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广,尺幅之窄,总有一种东西在流动:它,“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何逊);
它,“林梢鸣淅沥,松径夜凄清”(薛涛);
它,“向峰回雁影,出峡送猿声”(张祜)。它,就是无处不在从不缺席的“风”。
风,本来就是流动的空气,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大块”即“大地”,“噫气”即“吐气出声 ”。风,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人们可以直观感受但无法看到的,它常常带来降水与天气的变化,预示着季节的变换,是无处不在而又带着极大神秘感的自然物象。对于风的缘起,宋玉《风赋》“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又说“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李璟也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赵壹《迅风赋》:“织微无所不入,广大无所不充。经营八荒之外,宛转豪毛之中。察本莫见其始,揆末莫睹其终。”
风,无时不在:春风和煦,熏风醉人,西风沉思,北风凛冽;
风有五彩之色,风有万种之情;
风,似无影却有踪,万物皆可如风,万事皆可随风;
“风”可以绘景、咏志,风可以抒怀、传情。风意象,是生活与文学直接而丰盈的永恒题材,具有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无穷魅力,也成为历代诗词表现的重要内容。据初步统计,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108首诗词,直接写“风”的33首,间接写“风”的25首,占比接近45%。对照唐诗宋词的风意象,这一比例,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诗词意象的固定模式与审美取向:《全唐诗》字频排序:1.人39195次;
2.山31014次;
3.风30179次。《全宋词》词频排序:2.东风1379次;
7.春风800次;
29.风雨500次。所以小学语文古诗词,不能不观风,不能不说风,从直观到间接,从自然到社会,从个人到群体,从描述到寄托,从投射到隐喻,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
烘托渲染:揭示自然意象的灵动与多姿
因为看得见摸不着,风意象,成为历代诗歌、绘画讨论的热点与难题,人们想了各种各样的方法,而烘托、借喻则是最常见的手法。人们往往选择很多可见可感的物体,比如树枝、柳丝、竹林、波浪、长发、裙子、芦苇、旗帜、风筝、风车,还有从声响、色彩等角度去描写风,李方膺《潇湘风竹图》曾经自豪地宣示:
画史从来不画风,我于难处夺天工。请看尺幅潇湘竹,满耳丁东万玉空。
作为题画诗,“尺幅潇湘竹”的动感,侧面描述了风的强劲与音响,如临其境,形声并出,诗画互发,的确有境界。这个角度,如果从诗词创作来比较,就不足为奇了,而且有更上乘的表现。
1.因风拟象。李峤《风》(语文一上)是在整体上形象描述风意象的名篇: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不得不叹服,李峤是写风的高手。这首五绝,字面上没有直接提到“风”字,但句句写风,每一句一个角度。1—2句,通过代表性的季节揭示时间跨度,以省略的主语(风)领起,它既能解落三秋的树叶,又能催开二月的鲜花,以视觉切入,春花秋叶,叶花互文,即秋天的花和叶、春天的花和叶,用来概括一年四季的花开花落,视觉鲜明,而且揭示出因果关系,因为有风霜雨露,因为四季更替,所以才有春花秋叶,才有一年中不断赓续的美景。3—4句,从空间着眼,写出风的无边无涯,(风)“过江”就掀起“千尺”巨浪,(风)进入茂密层叠的竹林则“万竿”皆“斜”,境界阔大,而且风声迅疾,声势逼人,先声夺人。所以1—2句从视觉写时间,3—4句以听觉写空间,跨越时空,观照天地,充满焦距动感,充满生机活力。其实,李峤另一首《风》也很有名:
落日生蘋末,摇扬遍远林。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龍吟。
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
