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树淮,出树强,陈玮姗,晋 龙,黄种心
化生性胸腺瘤(metaplastic thymoma, MT)是一种罕见的胸腺双相性肿瘤,具有特殊的病理形态学特征[1]。该病名称众多,同义词有肉瘤样间质型胸腺瘤[2]、低度恶性胸腺瘤、双相型胸腺瘤、低级别化生性癌[3]等。MT临床罕见,国内外报道约70余例[4],多数为个案报道,临床和病理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本文着重探讨MT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等,以提高临床和病理医师对该肿瘤的认识水平。
1.1 材料收集2010年1月~2022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5例MT标本,其中女性3例,男性2例;
年龄35~58岁,平均48岁;
肿瘤最大径3.2~9.0 cm。另收集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图像及随访。
1.2 方法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采用EnVision法染色,DAB显色,苏木精复染。一抗Ki-67、CKpan、CK19、p40、p63、EMA、vimentin、CD20、CD5、CD117、TDT抗体,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FISH检测肿瘤YAP1与MAML2基因是否存在融合,探针试剂为YAP1/MAML2融合基因t(11;
11),购自广州安必平公司。HE及免疫组化切片染色,均由两位高年资病理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
2.1 临床特点本组5例MT患者中1例因胸痛1个月余就诊,另4例无明显不适。4例发生于前纵隔,CT检查肿物境界清晰,考虑为胸腺瘤,行全胸腺切除术;
另1例发生于甲状腺,彩超见钙化,考虑甲状腺癌可能,行肿物完整切除术。术后随访9~118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表1)。
表1 5例化生性胸腺瘤的临床资料
2.2 病理检查
2.2.1眼观 5例肿瘤呈结节状,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其中2例可见包膜。肿瘤最大径3.2~9.0 cm,切面呈均质状、实性,灰白、灰黄色(图1)。
2.2.2镜检 肿瘤界限清晰,2例可见薄层纤维性包膜,镜下均显示双相性结构特点,由巢团状相互吻合的上皮细胞岛与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图2),两种成分部分相互移行,部分分界清楚(图3)。上皮细胞呈多角形或卵圆形,胞质较丰富、嗜酸性,细胞核圆形、卵圆形,核沟、核内包涵体易见,小核仁较明显,轻度异型性(图4),核分裂象罕见,其中3例见巨核细胞。梭形细胞与纤维母细胞相似,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较丰富、淡染,胞核长梭形或胖梭形,染色质细腻,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罕见;
肿瘤背景中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其中3例间质中见钙化小体(图5)。
2.3 免疫表型本组Ki-67增殖指数为3%~8%,其中上皮细胞:CKpan(图6)、CK19、p40(图7)、p63均呈弥漫强阳性;
EMA(图8)有3例呈中等阳性,2例呈弱阳性;
3例vimentin呈弱阳性。梭形细胞:vimentin均呈弥漫强阳性,EMA均呈弱阳性,4例CKpan和CK19呈局灶弱阳性,p40、p63均呈阴性。上皮细胞和梭形细胞CD20、CD5、CD117、TDT均阴性。肿瘤背景淋巴细胞CD5和CD20部分呈阳性,TDT呈阴性。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4 FISH检测本组5例患者行FISH检测,有4例出现YAP1-MAML2基因融合。
MT于1997年由Suster等[2]首次报道,并命名为“肉瘤样间质型胸腺瘤”。WHO(2004)胸腺肿瘤分类[5]将其更名为MT,由于其生物学行为尚不明确,因此将ICD-O编码设置为/1。但随着研究的深入,Yoneda等[3]发现1例MT患者于术后14个月复发,并于6年后死亡。同时,另有2例MT进展为肉瘤样癌的报道[6]。学者认为其具有低度恶性生物学行为,WHO(2015)胸腺肿瘤分类[7]将其ICD-O编码修改为/3。由于临床MT极少见,其发病机制经历了较长的研究过程。近年,Vivero等[8]分析8例MT患者发现其中6例有YAP1-MAML2基因融合。Zhao等[9]在MT研究中同样发现(13/17,76.5%)患者有YAP1-MAML2基因融合。YAP1-MAML2基因融合产生一种融合蛋白,通过TEAD1依赖的机制产生YAP1相关的转录信号,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生长[10]。本组患者(4/5,80%)FISH检测有YAP1-MAML2基因融合,与文献报道相符;
其中有1例未检测出该基因改变,可能与该例蜡块保存年限过长相关,但不除外存在其他分子水平的改变。因此,YAP1-MAML2基因融合很有可能是MT的一种常见发病机制,由于病例数较少仍需进一步分析。
3.1 临床特点MT年龄分布广泛,多见于中年人,中位年龄约50岁,女性稍多见;
