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千年梦想决胜今朝第二集《梦想花开》观后感个人心得范本五篇(2022年),供大家参考。
千年梦想决胜今朝第二集《梦想花开》讲述了广大干部群众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跨越世代贫困的千年梦想之花,书写出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篇章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千年梦想决胜今朝第二集《梦想花开》观后感个人心得范文五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千年梦想决胜今朝第二集心得篇一观看了千年梦想决胜今朝第二集《梦想花开》,真的很感动,也感谢那些奋斗在脱贫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们。正是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八年奋斗历程,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无数基层工作者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铺就了百姓顺利脱贫、生活美满的幸福大道。笔者坐在电视机前,为祖国取得的卓越成绩感到骄傲自豪,同时在回顾广大扶贫干部的艰辛往事时潸然泪下。表彰催人奋进,脱贫激励振兴。前辈们的事迹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基层工作者,要传承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心全意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基层干部应涵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敬业奉献精神,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中。还记得那个爱笑的姑娘吗?30岁的黄文秀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幸被山洪吞噬。“回到大山里,做一个干干净净的人民公仆”,拳拳初心,铮铮誓言,激励着无数基层工作者。这样不畏牺牲的扶贫干部还有许多,他们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今,站在乡村振兴的起点,基层干部应不忘脱贫的坎坷、发扬奉献的精神,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呕心沥血、迎难而上。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应多一些老黄牛式的敬业实干,多一些孺子牛式的勤业奉献。多说“让我来”,别说“我不会”,把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作为毕生奋斗目标和不竭动力。
各级领导应倡导“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的团结合作精神,同心同德,风雨共济。为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其中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等政策正发扬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齐心协力的传统美德。“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面对贫困顽疾,中国人民先富带动后富、一个不落,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美好生活。前段时间热播的脱贫攻坚剧《山海情》,使得闽宁镇广为人知,它就是福建和宁夏对口扶贫协作的受益者。福建提供岗位、技术和人才支持,宁夏提供劳动力来源,山海携手拓荒滩、绘就脱贫新画卷。“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新发展阶段已经启程,全国各级领导应倡导继续勠力同心、互帮互助,充分利用各地优势,增强凝聚力,团结一心,英勇奋斗,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
全体工作者应修炼“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锲而不舍精神,艰苦奋斗、持之以恒。回望脱贫攻坚的记忆长河,是广大扶贫干部带领人民不放弃、不退缩,建起了今天的脱贫大厦。时代楷模黄大发,为梦想跋涉,践行着“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铿锵誓言;最美奋斗者毛相林,用7年时间铺就8公里“绝壁天路”,坚定着“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的信念。“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脱贫攻坚,开头最难。让百姓信任脱贫工作,建立脱贫信心,改变原有面貌,实属不易。如果知难而退、拒绝担当,就难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奇迹。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得益于全体扶贫工作者的坚持,一年又一年,滴水穿石、苦尽甘来、完成夙愿。“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乡村振兴蓄势待发,广大党员干部应继续保持着矢志不渝、坚韧不拔的韧劲,坚持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脱贫攻坚的完胜之年,接过了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想民所想、解民所忧、乐民所乐。发扬敬业奉献、团结合作、锲而不舍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千年梦想决胜今朝第二集心得篇二“832→0”标注出闪亮的民族精神“坐标”
11月23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宣布紫云县等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832→0”全部“退群”的背后是无数中华儿女万众一心、百折不挠、勤劳勇敢拼出来、干出来的,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标注出闪亮的民族精神“坐标”。
万众一心,铸造“全部脱贫”的钢铁长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带领全国人民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言必行,行必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全国各省市区考察扶贫开发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力。战胜贫困一直是总书记心中牵挂的事,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脱贫致富路上一个也不能落下。“人心齐,泰山移”,设立“扶贫”日、对口帮扶、直播带货等一系列措施,动员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宣战。脱贫攻坚不仅是贫困地区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需要更加广泛、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全社会、个人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引导工作重心下沉,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磅礴力量。万夫一力,天下无敌。从“832→0”是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拔穷根梦想的生动实现。
百折不挠,注入“全部脱贫”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悠久历史,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发展道路,饱尝艰辛而不屈。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心胸和气度,不仅缔造了辉煌的过去,也奠定明天继续跋涉向前的深厚能量。中华儿女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不畏艰难险阻,大力发扬攻坚克难,不畏艰险的拼搏精神,有些村曾经处于“一穷二白”,不通路、不通水,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的困难环境,无数扶贫干部勇挑重担,下沉一线,拼命为老百姓脱贫致富谋出路、找法子,奔走在脱贫攻坚一线,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有700余人在脱贫攻坚一线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一道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敢于“啃硬骨头”,一鼓接着一鼓敲,一棒接着一棒跑,创造了“832→0”清零的中国战贫伟大奇迹。
勤劳苦干,奠定了“全部脱贫”的坚实基础。社会主义是干出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拿出苦干实干、拼命的精气神,注入内心,外化于行动,真正干起来。全部脱贫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有交通困难、住房难题,饮水等一系列挑战摆在面前,不要因为困难就失去勇气,困难往往是磨砺成长成才的根子。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在这场战役中无数中华儿女拿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紧迫感、责任感,真正倾心、倾情、倾力干工作,扑下身子埋头苦干。回望脱贫攻坚这一路的奋斗时光,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靠的就是苦干实干。如今,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远古堆村贫困群众搬进了新家,谋了一条自主发展的新路子,自立自强;四川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居民易地搬迁,分到新房,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通往幸福的道路也越来越宽……我们应该清晰认识到,“退群”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走过千山万水,是双脚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爬山涉水,是双手拼出来的,这伟大的奇迹背后生动诠释了勤劳苦干的民族精神。
千年梦想决胜今朝第二集心得篇三我眼中的“脱贫攻坚”
从贵州到四川,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贵州的所见所闻一直激励着我勇担责任、奋勇向前,不负韶华!
