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周朝历史人物故事14篇(完整)

周朝历史人物故事14篇(完整)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5-07 11:57:02

周朝历史人物故事第1篇符皇后--后周世宗柴荣的第二任皇后符皇后(公元932年—公元993年),后周世宗柴荣的第二任皇后。她是节度使、魏王符彦卿之女,宣懿皇后符氏的妹妹,后周恭帝柴宗训的养母。她又被称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周朝历史人物故事14篇,供大家参考。

周朝历史人物故事14篇

周朝历史人物故事 第1篇

符皇后--后周世宗柴荣的第二任皇后

符皇后(公元932年—公元993年),后周世宗柴荣的第二任皇后。她是节度使、魏王符彦卿之女,宣懿皇后符氏的妹妹,后周恭帝柴宗训的养母。她又被称为“小符皇后”或“周太后”。

人物生平

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大符皇后病逝,大符皇后之妹成为了柴荣的继室。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六月初九,立为皇后。仅过十天,柴荣病逝,其子柴宗训即位,尊符皇后为太后。因柴宗训年仅7岁,由符太后临朝听政。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废黜柴宗训,自立为帝,建立宋朝。符太后还西宫,号周太后。太平兴国初,出家,号玉清仙师。淳化四年十月(公元993年),符太后薨,谥号“宣慈皇后”,宋廷以皇后礼葬于懿陵,陪于其姐西北。

赵武——赵氏复兴的奠基人

赵武(公元前591年~前541年):嬴姓,赵氏,讳武,谥号曰"文",,其名称"赵武"(先秦男子用氏,故不作嬴武),世人尊称其"赵孟",史称赵文子,赵盾之孙,赵朔之子,晋文公外曾孙。春秋中期晋国六卿,赵氏宗主,赵氏复兴的奠基人,后升任正卿,执掌国政,力主和睦诸侯,终促成晋楚弭兵之盟。

赵氏为嬴姓,东夷之裔,少皞氏支族,伯益之后,与秦国同宗。秦造父封于赵城,以之为氏,称嬴姓赵氏。造父族受周室恩,入则为卿,护卫天王;出则将兵,开辟西戎。后周室渐衰,叔带移居于晋,为大夫。叔带之后,赵夙佐献公;赵衰佐文公;赵盾佐襄、灵、成三公。三代之积累,尤其是赵盾的长期专政,使赵氏凌驾诸卿之上。

晋成公初年,赵盾自摄国政,立屏括为赵氏宗主。宣孟为政20载而亡,留下庞大的党羽与巨额的财富。赵朔为卿,赵括率其族,赵庄子亲于郤、栾,原同、屏括党于先谷。故而,赵氏分裂。晋以赵姬妻赵朔,诞下一子,起名"武"。


周朝历史人物故事 第2篇

姬贵—周景王

周景王(?—前520年),姓姬,名贵,中国东周君主。是周灵王的儿子。周景王在位时,财政困难,连器皿都要向各国乞讨。有一次,景王宴请晋国大臣知文子荀跞,指着鲁国送来的酒壶说:“各国都有器物送给王室,为何晋国没有?”荀跞答不出来,让副使籍谈答覆,籍谈说当初晋国受封时,未赐以礼器,现在晋国忙于对付戎狄,自然送不出礼物来。周景王列数了王室赐给晋的土地器物,讽刺其“数典而忘其祖”,这是“数典忘祖”的典故。此时周天子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周景王太子寿早死,后又立王子猛为太子,却宠爱庶长子王子朝。公元前520年四月,周景王病重,嘱咐宾孟要扶立王子朝。王子朝未及立为嗣君,其父却突然病死,谥号为景王。

姬午—周威烈王

周威烈王姬午(?—前402年):东周第20代君主。周考王之子。在位24年(前425年—前402年),病死。葬于今河南洛阳。公元前403年,封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此即“三家分晋”。三家分晋标志着春秋时代的结束,紧接着是战国时代的来临,本年也是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的起点,司马光还为三家分晋一事发表长篇的感言。他死后,其子姬骄即位。

