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亦恬 刘亚妮 龙洪波
(1.2.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22)
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民主党派整体素质、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的现实需要。[1]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党意识,不断提高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水平,能更好地服务高校发展。
本研究立足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通过科学的理论框架和深入的调查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初步构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的能力素质模型,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干部能力素质评价与培养提供支撑,为进一步增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能力建设提出建议,推动新时代多党合作谱写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五种能力”建设是新时代对民主党派提出的新要求,是增强民主党派履职能力、巩固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民主党派“五种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民主党派自身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
本课题组对民主党派“五种能力”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和阐释,归纳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能力素质的5个维度共17个条目的内容。其中,“政治把握能力”包括政治信念、政治洞察力、政治甄别力、政治理论素养,“参政议政能力”包括调查研究能力、反映社情民意能力、建言献策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包括领导班子建设能力、组织建设能力、制度建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包括合作共事意识、合作共事方式、凝聚共识能力、汇聚合力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包括所在领域的专业能力、分析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守正创新能力。
在能力素质的相关理论模型中,“洋葱模型”是国际上研究和使用较为广泛的经典模型之一。该模型根据能力素质可被观察和衡量的难易程度,将不同要素由内至外划分为像洋葱一样层层包裹的结构。越外层的要素,其素质特征越外显,越容易通过培养和评价而产生改变;而越内层的要素,其素质特征越内隐,越难以通过后天的手段被重塑,但其对个体行为表现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国内学者针对“洋葱模型”在我国基层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方面的应用,结合国情开展了本土化的研究探索,对内层、中层、外层3个主要层次的能力要素进行了更为适宜的整合与说明[2],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提供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和参考依据。
本课题组根据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实际,选取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民主党派成员、统战工作者、中共基层党组织书记等作为调查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275份。分析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呈现如下特征。
1、群体代表性。被调查者中,男性占51.64%,女性占48.36%,约各占一半,性别比例较均衡;年龄范围在28岁到63岁之间,分布结构与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基本一致;从事专业覆盖医学、管理学、工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10个高校主要学科。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没有异常偏差,具有较高的群体代表性。
2、现实合理性。调查对象的学历方面,博士研究生占比60%,硕士研究生占比24.36%,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仅占15.64%,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符合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和统战工作者的实际。政治面貌方面,中共党员占比68%,民主党派成员占比32%,这是由于本研究纳入了中共基层党组织书记和高校统战工作者等相关性较强的调查对象,同时,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相较中共党员人数偏少,符合当前高校民主党派工作的现实情况。
3、素质先进性。调查对象中的88名民主党派成员,担任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主委、副主委、常委、秘书长等职务的占比65.91%,显示其大多为民主党派基层干部。其他187名调查对象,从事统战工作的平均时间约为4年,其中从事统战工作最长的达25年,具有丰富的统战工作经验,保证了本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本课题组采用likert七分量表测量调查对象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能力素质各维度、条目的重要性评价,了解能力素质各个要素的认知接受情况。
1、能力素质维度评价。分别测算民主党派能力素质5个维度的排序权重得分、维度对应条目的重要性评价均分。得分由高到低为政治把握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参政议政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
按照likert七分法的重要性评价,依次从1分(非常不重要)到7分(非常重要)进行赋值。5个维度的重要性评价均分都高于6.5分,显示“五种能力”重要程度均很高。
在5个维度中,调查对象认为最重要的是政治把握能力,其次是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民主党派基层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是参政党履职的前提条件,合作共事能力体现出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价值理念,组织领导能力则是衡量政党生机活力的重要标志。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组织领导能力影响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和参政议政水平。
