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青绿山水图式语言下公共空间艺术研究

青绿山水图式语言下公共空间艺术研究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5-27 08:19:01

【摘要】青绿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它们蕴含着极为鲜明的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思想特征,体现出我们民族的本真特性与追求,体现出契合当今时代的自然观和审美精神。当青绿山水精神历史性地渗透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中,其图示语言与公共空间艺术语言的融合便有了契合点,青绿山水文化与公共空间艺术在新时代携手展现出新的姿态,以公共空间艺术为载体呈现蕴含自然之美、精神之美、艺术之美的“青绿”空间意境。

【关键词】青绿山水;
图式语言;
公共空间艺术;
传统文化;
空间意境

【中图分类号】J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2-009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2.028

青绿山水画在一千多年的历史更迭中,曾因时代而兴起,也曾因时代而落入困境,在当代背景下,透过青绿山水的图示语言,寻回其深层意义和价值变得格外珍贵。而公共空间艺术作为一种具有建设性的现代艺术形态,它涉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彰显城市文化,与公众之间存在思想和精神互动,但同时“城市发展、社会转型带来的公共空间艺术生态失衡”[1],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青绿山水的图示语言与公共空间艺术形态之间存在着互通互融的契合点,二者的融合既能将青绿山水画的内在意义和价值所彰显,也能带给公共空间艺术以新的突破点,是成就彼此、开拓新格局的一种合理途径。

一、青绿山水图式语言特征

(一)观念特征

中国传统美学观讲究立意,强调境界,其核心在于突破物质表象追求“象外意境”,这也是区别于西方审美的精髓所在。中国山水画打造的是心意与物象归于统一的艺术意境,寄情山水、托物言志之下是含蓄内敛的民族特性,并迸发出强烈的情感,表达的是艺术家对大自然山水的精神感悟,是“天人合一”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即人们根据感悟到的天道去思考、存在。青绿山水画作为中国山水画的一种,除了体现这些山水精神的通性观念,也具备它们自己独特的观念。青绿山水画的色彩体现出一定的观念性,艺术家对自然形象进行有意识的处理,彰显出趣味性审美,这也意味着青绿山水画中艺术性与装饰性呈现出共存状态。因此,青绿山水的精髓和魅力在于同时体现了自然美、心灵美和艺术美[2],它们在和谐的韵律中折射出具有人文关怀的审美观念,向观者传达一种东方审美的无限画外意境。

(二)形象特征

潘天寿先生曾在《听天阁画谈随笔》杂论中提道:“吾国绘画之孕育,远在旧石器时代。近时周口店所发掘之削刮器,虽加工粗糙,然大致具备……线条之韵律美,成原始绘画刻画之雏形。”[3]中国青绿山水画的线条特征向来就有源可溯、有迹可循,它体现出明显的韵律,其线条是通透的、自由的,可称之为“游线”。自北宋以来又结合了散点透视构图法则,即“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是通过散点透视即不同的视角集空间之高深、纵深、平缓之境于同一画面[4],青绿山水画面以此来打造一种疏通性、层次丰富的流动性空间感。

另外,青绿山水画的色彩并非复制天然的大山大水之色,它们所呈现的是一种“意象化色彩”,所彰显的是画家对于自然色彩的审美观念,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和概括性,是自我观念与自然形象交融的结果。青绿山水以青绿为画面的主要基调,但同时具有丰富的色彩种类和色阶变化,从而呈现出强烈的节奏感,注重写意的青绿山水色彩往往超越形体的局限,画面取舍得当、极具韵律和趣味,充满生机,引人入胜,如同一曲自然之律令观者心領神会。

可见,青绿山水画中,线条的疏密、游走产生空间韵律,色彩的概括、象征则产生艺术装饰性,整体画面主次分明,疏落有致,虚实相间,使得意境与形式达到统一,能够同时表现自然空间和情感色彩,体现极高的艺术境界。

二、青绿山水图示语言融入公共空间艺术的重要性

(一)时代呼唤青山绿水

青绿山水的审美意境往往在于,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诗意化和谐状态,寻找人类生存的合理姿态,它契合当今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愈加需要重新审视公共空间艺术,要积极体现生态设计理念,感召并激励人们回归自然,关注大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快速的生活节奏使人们与自然环境、悠然生活渐行渐远,因此,青绿山水画的审美意境融入公共空间艺术,也是源于人们的精神诉求,公共空间艺术作为精神和物质多元互动性的公共艺术形式,需为人们提供自然美的意识和享受。

(二)双向赋能是趋势

传统文化与公共空间艺术之间的双向赋能是当前国内公共空间艺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一方面,公共空间艺术作为城市文化和精神的传达媒介,“对文化因子进行建设、构造、重组和再造,强调文化构成的社会性、相对性、生长性以及公共艺术的主体性和能动性”[5],促使文化因子有机融入公共空间艺术生态,进而强化公共空间艺术的场域精神。鉴于公共空间艺术的公众性及其引导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功能,它对于大众审美取向、文化认知、价值观念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进而激发人们对于青绿山水文化的探寻与认知,推动发挥它的时代价值。

