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晓辉,赵子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改革开放4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随着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部分高校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传统美德意识淡化、重视自身功利、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和美育理念与方法,对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中存在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因此,需要积极探索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有效路径。
目前来看,国内学者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德育思想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挖掘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一些学者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在德育理念、德育方式上的借鉴价值,认为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隆礼贵德、崇正辟邪、善教得民等独特的德育思想。二是以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为例,分析其思想对当代德育建设的价值和意义。这些学者从儒家创始人孔子、代表人物孟子到近代大儒王阳明等主要人物出发,分析了他们的德育思想,阐释了他们德育思想的价值与意义。三是从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对当代高等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等方面作了相关探讨,认为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对于如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文化软实力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已有学者对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思想进行了研究,但目前仍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一是研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思想大都局限于理论研究,缺少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研究和调研。二是现有的研究对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原因的阐释相对不足。基于此,应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有效路径。
第一,从理论意义方面来看,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资源为高校大学生“立心”,既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荣誉观,进而坚定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真正做到让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是理论教育与时事政治教育,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资源内容相对较少。而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资源融入思政课建设,可以提升文化软实力,有效增强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以及中国梦的认同,重塑主流价值观与取向。
第二,从现实价值方面来看,传统文化优秀德育资源中蕴含的躬行礼教进而以礼成俗,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融入到高校思政课建设之中,体现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的深厚道德价值、家国情怀与精神追求可以让其在新的时代得以传承与发展,赋予其新的历史使命。通过探究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的运用,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拓新的思路,有利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第三,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有助于改善现存高校思政课所面临的问题,对提升本科教育水平,改善本科教育教学体制,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观念、独立健全人格及精神的当代高校学生提供借鉴和帮助。能够不断丰富和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知国爱国新型人才。有利于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育特色更加鲜明,品味更加高雅的传统文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2]。
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现状主要是在教学理念上,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对树立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认识不足,并且学生也缺少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意识。而在学理上,对思政课的教育宗旨立德树人与优秀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二者内在的交融性与一致性,以及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和谐统一的认识相对薄弱,亟需提升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在教材建设方面,高校思政课教材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和情感,能够引起其强烈兴趣的内容所占比例过少。要打造思政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建构形式和立体教材体系。在教学方法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亟待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另外,从思政课的师资力量看,缺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理论与实践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师资队伍。而从高校学生自身角度看,部分学生因将主要精力用于专业课而忽视思政课的学习。部分学生对思政课价值认识不足,认为思政课无关紧要,并且缺乏深入了解。
形成以上因素的原因很多,首先是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教育尚未实现有效衔接。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不足。部分高教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项教学结构,很少采用能够体现学生主体的有效教学形式,不能够运用多元教学方法来组织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其次是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缺乏将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与思政课教育相融合的知识结构。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对相关理论与方法缺少必要的了解,如优秀传统文化具体怎样融入、实践途径以及存在的不足等问题,这是其面临困境的又一重要原因。最后是专业课课程压力繁重、自身学习习惯、主观价值认同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兴趣。专业课课程设置过多、学业繁重,长期形成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对思政课的轻视态度等,这是因素都是影响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所在。
总体来看,当前高校教师围绕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开展了一定的尝试,但是仍存在两大不足:第一,既有的教学尝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对于在高校将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实践途径以及存在的不足思考得不够透彻,缺乏系统性且针对性不强,缺少实践指向价值。第二,部分实践都是从宏观视角进行尝试,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不强。更没有专门针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资源融入思政课探索与实践之中的典型案例。因此,在新时代要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参与式教学,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意义,有效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3]。
针对以上的现实问题,首先应致力于探索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的可行性,并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将其与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探索出依托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政课教育的路径和方法。重点即是研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路径分析。通过了解调查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现状与特点,找准“融合”的重点,深入分析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资源与思政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了解“融入”教育的可行性,并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方法,构建高校优秀德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途径和平台,为创新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提供创新性路径。
同时,应系统分析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并力图找到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契合点。丰富和发展相关理论与模式的现实内涵和意义,为推动和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建设寻求新的突破点和落脚点。在这个过程中,应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教育主体层面、传播渠道层面、社会和家庭环境建设等层面全方位探究优秀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从而促进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培养和完善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纵深推进新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新模式[4]。
以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为研究对象,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其一是充分了解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探索分析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内在关系与融入可行性;
其二是对现有教育模式下思政课建设现状与特点、发展困境进行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有效机制机理研究。
具体而言,即切实找准在我国悠久历史背景与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资源下,促进思政教育长效性、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径与机制,纵深推进新时代下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新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一是从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的丰富内涵出发,梳理德育思想的历史脉络与基本走向,总结归纳其中包含的“经世致用,笃行践履”的务实精神、“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和合精神、“学古力行,笃志好礼”的道德实践精神、“关注生民,以天下为念”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毅不屈,不畏艰苦”的奋斗进取精神等德育资源与丰富内涵。概括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的突出特征、核心思想理念与时代价值。二是从“融入”角度出发,分析阐述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与思政课建设相契合的价值内涵、特性、丰富内容是融入发展的重要前提,而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创新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使融入发展具有必要性,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国家支持使得融入教育具有可行性。在促进思政课建设的同时,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得到庚续,产生双面效应。三是从现实维度出发探讨高校思政课建设现状,主要存在现有教育模式下思政课建设存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文化认同较低;
传统文化资源使用不当,课程设置、社会实践体现不足;
教育载体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共鸣。在这一基础上,优秀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面临较大的时代挑战与历史机遇,这要求必须科学制定优秀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基本思路,把握努力前进的方向,有效推动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四是从实践维度出发,结合当前开展思政课建设现状与实际调研结果,依托课堂设置、社会实践、先进典型、主题节日、媒体平台等多方面,从“三全育人”视角出发,探索优秀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新时期可持续思想政治教育体系[5]。
作为承载和肩负大学教育知识传授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教学实践中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和创新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理念及方法,为新形势下推动高等教育理念、教育体制与教学实践进行深度改革提供指导和借鉴。将优秀德育资源积极主动地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育实践中来,丰富和拓展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为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为培育建设特色更加鲜明,“政治性强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情怀深厚、工艺精湛、配方新颖、包装时尚”的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猜你喜欢德育思政资源德育要在“善”处留白小学教学研究(2022年21期)2022-07-28《中国德育》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基础教育资源展示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年4期)2022-01-14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教育文汇(综合版)(2020年4期)2020-06-15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5期)2020-06-11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