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答案第1篇(A)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米,两端宽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答案18篇,供大家参考。
(A)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米,两端宽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出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B)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石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从整体结构上看,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是独拱石桥,一个是联拱石桥。
解释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
(1)巧妙绝伦:类(2)语无伦次:条理,次序
“中部略窄”中的“略”体现在文中何处,请找出有关句子加以说明。
答:“两端宽米,中部略窄,宽9米。”两端与中部相差米,用“略”显得很准确。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赵州桥的以下特征:(在横线上各填一个单音节形容词)(2分)
(1)用料省(2)强度高(3)形式美(4)结构巧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一句中的“设计”指的是(C)
赵州桥两端宽、中间窄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
(B)段文字采用的说明顺序是(B)
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
(A)段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赞语,所起的作用分别是(为了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和形式优美)
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是(B)
选文的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再总结,这种结构能给人完整清晰的印象。
选文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选文在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紧紧围绕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说明。
选文的最后一句是对赵州桥特点的概括总结。
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赵州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不能去掉,“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经过限定的结论才更符合实际情况,符合说明文要求语言准确的特点。]
(A)段文字的中心是:[赵州桥结构特点、艺术价值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A)段开头部分运用了许多数字,有什么作用?
[使用科学测量得来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给人以具体明晰的印象。]
(A)段介绍赵州桥特点,是依照大拱的长度、小拱的作用、大拱拱圈的特点、全桥结构特色与四周景色的配合顺序写的。为什么不按照由大到小的说明顺序,先把大拱的两个特点介绍完,再介绍小拱的特点呢?
[作者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介绍的。]
把这段文字分为四层,简述各层意思
[……年间//桥长……联拱石桥//永定河……坚固//桥面……
①建桥时间②结构特点③结构坚固④形式优美。]
作者引用“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高度评价桥的设计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巧妙绝伦。
1、关于“中庸之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可以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
B、中庸是孔子推许的至高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
C、在朱熹看来,中庸就是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
D、郑玄认为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这种解释比朱熹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2、文中说,“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下列不能成为其依据的一项是 ( )
A、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B、中庸从一种道德修养境界转换为一种方法论,很难适用于每一件事情。
C、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并寻求最优解并不容易做到。
D、中道思想作为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已经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方法论,已经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 会心理的核心要素。
B、能否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中庸之道,既体现人们的智慧,又反映人们的文化责任感。
C、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根本原因是当时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
D、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长此以往便促成了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慢节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舞。
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
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孝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乐者为同,礼者为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而辅助、服从于礼的。乐之“和”能够弥合礼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将“礼”、“乐”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
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礼乐文明”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古代先贤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制礼作乐,逐步形成了一套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
B.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完备、成熟起来的,原因是当时就产生了大量的礼乐歌舞形式。
C.周公是礼乐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殷商的礼乐形式,并注入了“德”的因素,使其有较大的发展。
D.先秦的礼乐文明经历代继承发扬和变革发展,其内容不断丰富,主旨却变化不大。
2。下列对于“礼”与“乐”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是人性的基础,能够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
“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能陶冶人们的情操。
B。“礼”的作用在于使人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
“乐”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
C。远古时期,“礼”“乐”并存,涵盖一切;
