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及对绿色发展的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及对绿色发展的启示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2-08 08:57:01

姜爱华 马 莹 李安民

(1.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2.中国益民文化建设基金会,北京 10002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①《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民日报》2021年5月2日第1版。这一重大论断,是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战略高度,对我国现阶段绿色发展的独特地位和重大要求作出的精辟概括,点明了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我国绿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体现了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中关于生产与生态之间逻辑关系的传承和创新,再现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超越时空的思想生命力。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从人的物质生产实践出发,不仅揭示出人、自然和社会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的地位及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揭示出三者关系随着物质生产的变革而历史性地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与趋势。

(一)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

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自然界正是由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而被区分为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

1.自在自然

所谓“自在自然”,是人类实践并未接触到的自然。从时间上来讲,它先于人类产生和存在,是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的原始自然。人类产生以后,通过生产实践改造自然获得满足自身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资源,从而把自在自然转变为人化自然。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之后,其作为原始的客观性和先在性,也就转化为相对于社会物质生产实践来说的客观性和先在性。因为尽管自然一开始表现为自在的,但经过生产实践,它就被改造为人化的存在。而对于下一个时段来说,这一人化的自然又表现为生产实践的自然条件或前提。这意味着,自然界不管是自在的还是人化的,对于新的生产实践来说,都始终是客观的和先在的。马克思恩格斯都多次提到自然界的“先在性”,强调不论在任何时候,自然界的先在性都不会改变。

2.人化自然

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的思想理论中可以看出,他们主要研究的并非与人无涉的“自在自然”,而是被生产实践刻上人类痕迹的“人化自然”。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方面,人化自然才是解锁人类存在密码的重要环节。人类正是经由生产实践从自然领域中要么取得直接的生活资料,要么取得生产资料,来构筑“属人”的世界的。另一方面,人化自然对人来说才是现实的自然。马克思认为:“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0页。所以,绝不能脱离实践抽象地考察或谈论自然。

不过,虽然人化自然与人们关系密切、受人们活动的影响很大,但“人化自然”并不会失去自己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性,依然会按照其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运行。就是说,人们的生产实践尽管改变了自然世界的外貌形态,但并不能变革自然世界所遵循的客观规律。

(二)自然与人及社会的辩证关系及历史演变

1.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

劳动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奠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类不能把自己与自然界相隔绝,而是必须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中取得各式生活资料或生产资料,以维系人类的繁育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自然界并不能够自动地作用于人,唯有劳动实践才能把人与自然界真正统一起来,即在变革自然界的同时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需要。而且由于人体自身生理组织结构的客观因素,作用于自然界的劳动实践不仅是人类首个历史性实践,而且是人类一切历史的基本前提。

人类在劳动实践中,既满足了自身需求、改造了自己,也认识了自然、改造了自然生态环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7-208页。恩格斯也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0页。充分肯定劳动在人类形成发展中的地位。这表明,劳动不仅完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变换,而且完成了对人和自然的同时变革。所以在实践中,自然界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最直观的证明。实践的历史,展开的既是自然的人化的历史,也是人类力量增长的历史。

从宇宙天体到微观粒子,随着人类实践在广度上和深度上的不断拓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也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地扩展和深化。同时,由于实践不断冲破和超越现存主客观条件的束缚,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在不断地突破和超越。

2.社会是人与自然互动的需要

人类由于自身的生理组织结构的缘故,不仅会产生对物质生活资料的直接需求,而且会产生对共同活动和交换活动的间接需要。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单独地生产出自己所需求的所有物质资料。人的需要是无限的,但人的活动能力是有限的,二者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人们必须通过共同活动和彼此交换活动方能进行生产,方能满足自己的各方面的需要。而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必须与其他人交往,他也就是社会中的人了。正如马克思所说:“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
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724页。这意味着,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的现实的生产条件,才是人的劳动的对象。

在至今为止的一切历史时期,没有哪个人完全隔绝于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而进行纯粹的生产。从一开始,人们就是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结合中与自然界发生关系的。例如在原始的公社所有制阶段,个人通过家庭的或部落的联系结合在一起,才会有他与劳动的客观条件——土地的关系。“孤立的个人是完全不可能有土地财产的,就像他不可能会说话一样。”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5页。