周朝历史人物故事 第3篇

周携王姬余臣——西周史上最后一位帝王周携王,姓姬,名余臣;尊号惠侯,携王,携惠王,周携王,周携惠王。姬余臣的祖父是周厉王姬胡,父亲是周宣王姬静,西周的亡国之君周幽王姬宫湦是他的兄长。周幽王被杀后,北虢公姬翰等大小十几家诸侯共同拥立姬余臣为新的周王,以惠邑为王都,以辛未年(公元前770)为周携王元年。设立百官,建造宫殿,修筑城墙,同时发布文书,诏告天下。

姬余臣是一位很诚实的人,他以为他和周平王各自为政,彼此毫不相干,根本没想到周平王会派军队来攻打他,朝中从君王大臣到平民百姓都没有丝毫的战争准备,被晋军的突然袭击打得晕头转向。晋军很快攻入城中,到处杀人放火,街头巷尾尸横遍地,惨不忍睹。晋文侯亲自指挥军队攻入王宫。姬余臣知道大势已去,旋即拔剑自刎而死。晋文侯下令将幸存者驱赶出城,命令士兵将贵重物品搬运回晋国,然后放火焚烧王宫和城中所有的房屋,整个惠邑王城变成了火海。就这样,周携王和他的都城几乎同时被晋文侯所毁灭,其地变成了一片废墟。

周襄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戴绿帽子的皇帝周襄王姬郑(?―前619年),姬姓,名郑,周惠王之子,东周君主,前651年―前619年在位。周襄王时期,诸侯争霸日益激烈,诸侯为夺霸权各显其能,使用各种手段,抓住一切可以扩张自己实力的机会。在大国争霸、小国林立时代,称霸于诸侯,为后人称为春秋五霸的齐桓公、晋文公,在周襄王时地位已凌驾于周王及各诸侯国之上。周襄王死后,其子姬壬臣继位,是为周顷王。

王子带不甘心失败,从公元前649年起,几次引导西戎兵攻周,都先后被挫败。公元前636年,姬郑发觉王后隗氏与王子带秘密勾结,立即废黜了隗后。王子带得到消息,再次引导西戎兵攻周,攻占了都城。姬郑仓皇逃出,避居于郑国的汜(今河南省襄城县),向各国诸侯求救。即位不久的晋文公打着勤王的旗号,于公元前635年出兵攻克王子带当时所在的温,生擒王子带,然后迎姬郑回都城,将王子带押到都城处死,平定了内乱。这次内乱,史称“子带之乱”。

周朝历史人物故事 第4篇

姬度——蔡国始封君

蔡叔,姬姓,名度,世称蔡叔度,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五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周初三监之一,蔡国始封君,蔡姓始祖。

周武王灭商后,封于蔡(今河南上蔡)。周成王时,蔡叔度与其兄管叔鲜挟持商纣王之子武庚叛乱,不久便被周公旦平定。蔡叔度被流放,最终死在流放之地。蔡叔度死后,其子姬胡亦受封于蔡,史称蔡仲。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蔡叔度是周文王姬昌第五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蔡叔度的母亲名叫太姒,姒姓,是夏朝君主夏禹后代有莘氏部落之女,周文王的正妻。太姒勤劳持家,恪守妇道,因此号称文母。

太姒与周文王生有十子,依次是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郕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

蔡叔度十兄弟自幼深受母亲大姒的教诲,所以他们从小到大,就没有做过违背常理、荒.唐离谱之事。

受封蔡国

周文王死后,因蔡叔度的长兄伯邑考早逝,故由蔡叔度的次兄周武王继任其位。周武王十一年(前1046年),周武王灭亡商朝,建立周朝政权,史称西周。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为巩固周朝政权,实行分封制,大封功臣、宗室以及先贤后代,于是把管地分封给三弟管叔鲜,建立管国,居住管城;把蔡地分封给五弟蔡叔度,建立蔡国,居住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周武王还将商朝的遗民封给商纣王(帝辛)之子武庚(禄父),与诸侯同等地位,以奉持他祖先的祭祀不致断绝。周武王因为武庚还没有心悦诚服,恐怕他有异心,便让蔡叔度和管叔鲜、霍叔处辅佐、监督武庚,一起治理商朝遗民。

