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会议讲话6篇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会议讲话 领导在12021年全县乡村振兴现场观摩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乡村振兴现场观摩会,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会议讲话6篇,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乡村振兴现场观摩会,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就前期乡村振兴工作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并对下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引导全县上下解放思想,以奋斗的姿态、历史的担当,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全力争当市乡村振兴排头兵。
我们利用半天时间,对、两个乡镇的乡村振兴亮点项目进行了观摩。一路走来,大家边走边看边思考,总得感觉是,在乡村振兴中,有条件、有优势,也有潜力。刚才给乡镇又汇报了乡村振兴工作进展情况和下步打算,可以看出前期各乡镇在乡村振兴中都动了脑子、下了功夫、作了文章,可以说想法多、亮点多、成效多。成绩我就不一一总结了,希望大家对标看齐,多想办法、多找出路,为全县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作出贡献。乡村振兴要抓牢“五个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打造乡村振兴的贡献力量、展现担当。下面,围绕做好下步乡村振兴工作,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坚持以致富增收为根本,在推动就业上持续发力
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并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活富裕是农民的基本向往,也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前期,围绕推动全面就业,我们对每个家庭的就业状况、就业需求进行了摸排。下一步,要对未就业人员重点关注、重点扶持,引导他们参与到社会化分工中去,强化其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在全县形成劳动光荣的价值认同,增强全民增收的可持续性。一要建立就业信息库。建设就业信息库的目的是对未就业人员和企业用工需求进行动态掌握,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对群众的就业状况、就业意向及培训愿望等信息进行采集的基础上,下步还要对辖区内企业单位用工情况、用工需求、岗位要求等信息进行统计梳理。通过举办招聘会的方式,定期将未就业群众与有用工需求的企业组织起来,帮助他们精准对接,寻求就业机会。二要建立技能培训服务中心。农村的事情,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广大农民来干。去年,我们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余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人,人经过培训已经成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头人,在增加农民收入,带动邻里致富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下步,要加快建立全县技能培训服务中心,按照“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什么见效快就培训什么”的原则,既邀请农业专家授课,也可以邀请先进村支部书记、致富能手“现身说法”,确保让愿意留在农村、建设家乡的人有更多创业渠道、致富点子。三要发挥保险保障作用。“辛
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怎样避免这种悲剧重演?我看主要是发挥好保险的兜底保障作用。近年来,我们扶贫领域探索开发了小额信贷,这个要推广到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等险种,起到良好的兜底保障作用。但目前来看保险覆盖面还不够广,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覆盖率仅为%,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也只在、、、四种农产品中开展了试点。下步,要继续扩大保险覆盖面,引导广大群众树立保险意识、财富观念,增强“保险也是保收入”的理念,让群众在拿到工资的那一刻,先拿出一部分钱来入保险,防止出现因伤致困,因病、因灾返贫现象,确保广大群众持续脱贫不返贫。
二、坚持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在打造美丽乡村上持续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现全国行政村环境整治全覆盖,基本解决农村的垃圾、污水、厕所问题,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我们要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治水、治污、治厕、环卫保洁、植树增绿、农业面源污染整治,让农村的天蓝起来、水清起来,地绿起来。具体工作路径,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打造示范点。村有千百种,特色、风情各不同。建设美丽乡村,不是千篇一律、千村一样。例如,浙江省开展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活动,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村庄基础设施、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形成了差异化的村庄景致和乡村产业,走在了全国前列。我们要学习借鉴浙江省的经验
做法,通过美丽乡村示范村和达标村建设,进一步挖掘村庄的资源禀赋、特色优势、风土人情,有古文化的村要挖掘古文化,没有古文化的可以挖掘现代人文文化,没有现代人文文化的可以挖掘特色产业,最终打造风格迥异、独具特色的“富春山居图”。二是挖掘闪光点。前期,针对各村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文化内涵等元素,重点打造了多个特色村庄,形成风情带。要建设沿河沿线的村庄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有文章可做。各乡镇要对涉及到沿河沿路的村庄进行调研摸底,弄清家底和底数,建设好、发展好。三是绘就新蓝图。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百花齐放、春色满园”。要充分发挥示范村的带动作用,按照这个思路推动连片创建,力争每年完成个美丽乡村达标村建设。同时要探索片区开发模式,特别是做优等片区的整体开发和提升工作,达到片区锦绣、全面美丽的精彩效果。
三、坚持以高效便捷为重点,在强化公共服务上持续发力
如何打通服务民生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当前,民生最大的短板在农村,信息不对称、渠道不对称、服务不对称等现象,直接影响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和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前期,经过县委研究决定,采取先试点、后全面铺开的思路,在有能力的村庄建设乡村驿站,为群众提供点对点、面对面的服务。与群众关系最紧密的服务三种。一是优质的公共服务。当前,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城乡之间在公共服务仍然差距较大,城乡教育资源也不均衡。这提醒我们,城乡之间在公共服务方面还存
在很大差距。我们要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为村民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好的公共服务,这也是建设服务驿站最重要的一个出发点。二是高效的生产服务。在全球范围内,不少国家也曾遇到过乡村发展停滞的困境,后来通过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其中,日本乡村驿站是一个卓有成效的经验。日本乡村驿站是复合型多功能的服务设施,主要功能包括物流、销售等,下一步,要学习借鉴日本的经验做法,在服务驿站导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服务,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种植方式,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三是温馨的生活服务。近年来,我们坚持治污与改厕同步推进,一年即完成座厕所改造,改变了过去“粪便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局面,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下一步,要以建设服务驿站为抓手,坚持“群众需要什么,党委就做什么”思路,把服务延伸到衣食住行更深层次、更广角度,为群众提供温馨的生活服务。
四、坚持以治理有效为基础,在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上持续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下大力气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乡村振兴各类组织更好统筹起
来,把广大农民群众全面动员起来,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一要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能不能选好带头人、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决定了乡村振兴的成败。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政治素质强、道德品行强、发展本领强、服务能力强、群众亲和力强队伍建设为引领,健全“三张清单”(换届负面清单、任期责任清单和违诺问责清单)全程管理模式,让村干部明确任期“干什么、怎么干”,对那些不能履职、不能践诺的村干部要坚决问责,决不能对村民“放空炮”,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二要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农村基层党组织派驻“第一书记”,是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要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培养,增进他们对农业的认同感、对农村的归属感和对农民的亲近感,提高“三农”工作能力。要加强日常管理,严肃工作纪律,明确工作职责,坚决杜绝不正之风和侵犯农民利益行为。要加强考核评价,提拔重用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干部,为担当者担当,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服务基层、一线锻炼的积极性,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良好格局。三要构建文明乡风。相较于城县,乡村的熟人社会特征更为明显,村里人更加看重名声名望和邻里评价。因此,一个好典型、好榜样对营造良好村风民风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向农村延伸,常态化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家庭”、“优秀党员家庭”、“最美村民”等评选表彰,推树岗位建功、为民服务等先进典型,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淳朴乡风。要深化
移风易俗,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大力推广喜事新办、丧事俭办,旗帜鲜明反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封建迷信,让文明新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形成勤俭节约、崇尚科学的文明生活方式。仅供参考
