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多媒体论文20篇【优秀范文】

多媒体论文20篇【优秀范文】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3-30 10:57:02

多媒体论文第1篇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改革,多媒体教学不断的推广和普及,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多媒体应用地理教学是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领域。地理学科极其丰富的时空变化,五彩缤纷的自然风光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媒体论文20篇,供大家参考。

多媒体论文20篇

多媒体论文 第1篇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改革,多媒体教学不断的推广和普及,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多媒体应用地理教学是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领域。地理学科极其丰富的时空变化,五彩缤纷的自然风光和层出不穷的地理事件用多媒体电脑进行描述是最能发挥其功效的。目前一些现成的教学软件与课堂衔接困难,做为一名一线教师总感达不到好处的效果,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使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的服务课堂教学。下面就以自己制作一些课件为例浅谈一下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地理课堂教学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味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注意力集中,思维主动活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并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兴趣又是一种有积极作用的情绪,这种情绪在一定的情境中极易产生,因此,利用CAI课件与课堂内容相应的情境气氛,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例如:在《台湾省》、《黄河》、《长江》等课件的片头分别加入“阿里山的姑娘”、“黄河颂”、“长江之歌”等视频影像歌曲,当学生一进入教室,悠扬的音乐、悦耳的歌声、美丽的画面,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中来,一首首熟悉的歌曲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既轻松又新颖。又如,当讲到台湾的旅游资源时,一幅幅美丽的风光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一边欣赏一边还可以听到优美动听的解说,犹如亲临其境,乐而忘返。就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化繁为简,突出重点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借助地图、挂图和其他教具教学,但一些挂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而且其内容又是静态的、无声的,给学生的印象依然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如采用多媒体CAI辅助教学,恰恰弥补了地图教学的不足之处,加大了课堂密度,又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例如:在《台湾省》、《广东省》、《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分区分课件的设计制作中,把位置、地形、矿产、经济、人口、城市、旅游等各个地理要素分开显示,能起到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的作用;
而类似“土地类型”、“中国降水”、“人口迁移”等图幅,可制作成类复合投影片,如“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则把它分解成:耕地分布、林地分布、草地分布、沙漠分布等图幅,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逐一显示。又如,在“世界人口迁移”的教学中可分解成二战前人口迁移路线图和二战后人口迁移路线图,这样,既利于教师重点讲解,又可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

在《水循环》课件中,把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内陆循环分别制作成三个动画,在讲解时一一显示,最后又把三个动画结合在同一动画上显示水循环的整个过程。这样,学生不但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个循环类型的环节,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三种循环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通过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将它们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化静为动,形象直观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教具主要是挂图并结合课本插图在教学中使用,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在课堂上较为被动,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利用多媒体CAI课件进行动态模拟,使静止图像成为动态图像,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操作、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例如:在《板块构造》、《地壳运动》课件里,制作了多个动画(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把“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褶皱”、“断层”、“火山的形成”等等,都变成了动画显示,学生看后一目了然,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向斜成山,背斜成谷”这一动画,先把画面作成水平岩层,在力的作用下,岩层慢慢发生变形弯曲,形成相应的向斜、背斜,这时显示的图像是“各斜成谷,背斜成山”,然后再显示背斜轴部在张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张裂,遭受外力侵蚀的速度较慢,差异性的侵蚀继续发展,使背斜部位渐渐成为谷地,向斜部位反倒转为山峰,即“向斜成山,背斜成谷”。这一动画的模拟显示,使学生难以理解的地形倒置现象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此外,很多自制的CAI课件里,在动画显示过程中适当配上声音或音乐,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地形雨形成的过程”、“冷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气旋反气旋形成的天气”等动画显示过程中,相应配上雷声、雨声;
在《中车降水》课件里,一边通过动画模拟“锋面雨带移动”的全过程,同时配乐朗读:“夏季风,雨祖宗,五月在南岭,六月在江淮,七八向北去,入黄进辽松,九月回江南,十月去无踪”。这样,就能把雨带移动的时间、路线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子里。

四化远为近,生动副真

传统的课堂教学把知识局限在书本上,无论教者怎样发挥语言的才能和教具的演示,都无法直观、生动地再现自然地理环境的发生和演变过程。但在自制的CAI课件里,倘若适当插入AVI或MPG格式的视频影像,就能把课堂上看不到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如火山爆发、地震、海底地形等;
也能把十分遥远的地理事物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领略各种大自然的奇观:如宇宙空间、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等。例如:在《太阳系》课件里,以热字连接的方式插入了“太阳活动”、“九大行星的自转运动”、“月球漫步”、“太空实验室”、“登陆火星”、“木彗相撞”等视频片段。在上课过程中,不时把学生带到星光璀璨的太空遨游,对提示宇宙的奥秘,提高学生对天文知识的了解和认识,起到了宏观、生动的效果。

所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只能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象其它教具一样,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使用的。

多媒体论文 第2篇

1多媒体教学的发展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20xx年开始,建立第一个多媒体教室,发展到现在,全部教室、实训室都安装多媒体,从刚开始,只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计算机专业方面的教学,到现在所有课程都开始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以图文并茂、声像搭配、动静结合的表现形式,将课堂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同时多媒体教学也有传统教学所没有的负面影响,使用不当,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高职院校多媒体授课的现状,提高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学效果已成为重要教学研究课题。

2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它具有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来自于现代化信息化技术的优势。电脑、投影仪、音响等现代化硬件能将多种媒体有效融合,创造出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它具有的优势有:1)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凭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张黑板教学,形式比较简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对知识厌倦感和精神疲劳感,学习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而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多媒体教学利用动态画面地切换,产生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相互影响,通过大幅度增加信息传授量,使学生的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情绪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多媒体课堂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提高教学效果。2)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是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网络等多种现代化信息手段的集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传授的局限性,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学生的感知过程加快,理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多媒体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同时,对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也是起到关键作用。3)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抽象知识变具体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图文并茂、声像搭配、动静结合的视听优势,还具有人机交互、实时反馈的优势。通过多媒体技术,能让抽象事物用动画形式表达,让难以掌握的概念和理论变得具体、形象,能让学生轻松掌握理论知识;
通过多媒体技术,能让课堂无法实现的实践操作,通过动画、录像等多媒体演示,进行理实结合,让学生在理性认识基础上得到感性认识,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4)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多媒体教学通过“链接”的功能,让学生轻松查阅相关知识,操作十分方便快捷,这样课堂教学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而且扩展了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有限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弊端

1)多媒体授课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法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完全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不管什么内容都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完成,把投影当成了一个大黑板,他们认为这样既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又省事,上课只须带U盘,授课动动鼠标就可以了,还可以坐着上课,不用吃粉笔灰。但是他们忽略了教师板书讲解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灵感、思维相互碰撞而形成记忆的过程,例如几何公式的推导,教师必须通过板书,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思维,通过相关步骤的推理,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传统教学一直采用的方法。而现在的多媒体教学,以PPT的形式展现,理论知识一页一页翻过,学生难免一头雾水,看过立即忘记。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多媒体技术不是唯一途径和手段,传统课堂教学在某些方面仍然是现代信息技术无法替代的,黑板上好的板书能引导学生思路、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而多媒体在一些学科和章节中无法达到这样效果。

2)授课形式变成了多媒体放映

多媒体是形象生动的现代化教学工具,恰当应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可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技术不是灵丹妙药,不能不管课程适用与否,全部应用。有些高职院校形成了“无多媒体不成课”、“无电不上课”的局面,部分教师把所要讲的内容全部展现在屏幕上,坐在话筒前授课,整个教学过程与“会议上作报告”相似;
也有部分教师上课时坐在电脑前,忙于点击鼠标播放幻灯片,没有学生交流的时间。计算机只是我们教学的工具,课堂中教师所投入的情感是无法通过多媒体体现出来的,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在课堂中换成了“以计算机为中心”。

3)授课内容与教学实际不同步

由于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所呈现信息量多,教师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授课速度,忽视与学生互动交流、思维的合拍,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讲解,信息呈现的速度快,学生无法做好完整的记录,这样可能导致学生感知不充分,理解不透彻深刻,授课内容的疑问不断增加,会导致学生失去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

4)授课过程受多媒体设备和教学环境制约

多媒体教学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不仅要有懂得多媒体操作的优秀教师、好的交互课件,而且多媒体设施的好坏以及教学环境也至关重要,因为多媒体设施在课堂教学中处于无专业人员监控状态中,如果设施使用不当或维护不到位,将造成教学过程的中断,授课时间减少,甚至有时会造成教学秩序混乱,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必须要与现代信息技术相适应,教师在授课时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把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用科学性、适度性原则合理、灵活地使用多媒体,使它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恰到好处的作用。

4改进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探讨

1)要针对授课对象不同,适度采用多媒体教学

授课对象的不同,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也要作相应调整。我们学院有三个层次的学生:三年制高职、五年制大专、三年制中专,对于五年制大专生、三年制中专生,学生起点是初中,对于所学知识并没有什么认识,所以授课时应注意速度不能太快,内容不能太多,而多媒体从容量、速度上来说,都相对比较大,所以对于新授内容来说,不太适合;
对于三年制高职生而言,他们的接受能力强、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比较适合于多媒体教学。

2)针对授课内容,慎重选用多媒体技术

对于理论较多的内容来说,比较适合于使用多媒体,例如语文、政治、英语类课程,通过多媒体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可实现举一反三的目的。而对于我们较多专业课程则不适宜采用多媒体教学,相反通过板书,能引导学生思维,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更有利于学生的认知与掌握。例如学院的基础会计课程是一门注重动手能力培养的课程,有些内容要靠老师实物直接演示,这样会导致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从而影响学习效果。所以对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等内容,可以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将实物放大,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也可将动手操作的过程录像,通过屏幕展示出来,还可将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投影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查找问题,起到纠错和一举三得的作用。

3)针对授课类型,选择使用多媒体

授课类型有很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的授课都适合使用多媒体。例如对于复习课,比较适合于多媒体教学,通过归纳总结,采用抢答方式,让学生课堂上进行练习,得到巩固和提高;
对于新授课,特别公式推导、重点强调,让学生思考或要引起学生注意,都不太适宜采用多媒体。

4)针对授课环境,采用多媒体

多媒体能调节课堂氛围,针对不同授课环境,恰当使用多媒体能起到不同的效果。例如在授课内容比较枯燥时,加入一些多媒体内容,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枯燥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能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高职院校的多媒体教学,首先授课教师要有清楚的认识,多媒体是一种教学工具,而不是万能的,教师不能只当解说员,让自己成为多媒体的工具;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应遵循心理学、教育学的规律,把握住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引导作用,通过设计教学过程和灵活多变的授课类型,融合体现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方法和技巧,驾驭好多媒体,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取得教学效果。高职院校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防止自己的教学思路被多媒体所左右,不要让好的教学风格被流水线式的PPT放映所湮没,影响自己授课的能动性,从而失去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不仅是导演,而且是演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人格魅力、抑扬顿挫、富有情趣的讲解,感染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任何形式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所不能替代的,黑板是传统教学中的工具,也是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必要的板书可以弥补多媒体课件的缺陷。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多媒体课堂教学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概追求所有课程多媒体教学,如果使用不适当,将影响教学效果。只有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教学规律,科学、合理、适度的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相合传统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多媒体论文 第3篇

1多媒体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1多媒体用于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1)多媒体技术可以集中优秀的实验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投影仪或电视机等大屏幕前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到与实验相关的各类标准操作,同时利用摄像头可清晰的将指导教师的演示操作同步传输到大屏幕上,避免了教师演示时部分同学看不清精细操作的问题。

(2)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可有效节约指导教师在实验之前的讲述时间。同时利用Flash及其它图像处理软件,可形象的在多媒体课件中显示实验内容及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3)通过对摄像头的切换,可有效观察到学生整体的实验进展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指导学生的操作。

(4)多媒体技术可以形象的将一些化学现象的微观过程显示出来,例如在原电池实验中电子的流动等,使学生对实验原理理解得更透彻。另外,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需使用有毒物质或大型仪器等不便在实验室开展的实验,可以寻找优秀资源在多媒体上进行播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6]。

1.2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我中心多媒体实验室的运行结果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指导教师在利用摄像头将演示操作传输到电视屏幕的过程中,需要一心多用,既要专注于操作的演示,又要检查操作是否落入摄像头内,同时还要观察学生的反应,这样难免会顾此失彼,与学生的互动可能会欠缺一些。

(2)不同操作所需的实验器具大小、长短不同,所以在更换操作时,需要重新调节摄像头的角度及焦距,该过程会占据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

(3)多媒体播放的操作素材不能完全代替指导教师的现场演示。现场演示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过多的多媒体播放,会淡化教师在实验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学生易产生松懈、疲惫心理,对实验课产生不重视心理。

(4)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一个工具,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实验技能的锻炼[7]。在制作实验课件时,其内容应具有启发性,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去。

