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疫情防控 > 鸡传染性鼻炎的临床表现及防控方法

鸡传染性鼻炎的临床表现及防控方法

来源:疫情防控 时间:2024-06-26 12:57:03

赵朋,王培

(1.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孙埠镇人民政府 安徽宣城 242052;
2.安徽省宁国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安徽宣城 242300)

鸡传染性鼻炎由鸡副嗜血杆菌感染所引发,是鸡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呈世界流行,我国各省份和地区都有报道,其中以河南、四川、湖北、山东、广东等地报道率最高,通常呈地方流行,是阻碍养鸡业发展的重要细菌病之一[1]。

鸡副嗜血杆菌是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的短小球杆菌,有的呈杆状和长丝状,一般长0.8~1.6 μm,宽0.3~0.5 μm,单个存在,偶有双个或短链状,美兰染色后观察呈两极浓染特性,表面无鞭毛,不运动,不形成芽孢,新分离的致病菌种表面有荚膜,体外培养对营养要求较高,培养基中需含有X 和V 因子,故巧克力琼脂是临床常选用的培养基。本菌初分离时需要在5%~10%的二氧化碳环境中才能良好生长,最佳生长温度为35~38 ℃,最适pH 值为7.5~7.8,经过1~2 d 培养后能见到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和带有闪光特征的光滑菌落。本菌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力较差,兽医临床常见的消毒剂都对其敏感,温度超过60 ℃在数分钟内可自行死亡,病料组织煮沸后其中的病原瞬间灭亡,不耐干燥,对寒冷有一定抵抗力。抗菌药物中以链霉素、红霉素、土霉素、四环素以及磺胺类药物最敏感。

自然情况下本病潜伏期为1~3 d,感染的病原数量越多,鸡日龄越敏感,潜伏期就越短,如果为老龄鸡或雏鸡,潜伏期可能在一周以上。疾病前期只是鼻黏膜卡他性渗出,可见鸡鼻腔流出稀薄液体,经常有甩鼻动作,而鼻液中含有病原,被甩出后能黏附在笼壁、墙壁、脚板、饮水器、料槽等表面,有的甚至会直接接触到健康鸡,导致本病快速扩散。随着疾病的发展,病鸡发展为鼻窦炎,稀薄鼻液变黏稠,同时含有大量菌代谢产物,使得鼻液有股恶臭味道。变黏稠的鼻液不容易甩出,滞留在鼻孔,水分散发后成为淡黄色的结痂,病鸡有强烈的异物感,不断用脚抓挠鼻部,同时眼结膜也出现发炎、流泪,最后表现出本病特征性症状,即眼圈处的面部开始肿胀,可单侧,也可双侧。

有些病鸡发病更为严重,病原菌经鼻腔进入气管、支气管和肺,造成鸡呼吸困难,伴随着每次呼吸都有啰音,全身缺氧,鸡冠、肉髯发绀发紫,触摸发凉,采食量显著下降,这是由于一方面眼睛视力受到了影响,另一方面受呼吸道感染后的疾病影响,机体缺氧使得消化酶活性下降导致。未经有效治疗的情况下,病鸡精神极度萎靡,对外界刺激不再敏感,体重减轻,粪便不成型。本病的死亡率一般在5%~30%之间,多数因呼吸困难和机体衰竭而死。成年鸡感染后表现出慢性发病,病程较长,期间产蛋率显著下降,严重的能下降40%以上,同时蛋品质也出现不佳,薄壳蛋、沙皮蛋、血斑蛋、畸形蛋、小蛋等比例显著上升,造成的养殖损失较大[2]。

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可见病灶主要集中在鼻腔、鼻窦和呼吸道部位,黏膜肿胀充血,里面充满黏液性分泌物,或鼻孔处留有结痂。喉头、气管、支气管也充满渗出物,表面充血发炎,肺发红,有斑驳样病灶。眼结膜充血发炎,面部、肉髯的皮下组织有水肿,指压留痕。发病时间久的鸡能见到鼻窦、眶下窦和眼结膜囊内蓄积干酪样的物质,这些干酪物是由于黏性渗出物水分被吸收后,纤维蛋白析出而形成的,渗出物过多的鸡还能见到眼部显著肿大,并向外突出。还有些鸡巩膜有穿孔现象,这种鸡会完全失明,采食量锐减,机体营养不良,体重下降,消瘦,眼球久之发生萎缩。

预防本病需尽早发现并隔离传染源,加强养殖场的消毒工作,科学对健康鸡群接种疫苗。

4.1 尽早发现并隔离传染源

病鸡、潜伏期的鸡和康复不久的鸡是主要传染源,这里最危险的是潜伏期鸡和康复不久的鸡,前者由于不表现症状,无法及时发现,在潜伏期内也具有一定传染性。康复不久的鸡很多养殖者容易忽视其传染性,甚至将其和健康鸡混合饲养,导致本病扩散。当鸡群中发现有可疑症状鸡时,首先将其及时隔离在安全区域,之后对全群鸡进行初排查,有精神不振,眼结膜发红,呼吸不畅等表现的要都挑出隔离。病鸡无论是经治疗康复的,还是自然康复的,在症状消失后的1~2 个月内仍不能忽略其传染性,做好全群鸡的生物隔离工作。实验室采集的病料不要随意丢弃,需在消毒液中浸泡2 h以上,或直接焚烧无害化处理才能确保安全。

