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日语形式名词的思考

日语形式名词的思考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5-28 09:57:01

摘 要:从日语学习者的立场出发,特别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对日语形式名词语法现象的理解、掌握以及在实践中应用是相当困难的,为此,弄清楚形式名词的使用规律具有极为重要意义。本文以「こと」为例,通过对日语形式名词的形成和使用等语法现象进行深入探究,摸索出形式名词在使用过程中在含义及用法上的一些规律,并进一步阐述它们在日语语言中的实际应用。希望对日语学习者进一步提高日语水平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形式名词;
语法功能;
形成与使用;
习惯表达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4-0066-05

一、引言

在学习日语语法的过程中,会遇到頻繁出现在各种句子和文章中的形式名词,它们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形式名词的正确使用是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问题之一,给日语学习者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惑。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形式名词,首先必须清楚实质体言与形式体言、实质名词与形式名词以及形式名词与形式体言之间的关系。同时必须认识和理解实质名词转化为形式名词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质名词的语法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助词、助动词、补助动词以及动词对形式名词的转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这正是由于日语在语言体系中属于黏着语这一特性所决定的。由此可见,形式名词的语法形式演进过程也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下面就这些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形式体言

(一)用言与体言

日语中根据词汇的语法作用,日语把动词、一类形容词和二类形容词统称为用言。其特征是在使用时词汇自身有词尾变化(即用言活用)的独立词;
可以单独构成谓语(这是用言最主要的语法功能特征);
可以通过自身的词尾变化构成连体修饰语、连用修饰语等。与此相区别,把名词、数词和代名词用来表示与事物本体相关的概念的词称为体言。其特征是使用时词汇自身没有形态变化(即没有活用);
名词、数词和代名词都是独立词;
后续助词构成主语(这是体言最主要的语法功能特征),也可以后续助词构成其他各种句子成分;
可以被连体修饰语修饰。

(二)实质体言与形式体言

在日语体言中,根据体言在表达概念方面的差异,把体言划分为实质体言和形式体言两种不同形式,即把表示实质性概念的体言称作实質体言,表示形式性概念的体言叫作形式体言。实质体言如:「傘」「木」「草」「理想」等。形式体言如:「私」「貴方」「彼女」「百」「千」「萬」等。这是从词汇意义上对实质体言和形式体言进行划分的,在语法层面上看没有太大意义。

由此得出,把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名词叫作实质体言,把表示事物数量、顺序的数词以及代指人、事物和场所等的代词叫作形式体言。同时,实质体言和形式体言都具有体言的语法功能和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区别的意义不大。

三、实质名词与形式名词

(一)实质名词

日语中的名词,从功能上可以分为实质名词和形式名词两种形式。实质名词是指人、物、事、时间、地方、情感、概念等实体或抽象事物的名词。在日语句中不仅具备名词的形式和语法功能,而且具有实质性意义。实质名词同实质体言一样,由于本身具有完整的独立的意义,即使没有修饰成分,在句中可以单独作为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使用。例如:「こと」作为实质性名词使用时,日语汉字表记为「事」,表示某种具体的“事,事情,事实;
事务,工作;
事件,事故,事端”等,此时意义完整且独立,学习者容易理解和掌握和使用。例如:「それは十年前の事だった。(那是十年前发生的事情)」。上面例句中的「事」单独构成句子成分,有具体词义,是实质性名词的用法,学习者比较容易理解其在句中的含义,应用起来也不困难。

(二)形式名词

与实质名词相对应的,虽具有名词的形式和语法功能,但在句中部分或完全丧失了原有的实质意义,词汇意义抽象化、形式化,应用时实质名词自身的特点(独立性、作主语、作宾语)消失了,缺乏具体的意思,不可单独做主语、宾语等成分,需要有连体修饰语的修饰,由修饰语表示某些具体的意思,其作用是使其前面的句节和句子具有名词的资格,才能表达完整的意义,这种只是在形式上起到名词作用的词叫作形式名词。虽不具备实质意义,但在句中却起到和实质名词基本相同的语法功能。「こと」作为形式名词使用时,在句中失去了其“事情,事务,事件”等具体含义,只用于表示与前项语句相关的“事情,情况,内容”等。例如:「言うことは易しいが、行うことは難しい。(说容易,做起来难)」。上面例句中的「こと」作为形式名词没有实质意义,词汇意义抽象化、形式化,如果没有前面的连体修饰语,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给日语学习者带来了困惑。

