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转移与共同富裕——基于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

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转移与共同富裕——基于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2-11 13:19:02

徐鹏杰,张文康,曹圣洁

(聊城大学 商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历史课题”,并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严峻复杂,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推动共同富裕成为我国必然选择①朱太辉、张晓晨、林思涵:《数字经济时代平台企业如何促进共同富裕》,《金融经济学研究》2022年第1期,第181-192页。。共同富裕关系到国家繁荣和人民福祉,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目标②唐任伍、李楚翘:《共同富裕的实现逻辑:基于市场、政府与社会“三轮驱动的”考察》,《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49-58+2页。和归宿。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落实“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导向。2021年,我国城乡收入相差2.5倍,虽较去年缩小0.08,但仍存在较大差距。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时期,但城乡发展与收入分配仍存在巨大差异,解决城乡、区域不平衡,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

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在发展中逐步完成这一时代目标。共同富裕需要结合生产力阶段,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结果就是生产力的大力发展③成依阳:《数字经济驱动共同富裕的机制路径研究》,《经营与管理》2022年第1期,第1-13页。,最终实现经济的增长。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成为社会发展主题,而产业结构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①李静、楠玉:《人力资本错配下的决策:优先创新驱动还是优先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研究》2019年第8期,第152-166页。。结构主义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内容②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1期,第1-32页。。当今世界经济亟待复苏,全球产业链重构、大国博弈加剧等因素导致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我国当前一项重要任务③张湘赣:《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验与国际比较——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学术观点综述》,《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1期,第38-46页。。相比其他国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我国落后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变,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劳动力在区域和行业之间的转移是导致经济高效发展的重要因素④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第4-16+31页。。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的背景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劳动力高效转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现有文献研究得出,产业结构升级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减贫、促进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均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少有对产业结构升级与共同富裕的直接研究。在促进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结构红利”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⑤Mccaig B, Mcmillan M, Verduzco Gallo I, et al. Stuck in the middle? Structural chang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Botswana.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Paper, 2015: 125-160.。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高级化均对经济高质量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效果更明显⑥王青、刘亚男:《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双循环”视角下的实证研究》,《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第25-35页。。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可以从间接和直接两方面对城乡收入差距起到显著缩小作用⑦赵立文、郭英彤、许子琦:《产业结构变迁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财经问题研究》2018年第7期,第38-44页。,产业结构高级化长期作用效果更大⑧郑万吉、叶阿忠:《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基于半参数空间面板VAR模型的研究》,《经济学家》2015年第10期,第61-67 页。。在实现减贫增收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均对城镇减贫、农村减贫起到了促进效应⑨李东坤、尹忠明:《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城镇减贫效应研究》,《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第100-112页。⑩谭昶、吴海涛、黄大湖:《产业结构、空间溢出与农村减贫》,《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第8-17+163页。。更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加了农村居民收入进而减少相对贫困11张士云、苏世兴、佟大建:《产业结构变迁、财政支出与减贫——贫困县与非贫困县的比较分析》,《江淮论坛》2021年第6期,第28-34页。。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作为包容性金融发展的中介变量12张弘:《包容性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贫困减缓——基于空间溢出与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金融发展研究》2021年第6期,第57-64页。,同样在促进经济增长及高质量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产生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均产生积极的影响效应。根据现有文献对共同富裕指标的构建,上述研究成果为本文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影响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鉴于此,本文基于2008-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年度面板数据,家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相比较现有文献研究,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为:第一,开拓共同富裕研究新角度。现有关共同富裕的研究文献中,产业结构升级大都作为中介变量分析影响机制,而缺少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直接研究,基于此,本文结合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第二,丰富了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应。现有文献已证实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作用,本文则通过探究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丰富其研究角度,并通过劳动力转移探究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第三,初步探索了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研究分析得出,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存在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促进劳动力转移实现对共同富裕的间接效应。

(一)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直接影响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并未将产业结构作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影响越发重要。正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生产要素得以优化配置,进而使产出最大化①王立平、王健:《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分析——基于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第7期,第92-98页。。根据党中央对共同富裕内涵的界定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议》对共同富裕概念下了明确定义:“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富裕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共同富裕具有发展性、共享性以及可持续性三大特征③陈丽君、郁建兴、徐铱娜:《共同富裕指数模型的构建》,《治理研究》2021年第4期,第5-16+2页。。从发展性来看,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促进生产要素资源在各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由低效率向高效率的转变,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并获得较高收益④刘志彪:《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效应及其动因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第3-10页。。同时,产业结构升级通过重新组合生产要素,推动产品更新,刺激国内市场需求;
通过解决国内供给侧主要矛盾,使供给和需求形成良好互动⑤王青、刘亚男:《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双循环”视角下的实证研究》,《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第25-35页。,促进居民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从可持续性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可以促进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扭转产能过剩、新旧动能转换困难的不利局面,解决当前发展过程中低效率、高耗能、重污染等负面问题,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适应,推动经济更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产业结构升级可以促进共同富裕。