三监之乱

周武王死后,太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周成王登基时少不更事,不能独立处理政务;当时周朝又是初定天下,政局还不是十分稳定,蔡叔度的四哥周公旦于是当国摄政,代行周成王之职,处理国家大事。蔡叔度和管叔鲜、霍叔处怀疑周公旦要篡夺王位,三人心里愤愤不平,就到处散布流言。周成王二年(前1041年),三人扶持武庚一起叛乱。

周成王四年(前1039年),周公旦以周成王的名义东征叛军。不久,周公旦便平定叛乱,诛杀武庚和管叔鲜,将蔡叔度流放到郭邻(在今蔡国故城西北蟾虎寺一带)。周公旦流放蔡叔度时,只配给他十辆乘车和刑徒七十人作为随从。蔡叔度最终死在流放之地。

周朝历史人物故事 第5篇

周平王——东周第一任君主

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20年),姬姓,名宜臼(一作宜咎),周幽王姬宫湦之子,母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在位。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于后宫得褒姒以后,生子伯服。不久,竟废申后及姬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于是姬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周幽王,周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所杀。随后,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继位。姬宜臼为避犬戎之难,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周平王在内外交困中度过五十年,于公元前720年去世。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侵袭,于是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将都城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周平王任命郑武公担任司徒,让他与晋文侯一同辅佐周王室。周平王在郑武公、晋文侯的辅佐下,勉强支撑残局。东迁之后的周朝,史称东周。东周开始的这一年,便是春秋时期的开端。

在周平王继位同时,诸侯虢石父拥立周幽王的兄弟余臣为天子,史称周携王,周王朝出现两王并列的局面。周平王十一年(公元前760年),支持周平王的晋文侯攻杀周携王,使周王朝再度重新统一。结束周王朝长达10年的两王并立局面,稳定东周初年的局势。

周平王在位时期,相继委任郑武公、郑庄公父子担任周王室的卿士。后来由于郑国实力雄厚,周平王对郑庄公怀有戒心,不愿朝政让郑庄公所操纵,便乘郑国多事,郑庄公没有前来上任的机会,想撤掉他卿士的职务,并暗中将朝政分托给虢公。郑庄公得知后,便埋怨周平王,马上赶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对周平王施加压力。周平王再三赔礼,但郑庄公仍然不依。周平王只好提出让王子狐(姬狐)到郑国作人质。不过此举太有损周天子的颜面,于是群臣提出相互交换人质的办法,让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也来洛邑作人质,而王子狐去郑国则用学习的名义。史称周郑交质。从这一史实可知;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已势力衰微,周王名为天子,实际上要看大诸侯的脸色行事。


周朝历史人物故事 第6篇

管叔——周朝诸侯国管国国君

管叔(?―公元前1039年),姬姓,名鲜,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三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周初三监之一,周朝诸侯国管国(今河南郑州)国君。因受封管国,故称管叔或管叔鲜。

周武王灭商建周后,将管叔鲜封于管地,建立管国,与蔡叔度、霍叔处协助、监督商纣王之子武庚,一同治理商朝遗民,史称“三监”。

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周成王年幼,由管叔鲜四弟周公旦摄政。管叔鲜与蔡叔度、霍叔处不满周公旦摄政,于是挟持武庚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不久,周公旦平定叛乱,诛杀管叔鲜,管国灭亡。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管叔鲜是周文王姬昌第三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管叔鲜的母亲名叫太姒,姒姓,是夏朝君主夏禹后代有莘氏部落之女,周文王的正妻。太姒勤劳持家,恪守妇道,因此号称文母。

太姒与周文王生有十子,依次是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郕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

管叔鲜十兄弟自幼深受母亲大姒的教诲,所以他们从小到大,就没有做过违背常理、荒.唐离谱之事。

受封管国

周文王死后,因管叔鲜的长兄伯邑考早逝,故由管叔鲜的次兄周武王继任其位。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亡商朝,建立周朝政权,史称西周。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为巩固周朝政权,实行分封制,大封功臣、宗室以及先贤后代,于是把管地(今河南郑州)分封给三弟管叔鲜,建立管国;把蔡地(今河南上蔡)分封给五弟蔡叔度,建立蔡国。周武王还将商朝的遗民封给商纣王(帝辛)之子武庚(禄父),与诸侯同等地位,以奉持他祖先的祭祀不致断绝。周武王因为武庚还没有心悦诚服,恐怕他有异心,便让管叔鲜和蔡叔度、霍叔处协助监督武庚,一起治理商朝遗民。