通过前面例句中出现的实质名词「事」和形式名词「こと」不难看出,实质名词的表记方式,一般倾向于写汉字,而形式名词一般用假名书写。由此可以得出,语法意义上的形式名词与词汇意义上的形式体言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但是,在我国的传统日语教学语法体系中,很多人把语法上的形式名词叫作“形式体言”。所以,在学习形式名词时不能把在句中只起修辞造句的语法作用而没有独立意义的形式名词和形式体言混同起来,不能把形式名词称为形式体言。日语中常见的形式名词有「こと」「もの」「の」等。

四、形式名词语法化

形式名词大部分是从实质名词引申、演变而来的(只有「の」是由助词转化而来的。所以除「の」外,所有形式名词都有其原有的实质名词的意义和用法,也有形式名词的意义和用法。),这个过程就是语法化的过程。研究形式名词的语法化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日语黏着语的这一特征,而且能进一步运用日语语法的理论来分析与之相关的句型,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形式名词的使用特点,对今后日语语法的学习、研究和教学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关于语法化,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如下描述:

首先,我国学者沈家煊认为,语法化通常是指具有实质意义的因素成为实质意义稀薄、专门承担语法功能的因素的过程或现象。在中国传统语言学中被称为“实词虚化”。此外,日本学者深田智认为,如果把语法化经历的阶段进行简化后,可以进行如下表示:作为本来表示A这个的意思的词汇要素存在的单词表现(A的阶段),在某个阶段扩大了其使用语境,变成了A以外的,从A的意思在语言应用学上可以推论的语法意义(A,B的阶段),再经过原来的A的意思的淡化、消失阶段后,确立为只表示B意思的语法要素(B阶段),该过程可以表示为“A阶段→A、B阶段→B阶段”。日本学者日野资成也对“语法化”的内容进行了如下叙述:把具有实质意义,可以成为独立要素的词称为“内容词”,相反,把实质意义以及独立性稀薄,专门承担语法功能要素的词称为“功能词”,由此可见,语法化可以说是内容词变为具有功能词性质的语法现象。而且,根据日本学者三宅知宏的描述,语法化存在两个不同的侧面。一个是实质意义抽象化、稀薄化的意义侧面,另一种是失去自立性,成为专门承担语法功能的要素的形态是一种综合具有句法侧面的现象。综上所述,在语法化中可以看到意义和形态上的变化。首先意义开始淡化的同时,在形态上失去了独立性;
其次在意义上越稀薄,在形态上自立性越弱,其语法化越高。也就是说,语法化存在程度上的差异。

把国内外学者对于语法化的论述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句法化、形态化是语法化的主体;
对语法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动因、机制,语言的经济性、相似性、明晰性以及说话者的目的、语用推理等因素;
语法化是逐渐变化的过程;
语法化是单向性为主的,也就是说语法演化是单向的,是从实义词到语法词到附着词到屈折词缀到零形式的顺序变化的,演变过程中体现着一个基本的特征,即坚持走由实词转化为虚词、语法形式和结构发展,而不是相反。由于形式名词的语法化演变是单向性的,而且在演变过程中它们必须要和日语的助词「が」、「で」、「に」、「を」、「だ」等组合到一起使用才能演变成形式名词,所以这是一种不彻底的语法化。由于形式名词不能单独使用,那就只能接在连体修饰语(用言即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及助动词的连体形和「この」「その」「あの」「どの」「こんな」「そんな」「あんな」「どんな」「体言+の」)的后面,它们的意义就要根据连体修饰语(汉语中称作定语)的内容来判断。同一个名词在不同情况下可能是实质名词,也可能是形式名词。从而在句中所起到的语法作用不同,意思也不一样,这是必须要引起注意的。例如:「自分のことは自分でする。(こと作为实质名词,在条件句中作主语,有具体的“事情、事件”含义)」、「朝は電車に乗れないことがある。(こと用作形式名词,失去了“事情、事件”实质意义,只起到把前面的动词短语名词化的作用)」。