2、能力素质条目分析。对每个能力素质维度的二级条目重要性评分进行测算和比较,可以发现被调查者更加注重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的以下几项特质。
一是更注重思想认识。政治把握能力维度的“政治信念”(6.92)、“政治洞察力”(6.85)和“政治甄别力”(6.85)分值较高,表明民主党派基层干部对政治能力的认识较深刻。合作共事能力维度中,重要性评分较高的“合作共事自觉意识”(6.79)、“凝聚共识能力”(6.80)强调统一思想共识。
二是更注重结果导向。参政议政能力维度集中体现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的履职能力,其中,“建言献策能力”(6.69)和“反映社情民意能力”(6.69)重要性更突出,说明为民服务的行动和结果更受重视。在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维度,分值较高的“分析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6.69)也显示注重实际的结果导向。
三是更注重班子建设。组织领导能力维度中,“领导班子建设能力”(6.72)的重要性评分是同维度条目中最高的,说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班子建设的重要性。这与党中央关于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的要求是高度一致的。
3、能力素质主成份分析。依据每项能力要素的重要性评分,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厘清17个能力素质条目之间的关联情况,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得到4个主成份及其因子载荷。
表1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能力素质评价主成份矩阵
政治信念.612.562.240.178政治洞察力.720.564.093.060政治甄别力.710.612.004.033建言献策能力.759-.181.207.389调查研究能力.766-.209.067.352反映社情民意能力.779-.152.117.380领导班子建设能力.778-.206.369-.143制度建设能力.738-.329.428-.045组织建设能力.713-.266.398-.091合作共事自觉意识.810-.019-.048-.310合作共事方式方法.815.003-.252-.227凝聚共识能力.863.064-.149-.267汇聚合力能力.844-.001-.212-.216所在领域的专业能力.723-.265-.372.278守正创新能力.741-.208-.447.250分析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791 -.188-.398.095
能力素质同一维度内部基本一致。每个主成份的主要贡献条目都聚合在所属的维度内,即认为某个条目很重要的调查对象,一般也会认为同维度下的其他条目同样重要,显示同一个维度的内部要素其重要性评价高度一致。这也从侧面验证了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的科学性。
能力素质不同维度存在一定的关联。成份3的主要贡献条目聚合在“组织领导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两个维度上,表示认为组织领导能力很重要的调查对象,往往也会认为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很重要。从逻辑上分析其关联性,提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只有建强领导班子,提升组织能力,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按照本研究的能力素质各要素的概念内涵、特征属性、关联程度和重要性评价等,本课题组构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能力素质模型,如图表所示。
图1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能力素质模型图
表2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能力素质模型
1、展现能力素质的三个层次
内层是政治修养。内层素质是个人思想和行动的内驱力,表现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的政治修养,包括思想认识和行为表现。思想认识最根本的是政治信念,行为表现体现为政治洞察力、政治甄别力等政治能力。
中层是定位认知。中层素质代表自我认知情况,指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立足自身职能定位和角色认知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包括自我形象、社会角色和态度。领导班子建设能力、制度建设能力、组织建设能力等组织领导能力和凝聚共识能力、汇聚合力能力等合作共事能力均基于参政党基层负责人的社会角色而产生;分析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守正创新能力则更偏向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处理自身事务、确立自我形象的能力;合作共事自觉意识属于态度认知方面的内容。
外层是知识技能。外层素质主要包括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在知识水平方面,政治理论素养属于被广泛接受的事实型信息,合作共事方式方法则是在社会实践中长期积累所形成的经验型信息。在专业技能方面,学科领域的专业能力属于个人固有的业务技能,调查研究能力、反映社情民意能力、建言献策能力属于民主党派成员发挥作用的基本技能。
2、突出模型特点
一是全面概括。民主党派“五种能力”建设的对应条目要素,散布在模型的各个层次中,覆盖了从思想到行为的各方面素养,全面概括了民主党派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
二是分层分类。将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能力素质分为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等五种能力;按照从内核到外显的属性强弱,将能力素质分为内层的政治修养、中层的认知定位、外层的知识技能三个层次。分层分类的模型结构为提升各项能力素质提供了依据。
三是交叉关联。同一维度的能力要素可能跨越多个层次,同一层次的能力也可能涵盖多个维度,这些能力素质具有相互关联的特点,提升其中一种能力可能会对其他相关能力有促进作用。同时,每个维度、每个层次的能力素质,都有重要性评价相对较高的项目,显示各层各类能力都有其关注的要点。
