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歌剧《兰花花》的叙事结构与风格研究

歌剧《兰花花》的叙事结构与风格研究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4-30 18:00:02

●汪晓庆

(上海音乐学院,上海,200031)

歌剧的叙事结构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叙事结构是指包含音乐叙事结构、戏剧叙事结构和时空情境结构等体现歌剧综合艺术特征的整体性叙事结构思维及其呈现;
狭义的叙事结构则是指以戏剧矛盾为核心的戏剧冲突与情节发展的结构逻辑。作为戏剧的歌剧,歌剧叙事结构内涵并不限于音乐叙事结构与戏剧叙事结构等方面,其更广泛的意义还包括戏剧动作、角色塑造、叙事布局、时空设计等歌剧铺陈构造的诸方面。因此,歌剧叙事结构亦是赋予歌剧音乐结构、戏剧结构以逻辑性的关键,是歌剧意识以及歌剧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歌剧艺术构思与歌剧构造的灵魂所在,从而使歌剧“有戏”“好看”,构成符合观众的观赏期待和审美需求的基础。

2017年10月,由张千一作曲、赵大鸣编剧、陈薪伊执导的歌剧《兰花花》历时七年的创作,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后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是新时期以来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部中国歌剧的优秀之作。该剧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关系交错复杂,塑造了兰花花、周老爷、赶羊、骆驼子、兰花花“大”以及媒婆、蓝家河村民等众多戏剧角色,构建了以兰花花为核心的多个情感线索交织缠合的戏剧矛盾冲突。为了适应歌剧艺术构思的需要,作曲家充分发挥咏叹调、重唱、合唱以及序曲、幕间曲等音乐的叙事结构功能,将音乐的叙事性、抒情性、戏剧性以及意象性融冶于一体,运用主线贯穿、辅线支持、点线结合的结构思维,为矛盾冲突、情节发展以及人物关系等提供了内在的组织力与逻辑性,赋予作品以鲜活的生命力和深刻的表现力,同时展现了作曲家、剧作家卓尔不群的艺术创造力和歌剧结构艺术。

风起于青萍之末。蓝家河远近有名的貌美女子兰花花和赶脚的外乡人钻了谷子地的消息让蓝家河炸开了锅,引发了一出众生百相、世态薄凉的人间悲剧。《兰花花》全剧有四幕,采取了非对称的幕场结构,每一幕的构造布局不同,但整体艺术构思系统完整。序幕由序曲“赋格”加3个唱段构成;
第一幕分两场,第一场由一个合唱、领唱、重唱构成的开幕场景,第二场是由9个唱段综合构成;
第二幕是单场7个唱段构成;
第三幕为两场,第一场6个唱段,第二场6个唱段,三、四幕之间有一个简短精炼的、极具悲剧色彩的幕间曲(第316-336小节);
第四幕为单场结构,有9个唱段,最后1个唱段合唱“兰花花”兼具全剧尾声的功能。其中,第三幕两场共有12个唱段,是全剧矛盾冲突和情节展开最充分的地方,这里几乎每个唱段都承担了丰富的戏剧叙事功能,戏剧结构与音乐结构融合共生,形成了层次分明的“幕、场、情境”三级结构体系。

戏剧是冲突的艺术,矛盾是戏剧的基础,人物结构与关系是歌剧叙事结构的核心。歌剧《兰花花》故事曲折,情节复杂,人物关系交织,风波、矛盾、悬念、冲突、觊觎、抗争、死亡等各种矛盾冲突、交错、缠合。尽管每一部作品的戏剧发展有其内在的线索、脉络和驱动力,但一部作品的表现方式并不会局限于某一种形式,而往往是多种驱动力和结构方式并存。从直观上观察《兰花花》的戏剧叙事,故事缘起于一对青年男女的恋情以及对于封建礼教和世风民俗的违背和抗争,戏剧矛盾冲突也是以三对人物关系进行展开:一是兰花花与骆驼子的爱情。两人之间自由纯真的爱情和偷吃禁果的行为被世人所不容,成为引起故事戏剧矛盾冲突的根源;
二是周老爷对兰花花的觊觎。周老爷垂涎于兰花花的年轻美貌而心潮涌动难以自制,从觊觎被拒到失态、失望、难堪以至于恼羞成怒等复杂的心理过程,以及刻意设计了移花接木、暗度陈仓的阴谋,成为制造一系列冲突、造成戏剧矛盾冲突不断深化和悲剧性结局的幕后推手,最终造成了自身“人设”的坍塌和人格毁灭的悲剧;
三是赶羊与兰花花的孽缘。在极度期待以及得知被周老爷欺骗利用的真相后的极度屈辱和悲愤的爆发,塑造了另一个极具悲情性的戏剧形象。这三对以“兰花花”为核心的人物关系,构成了整部歌剧中三个充满悬念的戏剧性矛盾,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戏剧性悲剧,由此成为作品中三个具有重要结构意义的戏剧支点。

