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整改报告 > 改革自查报告(14篇)

改革自查报告(14篇)

来源:整改报告 时间:2023-02-17 16:05:06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改革自查报告(14篇),供大家参考。

改革自查报告(14篇)

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4篇《改革自查报告》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改革自查报告》相关的范文。

篇一:改革自查报告

改革自查报告

根据《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放管服改革自查工作的通知》(甘建法[20xx]368号)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全面细致的开展了自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放管服工作开展情况

(一)简政放权,提高效能。根据《定西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级政府部门及驻定单位第十批取消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定政发[20xx]55号)要求,我局取消事项一项,原项目名称人民防空工程建设项目及易地建设审批,自文件下发以后,我局严格执行文件精神,取消了中型及以下单建人防工程、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批事项。

(二)转变服务方式,接受社会监督。我局在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定西子站阳光政务公布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我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共153项,其中:行政许可22项、行政处罚93项、行政确认2项、行政奖励1项、行政征收2项、行政强制1项、其它行政权力32项。为做好服务和监管工作,推进我局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转变行政审批方式,着力打造依法行政阳光政务,20xx年全局22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行政审批窗口受理范围,进驻市政务大厅住建窗口统一受理。截至目前,共受理审批事项541件,办结530件,其余11项正在办理中,办结率97.9%。

(三)做好公共服务事项梳理,制定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认真贯彻落实三张清单一张网的政务公开要求,对承担的行政职责认真进行梳理,制定了房屋所有权登记、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的办事指南,对公共服务事项名称、办理依据、基本流程、申请材料、收费依据及标准、咨询方式、受理机关等事项进行公开。并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环节,缩短办结时限,积极推行网上办公,于今年8月份开通运行了住房信息系统,实现了新建商品房销售合同网上备案登记,极大的方便了房产开发企业和办事群众。同时按照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的要求,根据职责定位,落实责任主体,明确相应责任。增强了公共服务事项办理的透明度,方便了服务对象,强化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

(四)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阶段性回头看。

一是按照《定西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对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阶段性回头看的通知》要求,对近年来中央、省、市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截至目前各县区对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都没有反应接不住、管不好的问题。

二是根据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市编办等部门《关于合理划分投资项目管理权限做好协同放权工作的意见》(定政办发[20xx]34号)精神,20xx年4月以来,原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负责的市级权限内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的审批工作由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其中党群政法项目、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含污水垃圾项目)、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由我局负责。承担这一工作以来,严格把关,对前置手续齐全、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未超过可研批复10%的项目,严格按照《甘肃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要求,委托具有相应能力的咨询审查机构和审查人员承担,根据技术咨询审查报告,决定给予批复或重新修改上报。近半年来,接到以上三类初步设计审查申请3项,分别为定西市体育场建设项目、通渭县客运中心建设项目和定西市城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项目,已全部批复。

(五)日常检查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确保监管全覆盖。截止目前,全市各县区建成了远程视频监管平台,市区及各县城区95%的建筑工地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基本实现了视频监控全覆盖,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明显增强,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有效提升了施工现场的监管水平。今年全市共检查项目130项,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5份、建设行政执法建议书11份、安全质量隐患和问题整改通知书6份、安全质量隐患和问题清单37份、限期整改通知书5份。

二、保留行政审批事项

目前单位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共22项,没有中介服务事项,只有人民防空工程易地建设审批根据《甘肃省物价局,甘肃省财政局,甘肃省人防办,甘肃省建设厅文件》(甘价服务{20xx}193号)要求,每平方米收费1250元,其余21项行政许可不收费。具体审批事项和办结时限如下:

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核发,办结时限10个工作日;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办结时限15个工作日;

自筹资金建设项目核准批复,办结时限2个工作日;

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及重大内容修改审批,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

三级(含暂定)物业服务企业资质核定,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

四级、暂定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核定,办结时限30个工作日;

暂定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延期核定,办结时限30个工作日;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办结时限15个工作日;

人民防空工程易地建设审批,办结时限15个工作日;

人民防空工程初步设计审批,办结时限15个工作日;

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设施拆除更新、改造、迁移审批,办结时限15个工作日;

人防工程拆除、改造、报废审批,办结时限15个工作日;

城市供水企业资质初审,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

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

城市排水许可证核发,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

城市桥梁上架各类市政管线审批,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

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服务审批,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

燃气经营许可,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停水供水许可,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

挖掘或临时占用城市道路许可,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

建筑施工企业资质认定,办结时限60个工作日;

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核准,办结时限60个工作日。

三、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和平台运行情况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行政许可审批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行政许可审批工作方式,经研究,我局负责市区规划区内的自有资金建设项目核准批复权限。20xx年7月,按照省、市不断深化网络化办公的工作要求,针对自有资金建设项目立项周期长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建了定西市工程建设项目网上审批综合办公系统,系统运行后,大大缩短了办结时限,加快了办事流程,切实提高了办事效率。20xx年,批复全市自有资金建设项目37项,总建筑面积335.8万平方米,总投资117.03亿元。

四、双随机公开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为贯彻落实《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西市实施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定政办发[20xx]88号)和《定西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定审改办发〔20xx〕2号)要求,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简政放权,规范行政执法检查行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了《定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据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方案》。

二是为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根据市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和我局实际,制定并印发了《定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双随机抽查工作实施细则》,同时在单位网站政务公开栏公布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

三是配合市、区两级环保、执法人员联合对定西市区内四起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建设施工单位依法进行了查处,并对三家违规企业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通报。

五、执法案卷规范性管理情况

为进一步规范我局行政执法行为,切实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和水平,对20xx年办理的执法案卷进行了自查,通过进行自查,办理的行政处罚案卷共6件,目前已结案5件,还有一件正在处罚决定执行过程中。处罚单位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十五日内,将罚款交至定西市非税收入管理局指定账号。行政处罚案件执行完毕后,执法稽查科指定专人将全部材料整理、分类、编号、组卷。

六、存在问题

一是由于单位进驻审批事项多,涉及的有些业务要求高,窗口人员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还不太全面,存在个别问题不能及时向企业办理人员答复,需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二是有些审批事项专业要求较高,需要专家会审,由大厅窗口受理后转交相关科室后,由科室向申请企业进行答复办理。

三是网上行权工作进展缓慢,特别是网上办理行政审批事项还不能大量开展,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进展不平衡。

四是在日常监管中,还存在监督管理不能做到全覆盖,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查处不到位的情况。

七、下一步措施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和群众了解审批办理流程,提高企业参与审批和监督审批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我局审批行为更严谨、更规范、更阳光。

二是严格依法行政,合规、简明、高效地做好每一项审批服务。各审批科室、局属单位要严格按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取消重复性、形式化的审批手续,推行网上审批,对审批事项通过单位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审批行为。

三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围绕行政审批服务方式,力争申报材料再精简,没有法律依据的申报材料一律取消。

四是利用双随机机制强化对各市场行为的事中事后监管。综合运用提醒、约谈、告诫等手段,强化对市场主体及有关人员的事中事后监管,把握监管风险点,各科室、局属单位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机制,有效形成工作合力,及时化解市场风险。

篇二:改革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市教育局文件安排,我校从课堂教学改革、大学区管理改革、教育质量与管理、校本研修和联片教研四个方面开展自查,汇报如下:

一、所做工作及成效:

(一)课堂教学改革方面

我校自xx年秋季起开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初步形成“课堂六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基本实现“讲堂变学堂”的课堂变革,所做主要工作如下:

1.加强教师培训,为课改做思想和教法学法保障。为从思想上转变教师们的观念,从技术上帮助教师落实课改,我们通过外聘专家、选派教师外出学习、校本培训三个方面做好了教师培训。