综合能力素质模型和已有研究结果,为提升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能力素质明确了思路、细化了项目、突出了重点,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1、坚定政治信念。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的思想政治引领意义重大。在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架构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领导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八个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已深深嵌入到国家政治体系中,成为我国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应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时代定位,跟上时代步伐,担当政治责任,不断增进政治共识、思想共识、理论共识和情感共识,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同时,要教育引导广大党派成员和所联系群众,把思想和行动、智慧和力量统一到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2、提升政治能力。加强政治修养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先进典型和榜样的示范带动、常态化学习培训的潜移默化影响等多种方式共同作用。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应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健全民主党派基层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构建合适的思想政治引导体系,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目标和课程,促进基层组织负责人思想政治培训的精准化与规范化。[3]
1、把准定位,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成员有效履职的重要平台,组织建设直接关系民主党派整体工作成效。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应把准定位,坚持和发扬民主党派优良传统,着眼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为合作共事提供坚实保障[4],以高水平能力建设助推参政党高质量履职。
2、立足角色,增强民主党派组织活力。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中,尤为重要的是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需要统筹把握班子成员和队伍结构等方面,建设政治坚定、民主团结、有效履职的基层班子[5],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发挥战斗力。提升凝聚共识和汇聚合力的能力素质,既需要基层组织负责人强化理论学习、增强实践历练,也需要合作共事政策制度的落实、统战平台的构建和协作氛围的营造。[6]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成员大多是知识分子,工作分散在高校内不同的院系或机构,有着较为强烈的事业成就感和浓厚的政治参与意识。基于高校工作领域和民主党派的界别特色,基层组织负责人可通过开展组织活动等方式,增进组织活力,在基层组织中形成政治上相互关心、思想上相互帮助、工作上相互支持、学术上相互鼓励、生活上相互关照的良好氛围。
3、端正态度,增强多党合作的共事自觉。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其根本政治功能在于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善治的政治价值。因此,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主体性,心怀“国之大者”,以高度的合作共事自觉意识,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1、多方面提高知识技能水平。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主动学习、经验传授、工作实践等获得。不同类型的知识和技能,其培训方式存在差异。例如,负责人所从事学科领域的专业能力,一般随着个人学习工作经验的积累就会不断强化;而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献策的能力水平,则需要在专题培训、挂职锻炼、民主党派业务指导、各级平台组织的调研活动中逐步提升。[7]为此,需搭建锻炼平台,增强基层组织负责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使他们在承担党派工作的同时助力自身业务发展。同时,培训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循序渐进。
2、多途径提高参政议政效能。参政议政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可通过多种平台和途径锻炼能力、发挥作用。
调查研究方面,注重将个人专长和社会需要相结合,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参加为地方建设发展服务的考察调研活动、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工作。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的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深入系统调查研究,扩展调研的广度和深度,获取更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反映社情民意方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国情、体察民意,摸清实际情况,找准难点痛点问题,提实议政建言对策。建言献策方面,可借助重大社情民意研讨会、议案提案交流讲评等形式,培育及增强实用性技能,集合民主党派成员的群体智慧,提升统一战线建言献策整体水平。[8]如,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邀请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参加,听取意见建议,广泛开展协商。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履行职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应不断提升能力素质、积极担当作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共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一念优雅恋爱婚姻家庭(2021年10期)2021-09-30一念优雅文萃报·周五版(2021年20期)2021-08-06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能源公司管理的新课题:和80、90后员工共事能源(2018年7期)2018-09-21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5期)2017-11-27党的基层组织共产党员·下(2017年8期)2017-09-14党的基层组织共产党员(辽宁)(2017年16期)2017-09-08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1期)2017-04-16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6期)2016-03-01再议民主党派的界别趋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3期)2013-03-01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