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疫情防控 > 疫情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篇(完整文档)

疫情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篇(完整文档)

来源:疫情防控 时间:2024-05-30 11:57:01

疫情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月1日,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开学第一课”围绕“感恩生命,阳光成长”开展了系列活动。走廊上,同学们暑期绘制的防疫手抄报展览引人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疫情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篇,供大家参考。

疫情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篇

疫情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1

9月1日,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开学第一课”围绕“感恩生命,阳光成长”开展了系列活动。走廊上,同学们暑期绘制的防疫手抄报展览引人注目。二年级(4)班学生张曦玥的妈妈是一名护士,她把了解到的抗疫知识绘制成了手抄报。

疫情常态化防控,是学校管理面临的新课题。全国多地中小学精心设计,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普及防疫知识。

北京市清华附小拍摄了“防疫第一课”宣传教育片,按照在家准备、出门、入校、放学的时间轴,对课堂学习、午餐、饮水等细节进行全面讲解,生动而具体。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二中采用情景模拟和现场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2020年秋季开学阶段疫情防控模拟演练。

“我们做了精心的设计,一方面鼓励孩子们正确佩戴口罩,一方面找机会与孩子们‘见面’,让孩子们相互认识、尽快熟悉。”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一年级语文老师张珊介绍。

传授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知识

9月1日上午,四川省西昌航天学校三年级(6)班的同学们领到了《小学森林草原防火教育读本》。当天,四川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森林草原防灭火”主题教育活动启动。

四川森林草原资源丰富,但同时也是森林草原火灾比较多发的地区。防范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宣传教育是第一道防线。让广大中小学生充分认识森林草原火灾的危害性,成为“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的重要内容。

据介绍,今年,四川省林草局组织制作了中小学森林草原防火教育读本、挂图和视频,赠送给中小学生。

台风来了怎么避险,暴雨天该怎么停车,地震来了如何自救……应急安全需要学校、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重视。不少老师和家长认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应成为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

全面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新学期伊始,全国各地各校积极开展多种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全面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9月1日,浙江省义乌市平安知识进校园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投放仪式在绣湖中学教育集团稠江校区举行。师生在活动现场接受了急救知识和AED的使用培训,并进行了操作演练。

河南省驻马店市实验中学开学当日,为全校师生组织了一场“科普大课堂”,邀请驻马店红十字会蛟龙义务搜救队开展“疫情下的自救”公益讲座,讲解心肺复苏、AED使用、创伤救护等处理方法。

“在新学期生活中,面临压力和挫折时,应及时跟老师、辅导员、同学等沟通,这样有助于减轻压力,缓解焦虑。”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小柳小学的老师们为同学们讲解心理健康知识。

广东省广州市中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上,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的张梦彦给学生们讲解了“道路交通安全那些事儿”。该市中小学校还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四个一”:上好一堂专题心理辅导课,开展一次全面谈心谈话,健全一项学生心理健康报告制,组织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荔枝小学以“浪费可耻,节约为荣”为主题上了“开学第一课”,学生亲手采收稻谷,做上一餐饭菜,体会一餐一食的来之不易。

福建省三明市各校通过心理讲座、法治宣讲、传唱童谣等形式,让同学们了解心理健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组织同学们观看《开学第一课》,并且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悟。

采访中不少老师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引起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重视,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为青少年的安全保驾护航。

疫情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2

张潇戈

九月一日晚上八点,我和弟弟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着《开学第一课》。

这次的主题是“普及防疫知识,弘扬抗疫精神”。本次节目还邀请了钟南山院士,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谢军,毛青,吴尊友,张文宠等人给我们上“开学第一课”

新冠肺炎这一段时间我“宅”在家里也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保护好自己,不串门,不出门,不走亲访友,不去人口密集的地方。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那些白衣天使们,用生命保护了我们。八十岁的钟南山爷爷在第一时间冲在最前面,各地的白衣战士写下请战书,义无反顾的冲向武汉。

钟南山院士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他在高铁餐车上休息的照片被认为是2020年以来最令人感动的画面。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处境,但是他们仍然选择了不退,还有其他医护工作者,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就是一个个战士,一个个英雄。

