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毓旋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 福建 厦门 361021)
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念并锻炼学生创新能力,除了为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外,还应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素养的培育。目前高中生不重视劳动、不善于劳动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劳动素养培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被淡化、被弱化倾向,基于此种情况,高中生物教学应该改变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方式,积极探索有效模式,制定有效策略。
1.1 加深学生对于生物教学的印象。在生物学科教学之中,不乏一些实验性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联性,通过实验教学来推动学生对于课堂知识学习的巩固,通过课堂学习来加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表现,让学生对于知识学习与实验步骤有更加深刻地了解。在实验教学之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点运用在劳动技术的实践过程中,深化学生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对于生物课堂教学的印象。
1.2 培养和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现阶段一再强调素质教育的开展,而动手能力则是素质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动手能力正是在实际锻炼之中培养出来的。通过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劳动方式,能够迅速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够为学生积累相应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掌握独立生存、独立生活的能力。
2.1 把握教学原则——基本构成。在培育学生劳动素养的过程中,要把握住系统性、全面性、学科性、体验性、时代性等原则,才能使劳动素养的培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相一致。要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和教师四位一体的主体联动机制。要建构整体教育观,使劳动教育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让学生面对真实的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情境,努力挖掘生物学教学中与劳动素养培育的结合点,使劳动教育的内容、方法在时代进步中不断迸发活力。
2.2 优化教学目标——核心方向。劳动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关键核心工程,在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引的教学目标中融入劳动素养的目标,能够实现劳动素养培育与核心素养培育的同向同行,协调配合。通过一对一梳理,分析劳动素养四个维度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联系性,发现几乎每个维度都可以实现融合,只是在部分的维度上存在一定的明显性关联。如:科学探究、科学思维与劳动能力、劳动体验的关联性较强,都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与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的相关性也较大,都注重一定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核。教师在教学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应该有所侧重,突出重点。
2.3 深挖教学内容——资源依托。基于课程建设、课标解读、教材挖掘等渠道,对学习内容进行统整,挖掘学习内容中的劳动素养培育元素,能够促使教师在培育学生劳动素养的教学中有良好的资源依托。笔者认为,在课程建设方面,以学校自身的特色和区位优势,致力于打造一批有校本特色的课程,加快建设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队伍,争取建立在线的课程资源库,提高资源共享性。在教材挖掘方面,在对教材具体内容和栏目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后,可以发现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主要可以利用实验探究类、模型制作类、社会服务与调查实践类、生活劳务类、科学史类等内容来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在栏目利用方面,主要可以借助探究与实践、课外制作、生物科学史话、科技进展等多个栏目,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培育。
2.4 完善教学评价——助力保障。劳动素养的培育离不开教学评价的积极反馈,建立完善劳动素养评价体系,能够为劳动素养培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除了进行每一学段的综合评价之外,还应该实现平时劳动过程劳动素养评价的标准量化和劳动素养水平监测的信息化和高效化。评价时,在不同的劳动素养维度下划分学生不同的表现,通过不同的主体进行定量加权评价。同时,基于教育监测技术的理论,可以建立基于生物学科的劳动素养监测评价的三维框架,在信息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运用大数据提高评价的高效性和精准度。
3.1 依托教材,挖掘劳动教育隐性资源。例如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4章《人与环境》教学时,可以渗透劳动教育。在学习本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遗传、物种、种群、群落等相关知识,本节课知识点并不多,教学重难点集中在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措施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本节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劳动认知,所以本部分的教材可以用于渗透劳动教育。
本章内容教学可以分为四个教学目标。
第一部分:行为动词是关注,属于情感目标的认同阶段。认同内容是全球性环境的具体问题、其所带来的威胁和对人的影响。在达成课程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人与各种生物以及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劳动认知。
第二部分:行为动词是概述,属于知识目标的理解阶段。认知内容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保护措施等一些基础知识前,已知晓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现在正面临巨大威胁,由此更能深刻体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在探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措施中,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同不同的人群接触交流,在不停地“成立——推翻——成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聚合,并将提出的建议进行模拟尝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劳动技能。
第三部分:行为动词是举例说明,属于知识目标的理解水平。学生需要学习生态学、系统工程等相关基础原理,观察身边有关现象,从而主动去了解“沼气工程”“桑基鱼塘”等生态系统。在尝试建立生态模型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强化,交流合作能力得到加强,动手技能进一步提高。
第四部分:行为动词是形成,属于情感目标的内化水平。学生心中牢记“保护地球、人人有责”的理念,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在选择实验材料时,会主动留意哪种材料被废弃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小,哪种材料可以被二次利用、循环利用或用于他处,再进行分别处理。这不仅符合当今“垃圾分类入桶”的生活要求,还有利于学生利用已知材料创造性实验,从而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劳动的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劳动创造力。