起初,“脱贫攻坚”是个模糊的概念。2018年9月,研究生刚毕业的我到了贵州省德江县工作,这是一个离我的家乡530公里,坐车辗转9个小时才能到达的国家级贫困县。然而,霓虹四溢、车如流水的县城让我在一开始并没有认识到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现状,也并不清楚作为一名贫困县基层干部等待我的是什么。后来,到单位报到那天,领导只问了我一个问题,“知不知道脱贫攻坚”?才脱离校园且以前只关注实验进展的我只能支支吾吾回答两句,“脱贫攻坚”这个词语也让我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于我,它一开始似乎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后来,国庆节前一天,我兴致勃勃地问了下同事的假期安排,他们均异口同声说要去参与脱贫攻坚。脱贫攻坚,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词语又一次在我心里轻微地撞击了一下。
后来,“脱贫攻坚”意味着一份责任。2018年12月底,德江县迎来了第一场雪,正是这一场雪的到来让我对脱贫攻坚有了深刻的认识。当时,由于下雪凝冻导致许多乡镇长时间停电和交通管制,许多群众无法正常开展生产甚至生活。这时,在德江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以及帮扶干部的主动参与下,一场徒步下乡送温暖活动浩浩荡荡拉开序幕。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单位一个三十出头的哥哥,他穿着不太温暖的筒靴背着一背篓的食物走了三四个小时,只为向他的结对帮扶对象(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送物资。后面,我问他是什么让他坚持下去的,他笑着说,因为他是扶贫干部呀,他承载着山里雪路那头老奶奶唯一的期待,同时,他说作为山里出来的孩子,为乡亲父老做力所能及的事是他儿时就埋下的梦想。自此以后,我意识到脱贫攻坚是帮扶干部和结对帮扶户的一份默契,是扶贫干部的一份责任,也是贫困群众的一份希望!
最终,“脱贫攻坚”成为我未能参与的遗憾。2019年3月,是我在贵州德江上班的最后一个月,也是从那个月起,每个单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职工必须每天下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而那时的我,由于快要离开,所以并没有承担和这项工作相关的任何事情,我依旧是一个旁观者。看着同事每天发的照片,小到为老人换灯泡、大到组织群众到某基地参观学习技术,听着扶贫干部们述说被群众误解时的委屈和被认可时的自豪。2019年4月,我带着遗憾离开了德江回到了家乡工作,遗憾着和我那群仗义的同事们相处太短,更遗憾着没参与过任何和脱贫攻坚相关的事。后来,在原同事们的朋友圈陆陆续续看着他们发的动态,那是关于他们不畏酷暑严寒在脱贫攻坚路上的辛酸和喜悦。
这是我眼中的脱贫攻坚,会因坚持不懈地付出过而倍感,也会因未能参与而倍感遗憾。后来,我回到了家乡工作,成为了乡村振兴办公室一员,“脱贫攻坚”这个词语出现的频率不再像德江那般,取而代之的是“乡村振兴”。我想,乡村振兴或许就是接上了脱贫攻坚的接力棒,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互补互助,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利条件。或许,在这个新岗位能弥补我未能参与脱贫攻坚的遗憾。
千年梦想决胜今朝第二集心得篇四守住脱贫攻坚路上的初心
乡音袅袅、田间小巷、红瓦绿树、葱郁的麦田、蜿蜒的石子路……这或许是我们对农村的最初印象。农村静谧、闲适的生活是很多快节奏人群所向往的,但对很多农民群众而言,贫穷限制了他们的想象,阻却了他们前进的脚步,割断了他们碰触新时代文明成果的绳索。当前,扶贫脱贫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要让农民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携手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门槛,考验着我们基层干部的能力和初心。初心不变,生命不止。
守得住初心,要有忠贞不渝的信仰。扶贫工作是一项巨大工程,承载着的是亿万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从政策出台到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方案,再到方案的落地实施,这一环扣一环的工作需要人民公仆恪守为民服务的宗旨,秉持坚守党的信仰。只有将老百姓的冷暖疾苦挂在心间,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攻略,也才能使脱贫工作斩获成效。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廖俊波一生坚守党的信仰,他将大把时间花在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的工作上,用行动为百姓谋得福祉、获得口碑。要时刻把农民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要走近群众了解民生,要走到田间地头了解发展概况,要因地制宜谋求脱贫发展新路子,这一切都需要忠贞不渝的信仰作为航行的舵盘。
守得住初心,要有无私忘我的精神。在这场扶贫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一大批楷模人物,他们用自己鲜活的事迹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书写了绚烂的篇章。贵州大山里成长起来的干部姜仕坤,没日没夜以近乎痴迷的状态,探索晴隆精准脱贫的道路,在贫瘠的土地上破局开路、耕耘坚守;“扶贫楷模”王新法全身心投入扶贫攻坚战场,几近摘掉村里所有的贫困帽,用舍身忘我的精神,改变了村里贫穷的面貌。扶贫脱贫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基层干部发挥勇于担当、善于谋事、无私忘我的精神,来赢取脱贫战争的胜利。只有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能纵观扶贫大局,身体力行投身于扶贫攻坚主战场,才能以己之力召唤更多力量,在有限的时间里摘掉所有贫困的帽子,齐心协力奔向美好生活。
