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学习乡村振兴调研报告根据统一要求,3月上旬,围绕基层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发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等重难点问题,采取集中座谈、个别访谈、入户走访、实地察看等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调研学习乡村振兴调研报告3篇,供大家参考。
根据统一要求,3 月上旬,围绕基层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发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等重难点问题,采取集中座谈、个别访谈、入户走访、实地察看等形式,对全镇16 个村(居、场)开展调研,全面深入掌握了我镇基层党建相关情况,同时结合 xx基层党建考察经验提出对策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全镇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围绕“双争”、“四创”、“中国美丽乡村示范镇”和“xx 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目标,抓基层打基础、抓书记强队伍、抓教育严管理、抓党建促脱贫,为推动基层党建“整市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基层基础逐步夯实。各级党组织坚持真金白银投向基层、精兵强将充实基层、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稳步打牢基层党建基础。加强阵地建设,实施全镇 15 个村级阵地提档升级计划,目前,11 个村党群中心如期建设完成,2019 年将对 xx 村 3个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保证全镇每村基本实现“五务合一”。加强基本保障,不断加大村级转移支付力度,积极落实惠民服务专项资金,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水平,2018 年全镇村主职报酬年均达 xx 万元、副职报酬年均达 xx 万元。发展集体经济,全镇 14 个村年平均集体收入达到 15 万元以上,其中有 9 个村完全化解村级债务。每村民生专项资金每年投入不少于 xx 万元。
(二)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有效发挥。各级党组织坚持加强思想引领、注重作用发挥和促进作风转变,基层组织力明显提升。组织生活有序规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极大提高了党组织抓、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自觉性规范性,特别是每月一次的支部主题党日,将主题党日开在田间地头、屋场湾子等地的活动形式为党员提供了良好的学做平台。组织功能整体增强,大力引导党员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重点
力所能及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党组织有了更强凝聚力。楚湖村以褚家湖粮食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成立了全市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将党支部建在产业协会上,有力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各支部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全镇环境整治行动、清扫主干道、房前屋后垃圾杂物,助推人居环境新提升;建立党群连心制度,广泛开展“三卡一亮一评”活动,鼓励广大党员在生产一线上创先争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结合“头雁计划”“贤达建功、能人建乡”行动和党员标准化管理等工作,大力加强村“两委”干部、后备干部、党员、能人四支队伍建设,并采取签“党员服务承诺书”、划“岗位责任区”、发“红黑榜”和典型推介等方式,推动党员干部、能人贤达干事创业,为农村发展增加了强劲动力。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20 名村级后备干部,其中 17 人在 2018 年村社区两委换届中充实进“两委”班子;选派 3 名优秀机关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建立村级“产业能人库”共 20 人,为村级产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三)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各级党组织坚持资源力量优先、资金项目优先、政策措施优先,贫困村面貌、贫困户生活发生显著变化。建强基层组织,围绕“四双”行动,采取优化组织设置、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加大培训力度等方式,全面提升贫困村党组织与非贫困村党组织战斗力。以“强产业、促脱贫”为工作主线,将党建主业与脱贫主责有机结合起来,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带头领办合作社或产业协会,同时依托该类产业协会,普遍建立产业党小组,探索出“党小组+合作社+党员+贫困户”脱贫致富模式。2018 年先后两次组织村支部书记赴问 xx 问镇、当阳王店镇、庙前镇、淯溪镇等地考察学习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开拓工作视野,提升能力素质。提档基础设施,通过抓党建促发展,推动全镇基础设施不断提档升级,投资 xx 余万元的碑山路改造、中心集贸市场改造、点将路传统文化街区建设、集镇道路刷黑、草溶路加宽改造、镇头山社区基础设施配套、集镇广场建设等项目陆续建设完工,全镇城乡面貌迎来巨大转变,人居环境整体改善。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和支持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高台村欣祥渔业 4000亩精养鱼池基地、郑湖村千亩稻虾连作基地等成为全镇产业调整示范点,辐射带动