这首五律(“若至兰台下”一句出律)再现宋玉《风赋》之意,而以“凤舞”“秋扇”拟形,以“龙吟”“夜琴”摹声,分别用看得见的“花”“竹”“月”“松”来写看得见、抓不住的“风”,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至于王勃的《咏风》影响就更大: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该诗从风的动态着笔,精心选用了“生”“加”“驱”“卷”“去来”“动息”“起”等一系列独特新颖的动词,赋予“风”以人性化的动感与活力,将原本无形无状之风描绘得可驱可卷,来去自由,动息含情,声情并茂。
2.以风追景。杜甫《绝句》(语文三下)就是这样: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此诗以最简洁的笔墨写春天风神的美妙,“江山丽”是大境界,“花草香”是特写,这是“花草”互文,不是指春花春草,而是指草本的花,正如“城春草木深”之“草木”,分指草本的花(如玫瑰、兰花)、木本的花(如海棠、桃花)。如果说,1—2句式写视觉感知,那么,3—4句则通过两种动物具体摹写春色,燕子、鸳鸯,都是春意盎然的重要描写对象,共分三层来写:第一层,燕子、鸳鸯,是春天充满活力的象征;
第二层,燕子自在飞翔,鸳鸯娇逸沉睡,一动一静,以静写动,动感跌宕;
第三层,揭示因果关系,因为“泥融”,燕子才匆匆飞跃;
因为“沙暖”,鸳鸯才熏然入睡;
第四层,这两句也是摹声,以白描写燕子的欢快的歌声,鸳鸯沉醉春风的快意,正如罗邺《春风》所云:“暗添芳草池塘色,远递高楼箫管声。”所以,1—2句,仅仅铺垫,3—4句才是重点,才是着力之处,因“香”因“融”而“飞”而“睡”,这就是“丽”,这就是美。
3.借风拓境。《敕勒歌》(语文二上):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首民歌,着笔不是特写的“泥融”“沙暖”,而是浩渺雄壮的山川、穹庐、四野,恢宏壮阔,横亘天地。前四句,大场面、大手笔,但“川”“阴山”“天”“穹庐”“四野”,依然具体可感,眺望中有仰视、远视、平视,分别有高远、深远、平远的层次与角度,从而奠定豪迈雄伟的抒情基调。
后三句则由宏观过渡到微观,“苍苍”“茫茫”叠字,不断渲染、不断强调,是对像穹庐的“天”、笼盖着的“四野”的第二种感受,即清晰浩瀚、一望无际之外,还有朦胧迷茫、天地浑然一体的绵渺之美,两种审美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末句则从静态的勾勒白描转为动态的点缀“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跌宕起伏一望无边的草原,有一群群、一只只的牛羊,时隐时现,若隐若现,忽隐忽现,读者如临其境,陶醉其间,不禁叹绝!而这一动感,从哪里来的?只有“风”才有这种力量,才有这种魅力。“风”吹,绝不是池塘和风,花草飘逸;
绝不是杨柳飘拂,绿遍江南;
而是张力强劲、呼声震撼、速度炫目的粗犷之风,带有原始的没有驯化没有规律的草原之风。于是一片韧劲十足的牧草,才会“低”,才会让我们看到那惊人的草原之美的核心:“见牛羊。”所以,“风吹草低见牛羊”,“吹”“低”“见”三个动词连用,节奏明快,苍茫飞度,不仅是名句,也是解读这首诗的诗眼。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六《解题》:“其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故其句长短不齐。”说明这首诗是从北方少数民族的民歌翻译而来,但此说还不能解决诗歌两种风格的矛盾。关键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与“天苍苍,野茫茫”,基本上是重复的,我们可以做两种调整:
版本一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风吹草低见牛羊。
版本二
敕勒川,阴山下。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如果以其中某一个版本流传至今,我们一定也会称奇赞赏,尤其是版本二,仿佛妙然天成,渺无痕迹。这一矛盾、破绽也可以解释为一笔两写,两种风格的融合:清晰与朦胧,也可以解释为诗歌在翻译、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前四句是一种原始北方民歌的风格,押仄声韵:下、野;
后三句则是典型的文人情调,兼有南方的细腻迷茫,押平声韵:苍、茫、羊。当然更多的,还是翻译传播过程中形成的,可能之一:前四句由鲜卑语翻译过来,后三句由翻译者直接创作;
可能之二:前四句直译,后三句意译,用汉语再创作;