周代以后,“乐”成为礼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D。由于“礼”、“乐”的结合,能够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所以孔子常常将其相提并论。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的礼乐文明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礼乐仪式。
B.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表明礼仪制度在那时就已初步建立。
C.孔子不仅整理、传播了儒家经典“六经”,还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D.礼乐文明强调通过礼教,让人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答案:
1。A (B项“完备成熟”的原因是“因为那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了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C项周公“继承了殷商的礼乐”解说不确,原文是“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D项原文“其内容不断丰富,主旨却变化不大”与原文“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不符。)
2.C(“‘礼’‘乐’并存,涵盖一切”与原文“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不符。)
3.B.(文章“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与原文“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不符。)
安福胡同,梁漱溟先生的摇篮。
一生放言无忌的梁漱溟先生,生长在一个清朝末年的民主家庭。父亲梁济对儿子完全是宽放的,从不干涉他的思想、行为。父亲对我信任且放任,是由于我少年时一些思想行径很合父意,很邀嘉赏而来。例如我极关心国家大局,爱读《三名臣书牍)《三星使书牍》等书籍,写日记,勉励自己。
在教育孩子这一点上,梁济很有些西方化味道,不让其读四书五经之类的古书,在读过《三字经》后,便让他读传播世界新知识的《地球韵言》。这在当时是一破例的事。
彭翼仲先生办报.经营蚀本,债台高筑,几乎自缢。父亲梁济先生慷慨解囊,拯救朋友于危难。儿子梁漱溟年龄虽小,却能见其大者:见出当时艰难情形和他们做事动机之纯洁伟大。他们一心要开发民智,改良社会。这是由积年对社会腐败之不满,又加上庚子亲见全国上下愚蠢迷信不知世界大势,几乎招取亡国大祸所激动的。大约从十岁开始,父亲和彭公的人格感召,使我幼稚的心灵隐然萌露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而鄙视那般世俗谋衣食求利禄的自了汉生活。
地安门中学,梁漱溟先生的母校。
1906年夏天,13岁的梁漱溟考入顺天中学堂,地址在地安门外明清两代兵将局旧址。他在这里度过了美妙、充实的5年半的读书时光。
韶华壮志,书生意气。梁先生在国文课上,总喜欢做翻案文章,不肯落入俗套。一王姓老师年逾古稀,对其恼恨之余批语道:好恶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但亦有一范姓老师对他赏识有加,曰:语不惊人死不休。
关于中学时期的自学,梁先生深有体味:学问必经自己求得来者,方才切实受用。到十四岁以后,我胸中渐渐自有思想见解,或发于言论,或见之行事。先父认为好的,便明示或暗示鼓励,他不同意的,让我晓得他不同意而止,却从不干涉。十七八岁时,有些关系颇大之事,他仍然不加干涉,而听我去。就在他不干涉之中,成就了我的自学。梁漱溟先生认为,自学的根本,是一片向上心。所谓自学就是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要紧在生活中有自觉。有智慧识见发出来,就是生命向上自强之效验,就是善学。因此,一个人必须力争上游,倾所谓一片向上心,大抵在当时便是如此。向上心驱使我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二是社会问题(即中国问题)。
也许人们难以预料,为了研究、解答以上这两个问题,梁先生所用的自学资料,不是图书馆诸多名家的皇皇巨著,竟然是社会上热门的维新派报纸。无论在人生问题上或在中国问题上,我在当时已能取得住在北中国内地的人所能有的最好的自学资料。我拥有梁任公先生主编的《新民丛报》《新小说》《国风报》和《民立报》等。这都是当时内地寻常一个中学生所不能有的丰富资料。
西海西沿2号,梁漱溟先生的老宅。
梁漱溟先生的旧居遗址,垂柳、碧波、山石、小桥,叠加成画;一片祥和。秋天的阳光如同那成熟的智慧,并不刺人眼目,和煦、熨帖地照在身上,冷暖适中,不卑不亢。
正是在这里,父亲梁济于1918年投湖自尽前几天,曾问过只有25岁的儿子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漱溟先生回答父亲:我信任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父亲梁济在60岁生日前写下《敬告世人书》后投积水潭自尽。遗言: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他更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懂得了国事大于家事、国家命运重于个人生命的人生道理。
人们很难想象,猝然失去挚爱的父亲,梁漱溟先生是怎样平复内心伤痛的。就在父亲沉湖一年之后,他开始写作为其奠定学者地位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如果说今日中国不少学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自信,持有自尊,倡导自强,那一点儿不奇怪。但是,生逢乱世,饱经扰攘,在国家积弱、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下,却仍然坚信中华文化伟力无穷者,乃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先生是也!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父亲的信任且放任只是建立在梁漱溟少年时的一些思想行径很合父意,很受嘉赏的基础上,可见这个民主家庭奉行的并不是真正的民主。
梁漱溟先生的父亲梁济亲历清末、民国时期的动荡,在60岁生日前写下《敬告世人书》后,带着对旧世界的眷恋投积水潭自尽。
旧居遗址的描写,在一片祥和的秋日景象中。烘托出梁漱溟先生的成熟智慧和不卑不亢,并引出后文先生对未来人生的思考。
在国家积弱、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下,梁漱溟先生仍然坚信中华文化伟力无穷,认为中国文化较之西方文化更深厚。
安福胡同、地安门中学、西海西沿2号,这一个个地方勾勒出梁漱溟先生的生命轨迹,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一代大师的成长。
(2)梁漱溟先生对自学有怎样的认识?请简要概括。(6分)
(3)在梁漱溟先生的人生里,父亲对他有哪些影响?请简要概括。(6分)
(4)生逢乱世,父亲梁济带着这个世界会好吗的疑问投湖自尽,梁漱溟却坚信世界一天一天往好里去。做法不同,但都称得上中国的脊梁。对此,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理解。(8分)
参考答案
(1)选E得3分,选C得2分,选B得1分。
(2)通过自学获得的学问才能切实实用;开放民主的教育氛围方能成就自学;自学的根本是向上心。
(3)民主宽放的家庭氛围,使得梁漱溟先生思想开放,也成就了他的自学;西方化的教育理念,使梁漱溟先生从小就接触世界新知识;父亲的言传身教,使梁漱溟从小萌露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懂得了国事大于家事的人生道理。(每点2分,共6分)
(4)示例: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国家积弱、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下,梁漱溟先生仍然坚信中华文化伟力无穷,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自信,持有自尊,倡导自强,堪称中国的脊梁。是父亲梁济的言传身教教会儿子国事大于家事、国家命运重于个人生命的道理。父亲的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是以身殉国,是舍生取义,父亲也是中国的脊梁。
(观点2分,能结合文本分别从梁漱溟先生和父亲梁济两个方面阐述6分,共8分)
一个西方人开始阅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哲学作者的言论和著述往往十分简短,甚至互不连贯。打开《论语》,每一小段只包含几个字,各段之间往往也没有联系。打开《老子》,全书只有约五千字,但是老子的全部哲学都在其中了。习惯于长篇大论进行理性论辩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会感到摸不着头脑,不知这些中国哲学家在说什么,由此不免会认为,这是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不够连贯。假如果真是这样,中国哲学就不存在了。不相连贯的思想,怎能称得上是哲学呢?