& 在2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 在 2 2022 年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x 市长总结我市农业农村的新变革新成效,对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明确了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蓝图已经绘就,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抓紧贯彻落实,科学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我市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强化思想认识,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要强化粮食稳产增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产业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支撑,压实责任是关键,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和粮食产能区建设为抓手,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要守住底线,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建设好粮食生产功能区。要夯实基础,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山垅田复垦改造,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
化,为稳面积、增产能提供保障。要推进粮食产销合作,进一步强化企业在产销合作中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产销合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供应体系,扶持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和“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建设,加强粮库建设和储备粮管理。
二要强化产业提质增效。产业兴则农业兴,产业旺则三农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要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原则,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全产业链路径,加快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一要调优布局。围绕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加快形成绿色现代农业产业带、现代农业产业带、城郊平原现代高优农业示范园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布局,持续推动名优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禽、花卉、林竹等特色产业基本形成基地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格局。加快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农民创业园(示范基地)、市级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山地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等建设,提升 x 市特色现代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二要做强品牌。坚持“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竞争力”。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目标,深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计划,扎实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扩大品牌效应,巩固中国驰名商标、x 省著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国设区市首位位置。要新增一批“三品一标”农产品,创建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认定一批 x 名
牌农产品,打造一批出口农产品自主品牌,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品牌农业企业,支持各地争创全国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和名牌农产品。三要壮大产业。围绕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目标,坚持以绿项目带动、龙头牵引、产业集聚、农民增收为基本原则,支持发展“一村一品”,培育发展 “一县一业”。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全面提升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使我市形成主导产业更加突出、特色产业更加鲜明、一二三产更加融合、全产业链更加完整的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四要搞活流通。重视发展农产品加工,推动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 80%以上。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和支持力度,引导与合作社、农户建立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发展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同时,要通过建立产销联盟,强化产销对接,支持发展定制配送、直供直销等流通新模式,推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发展农村电商,让农产品卖得更好、卖出好价钱。
三要强化生态绿色发展。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把绿色发展导向贯穿农业发展全过程,逐步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生态农业发展格局。一要创新业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独特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支持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小镇,培育一批休闲农业
示范基地,将特色产业、生态资源与旅游、文化、康养等深度融合,通过多种方式把农业农村生态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二要建立机制。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广农业环保技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动农业产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继续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行动,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巩固生猪养殖污染防治成果,严格控制生猪养殖总量;全面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注重生态富硒富锌产业开发,生产优质生态富硒、富锌农产品。三要完善体系。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强湿地、天然林等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实施造林绿化和开展水土流失治理。
二、建立健机制,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
一是坚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城乡结合部和特色乡镇建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推动 x、x 全国特色小镇建设,实施省级特色小镇创建项目,加强试点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重点人群落户政策。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解决 “空壳村”问题。
二是坚持基础设施现代化。要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
点放在农村,推进城市的道路、供水、污水管网、垃圾处理、电力电信、环保、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通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做到无缝对接,互联互通。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加快农村新一轮电网改造升级,扩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 4G 网络覆盖面。
三是坚持资金投入最优化。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整合和运用好财政资金,通过设立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基金,以及建立风险补偿金等有效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创新投资建设、利益分配等模式,实施税收、服务等的优惠和便利,来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更多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之中。明确国有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任务和要求,鼓励金融机构研发提供更符合农业农民特点的金融产品,通过一系列措施为各类资金在农业农村发展这一大平台上有力聚合、有效融合创造条件。
四是坚持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按照“完善制度、提高水平、逐步并轨”的总体原则,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教育资源、新增医疗卫生资源、文化惠民工程等公共服务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快建立覆盖全
民、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加快完善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提供更多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五是坚持人才引进多元化。发挥乡村干部、经济能人作用,带领群众增产增收。每年选派 x 名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科技特派员工作内容从单项向综合服务拓展。通过重点派往下派村支书的村、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省市确定扶贫重点村,加强与村党支部书记、驻村蹲点干部等下派队伍结合,推动科技特派员服务从生产环节技术服务向生产、加工、流通和行业管理等各环节拓展。
三、激发内生动力,全面推进农民现代化
