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伟娜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从诸子百家到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以及科学民俗,无不彰显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如果想要文化实力紧跟经济发展,就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个学科教学中,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和继承。语文学科有着较强的人文性,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符合学科特征,也有利于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6C-0119-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增强公民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已成為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推动国家发展的目标之一。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生存智慧和文化创造,充分展现了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语文作为小学教育基础学科之一,在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符合学科教育目标,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借助识字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汉字的三要素为形、音、义,正是这三要素组成形色大小不同的汉字。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生字时,可借助字形判断汉字难易程度。而语文教师在识字中,则可基于汉字形体特征挖掘文字特有的传统文化,使每个汉字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形象意义,这不仅能打破传统枯燥的课堂气氛,更能调动学生探究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文本均为文化底蕴深厚且脍炙人口的古典名著或名人之作,无疑是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以《大禹治水》一文为例,教师教学生字“害”时,可从洪水对人们生活生产造成的严重影响着手,学习“通”字时,可先为学生分析大禹不同于其父亲的治水方式,在理解和记忆生词时,感悟“通”与“堵”附带的哲学道理。学习生字“伟”时,则可为学生讲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经典故事,感悟大禹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情怀。
与此同时,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充分展现个人魅力和知识体系,以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尤其小学生年龄偏小,其认知有着显著的直观性和形象化特征,语文教师可紧抓学生心理规律和认知特征,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例如,生字“仁”由“亻”与“二”两个部分组成,从字形外观观察较易使学生记忆,当学生在脑海中对该生字形成认知后再展开深层次解析,即可将“仁”看作两个人,而社会则是由不同的人组成,如果想要和谐就需要“以仁相待”,教师还可适当引入刘备和孟尝君等名人的仁爱故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借助文言文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文言文中蕴含着我国大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古人心血和才思,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文学性,在陶冶学生情操和拓宽知识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能让学生深入感悟作者传递的思想感情,理解文言文特有的文化内涵。
以《论语》教学为例,儒学家派传递的思想是宽容与爱,要求我们学会做一个有容乃大的人。《论语》中提到的“知之为知之,知之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传递的核心思想是在生活中要实事求是,要脚踏实地学习。《论语》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当学生具备了正确的三观,才具备了成为优秀的人的基础要素。
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言文中涵盖的文化精神,感悟文言文的独特魅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紧抓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小学生年龄偏小,难以理解文言文中简短精练的语言,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适当拓展相关的历史背景,由此促进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思想感情。
三、借助阅读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内容之一,因为教材收录的作品均为名家名篇,如果想要学生深入理解,就需要从多种角度解析文本。而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解析文本内涵的主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前需充分认识、理解、掌握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
以《北京的春节》一文为例,该文的单元主题为“民风民俗”。在教学之前,教师可让学生借助多种渠道了解北京春节特有的民俗民风知识,引发学生探究优秀传统文化的欲望。
首先,在学生预习时,教师要让学生搜集古人描绘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要让学生直观地接触与春节紧密相连的传统文化。在正式教学时,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音频:“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小学生年龄偏小,对歌谣有着较强的兴趣,在此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渐走进老北京,深入感受北京特有的新年文化。当学生阅读完全文后,教师随即提出问题:“大家阅读后,对北京春节有哪些印象?”学生纷纷回答:“团圆!”“热闹!”教师继续提问:“哪位同学知道北京春节起点在哪儿?尾声在哪儿?”“作者在文中重点描绘哪几个节日?”之后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并总结:作者先描述人们为春节做了哪些准备,然后用一句话表示民俗:“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之后详细刻画除夕、初一、元宵节三个人们十分注重的节日,文本结尾简单描述春节结束。
其次,进行朗读,感悟民俗文化,作者在文中还提到腊八节、除夕、元宵节三个主要片段,在讲述腊八节时,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大家最喜欢文中哪些语句?为什么?”有学生回答道:“喜欢年底腌制的腊八蒜,春节前夕熬制的腊八粥。”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直观呈现上述两种食物,以视觉带动感官。除夕是每个中国人都十分看重的节日,教师可在学生朗读这段内容后提出以下问题:“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除夕热闹非凡的景象?”学生纷纷回答,而教师则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细细品味“必定”“万不得已”等词汇,目的在于深化学生对中国人重视春节与团圆的情感理解,并从中体会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文中元宵节的描述,教师也可让学生朗读课文,从中感悟老北京每条街道和各家各户张灯结彩的气息,再为学生播放幻灯片了解元宵节最为显著的特征,即多种类型花灯展览,深度激发学生探究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结束语
总之,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我国的软实力。如今很多学科越来越重视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学科也不例外。教师可结合学生学情和学科特征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记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为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禄树利.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策略[J].考试周刊,2019,(18),
[2]李佳.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8,(11),
猜你喜欢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小学语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23期)2016-12-06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