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关于两河街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两河街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6-12 15:19:01

屠建邦

摘 要:随着时代进步,农业领域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种植大户、承包大户、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现,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两河街道属多山的喀斯特地貌,山地、丘陵地区居多,“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两河街道农业产业将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
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1 区域概况

盘州市位于北纬25°19"36"~26°17"36",东经104°17"46"~104°57"46"之间。盘州境内属喀斯特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南部隆起。属亚热带气候,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立体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5.2℃,年均无霜期271关,日照时数1593小时;
年均降水量1390毫米,雨热基本同季。5~10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8%。

盘州的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2.4%,丘陵地占9.2%,坝地占2.4%,宜林宜牧土地约为373.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1.3%,宜耕地面积为145.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3.9%。其中较好的耕地仅有4.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0%,而且多分布在海拔1000~1900米之间。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有各种豆类、小麦、辣椒、蔬菜、芭蕉等经济作物。

两河街道位于盘州市中西部,国土面积152.1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0.9万亩,森林覆盖率52.31%,基本农田3369.54公顷,平均海拔1750米。居住有汉族、彝族、布依族、回族等十多个个民族,辖16个居委会,216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53328人。

2 两河街道办农业产业发展概况

2.1 农业主导产业

根据盘州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按照“平台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我办于2016年底至2017年初种植了油用牡丹、元宝枫、刺梨、软籽石榴等农业主导产业共44847.1亩,其中:油用牡丹产业17094亩;
元宝枫产业15437.1亩;
刺梨产业9643亩;
软籽石榴产业2673亩。2019年,刺梨产业已初步形成产量,2020年共采收144.43吨。

发展蔬菜产业626.66亩,其中:冷凉蔬菜300亩,保供蔬菜300亩。发展精品水果680亩,主要有苹果、黄桃、李子、葡萄、草莓、樱桃等。发展名贵中药材380亩,主要有白及、重楼、黄精等。

建成哒啦仙谷生态食用菌产业园,年生产能力为1200万棒。现种植有食用菌100万棒,其中:香菇20万棒,茶树菇80万棒,产值可达600余万元,解决110人稳定就业。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力地助推了脱贫攻坚。

2.2 存在问题

部分主导产业不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現有农业主导产业基地有部分地块不适宜已布置的农业主导产业生长,成活率、保存率极低,反复补植均不见效果,7000余亩的油用牡丹表现最为突出。如扯扎居委会班沟片区的油用牡丹,因土壤黏性强、含水量高,导致其植株死亡率高,成活率、保存率不达标。

2021年春季,我办对现有产业再次进行提质增效,对现有产业分三大版块有序推进,既示范巩固类(11744亩)、持续提升类(12944亩)、优化调整类(21762亩)。这几大支柱产业收益离预期有一定差距,但对我们今后农业产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3 传统烟草产业及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3.1 两河街道烟草种植订单式生产,与盘州市烟草局签定生产合同。2020年订单为1340亩,2021年订单为1760亩。

烟草生产过程中工序比较复杂,技术要求很高,一般散户不愿意种植,在这种情况下,有种植经验的大户应运而生,他们愿意承包土地雇佣劳动力进行生产。

据调查:扯扎居委会三组烤烟种植大户张俊,2019年种植120亩,2020年种植120亩,2021年种植130亩,土地租金300~500元/亩,人力投入800~1000元,纯利润1300~1500元/亩,2021年收入15~18万元。2022年种植170亩,年纯收入20万以上。

这种大户承包种植带来好处是:农户土地有租金,在自已的土地上务工有收入,承包户也能赚到钱,这将极大促进两河街道烤烟产业的健康发展。

烤烟产业成功经验:①、规范技术,从种植、田间管理、烘烤加工、分级销售各环节都有专业的技术指导;
②、规范生产标准,统一品种,统一建立育苗基地,提供种苗,提供专用复合肥;
集中烘烤加工;
③、按种植合同,统一收购。