2.狠好制度建设,为课改提供保障机制。为了确保我校课改能够有序进行,我们本着“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分步推进、专业为本、管理落地、文化生根”的原则,制定完善了有关课改的一系列制度。

3.做好每个细节,为课改落实提供保证。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从教学的每个细节做起。两年来,我们通过规范教研组活动、搭建公开课研讨平台、领导示范引领、加强课堂质监、组织课改沙龙、开展教师赛教、课改先进评选等方面抓课改落实。

4.加大投资力度,为课改提供保障。为确保我校课改的顺利实施,学校通过教室硬件升级、表彰各类课改先进、购置学习资料、请进专家派出教师等,加大了后勤保障力度。

5.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为课改增强后劲。为了让我校课改持续深入推进,我们通过课改论文、教学设计、经验材料征集评选,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研究,教师有关课改小课题研究,丰富了我校的课改研究成果,推动我校课改进一步发展。

(二)大学区建设方面

在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安康城区九年一贯制第一大学区以深入调研、资源共享为切入点,以衔接教学为突破口,以毕业班教学质量提高工作为重点,以综合评价激励为推手,以提高学区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内涵发展为目标,逐步推进学区建设工作,主要工作如下

1.以建章立制为基点,为推动学区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为保障大学区各项工作正常运行,我校牵头成立了第一学区组织结构,分工协作,包干联系,部门对接,增强了指令的执行力。先后出台有关学区议事、教学质量管理、毕业班质量奖励等制度,保证学区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2.以寻找工作的结合点为前提,逐步统一思想认识,促进和谐、持续发展。为了推动大学区各项具体工作,努力将松散式的成员结构转化为荣辱与共的目标共同体,我们通过教工会学习文件、展板宣传、召开学区校长会议、组织学区各类活动、组织学区毕业班质量检测等,明确大学区建设的方向、目的、意义,引导大家正面认识对待学区建设工作,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3.深入各小学调研,加深对各小学校情的了解,努力为小学解决困难问题。为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争取成员校对学区工作的大力支持,我们通过学区长带领班子成员先后进入各成员校走访、听评课、交流研讨来了解各校基本情况、办学特色、教学成绩。同时在不违规的前提下,努力为成员校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4.以丰富多样的师生活动为载体,促进学区各方面的交流。为了做好小学升初中的各项衔接工作,为中青年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我们通过毕业班教师与新初一教师座谈会、省市教学能手示范课及专家现场点评、邀请成员校参加我校体育艺术节、学区中青年教师的师德演讲、学区年会及表彰奖励等活动,保证学区内各方面交流有效、有序进行。

(三)教育质量与管理方面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近几年来,我们学校除了持续推进课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在教学管理上也做到了制度约束、狠抓常规、指导检查、评先评优、考核奖励,主要工作如下:

1.加强制度建设,落实考核机制。为了使我校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xx年我校出台《安康市初级中学提高教学质量工作实施纲要》,并且在此指导下,每学期对期中期末考试进行质量分析,做出质量分析报告。每学年对教师的常规工作和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考核。对于毕业班级实施中考教学质量奖励。

2.狠抓常规管理,注重过程考核。每学期都要求教师必须按时上交教学工作计划、教学阶段性反思、教学工作总结,并加强教师备课、作业批改的检查力度。通过周清、节测、月考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3.规范教研组活动,教研活动常态化。为了落实教研组活动,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我们实行领导包抓教研组,并把教研组活动时间上课表,听评课安排用大屏幕公示,集体备课落实到人。每学期开展教学成果征集,每学年开展中青年教师赛教。

4.强抓课改,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和学。自从我们学校课改起,要求老师们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提倡班级学生围坐,充分发挥学习小组作用,实施小组评价激励措施。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同时学校通过教学巡查、推门听课、高效课堂质监保证课改持续不断的推进。

5.评优树模,带动教师及学生进步。每学期对于教师,我们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课改示范教师、课改先进个人等评选。对于学生,我们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十佳少年、校园之星等评选。通过这些评选,树立师生模范,引导教师教学进步和学生学习的进步。

(四)校本研修和联片教研工作

为积极推进校本研修,落实联片教研活动,又好又快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设学习型学校和学习型教师群体,形成民主、开放、高效、常态的教研氛围,我们主要做了一下工作:

1.制定实施方案、出台管理办法。为了保证校本研修能够广泛开展,持续推进。我们制定了《安康市初级中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出台了《安康市初级中学小本研修管理办法》。

2.校本研修注重过程,学分认定有据可查。为了让老师们的研修规范化,系统化。学校印刷分发了《安康市初级中学校本研修手册》,让老师们的研修计划、研修记录、研修活动、研修成果、研修总结等过程性的研修材料能汇集成册。并作为教师个人校本研修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

3.建立个人档案,健全研修评价。通过记录教师学科研修、个人反思、自学笔记、教育叙事、听课记录、优秀教案、参与课题研究情况、论文获奖情况,可以对一个教师的校本研修进行全面综合性评价。

4.成立课改协作体,落实联片教研。xx年10月我们牵头成立了由我校和汉滨民主中学、汉阴蒲溪中学、汉阴月河中学、紫阳初级中学组成的“市初中课改协作体”,通过协作体这个平台,广泛开展校际间教研活动,之后又在协作体成员校分别成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中心教研组,使协作体重心下移,教研活动更接地气。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课改热情衰减,动力不足。刚开始,教师们参与课改的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困难的出现,这种热情逐渐减退。没有足够的热情做动力,我们的课改在减速。因此学校应创新开展各项活动,完善课改评价机制来调动教师课改激情,助推课改进一步发展。

2.缺少课改技术支持,后劲不足。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出现的困惑和问题逐渐增多,这些问题缺少必要的有力的技术支持,即便是自我探索也往往受制于认识和能力无法有效解决。因此学校应继续加强培训和外出学习的力度,为课改解决各种困惑问题。

3.师资严重缺员、教学任务压力重重。我们学校目前有54个教学班,3500余名学生,但只有173名教职工,而且老龄化严重,不能保证各班都能配置优质师资,也不能满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教学的人才需求。一线教师长期高负荷工作,大部分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生病请假愈来愈多,愈来愈频繁,很多班级调不出老师上课,迫不得已只能临时外聘老师,但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继续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解决编制问题,为我们学校多多输送新鲜血液,充实我们的新生力量,改善我们的师资结构。

4.教研协作区的工作进展缓慢。因轮值学区长学校的身份比较尴尬,既不是业务指导部门也不是行政领导单位,只是兄弟学校的关系,而且各自所归属的上级管理部门不同,工作推进难度较大。建议上级部门出台具体工作方案,保证教研协作区工作能够顺利推进。

5.大学区及联片教研活动无经费保障。现在财政管理制度限制了学校的资金使用,大学区和联片教研有些活动只能搁浅。我校也多次向上级部门争取大学区和联片教研专项经费,建议上级部门考虑予以解决。

改革需要魄力更需要决心,已经走上课改之路的我们,会一如既往,勇往直前。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阻碍,都是暂时的,都是可以克服的,在我们市初中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实现学校的突破性发展,办出让人民真正满意的学校。

篇三:改革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我校以新课实验为重点,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开展课程改革实验,现对实验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自查,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介绍

三年多来,随着学校的外地借读生源逐年增加,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但作为学校的领导班子,在这三年里带领全体教职工,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迎难而上,克服瓶颈制约,勇于探索,大

胆实践,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以“求实、创新”的校风为抓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勤奋、创优”的教风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几年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依法治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课改,努力为师生营造良好发展的环境。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办学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市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县首届先进校本教研学校。