三、青绿山水图式语言下公共空间艺术构建

(一)体现“自然观”

对于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路径从来都不是复制粘贴,而是应该在时代语境中解读青绿山水“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艺术探索道路上应追求“天人共生,亦即人与自然的共同生成”[6]。我们享受自然的美,也应给予自然相应的尊重,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促进、和谐统一。

自然为美。自然为美在这里指的是对大自然形态之美的表述,在公共空间艺术领域的探讨,可以将其理解为即使艺术设计有样板,归根结底来自大自然。在这倡导回归自然的时代,在公共空间艺术中应适当地借助艺术之手呈现大自然之美,可体现出对大自然意境美的抽取和应用,运用与之协调的艺术设计表现手法呈现符合现代大众审美的艺术形象。不得不提的是,公共空间艺术设计表现自然之美并非纯粹的仿生,呈现过于逼真的自然形态会缺乏趣味性,这就需要考虑到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化其形、取其意,既要反映事物独特的本质韵味又要有效增加艺术作品的艺术性、趣味性。

自然无为。自然无为换言之就是要正确处理艺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坚持绿色生态设计理念,不与自然环境相争,而是在与自然环境的对话中探索、创作。具体来讲,我们既要坚持艺术设计的基本理念,又要贯彻生态设计理念,尽可能地维护原有的生态环境,追求公共空间艺术与自然环境的美美与共;
要系统、宏观地充分考虑时空条件,赋予公共空间艺术作品一定的弹性,构建一个相对可发展的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方案,在有限公共空间中构建系统完整的艺术作品。以此借助公共空间艺术的力量传播生态理念,以艺术的形式在公众审美意识中潜移默化地普及绿色生态理念,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二)打造“意境”

意境是青绿山水的突出表现,严格来说,其意境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然是情景结合、由景而生的一种主体心理审美体验。与青绿山水相通,公共空间艺术也是由“景”和“情”两要素构成,公共空间艺术形象使参与者产生联想并引发共情,参与者则在共情时感悟意境,这是情景交融、精神互动的产物,是诗意般的追求,也是公共空间艺术更高的价值体现。

打造流动性空间感。作为中国山水画的一种,青绿山水追求可游可居的审美境界,通过游动的线条表现一种自由律动之美。青绿山水画中相互贯穿、游走的线所产生的流动性空间感不同于西方艺术所倾向的块状、封闭的空间感,流动性空间感犹如万物自由呼吸带来的自然空间感,给人以生机盎然、和谐舒适的心理感受。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曾提到过:“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中国艺术就不同。中国古代艺术家要打破这种团块,使它有虚有实,使它疏通。”[7]可见,“打破团块、疏通空间”是我们从古至今就在追求的美学理念,这其实与中国文化所追求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理念是分不开的,体现出的是道法自然,包容万物,自然无为的文化内涵,反映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存之道的民族特性。追求万物和谐之道,而不是你我较量的各自求道,这种观念不仅体现于古代艺术家,也是现代艺术家、现代公众的不懈追求,且当下它十分贴合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需求。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公共空间艺术中强调空间造型的公共雕塑、公共设施等艺术造型更倾向于几何、块状的“同质化”艺术形象,人们想以此来体现其现代化、国际化,而这种趋势之下人们往往忽视传统美学的价值。艺术想紧随时代与保留传统美学其实并不矛盾,体现现代性也并不是只有直线、块体、几何造型这一种途径,反而流线、曲线能表现不一样的美,自然柔美、灵动优雅,也更贴合民族心理审美特征需求。将这种流动性空间理念应用到现代公共空间艺术是对传统美学的再现,也是对现代审美缺失的补偿,旨在將公众审美的被动化转化为需求化。进一步来探讨,对于空间造型的塑造,流线与“三远”法相得益彰,比如在北宋后,“三远法”早已被应用于大量中国古典园林三维空间意境的营造。在现代公共空间尤其是空间结构比较丰富的场域,比如地铁站、艺术馆、博物馆等特殊的公共空间,可以通过“三远法”营造视觉刺激带来心理暗示从而产生联想,促使达到渲染情绪、捕获意境的目的。具体来讲,有如开敞、封闭、隐含空间的重叠交替,传达出有层次和包容感的空间意境;
流线延展的处理,强调空间的平缓意境;
流线的向上延伸,体现崇高之境。如此,人的视觉不会停留一点,而是得到多方位的延伸,随着交替和比对得到由低至高、由浅到深、由近及远、由实入虚的视觉效果,从而推动空间意境的产生。可见,对于流动性空间感在公共空间艺术中的应用,能够在丰富艺术形式语言的同时,再现中国文化沉淀千年的哲学思想,其意义远不止于美学层面。

