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贞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课堂不仅要完成课本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还要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此,需要高中地理教师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乡土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促进学生地理知识层次、实践创新能力、家园意识,以及乡土情怀的全面提升。本文针对高中地理乡土资源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素养中的运用策略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高中地理教师开展教学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乡土资源开发;学生实践创新素养;培养策略
将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乡土资源引进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大自然、人文地理知识的了解与认知,对乡土文化形成浓厚兴趣,主动参与到人文地理的探索实践当中,促进实践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这不仅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效的有效途径,更是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绝佳选择。
一、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将乡土资源成功引进地理教学当中,使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主要源自于高中地理教师所秉持的教学理念。对此,教师需要深入学习和体会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内涵,深刻领悟乡土资源的教学价值,并且高度认同这一教学策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本着“以生为本”这一原则,对现有的教学目标、教学重心与教学策略进行创新调整,确保最终的教学成果与教育改革方向相一致,切实发挥出地理课程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1]。同时,教师要本着“因地制宜”原则,挖掘、收集身边的乡土资源,并对其进行分类归纳,最终合理应用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发挥出应有的教学价值。
二、明确新型教学目标
首先,提高学生综合思维水平。在面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即可,而是让学生的思想情感融入真实的情境之中,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及其发展历程、形成机理和发展规律,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思维水平的整体提升[2]。其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引进乡土资源,需要全体师生来到户外,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深入民俗村落、古建筑、城市老街、老字号作坊当中,开展类似于地理观察、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这一途径,使学生获取课本以外,却又近在身边的地理知识,并且将课本上的地理知识转化成生活感知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形成深刻的乡土记忆和家园观念。最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当前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必备要求,通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进乡土资源,可以让学生亲自领略到同一件事物的创新发展和历史演变过程,从而使创新思维受到启发,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完善与提升[3]。
三、优化课程教学结构
(一)梳理教学内容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乡土资源,需要教师结合新版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性梳理,着重提炼出适合引进乡土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单元或章节,还要找到适合引入乡土资源的切入点,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实现乡土资源与地理知识的高度融合,最大限度发挥出乡土资源在补充、丰富教学内容,突出教学主题,弱化、降低教学难度,营造生动性、趣味性课堂氛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另外,在构思乡土资源引进策略的过程中,建议教师结合实际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喜好,设定一个极具吸引力或者探究意味的教学主题,并以此为主线,对乡土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好奇心以及探究欲望,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效的整体提升。对此,需要高中地理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营造出相应的教学情境,还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化元素,促进学生地理知识水平和生活实践能力的整体提升,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实发挥出地理课程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中的核心价值[4]。
(二)打造精品课程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通过开发和引进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精品意识,致力于借助丰富多彩的乡土资源打造符合实际教学需求的“精品课程”。对此,建议高中地理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探索相关教学实践路径:第一,做好顶层教学设计。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基于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充分借鉴教育专家的先进理论,综合自身和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构建起一套先进科学方案。在此套方案当中,明确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情境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开展策略等重要事项,赋予地理课堂更好的意义与价值。第二,优选乡土资源。当教学方案最终敲定后,教师便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在众多乡土资源当中进行筛选,挑选出极具代表性的优秀案例,通过图片、视频、微课、PPT演示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直观化、可视化呈现,促进课堂教学质效的全面提升[5]。
四、丰富教学方式
(一)实践活动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引进乡土资源,需要教师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学生来到户外,开展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形式多样的实践类教学活动,近距离甚至零距离地享受“大自然”这一大课堂的赐予。首先,定期开展实践活动。每一个学期,教师要结合教学需求精心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大自然当中进行野外考察,或者结合某些主题开展与人文地理相关的社会调查,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获得系统全面的提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中地理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乡土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掌握更加多元化的跨学科知识,具备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随机开展实践活动。如果教学时间相对有限,教师可以利用校园周边的自然环境,随机开展一些类似于地理观察、地理测量或者地理实验等实践类教学活动。此后,再回归到教室当中,与常规课堂教学相衔接。通过这种灵活机动的实践教学方式,同样可以达到疏通课堂教学阻碍、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提升动手实践能力等教学目的。例如:在讲解“方向辨别”知识时,为让学生真正掌握好这一生活实践技能,教师不妨带领学生来到操场、学校附近的公园中,在这些场景当中进行实践体验,以此来促进教学效果和学习综合能力的双向提升[6]。
(二)项目教学