农业的现代化,关键是农民的现代化。农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主体力量和直接受益者,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充分激发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造就现代化的新农民。
一方面,要切实深化改革。破解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制约,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根本还要靠深化改革。中央和省里对农村改革作出了系统性、长远性、战略性制度安排,下一步关键是要抓落实、抓深化。
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森林是水库、粮库和钱库、碳库的理念,创新林业生产经营模式、管理服务模式、投融资支持模式、生态保护和建设模式。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素质。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促进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探索建立培育发展合作社联合社新机制,规范农民合作社运作,培育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示范场,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激发产业融合发展内生动力。健全支持小农户发展新机制,要继续加大探索力度,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以共享为核心,加强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健全扶持机制,要在重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扶大扶强的同时,将新型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为政府扶持政策的重要衡量标准,推动更多惠农政策和资金资源向小农倾斜。完善经营机制,引导和组织小农户参与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土地入股、股份合作、订单带动、利润返还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
同志们,乡村振兴新画卷不断的在展开,新篇章在不断的书写,全市上下要只争朝夕,坚定信念,苦干实干,久久为功,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在 在 2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号召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围绕落实讲话精神,我就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好全市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强调几点意见。
一、兴产业,培育乡村发展动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农牧民增收脱贫的关键所在,是农村牧区发展的内源性动力支撑。
一是坚持品牌品质并举。加强农牧业品牌建设。抓好特色品牌培育,把增加绿色优质农畜产品供给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扩大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认证面积,增加“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数量,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集群。实施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工程,巩固提升兴安市大米、小米、牛肉、羊肉品牌美誉度,积极争取兴安市大豆、绿豆、
卜留克、马铃薯等区域公用品牌,发挥品牌带动作用,提升农畜产品经济效益。加强品牌营销推介,综合运用农博会、农交会、城市直营店等线下平台,XX 等线上平台,推广集成网络配送、直供直销等营销模式,不断拓展优质农畜产品品牌营销渠道,提升我市农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狠抓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农牧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坚持无标建标、有标提标的原则,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兽药使用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农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完善农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健全从农田牧场到厨房餐桌的质量追溯系统。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能力,抓好农牧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县县试点建设。减控农牧业生产投入品,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牧户按标生产,不断提升农牧业标准化、绿色化、优质化生产水平。推进质检体系建设,确保农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3 月底前正式投入运营,为企业搞好检测服务。强化农牧业科技支撑。依托袁隆平兴安市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技术优势,积极培育优质高效水稻新品种。突出抓好农牧业“种子工程”,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和改良力度,在引、育、繁、推等重点环节上下足功夫,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特色、专用型品种;养殖业要大力推进畜禽改良,通过引进优质种畜、基础母畜和人工改良,有效提升牲畜品质和养殖效益。年内引进推广种
植业新品种 XX 个,新建科技示范基地 XX 处。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种植业要大力推广旱作节水、配方施肥、轮作倒茬等先进实用技术;养殖业重点普及推广肉牛冷配、肉羊人工配种等牲畜改良繁育技术;林果业要示范推广果树嫁接、无公害生产、水肥一体化等林果实用技术,以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二是建设现代农牧业园区。充分发挥市农垦集团土地规模化、集约化优势,加快建设大企业、大园区、大产业,把农垦集团建成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样板。要以 XX 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XX 县现代农牧业园区、为重点,建设集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牧业园区,打造主导产业水平高、产加销能力强、带动农牧民增收快的产业园。
三是推动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建设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引导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能向农畜产品主产区、优势区和现代农牧业产业园集中集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推动中粮玉米深加工、中广核生物天然气、蒙牛乳业特仑苏生产线及高速枕项目开工建设,支持荷丰农业、蒙佳粮油、科沁万佳等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和模式创新,打造一批产业链条长、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领军企业。加快发展乡村服务业。积极培育乡村旅游业,深入挖掘
农牧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既是贯彻落实 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 员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 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 中之重,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强农重点,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 显著成效,为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明显提高。粮食总产连续五年稳定在 60 亿斤。全市建成各类现代农 业示范园区 221 个,产业化经营组织过万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 到 320 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 1155 亿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不断深化。全市流转土地 286.2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 55.47%,农村 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达到 2.9 万个,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 527 家。农产品加 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升至 1.65:1。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建成 高标准农田 73 万亩,规模种养农产品产量占 60%以上,主要农作物 优质品种率
达到 98%。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品牌 526 个,总数全省 第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73 个,总数位居全国地市之首。农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是 5 年前的 1.93 倍。城乡一体化发展统 筹推进。农村文明创建、生态建设和美丽乡村、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 合,县城、小城镇、美丽乡村梯次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 务和社会事业水平不断提升。脱贫攻坚初战告捷。累计实现 69.1 贫困人口脱贫,622 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存量贫困人口从 101.37 人减少至32.27 万人,贫困村数量从 892 个减少至 270 个。2017 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农业生产总体稳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强劲,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 施不断完善,返乡创业就业形势喜人。取得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在 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三农”战线的广大党员干部、市场主 体和农民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 工作,讲五点意见。