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表面看来似乎不相连贯,乃是由于它们本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按照中国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人人都应当读经书,正如在西方传统看来,人人都应当去教堂。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而不是为了成为某种特殊的人。因此,中国没有专业的哲学家;
非专业的`哲学家不认为自己要写专门的哲学著作。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专门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专门著作的哲学家,为数多得多。如果要想读这些人的著作,就需要从他们对友人和学生的言论集和书信中去辑录。因此其中不免有不相连贯,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这是不足为怪的。
在有些哲学家如孟子、荀子的著作里,的确也有长篇大论的文章。但是和西方哲学家的著作相比,它们仍显得篇幅短小,未曾把道理讲透。这是因为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述思想。格言总是简短的,而比喻和事例则总是自成段落,与前后文字不相衔接的。用格言、比喻和事例来说理,难免有不够透彻的地方,只能靠其中的暗示补足。明述和暗示正好相反,一句话越明晰,其中就越少暗示的成分;
正如一种表达,越是采取散文的形式,就越不像是诗。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如此不明晰,而其中所含的暗示则几乎是无限的。富于暗示而不是一泻无余,这是中国诗歌、绘画等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它也同样成为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时的风格。
《论语》和《老子》中的简短词句是充满提示的箴言。正由于富于提示,才使它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我们如果把《老子》书中提到的概念列举出来,重述一遍,可能用上五万字或五十万字,它可能帮读者了解《老子》一书的含义,但它本身将成为另一本书,而永不可能代替《老子》原著。郭象是《庄子》一书的著名注释家,他把庄子使用的寓言和隐喻,用理性论辩的方式加以阐述,又把《庄子》书中的诗句用散文予以重述,他的论述比《庄子》一书清晰得多,但是,《庄子》原书富于提示,郭象的注释则明晰具体。人们会问:两者之中,哪个更好呢?后来一位禅宗僧人曾说:“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
16.文章在论述过程中两次提到《老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7.作者认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简短、看似不相连贯的原因有哪些?(6分)
18.“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请结合文意阐释这句话的内涵。(6分)
【答案】16.(1)第①段提到《老子》,用来说明中国哲学著作简短的特点;
(2)第④段提到《老子》,用来说明中国哲学著作富于暗示而具有巨大吸引力的特点;
(3)用读者熟知的中国经典哲学著作来作例证,使作者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综合,分析论述类文本中“引用”的作用,能力层级D。
【解析】注意论述类文本的特点,论据都是为论证观点服务的。
【答案】17.(1)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往往散见于对学生和友人的言论集和书信中;
(2)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专业的哲学家,许多哲学家没有专门的哲学著作;
(3)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来表述思想。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综合的能力以及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D。
【解析】明确题干中的要求,从文本中搜寻相关信息,在搜集到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整合即可得出合理的答案。
【答案】18.(1)郭象为《庄子》做注解,用理性的方式阐述了庄子使用的寓言和隐喻,使庄子的思想变得明晰具体;
(2)《庄子》原书富于提示而不是一泻无余,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3)禅宗僧人认为,庄子原书要比郭象明晰具体的注解更引人深思,更富于诗意和情趣。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D。
【解析】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意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的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其前后句含意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意。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隐含在前面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稍微变通一下。理解句子要瞻前顾后,审读语境,这既是理解句子较普遍的方法,也是理解句子最基本的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许金榜
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曲强调摹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
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选自《中国戏曲文学史》,齐鲁书社。有改动)
1.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一句中“一般”一词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句中,“这些”一词指代怎样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介绍的是中国戏曲,文章在第②段中还介绍了西方戏剧的特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具有很高的民族传统技艺性。
2.“一般”说明在通常情况下,中国戏剧舞台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确定,自由变化的,但也不排除偶尔使用布景使用“一般”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3.“这些”指代“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民族艺术和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
4.介绍西方戏剧强调摹仿,写实,通过比较突出中国戏剧强调神似.强调写意的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叛党特征。(意对即可)
猜字灯谜:
早不说晚不说(打一字)——许
进水行不成(打一字)——衍
上下一体(打一字)——卡
半导体(打一字)——付
熙熙攘攘(打一字)——侈chǐ
内里有人(打一字)——肉
一一入史册(打一字)——更
两点天上来(打一字)——关
祝福(打一字)——诘jié
池塘亮底(打一字)——汗
雨(打一字)——池
血盆(打一字)——唬
刃(打一字)——召
思(打一字)——十
武(打一字)——斐
书签(打一字)——颊
四个晚上(打一字)——罗
陕西人十分好打一字附
送走观音使不得打一字还
入门无犬吠(打一字)——问
半耕半读(打一字)——讲
画中人(打一字)——佃diàn
丰收(打一字)——移
弹丸之地(打一字)——尘
凤头虎尾(打一字)——几
矮(打一字)——射
抽水泵(打一字)——石
顶破天(打一字)——夫
后村闺中听风声(打一字)——封
另有变动(打一字)——加
1、春天。(猜一成语)
谜底:万象更新
2、赛似春天。(猜一字)
谜底:棍
3、春天来了。(猜一字谜)
谜底:晴
4、春天悄息。(猜一成语)
谜底:杳无音信
5、春天约会。(猜一称谓)
谜底:交际花
6、春天的希望。(猜一字)
谜底:杷
7、春天的故事。(猜一字谜)
谜底:枯
8、渭北春天树。(猜一字谜)
谜底:淋
9、北京的春天。(猜一泊名)
谜底:燕青
10、春天的故事。(猜一词牌)
谜底:夏初临
11、春天里的阳光。(猜一字)
谜底:奏
12、春天里。(猜一三字常言)
谜底:一时间
13、春天来了。(猜一视目二)
谜底:苍生、绿风
14、春天的期待。(猜一8笔字)
谜底:杷
15、春天半雨半晴。(猜一字谜)
谜底:查
16、爱上春天垂杨柳。(猜一字)
谜底:彩
17、为人要一日三省。(猜一字)
谜底:春
18、春天一去变了样。(猜一字)
谜底:替
19、春天一同上三中。(猜一字)
谜底:桓
20、一再找寻意中人。(猜一字)
谜底:春
①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②中国何时开始饮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唐以前饮茶,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概为言之,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但此多非史实,纵是史实,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经》云: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刘源长《茶史》卷一)。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书,尽人皆知,不足为据。《尔雅》有“苦荼”之句,世以《尔雅》为周公时作品,谬以为饮茶自周公始,不知《尔雅》非作于周公,也不足为饮茶起始之证。