二、具体的实施办法

1、制定方案,确定目标和思路

基于对新课程内涵的理解和校情分析,XX年8月,制定了雷甸小学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工作方案,确定我校课改的主题是:“融入新课程,树立新理念、师生共成长”。总体思路是:立足课堂、面向学生,注重反思、优化教师素养,形成办学特色,推动学校跨跃式发展。在教育管理、教育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诸方面,提出具体目标:从学校层面上讲,提出创建县课改示范学校的目标,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打建学科基地,制定名师培养工程,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合作严谨的教研氛围,5年内培养2名县级名师,6名县级教坛新秀。

从教师层面上讲,构建适合不同教师发展的平台,增强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成为研究性教师。从学生层现上讲,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取好成绩。

2、健全制度,加强组织,完善管理。

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起科学管理的观念,充分尊重广大实验教师,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到学校新课程管理中去。

①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下设实施系统,由1—6年级所有学科的教研组长组成,做到校长亲自抓,教导处负责抓,教研组具体抓的工作网络。

②健全制度,规范课改活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相继出台了《课改理念学习制度》《课改教师备课制度》《课改教师常规考核办法》《课改教研制度》《课改教师奖励办法》《课改学生评价办法等,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各项改革措施实施有力,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学校课改活动不断走向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③健全课改保障制度,无论是在硬件添置与辅导材料的购买,还是在师资培训上,学校均给予优先,3年下来在新课程上共投入经费达20万余元。

3、抓宣传舆论,营造实验氛围实施新课程,学校是主阵地,但同时需要取得社会和家长支持与配合,早在XX年5月,我们向家长和社会作了调查问卷,95%以上的家长对新课程不了解,许多家长对自已的子女实施新课程不理解、不支持,为此,我们学校定期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课改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之后定期召开课改成果会,让学长、学生深切感受新课改的好处,进一步增强课改的自主意识,同时征询家长、社会的意见和建议,使新课改革在主体上形成合力。

同时定期编印实验信息资料,让广大教师及时了解学校课改动态。

4、加强学习,树立新课理念

没有学习,认识就不会加深,实践也就失去指导。为了提高全校教职工进行课改实验的自觉性,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明确课改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领会课改的实质,以利于在实验中,运用课程标准,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落实在教学过程之中。

①以校为单位,每周安排一次集中学习,每次学习有书面内容。

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次活动安排理论学习,做到有时间,有内容。

③每学期期末及暑期培训,安排新课程专题培训,形成为听讲座、看录像。

④积极参与并组织外出培训,三年来共参与新课程外出培训,400余人次,其中市级以上有80人次。

⑤邀请专家、教研员来我校指导作新课程讲座。

5、强化常规,减轻学生负担

①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严格做到“五要五不准”。

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在6小时以内,严禁利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

③严格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不布置课外作业,其它年级课外作业最不超过30分钟。严格规范考试,学生考试每学期未组织一次,成绩采用等级制,不按成绩给学生排队。不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门外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

④依据《雷甸小学教学常规》和《雷甸小学教学常规评价标准》,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等工作的管理。

⑤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严格把好征订关,严格按上级有关部门精神为学生订购相关的教辅材料,除教育局审定的教学同书外,没有向学生推荐使用其它练习、复习用书。

6、依托校本,发掘课程资源新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为学校和老师开发课程留下了一定空间,为了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创建我校特色,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作了探索。

①结合学校特色,开掘《科技》校本课程,分上、下两册,36课时,内容包括科普知识、三小制作、科技创新成果等,结合校本课程和选修课,正式进入课堂。

②依托科技实验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近年来,每年成立活动小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活动成果获专家好评,每年获市以上奖。

③挖掘学校隐性课程,丰富课程资源,如建成科技成果室、劳动活动室等。

7、做实教研,构建教师发展平台。

新课程注重教师的反思实践和专业成长过程,三年来,我校以校本教研为手,为教师营造教研氛围,激励教师投身新课程实验之中,提高教师课改意识,挖掘教师潜在的能力。

①构建教学反思平台学校按新课程学科成立“学习、反思、发展”为主题的反思小组,要求教师课课有反思,周周有案例,月月有交流,每学期对教师的案例反思汇编成册,教师在反思过程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

②构建课题研究平台

③构建集体备课平台

备课是搞好课改教学的前提,在模式上改变备课的内容,注重学情分析,教学分析和课后反思,不追求复杂的教学过程设计,而且成立备课组,每二周集体备课一次,每次备课确定教材分析的中心发言人,其他成员补充修改,确定一套完整的课时计划,每位教师再根据班级实际,实行策略修改,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教师对教材的钻研水平。

④构建教研活动平台

⑤构建教师教学展示平台。

每学年开展新课教学展示活动,广大实验教师通过平台,通过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极大地促进教师课堂技艺的提高,两年来,我校承担了县3次课改学科展示活动,获得同行专家好评,4名教师参加县市课堂教学评比,获得好成绩。

8、突出过程,积极探索评价机制。

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在重视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日渐上升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学校开始探索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用评价的多元化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学校根据新课程改革评价功能和实验的要求,结合县教研室的评价要求,我校积极探索学生素质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在操作中注重:

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

②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不仅关注结果,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实践能力的进步和变化。

③评价方法多样化,包括书面作业,行为观察、问题研讨、成长记录等。

同时,积极研究教师教学评价策略,力求以评价提高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篇四:改革工作自查报告

20xx年以来,上安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产改办、国土局、房管局、农发局等相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按照“五个一致”、“应确尽确”、“程序规范”、“群众满意”要求,扎实开展了我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现将我镇近3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上安镇位于XX县城东南面,距县城23公里,距XX市区55公里,幅员面积19。6平方公里,下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5个居民小组,90个村民小组,截止xx年12月31日全镇共有农村人口13761人、4280户;居民1339人、405户,是典型的农业大镇。

20xx年4月县召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动员会后,我镇及时进行安排部署,按照要求认真开展,采取了先在乐善村进行试点,并在总结经验、完善程序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农村产权制度的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今年又按照要求认真做好了深化完善承包地实测确权颁证工作。截止7月20日,全镇6个村、1个社区,90个村民小组、5个居民小组均完成了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颁证工作,颁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95本、集体土地使用权证4552本(按政策暂缓确权332户)、房屋所有权证4552本(按政策暂缓确权332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4982本(确权面积共计17375。28亩、确权地块24650块)。除新安社区外,其他各村均发放了耕保金(除个别农户身份信息有错,暂未发放外,),按县国土局安排,将在近期组织发放到全部农户。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20xx年开展产改工作以来,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上安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镇、村、社干部140余人参与的镇、村、社各级产改工作机构,明确了各自职责分工。实行班子成员挂片包村,全镇干部挂村包社,村干部包社包户,层层落实责任,xx年县委、县政府召开进一步深化完善农村承包地实测确权颁证工作会后,我镇进一步调整充实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为全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圆满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力支持。

(二)、认真完善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1、宣传发动、强化培训

一是多次召开镇、村、社干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群众大会,把每个阶段的工作向群众进行讲解,使群众及时了解、掌握产改工作动态和每个阶段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从而主动参与和主动监督,三年来印发各类宣传资料4万余份,做到了产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各村公开推荐选取产生村监事成员、议事成员和3―6名社资产管理小组成员,对产改工作进行全程参与和监督,各户推举出户主或户主代表决定本社和本户确权的重大事项,体现了民事民定的原则;三是组织镇、村、社干部培训学习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业务知识,特别是今年深化完善农村承包地实测确权颁证的新要求,阐明改革实施步骤,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需要坚持的原则等,确保了产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2、调查摸底,筑牢基础