一、学懂弄通做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指引乡村振兴的 XX 实践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新时代“三农”发展 新征程。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 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 大问题,作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的战略部署,是振 兴乡村的总纲领。全省经济工作暨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农业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八大工程”,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湖 北样板”。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 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指导 XX 乡村振兴实践,不断开创“三 农”工作新局面。
(一)始终坚持“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 农”工作“重中之重”的论述,集中体现为“三个三”,即“三个必 须”: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 农民必须富。“三个不能”: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 不能淡漠农村。“三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 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我们要牢固树立“稳农” 思想,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
(二)始终坚持优先发展的基本思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把农业农 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 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四 个优先”的要求,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 增
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始终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大提出, 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 要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 业经营体系三个重点。XX 农业农村的短板在现代化,发展潜力也在 现代化,我们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四)始终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党的十九大提出,要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城市与乡村共存共荣、相互 依赖、共同发展。我们要遵循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要求,着力破解长 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尽快实现城乡政策对象平等、产业发展 互补、国民待遇一致,有效保障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之 路。我们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走资源 节约、高效环保、绿色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二、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充分彰显乡村振兴的 XX 作为 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的决策部署,市委提出,当 前和今后一个
时期,XX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 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 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 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落实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 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目标, 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根本动力,统筹推进农村“五位一体”建设和 党的建设,着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推进农业 强市建设,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 XX 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着眼产业兴旺,建设农业强市。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 点,持续实施“两转四用、个十百千”工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要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务实推进“粮安 工程”,完成 76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 60 亿斤。加大农业招商引资,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 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龙 头企业,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稳中求进、稳中提质、 稳中增效。二要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着力在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 品牌化上下功夫。
在绿色化方面,推行化肥、农药减量化,加强农业 面源污染防治,推进“三标一品”建设,增加绿色安全产品供给;在 优质化方面,实施农业科技工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推进农 产品标准化生产,增加优质高端农产品供给;在特色化方面,调整优 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建设一批特色村镇;在品牌化 方面,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批像蕲春蕲艾、麻城福 白菊、英山云雾茶这样的农产品品牌。三要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 融合。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 链,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 为农业服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 有机衔接。大力开发农业多功能,采取“农业+”模式,发展生态农 业、休闲农业、养生养老、文化体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 新业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着眼生态宜居,建设美丽乡村。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 键,要促进绿色发展,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一要开展 XX”行动。实施精准灭荒行动,推进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建设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严格保护好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加快自 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国有林场生态保护修复,保护好 XX 的绿水青 山。二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新一轮 农
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农村危房 改造,推进光纤宽带覆盖向自然村延伸,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 升级。三要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坚持示范引领,深化“一带一片”, 有序推进 1000 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示范创建活动,到 2020 年实现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大力推进乡 镇生活污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乡镇污水处理排放和城乡生活 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
(三)着眼乡风文明,留住乡愁记忆。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根 基,要大力实施文化传承工程,促进乡村文化兴盛。一要保护好乡土 文化。充分挖掘和弘扬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利用农村特色文化资源, 打造地方文化品牌,让乡土文化之根扎得更深,传播得更广。二要弘 扬淳朴乡风。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 神文明创建活动,坚决遏制农村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现象, 推动移风易俗。扶持农村道德讲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 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坚决抵制封建迷信活动,依法制 止非法宗教活动。三要“记得住乡愁”。保护好农村古树、古村、传 统村落、民宿、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等遗产,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大 破大立,让乡村建设既顺应大自然,又传承中华文化,既有现代元素,
也有历史印记。
(四)着眼治理有效,促进共治共享。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 础,要实施红色“头雁”工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 治理体系,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抓住基 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培养“红色头雁”,面向贫困村、软弱涣 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配强第一书记,吸引大学生、农民工、机关 企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发挥村级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 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的运行模式。
二 要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创新党组织领导的充 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 推进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完善农村网格化管理机制,发挥新乡贤作用。