③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个义项。“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④茶能消除疲劳,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饮茶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运动能力。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每天喝三两杯茶可抑制细胞衰老,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饮茶也需注意,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不宜餐前睡前喝茶﹐餐前喝茶容易刺激肠胃,睡前喝茶则容易影响睡眠品质;茶水不宜过浓,也不宜置放太久;服用药物时,不可以茶水配服,会影响药效。
⑤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我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大家都认为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人皆爱饮茶,茶对人体诸多器官均有益处,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举国之饮。
探究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必须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来进行。
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但文章作者认为“茶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
文章第②③④⑤段分别从哪个角度介绍了有关茶的知识,请简要概括,每句字数不超过8个字。(4分)
参考答案:
1、 D
2、第②段茶的起源,
第③段茶字的历史,
第④段茶的功用和禁忌,
第⑤段茶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的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的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舞。
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
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孝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乐者为同,礼者为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而辅助、服从于礼的。乐之“和”能够弥合礼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将“礼”、“乐”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
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8.下列有关“礼”的发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的"礼"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最早的礼乐仪式。
B.五帝时期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
C.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礼仪制度在那时已经建立起来。
D.周代的礼制集前代之大成,中国古代的礼文明是在周代完备和成熟起来的。
9。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礼乐文明发展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先贤制定礼乐制度,并将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B.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完备、成熟起来的,因为当时不仅形成了相应的制度,产生了不少的歌舞,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C.在礼乐文明形成中,出现了两个重要人物。一是周公,他完全继承了夏殷商的礼乐,并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
一是孔子,他不仅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还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D.《礼记》有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内容主旨不断有变。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3分)
参考答案:
8。C(文章第二段提到:“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说“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错误)
9。A(B.“完备成熟”的原因解说不确,应该是“因为那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了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C。周公“继承了夏殷商的礼乐”解说不确;
D。“内容主旨不断有变”错误)
10。我们要汲取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促进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3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阅读练习二
1.下列有关“礼乐文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先贤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制礼作乐,逐步形成了一套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
B.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完备、成熟起来的,因为那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了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C.周公是礼乐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殷商的礼乐形式,并注入了“德”的因素,使其有较大的发展。
D.先秦的礼乐文明经历代继承发扬和变革发展,其内容不断丰富变化,主旨却不变。
2.下列对于“礼”与“乐”的相关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礼”是人性的基础,能够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
“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能陶冶情操,移风易俗,使人们知礼、守礼。
B.“乐”的作用在于使人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
“礼”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
C.远古时期,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
周代以后,“乐”成为礼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D.由于“礼”“乐”的结合,能够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所以古代的人们常常将其相提并论。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的礼乐文明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礼乐仪式。
B.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表明礼仪制度在那时就已初步建立。
C.孔子不仅整理、传播了儒家经典“六经”,还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D.礼乐文明强调通过礼教,让人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参考答案
1.C(解析:周公“继承了殷商的礼乐”解说不确,原文是“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
2.B和C(解析:A、“使人们知礼、守礼”是礼的作用;
B、“礼”的作用在于使人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
“乐”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D、常常将其相提并论的是孔子等儒家)
3.B(解析:文章“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与原文“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不符。)