歌剧叙事结构最主要的方式无疑是歌剧动作,而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等唱段以及舞蹈音乐、情境音乐等形式,融音乐叙事的抒情性、文学叙事的陈述性以及戏剧情节的时空性于一体,是歌剧动作最重要的表现方式。其中,咏叹调以及重唱合唱等,既是歌剧标志性的艺术语言,也是人物形象塑造、戏剧情节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兰花花》的音乐创作中,作曲家精心设计并创作了大量富于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唱段,无论是咏叹调、重唱、合唱等,均根据戏剧造型需要量身度造,词乐融合共情,成为人物性格特征描摹,表现戏剧冲突,推动情节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见表格)。

《兰花花》主要角色唱段戏剧角色主要唱段体裁形式与调性1.别打他独唱(a羽)2.要走咱一起走领唱、重唱(f羽)3.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 独唱重唱(bB宫),思念憧憬的4.我不嫁重唱(f羽)5.累了吧重唱(g羽)6.你不明白重唱与宣叙调(bG宫)7.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重唱(bB宫)8.你?是周老爷兰、周对唱(a羽)9.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 独唱(bB宫),深情的思念10.抬头生死两茫茫独唱(#f羽),兰花花1.情歌唱过一万遍独唱(bB宫)2.要走咱一起走领唱、重唱(f羽)3.北雁南飞在天上合唱、领唱(d商)4.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独唱、重唱(bB宫)5.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重唱(bB宫)骆驼子1.蓝家河独唱(f羽)2.自从那一天独唱(f羽)感悟感叹3.有救重唱(bB宫)4.那是个傻娃独唱(bB宫)5.今天乡亲们都在独唱(e羽)6.多少天茶饭无味儿独唱bG宫)7.乡亲们哪对唱合唱(C宫)8.你?是周老爷兰、周对唱(a羽)9.真相周老爷、赶羊二重唱、合唱(C宫)周老爷1.人群里独唱(f羽)2.你是天上彩云霞独唱(G徵)3.累了吧重唱(G羽)4.人群里我就是只羊独唱(be羽)5.你不明白二重唱及戏剧性宣叙调(bG宫)6.人群里我就是只羊独唱(f羽)赶羊

表格所示的是四位主要角色在全剧中的唱段分布情况,主要以咏叹调、重唱、合唱三种演唱形式为主。这些唱段均以人物造型和矛盾冲突为中心,发挥了歌剧叙事的表现和结构功能,将人物的心理变化、性格塑造和情节发展脉络结合起来并贯穿一致,从中映射出戏剧发展的结构逻辑。尤其是兰花花《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抬头生死两茫茫》、周老爷的《自从那一天》、赶羊的《人群里我就是只羊》这几首咏叹调所展现出的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强烈的抒情性和戏剧性,形象生动,意象具足,是全剧中最重要和最富感染力的唱段。其中,《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人群里我就是只羊》两首咏叹调在剧中不同的戏剧情节和戏剧情境中多次呈现,但每次出现时的音乐形态、戏剧意境和戏剧意义都不完全相同,戏剧内涵和戏剧意象均已发生改变并得以深化,成为推动矛盾冲突向纵深发展、戏剧情节铺陈展开的牵引,增强了戏剧主题的集中性和统一性,因而展现出特殊的结构意义。

