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伟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州 350108)
音韵学是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科学,将语音视作一个整体而后进行研究分析;
语音学则是针对语音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进行客观的描绘。既然语音学关注语音的生理或物理现象,那么其研究的方向就更具有普适性;
音韵学的研究更针对具体的民族语言,它将语音归为一个系统研究的话就会很明显地带有系统特征,不同语音系统自然也就不同。[1]
在传统音韵学中,由于古代没有现代这样简洁直观的标音方式,表达汉字声调与发音的时候使用的也是汉字,古人习字会参考书籍注疏中的标注。古代常用的注音方式有“直音”与“反切”,直音即用一个同音字注释表明字音,反切即两个汉字为一个汉字注音,前者取其声母,后者取其韵母与音调,例如“坛,徒干切”。语音学兴起时间相较于传统音韵学更晚,其研究成果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语音的变化与发展规律。自从语音学传入中国之后,汉语语言的复杂特征和古音的研究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且语音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者研究汉语音韵学。
每一个单字音节都有其本身的音调,但是如果将一些单字音节放在短语中就会出现不同的音调变化,当数个短语进行组合成语句又会形成一种“语调”。底层调型就是单字音节与短语的音调,表层调型就是语句中的“语调”。在现代汉语口语的表述中,表层调型实际就是指单字音节音调、短语音调与“语调”的结合。[2]
语言的底层调型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方言、说话语气、环境等因素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单字音节与短语的音调由于其自身的发音和说话者本身的语言习惯等情况,普通话可以不经过仔细思考就直接口头表达出来,即必然变调。这种现象是受到发音规律、语法结构、历史演变三个因素的制约影响所形成的。发音规律引起的变调是由于“协同发音”引起的,连读两个音节时相邻的部分因为同化作用产生变化;
语法结构引起的变调是指一句话中的短语变调时要遵循语法结构关系,按照这个短语中语义的关系确定“直接成分”,然后才是与相邻部分发生过渡变化;
历史演变引起的变调主要出现在两个“上声”音节组成词语时发生的变调。例如“理想”一词中,两个音节本来的音调是“上声”,但组合成词语之后,前一个音节的音调在发音上就变成了“阳平”。
或然变调通常在语句中容易出现,是将必然变调的短语调型通过音阶高低的移动形成新的调型。产生变调是由于语句中的语义需要或是说话者自身的想法,调型可以简单地分为三类语调形式:感叹、疑问与陈述。
四声就是现在人们所熟知的汉语四种音调。在旧时,沈约等学者通过研究调查将汉语声调定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分别对应现代语言中所说的一、二、三、四音调,当然这并不是根据所有方言进行综合判定的,而是依照了某一种方言来制定音调。[3]
一位日本僧人了尊在入唐学习时根据四声总结出了“八声”,他注意到汉语中有清辅音与浊辅音的区分,因而声调就存在着高低不同的变化:声调伴随着清辅音而高、浊辅音而低,相较之下四声并没有计较清浊音之间的关系差别。
在中国传统音韵学中将汉语字音结构的部分分别称为“声部”和“韵部”,而在语音学则将其称为“声母”与“韵母”,放在现代汉语中来讲,例如“妈”字拼音为“mā”,其声母就是“m”,韵母就是“a”。韵母还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韵母三个部分没有按照元辅音进行区分,这里的具体区分原则就不一一赘述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音节都有声母或是韵母,比如“云”字就属于零声母。
在平时表达中通常将声母称为辅音,清辅音与浊辅音的判定方法就是看发音时声带有没有颤动,并且声调的高低也与清浊有关系。早期的传统音韵学还只是单纯地分“清”与“浊”两类,但在后来又详细地划分了四类,分别是“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类的划分方式更有利于汉语声调的具体处理。
四呼即“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和“撮口呼”,是按照发音时的唇形和舌头所处位置的变化进行划分的。其中将开口呼和合口呼洪音,另外两类则称为细音,其区分是看在口腔共鸣时的空隙是大还是小,如果空隙大则为洪音,小则为细音。[4]
这一区分主要是看在韵母中复合元音的韵腹位置进行区分,前响元音的发音由强至弱,其尾音甚至可能弱到消失不发音,后响元音其韵母的韵头会有介音存在。以现在汉语元音作为举例说明:“ai”为前响元音,“iao”为中响元音,“ia”为后响元音。