①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指出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本意为嘲讽新月派与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孰料有人据此提出魏晋文学自觉说。中国古代文学自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魏晋文学自觉说乃至文学的自觉并不适宜用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②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虽然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正如曹丕《典论论文》所说:文本同而末异。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末。根本点并没有发生过动摇。近代以前,中国文人的主要学习及研究对象是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但20世纪以来,中国受西方文学观念尤其是19世纪初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论文学》的影响,认为文学的特质为抒情性、形象性与典型性。照此标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六经、诸子就不是文学,至多含有文学因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更侧重符合西洋近代文学分类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的研究,这种现象限制了学者研究的范围,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这种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观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价值的否定。探讨中国文学史,不能背离与古代文学共生共长的学术传统。更不能失去对传统的敬畏。若将六经、诸子等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从中国文学史中剥离,中国文学将失去自身特色,中国文学研究将不具有完整性。
③在斯达尔夫人《论文学》之前的欧洲,文学观念也包含了修辞学、诗歌、历史、哲学和宗教等复杂内容,并非仅限于在虚构意义上。斯达尔夫人的文学观既不适用于中国古代文学,也不能涵盖18世纪以前的西方文学。有学者提出要兼容并包,汇通中西,但我们的兼容并包,应有选择性,汇通中西应坚持立足中国文学本位。有责任的当代学人并非一味排斥西方文学观念,而是在披沙拣金、去粗取精的"过程之后,借鉴吸收其中契合中国实际的文学观念。
④倡魏晋文学自觉说者多以曹丕《典论论文》之诗赋欲丽为据,认为魏晋时期文学从政治、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重视表现个人情感。对艺术审美性有了自觉追求。事实上文学的自觉这一概念并不适合中国文学的实际状况,中国文学自产生起就有自身的审美标准与价值追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言说目的很明确,即言志载道;
二是先秦文学已对文辞之类有深刻认识并自觉追求。《文心雕龙宗经》说六经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的叙述特点,说的就是六经的审美价值。《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孔子之言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钱基博《中国文学史》说孔子以前,有言有文,直言者谓之言,修辞者谓之文,足见孔子之前中国文学已有建言修辞的良好传统。
⑤中国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曹丕对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评价与《左传》所载的三不朽思想一致,都表达了建功立业、名垂后世的终极人生理想。陆机《文赋》最早系统地探讨文学创作的问题,他将文学的根本目的归结到载道教化一途。
⑥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终将明德、载道与经世致用作为首要目的,这一社会价值被历代作者和读者共同认可。研究中国文学史,描述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就不能否定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这个根本特征。
(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文学就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用魏晋文学自觉说乃至文学的自觉等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就忽视了中国文学的本。
B.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虽然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根本点并没有发生过动摇: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末。
C.研究中国文学史,不能将六经、诸子等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排除在外,否则中国文学将失去自身特色,中国文学研究将不具有完整性。
D.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除了魏晋时期文学从政治、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出来,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终将明德、载道与经世致用作为首要目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要坚持自己的标准,不能用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观来否定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价值。
B.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受西方文学观念影响,更侧重于研究具有抒情性、形象性与典型性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
C.在学习、借鉴西方的文学观念时,只要坚持兼容并包,汇通中西的原则,就能保持中国文学的自身特色和完整性。
D.研究中国文学史,不能背离古代文学生长的学术传统,不能失去对传统的敬畏,不能否定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根本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月派与创造社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没有立足中国文学本位.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
B.近代以前,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包含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这和19世纪之前的欧洲的文学也包含了修辞学、诗歌、历史、哲学和宗教等复杂内容,有相似之处。
C.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体现了中国文学对文辞之美有深刻认识和自觉追求;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体现了中国文学言志载道的价值追求。
D.曹丕对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评价与《左传》所载的三不朽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时代的一个明证。
参考答案
1.D(魏晋时期文学从政治、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是倡魏晋文学自觉说者的看法,作者随后就进行了反驳并在⑤段首强调:中国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
2.C(根据第三段,我们的兼容并包应有选择性,汇通中西应坚持立足中国文学本位,因而,C项表述不够准确)
3.A(新月派与创造社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不会破坏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根据第二段,若将六经、诸子从中国文学史中剥离,将会破坏中国文学完整性和深刻性)
①中国传统美学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以人为中心,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研究传统美学,就不能不研究它与人文的内在关系。
②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在对于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的不懈追寻中。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个体生命意义的体认,在特定年代往往获得直接的表现。汉魏以来,中国社会陷入空前的动乱分裂之中,在各种哲学思潮展开对于天道人事重新思考的同时,审美活动也成为人们重铸精神人格的创造活动,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融入美学思想之中。当时虽然佛教活动开始兴盛,然而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的重构方面,审美活动显然更具有人文意蕴,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③中国传统美学人文底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乐天知命故不忧”,便是这种心理的表征。钱锺书先生曾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六朝人认为审美具有止痛安神的作用。“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渗透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它不同于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样的超越意识,具备丰厚的审美意蕴。中国古代美学主张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种统一又以审美体验为中介。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