从《兰花花》戏剧结构和音乐设计来看,虽然兰花花和赶羊的戏剧形象鲜明突出,并有最为抒情感人、最有强烈戏剧张力的唱段,但全剧中最有戏、最复杂、最深刻的音乐设计无疑是非“周老爷”莫属。由于“周老爷”这个角色所承担的“推波助澜”“引戏深入”的戏剧结构功能,使其在全剧中具有了特殊的戏剧结构地位。为此,剧作家和作曲家都为“周老爷”的戏剧形象予以了更多的着墨,在音乐设计和戏剧造型方面为周老爷度身定制了系列富有针对性的唱段,而这些唱段成为了“周老爷”在每个戏剧节点处的最具标志性的戏剧动作,为其建构了生动饱满的戏剧形象,从而成为全剧一个具有牵引和承继意义的叙事结构支点。如《蓝家河》是周老爷的第一个唱段:“蓝家河都是良善人家,读诗书最重礼仪教化”“捉奸要捉双,捉贼要捉赃,事关这女子名节,空口无凭也不应当”等,塑造了一位知书达理、仁义可信的公序良俗维护者的形象和威严出现的戏剧场景,烘托出其在众村民心目中的威望;
咏叹调《自从那一天》表现的是周老爷在见到兰花花之后,以至于方寸大乱,心态和心理均发生了戏剧性的扭转。这首咏叹调成为“周老爷”最具戏剧表现力唱段:从“多少年正人君子,到如今纲常全乱”的感悟感叹、“点燃心头火,日夜受煎熬”的欲望之火、“列祖列宗,神明上天”的紊乱情绪以及“仙仙欲飘”的迷幻、纠结、焦虑和急不可耐,这些唱段的音乐语言也展现出丰富的戏剧性内涵,音乐设计大量采用了泛调性的处理手法和音响描摹的方式,整体和声与音响色彩变幻丰富充满了不确定性,音乐性与戏剧性在这里得以充分融合,形象地表现了周老爷的复杂心态。咏叹调《有救》和《那是个傻娃》是周老爷与紧张慌乱、六神无主的兰花花“大”不期而遇的唱段,在听说兰花花私通怀孕的消息后,精明世故的周老爷顿时觉得这是骗取兰花花的绝好机会,于是周老爷巧言令色以掩盖怀孕丑闻之名,提议让兰花花嫁给自己家的羊倌“赶羊”,以便将兰花花骗到自家宅院里。这两个咏叹调就是表现了说服兰花花“大”同意嫁人的戏剧桥段,正是周老爷的“解围”之计,使得兰花花一步步坠向更为沉重黑暗的命运深渊,戏剧情节也按照预设的路线层层递进。因此,这两个唱段既是歌剧情节的组成,更是叙事结构的方式。

“音乐的戏剧,戏剧的音乐”言简意赅地概括了歌剧叙事结构的主要特点,指出无论是歌剧音乐创作,还是歌剧脚本创作都必须始终置于歌剧整体场域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叙事。因此,歌剧脚本创作尽管是歌剧构作的前提和基础,但歌剧脚本创作仍需充分适应音乐作为戏剧叙事主要媒介和载体的客观要求,才能够将音乐叙事固有的形式、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反之亦然,歌剧音乐创作与设计并非是对于脚本的直接编配谱曲,而是以戏剧结构思维以实现歌剧叙事的目的。

《兰花花》全剧音乐共计1877小节,包括序曲、间奏曲以及咏叹调、咏叙调、重唱、合唱等各类唱段四十余首,与戏剧结构相适应,构成了“起承转合”的四幕结构。其中,第一幕和第三幕各有两场,特别是第三幕是全剧矛盾冲突最为交织集中的戏剧段落,两场共有551小节13个唱段设计。剧中的咏叹调《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是兰花花和骆驼子的爱情咏叹调,分别在第二幕、第三幕和第四幕先后以不同方式出现了三次,成为全剧最突出的核心主题。围绕着这个核心主题,形成了统构贯穿全剧的戏剧情节脉络与情感线索。因此,从整个作品来看,“情节线”跌宕起伏,“情感线”贯穿始终,与剧中各个矛盾冲突的结构支点相结合,形成了统摄全剧的“双线同构,点线结合”的复调式的戏剧结构逻辑。《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的首次出现是在第二幕中,兰花花的独唱以及与骆驼子的二重唱。这是一首“爱情”咏叹调,对于全剧来说是具有主题性和标志意义的爱情宣言,表现了兰花花与骆驼子两人对于美好爱情的憧憬以及对于彼此的眷念情感。第二次出现是三幕二场,骆驼子与兰花花二重唱。在“蒙太奇”构造的戏剧情境中,骆驼子遥远的旋律与兰花花的近景吟唱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唱和与心灵共振,表现了两人彼此深深的思念以及分离的怅惘。第三次出现是在第四幕中,此时的戏剧情境已与前两次完全不同,虽然这首爱情的咏叹调依然充满着深情和思念,但更为明显地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孤苦与绝望之情。因此,这首咏叹调成为爱情生死别离的戏剧主题,充满着强烈的戏剧张力。“哀大莫过于心死”,最终这种深情与绝望在《抬头生死两茫茫》这首兰花花的绝唱中得以爆发。这首咏叹调的音乐动机来源于《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体现了音乐主题的内在统一,显示出该唱段戏剧情节发展的逻辑性和统一性,既发挥了贯穿全剧的情感主线作用,也产生统构整体布局的戏剧发展的情节主线功能,为全剧的戏剧人物造型、悬念设置、情境营设、戏剧冲突铺陈了伏笔。

