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石头书”儿童发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石头书”儿童发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5-03 14:00:03

刘敏 朱凯

摘要:从特色活动到特色项目,从特色项目到特色课程,逐步明确了“从发现儿童走向儿童发现”的理念,建构了“石头书”儿童发现课程。构建物型场域,创设一组“活化环境”和一个创客空间;
梳理课程“图谱”,形成适合不同年段的特色主题课程;
具体实施,选择多样化路径,如以“袋袋本”为载体开展各类探究活动、链接并转化国家基础课程资源、整理个性化的“60个发现经验”和优化评价方式等,使之“落地”。

关键词:“石头书”儿童发现课程;
校本课程;
物型场域;
课程评价

江苏省南京市青云巷小学(以下简称“青小”)办学50余年,却珍藏了约4.8亿年悠远的记忆——学校少儿古生物探究馆里的一块块化石,吸引着学生在这里发现、追问、探究……1998年,“一间普通教室大小,传统标本室样式”的古生物陈列馆在青小建成,229件古生物化石,为学生讲述地球生命的伟大演化。之后,青小成立“少儿古生物科学院”,设立“小院长”,引领学生做研究;
2013年,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和青小师生合作编写的《石头书》正式出版发行。2018年,“石头书:儿童发现式学习文化的建构”成功立项为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进一步明晰了以“石头书”为标识的课程建构逻辑表达……多年来,青小从特色活动到特色项目,从特色项目到特色课程,逐步明确了“从发现儿童走向儿童发现”的理念,建构了“石头书”儿童发现课程。

一、物型场域:一组“活化环境”和一个创客空间

育人方式的优化呼唤育人环境的改变,而打造学习空间则是学校改变育人环境的必然选项之一。[1]校本课程物型场域的构建,就是打造和优化学生学习空间的重要举措。这样的物型场域构建,不仅是硬件工程的营造,更是“工程遇见课程”的资源转化。环境、空间与课程,共同构成学生学习的整体。环境、空间即是课程,课程丰富环境、空间。

除了2017年创建的“‘石头书儿童发现中心”,学校在现有“石头书时光隧道”的基础上,以课程发展为核心,以物型文化建设为主轴,创设了一组“活化环境”。我们理解的“活化环境”,首先是生命化,即环境与生命相融;
其次是活动化,即环境与活动相融。据此,我们创建“发现窗”“发现帘”“校歌墙”“青奥板”“发现廊”“发现墙”“化石壁”“青云池”“发现厅”“版画栏”“习惯墙”“国学墙”“街区墙”“发现袋”“绘本廊”“梦想屋”“面塑室”“化石道”“化石馆”“乒乓馆”等,让每一处环境成为师生互动发现的磁场。我们借助不同的“活化环境”,组织学生开展“我与青奥共成长”“好问的孩子得天酬”“生命·成长”“我和我的恐龙”“美术版画赛”“好‘习罐中的好‘习惯”“儿童與国学”“儿童与绘本”“我身边的街区文化”“乒乒乓乓”等活动。

此外,学校打造近200平方米的创客空间,在这里,学生可以借助各种数字化设备,查询、思索、分析、梳理、判断……

二、课程“图谱”:不同年段,特色主题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相关理念启示我们,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能力的培养。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将学科思维和学生认知发展相统一;
要打破学科壁垒,将学生的知识经验与生活世界相关联;
要模糊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界限,通过主题有机整合各学科课程,系统设计课程。[2]

“石头书”儿童发现课程的开发以提升儿童核心素养为本,与国家基础课程有机链接。该课程关注学习目标的差异化、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互动化、学习方式的自主化、学习成果的创造性;
遵循儿童发现式学习的特征,在创新课程资源的过程中,突出对学科资源的重构与转化、对综合资源的拓展与运用,由此开发“自然中的发现”“社会中的发现”两大类12门特色主题课程。

“自然中的发现”特色主题课程,主要涉及地球和生命的演化,带领不同年段的学生探寻地球46亿年沧桑巨变的宏伟画卷、地球生命38亿年进化的历史长廊,揭示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在探索中获取古生物知识,启发和增进对古生物的兴趣和科学认知,培养科学素养以及创新思维。每个年级围绕一个课程主题,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一年级,围绕“和古生物的第一次相遇”,引领学生迈开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接受科学启蒙;
二年级,围绕“复活一只远古霸主”,引领学生穿越回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探寻古生物恐龙的神秘;
三年级,围绕“我们从前寒武走来”,引领学生以精美的化石为实证,以重大生物进化事件为主线,讲述地球早期生命的进化过程,展现地球早期的生命画卷;
四年级,围绕“爬行与哺乳动物的闪亮登场”,引领学生探索爬行动物与哺乳动物的发展、演化历程,讲讲“龙兽大战”的故事;
五年级,围绕“生命起源大揭秘”,引领学生探究生物的演化学说,究竟是海底黑烟囱说、宇宙胚种说还是化学进化说;
六年级,围绕“陆地主宰的迭代更替”,引领学生从感兴趣的古生物出发,探寻从中生代盛世走向人类黎明的进程。