三监之乱

周武王死后,太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周成王登基时少不更事,不能独立处理政务;当时周朝又是初定天下,政局还不是十分稳定,管叔鲜的四弟周公旦于是当国摄政,代行周成王之职,处理国家大事。管叔鲜和蔡叔度、霍叔处怀疑周公旦要篡夺王位,三人心里愤愤不平,就到处散布流言。周成王二年(公元前1041年),三人扶持武庚一起叛乱。

周成王四年(公元前1039年),周公旦以周成王的名义东征叛军。不久,周公旦便平定叛乱,诛杀管叔鲜和武庚,流放蔡叔度,将霍叔处降为庶民,管国就此灭亡。管国灭亡后,管叔鲜的后代以国号为姓,称管氏。


周朝历史人物故事 第7篇

周昭王——三次攻楚失败而客死汉江的皇帝

姬瑕,周康王姬钊嫡长子。康王二十五年(前996)周康王去世,姬瑕即位,是为周昭王。中国第一个见于史册的治世成康之治后,西周王朝应该迎来一个盛世,但此时西周王朝的执掌者却“王道微缺”。周昭王十四年(前982)夏四月初八,镐京突然出现反常的自然现象,河、井、泉、池里的水同时泛涨,井中的水竟然溢出井外,紧接着宫殿和民宅山川大地都摇晃起来。夜里有五色光气入贯紫徽星座,遍于四方,尽作青红色,天空竟然看不见二十八宿  。古人认为天象和人间为表里,王道缺失才招致异象叠生。

西周初年,这些方国部落对周王朝时服时叛。经周公、周成王东征,周势力达到今山东境地,淮夷、徐夷仍倔强不服。是年,以楚为首的方国部落进犯周朝疆土,周昭王集结大军,南征楚荆。为稳定后方,先向东夷进兵。各夷国见众寡悬殊,纷纷归顺。至周昭王伐楚时,东夷南夷有二十六邦国前来臣服朝见。东夷之战加强了周王朝对东夷诸国的控制,孤立了荆楚。

周昭王继位后,欲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周昭王十九年,昭王再次亲帅六师伐楚,结果全军覆没,死于汉水之滨。

周桓王——因中箭受辱致帝王权威荡然无存的君主

周桓王姬林为姬泄父之子,周平王孙。平王病死时,太子姬狐正居于郑国为人质。郑伯和周公黑肩迎姬狐回朝继位。姬狐因一路上哀伤过度,回朝后就病死。姬林便被郑伯和周伯黑肩扶立为天子。

姬林在位期间,因郑伯扶立他有功,将位于黄河北岸、泌水之南的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赐给郑国,周王朝的疆域又缩小了。公元前697年3月,姬林病重,召周公黑肩入卧室托付说:“依照祖宗制度,我立了嫡长子姬佗为太子。但是,我所钟爱的却是次子姬克。今天,我将姬克托付给你,日后如果姬佗寿终,就兄终弟及,让姬克继位。你要尽力办好这件大事。”不久,姬林病死于洛邑。

周朝历史人物故事 第8篇

周匡王——在位6年没留下什么记录的周天子姬班,是周顷王姬壬臣之子。周顷王六年(公元前613年),其父周顷王去世,姬班即位,是为周匡王。周匡王六年(鲁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年)十月乙亥日,姬班病死 ,葬处不明,死后的谥号为匡王(谥法曰:贞心大度曰匡),由弟姬瑜即位,是为周定王。

周匡王姬班在位时,他本人无重要的事可述。这时晋国的国君是晋灵公,在他宫内,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赵盾事件。原来,晋灵公是一个只顾享乐,不理政事的国君。他又喜欢恶作剧,经常从宫台上用弹弓把别人弹得头破血流,人们东躲西闪,他看着高兴。有一次,厨师没有将熊掌煮熟,晋灵公竟把他杀了,用草席裹着,叫宫女在朝廷上拖过。执政大臣赵盾多次劝谏,晋灵公竟派武士徂魔(名除尼)去谋刺赵盾。徂魔一早去赵盾家,见赵盾大开着卧室门,穿着朝服,正襟危坐地在等待天明上朝。

