或者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读者荐购栏目将需求传达给图书馆,如广州图书馆、珠海市图书馆开设的“荐购图书”、省立中山图书馆的“你悦读,我采购”、东莞图书馆“你选书,我买单”等栏目,扩大了图书馆健康信息的资源采购范围。

2.2 服务内容

2.2.1 提供健康文献信息服务

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源的利用方式较为多样,各图书馆通过对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线上平台的优化以及功能扩展,让读者对健康文献查询、获取、利用更为快捷方便。同时,珠三角公共图书馆利用经常性对健康类书刊进行线上线下的专题资源推荐服务,多途径向读者介绍相关的健康文献信息。如广州图书馆通过编辑健康知识手册供读者阅览,通过将健康知识与馆内相关书刊目录结合,引导读者利用馆内健康文献资源;
深圳图书馆根据老年人的阅读习惯,设立保健养生专题的报刊阅读区等。

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也一直不断推进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工程,不仅成立了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还成立了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牵头的广东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启动“粤读通”工程建设,读者通过登录“广东省粤读通数字资源服务平台”, 即可查询并免费使用珠三角地区各公共图书馆的健康数字资源,进一步扩展了珠三角地区健康文献服务的范围。

2.2.2 开展健康信息参考咨询服务

为读者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已成为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内容,读者可通过现场、邮件、电话和实时在线等多种方式向图书馆提出自己的健康信息咨询需求,图书馆馆员结合自身的知识背景,将有效的健康信息反馈给读者。如广州图书馆创建了“专家志愿者咨询服务”项目,通过挖掘用户中卫生和健康专家作为“志愿者咨询员”,一对一的为读者提供针对性的健康咨询指导。深圳图书馆则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提升全民健康信息素养的行动方案,通过设立“全民健康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群组,以优质参考咨询服务于全民健康[12]。

2.2.3 举办健康信息主题活动

调查发现,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绝大部分都开展健康信息服务活动,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也都较为丰富多样,有常见的健康知识讲座与培训,如深圳图书馆开设的“健康深圳大讲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开设的“国医大讲堂”等,通过邀请醫学卫生方面的专家,就保健养生、疾病预防、食品健康、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向公众分享科学、权威的健康知识。此外,针对如今公众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获取习惯移动化、碎片化、视频化等趋势,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介构建多元化的健康信息传播模式,如多个图书馆经常性开展主题多样的健康知识竞答活动,读者通过扫描微信活动页面上的二维码便能参与;
惠州慈云图书馆开设线上医学知识科普,每期通过几个短视频向读者普及主题多样的健康知识;
广州图书馆开设的线上“心理课堂”系列,有针对性地选取公众普遍关心的心理问题,邀请心理专家通过视频分享的方式进行深入解读,读者在广图微信公众号上就能方便观看。

2.2.4 开设健康类网站导航服务与健康信息服务专栏

国外发达国家的公共图书馆会在官网上提供一些权威的健康类网站与信息链接服务,或是在官网上设置健康信息服务专栏,方便公众在短时间内获取到所需要的健康信息。而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在这方面的服务相对缺失,调查显示,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均未在官网上设置健康类网站的链接,健康信息服务栏目也较少见,只有广州图书馆在官网上开设了“众志成城抗疫情”专栏,为读者提供相关的疫情期间的政策法规、卫生指引以及书刊推荐服务,但专题栏目的信息更新也缺乏及时性。

3 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的特色与创新

3.1 区域一体化,有效扩展馆藏健康数字资源服务范围

拥有丰富高质量的馆藏健康资源是公共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服务的前提与基础。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虽然珠三角地区各级政府都在竭力为广东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图书馆服务效能在不断提升,然而各地也因财政拨款、文献资源购置费用的差距,导致健康信息的服务能力也存在差距。据2021年广东省事业发展报告显示,广州与深圳在财政拨款总额和新增藏量购置费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13],健康数字资源相比其他地区图书馆更为丰富多样。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一直在不断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互联互通的有效合作,最大限度地提升图书馆的覆盖面,以实现珠三角地区公共文化一体化管理,让数字服务日益迸发出新的动能与活力。区域一体化不仅促进了珠三角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供给更高水平的发展,也更有效提高了健康数字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3.2 服务主题化,促进图书馆健康信息内容品质提升

为了满足公众对健康知识更为专业化的需求,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结合自身馆情不断探索健康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如建设健康分馆或设立健康主题服务区等,通过盘活文献、人力、环境资源为大众提供更高品质的健康信息内容。如深圳图书馆与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打造的健康分馆,以医药、健康类的文献资源作为主体,除图书馆常规服务之外,健康分馆还定期开展交流分享活动以提高市民的医学人文素养。此外,预防控制中心与腾讯医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以健康分馆为核心载体,充分发挥各自在专家、资源、内容和渠道等方面的优势,推进更深层次的健康知识服务与传播,推出更多更贴近大众需求的健康教育活动。佛山市图书馆在馆内设立了佛山中医药文化馆,通过多媒体互动设施、户外百草园体验区与知识展板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为公众提供中医药文献借阅、中医药知识普及以及健康体验等服务,系统地展示了中国传统中医药的丰富内涵,提升市民对中医药健康知识的正确认识。主题化服务不仅强化了主题资源与服务的汇集,更提升了公众对相关知识的发现与获取效率。

