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四首古诗第1篇《古诗三首》作为统编本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是落实“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感悟人物精神品格“这一语文要素的基础。在本课的教学中,本着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精神,我主要做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四首古诗集锦7篇,供大家参考。
《古诗三首》作为统编本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是落实“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感悟人物精神品格“这一语文要素的基础。在本课的教学中,本着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精神,我主要做到:从古诗出发,教会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人的精神品格。围绕本课的重点,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书声朗朗,以读为本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古诗,找答案。读的形式多样而又富有情趣,读的有目的,有层次,有方法,有效果,有韵味。真正做到了“以读促思,以读激情,读中感悟,读中迁移。”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在我们书中,古诗的旁边有注释,这些注释能够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诗意。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注意旁边的注释,用好注释自己来尝试理解诗意。大部分学生借助注释可以理解诗的大概意思,通过看注释,也是教给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另外理解诗意,同学们可以逐字翻译,运用字面意思理解诗意。
寻字入境,感悟人物精神品格
明确要求后,学生自主圈画,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寻字入境,学生发现“飞、逃、逐、满”四个词很反常,他们由此发现反常的动词中洋溢着紧张的战斗的气氛。通过学生自己的探讨,老师的点拨,学生理解的更加透彻。重点通过理解古诗的意思抓住后两句感受将士们的精神品格。
把握重点诗句,体会诗歌主旨
学生经过反复朗读,感受到将士们雪夜追单于时困难重重,文章最后戛然而止。没有写出结果,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学生感受到保家卫国的将士不怕困难,舍生忘死,英勇无畏。学生小组讨论古诗的后两句的意思,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理解诗的主旨。
拓展阅读,学以致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生学会了方法后,在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用寻字入境的方法学习了《塞下曲》(其二),从诗中感受到李广将军的英勇神武。
古往今来,英雄们用生命守护着这片热土。让学生从20xx年4月的中印事件中,感受当今英雄的英勇无畏。
二、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
在教学之前,我没有给学生留预习的任务,其实在古诗的学习中,预习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可以根据古诗自己搜集和诗有关的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学习古诗做好了铺垫。
另外,在让学生反复读诗的过程中,我更多的是关注让学生体会情感,读出情感,忽略了读古诗的韵味,再以后讲古诗时一定要注重教师的范读,以及古诗的节奏,掌握好古诗的停顿,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
本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围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选取了《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三首古诗。对这三首古诗,我在课堂中主要采用吟诵的教学方法:初读,感知诗句;
再读,了解诗意;
品读,悟情入境;
研读,融会贯通。在吟诵中,使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赏析诗歌的方法。
以《出塞》前两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方面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们的生活,你会作何感想?引导学生悟到将士们最朴素的愿望就是回到家乡。另一边,家乡白发苍苍的父母也盼着孩子的归来。可是,“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样抓住情感的共鸣点,边读边悟,学生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再如,在学习《夏日绝句》时,我抓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在课堂上给孩子创设情境,出示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又以问题进行深入赏析,让学生体会到项羽的英雄气节,李清照的赞颂、悲愤、担忧等复杂的感情。
每节课都会有遗憾,我的这两节赏析课也不例外,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由于课堂容量大,教学环节紧凑,留给孩子思考、自由言论的时间稍显仓促,对问题的思考老师引导得稍显多了一点,教师还要放手,给学生自主、自由学习的空间多一点。
2.古诗的美感学习显得弱了一些,这个可以用音乐、背景图片、教师充满美感的语言进行弥补。
3.关于同主题的群文阅读没有太多的时间开展,可见对教学内容还要有一定的取舍,要从课堂延伸至课外,提高学生的知识广度。
《出塞》这首诗属于汉朝乐府诗题,是一首感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经典之作。诗人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国家安宁的忧国忧民之情,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凉州词》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后两句写的是戍卒的离愁。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王之涣这首诗表现了戍边士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戍边将士不得还乡的同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
《夏日绝句》整首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1.借助资料的阅读,反复品悟。通过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
2.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在上课前,我对“折柳赠别”这一环节中是否要用诗句有过犹豫,但最终还是保留了。我引入“折柳赠别”这一环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战士要吹奏《折杨柳》的曲子,因为《折杨柳》所表现的`是离愁别绪,更表现了战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诵读折杨柳赠别的诗,也是为了让学生感受那种离愁别绪,但周老师说没有必要,《折杨柳》只是“别解”,既是“别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但我觉得,因为战士用羌笛吹奏《折杨柳》,更能表现他们的思念之情,这对本课的主题有关,有助于学生理解战士戍边生活的痛苦和寂寞。
2.每首诗都有自己的基本内涵,即使是像这样一首比较复杂的古诗,它所要表达的基本意思也是明确的。它跟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衣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都有保家卫国,不打败敌人誓不回家的壮志豪情。有老师说,战士守卫边疆那种壮志豪情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难道战士们对战争的厌恶与埋怨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吗?如果硬要把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作为王之涣诗的主旨,这语文教学真的应该如此另类。一首诗难道可以承载古诗教学的全部?难道对学生各种人文精神的滋养都要在一节课中完成?难道有诗人对战争描写得“壮怀激烈”就一定不能容忍其他诗人描写战争的残酷与无情?难道对学生的教育也一定只能渗透保家卫国的思想而不能让他们感受战争的悲惨从而树立反对战争,拥抱和平的情感?