周边农户效果显著提升。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形势发展,全镇农村基层党建与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乡村振兴的新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基层组织“乏人”,人才空心化严重。当前 xx 农村普遍存在缺年轻人、缺致富带头人、缺优秀村干部候选人的“三缺”现象,乡村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面临挑战。缺年轻人,“青壮年外出打工,老弱病残留守务农”较为普遍,60、70 岁老人成为农村主要劳动力。缺致富带头人,部分村民思想保守、安于现状,不想方设法找门路、搞产业,种养能手、产业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纪人等十分稀缺,90%的村拥有致富带头人在 1 个左右。缺优秀村干部候选人,一些村“两委”干部年龄老化、能力弱化、方式行政化,后备干部来源不广、培养不够、数量不多,年轻党员少、能人党员少、新发展党员少,部分村在 2018 年“两委”换届存在无人可选、无优秀人可选的情况。
(二)集体经济“乏力”,产业空心化突出。调研发现,农村经济发展不同程度存在经营增收能力弱、抵御风险能力弱、持续发展能力弱的“三弱”现象,乡村产业振兴任重道远。经营增收能力弱,部分村区位条件差,基础底子薄,发展产业既无资源又无资金,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十分困难,基本无经营性收入,主要靠上级转移支付保运转。抵御风险能力弱,一些村产业类型单一,大部分是水稻、小麦、玉米等传统种养殖业,受市场渠道和行情影响较大,而一些村的企业和合作社数量偏少、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产业发展容易陷入规模太小效益低、规模太大风险高的两难境地。持续发展能力弱,一些村对自身资源禀赋不明、发展思路不清,缺少规划、人才和科技支撑,不成品牌、附加值低、无主导产业、没形成产业链,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乡村治理“乏术”,文明空心化凸显。调研了解,农村治理主要存在美丽环境营造难、法治建设推进难、文明风气养成难的“三难”现象,乡村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任务艰巨。村干部做事难,现在县乡大量惠民政策、行政事务下沉到村,村干部超过 90%的精力主要用于落实政策、办好项目、应付事务,镇村之间基本形成了你安排我落实的行政关系,但干部与群众之间却不能通过“我要求你遵照”的简单行政管理来实现,村民自治、柔性管理、基层工作社会化运作等有效方式没有得到重视、运用和推广。美丽环境营造难,有的村民缺乏绿色发展和生态环保意识,生产方式粗放,易出现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环境问题,生活习惯落后,易出现乱堆杂物、乱倒垃圾、乱泼脏水等不良行为,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常态长效。法治建设推进难,一些村民法治观念淡薄,既不懂法也不会用法,“遇事找关系、办事讲人情、信官信访不信法”,多数村务监督委员会没有参与重大事务、发挥实质作用,依法治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还未形成自觉。文明风气养成难,部分村文化底蕴不足,文明程度偏低,党组织对群众教育引导不够,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有的村一定程度存在“赌博风”“迷信风”“人情风”“浪费风”“攀比风”,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养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对标 xx 党建经验下一步对策建议 紧紧围绕促进乡村振兴,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力,综合施策破解农村“三乏”问题,结合 xx 考察经验,对标 xx 党建经验推动 xx 镇基层党建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互融共进。
(一)组织阵地功能化,狠抓党群服务中心全面升级。以推进基层党建“整市推进”为重点,狠抓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提档升级,坚持“以点带面、示范推动”。凸显“党”味,强化政治引领。结合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五心共建”综合体项目建设,亮党徽、亮村标、亮党员身份、亮出党组织结构图,强化党员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宗旨意识,让党员群众知晓党群服务中心地位与作用。凸显“文”味,拓展精神内涵。逐村建立文化长廊,设立村规民约和乡村贤达榜,树立起“典型”,评选优秀党员、最美家庭、劳动模范、孝义人家等各类先进典型,推介其事迹,倡导形成健康向上、淳朴善良的村风民风。活动有“载体”,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各功能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性活动,增强村两委的凝聚力、号召力,打造村级文化名片。把一个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成一个景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进村入组全覆盖。凸显“人情”味,实现党群连心。推进镇便民服务大厅与村便民服务大厅无缝对接,将服务群众事项关口前移至村级
服务大厅,做到“干部多跑路、网络在跑路、群众少跑路”。做好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有条件的村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老人、儿童活动场所,让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去有处、乐有所。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营造邻里一家亲氛围,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党员群众之家”。
(二)干部队伍职业化,选优用好农村党组织队伍。围绕“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作用突出”目标,抓好“选育管用”,着重加强农村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党员三支队伍建设。多元渠道选人,对于现任优秀村干、致富能手等优秀人才,通过组织党员群众推荐举贤、进岗见习历练方式,提前储备锁定一批;对于本地人才欠缺的,党委要担当“猎头”,以流出村外的企业老板、管理骨干、经商能人等为主攻方向,组建专班走出去淘宝寻才,走上门拜访攀谈,依靠乡情真情和细致工作抢才回村、引贤回流,支持他们回村发展农村;针对乡贤能达、退伍军人、退休干部、回乡大学生等有发展潜力的对象,党委要统计摸排、逐村建立后备干部台账,搭建平台有计划地重点培养,蓄足村书记队伍“源头活水”。精准培训育人,坚持以用为训、训用结合,不断加大开放式、多元化、实用性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村两委干部的能力水平。紧扣脱贫攻坚实际和乡村振兴工作需要,为村级干部们量身打造培训模块,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突出十九大精神宣讲、精准扶贫政策解读、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社会工作创新等急需紧缺专题,精准制定实训项目,灵活采取订单式必修与菜单式选学、领导专家授课与外地典型现身说法、课堂教学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等方式,加强精准滴灌,突出实战操演,切实增强政治定力、专业素养和履职本领。科学激励留人,完善精神物质并举的村级激励保障机制,采取提高待遇、搭建平台、畅通出路、授予荣誉、容错纠错等途径,充分调动村级带头人队伍干事创业积极性,让村干部在岗有待遇、干好有奔头、离任有保障,能人发展有机会、服务有舞台、奉献有价值,党员肩上有责任、干事有平台、先进有荣誉。