3.3 活动形式多样化,持续增强健康信息服务的吸引力

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不断探索和创新健康活动开展的形式和内容,通过线上线下举办适应多样化群体健康信息需求的活动:(1)开展多种参与式活动,以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活动形式吸引读者参与。如珠海市图书馆针对青少年读者开展的“成长从齿健康开始”“健康生活远离毒品”“关爱眼健康”等有奖知识竞赛;
惠州慈云图书馆举办的“悦读中医”创作作品征集活动;
深圳图书馆开展的中医知识竞赛活动等。(2)开设线下线上健康讲座。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针对当下读者的阅读特点,开设的线上医学知识讲座,视频内容更加紧凑及简单明了,符合用户碎片化阅读习惯,受众面更广,传播也更方便。线下健康讲座对老年群体的吸引力则更强,专家的现场交流与分享也更能激发公众树立起健康意识。(3)举办多种健康知识展览。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把邮票和抗“疫”故事、医学知识融为一体,策划了医学专题邮品展,引导人们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通过打卡互动、策展人导览等形式,增加观展的趣味性、新颖性、观赏性;
深圳图书馆就市民最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举办食品安全科普展览等。

3.4 服务品牌化,提升扩大图书馆健康信息传播影响力

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重视健康信息服务合作机构的专业性、权威性,致力通过长期深入的合作,打造高质量、有影响力的健康服务品牌(见表2)。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开展的“国医大讲堂”大型系列中医药科普讲座,定位为广东中医药文化传播品牌、中医药健康知识权威传播平台,并且在广东卫生在线、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视频号平台进行同步直播,通过邀请广东中医药顶流专家,分享科学、实用、权威的中医药健康知识,如国医大师周岱翰分享50年防癌治癌经验;
全国名中医邱健行传授中医调理脾胃的妙方;
12次逆行出征的抗疫英雄“德叔”张忠德讲述中医与流行病防治等[14]。广州图书馆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长期深入合作,不仅为读者带来安全用药、慢性病防治、科学减重、孕产妇与婴幼儿等健康方面的讲座,医院专家还作为志愿者为读者提供一对一的健康咨询。深圳图书馆的健康深圳大讲堂自2016年创办以来,一直深受市民欢迎,来自多家医院的优秀专家为市民进行健康知识的宣讲。

4 借鉴与思考

珠三角公共图书馆通过结合地域文化情况与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健康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为我们带来一些经验借鉴与思考。

4.1 整合馆藏资源,提高健康信息资源利用与发现能力

随着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资源日益多样及数量不断增多,对馆藏健康信息资源进行筛选、整合、优化而有序管理,能让读者的利用更为方便与快捷,从而提升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水平。(1)设立主题馆或专题服务区,挑选利用率高、权威性强的健康医学类优质出版物,开展健康类文献阅读推荐、健康知识展览以及健康交流讲座等相关活动;
(2)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立健康信息的导航栏,将相关健康数字资源链接聚合于同一个资源库,提升数字资源的易用性,强化健康信息资源的汇集与发现。

4.2 数字化赋能,缩小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水平上的差距

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各地公共图书馆的馆舍条件、馆藏文献资源、服务能力等方面也有很大差距。珠三角公共图书馆通过成立珠三角区域联盟,整合图书馆数字资源,打造了“珠三角数字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多种健康数据资源、参考咨询以及文献传递等服务,同时“一卡通”服务,打破现行图书馆管理体制的限制,利用共建共享体系保障图书馆健康信息资源的服务能力。实践表明数字化赋能是缩小区域间信息服务水平差距的有效途径。各公共图书馆应增强数字化赋能,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推进图书馆区域一体化进程,通过搭建合作平台,突破技术壁垒,让各种健康资源和要素可以在区域范围内畅通流动[15]。

4.3 打造健康活动品牌,提升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效力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健康信息服务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通过打造健康服务品牌,提升公共图书馆在健康信息服务上的整体形象及公众认可度。

一是要重视服务品牌内容建设。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所在地公众健康信息的需求情况,定位服务群体,结合本馆自身优势,确定健康活动的内容,充分体现图书馆在健康信息服务上的核心优势和功能。如在岭南,人们深受中医药地域文化影响,中医药卫生保健观念较强,因此,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开设“国医大讲堂”系列讲座正契合公众健康信息需求,活动反响热烈,同时,助推公共图书馆馆藏健康文献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二是要保障健康活动的持续性。公众健康素养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要进行持续性的培养,才能不断提升。固定、持续性的活动有利于增加读者对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的粘性,如广州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的健康讲座系列自创办以来一直延续至今,其中“健康深圳大讲堂”即使在疫情防控期间,也会通过线上云课堂方式继续开讲并进行线上免费答疑。

