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3-12-31
[作者简介]高玉亮(1983— ),男,甘肃会宁人,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摘 要]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我国农业领域资源要素重组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动能。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提高乡村产业生产经营效率与效益。然而,当前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还面临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字经济人才匮乏、乡村产业发展数据共享流动机制尚不健全、底层技术创新不足等。为此,各地区在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要采取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表现,然后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问题,最后探讨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选择,以期推动数字经济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最大效能。
[关键词]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10.035
[中图分类号]F49;
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10-0-03
0 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化,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给乡村产业振兴带来了新机遇[1]。乡村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及社会稳定。面对生产效率低下、市场接入难度大等挑战,乡村产业亟须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以实现转型升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相继发布与实施,如何强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的核心技术在乡村产业中的应用,解决生产、管理、销售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乡村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成为乡村产业振兴亟待解决的问题[2]。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具体表现、现实困境和发展路径,不仅可以为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也有助于乡村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助力乡村经济的全面振兴[3]。
1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表现
1.1 提高乡村产业生产经营效率
在当今数字经济的浪潮中,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数字信息技术,尤其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乡村产业的生产和经营模式,从而大幅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首先,数字信息技术通过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慧化和自动化,极大提升了乡村产业的生产经营效率。精准农业生产的实践,依托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能够监测和分析土壤湿度、气象条件、作物生长状态等关键信息,从而为农作物的种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提供科学指导。这种精细化管理使得资源的使用更加合理,最大限度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率和农作物的品质。其次,建立数字支持体系推动了产业信息的高效流转,进一步优化了乡村产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通过构建云平台和信息服务体系,农业生产者可以轻松获取市场动态、农业技术、政策法规等信息,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交流。例如,2019年,贵州省铜仁市借助“智慧碧江农业服务平台”,对该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结构进行数字化重塑,提升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林地、土地等集体资源流转中的配置效率和运行效率[4]。
1.2 提升乡村产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新路径,在提升生产经营效益方面展现出显著的优势。首先,数字经济通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显著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综合成本。不同于传统农业依赖资源投入的粗放管理方式,数字经济赋能下的农业生产更加注重信息和数据的应用。这种以数据为基础的精细化管理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还提高了抗风险能力,从而在根本上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综合成本。例如,辽宁省新民市积极推进“数字农业”建设,在全国率先建设“数字孪生农业基地”,建设“三农”专题数据库17个,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益[5]。其次,数字经济还显著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溢价能力。通过品牌化、标准化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建立,乡村地区借助数字化技术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消费者对健康、绿色、有机的农产品需求日益增长,在数字平台上,通过明确的产品信息展示和品质保证,农产品可以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从而实现价格溢价。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趋势和市场需求,农产品生产者可以更精准地调整生产策略,生产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销售价格。
2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字经济人才匮乏
首先,基础设施不足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很多乡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互联网接入速度慢、覆盖范围有限,这直接影响了数字化技术在乡村产业中的应用效率和范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与产业数字化规模分别达到
9.2万亿元和41万亿元,占数字经济的比重分别为18.3%和81.7%,数字经济的二八比例结构较为稳定。其中,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44.7%、24.0%和10.5%,同比分别提升1.6、1.2和
0.4个百分点[6]。由此可见,农业数字化水平明显低于全行业数字化平均水平,农业数字化发展明显滞后[6]。其次,数字农业应用型人才缺乏。目前,我国缺乏农业数字化复合型人才,且整体数字素养不高,导致数字化农业技术较难应用与推广。《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显示,当前我国数字人才总体缺口在
2 500万至3 000万人。而这一现象在乡村地区更为突出,数字人才的短缺成为数字乡村建设的一大痛点[7]。
在当前的乡村数字化进程中,虽然具备传统计算机技能的人才资源较为充足,但深度掌握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尖端数字化技术的专业人才缺口较大。既精通信息技术,同时对农业生产和产业运营有深刻了解的跨领域复合型人才就更为稀缺[7]。
2.2 乡村产业发展数据共享流动机制尚不健全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源的转化与利用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路径。这一过程涉及数据的采集、存储、传递、分享及加工等多个环节。但是,乡村产业目前在实现数据资源化过程中遭遇了诸多障碍,尤其是在数据的存储、流通和共享机制建设等方面还较为落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与此同时,目前乡村产业数据的采集仍依赖传统方式,导致收集到的信息受到地理和区域的限制,形成了数据“孤岛”。不同地区的部门间存在信息封锁、系统互不兼容、技术平台难以整合等现实难题,阻碍了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利用。此外,大部分农村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数据共享体系,线上线下数据难以高效融合,数据共享流程复杂、效率低下、成本高昂、时效性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
