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浅谈贵州省榕江县宰荡侗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浅谈贵州省榕江县宰荡侗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5-24 18:38:01

李瑞敏

现将贵州黔东南凯里市榕江县栽麻乡宰荡村(侗寨)作为田野调查研究点,全方位探究宰荡村民俗民间文化艺术风采。随着主流文化与新媒体的介入,非遗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与传播,被遗忘的侗族民间艺术再次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侗族大歌受到了国家及音乐研究学家的关注。各大企业也纷纷组建基金会,创办民族民间音乐比赛,传承者在各大艺术文化活动中不断亮相。侗族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离不开政府和社会人士的支持,当然,与侗族民间文化艺术独有的价值也是分不开的。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侗族作为贵州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之一,其艺术文化有着丰富的研究价值。从具有标志性的风雨桥、鼓楼等建筑艺术,再到民间传统的斗牛、祭萨仪式,特别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多声部民族民俗音乐“侗族大歌”,无一不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厚底蕴。本文主要围绕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宰荡村民俗民间文化艺术,从宰荡村侗寨人文环境、传统观念着手,探究侗族独有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选择榕江县宰荡村作为田野调查点的原因

笔者作为贵州人,对贵州的民族文化、地理环境较为了解。宰荡村离榕江县城只有25千米,交通方便。宰荡村只有两个自然村寨,人口1446人,调查起来较为方便。加上笔者的本科同学就读于艺术人类学专业,在宰荡村有过调查经验,能为此次调查提供许多帮助。宰荡村的侗族传统文化保存得较为完整,这里不仅有体系完整的侗族大歌,而且还有侗族的标志性建筑风雨桥和鼓楼,以及祭萨仪式,这些都值得深入了解。笔者大学本科专业为音乐学,硕士学科专业为艺术学理论,可以更加深入地探索侗族的民族民间文化。

宰荡侗族的民俗文化

侗族人的衣食住行

宰荡侗族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从他们的衣食住行中了解到,他们身穿侗布裁制的衣服,常以青、紫、蓝、白色为主,而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服饰则是用一种叫“蓝淀”的植物染成的,在染色后,再用木棍敲打直至布料变成深蓝色且具有光泽。量身裁制的衣服配上桃花刺绣,佩戴好银饰,充分体现出侗族传统文化特色。隨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侗族人的服饰也逐渐被汉化,极少人穿着民族服饰,人们仅在大型节日或为游客表演时才会穿戴具有侗族特色的服饰。以前侗族的女性都会干手工活,那时候最悠闲的生活便是男子们拉着牛腿琴唱着侗歌,女子们便一边对歌一边绣花,这样的景象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而逐渐消失,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今,乡村振兴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建设让特有的民族文化得到了发展。乡村振兴助力文化发展,吸引了更多青年返乡发展,现在在村里经常会看见外来的游客,处处可见村民悠闲地唱歌、绣花。

侗族人以食谷物为主,多食糯米。侗族人的餐桌上少不了野韭菜汤,肥而不腻的白水煮肉以及用自家稻田里的花鲢鱼制作的“酸汤鱼”,这些都是招待客人的标配餐饮,也是侗族人的特色饮食。这些无污染的纯天然食物吸引了城市人的注意力,每年节假日都会有许多外来游客到此体验纯朴的农村生活,在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品尝新鲜纯正的侗族美食。

鼓楼、风雨桥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鼓楼”是侗族人开会和娱乐的场所,是一座外形呈多面体的宝塔,瓦檐呈多边形。鼓楼通常有20多米高,四周依靠木柱支撑,直通楼顶,空心宽敞的楼内摆置了长条木凳,便于人们歇息以及开展活动,楼檐似飞鸟一样翘起,形成宝塔似的飞檐重阁,笔直地竖立在村寨中。站在长廊式的“风雨桥”桥头,一眼望去,其像极了一条长龙。风雨楼从干栏吊脚楼结构发展成各式各样的桥亭,与鼓楼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侗族人居住的是“干栏”式的楼房,也称“吊脚楼”,这样的建筑体现了西南地区原始建筑的风采。宰荡侗村依山傍水,气候潮湿,吊脚楼式的房屋是最好的住宅,具有防潮的作用。吊脚楼一般分为上下两层,有的多至三层,一层设为猪牛栏圈或杂物室,二层通风、干燥、防潮,便于居住。“干栏”式的民族建筑在宰荡村被保留下来并不断创新着。