三是要创新活动传播路径。公共图书馆可以开设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的健康信息普及活动,通过构建集微博、微信、抖音、小程序等的多维度新媒体运营矩阵进行宣传,让公众能便捷、免费地获取防病治病的相关健康教育信息,提升民众获取健康信息服务时的“图书馆意识”。对于如健康讲座、分享等活动还可以在举办现场录音、录像后,进行数字化加工,并将视频上传至官网或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延伸活动的服务范围。

4.4 拓展社會合作领域,深度撬动跨界资源

与社会合作不仅可以让图书馆的健康信息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和利用,还可以弥补公共图书馆在医学知识、资源、经费等方面的不足,实现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的专业化。目前,公共图书馆更多是与政府健康卫生部门、各大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机构等合作开展健康讲座,此外,还应创新更多的服务形式,挖掘深度合作的可能。如广州图书馆在与南方三院合作过程中,通过挖掘该院的专家团队作为志愿者,为读者免费提供一对一的健康咨询服务。公共图书馆还可以探索与医学院校图书馆、医学图书馆以及医学科研机构图书馆等合作,以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社会服务面广泛以及医学图书馆等拥有丰富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势,协同开展健康信息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平安好医生、好大夫在线、微医等互联网医疗企业纷纷运用多种方式为用户提供健康资讯,腾讯、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平台开始围绕着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提供更多元化的健康服务。公共图书馆应与时俱进,尝试与互联网健康医疗平台建立合作,如深圳图书馆通过与作为国内体系化互联网医学科普开创者“腾讯医典”达成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

4.5 加强人才培养,彰显馆员健康信息服务能力

笔者在对珠三角公共图书馆健康服务的调查中发现,公共图书馆馆员虽具备较强的信息服务意识与图书情报知识,能够为读者提供健康信息文献或知识的收集、挖掘、整理及咨询等服务,但受限于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背景或相关健康知识体系,导致向公众提供的健康信息服务水平普遍不高。为了满足社会和公众不断上涨的健康信息需求,馆员急需提升自身的健康素养,掌握一定的医学健康知识与服务技能[5]。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馆员的学科背景、岗位服务经历、自身职业发展方向等多种因素筛选出一支专业的健康信息服务队伍加以培养;
同时,图书馆需要制定出科学的培训方案,设计优良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内容,形成培养体系,以制度的形式将这一体系加以确定,成为长效机制,并且要注重健康馆员理论培训与实践服务的融合,创新健康信息服务实践方式,让馆员能够学以致用。

5 结语

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实施,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健康促进的强大合力,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机构的公共图书馆更是责无旁贷。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意识与重视程度正在逐步提高,珠三角公共图书馆从整合馆藏资源、通过数字化赋能、利用品牌效应、拓展社会合作以及提升馆员健康信息服务能力等方面来提高健康信息服务的探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服务提供相关经验与借鉴。

参考文献

[1]邓胜利,付少雄.公众健康信息素养促进中的图书馆参与:驱动因素、国外实践及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2018(2):4-13.

[2]谈大军.美国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9(2):127-134.

[3]谈大军.美国公共图书馆年长者健康信息服务调查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6):140-146.

[4]谈大军.美国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馆员角色探究[J].图书馆论坛,2018(12):168-175.

[5]任闽华.美国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的调查分析及启示[J].图书馆,2021(6):51-59.

[6]任勇旗.日本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对我国图书馆的启示—— 致道图书馆身体馆癌症信息站的经验[J].图书馆建设,2020(2):144-150.

[7]邓天奇.日本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传播服务调查分析及其启示[J].图书馆,2022(5):78-84.

[8]王培林.健康信息服务驱动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基于《英国NHS图书馆质量评估标准》的分析与启示[J].图书情报知识,2018(2):32-39.

[9]周晓英.健康服务:开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新领域[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45(7):61-71.

[10]周向华.基于SWOT分析的公共图书馆老年健康服务策略[J].山东图书馆学刊,2020(6):66-70.

[11]张晓娜.扎根理论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J].图书館论坛,2019(7):91-98.

[12]韦晓玲.公共图书馆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健康服务实践的分析[J].图书馆界,2022(3):28-32.

[13]陈卫东.2021年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J].图书馆论坛,2022(6):1-10.

[14]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大型系列中医药科普讲座“国医大讲堂“在省立中山图书馆开讲[EB/OL].[2022-08-08]. https://www.zslib.com.cn/TempletPage_Detail/Detail_NewsReport_3899.html.

[15]胡东,胡海荣.区域一体化促进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以浙江省公共图书馆服务大提升行动为例[J].图书馆杂志,2022,41(6):60-65.

作者简介:

韦晓玲(1983),女,广州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阅读推广与读者服务。

(收稿日期:2023-01-31 责任编辑:孙 炜)

猜你喜欢健康中国公共图书馆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新世纪图书馆(2016年9期)2016-11-15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新世纪图书馆(2016年9期)2016-11-15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新世纪图书馆(2016年9期)2016-11-15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商(2016年27期)2016-10-17“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33期)2016-09-08卫计委再推“健康中国”战略型 健康产业或迎利好投资者报(2016年9期)2016-03-17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