徂魔深受感动地说:“对国君不忘恭敬,是替民众办事的好人。杀了他,对不起百姓;不杀他,国君不会放过我,如此进退两难,不如一死了之。”就一头撞向庭院中的槐树而倒地身亡。晋灵公此 计不成,又假装着请赵盾赴宴,埋伏好了武士,准备杀死赵盾,不料赵盾遇救逃了出来。后来,赵盾的族弟赵穿将晋灵公杀了,赵盾才返回都城。公元前607年10月,姬班病死。姬班死后的谥号为匡王。

姬骄—周安王周安王姬骄(?—前376年),姬姓,名骄,华夏族,周威烈王之子,威烈王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葬处不明。在位时封齐国大夫田和为齐侯,是谓“田氏代齐”。

姬骄在位期间,齐相田和在公元前391年将齐康公放逐到海上,只留下一城之地作为他的食邑,田和成为齐国实际上的国君。公元前386年,姬骄封田和为齐侯,正式将他列为诸侯。这标志着齐国的新兴的封建势力取代了旧势力。当时,楚国国君是悼王,他于公元前382年任用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卫国人吴起进行变法。吴起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改善财政,增加军事力量。这有力地打击了旧贵族,使楚国迅速强大起来,南平百越,北灭陈、蔡等国,又大败魏国。但是,第二年楚悼王死去后,仇视变法的旧贵族发动叛乱,用乱箭射死了吴起,废除了新政,使楚国的社会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致使地大物博的楚国没有能发展成为统一六国的力量,最终为秦国所攻灭。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一起将徒有虚名的晋国国君俱酒废为平民,瓜分了他仅有的一点领地,使晋国名实俱亡。同年,姬骄病死。死后的谥号为安王。全谥为周元安王。

周朝历史人物故事 第9篇

黄飞虎——为雪商纣王逼死其夫人之耻辱降姜伐纣

黄飞虎,别名武成王,是民间崇拜的东岳大帝,旧时皮革业所信奉的行业神祇之一。黄飞虎作为《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商武成王。在小说《封神演义》中,黄飞虎家族七世忠良,在商朝世居高位:黄飞虎的父亲黄滚是商朝赫赫有名的镇边老帅,黄飞虎被封为镇国武成王。为雪商纣王调戏并逼死其夫人之耻辱,黄飞虎经过了五关,他亲率一千家将,偕同二弟、三子、四友投降姜尚讨伐纣王,被封武成王,与姜子牙率兵直逼朝歌,后被商朝大将张奎杀死。封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五岳之首,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

商朝末年,纣王受妲己蛊惑,荒淫残暴,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连黄飞虎的妻子也不放过。黄飞虎之妻为保贞节自杀身亡,黄飞虎的妹妹是纣王的妃子,在痛斥纣王之后被摔下摘星楼而亡。黄飞虎身负家仇,和老父、二弟、三子、四友带一千家将反出五关,投奔周武王,被封为开国武成王,一起讨伐昏庸暴虐的纣王。

尹吉甫——《诗经》的主要采集者

尹吉甫(前852-前775),房陵人(现房县),黄帝之后伯儵族裔,尹国的国君,字吉父,一作吉甫,兮氏,名甲,金文作兮甲、兮伯吉甫。尹吉甫本姓姞,因被封为尹,所以又称尹吉甫,尹吉甫仕于西周,征战于山西平遥、河北沧州南皮等地,食邑房,卒葬于房。

尹吉甫不仅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采风者、编纂者、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而且是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武术家、教育家、最早的税务高官、最早的市场管理高官、尹国的国君、也是200万尹姓族人、60万吉姓族人共同的太始祖,尹吉甫是周宣王时的太师,西周时期著名的贤相,辅助周宣王中兴周朝,因为是流传后世的《诗经》的总编篡者,所以又被尊称为中华诗祖。尹吉甫奉周宣王命与南仲出征猃狁,获大胜,反击到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一说为宁夏固原)附近。后又发兵南征,对南淮夷征取贡物,深受周王室的倚重。遗物有“兮甲盘”,曾有子伯奇、尹伯封。尹吉甫晚年告老还乡房陵(今房县),最后幽愤而终,死后葬于今房县松林垭,房县有大量尹吉甫文化遗存。

