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的实施与思考

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的实施与思考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5-29 10:00:04

杨阳

近年来,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推动下,楚雄市教育教学质量和教研工作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均衡性上,城区主要学校发展水平较高,而山区、坝区学校发展则相对滞后。此外,教研总体水平不高,特别是优质教研资源的本地转化欠缺,不能很好地把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有机融合到楚雄本地的教研实践之中。

2019年底,中央电化教育馆“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在楚雄市落地。三年多来,楚雄市依托项目优势,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开展教研工作,整体提升全市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水平,有力助推全市教育均衡发展。

一、项目实施的具体做法

由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实施的“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着力教研共同体协同体系建设,以同步单元教研为基础,通过异步及同步教研、示范教学、专递课堂等形式,将名师教研共同体对接县级教研共同体,县级教研共同体再以专递课堂形式覆盖本县师资缺乏的教学点和农村薄弱学校。同时,依托先进的矢量技术全景学习平台实现伴随式大数据采集、分析,提升教学效果。

楚雄市作为首批47个试点县之一,自2019年12月实施以来,已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推进此项目。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基本形式

项目以异步教研及同步教研活动为重点,每周一次的异步及同步教研活动形成了常态化的运行机制。每周一,市教科所下发活动通知;
收到通知后,学校教科处及时提醒、督促教研组长按时间组织本组教师自主学习(异步教研),如果学习时间与教学有冲突,则要求教研组长及时督促、提醒教师看回放;
在规定时间组织同组教师集体参加活动,并与主讲教师互相交流研讨(同步教研)。

(二)创新形式

1.积极开设名师同步课堂活动。楚雄市金鹿中学、北浦中学、北浦小学、鹿城小学积极开设名师远程同步课堂活动,在教学交流研讨、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成为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2.狠抓教材研究,提升教师科研能力。2020年在学校因疫情停课期间,楚雄市教科所通过“全景学习教研共同体”平台开展了统编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下册教材的线上全员培训,小学语文教研员、本地名师通过全景学习教研共同体线上直播授课,所有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线上培训。同时,很多学校以“教材研读”作为研究抓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对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历史、道德与法治的教材进行了深度研读。活动内容全面,既有从整体层面对一册书、一个模块、一个章节的研读,又有从局部对一节课的研读,还有针对教材研读方法的专题研讨。活动采取个人独立研读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分组研讨与集中交流相结合、专题讲座与公开课相结合的形式,既有理论的引导,也有课堂实战演练,效果较好。

3.利用全景学习平台,加强毕业班备考工作。一是创新方式,开展面向农村学校的优生培养工作。精心设计中考关键专题,聘请全市学科名师执教,利用全景学习平台开展了5个学科20个专题讲座,该活动惠及15个乡镇的16所农村学校,实现了城乡师生同上一节课,让农村学校学生也能聆听名师的讲授,共享优质资源。二是助力农村学校积极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根据农村学校实际,在每年五至六月学校教育教学关键期、学生心理问题多发期,选聘优秀心理教师利用全景学习平台开展心理辅导,弥补农村教育的薄弱环节。三是积极组织网上中考研讨会。2020—2022年依托全景学习平台开展了研讨活动,从“学科研讨”拓展到“学科研讨+管理研讨”,使中考指导更加细化全面。四是组织开展全市统一模拟测试后的分析。指导教师充分利用测试大数据发现教学中的疏漏点、薄弱点,加强对学校备考指导,帮助学校找出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提升测试实效性。

二、项目实施成效

(一)增强了教师的专业意识和职业荣誉感

教研共同体项目使楚雄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特别是教师的改变。名师的引领,丰富多彩的教研资源的引入,激发了广大教师开展教研的兴趣和意识,一味埋头教书而不问方法和方向的状况得到纠正,学会以研究者的态度和精神来对待日常教学。不同学校的教师在相互交流中获得了宝贵的专业提升,感受到积极的职业体验,专业意识和职业成就感得到增强。正如有的一线教师所说:“教了那么多年书,总认为教学就是反反复复的重复,看看全景平台上的老师,才知道还可以这么教,教研的氛围令人快乐!”

(二)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发生改变

项目实施不仅改变着教师,也改变着学生。项目实施以来,教师将新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得以调动,有更多的机会在课外发展兴趣爱好,厌学、怕学的情况得到缓解。如《散步》一课教学,当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讨论家庭生活话题时,学生动情地讲述了自己的家庭亲情,语言真切,情感真挚,在场的老师也受到感染。

(三)学校面貌发生改变

这主要体现在学校教研氛围的改变和教研成果的产生上。通过教研共同体平台研讨,学校按照计划实施各项活动,每个教师都有展示和表达的机会,学校的教研活动更加紧凑、务实、高效。就教研成果来看,各学校都产生了相应的课件、导学案、知识解析、训练试题,大大丰富了校本教研、教学资源。

(四)促进本地课堂教学变革

项目促进了本地课堂教学变革,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學质量。在实施跨区域教研资源本地转化时,注重研究课堂教师与学生的表现,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深入探究双师课堂,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楚雄市小学已经开展的“参与式课堂”教学改革、初中开展的“学本课堂”教学改革,都在教研共同体的推动下得到进一步发展。

(五)丰富教师的备课与教学资源

项目使教师的备课经历学习、借鉴、修改、整合的过程,备课活动更加优化。教师先从教研共同体平台上学习他人的优秀教学设计,找到对自己有启发的东西,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预设的教学程序,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然后写出自己的教学方案,教师的教学也随之发生改变。

(六)形成了新的教研局面

教研共同体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原有的教研状况,目前,新的别开生面的教研局面正在逐步形成。一是打破空间限制,通过远程研讨、实时交流与互动,实现资源共享。一位教师、多所学校、多个班级的学生们犹如在同一个班级上课,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示范、辐射作用。二是通过“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使学校之间互惠双赢,学校管理水平上有新跨越,教育教学质量上有新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上有新突破。

项目实施以来,楚雄市教育体育局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导向,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营造“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做好质量”的良好氛围,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在楚雄州10县(市)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考核中, 2018年楚雄市获三等奖,5所初中学校获奖;
2019年楚雄市获三等奖,13所初中学校获奖;
2020年、2022年楚雄市获一等奖,市属20所初中学校全部获奖。2021年高考,楚雄市600分以上人数有76人;
一本人数532人,较2020年净增59人;
本科以上人数1 910人,较2020年净增266人,本科率也由2020年的63.9%上升到77.2%。

教研共同体实现优质资源和应用共享,可有力促进高质量的区域均衡、校际均衡、学科均衡。优质资源分享和应用系统复用的边际成本极低,迁移与使用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相对也不高,利于优质内容资源大规模覆盖薄弱校,利于成熟好用的应用系统广泛覆盖到空白校,对于抬高底部、促进高质量教育均衡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楚雄市研讨共同体爱的共同体散文诗(青年版)(2022年5期)2022-05-31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共同体的战斗疯狂英语·初中天地(2020年6期)2020-09-11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通信电源技术(2018年3期)2018-06-26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楚雄市公益林管护现状及对策绿色科技(2016年23期)2017-03-15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东南法学(2016年2期)2016-07-01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中国房地产业(2016年2期)2016-03-01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