④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上。人文思想不仅表现为人格的自我完善,同时表现在运用这种成果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审美活动不仅是个体的经验,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创造与普及活动,是个体与群体、自由与功利的有机融合。中国传统的“人文”是指用人类的文明成果教化人民,由自然形态的人走向文明形态的人。先秦时儒家强调“六艺之教”,道家重视“行不言之教”(老子语),后来如《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则兼容儒道,将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调和起来,用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通过这种教育思想与具体实施,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
⑤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看,美学人物首先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他们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与人生的尖峰上考查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建构自己的美学理论。比如春秋以来,随着宗法制度向封建制度的嬗变,儒、道、法、墨诸家围绕对礼乐文明的评价,以及由此而来的天道人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鸣,对真善美问题做了不同的回答。儒家的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人文意识与美学理论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
⑥中国传统美学由于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因而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它在形态上具有黑格尔在《美学》中所提出的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所谓暂时性是指它的历史具体性,这些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而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比如追求人生的审美化,人与自然的统一等,这些精神性的东西不但不会消逝,而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生生不息,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之中。
(有删节)
6.下列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为不懈地追寻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审美活动常在特定年代获得直接的表现。
B.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具体表现在以人为本,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它赋予了中国传统美学无限的生命力。
C.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上,人格自我完善的成果在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D.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体现在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体现着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的儒家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
B.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便是这种心理的体现,它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
C.中国传统美学在形态上具有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契合黑格尔的《美学》理论,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
D.《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兼容儒道,调和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学人物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考查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他们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
B.虽然佛教活动在汉魏开始兴盛,然而审美活动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的重构方面,显然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C.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时代变迁而变迁,而所有永恒的人文底蕴不但不会消逝,而且会随时代的发展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之中。
D.渗透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具备丰厚的审美意蕴。
参考答案
6.D [解析]曲解原意。“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错,原文第③段结尾处说“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并无排斥宗教的意思。A项相对应的文句在第②段1~3行,B项相对应的文句在第①段,C项相对应的文句在第④段1~3行。
7.B [解析]张冠李戴。“生生之谓易”体现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而“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才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A项相对应的文句在第⑤段7~8行,C项相对应的文句在第⑥段1~3行,D项相对应的文句在第④段8~10行。
8.C [解析]以偏概全。在第⑥段中说“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并非“所有永恒的人文底蕴”。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
袁济喜
①中国传统美学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以人为中心,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研究传统美学,就不能不研究它与人文的内在关系。
②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在对于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的不懈追寻中。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个体生命意义的体认,在特定年代往往获得直接的表现。汉魏以来,中国社会陷入空前的动乱分裂之中,在各种哲学思潮展开对于天道人事重新思考的同时,审美活动也成为人们重铸精神人格的创造活动,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融入美学思想之中。当时虽然佛教活动开始兴盛,然而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重构方面,审美活动显然更具有人文意蕴,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③中国传统美学人文底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乐天知命而不忧”,便是这种心理的表征。钱钟书先生曾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六朝人认为审美具有止痛安神的作用。“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渗透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它不同于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样的超越意识,具备丰厚的审美蕴涵。中国古代美学主张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种统一又以审美体验为中介。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
④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文思想不仅表现为人格的自我完善上,同时表现在运用这种成果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审美活动不仅是个体的经验,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创造与普及活动,是个体与群体、自由与功利的有机融合。中国传统的“人文”是指用人类的文明成果教化人民,由自然形态的人走向文明形态的人。先秦时儒家强调“六艺之教”,道家重视“行不言之教”(老子语),后如《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则兼融儒道,将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调和起来,用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通过这种教育思想与具体实施,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
