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每时每刻的事情”:语文学科育人的实践与思考

“每时每刻的事情”:语文学科育人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1-21 16:57:01

葛勇

法国社会学奠基人涂尔干在《道德教育》中提及:“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视阈中,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学科教学,更需要凸显道德教育的育人取向,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而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学科,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课程的基本理念首要就是“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实现语文学科育人功能,就不能局限于课堂的教学,不能狭隘地界定为教师的教学,而应尽可能利用好各种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将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具体外化到教学的流程中,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不竭的动力。

因而在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践中,迫切需要打破“某时某刻”的局限性,充分认识“每时每刻”的必要性,真正让育人与教学有机融合,让学科教学成为育人的主阵地。

一、从知识的“某时某刻”到能力的“每时每刻”

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室,课堂上的“某时某刻”是教学的起点,是传授知识的起点,但教学的终点不能再是课堂,还应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深入处理能力,对所学内容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是学生“每时每刻”的能力。因此,组织课堂的方式与构造课堂的体系需要应时而变,在实践上进行调整和尝试。

以人教版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阅读教学实践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常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以下环节:诗词的相关知识、创作的背景介绍、思想内容的探究、诗歌技巧及艺术风格的总结等。知识的传授,固然应成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是提升学生知识积累的必备环节。但这终究是课堂的“此时此刻”,是学生快速记忆而生成的知识积累,对处于新的学段,面临新的學习方式、生活环境乃至人生价值观塑造的高一新生而言,课堂教学的应有目标远未达成。

作为革命领袖的重要代表作和反映特定历史时期青年面貌的重要作品,《沁园春·长沙》的教学需要从多角度进行解读。首先,要有情境化的设计,让学生能够与时代青年共情,体悟在时代大潮中舍我其谁的主人翁意识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其次,要对革命传统文学作品进行从个体到一般的路径指引,指导学生提升阅读同类文本的理解接受能力;
再次,要参照现实语境,进行实践指导,创设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在演讲、国旗下讲话等应用语境进行探究,从而将课堂上“某时某刻”的知识转化为“每时每刻”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细化整合教学目标,将知识性的内容与能力性的内容相结合,借助现代教学技术,充分利用课堂的容量,把课内的学习和课外的自主探究、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让学生不仅“每时每刻”在学,而且“每时每刻”都能感知语文学科的内在塑造。

二、从思想的“某时某刻”到思维的“每时每刻”

思想是学科教学的精髓,是学科知识、技能等的理论总结,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和提升点。课堂教学中对思想的引导往往被认为是学科育人中积极有效的方式,但在教学实践中常发现,对学生产生的仅仅是“某时某刻”的效果。而思维探索能发现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如果能把学生的思维提升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就很可能启发他们在思想上的茅塞顿开,最终达成“每时每刻”都拥有的理想效果。

人教版教材中有5篇鲁迅作品的阅读教学内容,在进行专题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暂时理解了作品的主题倾向,但对于作品所呈现的思想是如何形成、为什么这么理解、又有怎样的时代意义等问题,学生却很难回答。教师已渗透了学科的育人目标,但目标实现的时空范围却只能局限在课堂的“某时某刻”,一旦进入新的阅读环境——文本、目标、模式,就发现学生无从下手。

如果教学中能够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把鲁迅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通过直观的方式进行推理,那么师生就可以对思想内涵进行深入探讨。比如《祝福》一课设计女性遭遇的横向与纵向对比,将祥林嫂与单四嫂子对待命运的方式进行对比,将祥林嫂与娜拉进行对比,进而对女性形象、女性遭遇形成直观而深入的理解,并借此构建思维体系,达成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在专题教学实践中,教师如果能够注意到从思想引领走向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在指导学生形成概念、观念时,对其生成、发展乃至走向进行分析,为思维过程搭建过渡阶梯,减缓思维理解的坡度,梳理理解的层次,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将学科学习从课堂的“某时某刻”延伸开来,成为个人“每时每刻”成长的良好助力。

三、从文化的“某时某刻”到生活的“每时每刻”

语文教学除了语言层面的教学外,还有文化的熏陶与培育,还要突出文化的教育。高中语文教学中,三大文化(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培育是重中之重。但文化作为抽象的形而上的概念,在传授过程中,很容易符号化、理论化,容易与实际断裂,不能形成长期有效的“每时每刻”影响。所以,要想将抽象的文化教育变成学生的文化塑造,生活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论语》选读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会有这样的困扰:学生背诵了文章内容,也能用现代文进行翻译,但却很难将抽象的文化概念转换成生活语言,难以将现代中国的实际与传统文化的影响有效衔接,因而无法理解诸如孔子的“中庸”“礼乐”等已带入现代意义的传统观念。教师的教学让学生大多只学了“某时某刻”的文化概念,缺乏转换为生活智慧、实践技能的途径。

其实,学生对理论认识的局限跟人生经历、社会氛围以及知识储备密切相关。如果不把学生的理论认知和实践生活共同发展提升,那么学生的课堂收获就与生活脱节,难以真正达成学生的素养提升。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时下推崇的流行观点与儒家思想中的经典表述相结合,比如“神马都是浮云”“丧家之犬”等;
也可以将影视作品与课本讲述相结合,如文博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纪录片《中国》、电影《孔子》等;
还可以借助校本资源,如借助戏剧社排演孔子经历的话剧、借助音乐社团创作《论语》相关的音乐作品等。

语文课堂不仅是单一的教室,还应该包括图书馆、校园环境、德育基地、信息网络,乃至社会生活的全部。它不能仅局限在“某时某刻某地”,而应该延伸到“每时每刻每地”,引导学生汲取语文学科的精髓,用素养坚韧他们的脊梁,从而去过一种有意义、有幸福感的生活。

总的来说,语文学科的学科育人,一方面与其他学科相同,从内容到形式,都要重视,都要兼顾;
另一方面它又有其自身的特性,需要从知识、思想、文化方面教授学生。但课堂教学的范围毕竟只是教育的一隅,只是育人的“某时某刻”,要想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需要的是“每时每刻”的影响,需要的是更长久更深远的教育力量,这就是能力、思维和生活的目标,实现它们虽然困难,却更有意义,值得语文教育工作者们继续去探索。

作者简介:江苏省海安市曲塘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育人学科思维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思维跳跳糖小哥白尼(野生动物)(2022年6期)2022-08-17思维跳跳糖小哥白尼(野生动物)(2022年4期)2022-07-16【学科新书导览】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2年4期)2022-07-08思维跳跳糖小哥白尼(野生动物)(2022年2期)2022-06-01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思维跳跳糖小哥白尼(野生动物)(2022年1期)2022-04-26土木工程学科简介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3期)2021-07-03“超学科”来啦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7年4期)2017-06-20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2期)2016-05-04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