(三)集体经济长效化,助推村级经济跨越式发展。按照“狠抓薄弱村、壮大一般村、提升较强村”思路,重点采取加强政策扶持、资源开发、资金监管等方式,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高党组织为民办事能力。加强政策扶持,健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政策支撑体系,统筹财政、金融、扶贫、农业、水利、旅游等部门力量,将项目安排、资金投入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机结合,采取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部门结对帮扶、领导联系指导、争取社会支持等方式,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政策、资金、人才等难题。加强资源开发,健全市场导向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推行“支部引领、项目支撑、市场服务”和“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运作模式,采取盘活手上资产“聚财”、引创经济实体“招财”、搭建服务平台“生财”的方式,科学开发村级资源,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带动群众稳定增收,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加强绩效考评,健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绩效考评机制,将村集体经济发展绩效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作为财政调整重点项目和分配奖补资金重要依据,作为镇党委下拨党费和奖补资金重要参考,与综合目标考核、职能部门履职尽责考核和村干部绩效考核挂钩,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专项审计、专业评估、公众评判等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项目建设效益。
(四)党员活动常态化,推进组织生活规范管理。抓组织,活动参与全员化,加强对“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组织管理,对主题党日实行“双定”:一是定时间,原则上确定为每月的 25 日,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半天。二是定参与对象。“党员活动日”在各党支部和党员中开展,对因年老体弱、长期患病、流动在外等原因确实不能集中参加“党员活动日”的党员,各支部结合实际,采取灵活方式如网络、上门讲解等方式进行组织,真正要做到支部全覆盖、党员全参与。抓创新,活动载体多样化,“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除开固定项目外,还可以结合“双报到”、志愿服务、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等,组织开展扶贫济困、支部共建联建、为基层办实事等工作;结合清明、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时点,组织开展红色教育、现场教育等体验式学习活动。通过形式多样选择、紧密联系实际、充分贴近群众的主题党日活动,使党支部功能优化,党员素质提升,群众实惠增多。抓督办,活动推进责任化,明确责任,分层分级抓好“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落实。党委把“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纳入基层党支部党建责任考核,作为支部书记述职考核的重要内容。各支部加强对“支
部主题党日”活动的过程管理,建立健全考勤制度,及时做好活动的计划、实施、记录、影像图片留存和资料收集。组织室采取听、看、查等方式,对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督导和管理,确保活动高质量开展。
根据区政协年度工作计划安排,X月XX日至XX日,区政协副主席全泰源组织镇村组部分委员赴XX XX市、XX市考察学习乡村振兴建设情况。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听取经验、现场交流等形式,走访了XX区屿头乡沙滩村、宁溪镇乌岩头村,绿沃川农业有限公司,蓝美生态庄园,中德活力农耕农场;XX市农村创业生活服务赶街网络服务公司,“XX山耕”,莲都区大木山茶园种植基地、古堰画乡、云上平田和陈家铺民宿等XX余个地点,现将学习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市XX区和XX市基本情况
XX市XX区,位于XX黄金海岸线中部,形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全区总面积XXX平方公里,总人口XX余万人,辖X个街道、X个镇、X个乡。XX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舞台,聚力打通“两山”「X」转化通道,坚定沿着“八八战略”「X」路子,聚力推动乡村振兴,积极探索提炼的乡村振兴“工作十法”「X」被新华社《智库瞭望》《国家财经周刊》和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中央核心媒体专题报道。
XX市,地处XX西南部,形成“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格局,全市总人口XXX余万人,X.XX万平方公里,辖X个区X个县,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也是XX最大的山区,被誉“XX绿谷”“中国生态第一市”。XX市始终坚持以“两山”理论为指导,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探路者和模范生。习近平总书记在XX主政期间,曾先后X次到XX调研,鲜明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XX来说尤为如此”。
二、看到、听到了什么?