守得住初心,要有拼搏奋斗的干劲。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奋斗已成为无数有志之士奋勇前进的驱动力量。成功离不开奋斗的汗水与泪水,扶贫攻坚亦是如此。要想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基层干部奋勇争先、拼搏奋斗的精神。事实上,扶贫攻坚既是一项机遇,又是一次挑战。它可以改变亿万群众贫穷落后的生活现状,过上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但它也在检验着共产党员的队伍建设,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毅力与决心。“狭路相逢勇者胜。”不畏惧挑战,披荆斩棘通过重重考验,应是每一位党员干部身上的标签。扶贫干部曾翙翔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扶贫干部的奉献和担当。他来路湖村后,仅用两个多月,就把村里建档立卡的185户贫困户471人全部走访了一遍,贫困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摸得清清楚楚,2017年共脱贫34户95人。拼搏奋斗过的人生,才是无悔的人生。脱贫攻坚战需要我们基层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敢上敢下,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彰显新时代的奋斗气质,用智慧与汗水夺取攻坚战的最后胜利。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千年梦想决胜今朝第二集心得篇五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全景式反映中国减贫事业发展成就和世界贡献,明确提出中国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
千年梦想,圆在今朝,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顽强拼搏,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一人间奇迹深深铭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上,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拓展了人类反贫困思路,为人类减贫探索了新的路径。
探寻脱贫攻坚“金钥匙”。“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探寻中国特色减贫道路,进一步解锁脱贫攻坚精神密码。“精准”是制胜法宝,在“精”字上下功夫,在“准”字上谋实招,精准识贫、扶贫、脱贫,“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解决扶持谁、怎么扶问题,量身定制,对症下药,靶向去根,实现了全面脱贫一户不落、一人不少。“造血”是不竭动力,永葆滴水穿石的韧劲,从“输血”到“造血”,扶志扶智富脑袋强技能,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树立起“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为贫困群众插上了致富翅膀。“担当”是攻坚利器,数百万扶贫干部前赴后继,无数共产党员攻坚克难,舍小家为大家,同贫困群众结对子、认亲戚,把心血和汗水洒遍万水千山、千家万户,用无私奉献的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实干”是成事之基,不搞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一切工作都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为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找准有效衔接“关键点”。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是脱贫的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做好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脱贫攻坚聚焦提高低收入农民的家庭收入,基本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而乡村振兴聚力“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两者主要任务不尽相同,采取的手段和措施也不一样。相对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立足于整体“三农”工作,服务广大农村群众,起点高、要求高、涉及面更广,从发展的视角来看,并不是脱贫攻坚的所有经验都能应用到乡村振兴中,尤其是不能照搬照抄基层实践中一些临时性、地域性、超常规的举措。要坚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泛“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与时俱进、创造性吸收借鉴有益经验,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张“施工图”有效对接,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打开乡村振兴“幸福门”。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丝毫不亚于脱贫攻坚,当前必须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力棒”的历史性交接。要坚持精准施策,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明确发展路线图,制定攻坚时间表,优化支农、惠农、富农、强农、兴农的政策措施,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制度保障。要激发群众热情,深入总结宣传脱贫攻坚“造血”经验,发挥党员干部带头攻坚作用,唤醒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意识、建设意识与角色意识,确保安得下心、稳得住脚、干得成事,不断提升广大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强化力量配备,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把最精锐的力量派往乡村振兴一线,打造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尖刀班”,培育更多留得住、善战斗、带不走的乡村振兴“领头雁”队伍。要树牢务实作风,区别乡村发展程度、发展路径、发展特色,健全差异化考核评估制度,通过工作督查、专题巡视巡察、第三方评估、考核考察、领导调研、成果验收等各种方式考准考实干部表现,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苦干实干、再立新功。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进军号嘹亮吹响,广大党员干部要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希望田野上“大有作为”。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