(二)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间接影响:劳动力转移

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性,就要合理分配社会财富,劳动报酬提高成为促进社会分配公平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有所下降,“老龄化、少子化”现象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以及劳动力数量明显降低,劳动力市场就业效率以及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劳动力的转移离不开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推动各产业间的融合,催生新兴业态,通过提供门槛相对较低、工作要求简单的工作岗位,解决低素质劳动者以及年龄较大人口就业问题,实现收入的增加,进而利用收入所得,通过接受培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进一步寻求高收入工作;
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提供要求高、工作复杂、效率高的就业岗位,吸引高素质劳动力就业,从而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⑥刘华珂:《产业结构变迁视角下普惠金融的城镇反贫困效应——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检验》,《投资研究》2020年第8期,第92-106页。。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可以解决不同行业间的劳动力过剩问题,实现各行业间劳动力的就业充分,提高各行业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总量。因此,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产生就业效应,全方位扩大就业岗位,实现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进而增加全社会劳动收入,提高更多社会成员建设共同富裕能力。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产业结构升级可以促进劳动力转移进而促进共同富裕。

(三)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

区域问题的研究,不应遗漏对空间相关性的分析。地理第一定律认为,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相互影响,在地理上存在空间相关性①Tobler W.Cellular geography, philosophy in geography.Dordrecht, Reidel, 1979: 379-386。。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要素禀赋等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各地区贫富差距较为悬殊。随着各省经济交流、项目合作等日渐频繁,各省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空间相关性,省域产业结构更是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②张翠菊、张宗益:《中国省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统计研究》2015年第10期,第32-37页。。产业结构通过影响经济总量造成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增长③高更和、李小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分析——以河南省为例》,《经济地理》2006年第2期,第270-273页。,其变动更使得地区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长期外溢性④李延军、金浩:《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研究》,《商业时代》2007年第7期,第81-82页。。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可以使要素流动发生在某一地区内,还可以实现其跨区域流动,进而带来空间溢出效应⑤白雪洁、周晓辉:《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增长空间溢出——软环境还是硬设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第9期,第44-56页。。同时,地区的产业竞争和攀比,导致产业趋同⑥盛斌、赵文涛:《地区全球价值链、市场分割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空间溢出视角的分析》,《财贸经济》2020年第9期,第131-145页。;
而地区之间的产业合作,则会引致与其有相关关系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相关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区域产业合作越发明显,劳动力、技术等产业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推动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本地及邻近地区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协调各地区间财富的增长速度,增加社会财富总量及从业劳动者收入,提高各区域成员参与建设共同富裕的能力,对实现共同富裕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共同富裕发展具有空间相关性。

假设4: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四)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异质性影响

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即不同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以及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不同地区来看,刘强(2022)等人研究发现,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⑦刘强、李泽锦:《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来自省域与城市群的经验证据》,《经济学家》2022年第8期,第53-64页。。同时,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的差异性,导致各地区共同富裕水平有所不同,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也因此会对共同富裕产生异质性影响。从不同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来看,产业结构升级不仅能够带来“结构性加速”,也可能会造成“结构性减速”⑧袁富华:《长期增长过程的“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一种解释》,《经济研究》2012年第3期,第127-140页。。早期,由政府主导的工业化改革带来的“结构性加速”,使得高劳动效率的高工资部门吸引了大量农业过剩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⑨W. ARTHUR LEWI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The Manchester School, 1954,22(2):139-191.,提高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导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经济实力,实现社会财富大量积累。伴随农业发展趋于机械化和现代化,农业劳动力和就业人口进一步释放并向工业部门转移,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结构性加速”效果进一步增强。随着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各产业发展趋向机械化、智能化,产业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大量机器设备的使用,导致出现“劳动力回流”;
加之教育年限的延长,劳动力市场初次就业年龄不断延后,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致使劳动供给减少⑩陈友华、孙永健:《共同富裕: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100-108+147+149页。,劳动力市场出现高素质劳动力数量少、晚就业,部分低素质劳动者暂时性甚至永久性失业的局面,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有所降低,社会财富增速逐渐放缓。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5: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因升级水平和地区不同而具有异质性。