每个年级的课程内容都设为8个课时。以四年级的“爬行与哺乳动物的闪亮登场”为例,“飞上蓝天”2课时,主要让学生知道:在中生代,一些爬行动物返回海洋,另外一些却飞向了蓝天;
在脊椎动物中,翼龙是第一个飞上蓝天的爬行动物,统治着天空;
除了翼龙,鸟类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直到今天。“哺乳动物的发展”2课时,主要让学生知道:在中生代,哺乳动物悄然崛起,它们凭借完备的身体机能和强大的适应能力,在大约6600万年前脱颖而出,最终成为新生代主宰地球的主角。“人类的黎明”2课时,主要让学生知道:人类历经一次次环境巨变、一次次机遇选择,逐步演化为地球上智慧最高的生物。“生命进化史”2课时,主要让学生知道:生命就像一条流淌的长河,蜿蜒曲折,值得我们思考。

“社会中的发现”特色主题课程,从学校古生物陈列馆出发,开发“一花一世界”“假如石头会说话”“南京特产知多少”“古诗中的南京地名”“明朝皇帝那些事”“小状元大闯关”“玄武湖的前世今生”“谁能被它吸引”等课程内容。这类课程主要是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强化实践体验,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长科普知识储备,增强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能力。目前,每个年级每学期拿出一周的弹性课时推进该课程。

三、具体实施:多样化的“落地”路径

“石头书”儿童发现课程的实施,是基于学生学习的兴趣及需求,选择多样化路径,为学生提供资源、策略、程序、评价等必要的支持和督导,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最终形成不同的课程成果。

(一)以“袋袋本”为载体开展各类探究活动

学校通过一个小小的物化载体——“袋袋本”(学生自主学习的“发现本”,其中设有针对不同年段探究性活动的提示,因可揣入口袋随身携带而得名),让学生记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探究经历可视化。

1.“发现+”探究活动

“发现+”探究活动,是围绕一个主题,由师生共同设计的活动。这类活动主要有三种样态:一是指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跨学科项目式活动;
二是以任务设计为路径,以创意物化为手段,以解决连续的复杂问题为目的的实践式活动;
三是基于任务驱动、深度体验的体验式活动。例如,2020年5月,青小第四届“发现+”探究活动拉开了帷幕,活动主题精彩纷呈:一年级的“镇馆之宝”、二年级的“美丽石头”、三年级的“探秘恐龙”、四年级的“鸟类的祖先”、五年级的“哺乳动物起源”、六年级的“假如石头会说话”。不同年级选用不同的探究形式,以“袋袋本”为载体,或以写发现日记的形式,用画笔描绘自己发现的镇馆之宝;
或用文字记录探究化石来历的过程,描述自己当时的感受;
或以调查采访的形式,查询资料,采访专家,开阔视野;
或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制作发现笔记,用翔实的文字描述自己探究的方式方法、心路历程;
或用思维导图再现自己的发现“思维轨迹”“动手轨迹”……学生收获多多。

2.“学教翻转”探究活动

“学教翻转”探究活动是基于学生学习的兴趣及需求,由师生共同进行规划,教师提供支持和督导,最终形成成果的探究活动。在“学教翻转”探究活动中,问题来自学生,“袋袋本”中的学习提示会指引学生敏锐地捕捉信息,助力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会及时分析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准确把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施以差异化教学,加强个别指导;
学校会提供温馨向学的学习环境,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经历主动学习和建构学习。例如,四年级的两名学生在参与“社会中的发现”相关课程时质疑:我们看电影时总是要先买票再检票,现在计算机技术这么发达,为什么不使用计算机技术让检票这件事更便捷呢?据此,两人广泛查阅资料,借鉴已有的景区、地铁检票经验,提出了若干解决方案,并通过小组讨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使用AI检票系统。在此过程中,学校全力配合,约请专家和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加入他们的研究。在这里,学生就是“导师”,他们随时提出自己的想法,专家和教师辅助他们验证、分析。最终,他们利用编程、数字建模、3D打印等技术,设计了“智能闸机”的程序和产品。借此,人们在购买电影票的同时,可以用手机进行人脸识别,走进电影院二次人脸识别时,智能闸机便会自动出票。同时,智能闸机还具备扫码、体温检测等更为多元的使用场景。

在“学教翻转”探究活动中,学生由听讲、阅读、练习等被动学习转向实战演练、小组讨论、即学即用的主动式学习,在经历“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动手实践—形成创意产品”的过程中,让学习走向深入。