彰显青绿意象色的特殊性。不同于青绿山水画,在公共空间艺术中一般是空间、造型为主,但实际上色彩也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它与空间造型不可分割,并且色彩具备独立精神象征性。潘天寿先生曾在《听天阁画谈随笔》中指出:“天地间自然之色,画家用色之师也。然自然之色,非群众心源中之色也……出于群众之心手,亦出于画家之心手也,各有所爱好,各有所异样。”[3]39可见,中国绘画色彩是一种观念性的色彩,青绿山水画中青绿概括色就是中国绘画中观念性色彩的典型性代表,其意象化是对自然色彩的提炼与升华,是色彩应用的极高境界。实际上,我们的民族偏爱青色是具备历史、文化甚至生理条件优势及其充分依据的[8],我们对于青色具有较强的感知力,所以古有青绿山水画和青花瓷,今有青绿园林和青绿主题家居等;
另外,现代科学研究也表明我们在青绿色的环境中精神更为放松,这大概就是古时山林隐士多、隐士喜山林的重要原因了。可想而知,对于色彩的审美感知渗透着主体有意识、无意识的情感、联想,它体现了传统文化结构下淡泊宁静的民族特性,对于青绿在公共空间艺术中的拓展应用契合了民族文化价值理念,满足人们内在的精神需求。将意象青绿合理体现到公共空间艺术实践中有很多种可能性,既可以依附于其空间造型,也有其独特的呈现方式。从传统化途径来说,青绿山水的色彩表现和设色技法一直是古今画家不断研究探索的内容,而当今艺术家更是开拓了青绿设色更多的可能性,从多元化角度考虑,青绿色彩语言与设色技法在公共空间的壁画、墙绘、雕塑或者其他空间造型色彩中等都可以衍生独特审美,不得不说青绿山水是沉淀千年的“色彩教科书”,当取之用之;
而着眼当下,各种新形式的公共空间艺术为呈现青绿意境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比如虚拟现实技术介入公共空间艺术,在科技的支持下,并以特定设施为基础,能使色彩打破平面局限走向三维,把“可游可居”的平面绘画的青绿意境带到“现实”中来,将自然、科技、艺术融为一体,突破空间、时间的屏障,打造出真实的临场感或存在感,将体验者作为主角全身心沉浸于“现实”的青绿之中,如同身临其境、古境今游;
放眼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真正的全息影像技术将会是呈现绘画意境的优秀途径,在摆脱特定介质束缚的情况下,将画面意境长久持续地投影在空气中,公众甚至可能不借助设备直接裸眼身处于逼真的三维影像中,提升人们的感官体验,形与色突破空间和载体的局限实现无界交融,如同畅游在超越现实的绘画意境中。就像劳申伯格认为的,我们可以把世界看作一幅巨大的绘画,目光所至,皆是色彩。青绿山水画的青绿意境所展示给我们的是人们自古以来的审美和精神追求,我们应当通过青绿色去寻求公共空间艺术更多的答案,也通过公共艺术找到青绿色最初的意义[9]。

四、结语

以中国文化为大背景,依托于哲学与艺术,将青绿山水画置于公共空间艺术格局中进行新的探索,逾越了传统平面绘画与三维空间造型之间的鸿沟。以公共空间艺术为载体,将青绿山水画传统艺术审美思维合理再现,将传统美学观念与现代艺术理论及科学技术有机结合,会赋予公共空间艺术作品以情感、灵魂和个性,使其突破视觉语言,驱动当代公众与自然、城市之间建立情感连接,为它们之间创造情感互动与情感治愈的“象外意境”。从青绿山水图式语言出发探索公共空间艺术,也是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揭示了交叉学科研究的一般规律,青绿山水图式语言下的理念并不局限于青绿山水画的范畴,它所涵盖的自然观与人文关怀,对于涉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当代公共空间艺术建设有着重要启示,对于开展公共空间艺术创作实践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价值。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尽管有些不同艺术创作甚至学科的具体实践形式不尽相同,但其背后的理念或观念却可以跨越领域促进彼此的发展,也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艺术,探索万物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取新的认知,感受世间万物的密切联系。

在追寻青绿山水画时代性意义的同时,我们既尊重其独立价值,又要考虑到公众普遍审美追求,青绿山水借助公共空間艺术的力量走进公众的生活,公共空间艺术则通过青绿山水找到创新路径,它们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自然之美、精神之美、艺术之美及其相互交织交融的感染力。在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当代社会,还有更多民族文化基因等着人们去探寻,催生出更多具有民族特性、文化属性的时代性艺术语言。

参考文献:

[1]杨田.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批评与多元价值的功能重塑[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4):202-207.

[2]王聪.从自然观看当代青绿山水画发展特征[J].美术,2020,(8):138-139.

[3]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3.

[4]王伯敏,任道斌.画学集成:六朝-元[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298.

[5]王冲.从表征到建构:公共艺术视野之下的城市文化传达[J].美术观察,2022,(2):76-77.

[6]彭富春.从天人合一到天人共生[J].湖北社会科学,2022,(03):86-93.

[7]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3.

[8]宋凤娣.青色与中国传统民族审美心理[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99-103.

[9]李月林.青绿与山水的辩局[J].美术观察,2020,(05):138-139.

作者简介:

张艳,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空间设计。

猜你喜欢传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6年14期)2016-10-21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6年14期)2016-10-21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商(2016年27期)2016-10-17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商(2016年27期)2016-10-17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北方文学·中旬(2016年7期)2016-10-13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