20XX年,时任XX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XX省亲自部署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X」工程、“两山”项目和“八八战略”,十五年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为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美丽中国带来了丰富的经验启示。近年来,XX省XX市XX区和XX市两个地区,紧紧围绕农民生活质量提升,立足生态优势,通过“系统推进”“生态宜居”“农村电商”“小镇引领”助力乡村振兴。调研组通过走访各个考察点,聆听专家讲解,深入一线体会,面对面互动交流,从一行一路所观、所听情况来看,两个地区的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思路清晰、举措有力、氛围浓厚、成效斐然,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主要开启了三种“模式”。
(一)坚持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开启“农旅振兴”模式
这两个地区主要依托得天独厚的天然山水资源和采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把握人们对于美好旅游生活需要的变化和升级,大力培育以文化体验、农村风貌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水果休闲采摘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休闲需求,全面推动“乡村+”“农业+”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和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打造“田园综合体”,发展农业旅游产业。XX区积极探索推动“三权分置”「X」改革,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在开发乡村民俗、乡村美食、乡村特产、农事体验、农家生活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乡村休闲、乡村度假等产业。比如,屿头乡沙滩村和宁溪镇乌岩头村,与同济大学合作设计建设,采取保持原貌、就地取材、适度调整、修旧如旧的方式,对古村落进行活态再生再开发,打造旅游综合体,做强XX农家乐(民宿)品牌,带动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XX市依托传统村落、古民居,大力发展乡村度假和休闲养生产业,打造“XX山居”民宿区域公用品牌,突出“小而美”的品牌、“细而精”的模式和“广受益”的成效,以山水为依托,以三农为特色,延伸优质农产品产业链,拓展农事活动观光、体验等环节。如平田村,坐落在海拔XXX米的高山梯田上,是XX市市级农家乐特色村,20XX年,北京DnA设计事务所参与平田村保护公益性建设,打造成集住宿、餐饮、会务、休闲为一体的民宿综合群,素有“云上平田”之称,每年平均入住率达到XX%,旅游旺季达到XX%以上,而且带动了陈家铺等系列农家乐民宿共同发展,形成了发展集聚群。
(二)坚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开启“产业振兴”模式
XX区和XX市突出现代农业对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与引领作用,坚持质量兴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绿色生态”为主方向,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XX区围绕“三生”「X」有机融合和“三农”统筹发展的建设目标,秉承XX蜜橘、东魁杨梅、双季茭白、XX枇杷等农业支柱产业优势,引导产业向集约化发展,全面提升特色农业竞争力。比如,XX区以柑橘科技研发推广园区、现代化种植园区、柑橘罐头产业园和柑橘产业综合体四大“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XX蜜橘品牌振兴,20XX年引进X家工商资本,流转土地XXXX亩打造蜜橘培育基地,近两年年均增幅达X%。同时,XX区积极推广高科技、高产出、高效益的“三高”新兴农业发展模式,如XX绿沃川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自动化蔬菜种植技术和空中草莓栽培技术、良种培育、农业观光、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推广等生产经营及服务与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企业,年产值近XXXX万,每年组织农技培训XXXX余人,为周边村民提供近XXXX个就业岗位,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XX市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行顶格的生态标准、严格的生态治理、科学的生态制度,努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大力推进国家级农高区、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实现了生态农业提质增效。比如,XX松阳县大木山茶园景区,总面积X.X万余亩,拥有茶农XXX余户,政府从统一规划设计,加强原产地保护,提升加工工艺顶层设计做起,对土壤改良、种植、养护、采摘、加工、包装、销售、旅游等各个环节进行全产业链升级,形成种、产、研、销“四位一体”生产模式,茶农人均年收入XXXXX余元,间接带动XXXX余名人员就业。
(三)坚持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开启“文化振兴”模式
这两个地方注重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历史文化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发掘乡村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基因,运用现代手段,保留原始风貌和生态肌理,保护乡土文化特色,保护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和集体情感记忆,打造乡土的、健康的、休闲的、历史的乡村。XX区对乡村独有文化内涵进行挖掘与定位,寻找、修复、重建或新建当地村民的文化认同点、传承点,构成文化认同与传承的有机体。比如,屿头乡沙滩村的“社戏广场”等改造项目,突出了乡村社会文化建设的特点,形成“道教”“儒家”和中医养生等“文化集聚”效应。同时,XX区于20XX年开始,为完善农村“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在原有农民学习会馆基础上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挖掘本村特有历史文化元素,传承和发扬本土优良人文精神,弘扬主流价值,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成为展示村庄形象的新窗口、传承传统文化的新载体、普及科普知识的大课堂和农民文体活动的主阵地。截止今日,已高标准建成近XXX家文化礼堂。XX市依托省级历史文化重点村和国家级传统村落项目,实施“百村复兴”工程,注重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保护和利用好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莲都区的古堰画乡历史底蕴深远,小镇内有XXX年的国家重点保护单位通济堰、古街旧宅和千年古樟群,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和文化资源,20XX年跻身全国首批X家服务业特色小镇创新试点,拟建的文化产业基地——油画交易中心,引进全国艺术家来创作和设计,打造最大、最优油画交易平台。