在正常的普通话口语表达中受到多种规律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变调已在上文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现代汉语里字音的四声调如果不带有任何语气单独发音时,会基于说话者自身的语言习惯等影响而出现带有个人特色的固定模式,其调型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现代汉语要想构成一个完整的语句总是离不开单音节与多音节的组合,通常以两字组合出现的频率较高,其次就是三字与四字组合,这些都是语句里的基本语调单位。
1.两字词组的变调。两字词组的变调一般会出现“逆同化”现象,即前一个音节受到后一个音节影响而变得与后一个音节相同或相似的语流音变现象,例如“棉袍”在连读时就会产生逆同化现象。两字词组之间互相搭配的话可能出现15种有区别性的变调模式。
2.三字词组的变调。三字词组的变调会由于上声音节之间的相连而受到语法结构关系的影响,会出现三种不同的语法结构,再搭配上不同的音调就会构成许多三字词组的变调。
3.四字词组的变调。四字词组的变调也与语法结构有关系,通常有九种组合方式。不过在现代汉语的口语表述中,韵律的节奏会比语法结构的影响更为深刻,较常以“两两”结构的形式进行变调。例如大部分四字成语在口语表述时都会遵循韵律节奏两两停顿,除了成语之外其他的四字词组的变调还有类似于“打死老虎”这种词组形式,经过了四层变调。
在一个两字词组中,这两个字的发音会随着声带的振动而发生调型变化,出现语流音变现象中的“逆同化”。比如说“门面”,“门”字的发音受到了“面”字的影响,出现两个字发音相似的情况。当前一个音调的调尾比后一个音调的调头更高,则前调的尾部会降低,如果反过来,两者之间就会有一个过渡的调。[5]
有些汉语的语句语调变化与短语变调的模式并不相符,这一类的变调是以短语或语句中的“直接成分”作为变调的开端,然后再分层次地与相邻音调进行变化,即先进行必然变调,再进行或然变调。这样连锁反应式的变调方式可以将其称之为“多米诺”变调规则。比如:“买老古董”的变调就是从“古董”开始必然变调,再到“老古董”变调,再到“买老古董”的或然变调。
人们通过聆听的方式判断语音的音调变化与音乐旋律里的音节类似,在汉语言的口语表述中,声调位置的移动并不是单纯的高低变化,而是具有其独特复杂性的。分析普通话口语里的声调时,语句里的基础音调会由于不同语气产生较大的音调数值变化。也就是说,不同的说话者由于不一样的语言习惯、语气等影响而发出不同的音调或语调,其调域的数值范围也是不一样的;
但如果是同一个说话者基于不同的环境和语气情况下,即使发出不同的音调或语调,但其本身调域数值仍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由于汉语口语的表达逻辑和情绪等影响会反映到语句的基本音调中,在说话者冷静和愤怒两种不同的状态下,声调的变化是很明显的。如果让男性和女性两位说话者进行字音连读测试,比如将“一、姨、已、亿”这四个音节按四声顺序进行连读,然后提升音调高度重复发音,再打乱其中音节的顺序如“已、一、亿、姨”的形式,然后再次提升音调高度进行重复发音。多次测试两者调域的数值就能发现,两人基础音调产生了变化后,调域宽度也有所变化,实际调域数值也会发生改变,但如果将测试两人调域的标准转化成音程的标准来重新审视后,其调域的数值变化其实仍维持其基本的平衡性。
在普通话口语表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语句里部分词组的音调进行语音变化。在陈述语句里,语句中的逻辑中心就是发出重音的位置,而疑问句与感叹句中就是其语气的重音带来的语音变调。
汉语口语里的重音通过语句中音节的发音长短和其声调呈现,当声调提高之后才会使变调实现增强的表现形式。
猜你喜欢音调声调音节声调歌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0年9期)2020-12-16拼音宝宝扛声调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0年9期)2020-12-16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考试与评价·七年级版(2020年6期)2020-11-02坐着轿车学声调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19年9期)2019-09-25拼拼 读读 写写快乐作文(1.2年级)(2019年9期)2019-09-10单韵母扛声调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9年28期)2019-09-07听力障碍幼儿音调异常矫治的实施建议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8年12期)2018-01-18看音节说句子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8年32期)2018-01-15你可以相信电话那头的人吗?商业文化(2017年31期)2017-11-20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名作欣赏(2017年25期)2017-11-06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