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星星
(洛阳师范学院 法学与社会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长期以来,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担当起培根铸魂的使命。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进一步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由此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德育载体,课程思政能够使每一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课程思政能否顺利推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和素质,2020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就强调了要“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1]。因此,作为与学生接触最直接、交往最频繁的专业课教师,更应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强化课程思政水平,提高课程思政建设实效。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应内化到高校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和各环节。[2]以往,思想政治课堂一直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今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这一渠道和阵地被创新、被颠覆、被拓宽,提倡以所有课程的课堂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真正实现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在此环境下,作为课程教学基本要素的教师,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如何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是教师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拥有一支具备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提升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等内容融入教学,有助于改变“只教书不育德”的现象,发挥出专业课隐性思政的育人功能,更好地实现育人和育才的统一。
传统观念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常被认为是专属思政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学生工作者的职责,与专业课程教师无关,其主要任务只是做好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在此观念下,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很少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再加上辅导员、班主任的思政理论欠缺和经验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常常不能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割裂,存在“两张皮”现象。
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高校所有教师也都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找准各门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真正落实思政教育到每一堂专业课当中,实现对专业课的价值引领,[3]从而形成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指导者,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培养质量。课程思政不仅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的改革,也是对高校教师的历练。要落实好课程思政,这要求教师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及其教育的规律、方法和艺术,提高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说服教育、情感陶冶等能力。要求教师精打细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自然贴切且适度适当的在课堂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不仅可以使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教师的政治觉悟、道德素养、育人水平等综合能力也会显著提高,对教师个人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高校教师更好地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锤炼心性,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无私奉献精神、责任担当意识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致力成为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主要包括尊重案主、平等且诚信地对待案主、相信案主有自我改变和自我实现的潜能、给予案主解决问题的自我决定权、赋予案主知情同意的机会、遵守社会正义、承担社会责任、保护案主隐私等。[4]可以看到,这些专业价值观中的许多概念,例如:平等、诚信、正义等,都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虽然具体内容不完全一致,但价值引领的作用却十分相同,都强调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为优秀人才,这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要求相吻合。
社会工作的专业目标是以助人自助为宗旨,通过综合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等方法和技巧,帮助有困难的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更好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更好地适应社会,消减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5]这样的专业目标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体现了对人的尊重、理解与关心,明确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追求,也促使了要培养出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具有强烈使命担当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这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相趋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也期望通过以学生为主体,辅之以适当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端正的品德品行,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可见,社会工作的专业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一样,总体上,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社会的有效互动、促进社会的稳步运行。
社会工作专业的许多课程中都蕴含着课程思政元素,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更要注重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在专业价值观和专业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内化于心,实现专业课程的寓教于德。
具体而言,以“个案工作”课程为例,当讲到专业伦理时,教师可以融入“职业素养”这一思政元素,告诫学生在处理实际的社会工作实务时,要把坚守职业伦理底线放在首位,以公平、正义、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介入的服务对象,做到行为符合社会、职业、个人三个层面的道德准则,并不断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和能力,以便能够为受助者提供最切实、最有用的专业化服务。再者,以“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为例,当讲到“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时,教师可以融入“生态文明观”这一思政元素,教导学生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内涵,并弄清楚弄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这样做对人类福祉和民族的意义。通过对相关现实环境案例的讨论,帮助学生树立绿色意识和责任意识,从个人做起,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低碳与环保,自觉为环境保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贡献一份力量。