3.课堂上我抓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入手,进行深入赏析,体会项羽的英雄气概,李清照的赞颂、悲愤、担忧等复杂的感情。课堂上给孩子创设情境,出示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从而使孩子们能融情于文本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在一次一次的朗读中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并能结合古诗赏析明白做人的价值取向: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崇拜的英雄,也激励自己努力去做这样的英雄,预设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最后通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感受到中华古诗词的魅力。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这三首古诗的教学中,感受到古诗的教学还要以读为手段,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究,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经过训练后,基本上能自己结合工具书,完成对诗意的理解。在教学中,我进一步加强了对诗歌的评析,使学生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
三、不足之处
1.教师的激情没有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激情,在情感上没能产生理想化的共鸣。
2.教师心情有些急躁,当学生的回答有些茫然时,没有更好地去引导他们去思考,而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拼音把每首诗词读正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对诗词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
然后结合注释,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每句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诗词,背诵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应尽量避免就词解词的做法,要体现从整体入手的原则。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应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和机械的朗读腔调的模仿。结合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引导学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
学习目标:
学习这四首诗,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理解四首诗歌的意境;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观沧海》极力描写大海的壮阔及由此而想像的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塘湖春行》写春天迷人动感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画龙点睛地将景中之意达到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探究
《观沧海》中
⑴“观”字的作用是什么?
⑵那些景物是实写,那些是虚写?⑶体现作者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句子是那几句?
⑷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三、 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钱塘湖,即杭州西湖。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情感。
1: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
2: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色,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水面初平云低,写的是怎样的 景象?为什么说云脚低?
4:最后两句是怎样结住全诗的?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型台秀模样。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线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3分)
见了大河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有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_____①_____,依旧遗憾;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还是遗憾。出发吧,永远出发。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老的心情。
出门去旅游。回忆你自己曾旅游过的一个景点,假设你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运用拟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方式,写法自由,字数不限。
记忆钟叮当响。写出几句你知道的有关“秋”的诗句。
五、达标检测
第一部分:
填空:
《观沧海》一诗中的想象之句是:
《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颈联是:
《钱塘湖春行》的名句是:
《西江月》的名句是:
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明 月 别 枝 惊 鹊,清 风 半 夜 鸣 蝉。
七 八 个 星 天 外,两 三 点 雨 山 前。
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
[4]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
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对下列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将诗人身在江南,却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虽没有述说难以忘怀的具体情景,但“沉醉不知归路”不仅自然地引出下文,而且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以惊鹊写明月,以鸣蝉衬清风,“惊”写鹊,“鸣”写蝉,有静有动,有实有虚,有声有色,有形有味,堪称写景佳句。
如果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改为“无数个星天外,几阵阵雨山前”有什么不好?
《西江月》描绘了一幅 图。
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对这首诗中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题李凝幽居”中的“题”是“写”的意思,“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意思。
“闲居”一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僧敲”一句中的“敲”,传说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僧敲月下门”一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便由于注重炼籽,故读来回味无穷。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一)
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次北固山下(次:
) 客路青山外(客路:
)
乡书何处达(乡书:
) 海日生残夜(残夜:
)
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的景物有哪些?