3.2 近年来,两河街道各种采摘园经济发展迅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2021年3月16日调查统计数据,两河街道有九个居委会16家各种采摘园,樱桃、草莓、西瓜、葡萄、杨梅等不同品种水果的采摘园面积共计1126.9亩。

采摘园经济就是一种农旅结合的发展模式,它配套餐饮、休闲娱乐、林下种植、养殖等,并且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摘园经济已发展成一个新经济增长极。这种采摘园+的发展模式值得一些农业生产部门和农户借鉴。

3.3 小规模特种种植业初见成效:两河街道城关箐居委会(小寨)种植的红刺苞效果良好。据2021年4月调查:现有种植面积3亩多,每年3~4月上市,填补了盘州市的蔬菜季节性缺口,市场价在15~20元/斤,价值高,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市场供不应求。

下一步,可结合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项目,适当规模发展红刺苞种植,延长产业链,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行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以生态和市场为导向,发展小而特,小而精的农业,弥补市场空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4 乡村振兴对两河街道农业产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乡村振兴,农业提质增效,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不断向现代农业转变。《贵州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一文中也明确指出:“聚焦贵州在脱贫摘帽后,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以产业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动乡村全面振兴。”[1]

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依托两河区位优势和哒啦景区这张名片,大力发展旅游农业,以旅游促农业,以农业带旅游。走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是两河街道农业产业探索方向之一。

5 两河街道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思考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实现产业兴旺,特别是居住在贵州省这种“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高原山区特征条件下,把传统种植业转变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同时还存在许多因素。首先,盘州地区喀斯特地形地貌因素,地势不平,土地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耕地质量不高,农业产业机械化程度低。其次,农产品市场价值不高、周期长、见效慢,也是严重导致一些产业失败的因素。

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结合两河街道当地实际,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转变工作思路,把传统农业工作思路转变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工作思路上来。同时也要认清发展现代农业的利弊,充分发挥有利条件,扬长补短,真正做到产业兴旺。

②充分利用乡村振兴工作大环境条件,认真开展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大力发展特色产品。既要充分利用好政策帮助,也要发挥好当地优势,充分利用好当地自然资源。

③充分利用第二、三產业,带动第一产业发展。利用好现代工业和旅游业来带动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工业,提高农业价值意义非常重大。如盘州市刺梨厂建设,延长刺梨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充分开发农产品保鲜技术,延长农产品自身价值。

④利用好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不但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数字技术,也要利用好现在工业技术,加大开发适应山地特色的农业机械化机械,让现代农业真正实现规模化、现代化、信息化、机械化、特色化。不但要提高现代农生产率,同时也要适应现代农业的管理方式,才能发挥好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的作用。

⑤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根据贵州地形地貌情况,加大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力度,确保机耕机械能够到,解放农业生产劳动力,增加农业效益,对发展现代农业意义十分重大。对不宜机械化种植的地方,比如坡度较大、石头裸露的山地要加大退耕还林和石漠化的治理,发展高效经果林及特种种植。

⑥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能力。

⑦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处理好龙头企业、种植大户、承包大户与农民关系。

⑧充分尊重农业从业者的自主权,积极为农业从业者提供指导性计划,培育和开发符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通过示范引导、完善服务机制,不断提高农业从业者的思想认识和科技水平。

目前,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无论是盘州地区还是贵州省仍然十分落后,要加快发展本地特色高效农业,生产出有竞争力的农产品,任务十分艰巨,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加快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还需要更多人长期不懈探索和努力。

参考资料

[1] 贵州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人民日报,2021年3月6日.

猜你喜欢两河农业产业山地山地草甸青海草业(2022年2期)2022-07-23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运河功能探析历史教学问题(2021年4期)2021-11-05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小哥白尼(军事科学)(2019年5期)2019-08-27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山地之旅乡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甘肃农业(2018年4期)2018-04-08山地之美——雨补鲁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甘肃农业(2017年13期)2017-08-17“一江两河”区域青稞氮肥推荐指标体系研究西藏科技(2016年9期)2016-09-26农业产业的改革与创新新农业(2016年13期)2016-08-16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