按照“五不漏”原则,我镇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村社,深入到农户,深入到田间地块,核实本社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情况、各户宅基地情况和承包耕园地情况、人地矛盾情况以及全社现状为耕园地的二轮承包土地情况和二轮承包地中设施农用地、公益设施占地和自留地情况,为下一步确权颁证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群众参与,据实确权

按照县深化完善承包地实测确权颁证工作要求,全镇以国土局二调农用地图斑作为控制数,以社为单位,组织本社群众代表对全社所有耕地和现状为非耕地的二轮承包地进行人工丈量,绘制宗地图,标注各宗地四至、地类、边长、面积等,形成面积丈量公示表并进行公示。在此基础上,按照“起点公平”的原则,通过全社群众充分讨论协商,完善确权方案,制定了本社承包地调整办法,对全社讨论确定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群众,分别按各社不同的情况,采取大调整、小调整等方式,将土地实实在在调整到户,体现了依法确权、据实确权的原则,解决了多年来未解决的人地矛盾问题。

4、坚持原则、群众满意

一是认真做到了人工丈量、实测实确,确保“五个一致”;二是对所有现状为耕园地的二轮承包地进行了确权、对农村散居和集镇符合确权条件的农户进行了集体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确权颁证,做到了应确尽确;三是产改工作的每一个步骤均按县产改办和相关部门的步骤、要求进行,做到了程序规范;四是把政策原原本本交给群众,坚持了民事民办、民事民定的原则,五是对产改工作中出现的纠纷矛盾问题,镇、村专门成立了调解工作小组,组织人员及时对矛盾纠纷进行了调处,调解率达到100%,成功率达到100%,既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又确保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为了确保我镇产改工作的保质保量完成,我镇成立了以班子成员为组长,全体镇干部参与了的自查工作小组,对全镇95个社和全部在家农户进行了全面自查,通过到户询问、查看集体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和农村土地经营权证等形式,对照“五个一致”、“应确尽确”、“程序规范”、“群众满意”等四个方面要求,对全镇产改工作情况进行认真自查自纠,针对自查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及时进行了纠正,对按照政策,暂不能进行确权的情况,我们及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取得了群众的理解。总的情况来看,我镇产改工作是按照县相关部门的安排进行认真落实,绝大部分群众是认可和满意的。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因为产改涉及群众的利益重新调整,加之部分群众把多年来积累的矛盾和怨气在产改工作中体现出来(实际和产改工作无关),造成群众对产改工作的知晓度很高,满意度不太高。针对上述问题,我镇将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知晓率;二是加强矛盾纠纷调解,提高群众的满意率;三是抓好确权成果的运用,促进资源向资本转变,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构建好产业支撑。

篇五:改革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县委办通知要求,我局严格对照《州贯彻落实省20xx年改革方案的27项改革内容》逐一梳理,对我县司法行政工作所涉及的相关工作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州司法局梳理出的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相关工作事项,结合我县司法行政工作实际,确定改革事项集中在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律师工作、社区矫正等5项业务工作方面。

二、主要措施

(一)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力度

坚持“应援尽援”要求,20xx年度,县法律援助中心办理案件46件(其中刑事辩护1件、民事代理2件、民事非诉讼调解43件);为来访人员法律文书和提供咨询283人(次)。20xx年来县法律援助中心共提供法律援助375人(次),超过全年目标任务1.3%;截止目前,全县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3个,其中20xx年新建2个。

(二)拓宽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

按照以牧民定居点及村级活动室建设为依托设立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要求,全县共建成牧民定居点调委会3个。

全县共有村级人民调委会63个,覆盖全县18个乡镇

(三)进一步拓展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

坚持依法组件、党政主导、便民利民、循序渐进、开拓创新五大原则,从便民利民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创新工作理念及载体。形成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综治委、“大调解”牵头协调,主管部门组织,司法行政部门指导,有关部门参与的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工作格局。

人民调解组织向医疗、重点项目、交通、旅游景区、小区等领域延伸。成立了水电资源开发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环境保护纠纷、征地拆迁纠纷、教育纠纷、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物业管理纠纷、伍须海景区、三和小区等10个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

(四)健全完善普法工作制度机制

20xx年,“六五”普法工作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法律七进”活动为依托,紧紧抓住重点普法对象,选准教育内容、突出普法实用,创新普法载体,掀起普法热潮。全县各普法依法治理责任单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原则,共计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教育活动358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5000余份、受教育人数达40000余人次,接受法律咨询达8000余人次。

(五)不断优化普法工作中长期规划

为进一步固化普法工作制度机制改革成果,促进普法工作机制更加健全,重点突出,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日常普法工作中注重案例收集整理,系统分析法宣效果。严格按照“六五”普法总体要求推进工作开展的同时,做好验收迎检各项工作,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性依据。

(六)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专职机构和队伍建设

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积极推进社区工作专职机构和队伍建设。截止目前,我县共接受社区矫正人员37名,均已落实社区矫正帮扶措施,无脱管、漏管现象。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法律援助工作宣传力度亟待加强,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工作知晓度不够。

(二)人民调解组织机构有待健全,目前虽设立了覆盖乡镇村、行业性调解组织,但在机构运行方面缺乏系统指导,缺乏监督制约,在实际调处工作中,部分机构功能未得到发挥。

(三)法制宣传工作与法治建设还存在差距,因个别部门认识不到位,“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格局发展相对迟缓;同时,因经费等因素制约,在创新平台、创新手段开展法制宣传工作中缺乏主动性。

(四)社区矫正工作因起步晚,上层制度设计未完善,该项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加之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等方面缺乏保障性配套制度,在具体工作开展中人手紧、缺经费、无专业人员等现象导致该项工作推进迟缓。

(五)律师顾问制度的执行方面,根据省律师协会相关规定,为有效规范律师执业,律师异地执业时需在当地律师管理部门备案。在实际操作中,因缺乏沟通衔接,个别企业及政府聘任的异地执业律师均未报备,存在律师执业监管盲区。

(六)律师执业权力保障方面,因律师作为法律工作者,并不像公检法等机关工作人员一样具有执法权,律师的权利来自于国家法律的规定和当事人的授权。而受《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的效力冲突及传统的公权至上观念影响,造成律师执业过程中会见难、阅卷难、取证难的困境依然存在。

四、解决方案

(一)依托法律宣传等工作,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宣传力度。不断拓展法律援助面,严格执行“应援尽援”方针。

(二)加强人民调解员培训力度,完善人民调解机构运行机制。

(三)完善法制宣传部门责任制度,加强督促指导。积极配合上级完成“六五”普法验收,进一步推进“法律七进”工作。积极创新法制宣传手段,拓展法制宣传渠道。

(四)加强社区矫正基础性工作,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强化社区矫正调研工作,探索适合地区实际的社矫工作方法,推动社区矫正工作逐步完善。

(五)在律师顾问制度的宣传执行方面加大力度,严格执行异地律师执业报备制度,加强与用人单位沟通,及时掌握律师执业情况。

(六)加强《律师法》宣传力度,强化律师执业道德教育,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完善律师执业权力保障机制。

篇六:推动公车改革自查报告

2016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为使我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向更深层次努力,按照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对2016年上半年全面深化改革度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 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我局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宗旨,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防震减灾工作部署,着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全面、依法、规范履行防震减灾各项工作职责,服务全县工作中心。为推动深化改革工作的有效开展,成立了防震减灾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负责全局深化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安排,办公室两名工作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本单位日常深化改革工作的具体开展。