⑤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看,美学人物首先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他们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与人生的尖峰上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建构自己的美学理论。比如春秋以来,随着宗法制度向封建制度的嬗变,儒道法墨诸家围绕对礼乐文明的评价,以及由此而来的天道人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鸣,对真善美问题作了不同的回答。儒家的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人文意识与美学理论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
⑥中国传统美学由于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因而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它在形态上具有黑格尔在《美学》中所提出的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所谓暂时性是指它的历史具体性,这些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而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比如追求人生的审美化,人与自然的统一等等,这些精神性的东西不但不会消逝,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生生不息,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之中。
(有删节)
1.下列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为不懈地追寻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审美活动常在特定年代获得直接表现。
B.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具体表现在以人为本,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它赋予了中国传统美学无限的生命力。
C.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格自我完善的成果在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D.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体现在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体现着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的儒家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
B.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便是这种心理的体现,它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
C.中国传统美学在形态上具有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契合黑格尔的《美学》理论,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
D.《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兼融儒道,调和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学人物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他们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
B.虽然佛教活动在汉魏开始兴盛,然而审美活动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的重构方面,显然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C.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时代变迁而变迁,而所有永恒的人文底蕴不但不会消逝,而且会随时代发展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中。
D.渗透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具有丰厚的审美蕴涵。
答案
1.D (曲解原意。“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错,原文第③段结尾处所说“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并无排斥宗教的意思。A项相应的文句第二段1、2行,B项相对应的文句第一段,C项相对应的文句第四段1-3行。)(3分)
2. B (张冠李戴。“生生之谓易”体现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而“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才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A项相应的文句第五段2-5行,C项相对应的文句第六段1-2行,D项相对应的文句第四段倒3-1行。)(3分)
3. C(以偏概全。在⑥段中说“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并非“所有永恒的人文底蕴”。)(3分)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
许金榜
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曲强调模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萧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
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选自《中国戏曲文学史》,齐鲁书社,有改动)
1.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一句中“一般”一词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句中,“这些”一词指代怎样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介绍的是中国戏曲,文章在第②段中还介绍了西方戏曲的特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强调神似;
(2)强调写意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
(3)具有很高的民族传统技艺性
2.中国戏曲舞台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确定,自由变化的,但也不排除偶尔使用布景,使用。
3.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民族艺术和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如果答成……建筑等各种文学成分,也包含着各种文学成分)
4.介绍西方戏曲强调模仿,写实,通过比较突出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的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己,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别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戏答:
铸就:
新潮难已:
2、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汉字中文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5、选做题:(以下两题中共有8个填空,任选其中的4个填空做)
⑴文中提到大地、海内、天涯、知己等词语分别指什么?
大地指:
;海内指:
;
天涯指:
;知己指:
。
⑵写出文中下列几句诗句的后半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 。明月几时有, 。
劝君更进一杯酒, 。大江东去, 。
答案:
1、开玩笑似的回答。/ 成就、建造。
/ 新潮难已;心情难以平静、
2、(1)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2)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因为汉字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大,适宜表达微妙、诗意的情感,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由汉字写成的古典诗词甚至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而且使用汉字的人数众多,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因此,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
因为中国人自小受着中华古典文化的熏陶,心中有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所以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5、大地:泛指祖国的土地。
海内:四海之内,泛指祖国各地。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知己:知心朋友
路上行人欲断魂
把酒问青天
西出阳关无故人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问答2:
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戏答:开玩笑似的回答 铸就:铸造成就
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⑴汉字中文的特点是什么?