(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该诗押的韵是 ,韵脚是 。
解释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行不足:
阴:
这首诗写了钱塘湖的哪些景色?
将“几处早莺”改为“处处早莺”,“谁家新燕”改为“家家新燕”有什么不好?
(三)
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曲的曲牌名是 ,曲名是 。
曲的第一句用了三个 词,写了三种景物,即 。
前三句用了 个 短语,写出了秋郊黄昏的 、 。
曲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 。
《古代诗歌五首》答案
一、积累运用
(1)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2)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3)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二、自主探究
⑴“观”的作用是统领全篇。⑵山岛树木洪波实写,日月星汉是虚写。⑶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⑷统一中国,建功立业。
三、 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孤山寺起,以白沙堤中,即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2:早莺.新。.乱花。.浅草。3:水天相接 4:直抒胸臆,白沙堤。
四、拓展延伸
示例:(1)没见过大漠的广袤;
(2)见了大漠的广袤;
(3)没见过森林的神奇
略
五、达标检测
略 略 因为“七八个”“两三点”都表明数量少,星少暗示天晴,雨点少则表示雨疏而不紧,暴雨将至未至之景。
江南山村盛夏夜景 次:停泊;客路:旅途;乡书:家书;残夜:夜将尽未尽之时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一种欢乐、积极、向上的情怀。
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等 ;低、泥、蹄、堤 玩不够;同“荫” 春水;云脚、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 “几处”“谁家”极言初春,莺、燕还不多,与“早”“新”照应。
天净沙;秋思 名;老树、老树上的枯藤、老树上的昏鸦
三;名词;苍凉、幽静 断肠人在天涯;古道西风瘦马。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这四首诗,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难点)
激发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2课时
【预习导学】
知识储备:
(1)《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年(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尤善诗歌,常常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诗歌风格慷慨悲壮。《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九月深秋胜利归来,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朝代)诗人。
(3)《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朝代)大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形式主义。其诗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内容清新,深得人们的喜爱,其本人也因此获得“诗魔”和“诗王”的赞誉。《钱塘湖春行》是穆宗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4)《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朝代)散曲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代杂剧四大家。“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早年热衷功名,屡不得志,漂泊生涯二十余载,本曲乃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与泪写成的,元曲 中的“绝唱”,元人誉为“秋思之祖”,近代王国维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碣石(jié) 澹澹(dàn) 竦峙 (sǒnɡ zhì) 萧瑟 (sè) 枯藤(kū ténɡ) 天涯(yá)
整体感知
(1)诗言志。这四首诗歌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摘抄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天 净沙秋思》
(2)四言、五言诗句一般分两节来读,如:“老骥/伏枥”“潮平/两岸阔”;七言诗句一般分三节来读,如:
“君问/归期/未有期”。按照这一规律,请在课文中为四首诗歌划分节奏。
【课堂探究】
赏析名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赏析:
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这是诗人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时所产生的奇特想象。
诗人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入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 怀。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的生活意义,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力量。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两句写 近景:地上的花草,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来写了。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惬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展开全文阅读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 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这幅深秋夕照图,反映了作者漂泊无依的情怀。
【随堂检测】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拓展延伸】 请发挥想象,简要地描绘《天净沙秋思》诗中的画面。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 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附:四首诗歌思想内容
这首诗借景抒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 建功立业的抱负。
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钱塘湖春行》生动的描绘了诗人早 春漫步西湖所 见的明媚风光,抒发喜悦之情。
《天净沙 秋思》这首小令仅五句 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作业布置】 背默四首诗歌 完成校本作业。
本课共安排了三首古诗词,分别是王昌龄的《出塞》;
王翰的《凉州词》;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也是一首边塞诗。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王翰的《凉州词》与王之涣的《凉州词》同负盛名,作品于旷达、豪纵、谐谑的背后,表达了将士们豪爽的性格及征战之前悲壮的感情。李清照的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力。
1、教学效果
古诗词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篇章,所以学习时兴趣浓厚,收获较大,现总结如下:
1、聚焦第一首:《出塞》。