1.3多媒体的管理与维护

化学实验课程在大部分院校排课较满,实验室使用率较高,多媒体系统是由众多价格比较昂贵的电子产品组成,因此,多媒体实验室的有效管理与维护是顺利进行多媒体教学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从我中心目前运行多媒体实验室的情况来看,多媒体的管理与维护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保持各部分电子仪器的清洁和完整。化学实验室常充斥着酸、碱及一些腐蚀性溶液或气体,电子产品在这种环境下更容易出现一些线路老化、屏幕模糊等情况,因此除过定期检查多媒体系统,更重要的是要在平时做好防护工作。主要包括:各仪器要配套防尘罩,最好是能够在防尘罩内层加一层塑料膜,有效防止粉尘的进入;
对于裸露在外面的球型摄像头要定期擦拭;
多媒体系统的各部分仪器要摆放在固定位置,防止出现乱拿乱放、丢失仪器部件等情况出现。

(2)所有实验老师在使用多媒体系统前要经过一定培训,熟悉多媒体各硬件、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防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仪器的现象,同时也能更有效灵活的使用多媒体系统辅助教学。

(3)要配专职人员对多媒体实验室进行管理。尤其是到节假日时,要对一些易损坏的、贵重的仪器进行单独存放,以防丢失。同时也要负责多媒体系统的日常维护,能够及时解决多媒体系统出现的各种故障,有效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4)多媒体的日常维护光靠专职人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广大实验教师的自觉配合,例如在每次使用多媒体及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让酸、碱溶液溅到上面,用后及时拔掉电源,盖好防尘罩等,只有广大实验老师负起责任,从这些细节处着手,才能更好的维护多媒体实验室的正常运行[8]。

2结束语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一些非智力因素也能在实验过程中得到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及对高校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及规范的操作,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多媒体论文 第4篇

摘 要 本系统是集教师备课、教学、考试、评估等整套教学活动及学生自学于一体的教学管理软件,它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及影像于一体,可以实现文字编辑、公式编辑、图文混排等功能。本文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关键实现技术。

关键词 CAI课件;
多媒体;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出现,使CAI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在我国也出现了大量形式、内容各异的教学软件,但纵观目前的研究发展状况,现有的教学软件大多仅是针对某一具体学科的,通常就是书本教材在计算机中的翻版;
在教学内容的描述和呈现方式上缺乏灵活的结构,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进行补充和修改比较困难,缺乏一定的可扩充性。一些流行的课件开发工具虽然功能全面,但操作复杂,不能针对教学的特点,而且制作的课件孤立的单独存放,不适宜检索、共享和评估。

本课题的目的就是开发集教师备课、教学、考试、评估等整套教学活动及学生自学于一体的教学管理软件。

2 系统的设计思想

针对上述CAI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做了一些研究和尝试,开发了一个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多媒体CAI系统。

2.1 通用性

能够适合多门学科的教学课件及考试题库的制作、建立、管理与使用,可以使用软件进行备课、教学、考试和评估等整套的教学活动。可通过关键词、标题链接课件,进行检索和查询,克服了独立课件因单独存放,不适宜检索、共享评估为教学带来的不便。

2.2可扩充性

系统提供了编辑器,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与环境的变化,实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以适应不同学生不同层次以及不同专业的教学需要。

2.3 超文本特性

在编辑模块中制作了一个多媒体编辑应用平台,能够迅速地处理文本与图像的链接,将图像有机地嵌入文本当中,使学习材料生动、直观、便于理解。

2.4 贯通性

本课题规划了试题库系统的总体设计结构和功能层次,提出了组卷策略及阅卷、成绩评价统计方法,使教学和测试融为一体,相互贯通,形成了教学的通用环境。

3 系统的基本结构

本系统使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VB6.0,开发的CAI系统分为三个模块,即编辑模块、教学模块和考试模块。各模块相互独立,又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图1 系统结构图

3.1 编辑制作平台

在编辑模块能够处理文字编辑;
提供了公式编辑器能够编辑公式;
可以运用画板进行绘图;

能够设置课件的版面,处理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在编辑的过程中能够进行预览,及时查看效果,进行修改完善,使课件的编辑制作具有可预见性。

图2 课件编辑窗口

3.2 教学模块

可以按学科、关键词检索并打开相应的CAI软件;
可以选择连续播放或是指令性播放课件;
实现语音跟读;
能够播放动画,模拟运动过程;
播放图片,可实现图文链接,并可根据需要点击图片放大。

图3 图文链接窗口

3.3考试模块

可以按照课程分类输入各种题型,包含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等,并可以扩充试题的类型;
存放试题和相应的标准答案;
能够自动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或人机交互抽取试题形成试卷,并在形成试卷的同时形成相应的标准答案卷,两者都可存档及打印;
可以对考后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保存结果。

图4 组卷属性设置窗口

4 软件设计中几个技巧性、技术性问题的解决

4.1灵活地运用了控件来创建用户界面

用户界面是用户与应用程序进行交互操作的接口,而控件则是创建界面的基本构造元素。本系统灵活地运用了控件来创建用户界面。

课题中充分利用了文本框和标签框的功能,设计实现了教学软件的文本部分的编辑和演示功能;
采用批量控件的"成组操作进行控件设置;
采用控件数组的结构,通过索引来定义每个数组元素,灵活编程。

采用Tree View和List View控件创建用户界面。本文在课件管理和题库管理界面都用到了这两个控件。

4.2 编辑平台文字编辑器的设计

在编辑制作平台上最常用到的一个功能就是进行文字编辑,虽然通过OLE调用Word等功能强大的字处理器,不失为一个办法,但如果应用程序的文字编辑并不需要很强的功能,使用Word就有杀鸡用牛刀之嫌,结果还会占用大量的资源。另外,应用程序所用到的文字编辑通常有其特殊性,比如字体、字颜色的处理都会有特殊处理,而Word是针对一般的文字处理而设计的,在功能上会面面俱到,不可能专门考虑特殊需要。

本课题采用了一个类似超文本语言的方法,通过规定若干关键字如titl、text,用一个“”作为控制码来表示一个特定的指令的开始;

自定义了分段和分行函数,并配合VB字符串处理函数,实现了对文字的编辑处理,如设置标题、内容的不同字体、字号,控制段落换行等功能。

图5 文字编辑器

4.3 公式编辑器的设计

设计过程中首先分别定义了公式信息、公式宽度、公式高度三个变量。在这里使用了标签框来确定公式内容的显示位置,定义了标签框的左上角横坐标和左上角纵坐标,并通过定义了

一个动态标签框跟踪索引变量VarLabeltrack来确定标签框的位置。

在这里数字数据的读入以6位存储,字符数据以自由长度来存储。

定义两个指针变量strPoint1和strPoint2,分别跟踪读取公式位置信息和内容信息,当读入数据时,首先读入指针strPointer1的数据结构信息,即公式的高度、宽度和坐标值。将公式的内容赋给一变量,即ss = Mid(equStrContent, strPointer1, strPointer2 - strPointer1),采用打印的方式显示公式内容,Print ss。这种结构实现起来比较灵活,易于控制。

图6 公式编辑器

5 结束语

我们在整体规划和制作过程中努力做到使系统具有通用性、可扩充性和超文本性,以方便教师在不需编程的情况下修改和完善教学内容。

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编辑环境,建库简单,易于维护。

该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方向是引入人工智能,嵌入专家系统,使教学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自动地变更教学内容的布局,进一步完善在线讨论、在线答疑等实时交互的协同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勇帆 著, 《多媒体CAI课件设计制作》,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

〔2〕朱培民 孙仰华 等著,“一个多媒体试题库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2001.9

〔3〕刘英群 何丕廉 著,“未来ICAI系统中的知识库”,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0.3

〔4〕汪浩 余胜全 著,“一个新型多媒体系统开发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2001.10

多媒体论文 第5篇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现状,针对目前高校使用多媒体教学普遍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优化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总体思路,根据我院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对不同学科不同课程运用多媒体教学应采取的不同对策进行了论述。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优化运用;
策略

一、引言

目前,各级各类高校多媒体教学硬件环境建设都已达到相关指标要求,多媒体教学也得到较普遍的应用,但是,软件环境建设却明显跟不上形势。多媒体教室的使用,让教师们上课轻松了,但却拉大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信息量大大增加,但难点重点得不到强化,学生们学习反而觉得更困难了,等等。这些现象的发生与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初衷背道而驰,也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发展到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反思的时候了。应该说,运用多媒体教学是识时务的,是符合知识呈指数增长、信息交流网络化的时代特征的,实践也证明,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效果和效益有其独特优势。但是,与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相比,多媒体教学毕竟还刚刚起步,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文对如何优化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一管之见,仅供参考。

二、优化多媒体教学的总体思路

1.要充分重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指导,正确分析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整个课程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与设计。教学设计是有效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关键,只有对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媒体种类和形式、出现时机和顺序做出合理的安排,才能真正显示出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应用于教学的无穷魅力和优势,才能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2.要正确处理好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之间关系。多媒体本来就包括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现代媒体有其优越性,但无法完全代替传统媒体,千万不要夸大现代媒体的教育作用。粉笔加黑板、教师声情并茂的传统教学模式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只有二者取长补短方可达到最佳效果。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科教材自身的特点,围绕课堂教学目的,有的放矢地设计出确实能提高教学实效的多媒体教学方案,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得以和谐发展。

3.要摈弃功利主义思想。多媒体教室刚进入学校时,广大教师怕麻烦(难于做课件)不愿意使用,现在不同了,由于课件可以反复使用,大家都争着进多媒体教室,不管该不该用、不管使用效果如何,不为别的,只图省事。如:教材搬家(原封不动地使用教材配套课件,缺乏对学生和教材的具体分析,没有教学设计)、照屏宣科(老师不用记东西,看屏幕读即可)、追求技巧(把多媒体教学变成课件制作技巧表演,淡化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传达)等等,这些功利思想是要不得的,应该予以摈弃。

三、优化多媒体教学的策略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观察和分析,我们认为不同学科不同课程运用多媒体教学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1.理工科类课程。理工科类课程,其教学目标重在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认知方法、思维能力、应用技巧的训练,务必详细、准确地讲解,故应以传统授课方式为主,以多媒体演示为辅。例如数学课中的公式推导、演算过程应用板书有利于师生的思维同步,而复杂的图表、总结归纳性内容,则结合多媒体演示进行讲解效果更好。同理物理、力学类课程中的概念讲解、定理定律的阐释、公式推导、计算过程等均应以板书为主,多媒体主要用于工作原理、复杂图表、应用实例等内容的演示;
化学类课程中分子结构、反应过程的板书比较困难,多媒体演示可以适当增加,但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平衡方程的推演等,仍应结合板书来讲解。实践表明,电子技术、电路原理等理工专业基础课,传统讲授方式原则上应不低于50%,其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讲解最好用传统方法,多媒体主要用于扩展知识视野、增加信息量以及原理演示、图表辅助等。理工科专业课的教学,由于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信息量大,图表曲线多且复杂,需要更多的感性材料的支撑,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此类课程多媒体运用可以大于50%,但仍应有30%左右的板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软硬件基础知识讲解宜用传统教学方法,而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使用,互连网操作、程序设计等内容运用多媒体边演示边讲解,效果更佳。

四、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的广泛运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掌握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课前认真做好教学设计;
为了驾驭和组织好多媒体课堂教学,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又要具备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能够恰当地选择、应用媒体,合理地选用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多媒体论文 第6篇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把前沿先进的科技带入课堂进行辅助教学现代数学教育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能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可以使沉闷、单调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关键字:

兴趣、创设情景、突破重难点

随着计算机发展的突飞猛进,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深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教育互相交融,互相整合的“一体化”逐步深入,现代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结合,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个绚丽的前景。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为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它能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
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特别是对于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时的前3—5分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导课时,合理选择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好开课方式,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的学习上来,为整个课堂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一课,我把学校附近十字路口上的汽车流动情况拍摄下来,将此真实场景带入了课堂。由于学生已有了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我放了一段该路口来往车辆的录像,要求同学们统计各种机动车流量情况,学生兴趣很浓,纷纷投入到活动中。几分钟后,我问:完成任务的举手。没人响应。我说,那我再放一遍,可要数仔细哟!又放一遍,几分钟后,我又问:完成任务的举手,寥寥无几。多数学生着急了,说:老师,太快了,记不下来。我说:可以想想办法呀!老师没有过多地指点,同学们开始自发的分工,有的当记录员,有的数小汽车,有的数大客车,有的数货车,有的数摩托车。再放录像,一分钟后,顺利完成任务。把真实生活场景带入课堂,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好奇心、求知欲被激发,兴趣高涨。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俗语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的)都会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再困难的数学知识也有了动力。因此,我们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促进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买鲜花”一课时,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模拟鲜花超市的画面,里面有许多标有价格的鲜花,有娇艳欲滴的玫瑰花,有五颜六色的康乃馨,有争奇斗艳的菊花,还有洁白无瑕的百合花,画面一出,学生的视觉一下子受到强烈的刺激,精神一下子就集中了,兴趣也开始被调动起来。在学生进入情境“留连忘返”时,教师说:现在就让你们去购物,你们想知道什么问题?让学生模拟购物场景,提出数学问题。接着还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积极解决问题,自主探索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的计算顺序。