可能之三:本来就是两首,在翻译传播过程中合并删节而成,所以前半首粗犷豪迈,后半首朦胧灵动,构成一幅完美的画卷。总之,“原型”的追寻与探索,丝毫不影响我们对此诗的膜拜与神往。正如金代元好问(《论诗十三首》)所赞: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4.随风寄情。至于江南水乡春天的美景,一定也离不开“风”“春风”,张志和《渔歌子》(语文五上)就是代表: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到湖州拜访好友颜真卿,面对桃花流水、鳜鱼肥美,张志和作词五首,此为其一。但历代描写江南水乡美景的诗词,可以说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张志和此词能够与众不同成为名篇的原因:
一是选择《渔歌子》词牌,单调二十七字,四平韵;
中间三言两句,宜用对仗。其容量就像一首七绝,只是第三句少了一个字,就平添了灵动、活泼、起伏、顿挫的韵味。押平声韵,四平韵:“飞”“肥”“衣”“归”,但又用了七个的入声字,“塞”“白”“鳜”“箬”“笠”“绿”“不”,构成音乐上的节奏起伏,达到抑扬顿挫、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
二是以“垂钓者”的口吻,自然也就是“垂钓者”的眼光与思绪、心胸、志趣。诗词总是以最简洁的文字表达最丰盈的内容,所以主语基本上是省略的,而且随着创作的深入,发生主语的转换,比如这首词一二句,乍一看,应该是“我”看到了太湖流域的特殊春景,三四句,主语似乎仍是“我”,“青箬笠,綠蓑衣”,“我”看到了一个“青箬笠,绿蓑衣”的垂钓者;
最后一句“斜风细雨不须归”,一个“归”字,就可两解,一是“我”,二是“垂钓者”,或者二者合一,融汇一体。于是,当我们从一开始就以“垂钓者”(我)的视角来看的话,效果、意境、情趣就大不相同。这里,“我”就是“垂钓者”,“垂钓者”就是“我”,分不得彼此你我。至此,“归”,就有了多重意义,既有写实的垂钓归来,也有人生向往自我陶醉的隐喻,据《唐书·张志和传》载,“志和居江湖,自称江波钓徒,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可作此词最好的注脚。
三是“斜风细雨”,是实写景物,江南春色的典型意象,唐代很多人写过,比如“斜风细雨江亭上,尽日凭栏忆楚乡”(韦庄)、“南国平芜远,东风细雨斜”(李频)、“南村小路桃花落,细雨斜风独自归”(李群玉)、“寻常倚月复眠花,莫说斜风兼细雨”(吴融),显然不是张志和的独创,而张志和的妙处则在寻常意象之外寄寓自己的人生选择,“不须归”,另含深意,忘情山水、向往自由的意趣油然而生。
四是衍生出系列产品。宋代有苏轼、黄庭坚等仿作,比如苏轼《浣溪沙·渔父》:“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徐俯《鹧鸪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浮云万里烟波客,惟有沧浪孺子知。”
清代刘熙载《艺概》评云:“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阕,风流千古。东坡尝以其成句用入《鹧鸪天》,又用于《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犹未若原词之妙通造化也。黄山谷亦尝以其词增为《浣溪沙》,且诵之有矜色焉。”鉴此,“妙通造化”,是张志和《渔歌子》的独创境界。
周建忠 南通大学文学院、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奇思妙对
有一县令自题其署外大门云:“爱民若子,执法如山。”实非良吏也。他日有无名子续写其后,成一长联云:“爱民若子,牛羊父母,仓廪父母,供为子职而已矣;
执法如山,宝藏兴焉,货财殖焉,是岂山之性也哉。”得宋漫堂《筠廊偶笔》中载:“一年老令君大书县治之前曰:‘三不要。下注:‘一不要钱,二不要官,三不要命。次日视之,则每行下各添二字:‘不要钱下曰‘嫌少;
‘不要官下曰‘嫌小;
‘不要命下曰‘嫌老。”盖与此同一恶谑也。
——凤凰出版社《楹联丛话》
猜你喜欢张志斜风细雨意象抚远意象等青年文学家(2022年9期)2022-04-23傅卫国东坡赤壁诗词(2022年1期)2022-02-25张志书香两岸(2020年3期)2020-06-29渔 歌 子课外语文(2020年7期)2020-01-10养生漫画:持之以恒养生月刊(2018年3期)2018-03-13大葱栽培技术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18期)2017-10-16渔歌子娃娃画报(2017年5期)2017-06-14老家的葫芦枣三月三(2017年4期)2017-04-25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青年文学家(2017年2期)2017-02-22“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年7期)2015-02-28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