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疫情防控 > 后疫情时代下的高层居住区邻里交往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思考

后疫情时代下的高层居住区邻里交往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思考

来源:疫情防控 时间:2024-05-28 09:38:02

吕玥琪 周子祺

摘  要:高层居住区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人们对于住宅的期待逐渐由满足居住需求转向满足人性化心理的需求。伴随高层居住区数量的日益增长,邻里交往问题日渐突出。新冠疫情对邻里关系重要性的重新发掘,使得高层居住区邻里交往研究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在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文章将探讨可行性设计理论和实践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实现促进邻里交往的最终目的,以期为其他高层居住区建设提供积极的参考。

关键词:高层居住区;
后疫情时代;
邻里交往;
景观设计

随着2019年末新冠疫情的爆发,人们在此情况下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不同居住区形式下的居民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了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对居住区中的邻里空间、邻里交往具有前所未有的期待。这也对高层居住区的景观空间设计如何能够促进邻里交往的良性发展,进而改善目前邻里关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

一、高层居住区邻里交往

(一)高层居住区邻里关系目前现状

高层住宅最初起源于二战后的欧洲,由于战争所导致的住房紧张,建筑师提出了发展高层住宅的全新设计思路,得到政府当局支持后投入建设。然而,在欧美国家,随着高层住宅居住环境的无个性、人际关系冷漠、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等弊端的出现,人们又开始怀念传统的低层、多层住宅。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住宅的发展趋势也由高层转向低层,大规模建设高层住宅的时期成为过去[1]。

由于中国国情与欧美国家不同,对于高层住宅的未来发展预计也将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高层住宅作为容纳人口较多的居住形式是我国住房模式较为有效且实际的选择,应对高层居住区所存在的问题我国更应该给出相较欧美国家更加实际的答卷。进入21世纪后的中国,城市化进程迅速推动,城市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进而导致对于住房的需求也随之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由此可见,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建设高层住宅已经是一种必然的选择[2]。

在城市建设中,高层居住区作为不可或缺的角色存在,但是目前高层居住空间问题也层出不穷,寸土寸金的城市土地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存在,高层住宅区由于经济原因往往对户外空间进行缩减,这就造成户外空间和绿化空间普遍缺乏的现象,过于强调功能化、程式化理性布景,缺乏人性化和感性的交融,一味追求结果,缺乏过程中对居民的考虑,达不到最初设计目的中所设想的景观使用功能,使得大部分的景观空间再投入使用后乏善可陈。相比较低层住宅和多层住宅,高层居住区的邻里交往频率最低,交往意识也相对淡薄,如何在有限的景观环境中创造出适宜的开放空间以及符合居民人性化需求的半封闭和封闭空间,同时使邻里交往的行为发生,改善目前现状,成为目前高层居住区的迫切需求。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高层居住区数量的日益增长,邻里交往问题日渐突出,关于满足高层居住区邻里关系需求的处理手段,也成为了景观设计中需要加以考虑的重要环节。

(二)高层居住区的特点

高层住宅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居住方式,与以往低层、多层住宅相比其形态、空间、交通等不尽相同,新型居住方式与邻里交往的缺失有着最直接的关联[3]。

首先,传统底层住宅,看似封闭与精致的院落空间,其实也是交通空间,居民在交通来往当中产生联系,不同的院落通过这种联系串联起来,使住在其中的居民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来来往往的行为,建立起良好的邻里交往状态,增加邻里之间交往行为产生的频率。

其次,相比高层住宅而言,传统的底层住宅,层高较低,与地面联系更加密切,居民更容易与地面发生联系,能够更好地观察到地面往来的人,居民之间更容易发生交往行为,相比高层住宅更加利于邻里间情感的交互。

此外,高层住宅区在各自单元楼间的活动往往是依靠电梯的传送,楼梯的作用与低层住宅完全不同,仅是作为紧急疏散的场所而存在,相比低層住宅的楼梯空间,高层居住区的楼梯道是完全的消极空间。由于电梯的使用,高层居住区的通行时间大大缩短,电梯中能够与之相处时间最长的往往是同楼层的居民,这也导致了不同楼层之间的邻里关系冷漠的必然结果。作为消极空间的楼梯间,往往由于利用率不高,在设计建造时较为程式化,使得楼梯间整体环境较差,不具备交往行为发生的条件,这也就导致居民在日常出行以及回家的过程中,在公共空间停留的时间大大缩短。高峰出行的居民往往没有时间进行交流、交往,而错峰出行的居民,往往还会有选择地使用电梯,这样的行为又进一步减少了邻里交往行为的产生。

在高层住宅内,由于楼层较多,每层楼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大大提高,对于人数众多的高层住宅,居民之间能够相识的比例大大降低,加之仅有的公共空间划分不够明确,未能产生相应的作用,难以促成邻里之间在相互陌生的情况下产生密切的联系和亲密友好的关系。在高层居住区的室外空间中,由于公共区域空间功能划分不够明确,有些空间人员活动较为密集,人们对这类空间中的人群难以产生认同感;
在过于开放的空间中,由于人数较多而又缺乏了解,大部分人往往选择避免交往或是仅仅与相识的人群进行交往。这种现象就导致了邻里关系的发展仅停留在表面,很难对邻里之间产生深度了解,从而产生深度联系。

