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高等职业本科教育专业课程构建与教学方法研究

高等职业本科教育专业课程构建与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2-06 08:00:03

张 辉, 陈 涛, 张婉青, 高照阳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随着我国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等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各行业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为了适应当前国家经济转型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各类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国家着力构建了现代职业教育的“立交桥”——高等本科职业教育体系来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1-3]。

相对于专科层次教育,职业本科教育更注重学生在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培养,并努力培养学生成长为能够从事技术创新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工程人才,因此要求学生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确研判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能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相对于普通本科层次教育,职业本科则更偏重职业应用技能方面的培养,在其专业课程设置里面往往包含大量的实践教学内容,并倾向于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应用技能培养[4-6]。事实上,职业本科教育知识的讲授不仅要向学科的纵深发展,还要注意学科间的横向交叉,并需要在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

近年来,在中央和各地的关注推动下,中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也不断创新,尤其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模式的推广,更是促使高职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上新台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的最新数据,中国现有高等职业院校已达1 423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完成[7-9]。尽管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并占据了当前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大而不强、多而不精成为制约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摆脱数量扩充向高质量提升的痛点。究其原因,虽然国家极为重视高职教育,但毕业生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质量不高导致作为产业主体的企业参与意愿较低,进一步导致了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招聘意愿的下降,最终连锁效应致使作为学习者的个体也不愿意接受[10-11]。

综上可见,如何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是影响高职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将是重中之重。本研究将从职业教育理念和内涵辨析出发,并基于当前本科职教的办学定位、产教融合、师资建设、课程规划、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对其专业课程建设进行规划,构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的教学新模式,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变革实践提供范本。

高等职业院校是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办学方向的,因此课程教学需要围绕这一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培养模式来服务院校所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具体课程设计规划时,以企业实际需求为牵引,结合本校自身的定位以及依托已有的教学软硬件条件去设置课程;
教授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升学生“手脑”综合能力为目标,构建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并通过整合课程和优化综合教学评价形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全面为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服务[8]。郑成伟教授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指出“产学研有效结合是提高中国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理念”,该理论很大程度上支撑了本研究提出的课程设计理念[12]。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本科教育体系构建予以分析:

1.1 高职本科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需要有明确的课程定位规划

课程定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校要培养具有什么样技能素养的学生。对于高等职业本科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置需要围绕产教融合的大方向,以为企业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为目标,依托校内师资和校外企业实训资源来规划课程,努力实现产业科研、高校教学、企业生产在功能和资源优势上的协同和集成,完成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形成完整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需要明确的是,在具体规划课程的过程中也需要明确该课程在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中所处位置,设置好先修的基础课程以及后续课程。

1.2 高职本科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需要明确的教学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培养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在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智力、品德、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是确定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吴全研究员在《产业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优化及课程设置的筹策》中指出,产业升级时代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要从内容学习转向策略学习,课程结构要从学科逻辑转向行动逻辑,课程内容要从面向对象转向面向过程,课程实施要从教师讲授转向学生行动,课程评价要从结果评价转向行动过程评价[13]。由此可见,专业课程目标直接决定着学生最终的理论水平和技能素养。本研究认为职业本科层次专业课程应该具备至少如下三个培养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方面,就是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等;
能力目标方面,就是针对特定问题能够做到准确分析以解决问题,实现培养自学能力和复杂问题面前的应变能力;
素质目标方面,就是紧紧围绕课程思政要求,不仅需要将学生培养成有技能的人,还要具备有道德、有文化、能奋斗、爱奉献等素质,引导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责任担当的人才。

1.3 高职本科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设计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的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材等,整个教学过程不仅在学校开展,同时也拓展到合作企业,使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均能获得提升。教学方法设计时需要以企业实际需求为核心,针对专业岗位群的培养要求,突出对学生理论和应用能力的教授,并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为指导和“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方式,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来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形式加以明确,来形成一种良性的反馈循环,最终实现“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职教理念,如图1所示。在设计思路方面,需要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核心,充分体现课程教学内容的职业性。也就是针对工作岗位的特点,分析归纳需要具备的技能素养,然后开始课程开发,明确课程内容,最后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考核要求来验证教学效果。