继续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深化村民 自治实践,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三要加强农村法治 建设。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将政府涉农各项工作 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健全农村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深入推进平 安乡村建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和黑恶势力,全面排查治理农村 安全隐患,着力提高老百姓的安全感。四要建立道德约束机制。
坚持 德治为先,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善向上、孝老爱亲、重义 守信、勤俭持家。
(五)着眼生活富裕,提高收入水平。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 本。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觉参与乡村 振兴,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一是依托“三乡”工程,提高家庭经营收 入。我市将大力实施“三乡”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吸引更多的城市和 社会资源进入农村、发展农村,引导“三乡”主体与村集体、农民开 展股份、租赁、流转等合作发展,让农民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二是引导支持就业 创业,提高工资性收入。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 训和创业培训,增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实现“培训一 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提高农民群众就 业稳定性和工资收入水平。三是激活要素资源,提高财产性收入。核 心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集体 资产、资源,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四是完善农 业支持保护体系,提高转移性收入。严格执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 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支农政策,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建 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 农村,富裕农民。
(六)着眼动能转换,深化农村改革。深化改革是乡村振兴的保 障,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着力推进农村各项 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供给。一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 期再延长 30 年的政策。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 建立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信息系统。探索完善承包权有偿退出和 经营权抵押担保机制。
二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房地一 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完善农民闲置 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资格权、使用 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 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农民房屋使用权。三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 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建立集 体资产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管理,到 2020 年基本完成集体经营性资 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推进全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建设,加快构建 以大别山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为龙头,市县联网、对接武汉、交易 有序、监管有力...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动员全县上下聚焦年度目标任务和后评估要求,绷紧思想之弦,卯足实干之劲,对标找差、狠抓落实,为夺取省考“三连好”、市考“五连优”奠定坚实基础。刚才,军亮同志通报了工作情况,安排了具体任务,我都完全同意,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升政治站位,认清形势不懈怠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基础,事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今年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并提出“党中央决定,适时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按照党中央要求,将在5年过渡期内每年开展一次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今年11月份将开展2021年的后评估工作。这次评估验收,工作要求同以往脱贫攻坚考核评估相比,不仅不会降低,甚至会更高,在评
估过程中问题突出或存在规模性返贫风险的地区,要约谈提醒、挂牌督办。省、市也将根据评估结果对各县进行考核排名,结果评定为“较差”等次的要追责问责,可以说责任重大、意义非凡。
总体来看,全县上下能够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坚持政策不断档、责任不松懈、力量不减弱、监测不遗漏,持续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平稳有序衔接。但从媒体暗访、省市检查调研和县上自查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 不到位。
。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盲目乐观、松劲懈怠的倾向,片面认为要求不严了、压力变小了、能歇歇气了,再接再厉、接续奋斗的意识有所减退。
二 是 政策衔接不。
及时。个别部门尚未制定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年度实施方案》、《五年实施方案》以及“1+32”配套政策和返乡创业支持配套政策,影响了政策的延续性和落地执行。
三是 工作落实有差距。个别镇(街道)对动态监测帮扶重视程度不高,网格员配备和培训不到位,对监测程序、认定标准的理解把握不精准,“三类人群”未能及时纳入,为后评估工作埋下隐患。
四是成果巩固压力大。截至目前,全县特殊困难群体有6481户21202人,今年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产业受损较大,存在因灾致贫风险。
面对这些短板和不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以临战的姿态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合后评估任务内容,切实读懂“考卷”、弄清“考题”,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和更实的举措迅速“对标补短”,全力查漏补缺,精心做好准备,确保在
国家后评估检查中取得好成绩。
二、扭住重点关键,狠抓落实不放松 一要强化防止返贫监测预警。
。动态监测帮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和前提,是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总抓手。要抓好防返贫监测,严格落实《实施方案》和《工作导引》,定期全覆盖排查所有农户,对符合纳入“三类人群”的,确保应纳尽纳。要加强网格员培训,将入户核查内容细化,形成网格员逐户排查、四支队伍逐人研判、村“两委”审核确定的规范流程,确保数据真实、过程严谨、结果精确。要落实落细帮扶措施,对排查的各类问题尤其是涉及“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方面的问题,要分类施策、标本兼治,坚决杜绝发现问题无人上报无人管的现象。要做好灾情应对工作,全面摸清群众受灾情况,对受灾困难群众优先落实临时救助措施,把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三类人群”,确保不出现因灾返贫致贫。
。
二要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要壮大集体经济,围绕空壳村、薄弱村、富裕村因村施策、分类推进,重点从产业发展、政策扶持、人才队伍、管理体制等方面寻求突破,全力加快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持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实现产业链合理分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要扛牢粮食生产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大力推广稻渔、荷蛙等综合种养模式,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探索走出稳粮与增收并举的好路子。要全面梳理就业情况,针对不同脱贫人口收入情况和就业能力,充分挖掘公益岗位,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收入。要持续开展劳务输出,组织开展“点对点”的岗位推送,
跟踪掌握就业情况,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
三要扎实做好有效衔接工作 。对中央和省上出台的新政策、新要求,各行业部门要尽快出台符合实际的配套支持措施,建立政策支撑体系。要持续做好扶贫资产监督管理,强化项目库建设,严格资产处置程序,做好资金和项目日常监管,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要抓好小额信贷工作,确保贷款户数、金额不低于去年。要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好用好社区工厂,发展配套特色产业,确保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过上好日子。要强化驻村帮扶工作,新选派驻村干部要逐户走访,苦练“基本功”,做到“一口清”。帮扶单位要严格按照《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到村“六查”入户“六问”行动的通知》文件要求,积极组织帮扶责任干部入户开展工作,帮助解决存在困难。
三、强化责任担当,接续奋斗不停步 一要夯实责任,凝聚合力。
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紧盯存在的短板弱项,逐一研究、亲自推进,层层传导责任压力。
县级领导要率先垂范,亲力亲为、靠前指挥,统筹各类资源,解决突出问题。
各镇(街道)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抓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上来,及时解决具体问题,确保各项部署落地见效。