在开展项目教学之前,需要教师编制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主题,制订相关流程,为学生有序开展考察研究、调查取证、数据分析,以及交流讨论提供支撑与保障,确保顺利完成项目任务[7]。针对项目教学的实施,可以采用以下步骤:第一步,制订项目主题,完成项目分组。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同时制订多个带有探究意味的课题项目,并且针对每一个项目设定相应的名额。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喜好在多个项目当中进行自主选择。当全体学生选择完毕后,同步完成自动分组。接下来,由小组成员共同研究编制项目手册,拟订项目实施计划。第二步,项目实施。项目组成员按照事先制订好的实施计划,有序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当遇到问题时,既可以在小组成员之间讨论解决策略,也可以向教师进行请教,由教师给予专业化指导。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教师在学生开展项目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要充分保证各项活动的安全性,时常关注项目进展情况,全面掌握学生活动范围,还要不断向学生灌输安全知识,提前防范各种风险问题的发生。第三步,得出研究结论。当各项调查、取证与研究任务完成之后,各项目组需要得出一个大家共同认可的研究结论,再通过撰写论文、制作PPT、绘制思维导图等形式呈现此结论,并且,生成一份项目报告。通过这种途径,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探究精神、团队协作能力、人文素养以及创新创造能力[8]。
(三)信息化教学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地理教师平时要注重收集与教学需求相关的电子图片或者视频影像,并且对其进行分类管理,以便于将其制成微课视频或者PPT课件,用于在课堂上播放展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乡土资料尽可能丰富、完整、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满足教学需求,以及学生学习需求。比如:教师可以结合一个本地区的三维立体化电子地图,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向学生展示区域的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以及地质地貌情况,还可以展示十年前与十年后城市空间结构地图上的变化,让学生直观看到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变迁。通过信息化教学,不仅可以快速突破教学难题,降低教学难度,还可以使地理课堂的生动趣味性获得显著提升,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要想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教学的优势,除了需要教师平时收集大量优质网络信息化教学素材以外,还要熟练掌握各类电子课件制作软件的操作方法,方可将信息化教学素材转化成教学课件,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发挥出信息化教学的整体优势[9]。
(四)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起克服困难、大胆实践的信心与勇气。在开展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并且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把握住每一次课堂教学的机会,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不断加深对学生性格特点、个人喜好、优势及劣势的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基于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开展赏识教育。对此,需要教师及时捕捉到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些许进步和个人闪光点,把握住适合的时机对学生提出表扬与赞赏。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自信心与自豪感的不断提升,从而在内心当中生成一股强大的学习动力。比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探讨当地特色农业未来发展之路”这一课题任务时,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一个小组的合作状态,掌握每一名小组成员的个人表现情况,并且建立起学生檔案,将学生一点一滴的成长与进步记录在案。为课题研究结束后,对各小组及成员表现进行评价与嘉奖提供主要参考依据。在设置奖项时,除了最佳成果奖以外,还要设置最佳创意奖、最大贡献奖、团队协作奖、实践先锋奖等奖项。通过这种方式,挖掘出一批敢于在课题研究中大胆实践,锐意创新的学生,即便其所在小组没有取得最佳成果奖,同样凭借这些优秀品质获得教师的认可。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学生,使其在今后的学习实践当中,继续致力于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解决之道。同时,促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实践与自主创新当中[10]。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进乡土资源,并且通过这一途径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要求地理教师除了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外,还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责任心、自我提升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大量挖掘来自于日常生活当中的乡土资源,掌握大量高质量教学素材,主动学习各种先进新颖的教学方法,掌握各类教学课件的制作方法。为了满足教师成长需求,各所高中要定期面向地理教师开展业务培训,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经验传授给广大教师,还要时常组织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分享,以此来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避免其思维固化。还可以派遣地理教师到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学习,拓宽教师的眼界,促进其执教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高中地理教师而言,要主动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借鉴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时常深入到百姓生活当中,挖掘值得利用的乡土资源,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成效的持续性提升[11]。
结束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引进乡土资源,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从而促进学生生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对此,需要全体高中地理教师尽快更新教学思维,注重挖掘和收集有价值的乡土资源,将其科学合理地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当中,使素质教育改革通过地理课堂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薛秀丽.普通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J].新课程,2022(4):8.
[2]李慎中.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基础教育课程,2021(20):68-75.
[3]李博云,焦存志.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21(26):23-24.
[4]陈贤进.高中地理乡土资源开发中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素养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1):75-76.
[5]黎丽群.基于乡土资源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探究[J].学苑教育,2021(6):53-54.
[6]王成礼.挖掘乡土资源,发展高中生地理素养[J].高考,2020(26):34.
[7]王春霞.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高考,2020(8):86.
[8]李志春.高中地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8):52.
[9]许海荣.高中地理乡土资源的开发策略及案例教学[J].新课程(下),2018(6):12.
[10]谢印强.关于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6(27):86.
[11]邱涛.高中地理乡土资源开发利用探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8):25-26.
本文系闽侯县教育教学研究2021年度课题“基于乡土资源探究地理实践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课题编号:mh2021039)。
猜你喜欢高中地理培养策略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