三、思到、悟到了什么?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并提高到战略高度,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X」、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一)要树立大农业融合理念。XX区蓝美庄园,占地XXXX亩,总投资X.X亿元,是XX省内规模最大的农业高科技新品种新技术展示馆,坚持一二三融合发展,全力打造集四季采摘、四季赏花、农耕体验、度假休闲于一体的农业休闲综合体。蓝美庄园的建设有效整合长潭水库、富山大裂谷、潮济古村落等周边旅游资源,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现在人们对农业的功能要求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再满足于提供吃饱喝足穿暖,更需要一些文化体验、休闲娱乐、教育科普、健康养生等生态文化功能,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实行“一三”联动、农旅结合,发展乡村旅游,拓宽增收渠道,让广大农民能够实实在在分享到全产业链增值收益。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和加工营销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
(二)要树立大市场抱团理念。XX市“XX山耕”,是全国首个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生产的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全产业链创新服务平台综合体,发挥企业与协会双重作用,搭建政府与市场完美结合的品牌公共运营平台,将XX“农产品”变“商品”、“山货”变“网货”、“线下”变“线上”,实现XX农业“四化”「X」。截止今年,“XX山耕”合作主体、合作基地分别增加到XXX家、XXXX个,背书农产品总数达到XXX个,“XX山耕”品牌价值已达到XX.XX亿元,列中国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第XX位。现在市场是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的大市场,要搞出名堂、树立品牌,仅靠单个主体“唱独角戏”“跑单帮”已经很难实现,尤其很多新主体是搞农业的新生力量,经验不足,难以抵御农业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质量风险。这就需要通过联合与合作模式,强化品牌建设,组建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形式的联盟和团体,提高农产品组织化程度,建立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加快发展直营直销,推动农产品进展会、进超市,推广“会员制”销售、农产品网络营销,推进产品变商品、商品变精品、精品变极品,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
(三)要树立大生态绿色理念。XX区中德农场——被誉为中国人的道德农场,尊重自然规律,以德米特标准为依据,利用动力农法形成独立的生态循环系统,种植蔬菜、果树,养殖蜜蜂、牲畜,利用自然生物之间的共生共性,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关注土壤健康,每年都会种植大量“绿肥”「X」,配合使用活力农耕制剂及堆肥,逐渐激活土壤活力和免疫力,通过轮作、套种、稻鸭、稻鱼共生等方式来改良土壤,为农作物提供健康的生态环境,所生产出来的农作物不含任何污染,也不需任何再加工,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无缝连接。绿色是农业的本色,农业本身就是生态产业,能够给人们提供清心养眼洗肺的好去处,把农业的绿色价值挖掘出来,不仅生产各种绿色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还要提供更多清新的空气、洁净的田园,打造连天白云、青山绿水、鸡鸭成群相映成趣的生产生态新景观。需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推进轮作休耕、生态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上下功夫,实行种养结合,加强农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的示范推广,加快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四)要树立大网络联通理念。XX市农村创业生活服务“赶街”网络服务公司,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公共服务、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三大体系,有效解决农村群众“办事难、难办事”和农产品“难买、难卖”等问题,提高农村活力、引导农村消费、搞活农村供需流通,促进农民增收和创业就业的机会。现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电商换市”等一系列新变革,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样的背景下,推进乡村振兴就要树立互联网思维、用好信息化手段,把小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与生产、加工、流通、管理、服务和消费等各个环节连在一起,实现产品相同、信息相同、服务相同、利益共享,打造“互联网+”农村模式,发展电子商务、众筹农业、网上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把藏在深山无人知晓的优质土特产品更多的摆到城里人的家中,让乡村变的更美好。
四、下步怎么做,做什么?
