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疫情防控 > 后疫情时代高职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探究

后疫情时代高职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探究

来源:疫情防控 时间:2024-02-11 18:19:01

马佳明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陕西 西安710061)

当今大学生都是伴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对新媒体非常熟悉,可以称之为互联网原住民。因此,对于当下大学生如何使用媒介、媒介应用的好坏、使用媒介所呈现出来的素养等问题需要关注,这就涉及到了网络媒介素养这一主题。媒介素养由西方学者提出,最早是指对印刷媒介的读写等能力。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定义媒介素养是信息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思辨的反应能力,以及利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及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而网络媒介素养不仅包含了媒介素养的内涵,更指的是人与新媒体关系中体现出来的素养。主要涉及到了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控和运用的能力,对内容的生产和消费能力,对海量信息的理解和批判能力,对现实与虚拟空间的传播以及应对能力,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往与参与能力等。

疫情的反复冲击,给人类生命和社会秩序带来巨大的破坏和冲击,也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最近,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自2023年1月8日起实行“乙类乙管”,这意味着后疫情时代正式到来。在这样一种复杂多变的时代下,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几年发展的主流力量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生力军,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网络媒介素养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群体理性认识媒介信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和思辨能力,能更好地利用媒介信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因此,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十分必要。

作者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群体媒介素养现状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共计收到有效问卷442份。性别比例中,女生280人,占比63.35%,男生162人,占比36.65%。大学一年级158人,占比35.75%,大学二年级170人,占比38.46%,大学三年级114人,占比25.79%。

总结调查问卷,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共有以下几点突出问题:

(一)高职学生获取新闻资讯渠道单一,信息选择能力有待提高

调查统计中有93.67%的同学选择智能手机,传统媒体几乎不在其选择范围内。传统媒体所占份额中,报纸、电视仅占0.9%,广播稍好,占1.36%。值得注意的一个数据是,竟然有0.9%的同学完全不去主动地接触和获取信息,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大数据时代下,人们在做什么,云计算都知道。大学生长期依靠单一的手机媒体获取信息资讯,加之现在多数新媒体平台使用大数据算法进行信息的推送,必然会带来海量化、碎片化、重复性的信息。长此以往大学生这个群体只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丧失了获取兴趣外信息的权利和能力,形成了一种狭隘、封闭的信息闭环,进而进入了一种极端的信息茧房中,容易造成思想的狭隘和片面。尤其那些不去主动获取新闻资讯、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抖音等网络形式中不能自拔的大学生,这也是媒介素养低下的体现。网络游戏的虚拟、流行、竞技、刺激等特性,能精准刺激大脑,使玩家产生前所未有的愉悦体验,这种体验会增强玩家的精神快感。当大脑适应了这种刺激后,会产生耐受性,获得同样的愉悦感需要比之前更多的多巴胺,玩家因此只能选择玩更长时间,进而变得网游沉迷乃至成瘾。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长时间的与主流信息脱节必然会与正常的社会脱离关系,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二)高职学生易受谣言影响,信息理解、质疑能力有待提高

大部分的学生都经历了后疫情时代疫情的反复。在问卷调查中,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所在城市和家乡发生过疫情群体占比高达90.95%,在疫情期间听到过谣言传播的占比88.69%,因谣言恐慌过的占比60.63%。在涉疫谣言传播可信度调查选项中,尽管有71.04%的大学生选择当时并不相信谣言的选项,但是谣言传播造成轻微后果的仍然高达212人,占比47.96%,造成严重后果的有18人,占比4.07%。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学生的信息筛选和质疑能力亟待提高。

在疫情期间大学生因谣言受害,那些没有信息质疑和辨析能力的人反过来成为谣言的传播者。据华商报报道,曾有宜君籍女大学生从微博评论中获得疫情相关不实信息,该女生未经核查就在朋友圈散布“我们铜川有140例确诊的,陕西还确诊22例,早都超得不像样了”等不实信息,后被当地公安机关依法处置。

(三)高职学生线下信息传播受阻,线上信息缺乏必要过滤审核

当下大学生获取新闻资讯主要依赖于手机新媒体,有70.59%的大学生通过社交平台获取信息。因为社交平台无法完全做到像传统媒体那样高度的把控、筛选信息的传播,因此社交平台上传播的信息存在着信息审核过滤的漏洞。在统计大学生群体中谣言传播的几种途径中,他人转发占比41.18%,抖音占比20.81%,自媒体占比18.55%,微博占比8.6%,朋友圈占比7.24%,快手占比3.63%。

2022年3月24日,山西某高校一女生上体育课晕倒,后送医院抢救不幸去世。在3月26日的微博、QQ空间中,事件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因学校封闭及加装铁皮围墙导致救护车未能及时到达”“死者父亲坐着轮椅哭诉、校方不给看监控”等言论,一时矛头直接指向高校。3月27日高校发布情况通报进行辟谣,称校医院医务人员5分钟到达现场,120急救车9分多钟赶到现场,不存在所谓的贻误救治时机,也有给家长看监控视频,之后舆论发生反转。但对高校和不明真相跟风传播的大学生来说,教训很深。