个人简介

尹吉甫,房陵人(现房县),黄帝之后伯儵族裔,尹国的国君,字吉父,一作吉甫,兮氏,名甲,金文作兮甲、兮伯吉甫。尹吉甫本姓姞,因被封为尹,所以又称尹吉甫,尹吉甫仕于西周,征战于山西平遥、河北沧州南皮等地,食邑房,卒葬于房。尹吉甫同时也是200万尹姓族人、60万吉姓族人共同的太始祖。西周末期,猃狁(古民族)迁居焦获,进攻到泾水北岸,周宣王五年(前823),尹吉甫率军反攻到太原,并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东)负责征收南淮夷等族的贡献,并在朔方筑城垒。遗物有青铜器兮甲盘。湖北有尹吉甫宗庙-----建于明朝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的房陵宝堂寺,山西平遥古城有尹吉甫点将台、湖北十堰市房县有多处墓和墓碑遗址。

西周宣王时,北方猃狁迁居焦获,进攻到泾水北岸,侵扰甚剧。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尹吉甫奉周宣王命出征猃狁,率军反攻到太原而返,驻防今平遥城一带。据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载:“周宣王时,平遥旧城狭小,大将尹吉甫北伐猃狁曾驻兵于此。筑西北两面,俱低。”又载:“受命北伐猃狁,次师于此,增城筑台,教士讲武,以御戎寇,遂殁于斯。”尹吉甫曾作《诗经·大雅·烝民》、《大雅·江汉》等诗(笔者尹业平加注:欢迎参阅尹吉甫后裔湖南尹业平博客。)

人物经历

尹吉甫,姞姓、兮氏,字伯吉父,尹是官名,他曾辅佐三代周王朝的天子,死后葬于湖北十堰市房县松林垭,尹吉甫是尹氏、吉氏的太始祖,湖北历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是《诗经》的主要编纂人。

公元前828年,周宣王姬靖继位,选贤用能,国家兴旺,周室中兴。他任用尹吉甫、仲山甫、方叔、召虎为大臣。尹吉甫文武双全,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周宣王亲命大臣作诗为颂“文武吉甫,天下为宪”。被封为太师。

但是在《幼学琼林》则提到了尹吉甫听信后妻不实之词,放逐自己儿子伯奇的故事:“欲知孝子伤心,晨霜践履;”《初学记》说:“琴操,履霜操者,伯奇之所作也。伯奇,尹吉甫之子也。甫听其后妻之言,疑其孝子伯奇,遂逐之。伯奇编水荷而衣之,采苹花而食之。清朝履霜,而自伤无罪见放逐,乃援琴而鼓之。”尹吉甫听信后妻,将儿子伯奇赶出家门。伯奇认为自己没有犯错而被赶出,就在被赶出的这天早上就这路上的寒霜,写成了琴曲《履霜操》。

这《履霜操》是这样的:“朝履霜兮采晨寒,考不明其心兮信谗言。孤恩别离兮摧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痛殁不同兮恩有偏,谁能流顾兮知我冤”。

房县民间有着大量有关尹吉甫的鲜活生动的传说故事,更有大量翔实的文物遗迹。有关尹吉甫的遗迹,有多处,其中为祀祠尹吉甫而修建的石窟“青峰宝堂寺”,大门用方石雕刻,寺中精美的石门、石窗、望柱、挟栏等就在绝壁上雕凿而成,寺内供奉着尹吉甫的石像,其像手中还握着一个大毒蜂。(另有传说)寺前有八间木雕结构庙房,还有高大庄严的龟驮碑,有二遵高浮雕龙凤碑、凤帽,都是远古御碑。清朝又两次扩建。有一巨立碑记。首句就点到说:“夫青峰乃古周朝名宦尹吉甫之佳城(佳城指古墓地)……”有关尹吉甫的传说故事在房县经群众口耳相传,世代不绝,与相关遗迹交相映证,特别是与尹吉甫有关的多处天官坟在房县的传说,更为生动传神。

在房县民间诗经民歌传唱从古到今,流传甚广,全县东、西、南方八个乡镇中大批农民能够用不同形式歌调唱出诗经“关睢”、“伐檀”等多首《诗经》诗歌。一篇《诗经》作者的故乡仍在传唱《诗经》的文章,曾经轰动大江南北,响彻海内外。

