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素慈, 李建朝, 郝敏钗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a.材料工程系;b.智能制造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随着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到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主要形态特征的产教融合新阶段[1],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专业建设范式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产业数字转型背景下企业将不断提高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基于人才需求主导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特别是对应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高等职业院校,应紧密对接企业,服务企业人才需求。
伴随着数字化转型在各行各业的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会实现更加广泛的应用,这将对就业生态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2]。一方面,数字技术将改变诸多行业企业的商业逻辑,促进大量新兴领域的创新型就业;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也将影响到一些可能在短期内被数字信息化技术取代的工作岗位。虽然目前还不能对这系列影响的程度进行准确评估,但是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分析和研究开始对数字技能的提升提出建议。资料显示,2035年中国整体数字经济规模将接近16万亿美元,总就业容量将达到4.15亿,需要进一步实施有效的人才战略,尽可能避免可能出现的巨大人才缺口,这个缺口既表现在数量层面,还表现在技能水平层面[3]。
产业转型升级要以原有的产业为基础,借助信息化技术,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创新带动原有产业升级改造,使其成为支柱型产业。在产业升级改造及技术创新过程中,要靠创新驱动产业发展[4]。依据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特点和要求,产业升级改造过程将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产业技能人才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信息技术人才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统计和企业数据采集等。制造业所需技术技能人才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技术水平高,对企业生产中的问题能够及时给予解决,且能够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并对智能化控制设备进行操控和检测,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第二,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对设备应用和改造等进行创新设计,以助推生产效率的提高;第三,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紧跟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新问题;第四,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研发和生产团队的科研和实践,契合智能化产品生产订单需求;第五,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及以产业升级为出发点的产业升级改造与信息技术整合能力。此外,调整产品结构与生产工艺,需要专业人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工作时,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实践经验,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更好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需要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对接企业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需求,科学规范地制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方案,开发适合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对接平台等,以保障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生产经营需求。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需要国家政策制度的支撑,教师知识储备、教学方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行业企业的支持。本研究团队积极寻求对口合作企业,努力促进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协同搭建“产学研用服”一体的育人平台等,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撑。
产业转型升级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背景,制造业转型升级主要围绕制造业相关产业流程,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与制造业生产过程相融合,贯通不同层级、不同生产车间的工作流程,使产品的生产实现智能化、数据化、可视化,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等。为适应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实践“产学研用服”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建共享共融,将“生产、教学、科研、应用、服务”相融通并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依据企业引导、行业参与、校企共建等多方合作的人才培养思路,实现“企业生产对接教学,企业项目助力科研开发,校企搭建技术技能应用平台,创新社会服务新范式”[5],融为一体,共同发力,完成专业人才高质量培养任务。助力学生实践即工作任务实施,教师课程开发即企业项目实践,学习知识技能应用即岗位实践体验,教师学生创新发展与社会服务项目对接的统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校企双链融合,实施“双创”“思政”“课岗证赛”教育一体的教学改革。实施专业课程“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及“课岗证赛融入”的教学改革,以“创新创业大赛”“专业技能大赛”为引领,“岗位需求”为目标,加强思政育人,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新兴岗位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契合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发展需求。
与企业深度合作,精准对接产业转型升级的生产岗位智能化生产发展需求,面向生产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与管理、生产设备维护与管理、生产信息化管理等核心技术岗位,组建高水平专业群。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学校”)与河钢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合作,围绕服务钢铁智能化生产核心技术岗位能力需求,定位“精维护、懂工艺、能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以群内专业技术优势互补互融、群内专业学生能力可发展和可迁移为依托,以提升服务钢铁智能化生产的职业能力为主线,进一步优化群内专业课程体系。打造“能力本位”课程,课程体系的建立、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都呈现出“依托岗位需求、能力本位、成果导向、行动为途径、学生为中心”的构建特色。
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依托企业分析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要求,认真分析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对所归纳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过程化系统化设计,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通过真实或虚拟环境开展项目实践,通过项目实施提升实际动手能力。院校教师和企业师傅针对项目在企业的实际应用,合作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成果验收,并联合制定企业岗位需求的具体参数要求,提升学生专业知识与岗位实际操作能力,实现课岗无缝对接。本研究基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进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学习领域课程设计
课程体系的构建契合“基础平台共享、核心技术共融、拓展模块互选”的专业群人才培养要求。首先是基础平台共享。梳理专业群对应的工作岗位所需的共性知识和技能,设置支撑职业岗位技能基础的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致力于培养现代企业生产所需的基本素质和技能,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岗位素养。其次是核心技术互融。各专业核心课程由电子信息系统集成、电子设备生产管理、电子产品维修、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电子设备系统调试、通信设备制造岗位群课程模块和课程学习情境组成,课程模块围绕岗位群必备的核心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设置,各模块课程相互组合,岗位群的教学内容要全程融入安全生产、科学运营等相关知识。再次是拓展模块互选。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仅掌握本专业的职业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快速进行职业岗位迁移和能力提升,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复合型专业技能,鼓励学生考取不同的岗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搭建专业拓展课程平台,为学习者进行技能拓展提供便利,满足复合型人才学习和成长需求。