提到交通,贵州侗族居民大部分都居住在四面环山的山坳中,起初人们都以步行为主,如今交通便捷,为方便进城采购,大部分侗族人买了小摩托和小汽车。正是这样纯朴的环境孕育了远离城市喧嚣且极具价值的文化。

口传心授的侗族语言

侗语是侗族人不可缺少的语言文化。最初他们不会汉语,也没有与自己语言相适应的文字,侗语便成为他们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因此,在侗族传统社会与侗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一切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都是依靠祖祖辈辈口耳相传、口传心授而流传下来的。因为民俗民间艺术的产生,侗语的传承价值也得以提高。口传心授的侗语在侗族大歌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歌师”承担着传承侗族大歌的任务。歌师并非职业的文化工作者,只是在庆丰收、过年过节、建房、婚丧嫁娶、祭祀活动等民间文艺活动中传授歌曲的普通农民,他们是“普通老百姓”,也是侗族人心中的“音乐人”“文化人”,他们还承担着编曲和教授歌曲的任务。侗族大歌以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并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宰荡侗村的民间艺术与宗教信仰

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说到侗族文化,就一定会提到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是如何形成的呢?关于艺术的起源,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曾提出:“原始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而原始巫术根植于原始人万物有灵的世界观。”德国哲学家席勒则认为艺术的起源是“游戏冲动”,他说:“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笔者认为,侗族人的文化艺术正是在这样一个封闭的劳动环境中产生的,即“原始巫术(宗教)崇拜”与“游戏(艺术)冲动”,也促使了侗族民族民间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据了解,侗族民间文化极其丰富,有神话,还有传说;
侗族人民崇奉鬼神、供奉先人,崇拜自然界,认为万物有灵,将古树、巨石、水井、桥梁均视为崇拜对象,除此之外,他们特别崇敬“祖母”,设有圣母神坛或圣母祠。

侗族的“祭萨”是现存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活动,侗语“萨”是祖母的意思。相传,“萨玛”是原始母系氏族中有胆识、有文化、善作战的一名女英雄,她经验丰富,百战百胜,但有一次在与外敌交战中被仇敌包抄,最后纵身跳下绝壁,英勇献身。此后,为怀念这位女英雄,侗族人民尊称她为“萨玛”,将她视为神灵之化身,认为她寓意着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并对其进行祭拜和供奉,从而逐渐形成了“萨玛”节,除了传说故事,还有歌谣、踩歌堂、吹芦笙等各种“敬萨”“祭萨”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在侗族艺术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侗文化的基础和核心。侗族人把传统的“祭萨”节日定在农历春天到来的正月、二月,并有一套完整的祭祀仪式和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仪式的准备阶段

“祭萨”的起始活动由“生祭”开始,而“生祭”必须在黎明时进行,由祭司主持。猪是整个祭祀活动的祭品,杀猪活动必须由男子进行,且不能借助任何工具,猪作为祭品要放到“萨坛”用来祭祀“萨玛”。紧接着就是“净化”仪式,由壮士抬着“萨玛”神像,同时芦笙曲响起,男子打响鸣枪,女子歌唱、跳舞,由24个人扮演卫兵护送“萨玛”神像,并围着村寨绕一圈,请“萨玛”出坛为村民驱除邪恶、疾病、瘟疫,再进入下一个阶段。

“祭萨”歌舞表演仪式

在“净化”仪式结束后,侗族人在“萨坛”前的坝子中唱歌与跳舞。

竞技仪式

竞技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祭萨”仪式有斗牛、斗鸡、赛芦笙等竞技类活动,这些都是侗族的传统民间活动。

结束活动

参加祭祀活动的侗族人要举行具有侗族特色的“长街宴”。最大规模的长街宴有近500米,用来展示侗族的饮食,寓意着“长吃长有”,侗族人民团结一心。

萨坛“祭萨”的宗教仪式是侗族的传统节日,让人联想到西方古希腊的神庙。其不仅和东方原始艺术一样是用来供奉神明和祭祀活动的地方,也是开展各种艺术活动的地方。除此之外,不管是在节日,还是在传说故事里,侗族人民的艺术活动总是呈现出载歌载舞的场景。

