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区域智慧教育的转型发展:模式、策略与路径

区域智慧教育的转型发展:模式、策略与路径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4-27 08:00:03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恽敏霞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 刘春香

新一代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正悄然引发教育领域的变革。研究者指出,信息技术与因材施教深度融合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指出,要解答教育界的“乔布斯之问”,运用智能技术推动教育改革,须有系统设计、整体架构和实践推进。智能时代背景下,如何促进区域教育转型发展,由信息化、数字化走向智慧化?本文结合上海市闵行区教育信息化20年的实践探索,阐述其转型历程、问题挑战与实施路径,以期对区域智慧教育探索有所助益。

上海市闵行区在2001年启动教育城域网建设,2010年确立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到2019年成功申报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2021年完成教育部关于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的年度评估,区域已走过20年发展历程。经历了信息化“启航期”、数字化1.0“成长期”及数字化2.0“转型期”。

图1 区域智慧教育转型发展历程

1.闵行教育信息化“启航期”:需求驱动,项目攻坚

作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闵行在2001年启动教育城域网建设。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闵行制定了在“三新”背景下实施“三化”发展路径。其中,“三化”即“优质化、信息化、国际化”。聚焦教育教学、管理评价、教育服务三大领域,以需求为导向,围绕加强“学校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优化信息化资源配置,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开展试点项目。

教育信息化发展并无先例可循,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创新。2012年,闵行启动了学生电子成长档案项目,开展区域电子书包实验,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电子档案,开展基于数字化的学校办学绩效评价、教育社会满意度测评和区教育财务精细化等改革项目,逐渐形成了闵行教育信息化特色。获得国家教育信息化实验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全国首届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区等荣誉。

2.闵行教育数字化1.0“成长期”:融合应用,精细管理

“十三五”期间,闵行区确立了打造“教育信息化”等品牌特色的目标。推动“智慧学校”创建,加强教育技术融合应用,建立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和优化了包括“云录播”“闵智学堂”“学业质量评价”“教师电子档案”等七大教学业务系统,涵盖了课堂教学、学生成长、教师发展、质量评价等关键要素,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教育技术的创新应用。

建立闵行区中小学招生管理、财务精细化管理、学校安全监控系统、三级四类督导评价等近20 个管理系统。通过区教育数据中心,初步形成系统整合与数据贯通。优化教育门户网站、教育微博、教育微信等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智能政务系统,为教育的精细管理和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

“十三五”期间,区域教育信息化成果显著。4所学校成功创建上海市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12所学校被评为教育部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校。2017年、2018年闵行区连续两年被评为教育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2019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2020年荣获“中央电教馆在线教育应用创新项目区域”称号。

3.闵行教育数字化2.0“转型期”:智慧教育,精准服务

2019年开始,闵行区围绕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方案,推进“1258 工程”。主要聚焦于通过建设1 个教育云平台、2 个智能教学助手,服务5 类用户,推动8 项场景运用。实施数据驱动的大规模因材施教,深入开展个性化学习和智能化服务实践。在数字画像、用户建模、智能推送、因材施教、智慧学校、创新治理等领域深入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图2 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方案“1258”工程

目前,数字校园建设梯队完善,覆盖率达80%以上。已经完成教育云平台一期建设。依托“2 个助手”开展个性化教与学,初步形成了“基于学情诊断和学生画像的差异化教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育治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基于数据挖掘,探索智能公开与移动政务服务融合发展,已经开展了针对不同用户精准推送教育政策等服务。基于算法识别教育政策服务对象,依托“一网通办”“随申办”统一身份认证和用户画像,实现智能搜索和精准推送。围绕“招生考试”一件事,全量接入“随申办”区级服务频道主页,打造“一站式求学地图”,为闵行区中小幼学生和家长提供全方位的升学导航。

1.政策保障,明确整体的实施路径

第一,在目标上,把握国家和上海市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政策任务要求,自觉将区域发展放到全国和全市的坐标体系中思考谋划,在实施大规模因材施教改革实践中领航先行。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推动教育治理方式变革。结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关于区域“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要求,探索智慧教育改革先进经验和优秀案例。结合《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建成一批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智慧学校等,谋划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

