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演进轨迹及当代意蕴探析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演进轨迹及当代意蕴探析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6-13 16:38:02

申颖

摘 要: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诸多方面的显著成就,这一切都离不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治国理政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在七十多年来的理政经验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这一扎根于中国本土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在促进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和谐、充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政治功能,回顾这一特色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史为鉴,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演进轨迹;
当代意蕴

一、“五一口号”的提出与北平政协会议的召开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1],呼吁各个民主党派应立即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并迅速得到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回应。1948年5月5日,李济深、郭沫若、沈钧儒等民主党派人士联合发表了《各民主党派赞同召开新政协致毛泽东电》。此后,民革、民建、九三学社、农工党等多民主党派纷纷发表声明拥护“五一口号”。毛泽东也在之后复电表示“在革命形势十分严峻的紧要关头,召集全国民主人士协商建立联合政府是十分必要的”[3],同时也指出希望就会议举行的时机、地点等问题与各民主人士共同研讨,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样一种特殊关系的形成标志着中国特殊政党制度的初步产生。1949年9月,北平政治協商会议一致通过了带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新诞生的国家的政体和国体,至此,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地位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下来[4]。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成立,中国共产党正式转变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这一时期对各民主党派的问题,毛泽东在《不要四面出击》[5]的报告中指出把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团结起来是必要的。回顾这一时期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进一步展开同各民主党派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锻炼,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在事关国家发展的各项重大决策上继续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并坚持与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例如在新解放区开展的土地革命、“抗美援朝”战争、“三反”“五反”运动等等。第二,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共同纲领》中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而要实现工人阶级的领导,就需要经过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可以实现。”[6]这一点也得到了各民主共同认可。第三,进一步完善党内与党外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此做了详细的说明:“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7]对我国当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指出了一条正确的方向。

三、改革开放之后“十六字方针”的提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文革”时期一度中断的全国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都陆续恢复起来。邓小平在政协五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三不主义”,即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8]此外还提出各个民主党派与全国各界的工商联都已经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了。中共十二大上进一步提出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八个字,这样一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就变成了“十六字方针”[9]。从“八字方针”到“十六字方针”的发展,纠正了或“左”或右的倾向,澄清了建国初期党内一度存在的模糊认识,成为正确处理执政党与民主参政党关系的基本方针,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新的爱国统一战线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特色政党制度的全新理解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建设高度关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新提法就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10]同时也提出我们需要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2015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正式颁布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从此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上升到了一个制度化的高度,简要的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全新理解可以发现有如下两个特点:

第一,将政党制度的建设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相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1]这里的国家治理强调党领导下的多主体在公共事务和涉及到公共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互相协作,共建共治,必将有利于各民主党派进一步在社会治理之中发挥作用。第二,创新政党制度顶层设计。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冲破了西方政党制度的弊端,不论执政党还是参政党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达成了共识,同时在这个共识之下,执政党与参政党通力合作,共同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当代意蕴

新时代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科学划分执政党与参政党的权力分配。其次,要增强政治认同。最后,坚持统一战线。迄今为止,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已经走过了70余年的风雨历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与新的历史方位,把握好“变”与“不变”的现实环境,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深入总结治国理政的各项经验,奋发有为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实践,古老的中华民族定将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党制度研究报告.2018[M]. 人民出版社, 2019年12月 :第143页.

[2]张峰.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研究[M]. 人民出版社, 2021年5月 :第189页.

[3]毛泽东文集[M]. 人民出版社, 1996年 :第114页.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年6月 :第79页.

[5] 中共中央党史教研室. 中共党史大事年表[M]. 人民出版社, 1987年4月 :第236页.

[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M]. 人民出版社, 1952年7月.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4年8月 :第255页.

[8]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人民出版社, 1994年10月 :第144页.

[9]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人民出版社, 1994年10月 :第273页.

[10] 胡锦涛.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人民出版社, 2012年11月 :第26页.

[11]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智(第一卷)[M]. 外文出版社, 2018年1月 :第101页.

猜你喜欢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四卷本)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2年4期)2022-10-24《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21年9期)2021-12-21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疯狂英语·新读写(2021年7期)2021-10-13中国共产党100岁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8期)2021-08-17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年7期)2021-08-15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化学刊(2021年5期)2021-06-29

推荐内容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