三、运用动画技巧,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于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如在教"角的认识"一课时,采用常规教学演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与角两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时,既不方便,又讲不清,往往演示不好,还会使学生对这一知识产生模糊认识。如采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把边的长短不一的两个角进行重合,利用多媒体的动态光点的闪烁,突出角的大小,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演示过程中加深印象,直观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的形象性。

总结:

应用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直观高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数学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不过也不能偏离教学的基本原则,应该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应用中的效果。那种为运用而运用的做法,会造成教学的片面与失误。因为运用多媒体能很快将生动形象的画面传达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视觉很快获得直观感性的认识。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的认识停留在感知水平上,还要将其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多媒体运用中的各环节的先后顺序,留给学生思考和理解的时间等因素,教师都要充分考虑到。而要做到这些,关键在于教育思想与现代化接轨,得到高质高效的教育结果。

多媒体论文 第7篇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成为语文教学活动的润滑剂。它是一种把声音、文本、图形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的技术。正确适当的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使师生关系得到质的改善和提高,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而且它能在有限的时间(课堂)、空间(课间)内打破地域界限,展现古今中外的客观事实,使经验较贫乏的小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很感性的认识教材中的事物,达到知识领域、情感领域目标。多媒体利用声、光、电、画等手段制作成的动画,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学生在课堂中能多感官、多角度、多渠道的进行学习,使枯燥的课堂学习成为他们学习语文的乐园。

一、优化课堂气氛,促进师生关系转换要建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离不开人的因素。

而教师和学生则是课堂进行的主要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角色和人际关系。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使师生关系得到质的改善和提高,使学生在一种宽松、平等的气氛中快乐的学习语文。

1、促进师生角色的转换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集教学内容的传授者、教学策略的设计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等多种角色于一体。教师是中心,学生处于教师的严格管理和制约中,师生角色的差异容易使师生关系对立,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新手潜能的发挥,学生容易出现被动学的情况。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用声、形、色俱全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可以在展现的同时对学生加以指引,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助学者。在此过程中师生间的交互增加,从而由被动的受教育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构造者。由于教师死机的这种转变,使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地位,减弱了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从而使学生敢于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2、优化了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表现为一种单项的传授关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为了不打破这种权威,往往处于封闭保守状态,更谈不上主动、自觉、自主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小组协作学习,教师走下讲台,成为学生遇到困难能及时给予帮助的朋友。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双向参与、沟通、平等协作的朋友关系。这种关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极大的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语文课一般具有情景性,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课文的背景、音乐、人文资料营造气氛或进行角色表演。这种情况下教师以朋友出现在舞台,师生交流增多、交互频繁,教师和学生人气都大大提高。

二、优化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兴趣,促进能力培养。

语文是一门文学艺术,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张嘴的教学环境下,很难让学生领悟到课文的真正魅力,而多媒体的运用,正是把现代科技引进课堂优化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易学、乐学,培养了学生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各种能力。

1、突破时空的限制,诱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本原性动力,没有兴趣更谈不上主动、自觉、及至自主。语文课的教学,由于教材中的课文和作者都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空间,而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限制,缺乏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教师在传统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手法,难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积极情感,学生的兴趣也难以调动。教师使用多媒体能打破时空限制,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学所描绘“美”的情景,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语第六册《庐山云雾》是描绘了庐山那绚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象,使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可是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亲眼见过,尽管课文描写的非常美,尽管老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来形容,讲述,可是学生的脑海里没有这样的图画,因此兴趣不高。但如果运用多媒体来教学,多媒体可突破时空限制,把庐山的“秀丽”,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画面一一展现在同学们眼前,并配以优美的音乐、恰当的解说,同学们顿时就被深深吸引住,特别是当多媒体展现云雾“瞬息万变”的画面时,同学们高兴的直拍手,嘴里不禁的说:“庐山的云雾真神奇呀!我恨不得马上就去庐山看看。”就这样同学们主动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深刻的体会课文,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2、再现情景,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如何巧妙的突破文章的重难点,这一直以来是我们语文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只要恰当运用多媒体巧妙的再现课文中的情景,不仅能够突破知识的重难点,而且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增强学习的趣味。如:我在上《狼和鹿》这一课时,为了让同学们理解生态平衡这一难点,她制作了狼被杀之前森林中的情景以及狼被杀后森林中的情景的动画,并配以恰当的音乐,当这两组反差很大的画面、音乐出现在同学们眼前时,同学们被震撼了,深刻的了解到虽然人们的初衷是为了保护鹿而杀了狼,可结果不仅害了鹿而且使昔日葱绿繁茂的大森林变得象被火烧过一样。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讲解,同学们自然而然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人类一定要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就这样这篇课文的重难点迎刃而解。

3、拓宽视听范围,训练记忆能力人类感觉器官获取信息主要靠视听觉,而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觉让学生记忆,这种记忆较为枯燥,为被动记忆,记忆的时间也不长。多媒体则从不同方面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形成学生大脑皮层多个兴奋中心,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在自学的感知思维中培养了记忆能力。如:《翠鸟》一文中有一段描写翠鸟的。为了便于学生观察,就可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放大的翠鸟镜头,让学生从翠鸟的爪、羽毛、眼睛、嘴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看着画面,就能很快的说出翠鸟的外形特征,每每我一提起翠鸟长的什么样,同学们都能准确无误的告诉我。学生对翠鸟外形特征的认识更直观、准确、记忆也就更为深刻了。

4、走进动画世界,激发表达欲望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的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位同学都酷爱“动画片”。而多媒体正是从小学生的爱好出发,用声、光、电、画等媒体制作动画,配以不同的色彩,增添画面的可视性和美感,创设出一个美妙的教学空间。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听、说训练《知错就改》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了:

1、孙小圣和小熊丁丁去公园。

2、孙小圣在公园的柱子上留下七个字。

3、孙小圣改正错误等三幅动画片。在教学时逐幅播放,同时根据需要适时配上声音,这样学生就不知不觉地被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动画世界,学生的听觉、视觉都被利用起来,促进心理内化,学生兴趣盎然,每欣赏完一幅动画后就会议论纷纷,争先恐后的举手想要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有同学还针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当一名同学说到孙小圣知道自己错了低下头的时候,就有同学提出问题:“光知道错了还不行,应该改正。”那怎么改正呢?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有进行了一番讨论。有的同学说:“应该擦掉”有的同学说:“应该在亭子旁竖一块牌子写上:禁止涂写”等。同学们在讨论中不仅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使自己的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在讨论中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

从以上两大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在语文教学时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积极向上,而且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和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从被动地位转为主动地位,对学生理解、记忆表达等能力的训练效果远远优于传统教学。那么,是否只要较多使用多媒体技术就能让学生可以快乐的学习语文,主动的接受知识呢?经验表明,只有正确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较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反之,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处于沉闷或混乱状态,而且会局限学生的思维,不能达到语文课的教学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时应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应做到以下“四要”。

1、教师要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备课工作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材,把握好教材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选择具有最佳表达效果的多媒体技术,使多媒体应用得舒适、适当,学生才更容易学、更愿意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思维。

2、课件设计要从学生切实感受出发一切先进的教学手段都是为学生服务,语文教学课件的设计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要以学生的思想、思维感受及接受能力着手,如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如能正确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受益匪浅。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

兴趣;
另一方面,学生对于汉字的演变过程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课件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上要关注师生之间的交互性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关注各种教学屏幕,未注意学生的反馈和交流,使“人灌”变为“机灌”那么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以致感到厌烦甚至不愿听课,课堂的气氛就会处于“沉闷”或“混乱状态”。而如果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能够关注到学生的反馈,并及时地进行语言式眼神的交流,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受到重视的感觉,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

4、要避免走进多媒体使用的误区有的教师误认为,只要多次使用多媒体技术就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就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有的教师力求多媒体画面的漂亮和动画效果,结果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并未关注所要掌握的内容,而是过分注意不须掌握的部分,甚至会出现自发性的讨论,致使课堂教学处于骚动不安状态。总之,教师只有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才能使教学有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才能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创造性及语文内涵的深刻感染力,才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

多媒体论文 第8篇

摘要:多媒体通信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它并蓄兼收了计算机的交互性、多媒体的复合性、通信的分布性以及电视的真实性等优点。多媒体通信技术已进入突飞猛进的时代。文章通过对现代通信技术的概括和分析,总结出未来多媒体通信的多种发展方向。

关键词:多媒体 多媒体通信 技术应用

1 引言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领域中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高新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按通讯网来分,多媒体技术主要应用在电话网(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网)、广电网、计算机网上。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多媒体通信综合了多种媒体信息间的通信,它是通过现有的各种通讯网来传输、转储和接收多媒体信息的通信方式,几乎覆盖了信息技术领域的所有范畴,包括数据、音频和视频的综合处理和应用技术,其关键技术是多媒体信息的高效传输和交互处理。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未来世界的通信网络必将覆盖整个天上地下。天上众多的卫星系统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宽带接入服务;地面不仅可以实现光纤到户,用户还能够拥有高速的多媒体移动通信业务。而这一体系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且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平滑的连接性。

2 “三网合一”技术

随着数字技术的大力发展和全面推广,有线电视、电信和计算机等传统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相应的数字处理、数字压缩技术以及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各种媒体信息的传送提供了必要的带宽;而TCP/IP协议的广泛应用更是为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提供了共同的语言。这一切都为“三网合一”创造了技术条件。

“三网合一”正是指将计算机网、电视网和电信网在传输、接收和处理等方面合而为一,并全面实现数字化。如此便可以使三大行业在技术上逐步趋向一致,在业务上相互交叉渗透,在网络上互连互通,在经营上相互合作竞争,从而更好的、更全面的为人们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通信服务。

但“三网合一”并不是简单的三网相加,为了很好的传递音频、视频和数据信息必须同时在传输、交换和接入等各层具备宽带化,较好的QOS以及统一的信息表示方式才能构筑其赖以生存的技术前提。而目前此项技术并不是很成熟,所以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三网仍将并存。但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已成为今后网络建设的潮流,基于光纤的宽带IP网代表着网络发展的方向,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三网合一终将实现。

2.1 向IP融合

IP技术是未来数据网络中的核心技术,是承载各种应用业务的平台,而在IP网上实现多媒体通信更是世界各国的主要目标。因为公众电话网(PSTN)无论怎样发展,其资源利用率低、带宽窄、线路质量不稳定等缺点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有线电视网(CATV)则相对缺乏在通信领域运营的经验,研究工作也相对比较滞后;只有数据网因为有了Internet网络技术的成功开发而迅速进入到开放的、分布式的发展环境,并飞快地向前推进。

随着这样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人们更是期待着能够在一个统一的网络上开展各种业务,传输各种信息以保障高效率地利用网络资源和更好地开展业务。因此三大网络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且这种融合不仅是业务上的融合,更是网络上的融合。而IP就是能够实现这种融合最好的统一的协议,所以无论未来的基础网络会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宽带多媒体业务都必将会统一到IP网上。

2.2 走向宽带

有这样一种说法,有了宽带,就有了高速度,就有了多媒体的传送。在通信领域中,只有拥有了充足的带宽,才能够快速传输音频、视频和数据等多种媒体信息。这就好像只有在够宽够平整的高速公路上才能够整齐有序且快速地通行各种车辆一样。因此,带宽引起了各层次人们的关注,投资商纷纷追加投资,运营商大举进攻,各企业家也跃跃欲试,而用户和媒体更是望穿秋水、翘首以盼。在现有的N-ISDN上开展的多媒体通信业务已经基本完善,下一步的重点就是宽带多媒体通信。快速发展的光通信技术为未来的宽带多媒体应用描绘了美好的前景,光纤通信的速率每10年可增长100倍,而这种增长速度还可以持续10年左右。宽带速率的持续增长更是为宽带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 与移动技术结合

手机自问世以来,历经了1G、2G、2.5G和3G的发展过程。其中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只能进行语音通话。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相对第一代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收电子邮件或网页。即完成了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从而可以提供数字化的语音业务和低速的数据业务,但由于采用不同的制式(GPRS、CDMA等)导致用户只能在同一制式覆盖的范围内进行漫游。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则定位于实时视频,高速多媒体和移动Internet访问业务,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在投入运行初期便可实现共享式2M带宽的数据业务,并在逐步提高中,从而为多媒体通信与移动通信的结合提供可能。