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认识深度与重视程度,决定了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也决定了在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率和效果。[6]目前,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仍存在着主体意识不清、自身定位模糊、协同育人观念淡薄等问题。他们仍认为学生的价值观念养成不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其工作任务是教书而不是育人。偏差性的认识和理解导致了课程与思政的分离,协同育人主体之间的分离乃至主体的缺席。有部分专业教师虽然意识到了课程思政的价值和意义,愿意实践课程思政,但由于对课程思政内涵的领会还不深刻,只是将课程思政简单理解为政治说教,往往将课程思政当作一项硬性任务,例行公事或教条性地在专业课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简单随意、不做任何筛选地引入思政内容,最终造成课程思政有量而无质,无法真正达到专业课和思政课协同立德树人的目的。还有部分专业教师缺乏钻研精神,政治理论学习不足,对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相关政策吃得不透、把握不准,还未形成课程思政功在平时的惯性思维,总是在教学中无意识地忽略掉课程思政环节的设置,始终无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无法做到育人和育德的有机统一。
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不仅要求专业课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也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课程思政素养,即人文素养和政治素养,这有利于课程思政有效地开展。
人文素养是专业课教师在文学、历史、哲学等基础人文社科方面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当前,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对人文社科的关注还不够,虽然他们也时常浏览或阅读有关人文社科的信息,但大都只是利用手机等移动客户端进行的碎片化阅读,对象也都集中在时政类新闻或小文章上,缺乏对人文社科系统理论与知识的全面化、体系化掌握,无法做到精通熟练与融会贯通,不利于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对思政元素的灵活运用和旁征博引。
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是课程思政开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具备一定基础做支撑,才能保证充分、自如地在专业教学中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课程育人效果。然而现实情况中,大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长期仅专注于自身所授课程的教学研究以及自身所处领域的学术研究,对思想政治理论的钻研相对较少,缺乏系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敏感性不足,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不够,表面化问题严重。在教学中,经常不清楚要从何处寻找思政元素,从哪一方面重点挖掘思政元素,更不清楚要如何利用思政元素。同时,课程思政元素一般隐性特征较强,内含于具体的专业知识当中,需要特别留意才可能探寻得到,对于日常还需承担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来说,受时间、精力、个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课程思政往往流于形式,常常只能以播放一段时政新闻或穿插少量实践调研素材的方式完成课程思政,所选择的思政元素在宽度与深度上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可拓展空间,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得并不充分。
首先,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与专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工作人员分属不同职能部门,业务上没有交集,日常交流与沟通较少,不熟悉彼此的详细工作内容,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无法完全实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安排,进而也就无法完全了解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价值取向以及所思所想,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时,不清楚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思政元素最为合适,也不清楚什么时机进行思政教育最为合适。
其次,在实际的专业课教学中,有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方法和手段较为生硬,不会灵活运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和技巧,为了“思政”而“思政”,简单地将课程思政变为“专业课+思政课”的教学,简单地将二者叠加的方式使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不自觉地沿用习惯了的专业课传统教学理念,以直接说教、单向灌输为主的方式将思政元素引入专业课的课堂,课程思政狭隘的变成了讲授专业课知识的同时额外附加一些思政知识,学科、课程及学生的特点完全被忽视,教师价值观引导的作用不但没有发挥,教学任务反而加重,学生参与感和获得感低,极易产生厌烦心理。
再次,社会工作是一个偏重实务、着重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专业,专业课不仅有理论课,也有实践课,并且实践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课程思政载体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但现实中,有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只注意到了理论课中课程思政的开展,忽视了实践课思想政治的育人功能。同时,根据课程性质不同,两种课程类型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各自相对应的课程思政方式也应有所差异,有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虽然做到了兼顾利用这两种课程进行思政教育,但相互之间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做明显区分和改变,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效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高校领导作为学校全体工作的统筹者,肩负着做好各项任务的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的职责,领导的课程思政意识的强烈与否及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该项工作在学校内部的推行与落实。目前来看,部分高校课程思政的领导管理机制权责划分不够明确,学校、学院、教研室三个管理层级之间的分工不够清晰,出现了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引导不够到位,各教研室的落实不够理想,学校整个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没有头绪。学校课程思政活动缺少权威性,学校领导无法有效监督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情况,无法及时跟进并调整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另外,部分高校对课程思政还存在着认知上的滞后现象,在组织专业课教学安排方面并未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和理念的融入,未能结合学校特点和办学优势制定出切实可行且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课程思政的推进任务主要落在专业课教师手中,教学落实不够深入。学校应鼓励课程思政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形成统一的课程思政理论依据和实践规范,提高专业课教师对立德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顺利落实离不开全方位的保障做支持,然而目前部分高校的课程思政保障机制还比较薄弱。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无法和经济发达地区一样大力支持地方高校,出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财力、资源等保障不足等问题。同时,高校按办学层次、隶属关系等标准被划分为了不同类别,出于对综合实力和长远发展前景的考虑,政府常常更倾向于将各种资源优先集中投放给双一流等高层次院校,其他院校获得支持较少,对应的课程思政保障机制也不够完善。