主要发生于前纵隔,纵隔外罕见报道。多数患者临床无症状,常为偶然发现,仅个别出现重症肌无力[11]。CT检查肿物呈圆形或类圆形界限清楚的实性肿块,但无特异性。本组5例患者中女性3例,平均发病年龄48岁,除1例因胸痛就诊,其余病例均为体检偶然发现。MT多发于纵隔,文献中仅报道1例发生于甲状腺[12],该部位MT可能起源于甲状腺内残留的胸腺组织或第三鰓囊。本组例1发生于罕见的纵隔外甲状腺组织中,其发病年龄、症状等临床特点并无特殊。
3.2 组织学特点肿瘤界限清楚或有包膜,切面均匀、实性,质地中等,呈灰白、灰黄色。肿瘤最大径1.5~24.0 cm[13]。镜下肿瘤境界清楚,偶可侵犯周围组织,肿瘤显示典型双相分化特点,上皮细胞和梭形细胞交错分布并相互移行。上皮细胞呈巢团状分布并互相吻合,细胞呈多角形、卵圆形或胖梭形,胞质较丰富、嗜酸性,细胞核呈卵圆形,部分呈空泡状,核仁小而明显,或有核沟、核内包涵体,细胞异型性小或有轻度异型,通常无核分裂。梭形细胞呈温和、细长的纤维母细胞样,核分裂不活跃,呈短束状或车辐状排列,被少量疏松结缔组织和胶原纤维分隔。间质淋巴细胞较少,可见少量钙化灶。MT的两种成分在肿瘤的不同区域或不同病例之间变化较大,部分区域仅见上皮细胞,部分区域仅见梭形细胞。本组2例术中冷冻切片仅显示梭形细胞成分,而未见双相结构。因此,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和A型胸腺瘤。本组发生于甲状腺中的MT,其组织学形态并无特殊。
3.3 免疫表型MT呈双相分化,上皮岛通常CKpan、CK19、p40和p63均阳性,EMA呈不同程度阳性,vimentin阴性。梭形细胞通常vimentin、CKpan、EMA呈不同程度阳性,CK19、p40、p63均阴性。这两种成分CD5、CD20、CD117、CD34均阴性,肿瘤Ki-67增殖指数较低,通常<5%。间质淋巴细胞CD3、CD5、CD20等成熟B/T细胞标志物阳性,TDT阴性。MT两种成分中EMA及CKpan等上皮标志物均不同程度阳性,提示上皮细胞和梭形细胞均为肿瘤成分,而梭形细胞可能是由上皮-间质转化而来。本组患者免疫表型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
3.4 鉴别诊断
3.4.1胸腺肉瘤样癌(癌肉瘤) 该肿瘤高度恶性,无包膜,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模式,镜下可见上皮样和梭形细胞区紧密混合,两种成分异型性均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常伴大片凝固性坏死。MT虽由上皮和梭形细胞两种成分组成,但肿瘤边界清楚,镜下肿瘤细胞异型性小,罕见核分裂象及坏死。因此,通过肉眼观察及镜下形态可区分两者。
3.4.2A型胸腺瘤 MT镜下由上皮岛及温和的梭形细胞组成的双相性结构,当MT以梭形细胞成分为主时易误诊为A型胸腺瘤。后者由梭形或卵圆形细胞组成的单相性结构,镜下呈分叶状生长模式,梭形细胞常形成囊腔样、腺样或菊形团等结构。免疫表型可鉴别两者,A型胸腺瘤梭形细胞通常CK和CD20强阳性,vimentin阴性,而MT则相反。
3.4.3AB型胸腺瘤 该肿瘤呈分叶状生长模式,镜下由淋巴细胞较少的A型胸腺瘤和富含淋巴细胞的B型胸腺瘤混合构成。免疫组化标记A型区梭形上皮细胞CK和CD20均阳性,B型区背景淋巴细胞TDT、CD99、CD1a均阳性,可资鉴别。
3.5 治疗与预后手术切除是MT的主要治疗手段[14],多数学者认为MT经手术完整切除后预后较好,鲜有复发病例的报道[3]。有研究发现[15]MT预后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手术切除的完整性等因素相关,其5年生存率根据Masaoka分期标准进行:Ⅰ期为88%,Ⅱ期为71%,Ⅲ期为45.3%,Ⅳ期为37.9%。本组患者Masaoka分期Ⅰ期3例,Ⅱ期2例,其中4例行胸腺完整切除术,另1例行甲状腺肿物完整切除术,术后未行其余辅助治疗,随访9~118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
猜你喜欢梭形胸腺双相一类具有奇异位势函数的双相问题数学物理学报(2022年5期)2022-10-09热轧双相钢HR450/780DP的开发与生产山东冶金(2022年2期)2022-08-08肾脏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道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2022年8期)2022-05-09儿童巨大胸腺增生误诊畸胎瘤1例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1年5期)2021-08-13人类独特的脑细胞电脑报(2021年49期)2021-01-06胸腺鳞癌一例并文献复习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3期)2019-03-01含裂纹的梭形薄壁圆柱壳结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5期)2016-11-10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年12期)2016-06-01DP600冷轧双相钢的激光焊接性焊接(2016年8期)2016-02-27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肿瘤预防与治疗(2015年5期)2015-09-26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