3G可以让全球用户通过手机实现从陆地至海洋到卫星的全球立体通信联网,从而轻松实现“5W”,即任何漫游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与任何人进行通话或数据的传送(宽带非话音业务),并能提供等同于有线电话的话音质量和等同于计算机联网的传输速度。因此,众多专家均认为未来多媒体通信的主要特征就是可移动的多媒体通信业务,而利用先进的空中接口技术、核心包分组技术以及对频谱的高效利用,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2.4 与卫星技术结合

基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广大用户的需求,建立多媒体大型网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可是现有的电话线由于频宽较小,根本无法满足多媒体系统的要求,且利用地面网络来实现接入不仅需要巨大的投资,往往还难以实现全球每个角落的全覆盖和满足普遍接入的要求。

近年来,卫星系统在通信、广播、导航定位、遥感遥测、地球资源、环境监测、军事侦察、气象服务等方面逐渐体现出其重要的价值。卫星技术已进入到数字化发展的阶段,它可以直接对用户提供高带宽,轻易地将宽频信号传送给用户而无需中间节点。可想而知,将多媒体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建立一套全球性或区域性的多媒体网络是完全可能的。且由于投资代价要比在地面铺设光纤低廉得多,因此市场前景是非常被看好的。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全球计算机拥有量的增加、多媒体通信网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将会有更多的计算机用户成为多媒体通信网的用户。尤其是在未来的多媒体通信网上,当业务种类极大丰富、高速的用户数据传输、安全的数据保密、骨干网交换能力极大提高之后,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而这也正要求着多媒体通信技术向多种方向发展,多种结合以最好的方式满足用户的需求。

多媒体论文 第9篇

1、善于运用多媒体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对于地理教学来说,学生的应用能力即是可以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与地理有关的概念、理论或其他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教师来引导,只有课上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情,学生在课下才能主动地去理论联系实际。而很多相关的多媒体视频就是一个很好地提高学生这方面能力的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课程相关影像的播放去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点展开探讨,从中获得知识,并可以使学生发散思维,扩展知识联系能力,探索解决办法。而能否达到目的与命题的质量直接相关,好的命题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情,又能启发学生,得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当讲到《生物和土壤》一课时,地理老师可以通过《自然密码》、《动物世界》等记录片,然后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下,展开讨论,总结形成报告。

2、借助多媒体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地理学习上,都需要创新。创新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反应出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加工改造,产生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创新能力一方面需要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要有善于思考和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①提高地理教师自身素质。

创新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意识。因此只有当教师自身具有深厚的创新意识,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教师素质的水平直接关系着课堂的吸引力,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②增加地理实践环节。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达到掌握知识,应付考试,而是能学以致用,将自己的知识可以很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实践环节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对知识结构的建立十分有帮助,而创新能力是建立在系统知识的基础上,因此通过实践环节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总结

高中地理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学目标应该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来展开,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方式上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地理学校热情,能够去探索未知知识。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加实践环节,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将固定的知识运用在灵活多变的实际问题中,这是能力的提升。学习的最终目标要达到创新能力的提高,在系统地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发散思维,进行创新性思考,最终得到新知识,既学习了书本知识,又提高了自身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多媒体论文 第10篇

一、多媒体教学在高校传统音乐教育中的优势

在艺术教育中,运用多媒体艺术教学手段,可使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相结合,呈现出立体式的教学,使抽象的艺术形象化,使复杂的概念简单化,使模糊的世界具体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传播知识的新潜能。当人们的思想意识受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影响,每个人面对的不再是小我,而是整个广阔的世界,这种方式使得我们具备更多的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都在不断地扩大,从某个层面上讲,多媒体艺术教学为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会带来极大的好处,这是传统的教育手段不可比拟的。当前如何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作用于高校传统音乐教育已成为音乐教育界关注研究的问题,现代化多媒体艺术教育知识储备丰富,通过在教学中的运用,学生能够获取最大信息量的知识,迅速并熟练地掌握艺术理论与艺术技巧的学习。艺术教育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必将把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推进到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充分地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艺术教学提高音乐教育各领域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主导方向,同样我国高校传统音乐教育改革也要以探索和发展多媒体艺术教学运用为方向,找出适合于当代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路径,更好地生存发展于21世纪数字化的社会环境中,这也是高校传统音乐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多媒体教学对传统音乐教育的创新价值

1.挣脱了教学空间的限制。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传统音乐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将会融合在一起,除了正规的高等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外,还有其他教育方式的并存,如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电视教学讲座,丰富多彩,形式千变万化,就是远程网络教育现在也成为了现实,还有各种VCD、DVD光盘教学资料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的著名教授和专家录制的示范教学碟片在全国公开发行,应有尽有,虽然这些光盘不能替代系统化的音乐教学,但也能为大家提供欣赏和教学上的辅助,而不像过去仅仅只能局限于音乐殿堂中的佼佼者才能听到的东西,现在的音像资料内容分古典的、现代的、民族的、摇滚的,不同风格的光盘到处都可以获取,就连上网也能随意收索到自己感兴趣的音乐信息,因此,整个社会成为了无界线的学校。

2.实现了教学目标的突破。现代音乐艺术教育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使教育形式多样化,丰富了音乐教学,现代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开放式多样化的手段,教育主体是“以人为本”,考虑的是人是否感兴趣、是否学习得快乐的问题,从受教育者的角度上讲,强调的是学习能力的提高、个性潜能的发掘,并且保持良好的学习中的新鲜感和学习后的满足感,现代音乐艺术教育多媒体教学采用的是多元化、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使现代传统音乐艺术教育逐步成为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

3.引发了教学模式的变革。现代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引入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音乐艺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变革。21世纪这个时代知识急遽膨胀,世界最新的信息通信技术手段,传递到地球的每个角落,面对如此之大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想做一个百科全书的人物是不现实的,以传播和填充知识逐步见长的传统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更何况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现代化音乐艺术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具有和谐个性和丰富的情感,具有多彩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艺术人才,培养他们具有饱满的创造热情、高度的自信和坚韧的毅力以及足够的耐心,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力、敏锐的反应力、综合的协调能力,诸多方面体现的与传统音乐教育的价值是不同的。多媒体艺术教学的引入,对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带来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就是在数字化时代的教学理念下,怎样上好一堂课,成为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对于教师而言,要有全面的素质修养才能更好地应对信息万变的时代发展需要。

三、多媒体教学对传统音乐教育的进步价值

在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领域中,教师作为学生与知识的桥梁作用就更加明显了,教师成了学生和教学过程中最有影响力和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教师可通过设计艺术活动来引导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以运用教材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和音乐艺术修养,从而达到适应普通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传统音乐生存在数字化时代,转型为数字化时代下的现代化多媒体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其实带来了诸多的益处,在强调结合好传统音乐的同时,为深化素质教育的培养,给传统音乐艺术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对于教师而言,学习和掌握多媒体艺术教育结合传统音乐文化适应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挑战。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地发展,只有建构这样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多媒体艺术教学模式、先进技术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如今以精神文化为第一资源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理念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以及富有创造力的全面发展,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学习在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中,为学习者创设了立体化的数字环境,充分地让学生能够互动式积极地学习、探索、交流、创造成为了学习的新途径。但这首先是建立在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尊重、保护和集成的基础之上的,这对于深化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改革,在知识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越是需要发展和创造自己的文化,就越是要在充分地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去探索挖掘自身文化,因为民族差异和民族文化,才是个性创造力和社会创造力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数字化时代的要求,对于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结合多媒体艺术教学,建构先进教学的模式下,尊重的是传统文化本身的传承,多媒体艺术教学注重结合传统音乐与民族文化的结合同时,为学生创设的是现代化艺术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方式下,个性化思维的发展、探索性的实践、互动式的交流、综合性的学习为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的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素质教育是我国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所需的综合性复合人才,现代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中应当包含传统音乐、民族文化、历史背景、信息技术各个层面相关知识,这样传统音乐教育本身所表达的寓意就是塑造具有文化艺术素养的人才,老一辈的艺术家在历经几十年风风雨雨,所具备的广博的艺术文化素养就能给传统音乐艺术教育所要塑造的艺术人才深刻的启发。

四、多媒体教学在传统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1.结合传统音乐特点,实现对传统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高校传统音乐理论课程分为专业技术的理论课程与音乐文化基础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应从这方面的内容入手,在音乐文化基础理论教学方面,要注重传统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风俗以及思想内涵。音乐文化是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没有文化的底蕴,也就谈不上音乐作品在思想上和理解力上的深刻,多媒体艺术教学课件内容在结合音乐作品欣赏的同时,要注重传统音乐文化的渗入。在教学效果中,现代化多媒体艺术教学,把视听环境与音乐作品和音乐文化相结合,创建动感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声情并茂地享受获取的知识,不知不觉地通过音乐文化的穿梭达到欣赏美、鉴赏美、理论美的效果。当情感不自觉地融入到音乐中时,教学却实现了整体审美活动的过程,在专业技术基础理论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书本的理论作为基础,以书面的表达为方式,脑海中无法实现音乐创作过程的效果,多媒体艺术教学在听觉效果的创作方面,通过技术手段输入创作的音乐效果,从视听上解决了无法想象出的旋律。传统音乐教学在音乐文化作为基础的条件下,创作音乐作品也有了生命的内涵。通过改善和创新传统音乐教学理论课程的效果,实现了打好基础的第一步。

2.立足传统音乐发展,促进多媒体教学价值的充分体现。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绝不只是停留在让大学生了解传统音乐这个层面上,而是远远超过在理解传统音乐教育的内涵文化中。传统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生存延续所形成的传承性是不言而喻的,这种音乐会反映各个时代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语言等社会现象。国家的政治经济繁荣。音乐作品现象也会彰显繁荣昌盛,时代性的音乐作品可激发起人们的意志,积极向上,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对于一个国家的进步与发展传统音乐教育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了解它所渗透的文化内涵,让我们感受它的深远、它的情怀,甚至是不朽的艺术魅力。因此,强化和提高本土传统音乐在教学中的比重是现代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引入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立足点之一。

3.夯实音乐教育基础,建立完善传统音乐艺术教育体系。现代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一定是建立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音乐思维方式下去学习传统音乐与文化,过多地去借鉴西方的音乐思维方式来学习本土音乐,只会使中国的传统音乐丢掉它的民族性,在建立和完善多媒体教学系统时,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把握好民族观的特点,内容上,结合传统音乐与民族文化,在现代多媒体艺术教学的帮助下能够更好地传承,形式上,注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愿望,在现代化多媒体艺术教学仲创设的环境、互动的交流、个性的发展、思维的开拓更好地帮助传统音乐在数字化时代中生存和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多媒体较小系统在高校传统音乐艺术中的运用是传统音乐教育一个“质”的改变。

4.注重教学实践结合,切实提升传统音乐艺术教育效果。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中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习传统音乐与文化最终目标就是要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才会得到个性的发展。实践方式上其实是多样化的,比如舞台实践、社会实践、田野调查、访问交流等都属于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他能帮助学生创新自我、超越自我。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拓展和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实践对于整个人生观的构建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五、提升多媒体应用水平的具体对策

1.实现创新素质培养。现在的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是知识呈现多样性,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多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当然,对于教师的能力也是一种挑战,教学方式的开放化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余地,同时也给教师自己无限的空间与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新的教学课程中要有一个质和量的提高;

2.提升专业修养水平。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作为传统音乐教育的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功底必须过硬,同时,还要拥有广博的传统音乐文化知识储备,才不至于陷入艺术学习的误区,不断地积累,不断地修炼,不懈地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领域。培养和加强数字化信息意识,要让教师充分认识数字化多媒体艺术教学手段在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改革中的意义,树立起科学和先进的思想教育观念,从而来指导教师自身的教学改革实践,要通过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来激发教师学会运用数字化多媒体艺术教学手段改革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切实的措施使教师学会运用数字化多媒体艺术教学手段提高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的效率与效果。

3.实现教学技术融合。教师要利用传统音乐的知识结构学会开发和运用数字化多媒体艺术教学技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靠自己个人的力量来解决课堂问题,而在数字化的多媒体艺术教学环境中,教学方式呈综合化的特征,这需要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联系,强调集体合作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组织形式,专业教师、专业理论教师、数字化技术运用教师之间的配合,要求教师能做到密切联系、团结合作、协调一致,使课程形成综合化的发展,这是传统音乐教育模式所不可比拟的,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师应该学会和掌握这一先进的多媒体艺术教学技术,为教育而服务,目前高校传统音乐教师对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数字化多媒体艺术教学还比较落后,我们必须合理地结合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具体情况,革除传统音乐教学中陈旧的教育观念,改进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实现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革新。

六、总结

综上所述,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环节中最为有效的辅助模式,其在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中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面对的是崭新的“数字化”,在教育领域中注入新鲜的数字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数字化多媒体艺术教学的手段对于我们高校传统音乐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影响就在于自我创新,对于传统音乐教师而言,培养自我创新、调整教学方式、创设以传统音乐传承结合好多媒体艺术教育为己任,培养个性化、综合化的复合型人才,使我国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迎来崭新的一页。

