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类型教育视域下职教教师的专业发展:定位、目标与路向

类型教育视域下职教教师的专业发展:定位、目标与路向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2-13 14:38:02

蒋海红 樊玉成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宜兴 214200)

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有着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本质属性。作为职业教育的参与者、执行者和创造者,“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1〕,更是实现职教类型教育的重要人力保障。当前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还存在数量不足、来源单一、校企双向流动不畅、结构性矛盾突出、管理体制机制不灵活、专业化水平偏低的问题〔2〕。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偏低,即教师的专业操作能力弱,专业技术更新滞后,以及专业创新实践不足等。当前迫切需要明晰类型职教的内涵,并借助校企双向流动的企业实践举措,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增强教师兼具技能大师与培训师等“三师”复合角色的胜任力,进而为类型职教的实现提供关键人力支撑。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是国家首次以文件形式确立职业教育是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表明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有着自身“专业与岗位对接,知识与技能融合,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本质属性和特定内涵。国家对于类型职教的重大判断,就是当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导向和理念指引。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具有跨界、整合和重构三大特征〔3〕,具体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职业教育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首要属性,这种独立性表现为其不再模仿、复制或是照搬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和社会培训双重使命,有着自己特定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有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机制,以及“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等。独立存在的职业教育势必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立足企业,凸显技能实践与专业操作,并以企业实践成果来改进专业教学。

(二)专业技术的根本性

以能力为本位是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重要体现〔4〕。尚德重技是类型职教的“一体两翼”,技术是职业教育德技并举、德技双修的关键基础。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面向生产、经营、服务等一线培养有“一技之长”或“多技之长”的生产者、管理者和服务者。掌握专业技能操作标准、熟悉生产工艺流程、知晓岗位安全规范是职教人才培养的主体内容,技术技能的养成则是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占比50%的特定安排,“育训结合、书证融通”的“1+X”证书制度试点等,都充分彰显了职业教育技术本位的特有属性。对承担技能人才培育职责的职教教师来说,开展专业执教的前提,就是自身先要掌握过硬的技术技能,方能实现“以专业育专才”。

(三)职业职位的指向性

职业教育是结合行业企业现有职业群、岗位链进行技能人才培养,不仅关注学习者校内学习成果的获得,更关注学习者学习成果的企业实践应用这类职业能力,达成学生“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且能持续适应行业企业的技术更新、工艺改造和标准研制。现代企业“一岗多能”或“一人多岗”的用工需求,迫切需要教师自觉在企业实践中持续提高自身新业态、新岗位、新技术的胜任力,做到“育人先育己”。

(四)企业作用的主体性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场域,现代企业已经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和需求方的统一体,理应全力提供人才培育所需的资金、技术、场所等资源,主动参与专业设置、实践教学、师资培育,切实发挥好“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作为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重要标志,企业重要主体地位的确立,集中体现在现代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这种新型办学模式上。校企“双主体”参与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将有效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水平。

邢彦明认为职业教育“通过培养职业人才并实现人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而兼具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双重功能”〔5〕。依据类型职教的特定使命,对标国家“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这一“双能”要求,职教教师实际应当承担“教师、技能大师、培训师”等“三师”复合角色。可见“双能”“三师”既是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成长的追求,也是落实类型教育的重要体现。其中“双能”是职教教师“三师”角色担当的关键前提,“三师”则是“双能”得以外显的重要角色载体。厘清“三师”目标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类型”方向的重要保障,也是“双能”教师成长企业实践对策的旨归。

(一)技能大师是教师、培训师履职的前提

技能是基础,也是职业教育的硬核。职教师生的技术生存总是与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交织在一起的。“名师出高徒”,教师过硬的专业技能是培养新生代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前提。技能大师更是教师面向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社会人员开展技术培训的必备任职资格条件。“身怀绝技”或是“多技在手”的职教教师,才是职业教育社会培训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人力要素。

(二)教师是技能大师、培训师角色的合成与升级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在开展知识传授与技能传承的过程中,会更加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信念,也会更多地向学习者倾注人文关怀。教师“立德树人”的伟大担当,无疑能丰满技能大师、培训师的人格,又能强化人格示范和道德引领的作用。

(三)培训师是教师、技能大师角色的延伸和拓展

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的社会培训,拓宽了教师、技能大师技术技能传承的受众范围,实现了技术技能的“普惠”功能。教师、技能大师的角色功能也在广泛的社会培训中得以延伸和拓展。

(四)“三师”相辅相成、相伴共生

技能大师是“三师合一”教师素质结构的地基,起支撑和加固作用。反过来教师教育教学和社会培训能力的提升,又会反哺技能大师的技术革新和研发能力。“三师合一”完整构成了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体系。

“双师型”教师目前培养的重要举措是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6〕,到企业实践是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7〕。基于类型教育定位,按照国家“落实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重大部署与规划,企业实践应当成为当前教师“双能”塑造的重要创新策略,成为新时期“三师合一”教师队伍建设的类型路向。以企业实践促教师发展,还须厘清实施关键要素、确立双向流动路径、给予必要的系统支持,以切实提高教师企业实践的效率,实现教师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进阶。

(一)厘清关键实施要素,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教师企业实践的关键实施要素,包括制度建设保障、进企身份界定、实践职责明确、绩效考评实施等(见图1)。首先教师进企实践是个跨界的系统工程,需要政企校层面系列政策制度的保障和推动,在此基础上还要明确教师进企承担的多种角色,如培训师、管理咨询师、企业文化创设者、“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学习者等。与角色相对应的,教师还须肩负培训、生产、研发或管理等实践任务,同时还要接受来自政行企校等多元主体的周期性绩效考评,并自觉将考评结果作为学年考核、职评晋升、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以及实践成果收益分配等的重要参考。