(二)链接并转化国家基础课程资源

链接国家基础课程资源,并将此转化为“石头书”儿童发现课程的研究内容,是我们实施课程的捷径。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将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编成联合教研组,就共同的课程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自主设计,之后再整合。在數次碰撞中,最终优化和完善主题课程。例如,“飞上蓝天的爬行动物”特色主题课程就源于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针对学生学完课文后记录在“袋袋本”上的问题,如“动物为什么要飞上天?” “恐龙和鸟到底有什么关系?”“翼龙的羽毛会是怎样的?”“飞行需要哪些条件?”等,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不同学科的教师,引导学生调用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单独或小组探究,对演化历史中主动飞上蓝天的动物和现代飞行器的发展有了较为完整的了解,撰写了如《长羽毛的恐龙——从龙到鸟》《地栖和树栖的可能性研究》《纸飞机如何飞得更高更远》等研究报告。

(三)整理个性化的“60个发现经验”

儿童的发现是个性化的,会体现出明显的差异。“石头书”儿童发现课程中的学生发现,主要表现为个体经验范围内的创造性,而非历史文化范围内的创造性,是鼓励学生不断尝试,不断刷新自己的认识。我们倡导学生通过研究形成一定的发现经验,如通过“小课题研究”“小问号行动”等,收获属于自己的发现。

每门课程结束后,我们都会让学生及时总结与回顾,归纳与整理学习过程,从而形成涵盖“人与社会”“人文历史”“自然科学”和“艺术空间”的属于青小学生的“60个发现经验”。例如,“人与社会”中的“找寻党史中的‘鼓楼地标”“垃圾分类知多少”等,“人文历史”中的“玄武湖的前世今生”“傅厚岗的神秘往事”等,“自然科学”中的“假如石头会说话”“爬山的不只是‘虎”等,“艺术空间”中的“摩天大楼有多高”“面塑探秘”等。“60个发现经验”的总结,既记录了学生个性化的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部学程,又能让学生透过复杂的现象看本质,在多元的信息中找规律,在胶着的困境中做创新。

(四)借助课程周信息管理平台和“我来评一评”的方式优化评价

我们将评价与动力激发相结合,借助课程周信息管理平台,制定评估细则、设置成长档案、记录成长足迹、评选“小小发现者”等,同时利用“我来评一评”的方式优化评价,让学生在不同的课程中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课程活动开始后,学生可以利用平台发布自己的问题,并在小组内投票,形成小组问题。组长在教师帮助下,分解任务并分配给组员。组员按计划完成各自的任务并上传研究过程。该平台能够做到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研究步骤都有迹可循,并针对学生具体的研究行为制定评价细则。聚焦评价细则,组员之间可以相互实时开展线上、线下交流讨论,教师也可以实时指导,跟进研究进度。课程结束后,系统会为每位学生生成成长档案。此外,我们还会组织学生根据研究成果,进行全班自主投票,评选出“小小发现者”和各单项荣誉奖励,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充满体验感和荣誉感。

“石头书”儿童发现课程还以“我来评一评”的方式,实现学生对学习的自主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主要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我来评一评”自己解决了几个问题;
二是“我来评一评”自己提出了几个新问题;
三是“我来评一评”自己是否学会了新旧知识联系,是否整理出了一个结构框架;
四是“我来评一评”自己有无新发现。比如,在“谁能被它吸引”特色主题课程中,有位学生在“袋袋本”中这样写道:“原来我以为只有铁才能被磁铁吸引,通过实验和分析,我知道了除了铁,还有钴、镍以及这些元素的合金也能被磁铁吸引。我还想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钴、镍的原理是什么?磁铁在生活中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我还发现,磁与电可能有关系,我想研究一下,但是又不知道怎么研究,希望老师可以帮助我。”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他们的持续学习产生了良性的自驱力,而这样的自驱力又会迁移到对其他学科、其他问题的探究中,研究的方法与策略会不断完善,进而形成自主发现和思考世界的习惯和方法。

通过参与“石头书”儿童发现课程,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体意识得到了增强,学习方法得到了改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也得到了培养,逐步树立了“中心即课堂、校园即课堂、发现即课程”的意识,个人发展优势得到展现。未来,我们会在校内外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建构上投注更多心力;
会在主题课程推介系统建设上做更为深入的研究;
在“袋袋本”创新研发、数字化学习平台研发、“面向每一个”的档案建设等层面做更为系统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唐燕.从学习空间的打造走向学习场域的建构——以“‘绿野寻踪湿地文化课程”为例[J].江苏教育,2022(65):60.

[2] 倪凯颜,赵蓉芬.“理解力”主题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以江苏省无锡市港下实验小学主题课程实践研究为例[J].中小学校长,2021(4):63-64.

猜你喜欢课程评价校本课程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16年9期)2016-12-21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21期)2016-12-16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基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工业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研究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云计算背景下的学生课程评价模式探究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