各行 业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协调指导,抓好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推动各项帮扶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镇村干部、四支队伍和全体帮扶干部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巩固成果和衔接振兴上,全力做好后评估工作,确保所有脱贫户稳定达标,满意度持续提升。
二要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县乡村振兴局要紧盯任务达标、
问题整改和时间节点要求,点对点开展督导暗访,对发现的具体问题要现场指出、限时解决;对发现的典型问题要深入解剖、查明原因,举一反三加以解决。要通过“工作调度、督导督查、检查评估、跟踪回访”等方式,形成全方位严督实考工作体系,倒逼各项工作按时间节点有效推进、有力落实。
三要鲜明导向、严格奖惩。坚持靠作风吃饭,凭实绩说话,强化工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树模、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要严肃工作纪律,对在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不正确履行职责等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特别是在后评估考核中出现问题,影响全县大局的,将严肃追究责任,绝不姑息迁就。
同志们,距离11月份即将开始的后评估,还有不到40天,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全县上下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坚定信心决心,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坚决守住胜利成果,确保经得起各方检验。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编号 意见内容 落实情况1 完善发展背景中“遂松乡村振兴样板区”、“遂昌发展主题”等表述; 已落实,详见文本P16-172 完善现状部分有关汤显祖文化、好川文化的表述,更新游客量、文化礼堂、公路等数据;已落实,详见文本P24、P26-27、P313 完善发展路径中生态价值化方式及未来乡村场景配置部分内容; 已落实,详见P40-414 对接发改、文旅等部门,修改发展目标中部分数据; 已落实,详见P435 完善强美乡村计划中有关农业平台、基地、旅游带等文字表述,增加部分农旅游线体验内容; 已落实,详见P45-496 增加搬迁撤并村与传统村落冲突的解决措施及思路; 已落实,详见P517 完善甜美乡村计划中有关教育设施、文体设施的建设任务;修改有关县域道路、农村道路说法; 已落实,详见P65-668完善淳美乡村中部分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名称,修改文化礼堂建设目标,修改乡风文明建设工程中部分表述;已落实,详见P68-709 完善智美乡村中语言表述,增加浙农码、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等内容; 已落实,详见P72-7410 在要素保障的人才保障中增加乡村干部相关表述,修改资金保障中相关表述; 已落实,详见P7611 对接相关部门,完善乡村建设项目库中部分项目表述及投资金额; 已落实,详见P77-7912 完善文本校对,格式统一。
已落实《遂昌县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评审会会议意见落实一览表评审意见落实6
规划范围为遂昌全县行政地域乡村,县域行政范围总面积2540平方公里,包括中心城区(妙高街道、云峰街道)、新路湾镇、北界镇、金竹镇、大柘镇、石练镇、王村口镇、黄沙腰镇、三仁畲族乡、濂竹乡、应村乡、高坪乡、湖山乡、蔡源乡、焦滩乡、龙垟乡、柘岱口乡、西畈乡、垵口乡,共一城(两街道)七镇十一乡,201个行政村。规划研究范围7
技术路线趋势和要求发展条件发展优势及基础发展格局长三角乡村共富发展示范窗口建设任务 强美乡村 富美乡村 秀美乡村 甜美乡村 淳美乡村 智美乡村建设支撑三大要素保障 6类乡村建设项目库发展存在问题国家乡村振兴及共同富裕示范区背景下的新要求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及未来乡村探索下的新要求丽水市及遂昌县“十四五”发展的新要求未来乡村发展新趋势“人本、数字、生态”乡村发展资源多元丰富;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未来乡村探索走在前列;乡村发展模式优势突出乡村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乡村建设特色不足乡村经济发展较为低端;乡村发展制度创新缺乏1 条省域共富示范带迈好乡村全面振兴第一程1 批未来乡村试点构建乡村全域美丽新格局8
目录2 24 43 31 1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思路新时代美丽乡村发展背景新时期遂昌乡村发展条件5 5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美丽乡村实施建设保障9
新时代美丽乡村发展背景• 1.1 新时代村庄建设新要求• 1.2 未来乡村发展新趋势10
111.1 新时代村庄建设新要求一、“十四五”起,我国进入全面乡村振兴新时期,更加注重农业农村发展质量“十四五”时期将成为我国乡村建设迈入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可以预见中央层面将进一步强化乡村建设要素保障,加快推动发展资源向乡村倾斜,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在此背景下,遂昌应该把握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发挥省部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制度优势,加快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创新力度,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121.1 新时代村庄建设新要求一、国家层面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加快推动数字乡村、村庄现代化建设《关于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12 条具体要求(一)坚持“避害”的选址原则(二)坚持生态友好、环境友好与邻里友好(三)提升农房设计建造水平。推广使用绿色建材。鼓励选用装配式钢结构等安全可靠的新型建造方式;(四)营造留住“乡愁”的环境。尊重乡土风貌和地域特色,打造建筑形体、色彩、屋顶、墙体、门窗和装饰等关键要素;(五)提升村容村貌。乡土气息,鼓励宅前屋后栽种瓜果梨桃,构建乡村生境。重视村庄公共活动空间;(六)推进供水入农房(七)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八)倡导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中心;(九)推动农村用能革新。应用太阳能光热、光伏等技术和产品。推进燃气下乡。推动既有农房节能改造;(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盘活利用闲置农房提供公共活动空间,降低公共建筑建设成本;(十一)加强农房与村庄建设管理。(十二)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体系。《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国务院围绕农业现代化、乡村建设提出具体指导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打好种业翻身仗;• 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 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全面促进农村消费;• 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 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战略目标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重点任务(一)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网络设施、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二)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农业大数据、智慧农业、农村流通服务、乡村新业态;(三)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
农业装备智能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四)建设智慧绿色乡村:
农业绿色生产、生态保护信息化、绿色生活方式;(五)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网络文化引导;(六)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互联网+党建、乡村治理能力;(七)深化信息惠民服务:
乡村教育信息化、民生保障信息服务;(八)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新兴职业农民、激活农村要素资源;(九)推动网络扶贫向纵深发展(十)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
131.1 新时代村庄建设新要求二、共同富裕示范区背景下,山区26县乡村发展成为全省关注焦点,将迎来政策红利袁家军书记的讲话《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加快建设乡村新社区、未来乡村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强化科技创新、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 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构建数字经济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探索建设数字孪生世界;• 数字赋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转移支付、金融、土地等政策制度,在数字场景下打造新型教育共同体、医共体、帮共体、社会治理共同体。缩小地方差距• 加快省域一体化,建成省域、市域、城区3个1小时交通圈;• 推动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按照分类引导、一县一策思路,缩小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差距,衢州丽水要建设好新时代山水花园城市,进一步加强人口集聚,盘活闲置资源,重塑发展格局。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加快推进市民化集成改革;• 深入实施新一轮乡村集成改革,包括宅基地三权分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大力实施强村惠民行动,提升村集体经济,完善两进两回机制。缩小收入差距• 千方百计拓宽居民增收渠道;• 探索稳定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新机制;• 推动低收入群体持续较快增收;• 探索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省对市县财政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度。推动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浙有善育:普惠性托育服务及幼儿园;• 浙里优学:缩小义务教育差距;• 浙派工匠: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浙里健康:智慧医疗、健康管理;• 浙里长寿:居家养老、银发经济;• 浙里安居:现代宜居浙派民居;• 浙有众扶:精准救助、扶贫;打造精神文明高地• 守好红色根脉:挖掘红色资源;• 高品质文化服务体系:实施百城万村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均等;• 打造江南特色的文化创新高地;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 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新格局。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 全省域推进城镇未来社区建设;• 全省域推进乡村新社区建设:深化“千万工程”牵引新时代乡村建设,实现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创建全覆盖,建设万个精品村,建设城乡一体的乡村新社区;• 开展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法治浙江平安浙江• 整体推进党的领导、权力运行、营商环境和社会治理:创新“信用+”治理体系;•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四治融合”模式;• 完善社会风险管控机制。“每年有新突破、5年有大进展、15年基本建成”八大创新性突破性重大举措