第二,立足区域的基础与特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发布《闵行区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实施方案》,整体部署区域推进大规模因材施教的“1258 工程”,明确区域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布局和实施路径。

第三,设置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以区镇两级政府财政资金保障“智慧教育”建设。

2.协同攻坚,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

在信息化探索实践中,建立了“智慧教育”的协同运行框架。区域与华师大、上海交大、上海电信等单位开展战略合作,建立了购买社会服务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以项目评审监管制度确保实施质量。形成“学校信息环境建设、教学业务平台支持、教育管理系统整合、政务管理系统优化”整体推进方式。针对发展瓶颈与难点,坚持开放多元,形成政府主导、高校研究、企业服务、学校实践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区域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三零卫士信息安全、阿里云、腾讯云、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均有合作协议。

3.实践创新,激发学校的改革活力

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需要激发全区学校教育改革创新活力。第一,充分发挥评价导向作用,在学校绩效评价项目中,除了学校(幼儿园)办学绩效评价外,增设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发展奖;
第二,以赛促建,鼓励学校争创智慧学校示范校,争创全国网络学习空间优秀校、上海市教委信息化应用标杆校、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校,组织教师参与全国、上海市教育教学信息化项目比赛;
第三,任务分解,以“智慧校园建设”“技术创新应用”“个性化教学”等为主题,鼓励学校参与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实验。例如,蔷薇小学打造AI 赋能下的智慧“E”校园,华理科高探索奠基未来的“数智”教学等,打造一批全国、市、区层级的标杆校;
第四,项目研究,激发教师技术创新应用研究热情。区域定期组织“智慧教育”项目研究、教学案例评比,仅2020年就立项236 个区校课题,凝聚智慧教育的研究力量。

1.“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存在校际发展不均衡

区域人口总数及基础教育体量均居上海市第二位,现有426 所中小幼学校,各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程度不均衡。第一,除了信息化环境建设差异,校长、教师对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存在认知理解、知识结构、技术应用、实践能力等的不同,导致有些学校已经成功创建“智慧学校”,进入教育信息化2.0 时代,有些学校教育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第二,“智慧教育”是在信息化基础之上建构信息时代的教育新秩序和新形态,包括智慧教师、智慧学习者及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课程、智慧教学、智慧教育资源、智慧评价、智慧服务、智慧环境、智慧平台、智慧教育模式等各方面,是对教育的重构。实施数据驱动的大规模因材施教,区域在某些领域作了创新实践和探索,但八大场景运用研究覆盖也有差异。对于全区23.7 万学生达到“面向全体,有效运用智能技术,实施差异化教育和个别化指导,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因材施教目标而言,仍然任重道远。

2.“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面临新技术应用挑战

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催生教育发生深刻变革。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有的新技术应用包括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学习伙伴,3D 打印技术颠覆学生动手实践,开源硬件夯实信息技术,体感技术引发学习新体验,教育游戏正逐步改变学习观念,云计算环境促进学习与教学的协同,社会性虚拟社区支撑大规模合作学习,学习分析技术支持规模化教学形式变革,等等。新技术对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角色定位、学习资源供给、知识获取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需要技术、教育、研究等各领域专家共同协作,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更新迭代发展。同时需要区域加快推进理念、政策、课程、评价等多方面变革,主动适应未来教育发展新趋势。

3.“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需要突破诸多因素制约

第一,信息安全制约大规模的创新应用。目前,我区既有统一的区域教育教学应用平台,又有学校个性化教学工具和平台。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系统过多、信息安全管理滞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创新应用。

第二,大规模因材施教需要强大的专业支持。目前,区域已有的教学、应用、管理平台已经积累了海量的教育数据,要精准服务五类用户,需要数据建模、深入挖掘、数据可视化并建立精准推送服务机制。

第三,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需要配套的政策保障机制。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周期长、见效慢、更新快,需要专项的创建政策、资金等,以弥补区域财政经费之不足。