侗族文化艺术的核心——侗族大歌

虽说一切文化艺术都离不开人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劳动,也正是如此,在侗族人民勤劳、勇敢、乐观的精神以及充满文艺色彩的生活与劳动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侗族文化艺术。侗族大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且具有重要地位。侗族人常说:“饭养人,歌养心。”在侗族人民心中,侗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它囊括了侗族历史、劳动生活、人文知识、礼仪社交、道德伦理、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已经渗透到侗族人的内心,因此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侗族大歌的歌唱形式最早為男女对唱大歌或女声大歌、男声大歌,它是一种多声部合唱音乐,演唱形式多样,那为什么要称其为“大歌”呢?这是因为“大歌”的侗语读音为“嘎老”,“嘎”是“歌”,“老”是“大”的、有“众大”和“声音宏大”之意,以曲调特别、旋律优美以及高亢清脆的多声部演唱方式表达侗族人世世代代的生活及思想情感。根据演唱方式、内容、场合以及表现形式来分类,分别是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礼俗大歌。

鼓楼大歌

顾名思义就是在鼓楼里演唱的大歌,除此之外,其也是迎接宾客时常使用的表演仪式。仪式歌曲内容多为爱情,是在特定的公开场合进行集体演唱的歌种。

声音大歌

表现形式内容丰富,主要以模仿自然界声音为主,例如虫鸣鸟叫、小河流水,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意象,歌曲旋律跌宕起伏,声音婉转优美。低音的长音作为基础支撑,高音则由多名演唱者轮流演唱,高低音之间形成此起彼伏的音响效果,加之歌词短小,又融入了独特的自然界声音,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像是误入了奇幻多彩的自然世界。声音大歌中耳熟能详的歌曲有《蝉之歌》《三月歌》等。

叙事大歌

内容上以神话传说为题材,表现形式为一人领唱主旋律部门,多人以低音吟唱相映衬,歌词较长,旋律时而娓娓动听令人沉醉,时而深沉含蓄令人忧伤,歌曲多以叙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在重要节日场合演唱。

童声大歌

儿童歌曲体裁以游玩嬉戏和知识传授为主,曲调生动活泼。歌曲有《螃蟹歌》《小米歌》等。

礼俗大歌

此歌种只有在特定的民俗节日和礼仪活动时才演唱。不同礼仪有其对应的歌曲,主要有拦路歌、酒歌,其是最具民族民间文化的仪式,贵客来到侗族,房门口会以歌拦路设障碍,出席宴席会吟唱敬酒的酒歌,还有涉及需经讨论决议重大事宜的款歌以及举行祭祀活动的祭祀歌。

侗族大歌在调式转调、曲式结构、演唱音域、和声织体以及歌曲分类运用等方面比较丰富,富有变化性和独特性。侗族大歌曲艺丰富,除了民间歌唱艺术以外,侗族还有自己的乐器,如侗笛、侗琵琶、牛腿琴,现在宰荡侗村里保存和流传的只有牛腿琴,它在侗语中的意思为“果吉”,因外形似水牛腿而被人们叫做牛腿琴。由于使用牛腿琴的形式多是说唱音乐,男女对唱形式较多,所以在乐器方面,只有老年人会在茶余饭后拉上一曲,年轻人几乎没人再学习该乐器。现今宰荡侗村的侗族大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仅被选入小学课程中,而且外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基金会项目的支持也带动了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从侗族民族民间文化中可以了解到,一个富有文化色彩的民族拥有丰富的情感生活,民众爱自己的民族、爱生活、爱大自然,并将这些情感融入艺术文化中,使侗族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侗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不断发展延续。由于得到政府和社会艺术爱好者的大力支持,因此不少研究侗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学者到此调研,这也带动了当地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尽管宰荡村并非侗族文化流行的中心地带,但是其在侗族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今艺术多元化的大环境中,宰荡村的侗族民众依然保持着淳朴、乐观的生活方式。不管村寨是否富足,侗族的民族民间文化都是侗族人的精神财富,而这些文化都离不开宰荡村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和云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2]谭厚锋.宰荡村侗族大歌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0.

[3]汪霓.艺术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崔海洋.侗族大歌传承的困境及保护对策[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06):49-55.

[5]吴丽云.侗族大歌的文化表现空间、艺术特色及社会作用初探[J].艺术探索,2009,23(03):43-44+48.

[6]贵州省文化厅,贵州民族学院.“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论文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大歌民族民间侗族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心声歌刊(2022年1期)2022-06-06民族民间音乐之于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乐府新声(2022年4期)2022-02-28——基于从江县侗族大歌传承实践的分析">侗族大歌传承的结构
——基于从江县侗族大歌传承实践的分析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5期)2020-11-24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冰雪运动(2020年5期)2020-03-29信息技术视域下小学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5期)2019-07-12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民间音乐类】 侗族大歌心声歌刊(2017年4期)2017-09-20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乡村地理(2017年4期)2017-09-18次仁罗布小说的民族民间立场阿来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年2期)2016-05-14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