2.3 底层技术创新不足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指出,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数据资产高度分散,数据收集能力有限、覆盖范围不广,导致底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处于初级阶段,底层技术创新不足[8]。一方面,技术的滞后导致农业领域缺乏适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即便数字经济的概念在乡村产业中得到了推广,实际能够落地的技术却因为创新不足而应用受限,这直接影响到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另一方面,数据资源的分散和整合能力的弱化,使得即使在数据量日益增长的今天,乡村产业仍旧无法充分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但目前农业农村领域在这方面能力较弱,使得数字经济的真正价值无法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得到有效发挥。
3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
3.1 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支撑
第一,充分激活公共资源。针对农村边远地区的数字基础建设,政府应通过设立特定基金优先保障。对于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如农产品的加工厂、种植基地及农业技术园区,政府还要提供先进的5G网络、物联网技术和区块链基础设施。第二,激发社会资本对农村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兴趣。在政府专项资金支持的基础上,采取财政补贴等形式吸引私人投资,填补资金缺口。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可以动员更多资源参与到乡村数字化建设中,还能促进大型企业特别是电子商务、快递等行业的企业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如加强智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更高效的农产品供应链,提升农村电商服务水平等。第三,高度重视农村地区数字经济人才的培养,通过鼓励教育机构开设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专业课程,如信息技术、网络数据分析、智慧农业和人工智能等,致力于构建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人才库。针对农户和家庭农场主,实行定制化的培训计划,以提升他们在构建数字乡村、实施智能化农业技术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为广大农户普及基础的智能技术操作和电商知识,提升其数字化工具的使用效率。通过利用直观的视觉技术和开发符合当地需求的教育应用程序,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培训的吸引力,进一步扩大教育覆盖范围。此外,为了激励更多大学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参与到数字乡村创业中,政府应实施经济刺激政策,如优惠贷款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从而加快乡村产业数字化的步伐。
3.2 完善乡村产业数据流动机制,促进乡村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
为了让数字经济更加高效地促进乡村产业的综合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是关键[9]。第一,政府需要更新自身的职能,采取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管理思维,积极推进数据领域的改革,致力于打破各种信息壁垒,建立一个促进资源共享的农业大数据平台,以便乡村产业最大限度利用政府数据资源。同时,拓展数据在乡村产业中的应用范围,加快数字化技术在农业多个分支领域的应用,提高各类资源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综合效能。推动构建一个由政府、研究机构、农业企业、农户以及乡村社会团体组成的网络化产业生态,通过搭建覆盖各个部门、区域和行业的数据共享平台,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精准和高效的决策支持。这样不仅能够促进数据资源的广泛应用,也能为数字经济在乡村产业振兴中赋能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深化技术研发与创新。集中力量在数字技术企业、高等教育机构以及科学研究中心之间建立合作框架,专注开发满足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的关键技术,推动智能装备快速发展。具体而言,应着力推动高级种植技术的开发,提高传感器技术的精确度,提升农业无人机的应用效率,加强智能化农业机械的使用。此外,应用和整合北斗导航系统,为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提供重要支撑,显著提高乡村产业与数字化技术的适配度。第三,加强信息技术和工具的开发与应用。针对我国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强化信息技术终端与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创新和开发。开发商需要与农业领域的专家合作,基于农村产业的实际需求,开发和推广简单易用、功能全面的移动应用程序。
3.3 健全相关法律与制度,优化数字经济赋能环境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要从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层面予以支持。目前,国家层面为加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已颁布多项政策,如《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为数字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方向。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也需要密切跟进,通过经验总结和成功案例推广,利用先行试点带动整体进步,推动地方性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实施,进而促进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激发数字经济赋能潜力,地方政府还应构建多维度的支持体系,优化赋能环境。在土地资源方面,在乡村规划和土地使用策略中,合理增加专门用于乡村产业发展的土地,确保乡村产业的空间发展需求得到满足。资金支持层面,旨在利用中央和省级的政策资助引导,刺激社会层面的资金投入,通过整合国内外资源,包括社会资本和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构建起多元化融资体系。同时,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如推广农村数字金融服务,利用线上平台和移动应用实现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拓展乡村产业的融资途径,加速其数字化转型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荣,柴兵佳.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逻辑、机制和路径研究[J].黑龙江金融,2023(7):40-44.
[2]邢昭.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22(30):25-27.
[3]孙小英.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策略[J].鄂州大学学报,2023(1):82-84.
[4]陈毅辉,洪碧云.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2):105-109.
[5]人民数据.数据变成“新农资”,让农民挑上金扁担[EB/OL].(2023-11-29)[2023-12-1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3879918988696865&wfr=spider&for=pc.
[6]本刊综合.“数字引擎”加力赋能实体经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J].中国信息化,2022(7):20.
[7]杨江华,刘亚辉.数字乡村建设激活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机制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
190-200.
[8][作者不详].《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出台[J].上海城市规划,2020(1):116.
[9]石莹莹.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3(21):92-95.
猜你喜欢 产业振兴数字经济乡村振兴 论如何促进当前景德镇陶瓷产业振兴祖国(2019年1期)2019-02-22“两南”临夏定西脱贫攻坚与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兴旺和特色小镇建设研究世界家苑(2018年12期)2018-12-18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苏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商业经济(2018年11期)2018-01-05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产业振兴北方经贸(2017年2期)2017-04-06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现代管理科学(2017年3期)2017-03-03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西伯利亚研究(2016年5期)2016-12-23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中国市场(2016年37期)2016-11-12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商(2016年25期)2016-07-29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