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郭矗矗
在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课标要求,推进呈螺旋式上升梯度发展序列的语文要素,需要每位教师的思考。青岛永宁路小学方雪萍老师执教的《古诗三首》,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方老师执教的《古诗三首》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方老师在《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授课时,精讲《山居秋暝》,让学生自主学习《枫桥夜泊》,扶放结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在此,借方老师《山居秋暝》这首诗的教学经验,浅谈在古诗文教学方面的认识与感悟。
上课伊始,基于学生已经充分预习古诗,方老师指两位学生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生的朗读做到了准确流利、字正腔圆。之后方老师顺势引导:“看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难不倒大家,那你们能读出节奏韵味来吗?请看,这是《山居秋暝》的平仄图,横线是平声,竖线是仄声,平声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一二声,仄声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三四声。要记住平长仄短,原则上平声可以无限延长,句尾平声要更长。”当学生初步了解平仄之后,对照着平仄图,方老师先后采用范读、共读、领读的方式,带领学生借助平仄的变化感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两句诗的节奏变化。在学生掌握后,方老师放手让学生读整首诗,读《枫桥夜泊》。同时,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指导纠正:“虽然读节奏时要注意停顿,但是不能读断,应该声断气相连。”当学生读好节奏后,方老师借苏轼对王维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启迪学生思考《山居秋暝》是一幅怎样的画。学生在默读古诗时,根据自学要求,圈画出了诗中描写的景物,之后展开想象,交流透过这些景物,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方老师顺势出示明月图加以引导:“作者就是运用这一静一动,以动衬静,展现了这幅美好的画面。怎样读出这种美呢?静态轻、慢一点,动态欢快、声音大一点儿。”
可见,方老师课堂上的诵读教学并不是漫无目的的重复读,而是有层次、有梯度的读。在整个过程中,体现古诗文教学三个层次的诵读指导:第一层次是读准字音。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课前,大多数学生可以借助课下注释,达成这一目标。第二层次是读出节奏。读出节奏的前提是读好断句。古诗文中的断句通常可以根据意思加以辨别,方老师这节课上指导学生根据“平长仄短”的原则读古诗,为学生今后读出节奏提供了另一种思路。第三层次是读出韵味。方老师带领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对画面进行感受,对情感进行把握,学生真正读懂了古诗,读出了韵味。在这样三个层次、螺旋式上升的朗读中,课上真正做到了以读促悟。
当学生读不出古诗文的韵味、无法理解其传递出的情感时,通常是因为“不解其意”。而学生在理解诗文意思时,主要障碍是字词和特殊句式。《山居秋暝》这首古诗的大致意思并不难理解,课前方老师在导学单设计上巧设玄机,先回顾之前学过的理解古诗的常用方法,有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阅字典等,然后试着说说《山居秋暝》的大意。这些方法难度相对较小,且学生在现代文的阅读中并不陌生,因此,对古诗大意的理解,课下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学生在学习这首诗时,难在诗题“山居秋暝”。方老师在课上解题时,抓住学生理解有难度的字“暝”,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暝”是“傍晚时分”的意思,“秋暝”交代时间是秋天的傍晚时分。针对特殊句式“山居秋暝”,提醒学生按照先时间后地点再补充的方法翻译,“山居秋暝”指秋日傍晚时分,在山中居住所见到的景象,这样的翻译更符合当下的语言习惯。
方老师在理解古诗大意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更符合2022年版课标要求和学生的现有学习能力。小学阶段,教师对于古诗文中的语法、句式结构并不需要做深入讲解。在古诗文教学中,遇到特殊句式通常采用留、删、换、调、补五字法。“留”就是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
“删”就是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调”就是调整句式;
“补”就是增补,补出句子中缺少的成分。方老师在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山居秋暝”时,正是采用了“调”和“补”这两种方法,这样既没有超越学生的现有能力,又巧妙地进行了方法的渗透,可谓匠心独运。
理解古诗文大意,是帮助学生走进《山居秋暝》营造的意境、感受王维“诗中有画”的基础。为了真正带领学生入情入境,方老师指导学生带着自学要求默读古诗,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展开想象:透过这些景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学生自学时,顺势引导理解何为“景物”。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学生说出圈画的景物空山、新雨、明月、松林、清泉、山石后,方老师出示明月图,一轮皎洁的明月冉冉升起,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林的缝隙洒下来,整个松林仿佛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学生自然而然地捕捉到了静态描写。在这样幽静的山林中,听,传来了什么声音?是叮咚叮咚、哗啦啦、淙淙的流水声,这声音低低的,轻轻的,更显出了山林的幽静。小溪欢快流淌的声音就是动态描写,作者就是运用这一静一动,以动衬静,展现了这幅美好的画面。在赏析古诗后两句时,方老师在学生说出其中的景物和人物后,指导学生抓住“喧”字感受洗衣姑娘内心的高兴,抓住“下”感受渔舟的轻快、渔船上渔人心情的欢快,透过眼前这一切,想一想他们在这里生活得幸福、悠闲、自由、快乐。
方老师运用补充图片和抓关键词这两种方法,带领学生看到了文字背后徐徐展开的美好画卷,学生在方老师的引导下真正走进了古诗的意境之中,赏美景、悟喜情。教材精选的每一首诗词、每一篇小古文中都配有插图,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像方老师这样借助插图和抓关键词,引导学生走进画面,感受美的熏陶,感受诗文意境。
中国古诗文讲究以诗言志、文以载道,每一篇诗文的背后都有作者希冀传递的情感。当学生走进了《山居秋暝》的意境后,就已经触碰到王维藏在诗中的情感了。学生在品析诗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时,感受到了浣女满心的欢喜,渔夫打鱼归来的喜悦,这幽静的山林因为有了人的出现,变得充满生机,这是一幅多么热闹、欢快、幸福的画面呀。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人在画中游,谁舍得离开呢?此后,方老师进一步出示王维的生平资料和《山居秋暝》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开篇的“空山”,是意境,更是心境,因为把内心的烦恼坎坷看淡了、放下了,变得豁达乐观,拥有了那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这样层层递进,学生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真正走进了诗人的内心。
方老师课上将品析词句和补充资料两种方法交叉使用,娴熟自如。品析词句,把握古诗情感,让教学更有梯度,引导学生感受到了诗人对月夜山村清幽宁静的赞美喜爱之情。补充资料,深刻理解首联的“空山”,放空的还有诗人对官场厌倦的内心,让教学更有深度。
在《山居秋暝》这首诗的教学中,方老师的导学案设计也是一大亮点。导学案的课前篇,自主学习课中生字,搜集诗人资料,回顾理解古诗的方法。课中篇,仿照学习《山居秋暝》的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枫桥夜泊》的学习。课后篇,进行《终南别业》的拓展学习,更是基于学习的有效输出。
方老师巧借导学案,为学生搭建学习古诗文的支架,教给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做到了授之以渔。“课前篇”基于现有经验,进行基础字词学习、资料查找、方法回顾,让预习更高效;
“课中篇”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法指导训练,实现学法的“一课一得”;
“课后篇”在迁移拓展中,进行方法的巩固。长此以往,学生在古诗文的阅读中,可以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这样进行学生初小古诗文阅读的衔接,奠定了扎实的“学法”基础。
方老师执教的《古诗三首》这一课启迪我们,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要坚持“读为先导、多策促捂”的策略,读好古诗,理解诗意,感受意境,把握主旨,授以学法,让教学更有迹可循。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