(一)变量选取

1.共同富裕指数(cmw)测算。参考已有共同富裕指标体系①陈丽君、郁建兴、徐铱娜:《共同富裕指数模型的构建》,《治理研究》2021年第4期,第5-16+2页。,结合省际数据可得性,考虑到共同富裕的核心指标以及避免指标之间过高的相关性,最终选择24个三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个一级指标,利用熵值法构建共同富裕指数,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共同富裕指标构建体系

2.数据结果分析。根据表2测算结果可知,2008-2019年我国各省份共同富裕指数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08年共同富裕指数均值为0.266,2019年共同富裕指数均值为0.309,增长1.16倍。将各省份共同富裕指数排名发现,北京、上海、浙江始终位于前三位,考虑到北京、上海作为直辖市的特殊性,浙江省共同富裕指数在全国所有省份中位居第一,这与韩亮亮等人(2022)的研究结论一样③韩亮亮、彭伊、孟庆娜:《数字普惠金融、创业活跃度与共同富裕——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软科学》2022年第1-18页。。利用Arcgis10.2 将近12年各省份共同富裕指数均值进行可视化处理,由图1可得我国共同富裕指数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共同富裕指数要比中西部地区共同富裕指数高,中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最低。

表2 2008年、2014年、2019年共同富裕指数排名情况

图1 2008-2019年各省域共同富裕指数平均水平

3.核心变量。产业结构升级(inds)指的是产业升级,由工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转变。因此,采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衡量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劳动力转移(tran)采取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与就业总人数之比表示。

4.控制变量。借鉴相关文献研究,选取如下指标作为控制变量:政府干预(gov),采用公共性支出/GDP来表示;
教育发展水平(edu),采用教育支出/一般财政支出来表示;
对外开放水平(open)采用进出口总额/GDP来表示;
金融发展水平(fin),采用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GDP来表示。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3所示。

表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二)模型构建

为验证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直接效应,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式(1)中,lncmwi,t为共同富裕指数的对数值,lnindsi,t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对数值,Xi,t为控制变量,β为对应变量系数,ui为个体效应,vt为时间效应,C为常数,εit为随机误差项。

为检验劳动力转移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是否发挥中介作用,采用逐步回归法设定如下检验模型:

式(2)为产业结构升级(inds)对中介变量劳动力转移(tran)的线性回归模型;
式(3)为产业结构升级(inds)和中介变量劳动力转移(tran)对共同富裕(cmw)的回归方程。其中a、c'和b代表回归系数,若a、c'和b均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则说明劳动力转移在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最后,为进一步验证共同富裕的空间相关性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参考徐秋艳等人①徐秋艳、房胜飞、马琳琳:《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空间溢出及门槛效应的实证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6期,第1407-1418页。的做法,构建如下空间计量模型:

本文采用Moran’sI指数探究我国共同富裕的空间依赖性,用来反映各地区共同富裕的关联度。式(4)为Moran’sI指数计算公式,其中,Yi表示i省市观测值,n为省市总数,Wij为空间权重矩阵。式(5)中,wij为空间权重矩阵中的元素,lnXit是控制变量,σ是共同富裕指数(cmw)的空间自回归系数,φ是产业结构升级(inds)的空间回归系数,λ是空间误差回归系数。一般来说,当σ≠0,φ≠0,λ=0时,空间模型为SDM模型;
当λ≠0,σ=0时,为SEM模型。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采用2008—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年度面板数据②考虑到西藏自治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的相关数据缺失严重,因此做了剔除处理。,所用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及政府统计公报、CEIC数据库等。部分缺失值运用年平均增长率法进行补充。

6.孵化器对园内企业开展的孵化服务比较齐全。调查显示,孵化器企业提供创业计划辅导和融资辅导的占92%,提供法律规范辅导的有80%,提供企业制度辅导的占72%,提供人力资源管理辅导的占68%,而提供风险规避辅导、市场营销辅导、其他辅导、成本控制辅导、生产管理辅导的分别有60%、56%、56%、40%、20%。

为避免多重共线性干扰,首先进行方差膨胀因子检验,VIF值均小于5,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Pesaran检验、Modified Wald检验、Wooldridge检验等方法的检验结果均在10%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认为存在组间同期相关、组内自相关、组间异方差。因此,采用全面FGLS对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估计。

(一)直接效应分析

表4为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直接效应结果。由列(1)可知,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回归结果为正且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说明在未加入任何控制变量以及时间效应下,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促进效果,假设1成立。列(2)-(6)在控制时间效应和加入控制变量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回归系数均为正且都通过1%的显著水平检验。可能的原因是,产业结构升级使得生产要素进行再配置,充分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要素利用率,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扩大产出,增加供给;
推动产品更新,刺激市场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其次,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扩大就业岗位,推动劳动力转移,进而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增加劳动收入,提高更多社会人员参与建设共同富裕的能力。

