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长链非编码RNA,HCP5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长链非编码RNA,HCP5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2-15 08:57:01

王鹏利 魏 辉 刘超英 周小燕 罗 璐

肝细胞癌(HCC)是临床上常见肿瘤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表明,HCC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不断升高[1-3]。HCC起病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且肿瘤易转移和复发,目前对于晚期HCC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近年来有关HCC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进展,但患者的远期预后仍较差。既往研究已揭示了许多与HCC发生、发展相关的调控基因和信号通路[4],但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亟需探寻新的有效的HCC生物标志物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预测。

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能够在转录或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的非编码RNA。近年来的研究表明,lncRNA在人类肿瘤生物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6]。HCP5是近年来被发现的一种可参与肿瘤调控的lncRNA,其是HLA与P5的复合物,主要表达于免疫细胞。Gao等[7]的研究发现,HCP5可通过miR-186-5p/WNT5A信号通路诱导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Lange等[8]的研究显示,HCP5与丙型肝炎病毒相关HCC有关。Zhou等[9]的研究发现,HCP5通过miR-29b-3p/DNMT3A/Akt信号通路在HCC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HCP5在HC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探讨了HCP5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以期为HCC的诊治及预后预测提供新的有效指标。

1.1 患者的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104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7例,女性37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为(53.41±12.67)岁。根据Edmondson分级标准,其中Ⅰ~Ⅱ级49例,Ⅲ~Ⅳ级55例;
根据TNM分期标准,其中I~Ⅱ期50例,Ⅲ~Ⅳ期54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检查首次确诊为HCC;
(2)术前未曾接受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
(3)无其他系统恶性肿瘤。排除标准:(1)转移性肝癌;
(2)合并心、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
(3)有自身免疫病。收集患者手术切除的HCC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3 cm)。所有组织于采集后30 min内置于-80 ℃冰箱中保存备用。

1.2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P5 mRNA的表达水平

使用TRIzol®试剂(美国Invitrogen公司)提取HCC组织和癌旁组织的总RNA,采用NanoDrop 2000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美国Thermo scientific公司)测定RNA的纯度。用反转录试剂盒(日本TaKaRa公司)将RNA反转录成cDNA,然后进行PCR扩增,反应体系为:cDNA产物2 μL,2×SYBR®Premix Ex Taq TM Ⅱ 8 μL, 上 游 和 下游 引 物 各 1 μL,50×ROX Reference Dye 0.4 μL,RNase-Free H2O 7.6 μL。反应条件为 :94 ℃ 5 min;
94 ℃ 30 s,60 ℃ 30 s,72 ℃ 30 s,共 40 个循环。以GAPDH 作为内参,采用 2-ΔΔCt法计算HCP5 mRNA的相对表达量。引物序列见表1。

表1 引物序列

1.3 信息收集和随访

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Edmondson分级、TNM分期、肿瘤直径、乙型肝炎病史、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等信息。所有患者于出院后1个月开始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采用门诊复查及电话等方式了解患者的生存情况。随访截止时间为2022年3月,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HCC组织与癌旁组织中HCP5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HCC组织中HCP5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3.37±0.3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04±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HCC组织中HCP5 mRNA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以HCP5 mRNA相对表达量的中位值(2.98)作为最佳截断值,将HCC组织中HCP5 mRNA相对表达量>2.98的患者归入高表达组(58例),≤2.98的患者归入低表达组(46例)。分析结果显示,HCP5 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Edmondson分级、TNM分期、乙型肝炎病史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及血清AFP水平无关(P>0.05)。在HCP5 mRNA高表达组中,Edmondson高分级、TNM高分期、有乙型肝炎病史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均<0.05)。见表2。

2.3 HCC组织中HCP5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HCP5 mRNA高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为34.48%(20例),低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为71.74%(3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图1 HCP5 mRNA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生存曲线

2.4 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将表2中差异有显著性的参数(P<0.05)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dmondson高分级、TNM高分期、有淋巴结转移及HCP5 mRNA高表达均为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见表3。

表2 HCC组织中HCP5 mRNA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例(%)

表3 影响患者预后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在全球范围内,HCC居恶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的第2位[10]。目前HCC的主要治疗方式是肝切除术,术后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11-12]。AFP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HCC诊断标志物,但仅有约50%的HCC患者的血清AFP升高[13]。因此,亟需寻找新的有效生物标志物,用于HCC的诊断和预后预测。

lncRNA不仅可与蛋白、DNA和RNA相互作用,而且是多种细胞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的调控。其可通过调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体重构,从而调节基因的表达。许多研究表明,lncRNA在恶性肿瘤的发展中发挥着作用,这提示其是潜在的恶性肿瘤诊断和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14-15]。目前已有一部分与HCC进展和预后相关的lncRNA生物标志物被确认,这些lncRNA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和EMT来影响HCC的进展[16]。然而,目前已知的用于预测HCC患者预后的lncRNA生物标志物相对较少。

lncRNA HCP5是甲状腺疾病的一个新的基因位点,研究发现其在肺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中发挥着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化学治疗抵抗的作用[17-20],但其在HCC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HCC组织中HCP5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这说明HCP5可能与HCC的发生和发展相关。进一步分析HCC组织中HCP5 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发现HCP5 mRNA的表达水平与HCC患者的Edmondson分级、TNM分期、乙型肝炎病史及淋巴结转移相关,但具体调控机制还需进一步开展基础研究揭示。

为进一步阐明HCP5的表达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本研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了HCP5 mRNA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的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发现前者显著低于后者,该结果提示HCP5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生存率相关。本研究采用Cox回归分析法发现,Edmondson高分级、TNM高分期和有淋巴结转移是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既往研究的结论相符[21-22]。Cox回归分析结果还显示,HCP5 mRNA高表达也是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结果提示临床医生应加强对HCP5 mRNA高表达的HCC患者的术后随访,以预防复发。

综上所述,lncRNA HCP5在HCC组织中呈高表达,其与患者预后相关。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且样本量较小,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量的研究以验证本研究结论。

猜你喜欢生存率标志物分级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中国现代医生(2022年21期)2022-08-22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2期)2021-03-29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趣味(作文与阅读)(2021年10期)2021-03-08“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祝您健康·文摘版(2020年7期)2020-07-13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年15期)2020-03-30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2期)2019-08-23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世界知识(2018年19期)2018-11-21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6年9期)2016-04-28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7期)2015-06-22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