周朝历史人物故事 第10篇

唐叔虞——周朝诸侯国晋国始祖

唐叔虞,亦称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于,因封在唐国,史称唐叔虞。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同母弟,母王后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  ),周朝诸侯国晋国始祖。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摄政。周公旦灭亡唐国后,把唐地封给叔虞,唐叔虞死后,其子燮(燮父)继位。燮继位后迁居晋水之旁,改国号为晋,是为晋侯燮。

周武王十一年(前1046年),叔虞的父亲周武王灭亡商朝,建立周朝政权。周武王十四年(前1043年),周武王去世,叔虞的哥哥周成王继位。周成王继位时年幼,所以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摄政。周成王八年(前1035年),周朝诸侯国唐国(唐国地处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有一百里)发生叛乱,威胁周王室在河东地区的统治。同年十月,周成王派周公旦率军平息唐国叛乱,将唐国百姓迁到杜地,并将周王室子孙迁到唐地。周成王十年(前1033年),周成王将唐地分封给弟弟叔虞  ,叔虞于是成为唐国国君,因此故称唐叔虞。

当时,由于唐国地处夏人故墟,四周遍布戎狄部落,加上叛乱刚刚平息,局势动荡不定,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叔虞受封治唐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执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方法,以夏戎之政治夏戎之地:以夏戎之法理夏戎之民。推行政策一年后,即见成效。农业、牧业都得到显著发展,政绩斐然可观。叔虞治唐之所以成功并且久远,关键在于执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正确方针,大量历史证明,这一方针成为晋国的传统国策,并对后来晋及韩、赵、魏三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而形成三晋文化体系中尚公、尚法、尚贤的特色。唐叔虞作为晋国立国创业的始祖,作为三晋文化的创世人,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周朝历史人物故事 第11篇

姬介

周贞王(?-前441年),姬姓,名介,中国东周君主,周元王子,在位28年,谥号贞定王。

姬介在位期间的公元前453年,晋国的三家大夫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在陆续并吞了其他贵族后,共同攻灭了最后一家贵族智伯,形成实际上的三个国家(赵国、韩国、魏国),晋国国君晋幽公反而要分别向他们朝贡。公元前441年春,姬介病死。姬介死后的谥号为贞定王。

尉迟炽繁——北周宣帝的皇后尉迟炽繁(566年―595年),《北史》作尉迟繁炽,蜀国公尉迟迥的孙女,北周宣帝宇文赟的皇后。

人物生平

尉迟炽繁本是西阳公宇文温的妃子,因北周定例,宗室命妇需例行进宫朝见,因被北周宣帝宇文赟看中,之后她的丈夫宇文温,被北周宣帝扣上叛变的罪名处死,尉迟炽繁便被召入宫中,封为长贵妃。大象二年三月,她被册立为天左大皇后,在北周宣帝逝世后,尉迟炽繁和另外的两位皇后陈月仪、元乐尚一同出家,法号华首,隋朝开皇十五年逝世,年三十岁。周宣帝宇文赟死后出家为尼。

周朝历史人物故事 第12篇

姬满——中国西周第五代天子

姬满(?--公元前921年):周昭王之子,即周穆王,汉族,姬姓,名满,周王朝第五位帝王。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称“穆天子”,关于他的传说,层出不穷,最著名的则是记载周穆王的《穆天子传》。

公元前1002年,周昭王姬瑕第二次亲征楚国,渡汉水,船至中流落水淹死。是年子姬满践位。史载他曾用吕侯(亦作甫侯)为司寇,命作《刑书》,告四方。他曾起兵九师伐楚,为父王报仇,东至九江。后又联楚伐徐。

据《史记·周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说:周穆王时,徐子赢姓,地方五百里,四方诸侯朝于徐者三十六国,自称徐偃王,曾率九夷淮夷诸部侵扰宗周。穆王闻徐子僭号,他便联合楚国攻徐。徐子败北遁走彭城(今江苏徐州)。楚的势力得以扩张,成为南方新兴的强国。周穆王还在与徐逼近的涂山(今安徽蚌埠东)会合过诸侯。