多媒体论文 第11篇

人教版新编教材中“汉语拼音”部分,根据新大纲的要求,降低了学习要求,减少了内容。原来要求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来教学汉语拼音,而现在要求只用4—5周的时间就全部学完。这无疑就给教学增加了难度。加上汉语拼音字母本身就比较抽象,所以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学好汉语拼音就成了一个不小的难题。

美国著名视听教育家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显示,视听工具、实物形象比语言、视觉符号更易于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乌申斯基也说“一般来讲,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鉴于此,笔者根据所在学校有校园多媒体网络的有利条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交互性等特点进行拼音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中的获得的几点经验谈一谈,供同行们参考。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多媒体包括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脑等。在教学时可充分运用其中的一种或者某几种来创设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需求与兴趣。如教单韵母“ɑ”时,可用生活实际情景(如录像)导入:小芳感冒了,医生在给她做检查时要她张大嘴巴发出“ɑ”的声音。小芳发出了“ɑ”的声音。借此机会让小芳当“老师”,一起读“ɑ”的音。这样,从学生熟悉的事情着手,通过镜头的特写和反复等技巧,轻松掌握“ɑ”的读音,并根据鲜活的画面记住“ɑ”的字形。又如在教学声母“j”时,创设动画情境:一只母鸡带领小鸡们在草地上玩耍,小鸡们看到蝴蝶在母鸡头上翩翩起舞时高兴地“叽叽”叫。生动有趣的画面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记住了“j”的字形:竖左弯像母鸡的身子,点像母鸡头上的蝴蝶,小鸡的叫声就是“j”的读音。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游戏情境。如复习时就设计“游园闯关”,拼音字母都是游乐园中的售票员或者是导游,学生们读准了他们的音,认准了他们的形,拼音售票员就开门让他们通过,拼音导游就给他们介绍游乐园中的各种有趣的知识。(都用拼音做桥梁)还有其他的如“摘苹果”、“找朋友”、“破译密码”(即读出拼音字母的音或者是补充没有写完全的音节等)、“捡蘑菇”(即把蘑菇上的拼音字母放入相应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篮子里)等情境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实现,进行有趣的拼音教学。

二、巧用多媒体,突破拼音教学难点。

弄清形近字母如:b—d、p—q、ei—ie、ui—iu 等是拼音教学中的难点。有许多学生分不清楚,经常出错。多媒体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如区分 b—d 时,可以设计马儿在沙漠上飞奔后留下的脚印以及马儿跑步时“得得”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在观看“d”型的马蹄印时,牢记“d”的字型,在听声音时记住“d”的的读音。学“b”时可以直接借助录音机,拉长天线显示“b”形,放出广播的声音感受 “b”音;
还可以用动画直接显示“6”慢慢变形为“b”,强调“像个 6 字 bbb”,反之就是“d”。区分“ei—ie”时可设计字母“i”和“e”左右跳动,排队报数。谁在前面先报谁的“名字”,后面的那个字母的名字轻轻带过。

拼音教学中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单韵母 ü 和 jqx 相拼时以及和 y 组成整体认读音节时省略两点的规则。因为学生直观思维强,看到 ju、que、xuan、yue 等音节时往往认为是jqxy 和 u 交朋友。这里可以专设一个故事动画:字母 ü 和u 是好朋友,可是每当他们碰到 j 妈妈、q 老师、x 奶奶、y爷爷时,头上带着两个圆圆角的帽子的小 ü 总会很大胆地迎上前有礼貌地拖下帽子向他们问好;
而小 u 却因为胆小,老是躲得远远的,从不上前去和他们打招呼。所以 jqxy 特别喜欢小 ü。在这个充满童趣的动画故事中,学生明白了 jqxy不和 u 相交的规则以及和 ü 相拼时 ü 要省略两点的规则。同时也赋予了这个规则新的色彩和趣味性。

三、巧用多媒体,辅助发音练习。

很多著名播音员想知道自己的发音是否准确,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就是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后再反复听。这是因为人有听觉的“暂失性”。对自己说过的话音失去了“记忆”,从而找不出症结所在。因此在进行拼音教学时,利用多媒体中录音机的作用,把学生的声音录进磁带或保存为声音文件,再播放出来,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又有效 地纠正学生读音。此举还可以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回家自己录音,并选一个时间进行读拼音的录音比赛。比赛的目的是在于通过录音这种学生喜爱的形式对所学的拼音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以求学生对字形和字音掌握得更加牢固一些。从另外一个角度想,还培养了学生对电器的操作能力。效果颇佳。

另外,有些学校因为师资力量有限,教拼音的老师本身拼音就读不准,无法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这时就更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中录音机的功能进行反复带读,以免又延误了下一代。

总之,在拼音教学中充分地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形象性,全方位地刺激学生感官,对优化拼音课堂教学,提高拼音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是事半功倍的。

多媒体论文 第12篇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成为语文教学活动的润滑剂。它是一种把声音、文本、图形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的技术。正确适当的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使师生关系得到质的改善和提高,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而且它能在有限的时间(课堂)、空间(课间)内打破地域界限,展现古今中外的客观事实,使经验较贫乏的小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很感性的认识教材中的事物,达到知识领域、情感领域目标。多媒体利用声、光、电、画等手段制作成的动画,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学生在课堂中能多感官、多角度、多渠道的进行学习,使枯燥的课堂学习成为他们学习语文的乐园。

一、优化课堂气氛,促进师生关系转换要建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离不开人的因素。

而教师和学生则是课堂进行的主要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角色和人际关系。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使师生关系得到质的改善和提高,使学生在一种宽松、平等的气氛中快乐的学习语文。

1、促进师生角色的转换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集教学内容的传授者、教学策略的设计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等多种角色于一体。教师是中心,学生处于教师的严格管理和制约中,师生角色的差异容易使师生关系对立,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新手潜能的发挥,学生容易出现被动学的情况。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用声、形、色俱全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可以在展现的同时对学生加以指引,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助学者。在此过程中师生间的交互增加,从而由被动的受教育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构造者。由于教师死机的这种转变,使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地位,减弱了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从而使学生敢于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2、优化了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表现为一种单项的传授关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为了不打破这种权威,往往处于封闭保守状态,更谈不上主动、自觉、自主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小组协作学习,教师走下讲台,成为学生遇到困难能及时给予帮助的朋友。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双向参与、沟通、平等协作的`朋友关系。这种关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极大的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语文课一般具有情景性,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课文的背景、音乐、人文资料营造气氛或进行角色表演。这种情况下教师以朋友出现在舞台,师生交流增多、交互频繁,教师和学生人气都大大提高。

二、优化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兴趣,促进能力培养。

语文是一门文学艺术,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张嘴的教学环境下,很难让学生领悟到课文的真正魅力,而多媒体的运用,正是把现代科技引进课堂优化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易学、乐学,培养了学生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各种能力。

1、突破时空的限制,诱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本原性动力,没有兴趣更谈不上主动、自觉、及至自主。语文课的教学,由于教材中的课文和作者都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空间,而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限制,缺乏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教师在传统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手法,难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积极情感,学生的兴趣也难以调动。教师使用多媒体能打破时空限制,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学所描绘“美”的情景,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语第六册《庐山云雾》是描绘了庐山那绚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象,使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可是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亲眼见过,尽管课文描写的非常美,尽管老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来形容,讲述,可是学生的脑海里没有这样的图画,因此兴趣不高。但如果运用多媒体来教学,多媒体可突破时空限制,把庐山的“秀丽”,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画面一一展现在同学们眼前,并配以优美的音乐、恰当的解说,同学们顿时就被深深吸引住,特别是当多媒体展现云雾“瞬息万变”的画面时,同学们高兴的直拍手,嘴里不禁的说:“庐山的云雾真神奇呀!我恨不得马上就去庐山看看。”就这样同学们主动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深刻的体会课文,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2、再现情景,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如何巧妙的突破文章的重难点,这一直以来是我们语文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只要恰当运用多媒体巧妙的再现课文中的情景,不仅能够突破知识的重难点,而且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增强学习的趣味。如:我在上《狼和鹿》这一课时,为了让同学们理解生态平衡这一难点,她制作了狼被杀之前森林中的情景以及狼被杀后森林中的情景的动画,并配以恰当的音乐,当这两组反差很大的画面、音乐出现在同学们眼前时,同学们被震撼了,深刻的了解到虽然人们的初衷是为了保护鹿而杀了狼,可结果不仅害了鹿而且使昔日葱绿繁茂的大森林变得象被火烧过一样。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讲解,同学们自然而然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人类一定要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就这样这篇课文的重难点迎刃而解。

3、拓宽视听范围,训练记忆能力人类感觉器官获取信息主要靠视听觉,而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觉让学生记忆,这种记忆较为枯燥,为被动记忆,记忆的时间也不长。多媒体则从不同方面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形成学生大脑皮层多个兴奋中心,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在自学的感知思维中培养了记忆能力。如:《翠鸟》一文中有一段描写翠鸟的。为了便于学生观察,就可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放大的翠鸟镜头,让学生从翠鸟的爪、羽毛、眼睛、嘴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看着画面,就能很快的说出翠鸟的外形特征,每每我一提起翠鸟长的什么样,同学们都能准确无误的告诉我。学生对翠鸟外形特征的认识更直观、准确、记忆也就更为深刻了。

4、走进动画世界,激发表达欲望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的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位同学都酷爱“动画片”。而多媒体正是从小学生的爱好出发,用声、光、电、画等媒体制作动画,配以不同的色彩,增添画面的可视性和美感,创设出一个美妙的教学空间。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听、说训练《知错就改》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了:

1、孙小圣和小熊丁丁去公园。

2、孙小圣在公园的柱子上留下七个字。

3、孙小圣改正错误等三幅动画片。在教学时逐幅播放,同时根据需要适时配上声音,这样学生就不知不觉地被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动画世界,学生的听觉、视觉都被利用起来,促进心理内化,学生兴趣盎然,每欣赏完一幅动画后就会议论纷纷,争先恐后的举手想要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有同学还针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当一名同学说到孙小圣知道自己错了低下头的时候,就有同学提出问题:“光知道错了还不行,应该改正。”那怎么改正呢?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有进行了一番讨论。有的同学说:“应该擦掉”有的同学说:“应该在亭子旁竖一块牌子写上:禁止涂写”等。同学们在讨论中不仅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使自己的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在讨论中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

从以上两大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在语文教学时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积极向上,而且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和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从被动地位转为主动地位,对学生理解、记忆表达等能力的训练效果远远优于传统教学。那么,是否只要较多使用多媒体技术就能让学生可以快乐的学习语文,主动的接受知识呢?经验表明,只有正确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较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反之,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处于沉闷或混乱状态,而且会局限学生的思维,不能达到语文课的教学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时应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应做到以下“四要”。

1、教师要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备课工作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材,把握好教材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选择具有最佳表达效果的多媒体技术,使多媒体应用得舒适、适当,学生才更容易学、更愿意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思维。

2、课件设计要从学生切实感受出发一切先进的教学手段都是为学生服务,语文教学课件的设计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要以学生的思想、思维感受及接受能力着手,如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如能正确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受益匪浅。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

兴趣;
另一方面,学生对于汉字的演变过程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课件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上要关注师生之间的交互性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关注各种教学屏幕,未注意学生的反馈和交流,使“人灌”变为“机灌”那么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以致感到厌烦甚至不愿听课,课堂的气氛就会处于“沉闷”或“混乱状态”。而如果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能够关注到学生的反馈,并及时地进行语言式眼神的交流,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受到重视的感觉,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

4、要避免走进多媒体使用的误区有的教师误认为,只要多次使用多媒体技术就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就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有的教师力求多媒体画面的漂亮和动画效果,结果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并未关注所要掌握的内容,而是过分注意不须掌握的部分,甚至会出现自发性的讨论,致使课堂教学处于骚动不安状态。总之,教师只有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才能使教学有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才能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创造性及语文内涵的深刻感染力,才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

多媒体论文 第13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维护幼儿园正常工作秩序,幼儿园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高度出发,本着对幼儿高度负责的精神,重视和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

ビ锥园的孩子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为主,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事物、角色、甚至一些简单的词语,幼儿都很难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他的思维活动必须依托一个具体形象来展开。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作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利用这一特点,用声像再现或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让幼儿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激发出幼儿的美好情感。作为一名电教老师,我能体会到多媒体教学对幼儿的重要性,更能深深体会到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安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现在的“小皇帝”、“小公主”都如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在溺爱中成长,没有经历半点风吹雨打,不要说关爱别人,就连最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都不具备。为了让幼儿学会生存,善于发现,学会学习,勇于探索,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和避免危险的办法,尤其是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我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多