4.2 加强养殖场的消毒工作

消毒能对环境中的病原体进行杀灭,是切断病原传播的最佳措施。消毒的种类有多种,主要包括带动物消毒、舍内环境消毒、空舍消毒、外来人员及车辆消毒等几个方面。对于鸡传染性鼻炎,该病主要经呼吸道和鸡之间相互接触传播,基于这种传播方式,消毒重点应倾向于带鸡消毒和舍内环境消毒两个方面,带鸡消毒可选的药物有戊二醛、癸甲溴铵、苯扎溴铵、过硫酸氢钾、碘溶液等,这些消毒剂使用安全,对黏膜无刺激,消毒谱广,对副嗜血杆菌杀灭效果好。带鸡消毒最好每天上午、下午各喷雾一次,疫病流行期间最好在夜间再消毒一次,直至流行期结束。舍内环境可使用过氧乙酸、漂白粉、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剂,每周不低于两次。空舍消毒是为了防止本批次鸡残留的病原对下批次新进鸡群造成影响,通过空舍熏蒸消毒的方式来对舍内环境进行净化,常用甲醛、二氯异氰脲酸钠等进行消毒,但消毒前需要将舍内卫生彻底打扫,同时密闭门窗。外来人员和车辆入场时必须走专门消毒通道,以防将外界病原微生物带入场内。

4.3 科学对健康鸡群接种疫苗

对鸡群科学接种疫苗,提升鸡对本病的免疫力能最大程度起到保护作用[3]。由于鸡副嗜血杆菌病原血清型包含A 型、B 型和C型三种,大家在选择疫苗时需根据当地流行的毒株针对性选择。如果不清楚本地流行毒株的可向县一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咨询,或直接免疫A、B、C 三型全含的鸡传染性鼻炎三价灭活疫苗。为了使疫苗发挥最佳效力,一般建议免疫两次,首次接种可在35~40 日龄,间隔一月后再加强免疫一次即可。有本病流行的地区,为了防止鸡进入产蛋期后对产蛋性能造成影响,建议开产前28 d 再统一大群免疫一次。另外,疫苗免疫也适用于紧急情况,鸡群中发现有病鸡时,在发现的第一时间为了保护其他鸡不受感染或已经潜伏感染的阻止其发病,对鸡群进行加倍量疫苗接种。由于本疫苗的特殊性,部分鸡注射后在接种处可能会有微肿发炎情况,该症状一般经两周后会自行消失,无需过度担心。

对鸡副嗜血杆菌敏感的药物有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嘧啶、链霉素、多西环素等,通常大群发病时采用拌料或饮水方式给药,鸡群中只要有5%以上的鸡有感染症状,则无论是病鸡,还是潜伏期的鸡,还是健康鸡,都要进行用药。如果数量较低,感染比例低于5%的,可采用将鸡一只一只挑出单独隔离的方案用药,为了提高治愈率,建议采用注射方法用药。需要提醒的是,本病治疗难度较大,因病灶主要集中在鼻腔局部,无论是饮水、拌料用药,还是注射方法用药,药物进入血液后会在全身分布,鼻腔处分布较少,导致其疗程也较长。临床上有人将链霉素稀释后采用滴鼻和喷雾的方式用药,治疗效果明显提升,但滴鼻需要一只只抓鸡,对鸡群的应激较大,操作时动作一定要温柔。喷雾方式容易导致鸡舍环境湿度瞬间加大,冬季易出现湿冷环境,夏季易出现闷热环境,这点也需要注意。进入产蛋期的鸡群切勿使用磺胺类药物,因其对输卵管黏膜细胞又较强的功能抑制作用,能造成蛋壳品质下降,薄壳蛋、水纹蛋、沙壳蛋等增多。使用其他抗生素时,有药残的鸡蛋不能上市销售,停药后对鸡蛋药残进行检测,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后再进行销售。

鸡传染性鼻炎虽然是细菌性疾病,也有种类不少的抗生素能够治疗,但由于该病发病部位特殊,治疗难度要高于其他细菌性疾病,且很多康复鸡仍会带毒较长时间,导致该病在场内反复存在,难以彻底根除。曾经发生过本病的鸡场,在鸡统一出栏后空舍时间延长至一个月以上,期间至少做两次舍内净化消毒。新进鸡群做好病原检测,之后及时进行大群免疫,以防残留病原入侵。蛋鸡开产前再统一用磺胺二甲嘧啶饮水,对鸡群再净化一次,这样可确保开产后不受副嗜血杆菌侵染。

猜你喜欢嗜血病鸡病原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家禽科学(2021年6期)2021-08-26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中国畜禽种业(2018年6期)2018-01-19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今日农业(2018年23期)2018-01-16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河南畜牧兽医(2017年12期)2017-11-13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年12期)2017-01-16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现代食品(2016年24期)2016-04-28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年9期)2015-12-29

推荐内容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