表4 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效应结果

政府干预系数为负,可能是因为政府实现第二次分配主要是通过转移支付和政策优惠,而各省域发展存在明显差异,转移支付虽然可以短时间缓解地区之间的差异,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实现共同富裕的负面问题。同时,转移支付存在的针对性不明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均不利于政府通过干预有效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教育发展水平回归系数为负但不显著,可能是因为当前各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各地区教育水平发展协调性差,不利于整体教育水平的发展,进而无法促进共同富裕。对外开放水平系数为正,表明对外开放能够使我国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促进国内本土产业链与全球价值链相融,提升对外贸易;
推动国内部分产业和产品生产部分环节向西延伸,促进地区间经济合理发展,推动社会财富总量增加,进而实现共同富裕。金融发展水平系数为正,可能的原因是地区金融发展可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金融理财产品的不断更新有效刺激居民消费,金融融资进一步方便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促进共同富裕。

(二)中介效应分析

下面进一步对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在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具有正向影响的基础上,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转移(2)也同样具有正向影响。加入中介变量劳动力转移(3)后,劳动力转移对共同富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回归系数降低,说明产业结构升级可以通过促进劳动力转移进而促进共同富裕,假设2成立。具体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每提升1单位,共同富裕增加0.2642单位,同时劳动力转移会增加0.1357单位,共同富裕间接增加0.1399单位(0.1357×1.0879≈0.1476),总效应为0.2642,劳动力转移造成的间接效应占比为56%,同样说明劳动力转移在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中起到中介作用,并且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劳动力转移促进共同富裕带来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Sobel检验和Bootstrap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支持前文研究结论,假设2成立。

表5 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中介效应检验

(三)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为验证假设3,本文选择Moran’sI指数对共同富裕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各年份Moran’sI值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我国省域共同富裕发展存在正向的空间依赖性,假设3成立。为证实检验结果是否可靠,选取地理距离矩阵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Moran’sI指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仍为正,支持前文结论。

表6 2008-2019年共同富裕Moran’sI指数

LM检验结果显示,其值为176.054,证明存在空间效应。Hausman检验的P值为0.0005,拒绝原假设,应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检验,最终确定为时间固定效应。LR检验显示SDM可以退化为SEM模型,但无法退化为SAR模型,而Wald检验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最终本文选择SDM模型。具体结果如表7列(2)(3)所示。由回归结果可知,rho的P值为0.015,说明产业结构升级对促进共同富裕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推动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促进要素合理配置,推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同时,某一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可以通过产业趋同、产业竞争推动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协调各地区生产要素。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以实现劳动最大程度就业,进而增加从业劳动者收入。非本地劳动力回到当地后,有效提高家庭收入水平,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共同富裕。为确保结果可靠,本文选择地理距离矩阵进行稳健性检验。LR结果显示SDM不可以退化为SEM、SAR模型,因此选择SDM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由表列(4)所示,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假设4成立。

表7 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空间效应

为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空间效应,对空间效应进行分解,如表7列(5)-(7)所示,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及总效应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其中空间溢出效应占比为55.1%(0.1585/0.2876≈55.1),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再次验证假设4成立。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带动邻近地区要素实现新配置,推动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总体产出,实现经济高效增长。较发达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当地劳动工资报酬较高,就业及失业的社会保障体制相对完善,从而吸引部分经济水平较低地区的劳动力跨区流动,实现就业,提高收入报酬,增加个人财富,提升参与建设共同富裕的能力,进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四)进一步检验:异质性分析

1.不同发展水平异质性。由前文分析可知,不同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对共同富裕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效应。基于此,本文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进行检验。由表8的(1)-(3)列可知,在10%、50%和90%分位上,产业结构升级的估计系数均为正,但随着分位点的增加,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系数呈现先增加后递减的变化趋势,说明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果呈现“倒U型”变化(0.2146→0.2577→0.1875)。可能的原因是产业结构工业化向产业结构服务化的转变,使得生产由高效率向低效率转变,进而导致“结构性减速”,经济增速放缓,社会财富增加变慢,不利于共同富裕的较快实现。由表8后三列可知,在加入中介变量劳动力转移后,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转移的回归系数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产业结构升级回归系数在加入劳动力转移后均减小。随着分位点的增加,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劳动力转移的回归系数均呈现“倒U型”变化(1.0419→1.1942→1.1261),说明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异质性效应受到劳动力转移的调节。可能的原因是现阶段产业结构呈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趋势,低素质劳动者越发不匹配当前就业岗位,劳动力市场暂时性失业周期长,降低全社会劳动力生产率,不利于社会财富总量以及个人财富的增加,进而减缓共同富裕的实现。