“疫情防控,生命教育”这八个字让我知道抗议的精神和生命的真谛,中国疫情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学家吴尊友给我们讲了一些防控措施等,当然终南山,张伯礼等人,他们也给我们好好的上了一课,其中有几个画面让我感动得流下了泪水,他们都是英雄。

看完开学第一课以后,我的内心五味杂陈,自己却不能做些什么,当然,这次我也明白了生命是多么的珍贵和脆弱。在以后的生活当中,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好好锻炼的是自己的身体,增加免疫力。当然,也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疫情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3

面对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各级部署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夙兴夜寐,恪尽职守,雷厉风行抓落实,齐心协力战“疫”情,迎来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疫情到了最吃劲的时候,党员干部要心怀敬畏,铆足劲头,咬紧牙关去战斗。

怕思路不清,铆足学深悟透的钻劲。加强学习尤其重要,可以使我们在当前疫情防控中心工作中少走弯路。但我们有的同志却忽视了学习,甚至把学习当成可有可无,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导致思路不清,遇到问题把不准。在疫情防控的节骨眼上,我们每天都要通过学习,吃透新精神,了解新动态,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要通过各种媒介和方式,使自己的知识和信息储备持续更新,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思路清晰。加强学习,既是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客观需要,只有学懂弄通,学以致用,才能把新知识新信息成功转化为战胜疫情的有力“法宝”。

怕作风飘浮,铆足锐意进取的干劲。光是头脑清醒还远远不够,还要把正确的思路落实到行动中。当前正是抗击疫情的攻坚阶段,党员干部的作风实不实,关系到这场阻击战的成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更直接影响着我们党的形象和威信,可以说,我们肩负的责任比泰山还重!因此,我们必须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决不能做表面文章,决不能有半点马虎和松劲,要继续深入搞好宣传、落实防控措施的同时,抓好统筹兼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返岗复工。要以党员的拼搏精神和过硬作风,使鲜艳的党旗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高高飘扬。

怕无所作为,铆足敢于担当的闯劲。任何事业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次疫情防控更是如此。在艰难困苦面前,党员干部既不能回避更不能逃避,因为这是一场“敌”死我活的殊死搏斗,只有迎着困难冲上去,勇于“亮剑”,才能“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要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担当作为,在战胜一个个困难消灭一个个“敌人”的过程中,让人民群众强烈感受到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感受到只有共产党才是人民主心骨,让我们的实际行动,使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

怕有所懈怠,铆足誓夺全胜的拼劲。疫情防控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有的基层党员干部由于长时间处于高度疲劳状态,思想上有所松懈,特别是在看到连续十多天新增病例呈下降趋势,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高度警惕,“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旦放松就有可能前功尽弃。党员干部必须充分认清形势,提振精神状态,团结带领群众“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只要我们瞄准打赢持续发力,就一定会迎来战“疫”的伟大胜利!

疫情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4

听了钟南山爷爷讲的故事后,我感觉钟南山爷爷这种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钟南山爷爷为了病人,费尽了心血,他说只要是能把病人的病治好,他自己就高兴了,他们救治病人的效率很高,能达到96%,达到这种程度,已经是这个世界最厉害的医院了。当时的钟南山爷爷兴奋不已,那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与骄傲,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到的,是用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

钟南山爷爷出生在日本侵华战争年代,他和外婆住在一起,有一次敌人投放的炸弹把钟爷爷住的房子给炸平了,把外婆急坏了,赶紧赵钟爷爷,幸运的是钟爷爷虽然身上脸上都是土,但并没有受很重的伤。

钟南山爷爷的爸爸妈妈都是医生,所以钟爷爷小的时候就对医生有一种向往和崇拜,能帮人们治病是他的心愿,所以长大决心也要做一名医生,后来他这个梦想真的实现了,而且凭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位非常有名气的医生。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了,给了国家和人民的健康钟南山爷爷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去武汉支援,钟爷爷说,这次疫情很严重,只要是一个人得了,再传给另外一个人,另外一个人又得了,再传给另外一个人,依次类推,这是人传染人的疾病,很快就会蔓延的,后来发生的事也证明了爷爷的说法,钟爷爷为了这个病,不怕辛苦,凭自己高超的医术,减少了70多万人的感染,也让我们国家很快控制了疫情。