1. 五团发展。
差异化打造浙东海洋风情区块、浙南生态绿谷区块、浙西钱江山水区块、浙北江南水乡区块、浙中和美金衢区块“五朵金花”美丽乡村组团。2. 百带共富。
建设百条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3. 千村未来。
开展千个未来乡村建设试点。4. 万村精品。
建成万个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5. 全域美丽。
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创建率100%,新创建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县50个、示范乡镇500个、共同富裕示范村1500个,美丽庭院率35%以上。14“全域美丽、共富示范”新征程1.1 新时代村庄建设新要求二、全省层面深化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及未来乡村探索下的新要求浙江是我国乡村振兴路径探索的创新策源地,2020年11月,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上,袁书记提出创新强美、产业壮美、环境秀美、数智增美、风尚淳美、生活甜美“六美”目标。同时,在全省未来社区试点探索启发下,各地加快探索未来乡村建设,在此背景下,遂昌应发挥浙西南山区特色及生态人文优势,进一步深化未来乡村建设创新和探索,总结浙西南未来乡村建设经验,在全省未来乡村建设中树立典范,塑造遂昌乡村建设品牌。美丽乡村1.0美丽乡村2.0 美丽乡村3.0➢ 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出千村精品、万村景区的“新千万工程”;➢ 新时代美丽乡村:
创新强美、产业壮美、环境秀美、数智增美、风尚淳美、生活甜美“六美”目标。➢ 总结安吉实践经验,出台《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2011-2015年)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2003年,习总书记亲子部署,提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千万工程”,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
151.1 新时代村庄建设新要求二、全省层面深化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及未来乡村探索下的新要求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融合化共享化邻里文化健康低碳生产建筑交通智慧治理党建未来乡村《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未来乡村建设导向及指标要求。下一步将区分不同地域类型、梯次选择一批县(市、区)开展先行试点。未来乡村聚焦“五化十场景”,重点围绕五大建设内容,建成一批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未来乡村,迭代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新标杆。• 强化党建引领,推行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达到省级善治示范村标准;• 常住居民对村党组织调查满意度90%以上,矛盾纠纷化解率98%以上。• 生态指标明显提升;• 全域地表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 宽带入户率90%以上;• 接入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 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掌上办”。• 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 农创客入驻比例、青壮年劳动力净流入不断提高;•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当地城镇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7以内。• 梳理乡村新文明风尚,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新型邻里交往空间;• 加强老祠堂等历史建筑保护,挖掘乡村优秀民俗、农耕、祖训家规等文化资源;• 传承乡村记忆,挖掘乡村特有风貌和田园风光。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未来乡村五大建设内容 “五化十场景”导向
161.1 新时代村庄建设新要求三、丽水市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定位下,花园乡村建设及遂松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成为重要依托丽水是浙江乃至长三角大花园建设的核心区,《丽水市“一带三区”发展规划》中提出,以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长三角知名的健康养生福地、全国高质量绿色发展引领区、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两区两地”为定位,打造“一带三区”市域发展新格局。同时率先开展花园乡村建设探索,力争打造全国乃至全球“花园乡村”建设的先行地和样板区。突出“三园六态”的特色追求,即宜居休闲花园、生态文明花园、健康养生花园,以及乡村环境仪态、空间肌理形态、美丽经济业态、乡风文明神态、综合治理势态、幸福生活状态。聚力花园创建,让诗画田园承载和延续乡愁记忆花园乡村 遂松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乡村振兴聚落区全国样本,支撑丽水 “一带三区” 发展新格局遂松聚落区块构建“一谷三廊四区”发展格局,加强遂松两县在空间联动、平台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公共服务改善、交通互联互通等方面的合作。
171.1 新时代村庄建设新要求四、遂昌县奋力谱写高质量绿色发展新篇章下的新要求“十四五”时期,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山区县跨越式发展“重要窗口”,努力成为山区人民的美好家园、全省人民的向往之地的发展定位。同时,提出 ...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及中央、省委有关会议精神,对全县下一阶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乡村振兴重大意义 “十三五”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干群的不懈奋斗下,全县 XXX 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XXX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由 XXX 年的 XXX%降至 0,全县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成绩固然可喜,但任务依然艰巨。比如,我们 XXX 依然存在农业产业化程度不够高、扶贫产业带动能力不够强、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等问题,特别是受疫情影响,今年一些在外务工的贫困人口面临失业,存在返贫风险。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
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自觉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省市委的部署要求,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继续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苦干、实干、接续干,扎扎实实把过渡期各项工作做好,坚定不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
二、明确目标任务,全面落实乡村振兴各项举措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全县上下要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头等大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
1.。
聚焦“防返贫”,强化动态监测。一要加强行业监测。民政、医保、应急、教育、人社、住建、水利等职能部门要动态监测各自分管领域内全县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和受灾、子女受教育、就业、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情况,对发现可能出现返贫致贫的对象,要第一时间反馈给乡村振兴局和属地乡镇,统筹做好情况核实、帮扶救助工作和信息纳入工作。二要加强属地监测。一方面,各乡镇要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户自主申报监测对象。另一方面,要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工作
队员定期开展集中排查,做好常态化预警工作。同时,结合部门反馈、农户自主申报信息,及时发现监测对象,及时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系统。三要加强社会面监测。县委宣传部、信访局等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媒体、信访、XXX 电话热线等信息渠道,发现因病、因灾、因学等造成生活困难的,及时向乡村振兴局和属地乡镇反馈。四要落实精准帮扶。采取“一户一档”“一户一专班”的办法,对监测对象逐户逐项精准落实产业扶持、务工就业、金融扶贫、教育资助、危房改造、健康保障、综合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不返贫。对经过帮扶,返贫致贫风险稳定消除的,要及时退出,实行动态管理。
2. 聚焦“有保障”,落实帮扶政策。一要巩固拓展义务教育保障。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双线控辍保学”责任制和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二要巩固拓展基本医疗保障。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个人缴费差异化资助政策,确保应保尽保。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确保县域内、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总体稳定在 XX%左右,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监测人口给予倾斜支付。三要巩固拓展住房安全保障。要建立农村房屋安全信息数据库,健全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政策,做到应改尽改、应补尽补,确保住房安全。要持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基”工程,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四要巩固拓展饮水安全保障。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