图1 “双师型”教师企业实践成长关键要素

教师企业实践的四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影响与作用是决定教师企业实践成效的关键。其中制度保障是前提,身份界定是基础,职责履行是关键,绩效考评是导向。四要素互促共生、互为支撑,共同构成教师企业实践的效能机制,能引导教师在企业岗位勤学专业知识,苦练专业技能,深研关键技术,进而持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二)确立双向流动路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校企之间双向实践的流动,呈现出循环、深度和共生的特点,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向企业流动可以帮助教师实际接触真实岗位任务,及时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促进专业能力持续提升〔8〕。

1.指向问题解决的双向循环实践。教师带着教学问题、技术难题进入企业实习实践,寻求企业岗位锻炼的机会,接受企业专家师傅的指导,找寻解决问题的资源与办法,还要带着企业实践的成果返回院校,将所掌握的行业新技术、新发明和新创造转化并融入专业课程,用于专业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后,又会积累新的教学问题,教师又必须带着新的问题和困惑再到企业去工作一段时间。教师在院校和企业之间来回实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校企双向流动实践的专业发展路径。

2.指向真实学习的岗位深度实践。教师企业实践通常会以跟岗、顶岗等方式来开展,但促进教师企业岗位的真实学习,还需通过定岗、轮岗或竞岗等深度实践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投入度。与跟岗感受企业运营环境、了解企业文化不同,顶岗要求教师必须能独立履行相应岗位的全部职责。而定岗则要求更高,是企业基于教师专业类别与岗位需求,将教师固定于某一特定操作岗位,以完成既定生产任务,强化教师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素养。相较而言,轮岗能给予教师不同岗位锻炼的机会,帮助教师学习多样岗位技能,锻造复合能力,拓宽职业宽度。尽管竞岗在现实中比较少见,但竞岗最能体现教师的自主性,因为岗位实践的选择权完全掌握在教师自己手中,教师实践的责任感和内驱力由此能更强。可见,深度实践才是教师开展真实的岗位学习,提升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

3.指向教学质量的双岗共生实践。无论教师以何种方式开展企业实践,其目的指向只有一个,那就是以专业实践的积累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在企业的技术岗位和院校教学岗位的循环往复中,教师能自觉以企业实践成果更新专业教学内容,持续将专业实践经验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同时坚持以专业教学和社会培训的质量来检验企业实践的效果,反促企业实践效率的提高。教师在教学岗和技术岗之间的这种循环流动,必将能在提升技术岗位能力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三)给予必要系统支持,提升“三师”素养

指向“三师”复合能力,基于企业深度支持的专业实践,在操作层面还需建构导引制度链,建立实践导师库,建设培育项目群等,来为教师企业实践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系统的支持。

1.导引制度链的建构。围绕“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专业能力发展主线,针对教师企业实践,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发的10多个有关职业教育的“意见、方案与计划”中,均做了顶层设计,规划好了“施工”蓝图(见表1)。就“切实推进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提出“深度实践”的方式,规定“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的频次,确立“激励企业接纳教师岗位实践”“构建产教融合的教师多元培养格局”的企业主体地位,以期“提升‘双师’素养”的目标。所有这些文件和规定,与地方配套政策、院校校本制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度链,全力支持教师深入企业学习生产先进技术,革新岗位关键技能,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力争打造“双师型”教师数量充足的良好格局。但目前院校层面的相关制度仍需完善,尤其是在时间供给、效益分配等方面急需进一步细化,以更有效地调动教师企业实践的自觉性与持续性。

表1 近年来国家有关教师企业实践的重要文件汇总

2.导师专家库的建立。尽管“我国职业教育政策一直以来鼓励支持企业人才参与校企合作,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企业师傅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9〕。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内设了流动工作站、教师发展中心、教学工厂等对接机构(见表2),为教师实践提供相应的服务与管理。相较而言,大多数企业还只是配备了技术导师和企业师傅等人力资源库,指导和帮带教师在企业的实践与发展。目前国家层面的相关文件已经规范了此类导师的称呼。从宏观层面看有产业导师、职教专家、技术能手等;
从微观层面看有企业高级技术人才、高水平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高级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企业人员能以横向课题、项目研发、标准研制、专利产出等为载体,促进教师技能迁移、技术转让、标准推广和成果转化,进而实现教师技术积累创新、技能等级跃升、职称职级提升等专业发展。

表2 企业支持教师专业实践的机构、载体、效能等一览表

3.主导培育项的建设。聚焦教师专业成长的国家方案已经非常成熟。从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来看,已经明确了七种类别九大称号的教师培育项目(见表3),包括高层次人才、国家杰出职业教育专家、国家工匠之师,以及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方案》同时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设目标、完成时间和培育周期。教师可以“对号”发展,如青年教师应成为“数以万计的青年骨干教师”中的一员,专业教师要朝着“教学名师、教学创新团队、职业教育专家”等方向努力。相关支持项目的申报和建设,无疑有助于教师“对标实践、参标成长、超标发展”,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双能”。

表3 教师“双能”培育支持项目一览表

猜你喜欢职教岗位技能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哈尔滨铁道科技(2020年3期)2021-01-18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劳动技能up up!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2018年5期)2018-06-11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秣马厉兵强技能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拼技能,享丰收学苑创造·A版(2017年6期)2017-06-23走进“90后”岗位能手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当代贵州(2016年23期)2016-07-21画唇技能轻松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