钟南山爷爷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疫情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5

这个时期的校园本该是书声琅琅,但今年的这个时期,我国发生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日子里,有无数的逆行者迎难而上,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说着自己的誓言。医护人员仅仅是穿脱防护服就要花一个小时,如果再带上N95口罩护目镜,稍稍做些动作就会全身湿透,再平常不过的弯腰伸手,现在都很难做到,他们要努力让自己的动作轻盈,让患者感到安心和温馨。

没人生来勇敢,只因需要逆风而行。从大年初一开始,五十四天时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多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全力应对本次全所未有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许飞是负责普通隔离病房救治团队负责人,十七年前参与了“非典”防控工作。现在许飞主动请缨参与一线救治工作。全国累计派出344支国家医疗队,医务人员42322人。各省市区38478人,军队3844人。钟南山爷爷84岁高龄也奔赴了战场,被称为最美逆行人。

我们要以德为基。习近平总书记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要共克时艰。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场人民的战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疫情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6

安全教育当前的确是每个学校的大事,但现在学生安全教育以学校老师灌输式为主,学生对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极差。要提高学生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就要多开展宣传活动,尤其要开展校外宣传,但现在学校开展校外宣传严重不足,无疑这就产生了矛盾。这也是目前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瓶颈”。这次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上好《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将学生的安全教育放大到整个社会,较好地弥补了校内宣传安全教育的不足之处。

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其实并不单纯是一个学校教育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学生的“安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全社会来共同完成,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学生的安全问题都会存在隐患。

任何一个学生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宣传教育的缺失都难逃其责。《开学第一课》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仅要立足于学校,更要时刻处处警钟长鸣。

生命本身既不是祸,也不是福,而是盛载祸福的大容器,就看你将它变成什么。我期待,《开学第一课》能成为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催化剂”,成为安全教育的常态,迅速扭转只注重校内安全而罔顾校外安全的错误观念,让每一个学生都加倍地珍爱自己宝贵的生命。

今年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活动,并邀请奥运冠军、着名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制作了有关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特别节目,就是《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它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这一特殊的公益课由“潜能”、“团队”、“坚持”“生命”四节课完美组成:

“潜能”: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潜能需要激发,人在危险时第一反应就是潜能支配肢体行为,同时潜能很易被习惯掩盖,就会失去生命的机会,相反也会赢得生命的机会!

“坚持”:每个人都知道“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的道理,坚持就可以创造生命奇迹,就像在这次地震中坚持活下来的人就会有新的人生。面对人生就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团队”: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是一种真正的内心动力。面对灾难,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生命”:快乐是一种心理感受。快乐是健康的金钥匙,人处世间,理应追求快乐。懂得快乐、善于快乐实在是一种智慧。

疫情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7

今天,我看了一档节目叫做《开学第一课》,令我印象深刻。

这档节目针对中小学生开学第一天做了启迪性分享,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以“担当”“团结”“科学”为主线,并邀请了很多在抗击新冠疫情中表现突出的英勇人物参加分享。

我最感动的是钟南山爷爷讲述的他自己的故事。从他出生、成长到成年的经历中,我能捕捉到钟爷爷是靠着自己坚强的信念、重大的担当及从不放弃的信念和毅力。也正是有这种坚强的执念,才使得他有了现在的成就。他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一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人生经验。

此外,钟爷爷还说,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幸福生活。

在节目中的后两部分,嘉宾分享了团结和科学的主题,如面临高考的付巧姐姐在换上冠状病毒后刻苦学习,得到刘进哥哥等人的帮助和爱护,要我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又如北斗卫星系统的建成,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三个国家之一,让我印象深刻,为之自豪。

沉浸在节目里,一次次的分享,我一次次的被感动。我觉得奋战在战役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奋斗在一线的科研工作者,还有在背后默默工作的各行各业,都是了不起的人。正是他们护卫人民健康、撑起中国强大的科研担当,我情不自禁有向他们致敬的愿望,也许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开学第一天,今天晚上我上第一课,像颗种子一样埋进我的记忆里,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行动,灌溉这颗种子,让它茁壮成长,长成我希望的那样。

少年强,则国强!我要更加努力的学习,成为新一代的责任担当!