课前让学生查阅作者的生平,以及这首诗创作的背景。一上课便交流相关内容,学生非常踊跃积极。通过准备材料,交流材料拉近与作者和文本距离的同时引导孩子们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掌握一种方法,培养一种读书习惯,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接着让学生再借助手头的资料和文中的注解试着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此环节给足学生充分探讨合作的时间,在生帮生的学习氛围内既理解文本内容又取得合作共赢的效果。最后,让学生谈体会,背诵古诗,并默写。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主旨:渴望和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默写真正积累语言材料,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再通过诵读环节评选出最佳朗读者,培养语感。
2、聚焦第二首:《凉州词》。
学习这首诗会运用第一首的方法,师只起引领作用。首先交流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接着借助资源自读自悟理解每句话的含义。不会的在班内质疑问难,共同解决。然后,谈体会,走进作者内心,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产生共鸣,体会征战前战士们的疾苦,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落实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最后也是通过背诵、默写、吟诵等方式评选出最佳吟诵者,在丰富积累、夯实基础的同时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
3、聚焦第三首:《夏日绝句》。
这首诗放手自学,知道李清照是著名的女词人,济南人。感受到作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气节和爱国情怀。最后默写,刻在心里。
2、成功之处
学生能养成查阅资料的好习惯,对文本内容和情感的把握非常到位,情感得到了熏陶和感染,素养得到了提升。
3、不足之处
以本文本,拓展太少。
4、教改措施
如果有机会再上这堂课,我会增加拓展的环节,比如,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边塞诗或者是与作者相关的诗句?这样就能以点带面,将语文的学习领域拓宽,真正体现课本无非是个例的语文教学理念。
精彩开篇词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代诗词,领会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沧海(jié)碣石(sǒngzhì)竦峙
水何(dàn)(澹澹)(xiāo)(sè)萧瑟
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澹澹:水波摇荡。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峙,挺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
何:多么。
若:好像。
临:登上。
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常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报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是文学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背景链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他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因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高耸陡立。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就用歌唱来畅抒心中的情怀吧。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交流点拨】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交流点拨】第1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2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第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想象)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
【交流点拨】(1)“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2)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三)深层探究
如何理解“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
【交流点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联想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想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借助什么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交流点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四)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水:澹澹山岛:竦峙(壮丽气势)
实景--借景抒情
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向荣姿态)
日月:运行-出其中(奇特想象)
虚景博大胸襟
星汉:灿烂-出其里(宏伟意境)
五、拓展延伸
请你搜集几句有关“胸襟”“抱负”“志趣”的诗句。
【交流】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第二课时次北固山下
一、新课导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
客路:旅途。
风正:风顺。
悬:挂。
残夜:夜将尽而未尽的时候。
作者简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官洛阳尉。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其诗流传不多。
背景链接
《次北固山下》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据说,宰相张说曾亲自将这首诗题写于政事堂。
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在青山之外旅行,在绿水之中行舟。
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思念故乡的家书要传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交流点拨】首联:点题。“青山”指北固山。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句,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
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陈陈相因,浑然一体。
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交流点拨】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深层探究
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交流点拨】“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认为该如何理解呢?
【交流点拨】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道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四)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首联:旅途奔波之意借
颔联:恢弘阔大之景景
颈联: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抒
尾联:思乡之情情
五、拓展延伸
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结”,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结”。在你所积累的诗歌中,哪些诗句抒写了乡愁?