1.整体建构系统平台,加强数据共享与应用

(1)加强区域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构建基于“统一接入、统一认证、统一平台、统一数据、统一防护、一网通办”的区域智慧教育云平台。全面启动新一轮服务于全区中小学的智慧教育云平台项目建设,打造服务于垂直行业的教育云平台。构建“业务中台+数据中台+AI 能力中台+开放协同平台”为主的“三中台一平台”模式,支持对学生、家长、教师、管理者和市民等五类用户的统一身份认证和用户管理进行设计。云平台将实现全区各类63 个系统教育数据的实时动态汇聚,并与区大数据中心、市民云和市教委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换和汇聚对接,不断丰富教育数据来源并汇入云平台。

(2)以数据驱动业务管理流程再造。建设区域教育混合云,推动教育服务的云端应用。实现各级各类服务平台间的数据融通。通过云平台实现数据治理和赋能,确定数据标准管理流程,使采集和汇聚的各类数据符合业务系统和实际工作的需求。最大化促进数据在各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实现数据的最大限度的互融互通。以数据应用推动过程监管,优化教育管理业务流程,促进教育管理的精细化,助推区域管理精细化。优化基于大数据的学校绩效评价改革,提升学校管理效能。

2.数据驱动因材施教,全面推进教学方式变革

(1)全面加强数字转型应用场景和感知体验。加强学校创新实验室、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学科教室等物理学习空间建设。推动“智慧校园”标杆校探索信息化应用场景。建设区学生校外科技实践基地,推动“平安校园”“绿色校园”的建设全覆盖,利用视频分析技术、物联感知技术等,提升学校管理有效性和服务精准性。推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集约建设和云端应用,完善产学研用开放协同的信息化支持服务,提升校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

(2)构建基于智能技术的个性化学习支持环境。充分利用智能教学助手、智能学伴、智能传感、数据挖掘等技术,推动基于学习者画像的学习技术研究。利用大数据采集技术,全方位多层次记录学生成长轨迹,探索学习者的学程定制化和学习个性化。在规模化的基础上,推动综合素质评价的精准化,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可视化、个性化、科学性的成长服务。改善服务供给与用户需求的匹配,提升个性化学习的支持服务能力。

(3)建立智慧课堂教学改进与支持系统。以“云录播课堂评价系统、学业质量分析系统、教师专业发展档案”为业务平台支点,全面提升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开展优质资源共享和个性需求推送。组织全体教师常态性开展教学反思、优秀教学分享和学科教研,建构科学有效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引领中小学智慧教学的全面实践。

3.以转型促精准服务,提升区域教育治理能力

(1)开发“互联网+智能公开”应用场景。以服务五类用户为中心,加快开发“互联网+智能公开”应用场景。提炼“一件事”和“场景应用”等的教育政务服务包,本年度在“一网通办”“随申办”上架智能公开服务产品,提供开放查询、认证查询、咨询互动、资讯服务相结合的场景应用,逐步形成“需求驱动—信息提炼—服务便利—智能治理—基层减负”的正向循环发展模式。

(2)探索智能匹配和精准推送服务。立足五类用户需求,对政策、服务、资源进行聚类细分,依托“一网通办”“随申办”统一身份认证和用户画像,利用推荐算法、深度学习、协同过滤等模式实现智能搜索、精准推送,快速匹配目标用户多元需求,精准推送政策解读,为政府信息智能化公开赋能。破解政策发布、政策理解、政策执行各环节的衔接问题,分析研判政策施行后服务对象未被满足的需求和实际困难,积极回应政策施行中的客观问题,主动推送更精准、更细致的二次解读、跟踪解读,实现“政策找人”,切实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效能。

(原载2021年第3 期《教育传播与技术》)

猜你喜欢示范区区域智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党政研究(2022年3期)2022-05-25分割区域发明与创新·小学生(2021年3期)2021-03-25擦桌子孩子(2019年9期)2019-11-07今年前两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申请专利12609件投资北京(2017年5期)2017-06-10区域发展篇北京教育·普教版(2017年1期)2017-02-05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群众(2015年11期)2015-12-16有智慧的羊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4年6期)2014-07-22智慧派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智慧决定成败网球俱乐部(2009年9期)2009-07-16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数学大王·低年级(2009年5期)2009-05-31

推荐内容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