课程体系的设计实现了与企业岗位知识技能、企业文化共融,还强调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自觉遵章守则,严守企业规范,做事认真负责;主动关注并汲取科技前沿知识,锐意进取,勇于担当,将职业发展规划与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紧密结合;以新时代大国工匠为楷模,立匠德、钻匠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注重团队协调合作,具有成本意识、高效生产意识,待人友善,诚实守信。
依据人才培养需求,校企共同开展专业课程“双创”教育教学改革,将“双创”教育融于日常专业课程教学中,将教学重点从知识技能传授向学习方法传授转移,从实验验证向问题探究转移,从学科知识教学向工程实践项目转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新兴岗位适应能力。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让学生能够适应就业市场变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坚定的就业信心。依托企业岗位优势,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按照比例与企业的具体实践相对接,加大实践教学比例,进一步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依据岗位工作标准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深入开展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如学生按照分组进入企业开展实践,企业下发任务为利用仪表进行“便携式细菌检测仪采集电路的测试”,可以将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融合,以综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每个学生将会拿到企业下发的一份工单,工单上详细标示产品性能参数要求、检测方法、产品创新点及具体操作步骤等,其中明确规定要对部分不稳定参数反复测量。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多数情况下,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态度会在最后的测试数据偏差中有所体现。企业师傅会针对测量数据所反映出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并将操作失误可能会对生产的影响清晰地讲解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操作失误可能会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以此告诫学生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工作中要吃苦耐劳,这种在实际工作中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技术技能教学融合的方式方法,有助于引导学生在真实岗位实践中学深悟透,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为适应未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校企合作建立服务产业发展的育人平台,为教师、学生、员工提供开放的学习交流空间。通过搭建服务产业发展的育人平台,校企联合开展“双创”活动,协作参与“专业技能大赛”,这有助于教师、学生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科研项目研发,将企业工作项目、技术技能创新、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引导等活动深度融入具体教学过程。将知识技能传授与学习方法融合,实验验证与问题探究融合,学科知识教学与工程实践项目融合,以培养高职本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新兴岗位适应能力。将企业管理规范和企业文化融入学生实践和学习过程,努力将思政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培养学生遵规守纪、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等精神,通过平台开展的校企共育活动,校企共同制定教育教学考核评价标准,让考核标准与企业人才需求高度匹配,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调整教育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学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符合企业的创新发展需求。为适应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不断增强就业竞争力。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科学研究是保障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服务于社会。一般情况下,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都应该围绕人才培养来开展,努力为人才培养服务,而人才培养则要通过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得以实现。四者形成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共同体[6]。
校企耦合搭建服务平台,形成项目服务团、学生团队、企业技术团队等为一体的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和创新创业体系,要聚集优势资源,打造成果转化基地、企业孵化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构建社会服务平台、技能试验平台等。由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学生组成项目研究实践团队,结合专业技术水平与企业共同承担社会服务项目,由企业依据经验进行资源整合,整个项目实施过程采用闭环管理,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根据项目任务调动教师和企业人员积极参与项目研究和实践,引领学生参与到类型项目中,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参与项目的能力和对接岗位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校企共同搭建“产学研用服”合作创新平台,共同制定相关项目成果标准、制度标准等。提升教师科研创新能力,使教师有能力将前沿技术知识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就业拓展能力。该平台为鼓励学生参与实践,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选取优秀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从事信息采集、信号检测等工作,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项目开发能力。另外,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积极参与适合的团队项目,利用企业设备资源开展实践,丰富实践经验,提升技术技能水平。
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科技人员的引领作用。教师团队与企业技术人员按照项目需求组合,企业技术人员引领教师进行战略决策咨询、科研项目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活动,采取现场咨询、技术研讨、制定解决方案等形式,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促进企业科研项目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企业工程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真正让学校的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科研服务。
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对接岗位技能进行培养,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有了质的提升。校企深度融合,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更提升了学生服务企业的能力。当前,本研究项目在研究深度和科技创新等层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真实的企业项目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契合度还比较低,部分教师的技术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亟待对教师队伍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培训,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实践能力。课题组需进一步发掘与企业的合作项目,尽可能多地创造教师进企业的锻炼机会,以提升团队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
猜你喜欢校企岗位技能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劳动技能up up!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2018年5期)2018-06-11秣马厉兵强技能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拼技能,享丰收学苑创造·A版(2017年6期)2017-06-23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走进“90后”岗位能手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画唇技能轻松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