疫情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8

近两年的春节与往年春节不一样,爸爸妈妈们都没上班,学校也延期开学,我们整天在家里上课。那是因为有新型冠状肺炎病毒。

但是却有这样一群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治感染患者。别人在躲避这个病毒,医生们却不畏生死,坚守岗位,勇敢的请缨去疫区救治感染患者。他们就是为国为民最美的“逆行者”――白衣天使。

他们身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和防护镜。当我看见新闻他们脱下这一身装备时,非常感动和心疼。脸上被护目镜和口罩勒出了红印子,身上穿的白大褂已被汗水湿透了。他们每天从早上工作到下半夜,每天睡觉都是问题,只能趁空闲时才睡一会,非常疲惫和劳累!在一线工作的白衣天使因救治患者而不幸感染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而牺牲。让人感到医生的伟大与心痛。

我相信科学家们一定会研究出抗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疫苗。我向支援一线的“逆行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一定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疫情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9

9月1日晚上吃完饭,我就坐在电视机前,静静等候,因为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就要播出了。今年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那些在世界陷入危难时挺身而出的人是多么美,也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掌握了预防措施。

听了终南山,张伯礼,张文宏等抗疫英雄讲述抗疫故事,我知道,他们是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的人,是拯救地球的天使,也是英雄。如果没有他们世界将病情加重,难以治理。2020年着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让我们进入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可还有那些白衣天使们,他们为我们无私奉献着,所以我们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疫情期间要做到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人多的地方尽量少去,肉要煮熟才能吃。如果做不到这些,那么传染的人将会越来越多,给医护人员带来更大的麻烦。

这堂课我们还看到了援鄂医疗队医生,防疫一线医护工作者,社区防控人员以及中小学生代表上台为我们分享抗疫事迹,诉说了特殊时期那些医护人员的勇敢、无私奉献!在这疫情期间,家还是安全的,那是因为有一群人,不顾自身安危冲在防疫的最前线!为保护这伟大的祖国!我看不清他们的脸庞,但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最美的天使,课中连线女孩对妈妈说的那一句“我爱你”,女孩的妈妈在防护服上写的“好好写作业”,让我深深地感动了,这就是母爱呀!

致敬那些白衣天使们,你们永远是最美的逆行者!

疫情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10

安全教育当前的确是每个学校的大事,但现在学生安全教育以学校老师灌输式为主,学生对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极差。要提高学生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就要多开展宣传活动,尤其要开展校外宣传,但现在学校开展校外宣传严重不足,无疑这就产生了矛盾。这也是目前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瓶颈”。这次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上好《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将学生的安全教育放大到整个社会,较好地弥补了校内宣传安全教育的不足之处。

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其实并不单纯是一个学校教育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学生的“安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全社会来共同完成,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学生的安全问题都会存在隐患。

任何一个学生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宣传教育的缺失都难逃其责。《开学第一课》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仅要立足于学校,更要时刻处处警钟长鸣。

生命本身既不是祸,也不是福,而是盛载祸福的大容器,就看你将它变成什么。我期待,《开学第一课》能成为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催化剂”,成为安全教育的常态,迅速扭转只注重校内安全而罔顾校外安全的错误观念,让每一个学生都加倍地珍爱自己宝贵的生命。

今年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活动,并邀请奥运冠军、着名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制作了有关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特别节目,就是《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它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这一特殊的公益课由“潜能”、“团队”、“坚持”“生命”四节课完美组成:

“潜能”: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潜能需要激发,人在危险时第一反应就是潜能支配肢体行为,同时潜能很易被习惯掩盖,就会失去生命的机会,相反也会赢得生命的机会!

“坚持”:每个人都知道“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的道理,坚持就可以创造生命奇迹,就像在这次地震中坚持活下来的人就会有新的人生。面对人生就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团队”: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是一种真正的内心动力。面对灾难,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生命”:快乐是一种心理感受。快乐是健康的金钥匙,人处世间,理应追求快乐。懂得快乐、善于快乐实在是一种智慧。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