我区于X月XX日已正式下发《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后简称《实施意见》),从X个方面XX项内容深入阐述了花都区乡村振兴具体步骤、目标和要求,内容紧贴实际、方法具体详实,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如果按照《实施意见》目标任务稳步推进实施,花都的乡村建设定将如期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定将为我省、市新一轮振兴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的贡献。调研组结合赴XX实地考察,并在认真研学区《实施意见》基础上,提五点建议。
(一)贯彻乡村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要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准确把握中央关于治水的战略定位,坚守空间均衡的重大原则,统筹兼顾乡村振兴与治水、治山、治林、治田关系,避免长期以来实际存在的因重开发建设、轻生态保护,开山造田、毁林开荒、侵占河道、围垦河湖,带来的生态系统严重损害和由此导致的生态链条恶性循环,把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刚性约束,贯彻落实到乡村振兴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要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结合地域特色、人文历史,把握差异性,科学规划、试点先行,打造一批拿的出、叫得响、有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近期建议全力推进梯面森林小镇(重点打造埔岭村、民安村)、赤坭生态休闲小镇建设(重点打造瑞岭村、蓝田村、锦山村),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推进芙蓉嶂度假区建设,打造天马河生态景观带、巴江河(白坭河)生态景观带。推动花东镇深度参与广州中部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二)主动创造乡村发展综合条件。根据中央、省市要求的乡村发展优先战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针对各村域自然和社会条件,按照“一村一策”的思路,将XXX条村分为若干类型,实实在在分类落实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工作,以落实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抓手,围绕农民住宅、历史留用地、空心村改造、安置区建设等的统筹安排,探索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承包权“三权分离”的实用方式,加强政策出台、指引和综合整改,从根本上解决村民住宅困难、农村“两违”屡禁不止和农村发展缺乏抓手问题,积极探索针对性强的乡村精品民宿、农家乐的简约管理和环保消防的报备方式,着实解决乡村振兴综合软硬条件和用地、用电、用水、用人的政策支撑。
(三)积极强化镇村产业支撑。当前,我区传统种养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适度规模经营尚未形成,农业产业链条不长,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农业企业存活率比较低。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没有产业的支撑,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长久维持。一是引资引智要做“加法”。区镇村要以资源为“新郎”、资本为“新娘”,鼓励引导投资机构、创业团队到农村区域投资兴业、大展手脚,可以借鉴XX区与同济大学合作,推动“学院+基地”“学院+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引进相关大学的专业“设计+投资”团队进驻赤坭、狮岭、梯面等地区,就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加大与乡村发展专业机构、资深专家的合作交流力度,为镇村量身定制产业发展策略,力争在镇村产业拓展、新业态策划、新模式探索上取得新突破。近期,在芙蓉度假村的综合利用,赤坭的蓝田、瑞岭,梯面的红山、浦岭的总体提升方面需要加大推动力度,取得长足进步。二是强化治污扫黑、散乱污和两违集中的“减法”整治。充分凭借中央省市治污扫黑、散乱污和“两违”集中“减法”整治的东风,彻底摘除多年来沉积乡村的毒瘤,全面扫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种障碍,积极为乡村振兴创造条件。按照“人以食为天,农村要发展、农业种养要延续、农民要有出路,农保区也要给出路”的思路,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统筹兼顾,建立农、畜、牧业生态化建设机制;按照“规模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根据各镇域环境承受能力,以满足治污水土指标达标为前提,主动设立高密度养殖区,整合规模生态养殖,配套治污设施,有针对性种植对畜禽养殖污水修复净化作用强的植物,建管监并举,实现既保障花都区的禽畜产品有效供给,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协调发展,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区域种养平衡及生态和谐。同时,积极引导养殖户向菌类、花卉等生态高效产业转产。规范管理,巩固防治工作成效,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三是产业融合要做“乘法”。在区全面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XX」的基础上,要注重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互联网+精加工”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充分拓展现有炭步芋头、李溪石硖龙眼、京塘莲藕、杨荷荔枝等特色农产品的包装宣传品牌优势,积极谋划针对农产品加工增值环节的招商项目。目前,全区没有大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环节和牵引作用发挥作用不大,需要新培育一批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可以借鉴XX市“XX山耕”模式,构建以“生态精致农业+”体系,探索种养与加工两条线分线运行,以组织化加工对接组织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发展冷链物流,提升产品附加值,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更加多元和坚实的产业支撑。四是质量兴农要做“除法”。要立足区镇村特点、农业生产分布和发展情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跟市场需求,立足资源禀赋,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大力调整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在区推进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的基础上,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加快推进农业由产量导向转向质量导向,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放在突出位置,结合区绿色金融“X+X”政策文件,着力解决“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把“种什么、吃什么”转变为“吃什么、种什么”,让单向的“种得好”转变为双向“卖得出、卖得好”。如果每个村都能形成一个高品质、有市场、能富民的产业或特色品牌,全区农村经济就能实现质的提升。
(四)努力提升镇村建设水平。《实施意见》中从X个方面明确了全域推进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一年来,我区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污染治理”“两违查控”工作,镇村在“软件”方面得到了提升,村容越来越整洁、乡风越来越文明、农村越来越和谐,但“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建设标准不够高,推进速度比较缓慢。当前,广大农民物质生活富裕后,对美好生活的渴求特别是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来愈强烈,需要“有办事、有交流、有学习、有娱乐”的场所。一要让办事有场所。在区构建新型助农服务体系中,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服务功能定位和强化,网络不仅要为村民提供电子商务平台,更要将为民服务触角延伸到末端。可以借鉴XX区“赶街”生活服务平台,以“最多跑一次”为牵引,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在区推行“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推动镇村“四大平台”「XX」向村级延伸,努力消除城乡之间的数据鸿沟、信息孤岛,让数据多跑路、农民群众少跑腿,让群众真正获得幸福感。二要让交流有场所。针对农村老弱病残群体,在区推进健康镇村建设和深化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的基础上,建议积极探索建设流动幸福院,按行走里程不超过X.X公里标准,建立群众交流服务站,配套活动室、休息室、亲情联动室、爱心饭堂“三室一堂”,对留守儿童“亲情关怀、爱心助长”,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三要让文娱有场所。在区打造“十里文化圈”的基础上,建议加大对农村各镇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保证每个村都有一个以上的综合体育运动场,包含露天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小型足球场等,并给予足够的开放时间,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能享有参与体育健身的权力。