正因为如此,人们彼此建立联系的历史,同时也反映了人们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在古代,人们只能通过血缘或地域建立联系,因而服从自然对自身的统治;
在近代,人们脱离了血缘或地域的局限,建立以货币为纽带的联系,人们对自然的关系也因为服从货币的统治而表现为宰制自然。随着对“物”的依赖关系的扬弃,人们将摆脱物欲的统治,建立彼此自由结合的关系,人们与自然的关系也将表现为和谐共生。在马克思看来,这将真正解决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3.自然是人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人们变革自然界的物质生产劳动,是人们为了能够活着、能够创造历史所从事的首个历史性实践活动,也是为了人类世世代代的生存和发展而必须进行的一种历史性实践活动。为了生命的延续,人们首先必须生产衣食用品以及其他物质生活资料。而由于生产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即以个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为前提,所以自然作为生产的要素既构成生产的条件,也构成社会交往的媒介。这表明,社会交往一开始就是以一定的物为媒介的,反映着人们之间现实的物质利益关系。正如马克思在谈到“掠夺”这一交往形式时指出的:“要能够掠夺,就要有可以掠夺的东西”。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第22页。

所以,从实践的思维方式来看,自然因为构成生产和交往互动的前提,因而与个人和社会处于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是个人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三)人的双重属性:自然性和能动性

在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一方面表现为依靠自然、受自然环境的约束,一方面表现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能动地变革自然。

1.人的自然性

在自然面前,人同其他动植物的相似之处就是他们的自然的存在都因自然界而生,都源于自然界、依存于自然界,受自然界的影响和制约。首先,现实的个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因为人类本身就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而来的生命形式,全程参与着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原始地处于自然界的“整体生命”之中。其次,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由于自然界中存在人们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如气候、土地、各类动植物以及煤炭、石油等资源,所以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161页。

总之,人类的自然的存在与独立于自身之外的自然世界具有生命同质性,是生命共同体,自然界是人类繁育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人与自然界相联系,也是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

2.人的能动性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限制,但又总能发挥出超越环境制约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就是说,人虽有受动的一面,但又有能动的一面。首先,人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价值主体。人与自然界交往,一开始就是为了从自然界中取得自身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的物质资源,自然界一开始就是作为人们需要的对象而与人们相对立。正是在变革自然界的生产劳动中,人与自然界形成了需要和满足需要的价值主客体关系,从而体现了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人们可以按照物种的要求或美的要求再生产整个自然界。跟其他动物不同,人类是有意识的类生命体,可以自为地存在着。这种自为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162页。人正是将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内化为生产的目的,才使改造自然界的生产活动本身在合乎生态规律的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这种生产中,人超越了狭隘的动物性,证明自己是有意识地、能动地复现自己的类存在物,自然界作为人的作品确证人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阐明了自然与社会在人的实践基础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揭示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这为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也给我国绿色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

绿色发展是指生态文明建设要完成时间上的可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协调性的整体性发展,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的全面绿色和全程绿色的发展,也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以“绿色”为底蕴的美丽中国的发展。“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他们的整体关系中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方向。

(一)绿色发展要以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依托

长久以来,我国以增加生产要素和扩大生产规模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来拉动经济增长,以致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失衡,直指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病。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并不会自动自觉地带给人们普遍的幸福;
衡量国家发展,不是仅仅包括经济方面的指标,还须包括生态指标,以及各项社会指标,必须寻求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与全面进步。

绿色发展就是要让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保持最优平衡,切实维护物质生产的可持续性,满足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时代发展诉求。当前,在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阶段,为了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为了更好更快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泛而深刻的绿色变革。总之,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建设一定要相辅相成,不可偏重或忽视任何一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问题,明确表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②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70页。决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二)绿色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实现绿色变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全面融合的关键,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必然要求。以科技创新支撑绿色发展,就是要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绿色经济,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而要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就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科技研发的全过程,从科技创新的源头开始就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进行项目设计和攻关,直到产出绿色科技产品。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既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导向和思路,同时也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抓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围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主要目标任务,对“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进行了系统谋划,强调要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9、12页。这意味着,要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首要的就是走好创新这步“先手棋”,以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中的难题,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为建设以“绿色”为底蕴的美丽中国提供充分的绿色技术保障。

(三)绿色发展要以满足人民需要为价值遵循

绿色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回应全球生态问题挑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②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第170页。中国走绿色发展之路,不仅体现出为14亿多人获得更多绿色福利的责任担当,而且发挥着建设全球生态文明的世界性示范作用,这一战略抉择正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德政之举、善政之为。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生态环境问题是惠及子孙后代、为民造福的民生大账,我们强调关注绿色发展,就是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生态财富,使其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态环境需求的民生福祉。

绿色发展是构筑生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持续健康的保护屏障。中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一点一滴绿色,都是留给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未来发展的宝贵遗产。然而,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粗放式、扩张式发展,生态失衡、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极大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尽管近几年这种状况有所转变,但从现实来看,仍有个别地区为追求经济指标,逃避监管甚至顶风作案,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398页。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绿色惠民,通过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健康要求,使人们的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日益得到增强。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全面揭示了社会物质生产与自然生态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坚持绿色发展奠定了哲学根基,也为推动和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坚持绿色发展,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