(二)夯实地震监测预报基础,提升县域地震监测防御能力。

1.认真组织实施省、州、县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全面落实,加快推进地震预警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地震预警示范区”建设服务协调配合工作。今年,省、州地震局规划在甘洛则拉、田坝、玉田、海棠、阿嘎、斯觉、沙岱、坪坝八个乡镇新建地震预警示范台点8个,按照省州要求,我县成立了“地震预警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同省州业务主管部门完成了实地选址工作。目前,各预警台点建设工作正在加紧施工建设,预计6月底前将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2.以高度的责任感,开展地震监测台点安全大排查大整治。1—6月,先后对全县3个强震台、1个二氧化碳监测点、5台地震预警烈度速报仪开展安全运行检查2次,请省地震局相关技术人员对有故障的仪器进行维护维修2次,确保仪器正常运行、网络畅通,观测数据连续有效,为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分析资料。

(三)创新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形式,提升宣传效果。

今年是州政府确定的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年”。按照《凉山州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我局积极推进防震减灾知识大宣讲、媒体大宣传、资料大赠送、影片大播放、课堂大进入“五大”工作的全面开展,以“5.12”汶川地震七周年暨全国第七个防灾减灾宣传日为契机,组织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一是“5.12”当天与全州同步开展了“宣传科普年”启动仪式,向社会公众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农村民居建筑抗震施工指南》、各类地震基本知识、书籍、图册等8500多册,县级相关部门参加了启动仪式,拉开了全县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年”活动帷幕,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是各级各部门通过广播喇叭、LED电子显示屏、电视台、多媒体播放器、电脑网络、手机、微信等新兴媒体广泛宣传防震减灾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震害防御和自救互救知识,宣传覆盖率达85%以上。

三是邀请中国地震局陈德诗专家来甘洛为全县各级各部门300多名领导干部开展了一场以“走近地震,远离灾难”为主题的高规格、高质量的防震减灾知识大宣讲,参会人员受益匪浅。

四是部分乡镇放映队组织村民观看防震减灾、自救互救专题影片;部分学校通过多媒体视频组织学生观看防灾避险、应急自救等地震基本知识和逃生技能。

五是各中小学校按照年初安全教育工作计划,将防震减灾知识融入学生安全教育教学内容,以班为单位,每月开展1次防震减灾知识课堂大进入专题讲座,提高了学生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四)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为推动全县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增强学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应对地震灾害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防震避险、自救互救能力,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我局会同教育局、科协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甘教安〔2016〕3号),决定新增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3所,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开展,9月30日前完成创建任务。同时,我局还落实资金2.9万元,对1所州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6所县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分别给予5千元、3千元的经费资助。

篇七:推动公车改革自查报告

自20xx年5月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来,我县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任务,结合实际,紧密部署,迅速行动,落实任务,扎实推进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面动员部署。20xx年州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召开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及时成立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监察局局长、县财政局局长任副组长,组织、宣传、审计、公安、编办、经发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监察局,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20xx年5月24日,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全县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动员大会,学习传达了省、州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了专项治理工作目标、职责分工、重点任务和时间进度,并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强化组织领导,增强做好专项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工作任务。

为保证全县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规范有序推进,根据海西州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都兰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都兰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并且根据省、州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检查组检查后的要求,县公务用车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多次研究部署公务用车治理情况,对已制定出的《都兰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都兰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进行了细化,更加明确了各阶段任务、要求和我县公务用车新编制和配备标准。

(二)全面自查登记,严格审查核实。围绕公务用车管理使用中存在的`超编制配车、超标准配车、违规换车借车、摊派款项购车、豪华装饰公务用车以及公车私用等六个方面的问题,抓住“自查登记”和“审查核实”两个环节,按照“登记上报、对照核实、逐车甄别、重点检查”的原则,领导小组分了三个组,采取到交管部门核查车辆信息、到单位实地查看、与单位固定资产和财务账目进行比对等方式,多次对各乡镇、各部门公务用车进行监督检查了,督查面达到了100%。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下了监督检查意见反馈单,对超编车辆及时进行了清理纠正。未发现公务用车违纪违规问题和不良问题反映。

根据省、州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关文件精神,按规定我县应配备公务用车234辆,经审查登记,现实有217辆,不超总编。在现有的车辆中:一般公务用车共有162辆,其中有轿车46辆、越野车68辆、旅行车13辆、特种专业技术车24辆、皮卡车5辆、其他车辆6辆;执法执勤车辆共有55辆,其中有轿车22辆、越野车17辆、特种技术专用车1辆、旅行车3辆、其他车辆12辆。按各单位编制核定,全县有18个单位共超编26辆,其中越野车12辆;13辆车车况极差已报废,其中越野车6辆;15辆车正在调剂之中,其中越野车6辆。我县超标车辆共12辆,根据“老车老办法,新车新办法”的原则,继续使用这12辆。

(三)严格配备标准,加强公车管理。通过自查登记、审查核实和清理纠正,全县公务车辆数据和车辆信息已经全面掌握。并且我县按《海西州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及结合实际制定的《都兰县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规定,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购置车辆将严格执行车辆编制和配备标准规定。在公车管理方面,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多次重申公务用车管理规定,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管理,党政机关带头厉行节约,加大“三公”经费减支力度,杜绝超编超标购车,避免公车私用等问题。20xx年5月,县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务车辆管理的紧急通知》,对健全公务车辆管理、公务用车行为、司乘人员安全教育、车辆日常维护管理、违规责任追究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并将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情况纳入年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对违犯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明确规定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并实行“一票否决制”。为防止因换届发生借机更换、更新公务用车行为,我县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作为发现问题、整改提高、规范管理的综合过程,深入开展“车随人走”问题专项治理,对因提任、交流等工作岗位变动调离原单位的领导干部,要求必须将使用的公务用车交回原工作单位,公务用车治理以来全县范围内未发现因换届违规购车、用车问题。

(四)规范公车使用行为,实行标识化管理。为切实加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公务用车使用行为,我县于2016年3月8日起,除公、检、法、司的车辆和已喷涂明显标识的执法执勤车辆、特种技术专业用车、涉密车辆外,116辆公务车张贴蓝色标识上路,实行公务用车一律标识化管理。同时,县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成员单位对公车标识的管理情况开展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围绕健全制度,构建长效机制。我县坚持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的原则,不断建立健全公务用车相关制度,有效防止公务用车多头审批,超标超编配车、公车私用等突出问题发生。一是严格编制标准管理制度。我县根据《海西州党政机关公车配备和使用管理办法》,结合实际,明确了我县公务用车新编制和配备标准,为专项治理工作提供了准确依据。二是严格购置审批公示和登记备案制度。全县凡购置新车和车辆交替单位,财政局对申请单位现有车辆、购车理由、拟购车型及预计车价、资金来源等情况进行全面审查核实后提交县政府研究决定,对同意购车的进行公示。明确规定县四大班子配备车辆报州纪委审批后购买;各乡镇、各部门配备车辆报县纪委登记备案、县财政审查核实并报县委、县政府同意后购买。三是进一步完善车辆日常管理制度。我县结合实际,在已建立车辆管理相关制度的基础上,补充、修改相关条款,进一步完善全县车辆管理制度,要求各单位严格落实公务用车保险、使用登记、单位停放、节假日封存和车辆保养维修等日常管理制度,建立公务用车配备更新和使用情况报告制度,严格控制公车私用。四是实行公务用车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经费管理,实行定额核算和定点保险制度,大力推进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努力从源头遏制违规购车、违纪用车行为发生。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