疫情时期很多院校处于封校状态,大学生群体社交半径被压缩到很小的空间内,除上网课外,剩余的时间多用在了抖音、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上,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层信息传播和共享。而小圈层的信息传播往往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相应的信息审核和过滤,除过平台自带的敏感词等过滤机制外,无法保证信息的真伪。故而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一旦信息受到污染就会发生灾难性的后果,谣言四起。因此他人转发也就成了谣言在大学生群体当中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山西某高校没有在3月24日事件发生第一时间去发布通报,一直到26日才有所反应,给谣言传播的时间太多,也让学生有了被言论利用的可能。

(一)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生的培养计划

强化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必须提升大学生对媒介的认识能力。大学生认识并且了解到大数据算法等问题后,就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信息的选择、筛选和甄别,主动地去接触主流媒体,避免大数据算法带来的信息屏障,能够自如地选择更加优质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良好的媒介素养也有助于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定力,能够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质疑和思辨能力,从而自觉地抵制一些错误的言论和不良的信息。

在统计大学生如何规避疫情谣言传播的数据中,有56.11%的学生选择了只看主流媒体,48.42%的学生选择接触信息要带入思考和判断,37.56%的学生选择了要对比同类信息,35.29%的学生选择了审视态度看待各色信息,29.86%的学生选择了自媒体信息要多求证,以上措施都没有的占比11.76%。

通过调查发现,传媒专业的学生媒介素养明显的要高于非传媒专业的学生,这主要得益于传媒类学生对传媒的认知会更深入一些。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整体媒介素养能力,就需要增加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这就要求在顶层进行设计,通过培养计划的修订,适时适量的增加媒介通识教育,从而达到提升大学生整体媒介素养水平。

(二)加强高职学生群体的舆情监测,疏导负面信息带来的压力

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小圈层信息传播,除了日常利用数据等技术手段及时地进行监测、预警、应对外,还可以在学生群体中挑选信息员,发现各种负面信息时可以及时向一线老师和辅导员传递。一线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也要尝试和学生打成一片,有问题要及时疏导,阻断各种谣言和不良信息。也要培养学生调节心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能被网络各种负面情绪带动,跟风传谣并不能带来心情和情绪的好转,往往也不利于疫情防控大局。

也应该注意到,如果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件,教师和辅导员尽量少介入,避免信息放大反倒成了一个事故。在本次的调查问卷中,有98.19%的大学生表示,所在的学校或者二级学院有进行疫情防控相关信息的宣传和引导,在疫情相关信息传播建议一栏中,有不少同学填写希望官方多去审核引导信息的传播,有54.3%的同学最信任主流媒体和官方渠道声音。

在2022年春节前的西安疫情中,作者所在的院系领导和一线辅导员在网课后深入学生宿舍,积极进入封校状态下的大学生群体,以游戏、影视鉴赏、运动、书画创作等形式有针对性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地驱散各种不良信息,有效地缓解和疏导了学生的焦虑情绪,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三)高职院校要抓好网络阵地,利用网络平台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在后疫情时代,师生要利用云班课、钉钉、腾讯会议、微信、QQ等网络平台,熟悉了解网络平台信息的传播规律,及时地分享和反馈各种信息,列出正负面清单,分享媒介相关案例,能够甄选信息的真伪,将谣言消灭在校园里,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如2021年11月14日,西安某高校学生,为拍摄剧本、博取关注,在微博虚构并发布了“国外留学生回国核酸检测结果复阳及其行程记录”“雁塔区林女士及家人隐瞒疫情地区旅居史造成西安某小区被隔离”等两条涉疫情防控虚假信息,引发市民担忧,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其行为违反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经网信、公安部门调查核实,依法对微博账号持有人进行了警告训诫,指出其错误事实及危害,要求其公开承认错误并认真学习落实网络生态治理相关法律法规,账号停止内容更新10天,该账号持有人表示将认真汲取教训,虚心接受处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合规守法运营个人账号,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因此,大学生群体要经常关注各方动态,不仅要识破谣言,也要拒绝传播谣言,缺乏网络使用规律的掌握也是媒介素养低下的表现,最终害人害己。

(四)大学生群体须不断提升网络媒介素养

任何时候,自我学习都是提升能力和水平的一大法宝。大学生们要主动地去学习传媒知识,掌握传媒运行的基本规律,知道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渠道,了解信息传递背后的逻辑和意图,从而能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媒体。

一旦大学生能够很好的认识和理解媒体,他们就能够把媒体当作获取信息、方便生活的良好工具,从而避免成为碎片化信息的消耗者,防止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最终沦为信息的奴隶。另一方面,当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媒体后,也可以树立主流价值观,在日常的信息传播活动中,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约束,减少不良信息流通的可能性。

疫情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是高职院校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只有提升大学生整体网络媒介素养,才能够更好树立主流意识,传播主流声音,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猜你喜欢谣言媒介群体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环球时报(2022-04-13)2022-04-13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媒介论争,孰是孰非传媒评论(2019年7期)2019-10-10“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中国盐业(2018年17期)2018-12-23书,最优雅的媒介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谣言π=4!新高考·高一数学(2016年10期)2017-07-06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中国设备工程(2017年7期)2017-04-10谣言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2期)2016-12-01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