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以童话的思维方式教童话

以童话的思维方式教童话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5-28 13:19:01

陈凯莉

内容摘要: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至关重要,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是教学目标是否合宜、是否落实。肖培东老师执教《皇帝的新装》时,其教学目标合宜正确,且得到有效落实,体现了用童话的方式教童话,值得广大语文教师研究学习。

关键词:童话 肖培东 《皇帝的新装》 教学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①教学目标是否合宜、是否有效落实对于一堂语文课十分重要。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和灵魂,所有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皆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也是评判一节课质量好坏的根本标准。肖培东老师的《皇帝的新裝》是一堂十分经典的童话教学课,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他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合宜的,且最终有效实现。

一.肖培东《皇帝的新装》课例还原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创作的一篇经典童话,收录于统编本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教材中,是语文教材中的“定篇”。课文以虚构的故事为载体,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给读者展示了一场成人世界的闹剧,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同时引起反思,呼吁大人和小孩在世俗世界中保持真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肖培东老师于2014年在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执教《皇帝的新装》一课,该课生动有趣,展现了肖培东老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通过收集其教学实录,可以还原出以下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一:识文体。

肖培东老师通过提问“如何判断这是一篇童话”,引领学生认识明晰《皇帝的新装》的文体。这一教学环节不仅使学生明确了课文文体,而且对童话的文体特征有了具体的把握。这一方面为课文的解读进行了铺垫,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以后的童话学习中提供了抓手。

教学环节二:品夸张。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肖培东老师布置学生学生们找出文本中的最富有夸张力的细节,通过抓住“任何”“所有的”等关键词句,反复朗读,指导学生读出其中蕴含的感情,并结合情感体会字词的含义与用意,从而品味出此篇童话的夸张。

教学环节三:析闹剧

这一教学环节肖培东老师通过带领学生逐一分析这一荒唐闹剧上演的主要因素,抓住描写皇帝、大臣、百姓心理的语言本身,分析各人物的心理活动,并通过抓住动词等方法,一步步带领学生探析文本故事顺利发生的逻辑,最后得出是所有大人共同制造了这出闹剧。紧接着,肖培东老师聚焦高频词“都”字,带领学生反复朗读带“都”的关键句子,读出情感,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所有大人共同制造这一闹剧的原因是迫于压力与生存,不得不说假话,以此意识到这是一场成人世界的闹剧。

教学环节四:探“新装”

基于之前的分析解读,在此教学环节中,肖培东老师通过学生们思考填词,教师小结的方式,得出结论:“皇帝的新装”对皇帝,对官员,对百姓等,与其说是新装,不如说是大人的“心装”。最后,肖培东老师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改换故事结尾,同时展示自己写的结尾,让学生们与原文结尾对比分析,并出示了安徒生的原话,以引起学生们的反思,将整个课堂升华。

通过肖培东老师的课堂实录不难总结出其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

目标一:通过范读、朗读、品读重点语句,揣摩文中“都”“任何”“每一天”等关键词,感受童话作品“想象与夸张”的典型特征。(重点)

目标二:通过分析皇帝、官员、百姓等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文中所反映的人性的弱点。(重点)

目标三:利用想象,对比故事的不同结尾,读懂大人的“心装”的深层含义,探究本文的寓意:呼吁大人和小孩在世俗世界中保持真纯。(重难点)

以上教学目标主要基于肖培东老师对这篇童话文体特点的准确把握。

二.依体定教,教学目标确定合宜

“依体定教”指的是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流程。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经常出现小说教抒情散文教情节这类文体认知偏差。肖培东老师在《皇帝的新装》这一课中,立足课文的文体特征,确定了适合“这一体”的教学目标。

首先,《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相当大的一个问题便是:教师缺乏文体意识。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进行备课时,极易忽视课文文体的特殊性,忽视“这一体”,导致时常出现“把散文课上成小说课”这类大方向失误。童话作为儿童文学一种特殊形式,其核心特征便是“想象与夸张”,肖培东老师说过:“文体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抓手,把文体意识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就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因此,其在确定《皇帝的新装》教学目标时,紧紧地抓住了童话“想象与夸张”的典型文体特征,以此设定了合宜的教学目标一。