(五)始终坚持镇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基础。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特别是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继续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一是推进农民就业创业实现增收。在全力推动散乱污企业的整治和河湖治理的同时,通过整体实现专业市场改造、产业连片进园区等措施,通过“品牌、标准、检测、技术、人才、设计、金融、市场、流通”等综合手段,用足用好用活国家内外贸试点政策,扶持壮大一批箱包制造企业,打造一批有国际、国内影响的箱包品牌、全面就地提升皮革皮具产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富裕农村、造福农民、提升农业上的功能和作用;发挥花都花卉、苗木、盘景的传统优势、区位优势和巨大潜力,全面支持和整合业内大龙头企业的发展,培育花都三高农业新增长点,从根本上解决“花城没花,花都没花”问题;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政策基础上完善创业服务,把农村劳动力转移落实到每个农户,加强就业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力争每户有一个技能人、就业人;依托村社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二、三产业,拉动社会需求,有效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引导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发展新经济业态,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吸纳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二是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增收。加快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和合作生产,吸引农民以地入社、带地入股,推行“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品牌”经营模式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分配方式;可以参照我区出台的《鲲鹏计划——花都培育扶持高新企业创新工作方案》,拟制出台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提高企业注入的吸引力,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在保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基础上,解决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现代农业集约化、规模化要求之间的矛盾,让农民分享产业融合发展收益。三是强化农产品营销促进增收。目前,花都没有完善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没有区域公共品牌,可以结合花都农业特色创建一种区域品牌,提升花都区一些名优农产品的形象和效益。例如,XX市,在区域内就打造了“XX山耕”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统一把控当地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标准,提升XX农产品的品牌。也可借鉴XX区“赶街”模式,将花都区的“炭步芋头、李溪石硖龙眼、京塘莲藕”等特色农产品进行打包、宣传,大力推广网上交易、拍卖等现代营销方式,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网络,把优质农产品卖出好价钱。
附件:名词解释
附件
名词解释
1.【两山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八八战略】:20XX年X月,中共XX省委举行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面向未来发展的八项举措,即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①进一步发挥XX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进一步发挥XX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③进一步发挥XX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④进一步发挥XX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⑤进一步发挥XX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XX”。⑥进一步发挥XX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⑦进一步发挥XX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⑧进一步发挥XX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3.【工作十法】:文化定桩法、点穴启动法、柔性规划法、细化确权法、功能注入法、适用技术法、培训跟进法、党建固基
法、城乡共享法、话语构建法。
4.【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XX“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20XX年X月,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主持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XX在全省启动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当时,习近平亲自部署:花X年时间,从全省X万个村庄中选择X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XXXX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XX年X月XX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
5.【三权分置】:指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6.【三生】:生产、生活、生态。
7.【四化同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8.【农业四化】:生态化规划、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电商化营销。
9.【绿肥】:紫云英、苕子。
10.【三+】:农业+旅游、农业+文创、农业+健康。
11.【四大平台】: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
一、农村居民对乡村振兴的关注点(一)期盼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在被问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有关乡村振兴的选项中最感兴趣的部分”时,56 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 23 人选择“生活富裕”,占 41.1%。
(二)期盼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56 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 24 人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收入。虽然近年来我市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然而,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依然较大,需要多方合力来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期盼资金、人才、技术向农业农村流动。在 56 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认为影响乡村振兴的因素是资金、人才、技术的,分别有 42 人、35 人、37 人,分别占75.0%、62.5%、66.1%。在问到“您认为乡村振兴的因素有哪些”时,沙湾村六组龙群莲回答说“当然是资金、人才、技术了,没钱,怎么搞好农村,有钱,没人才和技术也搞不好农村啊”。资金、人才、技术在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这是大家的共识。