表8 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

表9 分地区回归结果

表9 (1)-(3)列分别为东中西三部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东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显著,而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说明当前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共同富裕并未产生影响,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由于东部地区整体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高开放水平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同时,东部地区劳动力工资高、就业岗位多样,吸引其他地区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劳动力就业充分,提高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进而推动共同富裕建设。而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阶段落后于东部,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较慢,其带来的“结构性加速”红利无法充分实现,因而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效果较小甚至并不显著。

(五)稳健性检验

内生性问题。考虑到前一期会对当期产生影响,因此将滞后一期的产业结构升级作为工具变量,以规避内生性问题。结果见表10列(3),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共同富裕的结论仍旧成立。

表10 产业结构对共同富裕影响的稳健性检验结果

稳健性检验。第一,替换被解释变量。利用变异系数法对共同富裕重新测算并进行回归,结果如表10列(4)所示。第二,用二三产业产值之和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②李晓龙、陆远权:《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减贫效应及非线性特征——基于面板分位数模型的实证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年第12期,第67-74页。,回归结果如表10列(5)所示。第三,缩尾处理。为消除异常值和非随机性给结果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所用变量进行前后1%的缩尾处理,回归结果如表10列(4)所示。第四,缩减年份。为增加稳健性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将样本区间缩减至2010-2017年,以增加稳健性检验结果的可靠度,回归结果如表10列(5)所示。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回归系数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说明文章结论具有一定稳健性,即产业结构升级可以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一)研究结论

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本文围绕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参考相关文献从微观上合理构建共同富裕指数,基于2008—2019年30个省份的年度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相关计量模型,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经过相关稳健性检验,结论依旧成立;
第二,产业结构升级可以促进劳动力转移,实现增收,进而推动共同富裕;
第三,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产生异质性影响,且这种影响受到劳动力转移的调节,区域分析表明东中部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具有促进作用,西部地区作用不显著。

(二)政策建议

基于文章所得结论,针对性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产业结构升级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要重视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首先,要明确劳动密集型、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等各类型产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各类要素流动自由,同时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要素利用率,推动供给结构改革,使产出最大化。其次,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加快创新成果转化,降低非期望产出治理成本,优化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推动产品更新,刺激市场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最后,出台有关政策,通过财政补贴、优惠政策等调动各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性。

第二,考虑到产业结构升级的区域异质性和空间性,要制定具有差异化、区别化的产业政策。东部地区整体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强,要在原有产业结构基础上,利用高新技术促进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巩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加快低效率劳动密集型产业退出市场,引进高效率劳动密集型产业;
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吸引国内外高素质人才就业,推动经济发展;
发挥“带头”作用,带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中西部地区在补齐短板基础上,积极引进技术和人才,基于自身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地区经济增长。各地区应加强沟通交流,产业竞争的同时加强产业合作,发挥地域优势,协调促进地区之间各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进而缩小东中西部差距。

第三,要重视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既要考虑三产过剩劳动人口,又要重视新成长劳动力,努力实现劳动力市场就业充分。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与劳动报酬占比,提高劳动报酬分配比重,以鼓励劳动力自主流动。其次,结合“老龄化、少子化”人口结构,制定有关政策,确保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协调推进,针对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等流动性较高的行业,在保证灵活就业的基础上,确保就业稳定。同时,降低不同产业间劳动力转移壁垒,鼓励劳动力通过转移实现个人社会价值,进而获得应有劳动报酬。最后,政府要充分发挥在二次分配中的主导地位,落实失业补助金政策,缓解长时间的结构性失业与摩擦失业,减低失业劳动力的收入替代率;
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将技术培训和文化课程协同推进,重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减少对学历层级的针对。

(三)研究不足与期望

本文结合实证探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共同富裕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尝试从劳动力转移角度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但仍然存在不足。尽管围绕共同富裕的内涵构建指标体系,但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所选指标并不能充分反映共同富裕水平。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丰富。因此,结合以上两点研究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丰富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构建,完善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以期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共同富裕产业结构劳动力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9期)2022-10-25Palabras claves de China今日中国·西班牙文版(2021年12期)2022-01-01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大众投资指南(2021年35期)2021-02-16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俄罗斯问题研究(2012年1期)2012-03-25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