(一)独唱+重唱《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第二幕)

兰花花和骆驼子的爱情被发现后,石破天惊般在蓝家河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个赶脚的外乡人掐了蓝家河的“人尖尖”,“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让蓝家河的男女老少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特别周老爷怀揣不可告人之目的,置苦心经营的正人君子形象于不顾,挑唆众村民将兰花花的情人“骆驼子”赶出了蓝家河。“北雁南飞在天上,心上的人在哪方,白日里望断天涯路,夜晚里想你痛断了肠”,骆驼子被迫离开心爱的女人,随着孤独行进的骆驼队渐行渐远。夜色朦胧,兰花花孤独一人在窑洞里唱起了这首咏叹调:“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苦苦的思念留在心上,牵挂的人儿啊走在路上,你可知道原上花儿已经开放”(见谱例1)。这时出现了“蒙太奇”营造的戏剧场景:一轮明月之下,兰花花与漂泊流浪的骆驼子天各一方的画面,一轮明月之下,远近场景共时呈现,两人在心里互诉别离的情思。这是一首充满着憧憬、深情的爱情二重唱,不仅塑造了兰花花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成为隐喻全剧的爱情主题和情感主线,为之后的戏剧性对比和冲突预设了伏笔。

谱例1:

咏叹调由4个乐句组成(3+3+3+4)(第55-86小节),音域宽阔,旋律婉转起伏,大开大合,旋律优美流畅深情。歌词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上句起兴做比,下句点题,构成了相互呼应上下对称的结构。音乐采用B宫调式,音乐旋律与歌词节律音韵协调自然,在“苦苦的思念”一句的处理上,采用了“字句描摹”的旋律处理方法,歌词“天上”“心上”落音为同一个音,但前者与后者相差一个八度。歌词中的“苦”字落在了E“苦音”之上,凸显出独特的音乐色彩和意韵内涵(第60小节)。同时,在整体风格和音响色彩构造方面,采用了调式和声附加音和弦以及Ⅶ级和弦(第62、67小节),保留西北民歌“信天游”式的自然、朴实和畅达的音乐风格,同时又赋予这段咏叹调以唯美、抒情和现代的艺术气质。

谱例2:

咏叹调的第二个乐段是兰花花和骆驼子的二重唱,采用了齐唱与支声复调的处理方式,两个声部如影随形,亦唱亦和,亦问亦答,情感真挚,旋律优美,表现了对彼此的深情倾诉。这个唱段展现了陕北高原特有的旷达、苍茫的风格气质和不安和忧郁的戏剧情境。

(二)男女声二重唱《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第三幕第二场)

第三幕第二场是全剧戏剧性和矛盾冲突集中爆发的段落,集中了多首极具抒情性、表现力和戏剧性的唱段。其中,赶羊的两首咏叹调,情感真切,优美抒情,展现出其内心深处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人之本性和向往,咏叹调富有极强的感染力,令人不禁为之动容。咏叹调《你是天上彩云霞》表现了赶羊感受着梦一般的喜悦的幸福心情,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欢快、喜悦而又抒情舒展的咏叹调。另一首咏叹调《人群里我就是只羊》则表现了赶羊连父母都不自知的自卑以及无力摆脱沉重命运的内心慨叹。这两首咏叹调在剧中具有辅线结构的意义,在塑造“赶羊”这个鲜活的戏剧角色的同时,为后续戏剧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同时也为戏剧的悲剧性结局的出现进行了铺垫。《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二重唱所表达的“思念”主题(第160-194小节)结合“蒙太奇”场景设计,音乐采用二重唱的表现形式,两个声部构成模仿、对比的唱和呼应关系(第168-176小节),直至最后四个小节(第177-180),两个声部完全重合。作曲家在二重唱的结构设计上,分别附加了引子和结尾。音乐意境和戏剧情境构造以及戏剧情节发展逻辑更为契合。