二、促进邻里交往的景观设计策略

(一)促进交往的整体规划设计

1.构建核心景观中轴线

在环境-行为学的研究分析中,空间的存在是交往的基础,任何交往都离不开空间,良好的空间环境也对交往起到积极的作用,景观空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交往行为是否发生,邻里空间的建设对身处其中的居民身心健康都有重要意义。当前高层住宅往往在景观设计时过于强调俯视时的视觉体验,而缺乏对平面上的实用性的考虑,在家中可以有最优的视觉感受,但到了户外的体验感与家中的不成正比。将主要景观安排在居住区的中心区域,既能够满足在高层俯视景观空间的视觉需求,也能够使居住区的居民在进出居住区时得到公园式的观景体验。居住区入口处做到人车分流,可以设置礼仪树阵将人与车隔开,初入居住区便能够得到良好的步行景观体验。第一个节点处根据中国传统庭院设计中讲究的“障景”,可设置低矮的照壁景墙,装饰美观的同时,不遮挡整体的景观空间也不会一览无余。第二个景观节点处可设置下沉庭院,增强居民与景观的互动性,增强地面起伏,使空间层次性增强,能更好地体验自然。第三景观节点可以做大面积草坪景观,同时在景观空间中穿插设置景观廊架和观景平台,增加活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最大化利用景观空间。中轴线景观的设计更注重景观的层次,融合观景空间、生态种植和雨水花园,将大面积空间予以整体设计规划,从而通过景观空间的吸引力增加居民的交往频次。

2.划分功能各异的景观空间

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提到的了活动的发生有不同的物质环境需求,不理想的环境,只能诱发必要性活动;
只有当环境较好时,自发性活动的频率才会增加[4]。公共空间中只有产生活动,才能真正吸引人们进行交往。许多高层居住区景观空间过度强调功能性、经济性,使景观设计过于程式化,没有考虑到居民的真正情感需要,特别是面对邻里关系的日渐僵化,对于能促进邻里交往行为发生的景观设计应更加考虑景观的层次性和需求性。在心理学中,马斯洛需求层次提出首先要满足的需求是对于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当底层需求得到部分满足后,进而产生更高一级的对于归属和爱的需求,做到对于安全感和生理适应性的满足,才能使居民产生对于所居住空间的归属感和爱,由此产生与人交往的需求和心理,做到邻里之间和睦相处,融洽尊重。可以将整体空间划分为三个层次,对应开放、半开放和私密的空间模式。首先是开放的中轴景观空间;
其次围绕中轴景观空间形成中型庭院空间,分别可以作为花园体验空间、室外客厅空间、全龄休闲空间和儿童娱乐空间;
第三层则为各个单元楼之间的宅间休闲景观空间,可做林下阅读空间、户外会客平台、宠物乐园和芳香花园等符合居民兴趣的邻里景观空间。不同的景观空间有不同的景观体验,功能划分有所不同,形成以成年人交流型景观空间、儿童友好型景观空间及老年人关怀型景观空间共同形成的景观集合体,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老人及儿童,为居民提供景观观赏、会客洽谈、休闲活动的空间,给居民提供生活化的社区公园,打造花园式的居住体验。

3.打造全民健身共同体

空间的共享性是邻里间相互交往的核心,共享的空间是邻里交往的基点,共享空间为人们的相识交往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条件[5]。通过在景观设计中对共享空间的营造,人们感受到所处环境的开放性,得以将情感、思想进行沟通,从而产生交往。以往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健身空间往往分布零散,不具有整体性,这也造成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分散开来,不形成空间的共享。可以通过全天候有氧环形跑道打造整体串联的社区空间,将居住区零散空间连为整体。跑道详细划分为起跑区域、缓步区域、休憩区域和超越区域。起跑区域设置显眼标识牌,同时在附近设置起跑热身;
跑步进入缓跑后可与周围小园路结合形成散步道及缓步道,休憩区域放置休闲座椅,运动强度小的器械设施及一些服务功能设备;
在超越区域动态线性设计美观的跑道超越区,为快速超越提供特殊空间。设计在跑道主要节点布置健身空间,同时满足不同健身人群、年龄阶段的需要,真正打造一个可以全龄参与的运动空间,将运动与休闲景观融为一,体提升居民在社区内活动的意愿,以此满足空间的共享性。

4.细分宅间休闲景观花园

宅间设置不同形式的景观花园,根据不同居民的兴趣,将景观空间划分为林下阅读空间、户外会客平台、宠物乐园和芳香花园等不同空间,提供多种选择,为居民提供休闲、洽谈和娱乐的空间,更有利于有类似爱好的居民进行相互了解。在景观中放置步道、平台、座椅以及下沉庭院,将人与自然相融合,使居民获得更好的观赏体验。由于高层住宅层高较高,光照和阴影的变化对人群的行为和区域也会产生影响。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们对光照和阴影的需求也在变化,在宅间区域设置有遮阳功能的休闲外摆,供人们一年四季都能有出门活动的倾向。例如,宠物乐园中增加一些动物元素,通过植物修剪、地面铺装和景观小品吸引爱宠人士的聚集交往,大大增加了具有相同爱好的人群的交往可能。