(一)由于以前多数执法执勤用车编制和配备标准不明确、管理方式不统一等原因,对公、检、法、司的执法执勤用车编制和配备标准不明确,需明确执法执勤用车的编制和配备标准。

(二)由于对公、检、法、司、环保、安监、国土、劳动监察等部门的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车辆无法准确界定等原因,重新核定公务用车编制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由于上级部门对各下级部门项目等工作中配发的专用车辆的编制和标准不明确,在公车治理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有待进一步明确这种车辆的编制和标准的核定。

(四)由于我县地域狭长,地理地质情况各异,又是农牧民人口大县,根据各乡镇、各部门的人员编制核定的车辆编制与实际工作业务量不相适应,有些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因地制宜,科学合理核定车辆编制尚需完善。

(五)公务用车管理和使用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

三、今后工作思路

(一)因地制宜,科学核定公车编制和配备标准。要在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进一步明确公务用车的新编制和配备标准,并根据新编制标准核定公务用编制数,防止一般公务用与执法执勤车辆的重复配备。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业务工作量及公务用车实际使用情况等,相应增减车辆编制数和越野车的配备,力争准确测算和科学合理定编定标准。

(二)深化认识,强化公车治理工作中的领导责任。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使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各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领导、突出重点、强化管理,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自觉的行动、更加有力的措施,把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责任靠到实处;要加强督促检查,要建立纠正处理旬报制度,采取重点检查、突击检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大违规车辆纠改督查力度,对典型案件和顶风违纪者严肃查处,绝不姑息,性质严重的要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三)清改结合,严格处理违规车辆。要继续纠正处理超编超标车辆问题,要坚持边清理、边整改、边建设、边完善的原则,堵塞管理漏洞。督促各乡镇各部门对已经认定的超编车辆,按照提出的处理意见,该上缴的坚决上缴,能调剂的尽量调剂,应报废的及时报废,全部处理到位。要严格执行《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一律不得超标准购买公务用车,确保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取得实效。

(四)完善制度,建立管理长效机制。继续在建立完善编制管理、购置审批、经费预算管理、日常使用管理等制度上下功夫,进一步落实公务用车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以及公务用车使用登记、节假日封存等制度,堵塞管理使用上漏洞,切实解决公务用车监管不严、低效浪费、公车私用等问题,逐步形成和建立工作长效机制。

篇八: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上级关于做好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完成情况检查验收各项准备工作的指示,我们针对我馆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凉州区文化馆概况

凉州区图书馆正式成立于1926年,重建于1956年,原馆址设在武威市东大街。1958年与县文化馆合并,成为文化馆图书室。1984年又重新成立武威市图书馆。是隶属于凉州区文化体育局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凉州区图书馆位于市区中心文化广场,1992年政府投资120万元修建了四层268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大楼。现有职工15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7人,专科学历8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0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4人;现有馆长1人,副馆长2人;馆内设有办公室、综合图书借阅室、电子阅览室、报刊阅览室、多媒体室、采编室、地方文献阅览室(特藏阅览室)、少儿借阅室、过刊借阅室等9个对外服务窗口,拓展了少儿借阅专区,电子书城和盲人有声读物等服务领域。

20xx年,凉州区图书馆经全国第四次评估定级被文化部评为为“三级图书馆”。

近年来,图书馆在区文体局领导下,为繁荣全区文化事业,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读者提供最基本的读书、看报、网上查询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图书馆改革的有益尝试

近几年来,图书馆在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做了一定工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章立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20xx年,图书馆进一步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如:考勤制度、职工请销假制度、目标管理细则、图书馆内部管理制度等,为业务人员的工作业绩和任务进行量化考核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依据。通过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等工作机制,营造了宽松的工作环境,广大干部积极性得以调动。

2、积极推进用人制度改革

根据公益性文化服务的性质、范围、对象、功能以及发展趋势,与人社部门一起,对图书馆职责进行梳理,按照优化资源配置、统筹人力管理、强化服务功能、有利岗位协调、打破职称界限的思路,重新确定岗位类别、个数、名称,梳理岗位职数,岗位类别确定后进行定职、定编,明晰职责任务以及任职、工作条件,并根据岗位所承担的责任、技术含量、劳动强度、工作量大小,划分岗位档次,确定岗位职责,初步建起岗位管理框架。

3、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绩效工资制,根据有

关政策和规定,结合实际,制定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分配程序和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自主决定本单位绩效工资的分配,并依据工作人员的实绩,合理拉开档次,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当前图书馆事业单位改革面临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图书馆自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各种内部、外部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经费不足。近几年,图书馆基础设施有一定的改善。文化事业费的投入相对较少,财政拨款增长幅度跟不上文化事业发展要求,各文化事业单位工作运作中经费捉襟见肘。图书馆图书老化、新书更新不足导致图书结构严重不合理,技术装备达不到现阶段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二是人才缺乏。从图书馆干部职工的构成情况看,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全馆15名事业干部职工中,35周岁以下的只有3人,占20%,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3%,中级以上职称的占40%。图书馆专业人员还是空白,出现思想守旧、技术老化的现象,严重制约了业务工作开展和业务研究的进行,也制约了图书事业的科学有序发展。

三是观念落后。从文化事业单位内部讲,文化从业人员缺乏经营文化的理念,“缺少有钱可以干事业,没钱也要想办法干事业”的精神,依靠政府扶持、财政拨款的等靠要思想和盼改革又怕改革的矛盾心理等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文化体制上的改革与创新。

尽管图书馆改革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尚未形成,所以改革的气氛不浓、思路不宽、步伐不大、成效不足。从宏观层面讲,政府在文化体制改革上缺少规划引导和政策推动。图书馆改革缺少相关的经验借鉴,缺少政策法规体系的配套,缺少政府的引导和推动,缺少整体方案的研究和部署。从微观层面讲,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尚欠深入,某种程度讲,文化事业单位分配机制上的“大锅饭”现象尚未彻底打破,如用人机制、内部岗位设置和用人用工结构不合理,改革创新意识不浓等依然存在。

四、下一步改革的打算

文化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我区图书事业发展,实现全区经济、文化、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牵涉面广的系统工程。根据图书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在以下几方面推进改革:

一是制订规划,走出困境。积极争取区上制订出台切实可行的文化体制改革方案,以政策、制度等形式明确图书馆改革的方向、重点、目标任务和具体激励措施,为深化图书馆改革提供宏观指导和政策依据。

二是改革人事管理方式。一要加大图书专业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力度。二要完善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职工职称的评聘体系。

四是转换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工作运行机制。要加快以劳动、人事、分配为重点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工作运行机制转换。一要转换用人用工机制。建立领导聘任制,职工聘用制。用人用工上由调配任用制向公开招考、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择优聘用转变;管理方式由人员身份分类向职位分类转变;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实行评聘分开,允许高职低聘、低职高聘,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聘用机制。二要完善分配机制。实行成绩实效工资制。收入分配上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强度、责任风险、劳动复杂程度等情况,将管理、技术、责任等要素纳入分配,做到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体现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篇九: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自查报告

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转发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部门《关于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延市办发〔20xx〕3号)要求,局党委高度重视,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对局机关和局属事业单位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局机关情况

我局于20xx年由原延安市外贸局、招商局、商贸办合并组建而成。组建后,核定编制21人,局机关实有人员75人,其中:在职干部22人、提前离岗8人,离休干部7人,退休干部35人。局后勤所在职干部5人、工勤人员3人。提前离岗1人,退休3人,企业安置人员6名。