媒体教学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使安全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1、认真选材。

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材,同样,主题教育的内容也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并最大限度地挖掘幼儿生活中的教育因素。在安全活动选材时,我首先预成部分教学内容,如"幼儿园里的安全和危险,马路上的安全和危险,在家里容易发生哪些危险等,我利用多媒体制作成课件,课件中图像逼真、色彩鲜艳让幼儿深深感受到安全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再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寻找和发现周围生活中的安全问题,从而达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

2、利用多媒体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ビ锥年龄的基本特征决定了教育教学方式的贴近性、直观性。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正好符合这一需要,它图像逼真、色彩鲜艳、具有动画功能,还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对幼儿来说具有直观、形象、运动、交互和可重复性。安全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而多媒体教学能创设情境,提高幼儿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因此,利用多媒体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加深了解,从而更

加深刻地理解。如"情境表演《迷路的小鸡》、故事《我知道》,社会实践活动《红绿灯》等。生动形象的动画配以浅显易懂的儿歌,幼儿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一个个安全小常识也逐渐地熟记于心中。如打雷时不在大树底下躲,不在厨房捉迷藏,碎玻璃不能捡,不在马路上踢足球等等。种种有趣而色彩鲜艳的动画画面,化抽象为具体,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安全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

掌握知识往往从形象思维开始,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声像效果逼真的动画画面,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从而激发幼儿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性、主动性。我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安全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如:上下楼梯应注意什么?小朋友们怎样做才是最安全的?在创设楼内环境时,在楼梯上贴上可爱的小脚印,告诉幼儿上下楼梯的顺序,引导幼儿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

出现了问题,我不是生硬地指责,而是与幼儿共同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怎样做才是安全的?”“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如幼儿接水喝时,你推我挤,洒得满地都是水,既容易烫着,又容易使幼儿滑倒,我借助这个情景,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了解其中的危害性,幼儿明白了道理,在以后的喝水、入厕、洗手等人多拥挤的情况下,都能自觉地排队,而且还会一边排队一边说:“等一会儿,不着急。”

4、设计制作有关家园配合的cai课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媒体如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等的使用也曾为教学提供过丰富的素材,然而这些视听媒体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制作起来比较复杂,而多媒体能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各种教学内容精心组合,把难以用图片演示的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把复杂的事物简化,使宏观变微观。安全教育是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我设计制作有关家园配合的cai课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妈妈扮陌生人,当孩子独自在家时“陌生人”来敲门,你该怎么办?通过这种多媒体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让幼儿懂得怎么做才是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从而培养幼儿临危不惧的勇敢品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中的运用使现代教学技术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通过巧妙、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充分提高了幼儿对安全知识学习的兴趣,极大地培养了幼儿的安全意识。

多媒体论文 第14篇

一、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方式中对教学资源的使用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通常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具有如下一些典型特点。

(一)使用方便,展现内容丰富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为了直观显示一张图片可能需要特意去购买或者绘制;
为了播放一段声音,可以需要使用特定设备去录制以及播放等。但在多媒体计算机环境下,可以很容易实现对声音、图像等进行收集、编辑等处理,将所要展示的教学内容以更丰富、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节约时间,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做创造性的工作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用纸和笔准备讲授材料,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到教学策略的选择,再到教学方法的使用均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更为困难的是在讲授过程中材料使用的一次性,典型的比如板书,每讲解一次都需要花费绝大部分时间进行书写,但这些材料又是不可保留的,所以这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材料的多次重复使用,将教师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课程讲解内容的设计、讲解方法的研究上,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三)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虽然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工作效率以及教学效果,但如果要真正的使用好这个工具,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个人需要有相当的技术素质,才能正确、高效地使用这些与计算机相关的软硬件工具;
二是教师需要更加主动的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和热情,用更多的时间精心地、因材施教地、因境施教地将知识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提高教学效率。

二、应用多媒体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需要以合适的、正确的方式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才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有效的多媒体课堂教学。

(一)多媒体教学应用体系的建立

小学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需要体现其知识性、趣味性,但由于教师个人关注点不同、课堂教学任务的繁重,使得很多教师没有精力或者能力去设计实现完善的多媒体教学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完成多媒体教学的任务,很多教师使用“拿来主义”,通过网络查找、拼凑多媒体教学内容,甚至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这样就直接造成教学内容体系混乱,教学效率的低下和效果的不理想。而事实上,由于小学教学内容通用性和一致性,完全可以由教学资源编制机构建立统一的多媒体教学内容框架和资源体系,在此基础上再由各学校教学团队或教师个人结合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定制。从而形成的多媒体教学应用体系包括两个主体:资源编制机构和教师。前者主要完成一般性教学资源以及特定知识点的教学资源设计;
后者结合具体的教育环境以及教学经验实施多媒体教学,并通过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完成教学应用体系的持续改进。

(二)多媒体教学实施过程的建议

由于小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较低,通常需要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来实现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对于此阶段的教学不应该以知识量的输入为目的,而应该强调知识的渐近引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将知识使用趣味、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处于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其兴趣点多变、注意力集中能力低,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应加强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让学生通过听、说、做等多感官参与,实现多维度的学习和理解,提高教学效率,而灵活多样的多媒体内容也提高了学生参与互动式学习的可能性。在小学的多媒体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多媒体的“辅助”性。多媒体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展现大量的内容,在高年级学生教学中,学生通过做笔记,从而实现知识的大量输入。但小学生不可能这样进行。这样,一旦教师在教学过程过于依赖多媒体,则很容易陷入“放电影”的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轻松向学生输出了大量的内容,而学生也仅仅是停留在浏览层面,从而大大削弱了教学效果。

三、结语

小学阶段的学习对学习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并具有不同于高年级学生学习的典型特征,深入分析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文章所讨论特点和应用建议,我们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教学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和应用,通过优化多媒体教学应用体系,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以及积累多媒体教学经验,进一步做好教学工作。

多媒体论文 第15篇

1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

我国古代道家学派中提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思想,而这也是新课改实施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以生动的图像、灵活多变的动画以及优美的音乐来优化课堂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更直观、更容易地掌握知识,启发学生去理解和应用,并将知识学习和知识创造运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技术化难为易,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而往往这些课程重点和难点是关键性的知识点,抽象难懂,让学生难以理解,是学生学习的障碍。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突出重点,特别是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精心钻研设计,巧妙应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的优势,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来创设情境配合教学,将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动、静结合的手段,使重点、难点知识直观简捷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出的强烈立体感觉,充分刺激学生的认知器官,使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并引导学生自觉对难点进行思维,使这些抽象的知识内容轻松得到解决,达到突破教学的目的,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能动力

音乐是一门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不仅仅是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何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充分享受积极参与的快乐。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更完整地呈现教与学丰富多彩、对比强烈的内容,使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视觉、听觉等感官充分受到刺激,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得到相应提高,使学生愉悦地、自主地投入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积极、热情学习的动力。例如,在欣赏课《星星索》中,由于这是一首印尼苏门答腊中部地区巴达克人的船歌,具有独有的风格和特点,学生没有去过印度尼西亚,不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创作的背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所描绘的意境和景象,我将苏门答腊中部(托巴湖周围)地区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相关知识点做成幻灯片,之后与学生们一同到苏门答腊岛的托巴湖上去感受那里的音乐文化。并请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做律动。在情境作用下,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此举不仅能让学生享受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再如,我在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技术手段,使音乐、画面、故事情节这三者相互融合,贯穿一体。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化表现形式融合的魅力,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样,课堂教学视觉、听觉艺术得以延伸,使教学内容更鲜明深刻、直观强烈、富有寓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学活动“化平淡为神奇”的催化剂。运用好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从教科书中解放出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快乐的课堂中享受学习音乐的乐趣,使课堂的教学质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欣赏能力,丰富情感体验

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音乐教学,营造出一种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气氛,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和欣赏能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达到领悟知识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如在欣赏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时,我根据乐曲内容,把它制成“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矣乃归舟”八幅幻灯片,学生一边欣赏画面所描绘的风景,一边领略音乐所描绘的意境。我采用音画结合的教学方式,把诗情画意的场景引入学生的眼帘,加深了学生对乐曲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的感受。学生们在欣赏中情感随之也被带动起来,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力,大大提高和充实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时,采用幻灯片放映家乡美丽的景色,熟悉的家园,特色的民俗活动,以歌曲为背景音乐,创设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情境,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5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音像空间,启迪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智慧,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在发现、思考中领悟哲理,在探索、总结中创新思维。多媒体信息技术其有声有形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触发灵感,发挥学生启迪创新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在特定的音乐课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组合教材的特性,引导学生融汇知识,塑造、创编新情境,体验新感情,不断总结、摸索、创新,鼓励和发展学生创新和再实践的能力。如在欣赏民族器乐合奏曲《百鸟朝凤》时,我根据乐曲内容,先制作了一组百鸟朝凤故事的幻灯片,随之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播放《百鸟朝凤》的乐曲,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唢呐的音色特点,从而展开联想,并对唢呐音色的不同变化和小乐队的伴奏来比较各种鸟鸣和虫叫声。在学生欣赏后,我请学生结合平时在生活中听过的鸟的叫声,结合唢呐变化的音色,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几种元素的结合来即兴创作乐曲,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节奏与表达内容的统一,创作与生活的完美统一,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索想象和创作能力。总之,在实践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使我们教育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得到了更好的实现。随着新课标实施的深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进程,更应该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

多媒体论文 第16篇

一、多媒体技术在舞美中运用的重要意义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迅速,软件也在不断地更新,这就使舞台表现中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如此,多媒体技术在舞美领域的应用,也为舞台的视觉和人们的审美观念都产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舞美技术不断的突破了手工时代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实现舞台的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不仅具有音乐与文学的听觉性和文学性,还有建筑与绘画的视觉性和空间性。另外,多媒体技术在舞美领域中运用的作用也是具有一定意义的,不仅能够将人们的视觉范围得到扩展,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图形设计和舞美创作上,计算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帮助我们开发新的思路,将计算机语言转换成舞台语言,从而激发出创意的火花。

二、多媒体技术在舞美中的运用

1、虚拟现实技术

计算机具有非常神奇的表现力,能够随心所欲地创造理想形态。计算机的三维技术,在仿真和创造上具有非常强的能力,可以在虚拟的空间里,创造出极其逼真的世界,还能够在想象力下创造出大自然的视野,在三维动画所表现的空间画面中,以超现实的表现力设计出动态的理想世界,而这些功能对于传统的材料工具和技法来说是很难实现和企及的。在传统的舞美设计中,首先要进行构思,做出初步的草图,在导演和相关部门协商之后,形成具体化的构思,然后做出效果图。而手绘图只能通过二维空间来表现三维空间,不能直观的显示出真实的场景。还有舞美中的灯光效果也不能仅仅通过手绘来显示,由于灯光变化很多,不能手绘出每一种灯光变化的效果图。另外在舞台上,所有的灯光、布景在安排设定完毕,一旦产生灯光和布景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所以只有通过计算机三维技术来进行弥补。通过计算机灯光设计的相关软件,对于灯光的颜色、材质和影子以及相关的附加效果进行编辑和图像生成,从而真实地展现现场灯光效果。

2、新型影像设备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舞台演出中也不断的应用种类更多、更加先进的影像设备,不仅提升了舞台效果,对于舞台演出艺术的进步和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LED电子显示屏作为一个先进的科技产品,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在现代舞台中的应用也在日益的广泛。LED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不仅能够模拟实景,将自然再现出来,还可以作为显示器显示一些效果图像和资料等。而传统布景与LED相比,灵活性和虚拟性远远不如LED,在灯光系统上也有着很大的差距,LED屏幕除了能够模拟出现实的空间造型,也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灯光效果。而LED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舞美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演出过程中,大屏幕能够代替传统的布景,显示出搭配节目的画面,这种虚拟画面可以为我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和真是的气氛。相对于实体布景来说,LED的制作成本更低,表现的效果更好。

3、视听特技

在视听技术中,应用于舞美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舞台照明和舞台音响。舞台照明主要是在演出要求和整体构思下,通过灯光技术设备和相关手段与舞台人物和景物进行配合,使舞台表现出理想的视觉形象。传统的舞台灯光的工作是人工更换涤纶色纸,而这种手动操作的方式不仅程序繁琐,缺乏安全性,在演出过程中同一盏灯也不可以换色,不利于灯光设计的发展。在进行灯光设计时,必须紧扣舞台的主题,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个节目进行灯光艺术创作,实现灯光表现形式与节目内容的高度统一。近年来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对舞台灯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逐步的实现舞台灯光的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科学化。舞台音响技术在舞台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当代传媒技术的影响下,音响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设计理念,使舞台表现更加完整。当前多维数字音响技术已经开始为人们所了解,并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得到创新和普及,这对于舞美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领域。