本章内容渗透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为,基于事实论证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效益动态平衡的影响,通过搜集与分析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关的图片与资料,形成“不以牺牲环境为前提”的劳动认知。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时,初步体验“育种工作者”这一劳动职业。在了解新型能源与废物回收等可持续发展实例后,培养学生劳动创造力和勤于劳动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时,建议首先以视频呈现和图片展示两个视角围绕“全球性环境问题”出发,激起学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认同感,从而形成“不以牺牲环境为前提”的劳动认知。其次,在阅读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材料时,学生会联系之前所学遗传有关的生物知识,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同时能够初步体验“育种工作者”这一劳动职业所需具备的生物学要求。然后,“稻鱼”与“鱼菜”生态系统、新型能源(风能、热能、潮汐能)的系列图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创造力,能更好更合理地利用环境资源。废物回收、垃圾分类现状相关图片,引发学生“环境与生活息息相关”“从我做起,共建美丽家园”的共鸣,达到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劳动的习惯。最后,谈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完成成果报告作业,锻炼学生语言表达、报告撰写和成果展现的能力,这些都是劳动技能不可或缺的。因此,本节课生物知识的学习能达成劳动教育目标,从而较好地渗透劳动教育。
3.2 结合实践,探索生活劳动教育要素。例如学习完必修1第1章《走进细胞》后,教师可以设计“种植辣椒”的劳动实践教学,来探究生活劳动教育要素。在研究“辣椒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需求”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的主要内容。“辣椒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需求”主要涉及辣椒生物学特性,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的介绍,另一个是辣椒的生长对环境条件的需求,学生了解这一理论知识,对于后期辣椒栽培的亲身实践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学生学完《走进细胞》后开展,有利于结合教材“辣椒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需求”这一探究实践,将辣椒制作成临时装片,让学生从显微镜的视野下来观察辣椒细胞更微小的组成部分并能准确区分,不仅将教材探究内容做再一次的巩固和提高,同时对于辣椒这个实践的研究对象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第1章的学习过后,学生已经能够判断辣椒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体统——生物圈;
通过第1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学习,学生对于显微镜的使用和基本构造再次深入,对于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有了一定了解,但操作还不够熟练和规范,所以将辣椒细胞的观察作为该实践探究的一个内容,有助于学生显微镜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从辣椒栽培实践活动课的安排上来说,学生对于辣椒的起源和价值有了一定认识,对辣椒栽培也激起了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对于本次课的学习,也保持有一定的学习热情。
这节课渗透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为,学生通过学习能阐述辣椒的生物学特性及辣椒对环境条件的需求,能够将辣椒对环境条件需求的理论应用于辣椒栽培实践,通过学习,能够理解植物也有生命,促使学生热爱生命和尊重生命。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确保学生积极参与,例如,教师:同学们都对辣椒农户或者自己的长辈进行了采访,大家都是优秀的记者了,想必大家都对辣椒的种植和注意事项有了一定了解,下面请同学们自愿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学生们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后,对教师的问题会更加感兴趣,或许他们会这样回答:我家本来就是种植辣椒的,但由于平时都住校,我很少参与家里的辣椒种植,我本次采访的是我的妈妈,通过妈妈的回答我了解了他们的辛苦和不易,下面是我通过采访总结的种植流程:(1)培养苗;(2)到一定季节给地施肥;(3)雨后的一天将苗移到地里;(4)移苗后一两天不下雨就可以浇水。这样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在采访辣椒种植的过程中,体会到长辈们劳动的辛苦,进而激发学生尊重长辈,尊重劳动成果,学会体谅父母,在自己有时间的时候多多帮助父母劳作。
这节辣椒栽培实践课除了普及了学生辣椒栽培必备的理论知识,同时结合了教材中学生学过的知识,实现了辣椒知识与教材知识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了课本知识的巩固和提升。
3.3 家校共育,促进劳动教育更具实效。如今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和劳动是不可兼容的关系,尤其在学生处于高中时期,认为如果学生在劳动上花掉太多的时间,那么就会导致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相对减少,学习时间一旦减少,学习成绩必然受到影响。基于以上考虑,家长的溺爱之心不自觉地开始泛滥,包揽所有的家务,只为让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殊不知这样就人为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权利。教师可以在生物家庭作业中加入一些需要学生和家人一起完成的趣味作业,并提前与家长沟通,说明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在参与中学习,并且还能增进亲子关系,这样一来,家长也很乐意接受。
例如学习完选择性必修3第1章《发酵工程》后,教师可以发布周末家庭作业:学生和家人一起蒸馒头,记录所用的原料、发酵的时间、制作的体会等,之后再在班上和同学一起交流,鼓励家长把学生在家庭中蒸馒头的过程拍摄成照片或视频,配上家长的感悟,一起发到微信群里,让更多的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已经能够主动承担家庭劳动的责任了,从而产生“不能输在家庭教育上”的紧迫感,也主动参与到劳动教育的阵营里来。同时,在一起“晒劳动”的过程中,家长相互比较孩子的劳动成果,从而自觉督促自己的孩子提高劳动素养。在学习完《禁止生物武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中的防疫物品和防疫方法,同时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们把更多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分享给家人,使其辐射身边人,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生物素养(社会责任)的落实,又有劳动教育的达成。劳动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活教育,而且是一种最好的生活教育。学生通过劳动获得生活体验、生活乐趣,掌握生活技能,从而创造生活。劳动为家校共育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家庭的参与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让学校教育的成果得以延伸和发展,学生的劳动习惯进一步巩固,劳动意识进一步增强。
综上所述,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应该利用教育来培养建设社会的人才。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当把握好生物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让生物教学服务于社会建设,同时将生物学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经济的支撑,进而全面推动生物教育改革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生物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之中。
猜你喜欢辣椒劳动生物生物多样性天天爱科学(2022年9期)2022-09-15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生物多样性天天爱科学(2022年4期)2022-05-23上上生物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辣椒之争快乐作文(1.2年级)(2020年8期)2020-09-10拣辣椒中外文摘(2020年9期)2020-06-01第12话 完美生物航空世界(2020年10期)2020-01-19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当代工人·精品C(2016年6期)2017-01-12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