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⑵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从潮难己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是把中国人凝聚的纽带。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也是中国赶超世界的契机”,日前,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与中国企业家探讨中国低碳型经济的发展之道时如此认为。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有资料显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实行节能节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geming。
斯特恩指出,走向低碳经济可以有各种发展方向,如开放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或者发展碳搜集和埋藏技术,具体选择可以由各国根据国情做出。目前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尚未有可资借鉴的成熟模式,但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跨越式赶超世界的契机。他建议,提高能效、对电力等能源部门“去碳”,同时建立强有力的价格机制,如对碳排放征税和进行碳排放交易,以及全球联合对高新去碳技术进行研发和部署等。
斯特恩称,估计减少排放只需花费占全球GDP1%的成本,但不行动导致的损失将达到全球GDP的5%-20%。因此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完成温室气体的`减排行动。他同时呼吁,中国应在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方面起到大国表率作用。他预测,中国要在20xx年之前削减5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年经济增长率(GDP)可能下降2%-3%个百分点。但是,这不会削弱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5.下列不属于“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未来发展方向”原因的一项是
A. 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B.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
C.按照现有发展模式,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
D.发展低碳经济可以由各国根据国情选择各种发展方向,如开放风能、潮汐能等。
6.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尼古拉斯?斯特恩与中国企业家探讨中国低碳型经济的发展之道时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赶超世界的一个契机。
B.斯特恩指出,成熟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
C.中国在20xx年之前削减5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会导致年经济增长率小幅下降,但不会削弱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D.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
7.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这可以促进国际的交流与合作。
B.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能源环境方面面临严峻考验,但也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
C.根据自己的国情,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合理模式,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也是赶超世界的一个契机。
D.发展低碳经济,将能够破解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难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目标。
参考答案:
5. D(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向而非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
6. B(目前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尚未有可资借鉴的成熟模式 )
7. D(将破解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难题语意绝对化,“一系列”也存在范围扩大的问题)
①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以人为中心,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研究传统美学,就不能不研究它与人文的内在关系。
②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在对于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的不懈追寻中。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个体生命意义的体认,在特定年代往往获得直接的表现。汉魏以来,中国社会陷入空前的动乱分裂之中,在各种哲学思潮展开对于天道人事重新思考的同时,审美活动也成为人们重铸精神人格的创造活动,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融入美学思想之中。当时虽然佛教活动开始兴盛,然而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重构方面,审美活动显然更具有人文意蕴,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③中国传统美学人文底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乐天知命而不忧”,便是这种心理的表征。钱钟书先生曾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六朝人认为审美具有止痛安神的作用。“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渗透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它不同于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样的超越意识,具备丰厚的审美蕴涵。中国古代美学主张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种统一又以审美体验为中介。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
④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文思想不仅表现为人格的自我完善上,同时表现在运用这种成果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审美活动不仅是个体的经验,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创造与普及活动,是个体与群体、自由与功利的有机融合。中国传统的“人文”是指用人类的文明成果教化人民,由自然形态的人走向文明形态的人。先秦时儒家强调“六艺之教”,道家重视“行不言之教”(老子语),后如《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则兼融儒道,将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调和起来,用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通过这种教育思想与具体实施,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
⑤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看,美学人物首先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他们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与人生的尖峰上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建构自己的美学理论。比如春秋以来,随着宗法制度向封建制度的嬗变,儒道法墨诸家围绕对礼乐文明的评价,以及由此而来的天道人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鸣,对真善美问题作了不同的回答。儒家的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人文意识与美学理论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
⑥中国传统美学由于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因而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它在形态上具有黑格尔在《美学》中所提出的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所谓暂时性是指它的历史具体性,这些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而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比如追求人生的审美化,人与自然的统一等等,这些精神性的东西不但不会消逝,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生生不息,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之中。
(有删节)
6.下列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为不懈地追寻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审美活动常在特定年代获得直接表现。
B.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具体表现在以人为本,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它赋予了中国传统美学无限的生命力。
C.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格自我完善的成果在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D.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体现在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体现着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的儒家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
B.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便是这种心理的体现,它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
C.中国传统美学在形态上具有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契合黑格尔的《美学》理论,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
D.《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兼融儒道,调和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学人物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他们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
B.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时代变迁而变迁,而所有永恒的人文底蕴不但不会消逝,而且会随时代发展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中。
C.虽然佛教活动在汉魏开始兴盛,然而审美活动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的重构方面,显然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D.中国古代美学主张以审美体验为中介,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
答案:
6.D(曲解原意。“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错,原文第③段所说“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并无排斥宗教的意思。)
7.B(张冠李戴。“生生之谓易”体现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而“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才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
8.B(以偏概全。在⑥段中说“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并非“所有永恒的人文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许金榜
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曲强调摹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
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1.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①强调神似、强调写意
②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
③具有很高的民族传统技艺性。
2.简析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一句中一般一词的表达作用。
一般限制范围,说明在通常情况下,中国戏剧舞台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确定,但偶尔使用布景,一般这个词体现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3.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句中,这些一词指代怎样的内容?
这些指代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民族艺术和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
4.选文介绍的是中国戏曲,文章在第②段中还介绍了西方戏剧的特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西方戏剧强调摹仿,写实观念,与中国戏曲作比较,突出中国戏剧强调神似、强调写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