【交流】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②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③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④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⑤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⑥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⑦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第三课时钱塘湖春行
一、新课导入
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欣赏过江南春天的美景,伴着老舍先生感受过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跟随白居易一起去领略1180年前的西湖特有的春景!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孤山寺北贾亭西(jiǎ)
(2)谁家新燕啄春泥(zhuó)
(3)浅草才能没马蹄(mò)
(4)绿杨阴里白沙堤(dī)
解释下面词语。
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暖树:向阳的树。
没(mò):隐没。
行不足:游赏不够,即反复游赏。
作者简介
白居易是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有“诗魔”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诗歌大意
《钱塘湖春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第三句和第四句是颔联,颈联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背景链接
《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西湖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写景的诗歌尤其如此。请大家把这首诗还原成画面选择下面的句式,对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赏读。
(1)“从……中我看到了……”
(2)“从……中我听到了……”
(3)“从……中我感受到……”
【交流点拨】从第一、二句中,我仿佛看到长衫飘飘的诗人骑马来到贾公亭旁,极目远眺。只见那西湖波澜动荡,与岸平齐。在那水天相接处,水波粼粼,云朵低垂,似乎要亲吻湖面了--它也爱早春的西湖。
我从“几处早莺争暖树”中,仿佛听到了黄莺清脆婉转的鸣叫声。
诗人最喜爱的是湖东的白沙堤。那白沙堤的景色如何呢?诗人除点明是在“绿杨阴里”外,未作任何说明。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补写出白沙堤美丽的景色吧。
【交流点拨】有湖水,水中有鱼虾,有嬉戏的鸭子。
有花草。绿草如茵,像铺了层绿地毯;花儿闪闪,散在绿草丛中。
还有花树。杏花开了,散缀枝头;桃花也开了,红艳艳的,灿烂一片。
还有人。有骑马的诗人,一边捋着胡须,一边吟诗;好朋友也来了,他们席地而坐,饮酒赏景,谈诗论文,吟诗作画……好不快活。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写初春景象?
【交流点拨】如“初平”,春水初生;“争暖树”,“暖树”者,向阳之树也,春寒未退,故莺争集其上;“啄春泥”,燕初来也;“没马蹄”,草初生也──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交流点拨】“最爱湖东行不足”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交流点拨】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还是初春季节。
(三)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水涨云舒
贾公亭游春莺歌燕舞
白沙堤踪踪花多草浅
游人如织
西湖早春图(最爱)
五、拓展延伸
积累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交流】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四课时天净沙秋思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文体知识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
作者简介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_白朴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背景链接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一生都几乎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因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节奏、重音。
【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
【交流点拨】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二)整体感知
本曲前三句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
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有家归不得的悲苦。寒风飕飕,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已不难想见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
三句十八个字,不用任何动词和关联语作联缀,只是分别并列三个名词性词组就和谐地构成一幅以“昏鸦”“人家”“瘦马”为重点的意境深远的画图,羁思旅愁借景物自然显现,使人联想无穷。
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
【交流点拨】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前三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无限的愁闷。
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的人的凄苦愁楚之情。
(三)深层探究
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画,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
(四)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景小桥流水人家悲怆愁苦
古道西风瘦马思乡之情
情--夕阳断肠人
五、拓展延伸
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交流】夕阳已渐西下,只在山顶留下半张无精打采的脸,无奈地看着这无精打采的人间。
一抹余辉暗淡地斜洒在枝桠斑驳的老树的枝头。枯藤缠绕着老树,树上的乌鸦,发出几声凄凉的哀鸣划破黄昏的寂寥,斜阳为乌鸦黑亮的羽翼镀上一层金黄。
潺潺的流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还映出几处人家。一座小石桥静静地站在流水上,像一个老态龙钟的百岁老人,经不起岁月的践踏了。
古道漫漫,西风凛冽。路,看不到尽头。在这荒凉古道上,我骑着马,在缓缓地行进。几年来,与我朝夕相处的那匹马,经过岁月无情的洗礼,早已瘦骨如柴。经过多年的流浪,它和我都已疲惫不堪。
此时,夕阳正西沉,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我,却仍在外漂泊未归,独自一人浪迹天涯海角,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悲凉。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3
【教学目标】
1、积累“澹澹、竦峙、萧瑟、听取、别枝、若、次、以、见”等文言词汇。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以及诗歌四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4、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6、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曹操《观沧海》
1、作者介绍,写作背景:
曹操,字(),()时期()家、()家。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赏析]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诗的正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这首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二、学习王湾《次北固山下》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2、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赏析]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是要经过洛阳的啊!让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1、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最能点明诗人心情的字眼是什么?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2、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中间两联是分写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郁的感觉。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唐时,人们有骑马游春的习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但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给,也会产生迷乱的感觉。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二、学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1、感知内容。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学生描绘想象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4、学生交流自己想象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5、学生配乐朗读。
6、延伸作业。
①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②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课交流。
[赏析]
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见;“古道”是他的经行地;“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正吹在他身上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雅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在作了这样的铺垫之后,作者才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乡愁何等浓重。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