固提升工程,推行以城带乡、以大带小、小小联合等管护模式,健全完善供水价格和水费形成机制、饮水安全应急保障机制,确保农村饮水安全。五要巩固拓展就业保障。继续实施脱贫人口外出务工交通补助、职业技能培训、雨露计划等各项优惠政策,并采取点对点输送、专场招聘、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等方式推进外出务工,确保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不低于往年。按照每年不少于 XXX 个的标准设置乡村公益性岗位,吸纳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就地就近就业。同时,还要继续实施 XXX,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3. 聚焦“补短板”,推动问题整改。一方面,要抓紧抓实上级反馈问题整改,各级各部门要全面梳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XXX 脱贫攻坚大排查等各类上级反馈的问题,认真核查是否真查真改、是否举一反三整改、是否完成整改,对于整改不到位的,要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另一方面,要从严从快推进突出问题整改。当前,我县在扶贫项目建设、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扶贫小额贷款、消费帮扶等方面还存在进度不快、管理不规范、逾期金额较大、采购额较低等各类问题,乡村振兴局、财政局、金融局、总工会等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要立足 XX 实际,主动谋划、加强对接,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快速高效化解难题、解决问题,让落后的任务指标赶上来。
4.。
聚焦“促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一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突出抓好粮食稳产保供,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守住 XX 万亩耕地面积目标和 XX 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持续巩
固 XX 全省粮食生产重点县、全国油料生产大县、全国蔬菜重点县的行业地位。突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重点围绕 XXXX 等 XX 大特色农业产业,依托 XX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 XX、XX、XX、XX 等重大项目、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加快强链、补链、延链,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和引进一批省市龙头企业、创建一批区域知名品牌,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二要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推进 XX 个示范村 XX 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加快实施“擦亮小城镇”建设三年行动,提档升级农村水、电、路、气、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大力推行 XXX,引导农民科学建房,持续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三要加强和改善乡村治理。要稳妥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确保换出新气象、新作为。要聚焦乡风文明,建好用好新时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持续开展“平安 XX”建设,常态化推进农村地区扫黑除恶,全面落实一村(居)一辅警,发挥县乡村三级调解网络作用,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另外,还要注意一点,从今年开始,到 2025 年,每年省里都要对各市县进行一次“后评估”。与之前的脱贫攻坚考核相比,主要体现在“三个没变”和“三个有变”。“三个没变”:一是严的主基调没有变。二是考核评估导向没有变。三是结果运用没有变。
“三个有变”:一是后评估目标有变化。二是评估指标内容有变化。三是评估方式有变化。
今年 XX 省对各市县的“后评估”已经作了安排,实行百分制考核,考核内容共有“巩固成效、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四项 18 个评估指标。“后评估”考核结果,全省单独通报。同时作为全省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一大项, “后评估”工作成效靠后的,不评定为“优秀”等次,发生规模性返贫的,认定为“差”等次。所以说,“后评估”非常重要,不仅单独记成绩通报,还影响市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等次。大家要对照“后评估”的内容、指标、要求和重点,深挖细查薄弱环节,研究制定有效措施,迅速行动补齐短板,夯实基层基础,以过硬的工作成效迎接上级检查。
三、加强党的领导,加快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 要坚定不移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健全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一要加强组织保障。县委已经调整完善了“XX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组建了“一办六组”,并由分管县领导担任组长。县“四大家”领导、各组责任领导要以上率下、作好表率,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深入到各自包保的乡镇、联系的村以及分管的部门开展督查指导,深入一线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特别是对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要紧盯不放,问题不解决坚决不能放过。各乡镇办场、县直各部门要按要求成立
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配强工作力量,县直各单位“一把手”要严格履行工作责任,既要指导督促做好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乡村振兴工作,抓好产业发展、就业帮扶、乡村建设、资金保障等各项工作,又要全力支持驻村工作队,加强对包保村的指导、督办和帮扶。各乡镇党委书记要切实扛起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好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当好“指挥员”、“战斗员”,冲在一线、干在一线,以实际行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落实、取得实效。
二要强化制度保障。要完善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乡村振兴局、各乡镇要加强对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管理考核、关爱培育,严格落实考勤、请销假、工作日志、谈心谈话、生活补助等各项制度,激励他们担当作为,坚决避免“走读”“混日子”“两不管”现象。要完善财政常态化投入机制。每年按照 XXX 的标准,及时落实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同时积极运用一般债券政策支持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确保资金支持力度稳中有升。要完善乡村振兴考核机制,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列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县委、县政府将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排名靠后的单位,约谈党政主要负责人。
三要强化纪律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关全局、责任重大,必须以铁的纪律、铁的手腕、铁的作风抓好落实。县“两办”督查室、组织部、纪委监委、乡村振
兴局要形成督办合力,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明查与暗访、抽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动态监测、政策落实、资金管理等各项工作情况,特别是对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履职尽责情况,要重点督、严格查,发现问题要及时通报反馈,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实行整改销号。对态度不端正、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要在全县进行通报批评;对行动迟缓、落实不力、影响大局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涉嫌失职渎职的,要及时移交纪委监委,严肃追责问责。
同志们,过往可鉴,当下可为,未来可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三牛”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奋力谱写新时代 XX 乡村振兴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xx 周年。
XX 县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XX 省民政厅扶贫办关于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X 民社救字〔2021〕29 号)、《XX 市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X 民社救字〔2021〕5 号)部署和要求,结合
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回头看”工作、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巩固提升行动及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在巩固脱贫成果 5 年过渡期内,按照中央“四个不摘”的工作要求,保持民政领域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全力保障好符合救助条件的脱贫人口基本生活。调整优化兜底保障政策措施,补齐民生保障短板弱项,适度扩大兜底保障和福利政策覆盖范围,提高民政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实施内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认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保持过渡期内政策总体稳定,健全完善兜底保障政策,巩固兜底保障成果,加强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持续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将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依规全部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各乡镇、经开区要及时与教育、住建、人社、卫生健康、扶贫、残联等相关部门共享信息,按规定协助开展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经本人申请,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对低保、低保边缘对象首次就业,第一年所取得的收入,第二年在核算家庭收入时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50%作为就业成本豁免;对家庭成员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
的,可给予不...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