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4-25 10:19:02

王勃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美术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美术鉴赏课程能够使学生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获得审美体验,陶冶艺术情操,调节身心状态,凝聚人文精神。因此,高中教师应该重视美术教学。文章以中国山水画为例,探讨美术鉴赏教学课程教学的意义与策略。

【关键词】高中美术;
中国山水画;
鉴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12—0114—05

在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对于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是促使学生在学习和体验中,提升审美能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隐形教学目标的培养,关注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成果。特别是在美术鉴赏板块,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合作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建议。因此,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直接对作品作出客观评价,这样容易禁锢学生思维,而应通过指点学生美术鉴赏的方法,引导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多元化审美思维。

中国山水画特指使用中国传统水墨绘画技法,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创作对象的独特画作类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山水画的绘画风格、审美旨趣就已经初步成熟,并在中国历史漫长的进程中不断融合新的特点而继续保有活力,绵延至今仍然富有生机,吸引了大量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可以说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美术成就的高度体现,是中国人审美旨趣的深厚沉淀,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虽然中国山水画讲究写意性,但它取材于现实,因此,在中国山水画的鉴赏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体会到现实世界中祖国大美山川带给人们的直观的审美刺激,还能体会到与画家心灵世界高度融合的情感趣味,甚至能够品味出其中隐含的不同的时代精神以及家国情怀。因此,鉴赏学习中国山水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和鉴赏能力,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线条之美是构成中国山水画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体现中国山水画独特美感的重要艺术元素。中国山水画的线条充分融合并体现了形式与变化之美、自然与情感之美及韵律与文化之美[1]。

(一)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基本运用

中国山水画是写意的,比起具体物象或整体画面的呈现来说,落笔的每一划线条才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所在。正因如此,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中一直很注重对线条的运用。中国山水画的线条讲究“一波三折”,主要有点、染、擦、皴等绘画方法,现实中并不存在真实的线,是一代代画家通过对自然山水轮廓的抽象,提炼出中国山水画基本的线条形式。画家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首先要形成对线条绘制方式的基本构思,再根据个人情感意向的主观性选择,拼接各式各样的自然景物,搭建出符合画家个人审美情趣的自然场景。当一切成竹在胸,画家才会开始真正的绘画过程,在绘画中通过对线条的起承转合、抑扬顿挫、浓重涂抹或輕描淡写、干湿褶皱、方圆粗细的不同调整,呈现出不同的力度和多样美感,这样构成的完整艺术作品协调有序、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来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山、水、树、云是中国山水画中的常见意象,因为它们的外在形象通常更具有流动性,与刻板凝滞相对,更能体现线条的变换,展现中国山水画“一波三折”的独特美学追求。中国山水画不仅有以线条为基础的轮廓塑造法,还有点、染、擦、皴等各种形式的绘画法,修饰和填充线条,更加丰富了线条的形式,增加了整个画面的层次感和丰富性,即使是单一的黑白色彩,仿佛也拥有了各种颜色鲜活多变的魅力。画家就是通过对中国山水画线条的基本形式的创造性运用,充分表现出中国山水画的形式与变化之美。

(二)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情感内蕴

不同于其他画作类型对于形象描绘物象的追求,中国传统水墨画更重视“看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意境表达。因此,中国画中的每一笔都不是一种写实的观照,往往都藏着深刻意蕴。线条是画家的语言,是鉴赏者与画家心灵沟通的桥梁,画家透过线条表达他们对自然山水的审美,对个人情感的宣泄、对社会生活的体悟,鉴赏者也能在欣赏作品表象的同时,感受到蕴含在线条中丰富的情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体会。

中国山水画的线条语言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默契,后代的山水画家能够通过对前辈线条语言的解析和借鉴,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情感,其他鉴赏者也能透过一些相似的线条形式更好地接收到画家传递的情感。一代代中国山水画家与鉴赏者在欣赏与交流中共同促进了中国山水画线条语言对情感内蕴表达的不断升华。中国山水画的线条在长期的凝练中充分彰显了自然与情感之美。