(一)在句中起指代作用

為了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形式名词在句中的指代作用,就必须理解什么是指代。指代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示,代表,即用抽象概念代替具体事物。如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鸡肋,比喻没有多大价值,多指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这种用该物的特色特点来代指事物的方法叫指代。

在汉语中,按性质把指代现象大致分为三类:
1.用词汇手段的指代现象,如词汇系统里的人称代词(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指示代词(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这会儿、那会儿、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每、各、某、另、别),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那里、几多、多么、怎么、怎样、怎么样)等。2.用句法手段的指代现象,如“的”字结构、“所”字结构等。3.用修辞手段的指代现象,如修辞上的借代(鸿雁指代书信、庙堂指代朝廷、巾帼指代女英雄)。

日语中起指代作用的形式名词,如「こと」代指事情、「もの」代指东西、「ところ」代指场所和地点、「の」可以代表任何事物等。其特点是起指代作用的形式名词并没有完全失去原来的意义,所以其连体修饰语在形式及实际意义上都是限定形式名词的。以「こと」为例来看下面的句子,「忙しいことはいいことだ。(忙是件好事。)」。因为「こと」由实义名词“事”转化而来,所以它是一切“事”的代名词。所谓“事”,是人对各种事件、事项、行为、现象通过大脑的认识、判断、思考之后用语言所进行的主观抽象。根据前面的连体修饰语可以领悟到的「こと」具体内容。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忙しいこと」领悟到「忙しいこと」的意思是“忙这种情况”、“忙这种状态”。因此,这种情况下的「こと」指代的是属于“事”的事件、现象、行为、问题等,即经过大脑的思维、判断以后用语言表达出来,虽然「こと」已经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名词“事”,但很接近实质名词。「こと」可以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都能理解或根据上下文可以理解的任何实现,具体来说它可以指事项、事件、人的言行等。从翻译角度来说,要根据它的连体修饰语来确定,一般可以译为“……的事、事情、事件、问题、话等”。同时可以看出,「こと」在起指代功能时并没有完全失去原来的意义,所以其前面的连体修饰语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际意义上都修饰限定「こと」的。并且连体修饰语和形式名词「こと」之间是不可隔离的关系,它们之间一般不能加入「という」。

(二)把用言和句子名词化

汉语语法中的名词化指词类活用中的动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具体表现为:1.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文言文中,形容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及判断句谓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义,它就活用为名词。

日语中,用言和句子名词化是使前面的用言(可能是一个用言,也可能是一个句子)具有名词的资格,以便加上某些助词如「が·を·に·で·から·まで·の」等作复杂句子的主语、补语、宾语或谓语等。同时,使用言或句子名词化的名词本身已没有意义,它的意义指的就是前边的连体修饰语本身的内容,并且其前面的连体修饰语在意义上并不限定它的。「こと」就有这种功能。例如:「健康を害することがいちばん恐ろしい。(损害健康最可怕)」,从上面句子中可以看出,这种场合的「こと」前面的内容虽然在形式上是其连体修饰语,而在实际意义上并不是限定「こと」的,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的连体修饰语在意义上对「こと」并不起限定作用。原因就在于前面的连体修饰语与「こと」之间是隔离关系,这种场合的「こと」仅仅起着把前面的用言或句子变成名词“转换器”的作用。此时,连体修饰语和形式名词「こと」之间可以加入「という」也不影响句子的成立。从翻译的角度来说,「こと」起名词化作用时一般都很难译出来,而且也不必译出来,只要把前面的用言或句子译出来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こと」只能指代属于抽象概念的事、事件、事项、现象、行为、问题等,所以「こと」在起名词化作用时也受到某些限制,即它不能表示实感场面,不能作实感宾语或实感对象语等,那么由此产生的空白就由另一个形式名词「の」来填补,由于「の」可以代指「こと」不能代指的時间和空间,所以它能够表示实感场面,可以作实感宾语及实感对象语等。同时,形式名词「もの」由实质名词「物」转化而来,所以它是一切“物”的代名词,即人的主观认识以外的客观存在,其中主要指物质的存在,客观事物的存在,所以「もの」没有名词化的用法。