首先,必须尊重自然。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并孕育和供养着人类。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的一切创造就脱离不开自然界,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为前提的。正是自然的客观性和先在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尊重自然,必须有如对待自己的生命一般对待供养我们的自然界,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回顾整个人类的历史,人类最初因为对大自然的无知和完全依附,而对自然界盲目膜拜。但自进入近代,由于人类身体和智力的发育,尤其是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人类又跃居于自然之上把自己看作大自然的主宰,肆意索取和疯狂破坏自然界。今天,我们坚持绿色发展,不是要回到过去膜拜自然,更不是要掠夺自然,而是要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平等看待自然、尊重自然。

其次,必须顺应自然。人类尽管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志改变自然界的面貌,但并不能改变或消灭自然规律。不仅如此,不受人的意志左右的自然规律,反而时刻束缚着人类。迄今为止,不管人类的生产能力提高到什么程度,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不能脱离自然规律的影响和限制。一旦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就会导致人类与自然界的两败俱伤,甚至威胁生命(无论是自然界生命还是人类生命)的可持续繁衍。所以,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必须正确把握和顺应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开发利用自然上保障生态安全,才能切实促成人类与自然的互融共生。

最后,必须保护自然。在生产过程中,自然条件的优劣是影响和决定劳动生产力的最基本方面。马克思指出:“除了各个人的先天的能力和后天获得的生产技能的区别,劳动生产力主要应当取决于:首先,劳动的自然条件,如土地的肥沃程度、矿山的丰富程度等等。”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页。参与劳动的自然条件不管在劳动中发挥什么作用,都是作为劳动的自然生产力而加入生产的,所以自然条件在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基本方面。浪费和破坏自然就意味着浪费和破坏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就意味着影响和破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反之,保护自然、改善环境质量,就是提升劳动的自然生产力水平,就是维护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效的发展。

(二)推动绿色发展,必须切实变革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实践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直接的现实媒介,也是我们推动绿色发展、解决生态短板的现实通道。在改造自然界的物质生产实践中,我们必须始终注意经济发展的生产方式是否与生态系统的可承载程度相契合。就是说,我们在生产满足我们自身生活需要的各种物质产品时,要协调好物质生产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以实现二者的良性循环。既然一直采用高消耗和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已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那么就应守住自然安全的边界,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塑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尤其在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加快变革经济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切实改变资源损耗无度、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方式和挥霍无度、奢靡浪费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我们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目标,加大力度下好绿色技术创新这步“先手棋”,全面打造低碳、高效的绿色生产方式,全面协同推进社会物质生产发展与生态系统安全建设。另一方面,我们应加快走出以往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误区,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我们不仅要检视“唯GDP论”的思维方式,消解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等思维倾向,而且要拒斥只顾眼前利益、屈从资本摆布、漠视自然生态的肤浅行为,全面构建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改变生态环境被肆意践踏的境遇。

(三)实现绿色发展,必须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反映着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影响着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上来看,人类作用于自然界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从一开始的“神化崇拜”,到“为我之物”,最后在掌握自然规律基础上的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在这一过程,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也经历了从“服从自然”到“宰制自然”,再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转变。

我们不仅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得益人,更是实现绿色发展的责任人,是坚持和推动绿色发展的最终承担者。首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与自然万物同源、命运相连。无论我们的社会文明提高到什么水平,我们作为自然存在物,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万物休戚与共。其次,我们一定要摒弃宰制自然万物的天人关系观念,树立牢固的底线意识。我们要守好生态的边界,绝不越生态底线雷池一步,严守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安全的红线,杜绝一切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对资源利用上限的破坏。再次,我们必须自觉培育绿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向绿色低碳、勤俭节约和文明健康的方向努力,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共同享有生态保护成果。最后,我们要按照“美”的尺度改造自然界。绿色发展,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价值旨趣,而且体现了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要求。我们要把美的尺度融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之中,以美启真、以美储善,在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中实现绿色发展。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并不是抽象地谈论自然,而是从人的物质生产实践出发去揭示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及历史沿革,从而敞开了自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及其历史演化趋势。这将引领我们基于实践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绿色发展,从生态理念、生产方式和发展主体的变革着手,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升绿色科技发展能力,推动全民共享绿色福利。

猜你喜欢自然界恩格斯经济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9期)2022-10-25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军事文摘(2021年20期)2021-11-10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小学科学(学生版)(2021年9期)2021-11-02自然界的一秒钟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12期)2021-01-08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少儿美术(2020年6期)2020-12-06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湘潮(上半月)(2019年6期)2019-05-22例说“自然界的水”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18年10期)2018-12-07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中国市场(2016年12期)2016-05-17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