周穆王,在位55年。周朝第五代王。姬姓,名满。周昭王之子。穆王致力于向四方发展,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两征犬戎,获其5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还东攻徐戎,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合诸侯,巩固了周在东南的统治。并制定墨、劓、膑、宫、大辟5刑,其细则竟达3000条之多。后世流传穆王西征的故事,如晋代汲冢出土战国竹简《穆天子传》所载,虽多不真实,但反映了当时穆王意欲周游天下,以及与西北各方国部落往来的情况

周朝历史人物故事 第13篇

李娥姿——北周皇后

李娥姿(536年-588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妃子,北周宣帝宇文贇的生母。宇文贇继位后,先后尊为天元帝太后、天皇太后、天元圣皇太后。宇文贇死后,其子北周静帝宇文阐继位,尊祖母李娥姿为太帝太后。大定元年(581年),北周灭亡,隋朝建立,宇文阐不久被杀。晚年先后丧子丧孙的李娥姿出家为尼,法号常悲。开皇八年(588年),李娥姿去世,终年五十三岁,隋朝以尼姑的礼节葬于长安南部。

人物生平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西魏将领于谨攻陷南朝梁的江陵(今湖北荆州),杀死梁元帝萧绎,将江陵十多万平民百姓掳掠到西魏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李娥姿全家就在其中。

李娥姿到了长安后,西魏权臣宇文泰觉得李娥姿面貌姣好,就将她赐给第四子宇文邕做妾。之后,李娥姿得到宇文邕的宠爱。

 武成元年(559年),李娥姿为宇文邕生下儿子宇文赟。

宣政元年(578年)七月,宇文邕去世,宇文赟继位,是为北周宣帝。宇文赟继位后,尊生母李娥姿为太后。

大象元年(579年)二月,宇文赟传位给儿子宇文阐,是为北周静帝,改尊李娥姿为天元帝太后。同年七月,又尊为天皇太后。

大象二年(580年),宇文赟尊李娥姿为天元圣皇太后,并下册文说:“天元皇帝臣宇文赟,敬捧玉玺绶册,恭敬地为天皇太后献上尊号为天元圣皇太后。念及月的精华显示福祉,大地神灵赐加恩惠,祥瑞开启于丹陵,吉庆流布在华渚。虽然遵循典制,恭敬地献上美好的封号,但是从内心竭尽敬意,仍没有表达出名号的至高尊贵。这只是为了想要弘扬第一之意,向上天昭示圣慈的仁德,冒昧地竭尽诚心敬意,敬祝福禄永安。显扬圣慈的训诲,为子孙的未来作好安排。”

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宇文贇去世,宇文阐尊祖母李娥姿为太帝太后。

开皇元年(581年)二月,宇文阐被迫禅位给丞相杨坚,北周灭亡,隋朝建立,宇文阐不久被杀。同年三月,晚年先后丧子丧孙的李娥姿出家为尼姑,改法号为常悲。

开皇八年(588年),李娥姿去世,终年五十三岁,隋朝以尼姑的礼仪将她葬在京城长安的南面。

周朝历史人物故事 第14篇

太姒,姒姓,出生在夏朝君主夏禹后代有莘氏(今陕西省合阳县)部落,莘国。西伯侯姬昌在渭水之滨遇到太姒,对她的美貌,惊为天人,后知道太姒仁爱而明理,生活俭朴,姬昌决定迎娶太姒。因渭水无桥,姬昌决定于渭水造舟为梁,舟舟相连,成为浮桥,亲迎太姒,场面盛大。入门之后,太姒仰慕长辈之德,效法太姜(周太王正妃)、太任(周王季历正妃),旦夕勤劳,以进妇道。太姒尊号为“文母”,姬昌理外,太姒治内。

太姒与姬昌生下十子,次序为: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成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自少严谨教诲,使他们未做过坏事。太姒的儿子中,长子伯邑考因得罪王后妲己而遭到纣王杀害,故姬昌以次子姬发为太子,姬昌死后而立,是为周武王。《诗经》中,首篇《国风·周南·关雎》,一说是描述太姒和姬昌的爱情故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大雅·文王之什·思齐》有描述太姒的记戴:“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太姜、太任、太姒合称“三太”,后世以“太太”作已婚女性的尊称,代表贤德直追三太。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元天授,尊封姬昌谥号为文皇帝,庙号始祖。而太姒被上谥号为文定皇后,陵曰德陵。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