《皇帝的新装》是一篇安徒生童话,它不是小说,因为小说的情节波折、人物复杂立体,显然《皇帝的新装》不符合这一特征。并且,它也不是寓言,寓言是以道理为主,虽有故事,但故事往往敷衍。而安徒生是一个文人,所写童话有足量的想象与夸张,虽有其中蕴含道理,但更重要的是故事。教师教童话要有“童话味”,以童话的方式教童话。

其次,《皇帝的新装》是一篇寓言性童话。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极易忽视“这一篇”的特征,抛开文本的特殊性,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脱离文本设定一个万能的教学目标“套子”,比如“体会文章的人生哲理”,这不够具体,没有与文本相结合,只有体现了某类课文的“普遍性”,而未体现每篇课文的“特殊性”。在童话文体之下,《皇帝的新装》有其文本独特性——其故事中蕴含道理,是寓言性童话,再结合安徒生的写作意图,肖培东老师设置了合宜的目标二和目标三,并将其设置为重难点。

肖培东老师紧扣《皇帝的新装》文本,在童话的语境中教童话。许多语文教师执教《皇帝的新装》时,跳过童话语境,用读者的心理逻辑讨论文本、批评人物,将文本作为一个例子讨论谎言。但肖培东老师在设立教学目标时,明确通过分析文中中皇帝、大臣等人的心理活动,并结合文本续写童话的基础上,以此引导学生理解人性弱点、探求文本道理,他牢记童话本身的“身份”,用童话的方式教童话。

三.教学活动紧扣教学目标

如果将教学活动比喻成“士兵”,那么教学目标则是“将军”,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以教学目标为最高统领,紧紧跟随教学目标。肖培东老师在《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中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具体分析如下。

1.反复朗读,体会“童话味”

正如肖培东老师说:“读,是教活童话的手段,也是足让学生品味童话‘语文味的最主要途径”。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在促进学生感受语言、深入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皇帝的新装》作为一篇童话,其语言极富表现力,适合七年级的学生朗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肖培东老师将朗读这一方法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通过范读、演读等各种方式的读,一方面能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另一方面能带领学生更好地理解此片童话的内容。“我们一起读读看,读出这种夸张的味道”“那个夸张就体现在那个‘最字上了,你把最美丽那里读好”“这个镜头我们要读出什么词的味道来”等,肖培东老师充分利用朗读,引导学生注意“都”“最”“每一天、每一天点钟”等关键词以及表达夸张语气的标点符号,让学生体会“童话味”,感受文本语言,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更好感受童话的想象与夸张,以及理解童话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意义,达到童话的育人功能。

肖培东老师十分重视朗读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通过有声语言表情达意地再现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读出想象和夸张,读出人物的心理,读出文章寓意。他通过多样化的朗读形式、丰富的朗读内容以及适当的评价语言,带领学生畅游在童话世界。肖培东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设计朗读教学活动一方面有利于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朗读达到“浅入深出”的教学效果,学生朗读文本的“浅”,能更好感知文本想要表达的“深”。有效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内容,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高质量落实教学目标。

2.擦亮细节,感受童话的夸张

文本于细节处见精妙,细读文本是文本解读的重要手段。《皇帝的新装》中蕴含的童话味、反映的人生道理都体现在文本的细节处。

肖培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文本内容,带领学生回归文本,通过抓住高频词“都”,关键词“这”“任何”“每一”“扭”乃至细微的标点符号,帮助学生感受童话的夸张;
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大臣、皇帝等人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性的弱点。肖培东老师反复擦亮文本细节,引领学生感受童话的典型特征、体会文本背后蕴含的人生道理。