(三)形式名词的惯用句、惯用型

形式名词由于与前后词语或句节的搭配不同,意思也会不同,因而形式名词有时会产生多种语义,会派生出很多惯用句、惯用型。这在学习日语过程中是一个难点。在日本语能力考试或其他考试题中,由形式名词派生的惯用句型在总的句型中也占了较大的比例,如果不了解这些惯用句型,仅从其实质名词的意义来判断,很难掌握句子的真正含义。在这里以「こと」构成的惯用句、惯用型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1.和判断助动词「だ」组合构成惯用句、惯用型

「ことだ」表示感叹和说话人的看法、主张、劝告或间接命令。「ことだろう」表示判断、推测。「ことだから」表示原因。「ということだ/とのことだ」表示传闻。

2.和助词「は·が·を·に·で·から·まで·の·なら」等组合构成惯用句、惯用型,在句中作主语、宾语、补语等

「ことに(は)」多接「うれしい·残念だ·不思議だ·驚く·困る·心配だ·悲しい」等表示主观感受的词后,预先说明某种情况,后面就该情况进行详细叙述。「ことには~が、」表示行为可以确认,但结果不理想。「ことから、」表示判断推测的根据、依据、理由,或名字的由来。「ことで」表示并列或状态。「ことを」表示宾语。「のこと」表示事情、情况,作主语、宾语、补语等成分。「ことの」表示事情、情况,句中作定语。「ということは」表示概括所引用的事项,作主语。「ないことには、」表示假定。「ことなしに(は)」表示假定不进行某种行为,就不会出现某种结果。

3.和用言组合构成惯用句、惯用型

「ことがある」表示有时有某种情况、事情。「たことがある」表示曾经有过某种经历。「ことができる」表示具备某种行为的能力。「ことにする」表示说话人主观上决定做某事。「ことにしている」表示形成的习惯、规律或规则。「たことにする」表示与既定事实不符的假设。「ことになる」表示事物客观发展变化的趋势、结果。「ことになっている」表示与个人意志无关的客观叙述规则或规定。「ことなく」表示否定的伴随状态。「ことはない」表示全面否定或表示没有必要做某事。「ことが多い(少なくない)」表示经常或很少做某事。「ことがわかる」表示理解某种行为、状态。

五、结束语

众所周知,日语有着黏着语的特性,在语法意义上主要通过加在词根的词缀来表现。形式名词的语法化正表现了日语这一黏着语发生语法化时的特征。形式名词与前项的连体修饰语相呼应,并借助于助词和助动词等附属词使抽象性逐渐增加,自身词义逐渐虚化,最终转化为形式名词。这些实质名词在演变成形式名词后,名词本身的黏着性和强制性更强,语法化程度更高,从而表达众多不同的语法功能。

——————————

参考文献:

〔1〕徐卫.日语语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皮细庚.新编日语语法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3〕赵福泉.日语语法疑难辨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4〕常波涛.日语惯用句手册[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5〕于荣胜,李强,赵华敏.大学日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贺静彬,于永梅.新经典日本语教程(第三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7〕贺静彬.新经典日本语教程(第四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8〕王志国.日语形式名词解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9〕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10〕陆俭明.现代汉语句法里的事物化指代现象[J].语言研究,1991(05).

〔11〕松下大三郎.增補校訂標準日本口語法[M].日本:勉誠社,1977.

〔12〕深田智.概念化と意味の世界ー認知意味論[M].日本:大修館書店,2008.

〔13〕日野資成.形式語の研究ー文法化の理論と応用[M].日本:九州大学出版会,2001.

〔14〕三宅知宏.現代日本語における文法化ー内容語と機能語の連続性をめぐって[J].日本:「日本語の研究」,2005.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Reflections on Japanese Formal Nouns:

A Case Study of "C Shang"(こと)

MAO Jing-y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apanese learners, especially Chinese native speakers, it is quit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master and apply Japanese formal nouns in practice.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ake clear the usage rules of formal nouns.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out some rules about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formal nouns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hem, and hopes to help Japanese learners to improve their Japanese level.

Keywords:
Formal Noun;

Grammatical Function;

Formation and Use;

Idiomatic Expressions

收稿日期:2023-01-29

作者简介:毛景宇(1973-),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