此外,部分高校对如何建立课程思政保障机制的探索还不够深入,保障体系还有待健全。例如:部分高校缺乏平台保障,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平台仍未完全构建,受内容设备、技术等条件的限制,高校在面向外部时,不能和其他优秀的课程思政建设试点院校进行良好的对接,在面向内部时,不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完美整合,不能将不同院系、专业、班级之间的课程思政资源进行共享,最终使得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导向性作用难以充分发展。同时,我国部分高校也缺乏必要的课程思政人力保障,没有对专业课教师开展专项培训、党团课程教育、研讨会等活动,[7]影响了专业课教师之间、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不利于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
首先,大多数高校职称管理体制改革成效尚不显著,仍未改变“五唯”的认识,继续将学历、职称、论文、教学工作量、海外经历等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指挥棒,过度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教师的科研能力,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办学要求。即使有些高校已经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之中,有些专业课教师也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计划,但出于对薪资待遇、职称晋升等因素的考虑,专业课教师在现实工作中还是更侧重于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业课教学、论文发表、课题申报等方面,他们投身于课程思政工作的精力和时间相对少一些。
其次,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是最能够直观、具体、全面地接触到课程思政教学的主体,对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最有发言权。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却忽略了学生评判这一环节,导致无法有效掌握学生在课程思政学习后是否发生了观念、理念等方面的变化,无法考证课程思政的实施是否有效,也就无法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改进提供可靠依据,不利于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与改革。
一是要强化高校党委的领导主体责任。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讨班等形式,提升党委主要领导对思政教育的客观认识,增强将课程思政融进专业课程的自觉性,从而带动学校全员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各部门全方位、多层次的课程思政教育格局。并且,以学校党委为核心,建立起贯穿学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师的自上而下的领导管理机制,确保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整齐划一、循序渐进地实施。二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带头作用。通过定期开展党建活动、组织课程思政集中研讨会、共商课程思政推进会等形式,向专业课教师传达中央对高校课程思政的指导意见和有关精神,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引导教师转变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明确自身的育人职责。同时,通过“推门进课堂”等形式,深入了解和监督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开展全过程,对备课、授课过程等进行评价,积极鼓励专业课教师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培养体系的完美融合。
首先,要加强经费方面的保障。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本地区高校,特别是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办学层次较低的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专项经费支持,以此解决因经费不足而导致课程思政无法有效进行的问题。与此同时,高校也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课程思政建设计划,确保经费专款专用,落到实处。
其次,要加强平台方面的保障。高校要构建起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其他学院或部门教育工作者的协同育人合作机制,使得二者紧密联系起来,保证各科专业课教师有机会观摩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教学,并请思政理论课教师对专业课中融入的思政内容进行把关,从而提升自身的思政教学理论知识水平。高校也要搭建好课程思政教学共享平台,促进不同学科的专业教师之间进行交流碰撞,从而整合各科资源,提升教师的思想水平。
最后,要加强人力方面的保障。高校要重视对专业课教师进行定期专项培训,通过举行思政教育学术讲座、研修班等培训以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通过开展党课教育、实践练习等方式来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教学技能比赛来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融入能力。
高校应一改以往只注重考核科研成果、专业课教学的做法,要将教师的薪资待遇、职称评审等与课程思政建设挂钩,使之在整个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中占有与科研、专业教学一样的分量,从而倒逼更多的专业课教师参与到课程思政工作中来,更加重视课程思政的教学与研究。对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这一指标的内容考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要注重考核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态度,通过考察课程思政开展的频率和内容,了解教师对课程思政作用的认识以及意识形态立场的正确性;
二要注重考核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过程,通过检查使用的资料、引用的案例、融合的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方法,了解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反思、管理等综合能力的完备性;
三要注重考核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高校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通过考查课程思政专项课题、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的申报情况、立项情况,考查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研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后要注重考核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通过评估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满意度、思想政治素养提升情况,了解课程思政实际教学质量。
课程思政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活动,从而发挥专业课程隐性德育作用的能力,是时代发展对高校专业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基于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足的现状,通过改革高校在领导、保障、考核等方面的工作,锻造出一支政治立场坚定、能力突出、业务精湛、可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队伍,深入推进落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猜你喜欢专业课育人思政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2期)2016-05-17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23期)2014-03-01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