文章于细节处见真知,肖培东老师深谙其道。肖培东老师具有强烈的文本意识,他十分善于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处开展教学。文本中的关键词句看似浅显,简单易懂,但是,通过反复擦亮,学生便会意识到,“浅浅的”语言下暗含着“深深的”寓意。在《皇帝的新装》教学过程中,肖培东老师紧紧贴合文本,在每一次细节擦亮中,帮助学生对文本特征、寓意表达有更深入地了解和更深刻地体悟。

3.巧设问题,统领教学环节

一堂课,教师问题提得好,可以快速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分析,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进而统领教学各环节,整体实现教学目标。

肖培东老师在《皇帝的新装》教学课例中提出以下四个主问题“怎么判断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你觉得最有夸张里的细节是什么”“闹剧成功上演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你会如何设计这个结尾”,既统领了整个教学过程,也落实教学目标。这四个主問题形成了问题链,每一个问题都有着明确的指向,串联起了肖培东老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问题一涉及了文体特点掌握,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文体,从文体出发解读课文,有利于学生更加精准解读课文,同时有利于通过“这一篇”的教学带动“这一类”的教学;
问题二指向分析文本表达特点,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从文本自身出发解读课文,这有利于学生更能真实、有效地理解此篇童话的寓意,不会出现“架空文本”的情况,得出的寓意也是有理有据,而非“套路化”理解;
问题三涉及人物形象的把握,有利于学生通过语言本身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好探究闹剧发生背后所蕴含的逻辑;
问题四一方面旨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通过改换、对比结尾有利于引起学生反思,更好理解此篇童话的寓意。

这四个主问题既是线性展开推进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又是相互呼应,互相指涉,共同深入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这些问题看似是“浅”,很容易回答,实际上是“深”,肖培东老师问的并不是简单知识性问题,而是需要学生统观全篇去理解的问题。肖培东老师通过几个提问既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思维,又可以使教学达到在“浅”处得“深”知的效果,极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可见其教学活动设计的高超。

4.改换结尾,对比理解主旨

改写课文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手段之一,教师运用得好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主旨。

肖培东老师在《皇帝的新装》课例的最后一步,设计了改换结尾的教学活动,通过对比安徒生的结尾、学生的结尾以及肖培东老师的结尾,引发学生深思,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童话的文体特征,另一方面读写结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写作能力,并且,对于学生深入理解童话蕴藏的寓意有着重要作用,从而切实有效达成肖培东老师所设定的三个教学目标。

纵观肖培东老师《皇帝的新装》教学课例,肖培东老师在《皇帝的新装》中所设的教学目标,体现了他“浅浅地教语文”的教学理念,在文本“浅”处得“深”知。同时,可以看出肖培东老师具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和文本意识,在此基础上设定了合宜的教学目标,并用教学目标统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出了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他通过文中的细小“抓手”,使教学目标得到一一落实,整个教学过程行云流水、立体统一。

本文从“依体定教,教学目标确定合宜”和“教学活动紧扣教学目标”两个方面评析了肖培东老师关于《皇帝的新装》的教学设计,重点分析了肖培东老师教学活动设计的精妙之处,从而得知童话教学应从童话这一文体特征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以童话的方式教童话。这也提醒着广大语文教师,在确定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在文体意识和文本意识的指引下,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设置有效的教学环节落实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温国安.浅析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的至关重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5(19):210-211.DOI:10.3969/j.issn.1674- 098X.2015.19.148.

[3]肖培东,骆文俊.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2018,03:04-10

[4]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

[5]肖培东.紧扣文体教活童话——我教《皇帝的新装》[J].语文建设,2018(13):31-34.DOI:10.16412/j.cnki.1001-8476. 2018.13.010.

注 释

①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皇帝的新装教学目标童话童话镇琴童(2017年12期)2018-01-09午夜童话镇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3期)2017-04-25《皇帝的新装》后传故事作文·高年级(2017年2期)2017-03-01《皇帝的新装》续编青少年日记(2016年8期)2017-01-06《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例谈童话、寓言类文章的教学策略广西教育·A版(2016年4期)2016-05-28麻疹强化免疫沦为“皇帝的新装”南方周末(2015-02-05)2015-02-05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