二、局属事业单位情况

我局系统现有市商务稽查支队、市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市饮食服务职业工种技能鉴定所3个事业单位。3个事业单位中,县级建制单位1个,科级建制单位2个。经编办核定人员编制数27名,实有工作人员27名。20xx年2月经编委会员研究,同意撤销市财贸干部学校(延市编发〔20xx〕17号)。截止目前机构虽然撤销但人员仍保持原状,未做调整。

三、自查情况

我局对清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吃空饷”人员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局党委书记兼局长崔延强同志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张钊铭、副局长王恒伟任副组长,局党办、监察室负责人为成员,按照清理的范围、对象、清理方法的要求,对局机关和局属事业单位进行了全面自查,上榜公示在编在岗人员,没有接到相关息。

我局坚持以群众路线教育为契机,坚持开展机关作风整顿,规范内部管理,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考勤制度,对在职在岗干部职工因病、参加学习等情况均召开局务会研究确定,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批准;局属各事业单位因编制少,任务重,平时有事请假都必须按规定办理。因此,我局机关及局属事业单位没有“吃空饷”人员。

篇十: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县委、县政府下发的《关于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的通知》要求,我校对“吃空饷”问题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公办事业编制共58人,现有在职在岗人员58人。每位教师都能依照学校分工,认真进行备课和上课,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依法执教。

二、自查情况

我校认真学习《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治理“吃空饷”问题长效机制的意见》文件精神,提高教职工认识,同时依照“吃空饷”九种情形对每位教职工逐项进行了排查,具体如下:

1、机关事业单位隐瞒事实、虚报人员编制或实有人数套取财政资金。

自查结果:无

2、在机关事业单位挂名并未实际到岗上班,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自查结果:无

3、停薪留职、自动离岗、长期旷工、小病大养、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非组织选派长期离岗学习的在编不在岗、个人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或单位截留拨付工资的。

自查结果:无

4、已与单位终止人事关系、已办理离退休手续、或已调整工作单位、长期不按规定迁转工资关系,已到退休年龄不办退休手续的,仍按在职人员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自查结果:无

5、已死亡或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失踪,其家属或单位有意隐瞒、虚报冒领工资补贴的。

自查结果:无

6、受党纪政纪处分及行政、刑事处罚等,按规定应该停发

或降低工资待遇,但仍未停发或按原标准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自查结果:无

7、在两个以上单位同时领取财政拨付工资、补贴的。

自查结果:无

8、除以上治理对象外,有违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治理“吃空饷”问题长效机制的意见》中情形之一的。

自查结果:无

9、其他违纪违规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自查结果:无

三、主要做法

(一)是严格加强了日常管理。有效防止和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根本在机制,关键在责任。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严格

加强日常管理,做到管理常态化。

(二)是规范管理制度。我校从制度入手加强管理,落实部门职能责任,建立了相应的责任分担机制。严格每日考勤签到制度,有事、有病请假制度,请假必须写出请假条。不准代签或者无故旷工。

(三)设置了日常监督举报电话,欢迎并鼓励举报人员,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此项工作常抓不懈。

(四)科学建章立制。根据相关干部人事政策和工作纪律处分有关规定,修改完善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从制度上严防“吃空饷”现象发生。

经过认真自查,我校不存在长期在编不在岗、伪造人员编制及长期在册不在岗骗取财政资金、退休和死亡不注销及其他形式的“吃空饷”问题。

篇十一: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自查报告

20XX年,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通过XX镇党委、政府和各村民委员会的努力,我镇顺利开展了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于后。

一、强化了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严把“三关”

为了强化了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镇党委调整充实了“一事一议”工作领导组,同时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实施意见,依据意见,各工作小组对各村申报的项目进行了预算审核、实地调查,对群众积极性不高、“两眼向上”的申报项目一律取消,把好了申报关;工程实施中,工程质量监督小组不定时进行检查,对质量不符合的工程坚决要求返工,以达到符合质量标准为止,严把质量关;工程实施结束,领导组适时进行验收结算,并督促各村将工程的实施情况、验收情况、结算情况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示,体现透明关。

二、强化宣传,明确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1、充分利用标语、广播,加强对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政策的宣传,让大部分群众了解该项政策、支持该项政策;

2、通过宣传,明确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范围、管理原则、政府与村民各自的职责,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主动要求建设,变我们“要求群众改变环境”为“我们群众自己要求改变环境”。

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具体实施情况

XX镇辖15个村和1个社区,20XX年我镇在其中的6个村共实施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7个,所有项目在20XX年12月已全面完工,20XX年12月镇政府组织人员对所有工程进行了逐一验收,经初验全部为合格工程,根据初步结算,该项目总投资达212余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106万元,群众筹资(含投劳抵资)、投劳折资106余万元,实施的基本情况是:

实施村内道路建设工程7个,改扩建公路40.6公里(其中公路硬化0.5公里,新建1公里)。其中XX村改扩建公路14公里,公路硬化0.5公里;XX村改扩建公路3.3公里,新建1公里;XX村改扩建公路5.5公里;XX村改扩建公路5公里;XX村改扩建公路4.8公里;XX至XX公路改扩建6.5公里。

四、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后成效明显

1、XX、XX、XX、XX、XX、XX等6个村修通了6个自然村的公路,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2、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和完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劳动强度降低,生产率大幅提高,农民增加收入的积极性逐步增强。

3、干群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通过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加快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得了实惠,原来有些村干群关系比较紧张,但通过在项目实施中的零距离接触和村干部的实干精神感动了群众,干群关系得到了密切,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逐步减少,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4、据不完全统计,该项目的实施,全镇直接受益的农户达到了30000余人。

五、存在的问题

1、所建工程一是资金不足,二是均为非专业队伍建设,质量不够保证,加之管护落实不够,一部分村只建不管,致使已建成的工程为时不长,造成了资源没有充分的得到利用。

2、村民筹资难,虽然农民筹资额不大,但一部分村民始终不愿意筹资,而愿意投劳抵资,致使工程材料款不足。

篇十二:农机局开展改革工作自查报告

农机局开展改革工作自查报告

为做好迎接国务院开展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工作,根据市编办《关于做好迎接国务院开展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根据 自查 任务表,在系统内逐条对照进行自检 自查 ,现将 自查 情况 报告 如下: 一、简政放权措施落实情况 1、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下放关于取消和下放行政职权项目的决定》(辽政发〔2014〕14号)要求,我局将以下四项行政处罚下放县级,由县级农机主管部门承接。 (1)对涂改或者伪造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检验合格标志等行为的处罚。 (2)对未取得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操作证件而操作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行为的处罚。 (3)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操作员操作与本人操作证不相符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行为的处罚权。

篇十三:林长制改革自查报告

一、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1、20xx年林长制年度目标:20xx年在全市推开,建立市、乡、三级林长制体系,出台林长制工作制度,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机制,为实现森林资源有序利用、建设绿色xx美好家园提供制度保障。

2、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市、乡、三级林长制体系已建立,全市共设立总林长(含副总林长)x人、市级林长9人、乡级林长x人、村级林长x人,生态护林员x名;出台了《xx市林长制会议制度》等7项制度,为顺利推进林长制提供保障。xx唯一一家制定了《xx市林长制公示牌管理办法(暂行)》,明确了公示牌制作规格、管理主体、公示内容和更新要求,有效维护了公示牌的严肃性和时效性。,建立了三级林长“123”巡查机制,即市级林长每月巡查不少于1次、乡级林长不少于2次、村级林长不少于3次的。坚持各级林长抓“三大”,高效推进林长制改革,各级林长抓“大事”,优化林业发展环境,各级林长帮“大户”,助力林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各级林长护“大树”,增强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二、存在差距