三、结束语

对于舞台设计来说,机械仅仅是一种不具有创意的工具,不能代替人类大脑的作用,在设计中,人的创意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舞美设计中,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融合技术和艺术的方式,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使舞台效果更加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舞台艺术水平的提升,多媒体技术在舞美中的运用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多媒体实现舞台演出张力,增强舞台气氛,不断的提升和改造舞台科技,从而促进舞台技术的发展和审美观念的变革。

多媒体论文 第17篇

1利用多媒体直观呈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进行思维的,并通过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与归纳。这就需要我们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开展直观教学,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增添了数学教学的直观性,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在教学中发挥巨大的直观呈现作用。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时,就开展了直观教学。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直观的展示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然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个圆柱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接着,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开展新知学习,从屏幕中清晰地认识到圆柱展开后就得到一个长方形。最后,要求学生课后在家中找一个有侧面标签的圆柱体包装罐剪一剪,连检验剪开的圆柱的侧面积是否也是长方形。要求学生把自己剪开的包装纸带到学校,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把本来静态的圆柱侧面积知识变成了动态的知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多媒体直观呈现起到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兴趣,而且通过操作活动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再现知识,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再现功能,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取得的效果。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数学知识,将教学内容中那些重要的知识轻松清晰的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属于自我的认知。基于此,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尽可能的将多媒体运用到数学课堂的各个环节。通过知识再现,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例如:在教学“认识角”时,在新课开始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精美的图片,然后给学生出示问题。如“生活中那些地方有‘角’?”“没有‘角’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针对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将身边那些学生熟悉的建筑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体验生活中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带来不一样的建筑魅力。再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混合运算教学中的“先乘除后加减”等原则是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的内容,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视频,学生则可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这一原则。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当遇到难点知识时微视频呈现生动形象的知识可以营造轻松的氛围,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再现,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吸收。

3利用多媒体动画功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知识是静态的,不利于学生的直观理解。然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知识的呈现方式。将那些原本静态的知识动态的展示给学生,在丰富的多维感知中提高学生的认知。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因为这一课的知识点多,涉及到长方形、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动画。将梯形的定义、底和高等知识糅合在一起,井然有序的展示给学生。再加上教师的讲述,从而帮助学生切实的理解梯形的概念与体征。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微课一般只涉及课时内容的基本知识点。所以,教师在设计微视频时,既要兼顾启发学生的思维,还要契合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这样学生才能在领会知识的过程中,升华自我感悟。例如:在教学《连等问题》时,我就利用微课设计了“从简单问题想起”的思维路径,引领学生从“四个数的连等问题”开始,历经“六个数的连等问题”“八个数的连等问题”,最后解决“十个数的连等问题”。学生学习起来轻松自然,还让熟悉课堂丰富多彩,学生学习起来快乐,形成了持久的记忆,促进学生的理解。

4利用多媒体强化教学,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让数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从各个环节中凸显它在教学中的作用。我们知道,只有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才能让小学生从学科的内在规律出发,逐渐地形成为有序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多媒体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让多媒体技术发挥它的强化功能。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很多长度单位(国际制)展示在大屏幕上。接着,在教师的引领下简要地把长度单位的概念、分类以及公式等内容展示后。要求学生把自己的铅笔作为长度单位与展示的对象进行长短比较。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对练习题进行强化训练。通过这样的练习后及时的反馈情况,并且及时的指出学生对这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总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课前准备一些测量工具与学生一起测量课桌的长、宽、高,以及教室的长度、宽度、高度等。通过这样的强化,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未来的社会需要科技型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探讨多媒体技术下的教学方式,不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些落后方式。从目前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情况来看,它可谓具有其它手段无可比拟的作用。因此,我们小学数学老师要不断探索,勇于实践,改进和优化多媒体运用技术,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多媒体论文 第18篇

一、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多媒体覆盖面不够广,普及率不够高的问题。教师可能出于学生年龄尚小的考虑,认为小学生不宜在课堂过早接触多媒体设备或可能无法理解多媒体的运用。有的教师可能由于持小学数学十分简单的态度,认为在小学数学中没有必要利用多媒体。其次,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多媒体利用不合理的问题。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和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重视多媒体的运用,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他们往往为了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课件过于上心,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学内容转移到课件呈现出的图片或视频中去。有些教师过于重视对课外知识的拓展,忽视了对课本知识重点与难点的把握和解析。最后,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图作用在小学教学中未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把多媒体当做黑板书写的替代品,仅仅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文字功能,课件显得单调,缺乏活力与生气。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功能和演示功能等未得到充分利用。

二、完善小学数学的多媒体教学建议

2.1扩大多媒体的适用范围

因为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存在多媒体使用率低的问题,有必要针对教育对象适当扩大多媒体的适用范围。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必要针对小学生这个处在特殊阶段的教学对象的特点和特定的教学目标,通过生动、形象的图像、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形式,为小学生学习数学提供多媒体教学模式,扩大多媒体的适用范围。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不仅可以利用生动的图片展现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和超凡魅力,而且可以运用形象的动画展示几何体的计算公示和形态体征。当然,在扩大多媒体适用范围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限度,即必须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特定的教学目标,必须坚持以基本教学内容为导向。

2.2坚持以教学内容为基本导向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多媒体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多媒体课件容易忽视对课本基本知识的把握和教学内容的基本导向的问题。虽然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但多媒体毕竟只是为教学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相关服务的工具。无论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都无法改变为基本教学内容提供服务的工具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不应仅仅注重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更应该重视对教学内容和课本基础知识的诠释和解读。此外,在利用多媒体教学小学数学时,不应将目光过多地放在对课外知识的拓展,而应将重点放在对课本重点和难点的教学中。例如,不能苛求刚学会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一年级小学生学习三位数的除法和乘法,不能在课堂上向刚知道直线和角的二年级小学生讲授圆锥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式。坚持以教学内容为基本导向,重视对课本重点和难点的讲授,才更有利于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实现多媒体数学教学。

2.3实现多媒体教学功能最大化

多媒体教学不仅具有传统板书的教学方式的文字表达方式,而且还具有图像、声音和视频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性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对多媒体的文字表达功能的利用,忽视了其他综合性功能的运用。这使得多媒体课件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注重对多媒体的图像、声音和视频等综合功能的利用。例如,在小学数学中关于加法的应用题中,可以这样设计多媒体课件:伴随轻松欢快的儿歌,由远及近地出现了色彩鲜明且不断闪动的“动物歌唱比赛”六个大字,伴随着一声声不同动物的叫声,各种动物姿态各异地登上l了舞台(小猫2只,鸭子3只,青蛙4只,猴子5只,海豚6只,企鹅8只)。此时,画外音提出题目:“找出你喜欢的三种小动物,编一道关于加法的应用题。”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方式,不仅把相对有理解难度的题目给小学生讲解得很好,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总之,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论文 第19篇

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而创造性又是学生主体性的核心内容。创造性人皆有之,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结构特征。它强化了主体对客观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更容易进行的是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而培养素质则需要教育工作者具有更高的业务水平,和课前的精心设计、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要有准备,要能正确的分析和引导、具体在实际工作中,我有以下几点感受与大家交流共勉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

“疑乃学之始”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神机妙算、遇事如神的“智多星”诸葛亮,我认为教材只是从正面谈到了他的智慧、才能、功绩,而历史上的诸葛亮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当我这样问了以后,学生们立即来了兴头,七嘴八舌起来。有的对诸葛亮的聪明提出质疑,认为那是罗贯中“吹”出来的 ,有人还提出了诸葛亮的不聪明之处:事无大小,亲自过问;自不量力,盲目北伐;盲目愚忠,实无大志。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疑问,这一行为本身就蕴涵创造思维的火花。为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大胆地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

三、和谐/民主的气氛;

和谐民主、宽容理解,这是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前提条件。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抑制自我中心的意识,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自由的发展。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无论其创造性的大小,都应具有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信任的美好情感,才会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转化为创造性的内驱动力。当然,民主并非放任自流、为所欲为,不切合实际的空想、 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于客观现实,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不能为创造而创造,哗众取宠,喧宾夺主。

四、竞争激励创造;

心理研究表明,在竞争刺激下,人的思维是最积极的。由于竞争行为是“争先意识“力求优势”动机的表现,所以,它比平等状态有更大的紧张感、压力和动力。在竞争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动机更为强烈。例如,对于“秦统一六国”,因为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容易混淆,于是我就把学生分成四组,每个小组集体思考讨论。几个分钟之内,看哪个小组能最快、最好的找出记忆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最佳方案。结果有个组运用集体智慧,利用谐音,想出了“含赵魏,处燕齐”(秦口中“含化” 了赵魏两国,后来又“处理”掉了燕齐两国,也就是秦灭六国的顺序是“韩(含)赵魏,楚(处)燕齐”)。结果,全班一致公认,这种方案既好记又新颖。

竞争,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也培养了他们不倦的求知、进取、拼搏、努力克服困难去获取优异的成绩。竞争力成为求知的原动力,这种力发挥出来,将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征服力。另外,对于一些创造性、主动性差的学生,教师必须循循善诱,认真启发、鼓舞其竞争的热情,不要因怕犯错误而放弃创造与竞争。“如果把错误关在门外,真理也将关在门外”。总之,历史教学也要自始自终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五、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创造性作为一种心理品质的整体性只能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得到发展。创造性离不开创造性实践活动,如制作各种模型、成立历史兴趣小组、参观考察等,使学生感官与感觉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创新发展。例如,我指导学生制作“筒车”的模型时,只告诉他们的工作原理,其他的由学生自己操作实践。于是学生们找来了竹筒、竹架、竹竿等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筒车,并在水槽中吱呀、吱呀地转动起来。筒车模型虽小,但是利用水力转动的工作原理体现地淋漓尽致,学生的创造意识得到显示和发挥。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历史兴趣小组,进行古钱币的收集,历史剧的演出等,让学生在收集、组织和表演中发挥创意。

以上便是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几点体会。当然培养创造性还有许多方法有待探索。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培养创造性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强化自身的创造意识,同时,调动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塑造其创造精神,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不断探索和改进!

一、多媒体及其功能优势

教学媒体是教师向学生传输教学信息的载体。从信息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输过程,教师处于这一过程的始端,学生处于接收信息的终端,教学媒体就是指教师发出教学信息的载体,因而我们可以将教师—教学媒体—学生,称为课堂教学的三要素。传统的教学媒体通常是教科书、粉笔、黑板、挂图、模型、标本、仪器等。现代的教学媒体中除了教科书、粉笔、黑板、挂图、模型、标本和仪器以外,主要是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且人们习惯地将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的教学活动,称为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根据课程的教学需要,将精心组织的文字、实物图片、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科学地进行合成后所得到的一种教学软件。运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形声化和表现手法多样化的特点,可以将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模糊的、抽象的事物变的清晰而具体,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生动活泼的视、听、感立体学习氛围之中。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得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互相补充与完善,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传统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发挥整体功能。

其主要优势在于:

1、运用多媒体教学,可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传递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2、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使动态的事件仍以动态方式来展示。

3、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模糊的概念变清昕。

二、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教学多媒体中的主要载体。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都须经历内容设计——素材准备——制作合成三个必要环节。

模块设计是指对课程中每个教学专题所进行的多媒体展示内容和素材的构思和设计。例如工程力学中‘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平面一般力系的合成与平衡’等,各为一个模块。

单元设计就是以2课时为一个教学单元,设计该单元所要讲授的内容(包括上讲内容回顾、本单元中心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小结、布置课外作业)。在单元设计中,除进行文字语言的组织外,还应当确定该单元教学时需要配合使用哪些图片、动画、音影素材、挂图等。此外,还需要考虑如何同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

2.素材准备这里所说的素材,是指在课件中使用的语言文字素材、图片素材、动画或音影素材等。

录入课件中的语言文字,应满足“必要”与“充分”的要求。“必要”是指对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理论、重要概念(如定义、定理、定律、规则)、重要结论,以及重要知识点等,作必要的文字表述。文字表述中要用词准确,言简意赅。“充分”则是指对重要内容的文字阐述中,要词语完整,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问题分析过程要脉络清晰,切不可说半截话,或断章取义。

课件中使用的图片有两种:一种与教学内容及文字表述配合一致的线条图,这些线条图一般应由CAD或Flash等软件来绘制。另一种是为丰富教学内容和对教学内容作辅助说明的实物(或实景)图片,这种图片可由教师自己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采拍,当然也可以从网上下载。

课件中使用的动画和音影素材,是指在教学内容中反映事物(或事件)发展进程或物体运动规律或物体变形特征的模拟动画或事实影片。其中的模拟动画可由 Flash、Fireworks等软件制作。至于事实影片,一般应由有关部门提供由专业人员来制作,对于极简单的影片,也可教师本人通过录像机或数码相机来录制(但效果不会太好)。