图1 专业课程设计流程

此外,课程内容制定和组织方面应该按照企业生产实际需求来制定实训内容和开展训练,让学生能够在企业实战化氛围里掌握学习内容,这样不仅能为学生就业提供专业知识准备,同时也能锻炼解决具体应用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杨金梅教授在《韩国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综合能力开发法》一文中,提出了综合能力开发法,即以课程设计最终完成实际产品为手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策略体系[14]。整个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专业为基础,以实践为重点,以技能为主线,通过“选题-搜集资料-拟定和选择方案-生产制作-评价”五个环节,强化学生的自我学习和问题应变能力。

2.1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方面,本研究提出了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和现场教学法——五类方法,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责任意识,以实现从老师被动教,向学生主动学的转变,如图2所示。张莉萍教授在《高等职业教育《机械设计基础》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相似的教学方法,她指出“针对具体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创新启发式教学、项目导入法教学等几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教学效果,对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专业能力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15]。针对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需要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提出了“理论先行,实践紧随”教学方法,如下:1)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也就是先教、再学、后做的方式,逐步由课本理论向企业实际转移。2)实例分析法,课堂教学过程中举例说明辅助学生理解。例如通过描述油田采油过程,讲解各类参数监测的重要性,并图片举例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3)实物展示法,教学过程中将各类型传感器或者仪表带至课堂,讲述工作原理,让学生亲身体验,辅助学生知识点的理解。4)实训室现场教学法,通过观察传感器的结构、分析工作原理,并进行实际操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资源配置方面, 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等软硬件设备,优化教学过程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8];
具体落实方面,强化与企业的合作,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然后开展各类型竞赛,全方位的培养学生,打造一种“沉浸式”学习环境。

2.2 考评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以职业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需要改革传统的评价体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指导的考评标准,并通过笔试、口试、答辩、书面报告等多元化考核方法以及采用以课业为辅助的考试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16]。本研究基于以上理论,进一步研究后提出了以工作任务为单元的考核方法,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训操作相结合,以及课堂表现和课外学习任务相结合等形式,将课程考核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如图3所示。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提高项目实训分值占比题强调实训的重要性,并结合平时成绩和理论考核成绩来综合评判。例如对于某一专业课程,将项目实训分值占比设置为60%,理论考核成绩占比20%,学习态度、课外作业等平时表现占据剩余的20%,然后根据各部分结果综合打分,这样就形成了理论和实训同步推进,引导学生重视实训的效果。

图2 教学方法

图3 考评方法

2.3 教学条件保障

教学条件保障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做到专业课程教授达到良好的效果,本研究认为需要满足以下三点要求:a)校内硬件配置完备,也就是各类型实训室建设要全面以满足学生各类型技能操作训练的需求;
b)校企实训形式多样,可以根据课程进展在不同的企业开展不同层次的实训,在项目化管理的氛围内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c)师资队伍配置要合理,做到教师团队年龄结构、双师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的合理,保证学生能接受到不同的知识层次和思维模式的熏陶,如图4所示。也就是说,通过以上教学师资条件的保障为学生提供校内跨界融合、校企实体融合、科研载体融合的融合集聚专业能力培养的环境,为后续高质量构建人才培养要素打下基础。

企业的需求会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变化,进而影响专业课程内容和教授模式,因此课程建设不仅要保持特色还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潘潁在《现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与创新型企业优才制度融合研究》指出通过工匠精神与现代创新型企业优才制度融合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7],本研究融合了工匠精神理念以及企业人才技能需求要素,认为专业课程特色与创新基于如图5所示四个方面。

图4 教学师资条件

图5 专业课程特色与创新要素

专业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根据培养目标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为的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专业知识的发展比较迅速并且专业知识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同时技术更迭也会导致企业使用技术的不断更新,这就给专业课程的教授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专业课程的教授内容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又要跟随行业技术变化做到及时更新。本研究将以石油、化工、热电、供热等行业中应用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为例,对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构建来设计分析。

4.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定位与目标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主要是为石油、化工、冶金、供热、供电等行业提供检测与控制等技术服务支撑的,因此该课程的定位本研究认为至少需要三个步骤:

首先,需要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控制等相关专业的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以及计算机技术、仪表生产研发等企业技术专家调研目标企业学生就业岗位群的技术需求,掌握企业目前有哪些待就业岗位,如机电产品类、检测仪表类和过程控制类,对哪些技能有需求,如机电产品调试、过程自动化控制等,对哪些技能水平期望进一步提升,如过程自动化控制技术。

其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教学大纲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能够基于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学习,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应用特点,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具备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设计、制造、维护等技能的高素养综合人才。