(四)期盼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在 56 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期盼的是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分别有 32 人、20 人,分别占 57.1%、35.7%。认为家里每年负担最重的是医疗的有 20 人,占 35.7%。希望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报销比例是村民的共同心声。
二、乡村振兴的有利因素(一)产业发展逐步壮大近年来,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组织不断壮大,为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7 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 105 家,省重点龙头企业 12 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 1573 家,同比
增长 10.77%。同时,全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武昌鱼、蓝莓、沼山胡柚、梁道大米等特色产业,打造本地农产品品牌。2017 年底,全市共有“一村一品”点308 个,示范点 45 个。全市新增农产品“三品一标”有效品牌 88 个,总数达 204 个,同比增加 40 个,增长 24.39%。
(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近年来,xx 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调查中发现村民感觉变化最大的是“道路变好了变宽了、房子变大了、村子变干净了”。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乡村资源利用率,2017年主要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约60万吨,综合使用量达57.7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6.2%,较上年同期提高 0.5 个百分点。乡村垃圾按照“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市处理”的模式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指数达到 100%。全市有 600 多座污水处理设施对乡村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污水集中处理指数达到 90%以上。
(三)乡风建设基础扎实 全市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 100%,村卫生室、图书室、体育健身场所、村民活动中心等基础公共服务从无到有不断完善,为乡风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全市对乡风建设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注重以乡村文化为载体,在尊重原有乡村文化体系的基础上吸纳现代元素。在进行农村旧房改造时坚持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
(四)乡村治理有序推进 xx 市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管理途径,整合面向农村的各种管理服务资源,建立全域覆盖的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每个村都有配备网格员,负责收集社情民意、监督环境卫生、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网格化的服务管理体系不仅降低了乡村治理成本,而且促进了乡村的和谐稳定。现阶段,随着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化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更加科学高效。
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一)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一户农民种植 0.8 亩地的小麦,产量 320 斤,毛收入 330 元,投入成本 335 元(整地 90 元、种子 60 元、化肥 80 元、收割 85 元、农药 20 元),人工未计,亏本 5 元。据调查,今年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价格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上涨,全市化肥价格按简单平均,平均涨幅 22.8%。同时,农业生产人工成本不断增长。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二)乡村特色产业不强。通过走访企业,我们了解到,生产特色农产品的企业规模小、生产链短,产业集群度低。以 xx 省梁子镇铁皮石斛生产基地为例,基地负责人表示铁皮石斛种植、加工技术要求高,其中从鲜品烘焙成干品这一环节目前依赖于浙江的同行,其原因是这一环节技术要求高,如果在本地培训工人,由于是临时作业,难以留住工人,所以宁愿将鲜品运往浙江同行那里进行烘焙处理。
(三)技术人才支撑不足。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 50岁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较少。务农人员文化程度一般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推广难,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
(四)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调研过程中,部分村民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做农活了,希望政府供养他们。一些人觉得医疗费用太高,政府最好全部报销费用。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遇到困难和问题习惯于等政策、靠扶持、要条件,过度依赖政府,缺乏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几点建议 1.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共治共享。一是加强基层组织作风建设。基层干部要解决好农村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不断增强乡村治理能力,转变工作作风。在面对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问题时,切实把中央的精神落到实处,为百姓干实事干好事。二是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加大对基层干部法治教育培训,提高他们民主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意识。三是加大乡村振兴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向村民宣传国家各项政策时,进行合理引导,让群众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摒弃“等靠要”思想,通过自身努力奋斗,实现生活富裕。
2.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激发内生动力。一是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观光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力争聚集一批特色产业创新性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加快升级。
三是以品牌意识拓展市场。做响“武昌鱼”、“梁子湖”两大品牌。用“一条鱼”、“一个湖”带响“梁道”、“梁心”等一批产品品牌。
3.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发展农村经济。坚持增加民生投入,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美化村容村貌。在生产绿色安全农产品的同时,注重发展农耕文化、乡愁等精神产品,打造生态宜居的好环境。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农业新业态的投入,推动农业多功能拓展,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健康农业、快乐农业等,使农业成为人们追求幸福的新产业新业态。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振兴技术人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一是加强农业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二是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引进农业科技人才,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鼓励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三新”农民创新创业,使他们成为带动农村发展的生力军。同时,进一步细化扶持返乡创业的相关政策,为返乡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