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教师的成长与成功

教师的成长与成功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5-27 17:57:01

杨林柯

在一个功利社会,成功是很多行业和个体的追求,只是这个词对教育来说,比较可疑。

从语义上讲,所谓“成功”就是“完成功业”,但教育有可完成的功业吗?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急不得。从根本意义上讲,人的发展充满未知,成长无极限。即便是所谓的“成功”,也不应该有统一的标准,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和禀赋是不同的,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再造自己的时机早晚也不一样。

成功,是个社会学词语。在我看来,它应该是个动词,而不应该是名词。成功是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任何对成功的简单化定义都是可笑的。当前,对成功的物质化、社会化定义,都是对个体生命的扭曲甚至陷害,因为对于生命而言,最重要的东西往往是很难定义和量化的。

成功有两个维度:一个是社会维度,另一个是生命维度。社会维度就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
生命维度就是你的身心是不是健康的,你生活得好不好。

教师有什么“成功”可言呢?用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话说:有何成功可言?挺住就是一切!就此而言,“安分守己”不应该是一个贬义词,教师能不能安于“本分”、守住自己,才是最大的考验。

如果非要说教师的成功,窃以为,看一个教师成功不成功,不在于他如何吃苦受累,把学生当控制对象而成为“师德标兵”,也不在于他把“平庸之恶”发挥到极致,为提高升学率贡献了多少数据,更不在于他如何利用体制优势得到什么头衔、为自己谋了多少“好处”,而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考查:第一,爱不爱?第二,乐不乐?第三,有没有意义?

一个不爱教育、不爱生命、以学生为工具的教师,不管他如何出名、如何受到上级器重,我都不认为他是成功的。

一个成天愁眉苦脸、牢骚满腹、上课如上刑场、享受不到教育之乐的教师,不管他外在形象如何靓丽,我都不认为他是成功的。

一个只教知识不顾常识、只有情趣没有情怀、只有成功意识没有教育信仰的教师,不管他有多高的职称和荣誉,我都不认为他是成功的。

教育本就是为培养人性、成全生命、认识自我、感受幸福、寻找意义而存在的,不是为了制造新的等级、实现职业分流而存在的。教育是根的事业,是灵魂的事业,不是“内卷”的“江湖”。

这个世界,有谁成功了?死亡会让一切归零,连亚历山大这样的皇帝死后也是两手空空,不带走一片云彩。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尘埃,真正的成功一定是和宇宙同源的某种精神性的存在。

相对于所谓的“成功”,我更看重教师的成长,因为成功或许有世俗标准,而成长无极限。

读书、写作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而坚持写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成长,更为有效。叶澜教授说,写一辈子教案,不如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此话对教师的成长颇具指导意义。因为写教案只是准备教学的“预案”,是静态的,虽然充分的准备也很重要;
而教学是动态的,学生是不确定的、是各自不同的,再好的“预案”面对动态的现实,都可能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使得课后的积极反思尤为重要。如果能将反思形成文字,不仅是对自己教学的梳理,发表出来对其他老师也会有帮助。我个人著作中的好几篇文章,其实都来自课后的教学反思。

在阅读《教学七律》时,我欣喜地看到,作者约翰·格里高利根据自己做校长以及州教育主管的经验,提出了对教师的教学颇具指导意义的7条“定律”,简单朴素,对促进教师的成长颇有意义。

1.教师是一个了解所要教导的课程或真理的人。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是饱学之士,对自己所教的课程要有充分的准备和了解。这门课要达到什么目的,培养的学生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自己必须心里清楚。以己昏昏,无法使人昭昭。教师在行为上要为学生做出表率,身教重于言教。要获得学生的尊重,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因为学生无法从内心深处去尊重一个学识匮乏、平庸呆板的教师。

2.学习者是一个带着兴趣来上特定课程的人。教师对所教知识内容必须先有兴趣,这样才有可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保持热情,保证教学的效果。

3.教师和学生之间使用的语言必须是两者都熟知的。也就是说,从语言清晰生动的原则出发,使用学生和教师都明白的语言,这样才能达成共识。教师是使用语言来进行教学的,语言使用的好坏,直接关乎教学的效果。语言是教师的工具,如何使语言深入学生心灵,深入思想、生活和现实之中,对教师是个很大的挑战。从语言本质上来说,教师在使用语言,语言也在彰显教师;
人在说话,话也在说人。教师的精神思想、人格趣味、价值追求融入教育教学所使用的语言中,会被学生感知到,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命成长。学生也借此对一个教师进行判断。几十年后,学生可能忘了教师所教的知识,但教师的语言特点、教学风格、生命特质也许还留在他们心底。

4.要学的课程,必须可以按照学习者已知的知识来进行解释,即未知的必须通过已知的来解释。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必须是循序渐进的,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层次,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不可急躁,不能拔苗助长。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走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讲新知识的时候,尽可能地将每一节的内容与旧知识联系起来,与学生的认识和经历联系起来。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分配学习内容,安排教学步骤,确保学生完全理解新知识。

5.教学行为唤醒或使用了学生的心智,从而在其头脑中形成对概念或思想的求知欲。这一条定律重在“唤醒”,要求教师利用学生自己的心智,激发其自身活力,使学生产生内驱力,产生探索热情,从而自己去求得知识,成为真理的发现者。在教学组织中,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调整课程,根据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需要,选择课程和教学方式。在教学提问中,要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要对学生充满期待。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提问,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要知道,这个世界充满无数问题,却没有什么“标准解决方案”。

6.学习行为,就是在自己理解新理念和真理的过程中深入思考。这一定律强调知识和思想的“再生”,要求学生在头脑中重新加工自己正在学习的功课,仔细考虑它的各个构成部分,厘清各种关系及各种应用,直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也就是说,真正的学习不是简单背下来,不是把苹果从一个筐子里传递到另一个筐子里,如果是这样,那么学习就变得一文不值。真正的学习必须引发学生产生新的思考,使他们对知识和更高价值有新的渴求。教师不是卖矿泉水的销售员,而是点亮思想的燃灯者。

7.测试或对已完成教学的检验——结束和巩固的过程——必须是对所教知识的重新回顾、重新思考、重新认识和重新创造。这一条是复习定律,强调的是“巩固”。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必然面对复习和巩固的问题。而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要准确地再现旧知识,对其进行回顾、校正、完善、总结。通过新思考,提出新问题,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纠正错误的观念,达成正确的认知。

这7条定律虽已提出一百多年,但至今依然对教师的成长颇具指导意义。如果教师能够对照这7条定律时常反躬自问,也許能够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在专业成长的路上走得更好。

教育是艺术,不是技术,因为技术有标准,艺术没有。教师只有把教育教学当作艺术去追求,才能看淡那些技术化的标准,趋向于真善美,才能不断成长。至于社会层面的“成功”,只不过是成长的副产品罢了。

猜你喜欢所教定律维度赏析几道与2021有关的特色试题数理天地(高中版)(2022年3期)2022-07-23在“圆周角”教学中的一些思考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34期)2020-08-14多一盎司定律和多一圈定律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19年9期)2019-11-25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倒霉定律儿童故事画报·智力大王(2019年5期)2019-07-14学科德育的发力点在哪儿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年12期)2017-01-04光的维度灯与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二数学)(2016年4期)2016-03-01运动学中的“一种模型”、“一种思想”、“一种定义”新高考·高一物理(2015年11期)2015-12-24耐人寻味的定律读者·校园版(2014年7期)2014-05-14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