谱例3:

(三)兰花花的独唱《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第四幕)

第四幕中《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第三次出现(第122-144小节),曲调依旧,几乎是第一次曲调的重复,但此时的戏剧场景和情境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兰花花“大”不堪其辱气绝身亡,周老爷为自保形象无耻挑唆步步紧迫,将兰花花逼向走投无路的绝境等等,在全剧矛盾冲突即将达到“爆点”之前,这首咏叹调所蕴含的戏剧性功能已经超越了“爱情”咏叹调的内涵与意义,与全剧高潮处兰花花最后绝唱“抬头生死两茫茫”的刚烈与爆发,形成强烈戏剧性的对比与反差,极大地渲染了作品的悲剧性。此处咏叹调只是四个乐句的乐段,但在最后一句之后被扩充了8小节,在戏剧结构和情节发展上产生了接续和过渡的功能。

从题材上看,《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是一首歌颂爱情主题的咏叹调,但从其三次出现的戏剧情境来看,却有着不同的戏剧内涵,在表现兰花花和骆驼子两人向往美好爱情的同时,又映衬出这种感情期待与封建礼教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必然出现的宿命式的悲惨结局。咏叹调的歌词采用了“信天游”常用的比兴手法,音乐旋律优美,情感真挚淳朴却蕴含着深深的忧伤情调,呈现出陕北民歌的音乐风格,歌词意蕴与音乐意境协调一致,体现了兰花花对幸福爱情生活的期待和追求。咏叹调分别出现在三个具有结构支点意义的戏剧场景中,对应着一波三折的矛盾冲突,对戏剧表现和情节发展以及戏剧情境的渲染营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凸显出鲜明的戏剧结构功能。

通过以这首咏叹调为核心建构的戏剧情境,将各个事件串珠成链,成为统构人物关系、矛盾冲突、戏剧情境等诸要素的具有内在戏剧逻辑的主题主线。因此,尽管《兰花花》是一部悲剧性的题材,但正是这首咏叹调的所独具的主题主线功能,使其成为纯洁美好爱情的象征,在其映照下,不仅将各个人物角色的内心和情感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且使全剧在悲剧和沉重黑暗的氤氲中始终洋溢着人性的温暖,使得歌剧的悲剧色彩愈加浓郁,增强了歌剧的戏剧性和悲情性。

歌剧《兰花花》表现的是个人的命运悲剧,更是一个社会性悲剧的缩影。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悲剧的真正意义并非在于对灾难、恐惧或生离死别的重现或摹写,而是以此唤起并引发人们的忧患意识和人性深处的悲悯情怀,赞美人们对于自由、美好、道义的追求以及对于人性正义价值和理想人格的理性思考。《兰花花》的歌剧叙事结构思维,将音乐叙事的抒情性和矛盾冲突的戏剧性充分融合,从而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力量和戏剧张力,使得深沉、壮美与崇高的悲剧美学品格彰显得愈加深刻。

——

猜你喜欢全剧唱段咏叹调创业剧《追梦》央视开播综艺报(2020年22期)2020-12-23看见校园霸凌女性天地(2018年6期)2018-06-12音乐旋律的级进模式与人物形象的同构艺海(2017年10期)2017-11-11音乐剧中表演与歌唱的整合艺术表现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7期)2017-09-04亨德尔《弥赛亚》中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研究艺海(2016年12期)2017-01-13陈晓颖儿《舒克的桃花运》杀青播出指日可待BOSS臻品(2016年9期)2016-10-15歌剧《魔笛》选段《复仇的火焰》艺术特点初探戏剧之家(2016年6期)2016-04-16传递正能量共产党员·上(2014年11期)2014-11-26清唱剧《以利亚》中两首男高音咏叹调演唱研究歌剧(2014年2期)2014-06-10音乐之页中国青年(1981年12期)1981-08-20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