(三)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诗意哲学

线条并不是一种直白表达画家独特情感的语言,而是充满着诗意与哲理的抽象话语,更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深厚沉淀。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者往往都是长期接受中国文化熏陶的文人墨客,在他们的线条话语中必然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印迹。中国古典哲学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崇尚自然的观念与中国山水画最为契合,因而在中国山水画中有着突出体现。再加上中国古代长期对诗歌重视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画家的绘画理念,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中国山水画家非写实派创作风格,充分发挥浪漫想象,即使是描摹客观自然也显得灵动飘逸。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感受到中国古诗的意境、中国哲学的思想、中国文人的格调、中国文化的底色,充分彰显了韵律与文化之美。

高中学生的心智状态已经趋于成熟,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较高,养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也具有一定的主动学习意识。因此,教授高中学段的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以自主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促使教师融入学生,学生融入课堂,形成师生的良性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

(一)直观鉴赏,审美初体验

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必然是美术鉴赏课最主要的教学活动。高中学段的学生已经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具有一定的鉴赏水平,鉴于此,高中美术教学应该把课堂充分交给学生,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和展示的机会,教师则偏向于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和在课堂上的引导、提升工作。

美术鉴赏课最重要的是鉴赏的作品,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呈现出最好的感官效果。因此,教师应加强课前准备工作,提前通过互联网平台充分搜集信息,寻找更好的教学资源,如更为高清的美术作品图像,更为充足的作品资料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留给学生欣赏作品的时间一定要恰当,过长会浪费课堂时间,过短则不利于学生充分感受。然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直观感受,让学生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分享自己初步观察的审美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鼓励为主,及时对学生的发言作出评价。一是因为积极的评价往往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也能鼓励其他学生,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二是美术鉴赏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或统一的审美标准,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直观感受就是为了发散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认可多样化的审美标准,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评价,这也有利于加强教师对学生知识水平的了解。但是,這并不代表教师不发挥作用,任由学生自由发展,教师也要适时为学生传授美术鉴赏的知识,提供美术鉴赏的角度、理念和专业观点等技能性知识[2]。以《千里江山图》为例,教师先让学生自由发言,根据学生的表达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然后可以针对学生没有涉及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比如,这幅作品在线条运用上以勾勒法画出轮廓,用皴点涂抹山坡,用没骨法表现树干,以丰富的表现力绘出青山绿水的基本形态,笔法精密得当,画面构图纵横交错,景物搭配相得益彰,整体气势恢宏。在运笔上,作者在继承中国传统山水画法的基础上,有自己更加细腻严谨的功力,点画晕染运用巧妙,即使细小的人物,其动态表现也鲜明逼真。一笔笔勾勒出万顷碧波,渔舟游船荡漾其间,动感十足。这些都是直接美术作品的图像中所能接收到的强烈的直观视觉感受。也正是由于图像所具有的强烈的直观性和立体性特点,决定了教师可以通过直观鉴赏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起到切实有效的教育作用。