1、部门协调力度不够。对林长制会议成员单位配合林长制改革工作上,协调不够、方法不多、工作联动性不强。

2、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结合不足。优化林业发展环境措施不多。

3、围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林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林区道路建设、林业投融资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林业建设方面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1、压紧压实责任。林长制的核心就是责任制。各级林长、林长会议成员单位和林长办都要找准工作坐标,做到当一方林长、保一方生态、富一方百姓。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推进林长制的第一责任人,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研究、重要事项亲自督办,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确保林有人管、事有人做、责有人担,推动林长制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林长会议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协调推进,切实凝聚起工作合力。林长制办公室要抓好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认真做好调查研究、问题反馈,督察指导、经验总结等工作,一环紧扣一环,一步紧跟一步,确保林长制改革扎实有效推进。

2、严格督察考核。加大对林长制改革的督促检查,对改革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工作不实的,要抓住典型,严肃处理。同时,市林长办要认真研究省、市考核细则,有针对性地补缺补差、固强补弱,确保既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3、出台《xx市关于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优化林业发展环境的意见》。

4、精准聚焦“七个一批”。要在全市建设一批好林场、打造一批好基地、培育一批好企业、发展一批好品种、创新一批好模式、总结一批好经验上做实做细,涌现一批好的典型,带动提升全市林业改革发展整体水平。

篇十四:放管服改革自查报告

按照市、区有关工作要求,我局对近两年来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工作进行了梳理,主要涉及行政许可项目精简、清理行政权责、行政处罚案件审批权下放等三个方面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行政许可项目精简。20xx年以来,我局根据区里的总体部署先后完成了两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任务。第一轮改革是从20XX年8月开始至20XX年11月结束,行政审批事项由25项减至2项,精简比例为92%;第二轮改革是从20XX年3月开始至20XX年9月结束(期间新增审批事项9项),行政审批事项由18项减为7项,减少11项,精简比例为61.11%。这两轮改革,结合市、区两级机构改革情况,大力精简压缩审批事项,完善了行政审批配套制度,规范了行政审批方式,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增加了工作透明度,促进了机关廉政建设。2013年10月,我局派出工作人员进驻区行政服务大厅,统一受理各项行政审批申请。(详见附件)

(二)清理行政权责。20XX年,根据区清理行政权责和编制权责清单的工作要求,我局全面启动行政权责清理工作,共梳理行政权责9类,共计611项行政权责事项。其中行政许可7项,行政处罚533项,行政强制21项,行政征收1项,行政检查23项,行政确认1项,行政指导3项,行政服务3项,其他行政权责19项。

(三)行政处罚案件审批权下放。自20XX年3月1日起执法队全面下放街道,行政处罚案件的审批权也一并下放街道,我局不再直接审批案件作出处罚决定。

经统计,20XX年我局行政处罚共立案查处2929宗,决定处罚金额1192800元;共受理户外广告许可182宗,许可155宗,受理垃圾转运证46宗,许可46宗,受理林木采伐许可2宗,许可2宗;签订行政征收合同853份,收取垃圾清运费8961194.88元。截止20XX年4月底,我局行政处罚共立案查处992宗,决定处罚金额356000元;共受理户外广告许可23宗,许可22宗,受理垃圾转运证28宗,许可28宗;签订行政征收合同853份,收取垃圾清运费2999719元。

二、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

(一)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方面。

为提速增效,提升便民服务,我局7项行政许可的办理时限全部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压缩,分别优化为1、5、7个工作日,其中委托街道实施的饲养犬只许可已调整为首办负责制,作为即来即办事项处理;2013年我局制定了《深圳市罗湖区城市管理局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对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依据、审批条件、申请材料、审批流程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制定了外部审批及内部审批流程图,明确每一个审批环节的办理时限,使整个审批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2014年,为进一步规范集中审批后续工作,按照区编委文件精神,我局将7项行政许可归口到同一科室办理,并将科室更名为环境综合审批与管理科。

(二)清理行政权责方面。我局结合所承担的职能职责的实际情况,对9类行政权责611项事项分别做出了保留、取消、下放及整合的建议处理意见。保留事项: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9类574项权责事项。理由为:生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权责,不存在权责交叉情形,且为我局主要职责。取消事项: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深圳市市级行政执法主体变更的公告》(深法制【20xx】159号)的规定,原市城市管理局承担的市政道路管理和市政道路执法职责等7项由于执法主体变更调整为其它职能部门行使。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水务行政执法权的决定》(深府【20xx】114号)综合执法部门不再行使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水务执法权,相关3项水务行政处罚职责交由市、区水务行政主管部门行使。下放事项:“户外广告设置许可”、“垃圾清运”、“环卫设施管理”等3项部分下放街道,以便简化程序,进一步明确事权划分。整合事项:对涉及建设施工、燃气、非法出版物、非法演出、烟花爆竹、殡葬服务、非法办学等24项建议整合至相关主管单位行使。理由为:既非城市管理行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又非与市容管理密切相关且属于现场易于判断、不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检测手段即可定性的事项。依法不属于《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第八条规定纳入综合执法职责范围事项。

在梳理的基础上,我局对行政权责事项分别完善了行政权责登记表,编制了流程图,形成一整套规范化操作流程,并在政务网上进行信息公开,方便市民查询监督。

(三)行政处罚案件管理。近两年来,我局进一步加强了对街道执法队审批案件的管理工作。2013年12月26日,在《罗湖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处罚案件办理规定(暂行)》基础上,制定了《深圳市罗湖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案件办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印发实施。《规定》对行政处罚案件的管理和审批问题作出了进一步规定,明确了除重大、复杂的案件以及当事人申请听证的案件须报区局审查外,行政处罚案件均由街道执法队直接作出处罚决定。同时我局还通过每季度的案卷评查,执法监察等形式对街道执法队的办案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

近年来开展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许可事项可通过调整职能或事后监督等非行政审批方式予以规范,缺乏继续保留的必要。如城市垃圾准运证。在审批内容方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主要审查车辆的质量和技术性能,城市管理部门主要审查车体密闭运输性能,三者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和可兼容性。然而在审批内容并不复杂的情况下,当前申请人获得城市垃圾运输车辆准运许可需要经过三个职能部门,而且每年至少得申请两次年审,程序相当繁琐。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城市垃圾运输车辆准运许可项目可以调整为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审批的事项;二是推行全流程网上审批与部分项目的实际审批流程产生冲突。因我局的审批业务有的需要到现场勘查(如户外广告、林地许可)、有的需要现场审验犬只品种(饲养犬只许可)、有的需要专业现场验车(垃圾准运证),因此只能接受网上咨询业务,无法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三是个别行政审批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且更换频繁。如委托各街道办实施的饲养犬只许可,各街道办安排的审批人员均为临时聘用人员,并且人员处于经常更换状态。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建议

(一)努力推进行政权责清理工作处理意见的落实。为切实加强我区户外广告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明确区、街两级对户外广告设置事权划分,为市民和商家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根据行政权责清理工作下放事项的处理意见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决定在各街道办事处进行试点,将辖区内一楼门楣招牌行政许可事项委托给各街道办理。区委区政府也高度重视该项工作,陈清常务副区长专门在罗湖区户外广告整治工作会议上对该项工作进行了部署。目前我局已起草了委托实施工作方案并提请区法制办进行法制审查。

(二)进一步加强下放事权的监督检查。定期组织开展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案卷评查,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本局行政处罚、行政许可与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情况,规范行政行为,切实提高办案及审批质量与水平。督促各街道办按要求使用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系统,通过网上平台监督加大监督力度,充分发挥电子监察系统的监督作用。区城管监察大队加强对各街道执法队日常执法行为、执法过程的监督,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整改,重大问题派专人跟踪督办,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