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4-04 08:57:01

王单单 李军

摘 要:随着近年来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前一大批农村家庭的子女进入高校继续学习。而根据最新相关研究表明,目前高校学生30%都存在着心理方面的问题,普遍表现为心理自卑、精神敏感、自尊心过强等不良表现。在高校旨在培养一批综合能力强的新时代优秀高材生的培养目标的引领下,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在这一背景下,旨在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根据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给出具体的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1、自卑

贫困大学生中来自农村家庭或者城镇中的下岗职工家庭居多,进入高校后,周围的学生群体来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也不尽相同。贫困家庭出生的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就已经为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而四处奔波,有的还不得不依靠国家的贷款、助学金等政策,这已经使他们的自尊心遭受了极大的伤害,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更不用说进入高校后由于贫困大学生和富裕家庭的孩子在生活阅历和经济背景方面存在巨大的反差,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上严重的不适应,进而导致贫困大学生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

2、人际关系敏感

人际关系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最能体现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高校大学生正是自尊心最强的时期,而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一般要比普通家庭的学生要强烈的多。遇事多不轻易向人求助,总是认为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受不了别人一点的轻视。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也比较敏感,生怕由于自己的失误遭到别人的嘲笑。在和别人的交往中谨言慎行,不敢敞开自己的内心,将自己封闭起来,有时甚至会拒绝别人伸出真诚的援助之手。长期带着这种心态与他人交往时,贫困大学生大多性格都比较孤僻,班级的集体活动不敢参加,在班级中不能很好的融入群体生活中。

3、焦虑

贫困家庭的孩子大多承担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家庭的状况,他们心里压力非常大,因此在学校期间只能刻苦努力学习。而在班级其他活动中表现的不尽如人意,由此使贫困大学生产生深深的焦虑感。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的压力,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多的奖学金。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在校期间通过校外兼职来分担父母经济的压力,而这种兼职打工是以牺牲自己的学习时间为代价的。因此贫困大学生常处于学习和兼职的矛盾冲突之中,导致十分严重的焦虑情绪。

二、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客观因素的影响

1、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新时代中国梦的逐步推进,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贫富差距也日益加大。而贫困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文化相对落后,容易导致贫困大学生思维方式和坚持的信念比较封闭,对社会不公平现象比較敏感和绝望,缺乏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大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放等要求。心理上过于敏感,行为上表现出与同学不合群,从而导致自己更加自卑,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主要场所,家庭环境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不可不可或缺的作用,家庭中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往往给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由于家庭贫困,使得大学生在考虑问题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经济因素,这给贫困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心理压力,产生焦虑的情绪。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些大学生受教育环境的影响比较深。

3、学校环境的影响

学校当于半个社会,学校的校园文化也不尽相同。在不良风气影响下,贫困家庭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有的甚至怨恨自己出身不好。另一方面学生之间由于生活背景不同,同学之间的相处模式也不尽相同。贫困大学生在与其他同学的相处中显得十分拘谨。另一方面,贫困大学生由于早期的成长经历无法使他们满足适应新的校园文化的要求,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这种努力一旦无效时,就会使他们产生不良的情绪,出现偏执的人格。

(二)主观因素的影响

1、个人早期生活经历的影响

目前的农村大学生中大部分生活经历比较单一,社会阅历比较少,视野比较狭隘,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抵抗能力比较差,贫困大学生容易用不正确的观点和心态观察世界。容易产生偏激的思想,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2、个体思想观点的影响

个体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所坚持的信念、个人的思想观点,是个体发展最终的影响因素。即使是家庭贫困的学生,在后期学校的学习生活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广泛学习,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在学校中叶能表现的比较突出。而对于一些贫困大学生来说由于早期文化的落后,个体不能受到很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导致自己的思想比较偏执,久而久之,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最终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

1、完善奖助政策

目前国家和政府已经出台相关措施帮助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学生贷款等各项措施,相关政策也十分完善。此外,学校在提供各项补助的时候也要正确引导学生看待国家的各项补助政策,避免因为依赖各项奖助政策而产生侥幸心理。高校要切实做到善于引导学生认识到经济上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要正确看待自身家庭的困难,也不必为此产生心理负担,要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善这一现状。

2、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

首先,要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高校的工作范围,建立健全相关心理教育机制。使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比如将心理健康问题纳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开展专题讲座等。可以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中去,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指导的完善教育体系。在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室中成立专门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咨询档案。其次,要普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相关系列讲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针对贫困大学生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使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加强,情绪调控能力得到改善。

3、改善学校文化氛围

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整个学校的文化氛围是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的主要场所,尤其是贫困学生主要生活的小团体。当前在拜金主义盛行的不良风气中,在普通家庭甚至是富裕。

4、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高校的教育要坚持以人文本的政策导向,学校也应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困难的同时,也应着重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尊、自强、自信的意识。俗话说“扶贫先扶志”,高校要通过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相关系列讲座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树立对生活的信心,鼓励他们眼下的窘迫只是暂时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改善现状。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5、完善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

高校应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在不耽误学生正常上课的前提下,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改善自我的生活状况。同时,也为家庭分担相应的责任和压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尽早体会到生活的磨练,使学生明白生活的意义。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奋进的坚强品格。

参考文献

[1]李锦龙.贫困地区农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固原师专学报,2003,(3)

[2]贾海宁.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3]陈晓明.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调控措施[J].农业考古,2008,(3)

[4]李子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1),77-78

猜你喜欢心理健康问题贫困大学生对策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1期)2022-04-14走,找对策去!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8年12期)2018-01-26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商情(2012年48期)2017-11-08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思考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23期)2016-12-23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措施分析博览群书·教育(2016年9期)2016-12-12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26期)2016-11-21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高校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科教导刊(2016年9期)2016-04-21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