最后,设置课程教学体系,明确先修课程,如高等数学、流体力学、计算机技术等,安排后续课程,如PLC控制技术、自动化生产安装与调试等,如图6所示。

经过以上流程,整个教学过程能够确保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素养水平锻炼做到针对企业所需进行有针对性培养,摆脱纸上谈兵式教学,使学生更具社会竞争力,上图1所示,即为本研究提出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定位流程图。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由于为石油、化工等上述行业的广泛应用,目前主流高校普遍设定为职业本科层次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必修课程,其培养目标可以细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如图7所示:a)知识目标方面,需要掌握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熟练选用特定型号的传感器并进行调试,以及对机电设备中检测系统进行调试和电路设计等;
b)能力目标方面,就是能够选择与判断有效信息,并对复杂问题进行准确的信息处理,而对于疑难问题也具备查阅资料实现自行解决。例如炼油厂油路新安装压力表读数总是波动且偏离实际值较大,综合分析后发现是由于取压口选在了管道分岔附近,致使流束形成涡流引起压力波动。问题明确后,重新在直线流动的管段钻取取压口来安装压力仪表,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c)素质目标方面,就是紧紧围绕课程思政要求,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使学生有追求、有恒心、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形成浓厚的工作兴趣,具备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迎难而上、为国奉献的精神,引导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责任担当的人才。

图6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专业课程定位流程

图7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专业课程培养目标

4.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内容设计

基于《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企业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前面提出的课程设计理论,制定相应的实训内容并开展训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本研究制定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流程,如图8所示。整体思路方面是基于理论学习内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划分为多个实训小组,采用项目任务管理模式展开教学活动,具体过程为:a)教师提出项目任务需求并设定考核指标,然后下发任务给各实训小组;
b)各实训小组接到任务后,搜集资料和制定实施计划;
c)任务实施;
d)任务完成后,开展小组内部自评、小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并根据评审意见修改;
e)教师根据考核指标公布考核结果,详细分析各组完成情况以及优点和不足之处;
f)各小组总结此次项目经验,形成书面报告,为下次任务做准备。也就是说,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将物位、压力、流量、温度、速度和位移传感器作为课程内容,对各传感器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全部讲解完成后,制定时间训练项目,明确课时要求和拟实现的能力目标,开展项目实训。

4.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过程与结果考评

以“理论先行,实践紧随”教学方法为宗旨,按照先教理论、再学操作,最后实践的模式,以此讲解压力、物位、温度、位移等各类型传感器原理、应用场景及其使用方法,并设计出七个典型的实践训练项目:①电子秤的设计与制作;
②无为测量仪的设计与制造;
③接近开关的设计与制作;
④电子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
⑤遥控开关的设计与制作;
⑥自行车转速表的设计与制作;
⑦轮式机器人的循迹与避障电路的设计制作,其中①~⑥作为基础训练项目,由于⑦涉及多项理论知识点,作为综合实训项目。在这七个实训项目执行前,要分别对学生明确项目训练的目标是什么,达到什么训练效果,需要关注那些具体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引进企业合作工程师作为实训指导老师和到企业实地参观,让学生尽可能直观体验企业实际应用场景,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具体教学过程详见图9所示内容。

在考评方式方面,由于《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强理论重实践的特点,所以将理论成绩、实训成绩、平时课业成绩作为综合考评项目,按照理论成绩占比30%,实训成绩占比30%,企业实践占比20%,平时课业成绩占比10%来综合打分,通过考核结果为导向,引导学生加强对理论和实践学习的重视。

图8 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流程

图9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项目实训规划

高等职业本科教育是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一种,与普通本科共同构成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全日制本科层次,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高等专业人才的使命。因此,本研究提出的专业课程构建模式,能够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教学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以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重点,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重心,与产学研相结合,充分体现了课程教学内容的职业性,缩小了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实现了就业的无缝对接,降低了企业后续培训的成本。

猜你喜欢专业课程实训传感器康奈尔大学制造出可拉伸传感器纺织科学研究(2021年1期)2021-12-03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装备制造技术(2020年12期)2020-05-22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电子制作(2019年22期)2020-01-14“传感器新闻”会带来什么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福建开放大学学报(2019年2期)2019-07-10跟踪导练(三)2时代英语·高一(2019年1期)2019-03-13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年8期)2018-09-08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年6期)2017-07-01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中国音乐教育(2016年8期)2016-05-20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