(二)促进交往的细节设计

1.绿化设计

发生人际交往需要满足的基本需求是要有场所——一个适宜交往行为的产生环境,并且人在场所中发生交往的行为。良好的绿化环境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是人们活动行为产生的首要条件。首先设计中要考虑生态的观赏性。硬质景观与绿植的完美结合,绿植软化硬景,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色彩、质地、体量、组合等,还对整体风格走向和景观意境的进行营造,增强景观的观赏性,根据所在地区温度气候,以南方为例,在居住区可种植银杏、鸡爪槭、黄山栾、紫薇等增加色彩丰富层次的乔木,石竹、鸢尾、大花金鸡菊、吉祥草等具有极强装饰性的地被植物。其次是生态的趣味性。采用自然形态的植物,与硬质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景观的趣味性,让人们更贴近自然,享受自然。此外,还要考虑到生态的持续性,结合生态与环保,能够使生态景观环境更具有观赏性。在植物的选用和种植上,在健身活动区植物空间选用轻松、活跃的种植手法,乔木多选用观花观果树种,点缀色叶类植物,增加趣味性。各色开花地被组成具有活力的花境,营造盛大的视觉盛宴。住宅植物空间以点景的大乔木,结合丰富的观花地被植物,营造热闹、精致、观赏性较高的景观效果,并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力求做到四季有花可赏、有景可观。

2.景观小品及构筑物设计

在空间加以互动装置、山水小景,能够使居民沉浸式体验景观空间,穿梭于景观之中,乐于置身其中体验与景观的互动,增加景观空间的趣味性,延长在景观环境中逗留的时间。开放空间中也需要有领域划分,景观小品及构筑物的遮挡和围合形成半私密和私密的空间,给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带来适当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同时不对视线造成遮挡,使居民能够有更好的视野来欣赏空间景观。在景观小品和构筑物的选择上,适当体现地方特色,融入地方的文化精神,给人到来归属感和凝聚力,也对促进邻里关系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3.架空层景观设计

架空层空间的功能划分多种多样,对促进邻里交往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设计为全龄乐园主题架空层空间、百科阅读主体架空层空间及休闲交流主体架空层空间等。举例来说,休闲交流的架空层入口处选用对称布局的低矮灌木和乔木,起到引导作用,将居民引导到架空层内活动,空间内贴近自然环境使交流更加愉悦轻松;
运动为主的全龄乐园主题架空层相比较休闲交流的架空层有一定的区别,在景观设计上更注重与室外空间的融合与通透,植物配置的选择上不适合使用较大型的植物遮挡气流流通,采用草坪搭配零星灌木。百科阅读主体架空层空间受众大部分为儿童群体,在植物的选择上多选用安全性高的植物,选用利于修剪的植物,适当搭配具有趣味性的异形植物,更加吸引儿童活动。

三、结语

伴随着疫情态势的缓和,人们的活动将再一次由室内向室外转变,本文旨在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探索促进高层居住区邻里交往的策略,期望能够为高层居住区建设提供积极的思路。高层居住区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层居住区投入使用,所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尖化突出。根据民众的现实心理需求对居住区进行科学客观的景观设计,不仅能够使空间的结构更加合理,为居民提供更优美的居住环境,还能够提高基础设施及景观环境使用率,有效地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发展,对邻里交往的融洽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景观设计手段可以结合多种理论探讨,使高层居住区邻里关系得以唤醒。对于高层住宅的景观设计中不单单要强调建筑之间的关系,更要强化人与人的行为关系,促进邻里之间乃至整个高层居住区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昊琪.迈向垂直社区[D].重庆:重庆大学,2014.

[2]孔祥宇.高层住区邻里交往空间院落化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3.

[3]刘洪铭.邻里交往空间在现代高层住宅中的重构与再生[D].重庆:四川美术学院,2016.

[4]胡瑶.邻里景观空间营造策略、模式与方法[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20.

[5]王翰.住宅小區景观设计中的人际交往空间设计[J].现代园艺,2018(20):107-108.

作者简介:

吕玥琪,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环境更新与设计。

周子祺,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环境更新与设计。

猜你喜欢后疫情时代景观设计——《势能》">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文化纵横(2022年3期)2022-09-07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后疫情时代高职学子服务于精准扶贫的方式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15期)2020-05-07“后疫情时代”会计教学模式及教学平台融合研究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0年4期)2020-05-06“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中外管理(2020年4期)2020-04-28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中外管理(2020年4期)2020-04-28进击“后疫情时代”支点(2020年4期)2020-04-21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意境的体现山东林业科技(2017年1期)2017-06-29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