(二)研讨解析,审美再升华

1.情景烘托。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情景烘托,设置生动具体的审美情境。虽然对一个作品的鉴赏应该是以学生直观的视觉感知为主,但不可否认,如果只通过直观感受去理解一幅美术作品,可能会导致鉴赏体验过于浅显,毕竟中国山水画不仅仅具有直观画面的自然形式美,还体现着画家充沛的个体审美与情感,蕴含着中华文化诗意与哲学的丰富内蕴。但这些方面不是通过直观的欣赏就能体会出来的,而是需要教师适时为学生补充相关信息,画家经历、创作背景以及文化知识等具体有效的知识链接。直接补充知识的形式可能会过于直白枯燥,采用情景教学法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以《溪山行旅图》为例,这幅作品是北宋时期范宽的代表作品。这幅图画的主体是巍然屹立的山川,山顶有茂盛丛林,山谷中飞出一线瀑布,山峰下巨岩竦峙,林木纵横,溪水奔流向前,一队商旅运载着货物的缘溪行进于山径之间,为幽静的山林增添了生气。范宽的作品多取材于其家乡陕西关中一带的山岳,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陕西关中的实景影像,帮助学生通过感受发现实际的自然形态特点,再对比它们在画家笔下呈现出的形貌,归纳出画家的绘画技巧和审美倾向,体会画家独到的艺术表现能力。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范宽长住终南山和太华山的经历,嗜酒好道的性格特征,以及他深受道家徜徉自然的美学影响,借助其人其事,感悟画家的性格特点对作品风格和创作理念的影响。另外,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能够鲜明体现北宋文雅风流、经济繁荣的社会风貌的小视频,或者具有北宋时代特色的其他作品,让学生充分体会其创作背景对作品风格的影响,让学生从审美的角度体会作品形成的生活环境。通过情景的设置,还能使学生充分体会情与景的相交相融,以及作品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渐将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2.讨论交流。讨论交流是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调动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能够发现更多的鉴赏角度,收获更多对作品的不同见解,从而有利于学生提高对美术鉴赏能力的认识与感悟。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以多样的问题为导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给予学生更多交流不同的观点的机会。比如说,在对倪瓒的《六君子图》进行鉴赏时,教师可以提出诸如“画作使用了哪些样式的线条?”“画家绘制了哪几种树木,各有什么特色?”“作品整体的结构设置营造出怎样的意境?”等各种相关问题,提供学生鉴赏和思考的角度,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讨论的状态,聆听他们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美术鉴赏理论技能的提高。

(三)临摹体悟,实践出真知

虽然根据美术鉴赏的课程要求,教学需要多以感受交流为主,但是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临摹作品,进一步加深体会,促进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升华。在开展临摹活动时,教师需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能力与水平,选择较为恰当的作品让学生进行临摹。在本章节的课程中,笔者认为《富春山居图》更适合学生临摹,《富春山居图》是一幅长卷,但它不仅能在整体上给人以美的感受,其中的每一小部分也可以单独成画,具有不同的审美特色和独立的审美价值。教师组织学生临摹该作品时,可以给予学生丰富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临摹。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增进教师对学生审美倾向的了解。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体会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运用,深入感受画家精妙的绘画艺术,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对作品内蕴的感悟。

(四)拓展延伸,提升综合美术素养

在美术鉴赏课程中教师还应结合现实,增加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现实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美术教师可以在鉴赏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元素,帮助学生加强感悟,使课程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在美术鉴赏课程中,沟通美术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学习的兴趣,调动课堂的活跃度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是增强学生美术综合素养,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从直观体验和理论探索的角度完成对中国山水画的鉴赏之后,还可以寻找机会组织课外拓展活动,带学生游览写生或去美术馆参观。在生活的环境中,让学生先学会观察和感受真实的自然之美,再把自然风景同美术作品结合起来,从生活角度理解艺术,有利于让学生通过现实中的更多感官维度去理解,拓展对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角度,增强对艺术魅力的感悟[3]。

另外,美术教学资源还可以从更广泛的生活资源中寻找,各种艺术都有其共同性,在美术教学中不一定只局限于美术作品,也可以借助音乐、影视、文学作品辅助学生理解审美的多元性与共通性。例如王维的诗歌通常被赞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王维诗画作品的结合,共同感受艺术之美,让学生意识到各种艺术虽然采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中的审美特性是相通的。教师通过搭建各种艺术作品的联系,可以促进学生突破美术学科的局限,提升综合审美能力,充分陶冶学生情操。

综上所述,中国山水画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教师在教学中应以美术实践教育为核心,但也要格外重视并加强审美教育的渗透。通过对中国山水画的鉴赏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塑造美好心灵。在实际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的能力与水平,灵活选择教学方式。

[1]曹科.试论中国山水画线条的美学内涵[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05):188.

[2]吴胜景.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以中国书画模块的山水画为例[J].教师博览,2019(09):4-7.

[3]周吉龙.审美教育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分析[J].魅力中国,2021(48):191-192.

编辑:魏麟懿

猜你喜欢中国山水画鉴赏教学高中美术禅宗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12期)2017-01-18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民族性艺海(2016年12期)2017-01-13新课标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策略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6年10期)2016-12-13“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情感读本·理论篇(2016年9期)2016-11-05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探析成才之路(2016年8期)2016-04-20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