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对策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对策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5-28 15:57:01

杨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初中阶段,教师需要认识到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后期学习所带来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展开数学课堂时,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引导,为学生展开分层教学,使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明确适合自己的目标,让学生从分层这种形式,逐渐认识到正确的学习思路和方法,不断的总结技巧和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也可以以合作的形式要求学生共同来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通过相互配合的过程形成较强的默契,逐渐掌握合作的方式方法,以此便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分层的作用和价值,让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本文针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展开分层教学模式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相关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教学;
课堂教学

在初中阶段,教师需要认识到这一时期的学生,对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未知情绪.于是,教师便需要以巧妙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针对班级中每一位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和情况来进行个性化的引导,使其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渐认识到合适的学习思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分层教学的展开能够很好的实现这一点,教师需要针对班级中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学习状况和学习水平的标准设定,根据科学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再按照分层结果来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和各项环节,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这样能够促进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从中学有所获,实现共同的提升与发展.

1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

在展开分层模式的过程中,对学生分层是首要的一步.教師需要认识到,在一个班级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教师需要以一种合理、巧妙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明确自己所在的层次.为了使整体的教育过程更具合理性,教师便需要尽可能的以全面的角度入手来进行层次的理解和划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分成这种形式的作用和价值.在这期间,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过程,包括课上与课下,在课堂中,教师需要明确班级中每位学生的状态,对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与积极性较低的学生进行划分.在课下,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等方面来进行辨别,以合适的判断方式来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分层方案.

此外,教师还需要尽可能的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了解学生的心态.在充分考虑这些条件的基础上来进行学生分层.在第一个层次中,教师可以安排上课听课情况良好,学习态度较为积极,并且,课后作业以及成绩都稍好的学生.对于第二个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听课情况一般,作业完成质量较好,但学习能力很有限的学生.对于第三个层次,教师可以安排听课态度较差,作业完成质量较低的学生.在分层后,教师便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在班级中的人数比例来进行小组的划分.之后,教师需要保证整体的分层结构处于动态的特点,要根据学生所发生的变化定期的进行调整.

2教师做好备课工作

想要全面落实分层教学这种方式,教师在对学生完成分层后但需要在备课这一环节进行进一步的分层.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分层理念的落实,发挥出其最大的优势.在这其中,教师需要充分的挖掘新课程改革中的内容,以此为出发点来全面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设定出符合其层次需求的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分层教学的落实.

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确定的学习主题来进行的内容和各项环节的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分层情况,对接下来的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通过备课的过程为正式授课提供保障.在这期间,教师需要明确哪些知识内容是由每一位学生都需要进行掌握的,哪些知识内容是可以进行分层次讲解的,这样才能够使正式的课堂实现有序的开展,充分的发挥出分层教学的优势.

3教学过程分层实施

在生活中标准的理念下,教师在展开数学课堂时需要全面落实分层的理念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对教学过程分层是最为核心的内容,教师需要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过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知识点的层次性特点,逐渐总结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以问题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过程的划分,通过为学生提出不同层次难度的问题来为学生引导学习的方向,使其能够从中逐渐明确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正确的定位,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实际的学习状态和水平.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也能够更加自觉积极的进行活动参与,主动的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究,这样才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分层学习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出分层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的挖掘学习主题,根据主题来进行问题的延伸,促进学生进行发生性的思考.

例如教师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这节课时,根据这节课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将问题分为基础性问题、提高性问题,逐步提升问题的难度.对于基础性问题,教师需要让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找到问题的答案,掌握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内容.比如,对于这节课,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提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什么?平行四边形性质的逆命题又是什么?让学生能够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将知识掌握.在回答这些基础性问题时,教师需要保证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对问题进行回答,以抽查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提高性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出难度更高的问题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平行四边形性质的逆命题是否是真命题?并要求学生通过实践的过程来进行结论的验证.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内容在各自的小组内进行讨论和研究,使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掌握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从中总结出自主学习的技巧.同时,教师需要检验学生的讨论效果.在这期间,教师可以让每一组派出一个代表,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报,让学生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以一种认真的态度来面对,这种方式能够加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来带动其他学生,这样便能够充分发挥出分层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4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教学评价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学习理念和态度的转变.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展开评价的过程中便需要以分层的方式,针对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来进行评价方法的总结.教学考核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考核环节的过程中便需要以分层的方式对其内容进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编排出同样的考卷,在考卷中,以分层的方式来进行考核内容的编排.教师需要从基础知识入手,围绕着基础知识来进行不断的拓宽,之后再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来进行挑战性题目的设计,让学生有选择性的进行回答,这样便能够构建出具有层次性的试卷.同时,挑战性考题,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挑战心理,让学生能够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之后,在展开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被需要以分层次的形式,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评价,挖掘出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鼓励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需要针对图象的绘制以及性质这两方面来进行考核.让学生通过二次函数来进行图象的绘制,掌握绘制的方式方法,并通过观察图象的过程来进行性质的提取,向学生渗透出数形结合这一重要思想,使学生能够在完成题目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数学思维,以此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巧妙性产生更加全面的认知.教师在设计题目时,首先可以为学生设计技术性的题目,让学生根据抛物线方程来进行图象性质的回答.比如,让学生解答图象的开口、对称轴直线、与x轴和y轴的交点等等.对于挑战性题目,教师便可以给出不完整的方程,比如y=x2+3x+a的顶点在直线y=x-4上,让学生根据题目,将完整的函数方程进出,之后,第二问便设置为:A点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求A点的坐标,以及顶点、交点与原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题目内容的难度,让愿意挑战的学生来进行题目的解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层次来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这其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题目内容.

5为学生开展户外实践活动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运用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场景,让学生拓宽学习的渠道和场所,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展开丰富的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广泛性和实用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设立合适的实践主题,让学生到户外来进行各项活动的展开.通过这种相对更加自由、轻松的学习场景,使其拥有优良的学习体验.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调查活动,让学生根据具体的主题来进行调查步骤的设置和调查主题的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分层、分组的方式来完成实践任务,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自己的理解,使学生在各自的组内进行互动和协作,以这种方式来促进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学习经验和思路,让学生逐渐感受到合作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教师在讲解“直方图”这节课时,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中讲解知识后,为学生展开课下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的进行教材知识的进一步探索,根据固定的主题来展开调研.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几项调查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自由选择.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小区人口月收入情况、小区人口年龄分布等等主题,让学生根据的主题内容来进行步骤的制定,以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这样便能够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充分发挥其个性特点以及个人优势,实现班级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此外,教师需要对每一个小组所完成的结果进行检验,要求学生将调研的整个过程,以及分工明确的进行汇总.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学习较好的学生进行调研步骤的设定,学习一般的学生设计问卷,学习稍弱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最后共同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图的构建.通过相互配合的方式,高效完成任务.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微信群和QQ群,引导学生共同对主题进行讨论,打破空间的局限性,并且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其中,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提出其不足之处,让学生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实现理想的学习效果.

6结语

本文针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展开分层教学模式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相关的建议和策略,包括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教师做好备课工作、教学过程分层实施、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为学生开展户外实践活动这五方面,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刘萍.核心素养下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2(1):52-53.

[2]张明建.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數理化解题研究,2021(20):8-9.

[3]赵海清.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2):592.

[4]张景雄.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7):131.

[5]吕志华.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5):939.

猜你喜欢分层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分层教学,兼顾全体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作文教学研究(2016年1期)2016-07-05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