3.制作合成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合成,就是利用课件制作软件将上述素材合成起来。目前用来制作课件的软件主要有PowerPoint、Flash、Dreamweaver、FrontPage等。下面简要说明一下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的三个要点:

(2)拷贝或导入由CAD或Flash绘制的线条图片时,应事先删除图中所有的文字(不管是中文还是西文)。因为当所拷贝或导入这种图片中含有文字时,图片中原本光滑的线条会变得粗糙或不连续。当无文字的线条图拷贝或导入页面后,再由PowerPoint中的文字工具将必要的文字补完整。

(3)编辑在一个页面中课件内容的图形和文字部分,应选用PowerPoint中自定义动画方式,按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逐一展现出来。而课件内容的语言解说,应由任课教师当时口述。

三、课堂教学课件制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课堂教学的受体是接受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学生,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主要场所,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信息和知识主要载体。“课件的演示”+“教师的讲解”,这才构成了“教”。而通过“课件的演示”+“老师的讲解”+“互动交流”+“课外练习”,才构成了“学”。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成效如何,与所制作课件质量的优劣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而制作一个合格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首先要能体现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顺序要与课时授课计划相一致,课件展示的基本内容要与所使用教材的内容协调一致,文字符号应相同,。并且“设计”要合理,“素材”要质优量足,“合成”要科学。

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页面上语言文字的表述要绝对正确,不要出现错词别字和病句。重要的理论、概念和结论,最好结合相应图形来表述。凡是可以由教师口头解释或叙述的语言,就不要在页面上用文字来表述。

2、页面上要突出主题,页面中的图形和文字的大小要恰当,布局要合理,最好不要图文分离。在遇到要用两个甚至几个页面来解释同一幅片的问题时,应将此图片分别布置到这几个页面上,以免出现过多的使用超级链接或前后翻页。

3、教学课件页面不宜以图片或多色彩的画面作背景。文字和线条的色彩一不要过于花哨,二不要与背景色发生冲突(即与背景色相同或相近)。

4、插入页面中的动画,其动作应该是可以由教师来控制的,不要像网页上的动画一样老在眼前重复的晃悠。

5、出现在每个页面上的图形和文字表述,应该根据事物发展规律及进展的顺序,通过自定义动画方式有节奏地适时展现出来,教师的讲演与画面的出现要基本同步。

不要将页面做成了展览解说片。凡是要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和作出回答的内容(如答案或结论),都应该在页面上明确地展现出来,只不过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答案,应是在学生经过思考并作出口头回答之后再出现。

四、结语

制作一个能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且内容丰富、页面精美、能令教学对象“赏心悦目”,能起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课件,必然是制作者智力、学术水平、教学经验,以及课件制作软件的运用能力等诸多要素的结晶。

多媒体论文 第20篇

[论文摘要]口译作为人类最复杂的思维活动之一,具有很高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社会实践意义。文章以口译教学现状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口译特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探索多媒体口译教学模式。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 口译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模式

口译是指通过口头形式,运用目标语的词汇和语法体系,在语义与风格方面再现源语信息的一种交际活动。口译作为人类最复杂的思维活动之一,具有很高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社会实践意义。在信息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口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精通双语的人无法成为合格的口译人员,而精通双语未必能够造就优秀的译员。口译涉及语言之外的诸多其他因素,科学的口译教学与强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口译涉及诸多因素,需要科学教学与训练。目前的口译教学存在诸多误区,不利于学生口译能力的提高。因此,探索新型口译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以口译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在深入剖析口译特点的基础上,着眼于现代化教学技术与口译教学相结合,积极探索多媒体自学课堂与多媒体面授课堂优化组合的新型口译教学模式。

一、口译教学误区剖析

我国口译教学实践目前主要借鉴笔译教学方法,涉及翻译理论、语言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虽然笔译和口译均为源语与目标语相互转换的过程,但后者是一种“集视、听、说、写、读之大成的综合性语言操作活动”,属于立体式、交叉型的信息传播过程。口译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分支,既具有外语教学的共同特点,又需要达到独特的教学目的。如果没有正确认识口译作为一门学科以及一项技能的特殊属性,就容易在口译教学过程中产生各类误区。

教学误区一:混淆口译与精读。口译具有外语基础性,外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完成口译活动的关键,直接决定口译的质量。部分教师意识到口译能力与外语水平紧密相关,外语语言知识和外语语言技能在口译活动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因此,口译教学误区之一认为只要以大量的外语语篇输入为教学内容,辅以相关练习强化语言知识,就能有效提高口译能力。这种教学误区混淆了口译与精读,口译授课的全过程从词法、语法、句法入手详细讲授外语语言知识。这种口译课堂的确能够提高学生的外语语感,对完成口译任务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弊端显而易见:一方面,由于片面强调外语语言知识,导致学生忽视母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由于弱化了专项口译技能的培训,导致学生无法高效能地完成口头语码转换。总之,如果混淆口译和精读,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均衡地处理好母语和外语的关系,就很难顺利实现口译教学目标。口译教学应该在介绍翻译理论的基础上,辅以大量口译现场实践,循序渐进,不断完善。

教学误区二:混淆口译与笔译。口译具有双语转化性,笔译能力对于口译活动具有基础性作用。口译教学误区之二认为只要笔译过关了,自然能够有效提高口译能力。这种教学误区混淆了口译与笔译,口译课堂以讲解翻译技巧为经线、开展语篇翻译为纬线。这种口译课堂的确有助于加强双语转换能力,但笔译是一个反复推敲、深入揣摩的思维过程,而口译讲究时效性。“接收清晰完整的书面信息→经过充裕的时间反复斟酌”这一笔译任务模式不利于学生完成口译任务,往往导致输入信息缺失、思考时间不足、口头表达迟钝、输出信息混乱等现象。可见,忽视口译所特有的音频输入、即时转换、口语输出等特点,将其与笔译混为一谈,不利于学生真正提高口译能力。

教学误区三:混淆口译与听说。口译具有瞬时效力性,受制于听力能力而没能正确捕捉信息,或者受制于口语能力而没能顺利传达信息,事后均无法补救。很多口译现场即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双方的立场、观点、意图等均通过译员传递给对方,双方基于对方的具体反应制定或调整对策。口译教学误区之三认为只要加强听说训练,就能有效提高口译能力。这种教学误区混淆了口译与听说,将教学重点集中于听说强化,忽视了语码转换训练。这种口译课堂的确能够为接收音频信息、完成口语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割裂了源语输入和目标语输出,弱化了对双语在词汇、句式、语序等层面转换机制的强化训练及技巧讲解,势必影响学生口译能力的有效提高。

其他教学误区:首先,口译具有不可预测性。虽然译员可以事先按照主题做出必要准备,如收集数据、了解词汇、熟悉话题等,但记者招待会、经贸谈判、外交会晤等很多口译现场难免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瞬息万变,始料不及。加之口译现场气氛往往严肃、紧张,容易使人措手不及,这提升了口译的难度。因此,口译教学应加强针对临场应对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灵活处理各类问题。其次,口译具有跨越文化性。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外延,即特有的思维定式、心理特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如果不深入探究两大文化体系,就无法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产生相同或相近的理解与感悟。可见,口译超出了单纯的语言范畴,具有跨文化性。因此,口译教学应加强针对跨文化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成功应对跨文化信息转换。再次,口译具有信息广博性。语言所能表达的内容都可能成为口译的对象。口译现场可能涉及任何主题,包罗万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口译进入了人类有史以来各个学科领域和社交领域。因此,口译教学应加强针对扩充背景图式的训练,不断丰富学生的百科知识,帮助学生顺利应对口译现场可能涉及的各类主题。

二、口译信息流程对教学的启示

一方面,只有在科学剖析口译信息流程的基础上,仔细探究每一个信息传递与加工环节,才能建构值得付诸实践的口译教学新模式。口译信息流程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源语输入环节、即时语码转换环节和目标语输出环节。其中,即时语码转换环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直接影响口译的速度与精度。通过感觉记忆过滤的语音信息由工作记忆进行处理。Baddeley等人提出工作记忆模型,认为工作记忆是指对正在被加工的任何领域认知任务信息的暂时存储,是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部分,是注意的焦点。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相辅相成,是口译三大环节的重中之重。具体来看,源语输入经过工作记忆的暂时储存和加工提取进入长时记忆,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图式,从而产生理解。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速记关键信息,经由工作记忆的暂时储存和语码加工,组织成通顺的目标语并表达所理解的内容,完成输出。至此结束了口译信息流程与加工的全过程,实现了以目标语口头再现源语信息的交际目标。可见,如何改善译者的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容量及效率,如何提高译者的理解能力和速记水平,是口译培训的关键。"

三、建构多媒体口译教学模式

口译教学对实践性的要求非常高,除需要讲解必要的理论和技巧外,更需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参与操练。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将多媒体网络与口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首先,多媒体具有超越以往任何传统教学资源的诸多优势,是实现教学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标志。机辅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符号、图形、动画、音频和视频等信息,把多媒体信息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与合理呈现,向学生提供最优化的学习环境。计算机能够引导和管理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个性化学习。多媒体在口译教学中发挥着特殊作用。为了实现“信息准确、表达流利、风格一致、交际顺畅”的口译标准与效果,顺利完成口译任务,口译人员需具备双语水平高、心理素质好、文化修养高、应变能力强、知识背景广等素质。多媒体在口译教学中能够发挥以下优势:优势一,语言传播形式的多媒体化实现了在音、形、义各个层面的有机结合,能够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学习者的双语水平;
优势二,多媒体技术能够逼真地营造口译现场的气氛,使学习者切身感受口译现场的压力,反复训练从而锻炼心理素质;
优势三,信息的多元化、形象化传播有利于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拓展学习者的知识面,灵活地应对口译现场的各种不可预测的情形;
优势四,多媒体技术能够生动再现重大时刻与口译瞬间,使学习者感受口译的精彩与译者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

其次,新型多媒体口译教学适宜采取自学课堂与面授课堂相结合的模式,优势互补,实现技术资源和教师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多媒体自学课堂设计基于人机互动原则,依托多媒体网络学习软件的预设程序,主要针对口译教学的预习及复习阶段。自学课堂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节约教师资源,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学习软件围绕教材特定的主题分层设定学习区域,针对词汇、短语、句子、篇章等不同单位,以文字、音频、动画、视频等方式与学生开展互动口译练习。学生可以根据原有基础以及现有时间,灵活安排自学。一方面,预习阶段旨在激活学生长时记忆中的`相关图示,激发学生对口译的学习兴趣。该学习软件能够引导学生开展热身训练,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语言规则,积累基本功,为新一轮面授课堂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复习阶段旨在强化学生原有图示节点与新图示节点之间的激活通道,巩固面授课堂学习任务,维持学习兴趣。面授课堂结束后,学习软件能够引导学生参与拓展练习,帮助学生灵活类推、举一反三,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自学的进度、深度和频度。这些反馈信息有助于在确保自学课堂学习效果的前提下,有效节约教师资源。多媒体面授课堂,基于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原则,依托合作和竞争理念,主要针对语码转换阶段开展引导式学习。面授课堂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的作用,克服电子学习软件的弊端,有效开展课堂活动,优化训练机会。自学课堂节约的教师资源为小班化面授课堂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揣摩,拓展思路,探讨最佳译法。面授课堂可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即利用语音实验室强大的多媒体教学功能,避免传统课堂“单调的教师朗读输入”和“单位时间学生参与率低”等弊端,实现课堂锻炼机会最优化。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形式多样化的音频、视频材料营造真实的口译现场氛围,分配口译任务,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的现场讨论情况均可以通过语音实验室的摄像功能录制下来。教师通过总控制台即时查看每位学生参与组内探讨的情况,随时参与小组讨论、及时解答疑惑、监督学习质量。教师可以在讨论结束后,有选择地播放个别小组的活动录像,然后由教师或由其他组员有针对性地予以点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再次,积极建构多媒体口译教材。一是教材难度梯度规划。基础部分着重词汇、词组、句子等单位的口译训练;
综合部分着重综合运用翻译技巧,开展语篇口译训练;
拓展部分着重灵活运用所学重点,温故而知新。二是教材主题多元化设置。口译教材所选主题的涉及面应尽可能广泛,帮助学生接触各类真实的语言材料,开阔视野。口译教材的主题在语体方面应包括口语(如“会话交谈”“采访接待”等)和书面语(如各类正式语体材料)两方面内容,在语体文体方面应包括叙述类(如“教育文化”“新闻报道”等)、介绍类(如“旅游观光”“礼仪民俗”等)、论证类(如“时事评论”“辩论演说”等)内容,在语域方面应包括科技术语、法律术语、经贸术语、新闻术语、外交术语等内容。教材主题尽可能多元化。

四、小结

口译教学基于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传递过程。多媒体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实现教学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也必将为口译教学搭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宽广舞台。希望通过更多教学工作者对多媒体口译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培养优秀的口译人才,为中外交流作贡献。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